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是怎么确诊,确诊后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式?

精神心理医院
发表时间: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抑郁症好
年龄:34岁
病情描述及疑问: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抑郁症好?这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胃口越来越不好,而且整个人的心情也是越来越低落,这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心慌,之后带我就抽空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身体很好,只是得了抑郁症。怎么去治疗抑郁症病比较好?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提问(补充提问细节,有助于医生为您详尽解答!)
关于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抑郁症好 相似问题
有985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抑郁症
有611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抑郁症好
有918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疗抑郁症
有348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疗抑郁症
有888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抑郁症
有957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疗抑郁症好
有205人关注
齐齐哈尔那家医院治疗抑郁症好
有389人关注
齐齐哈尔哪家医院治抑郁症
有217人关注
齐齐哈尔哪家医院治抑郁症
有570人关注
齐齐哈尔哪家医院治疗抑郁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发表时间:
建议: 你好,抑郁症的食疗只能作为抑郁症康复期患者的一个巩固阶段,抑郁症治疗还是要接受正规的医学技术来治疗。咖啡、萝卜、橘子、柚子、柑橘、金橘、猪肉苦瓜丝、杞叶炒猪心、二味猪脑汤。抑郁症患者要忌食忌食辛、辣、腌、熏类等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油炸,烟熏,烧烤,火锅之类的料理。
评价成功!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发表时间:
建议: 你好,抑郁症后首先要使用抗抑郁的药物,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以后,再配合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还是要坚持服药。一般来说,抑郁症确诊后第一次患病如果坚持用药5年以上是可以治愈的。
评价成功! +1
邯郸钱氏中医院
发表时间:
建议: 关于抑郁症方面信息,如今已是相当之多,真正能给抑郁症患者帮助或是有价值的却是少之又少,由于抑郁症患者没有良好的内心防御能力,往往会把自己的状况与其对照,造成内心更大的压力,更有甚者起初只是有一些抑郁的情绪,最后却被自己强化为了抑郁症,所以减少关于抑郁症或是其他心理症状方面信息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评价成功! +1
十大 抑郁 相关搜索
十大 心慌 相关搜索
想了解提问步骤?请查看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20个汉字!
我来回答(您的热心回复将给予患者非常有用的指导)
问题已经结束,欢迎继续讨论!
(Ctrl+Enter快速提交)
最热议的10大问题
已回答问题数: 条
已回答问题数: 条
已回答问题数: 条
已回答问题数: 条
已回答问题数: 条
齐齐哈尔那家医... 相关专题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你还可以选择:
还没有帐号? 
经典答案设置提示
成功设置经典答案!
您当前投诉的是网友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回答
附加说明:
请放心,您的隐私将得到保护
您的投诉已受理,请耐心等待管理员审核,感谢您对39健康问答的帮助。
系统出错,请稍后再试,谢谢!
问题收藏提示
您成功收藏了该问题!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甘肃省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资料.doc 2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甘肃省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一、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下简称布氏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畜共患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而感染。布氏菌侵入机体可引起广泛的病理变化,造成全身多脏器、关节的损伤,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还可导致疾病慢性化,重者可致丧失劳动能力、区)曾养殖业快速间疫情高发,加之人口流动,畜牧养殖方式转变为为主,人畜接触机会增加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布发病人数逐年倍增加为进一步做好全人间布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二、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和报告人间布病病例,病例的规范管理和治疗(二)了解人间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措施,评价效果提供依据(三)了解人间布病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危险因素,促进疫情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置,为向群众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了解我人间布病病例的布氏菌的种、型和菌株的分布,监测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治疗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三、定义(一)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二)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布病流行区等。2.临床表现(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等。(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3.实验室检查(1)免疫学检查1)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2)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及以上者。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及以上。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滴度l400++及以上。(2)病原学检查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培养分离到布氏菌。急性期血液、骨髓、关节液阳性率较高,慢性期阳性率较低。(三)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者。2.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以及任一实验室初筛检查结果阳性者。3.确诊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同时试管凝集、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任一项实验阳性或分离到布氏菌。4.隐性感染:具备流行病学史,同时试管凝集、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任一项实验阳性或分离到布氏菌者,但不具备临床表现者。(四)病程分期1.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2.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四、监测内容和方(一)病例报告1.责任报告单位及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病例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布病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立即如实、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布病确诊后,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寄出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于收到卡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布病确诊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二)暴露史调查病例所属辖区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在接到布病疑似确诊病例报告后,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卡审核,并于一周之内对确诊病例进行暴露史调查,填写“布鲁氏菌病确诊病例个案调查表”(附件1)。各县(市、区)根据布病流行水平采取不同的调查策略,每年至少对50例确诊病例进行暴露史调查,为保证代表性,要求对当年确诊时间排在前50位的病例进行调查全年报告病例数不足50例的县(市、区)对全部病例开展暴露史调查。(三)样本采集和检测1血清学试验责任报告单位负责采集所有疑似病例的静脉血3-5mL,取其血清进行。初筛试验为虎红平板试验,确诊血清学试验包括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于《布病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登记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由代写医学论文中心骨科医学论文代写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外科综合治疗效果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由中心代写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外科综合治疗效果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系统表现之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柱炎。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识。我科2008年6月~2009年7月共收治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7例,经采集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诊断,并经药物及手术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8年6月~2009年7月收治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7例,经采集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诊断,并经药物及手术综合治疗。男5例,女2例;年龄18~53岁,平均36.5岁。宁夏籍3例,内蒙籍2例,陕西籍2例。患者均与羊和牛等动物有密切接触史。从就诊到确诊时间22~86天,平均54天,病变部位为L2~3 1例,L3~4 4例,L4~5 1例,T12~L1 1例。均有2家以上医院的诊治经过。
  临床表现及体征:症状较重的5例患者,急性起病2例,慢性起病3例,主要症状为弛张热、腰背痛、乏力和大汗,后期出现下肢疼痛及麻木症状。2例首先表现为腰痛,1~2周后出现发热,同时腰痛加重;3例腰背痛和发热症状同时出现,腰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略减轻。典型的发热为弛张热,均在下午5、6点至凌晨1点左右,体温均在38.5℃以上,有的高达41℃,应用解热镇痛药可缓解,也可自行缓解,并伴有大汗,汗液有黏稠感。查体:腰椎活动受限,病变节段脊柱有明显的叩压痛,但无放射痛,下肢有明确的神经受损定位体征。症状较轻的2例患者,主要以发热和轻微腰背痛就诊,发热间歇时间相对较长,有的长达2周。
  影像学表现:症状较重的5例患者均行X线片、CT、MRI检查。X线片显示为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及靠近终板处骨质破坏,呈不规则虫蚀状,同时伴有椎体边缘骨质硬化增生。增生的骨赘向椎体边缘突出,椎旁和前纵韧带钙化,部分有骨桥形成。但CT显示为椎体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新生骨组织中混杂新破坏灶,椎间盘破坏呈等密度影,关节面增生硬化,相邻骨密度增高,有椎旁脓肿形成,但量很少。MRI示椎体呈不均匀信号,脊柱旁可见薄而不规则增强的脓肿壁和界限不清软组织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当骨破坏明显时,T2WI高信号,压脂像椎体、间盘、附件及椎管内呈不均匀高信号,相应平面脊髓受压。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血沉43~76mm/小时,平均49mm/小时,C反应蛋白8?3~29mg/dl,平均22mg/dl。入院后1周(平均发病后54天)均行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布氏杆菌虎红平板试验均为阳性,其中5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1:200,2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1:400(1例高达1:800)。2例患者布氏杆菌血培养阳性。穿刺及术后病理回报提示:除外结核及肿瘤等疾患,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治疗:确诊后7例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治疗方法为:利福平胶囊600mg/日,盐酸多烯环素200mg/日,晨起顿服4周,同时用腰背支具制动。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仍高于正常。服药4周后,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7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2周后,发热、大汗症状均明显缓解,4例腰背疼痛症状减轻,3例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内固定良好,神经损伤症状恢复。随访2~15个月,平均术后2~3个月血沉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术后2个月,2例患者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但滴度降为1:100,5例患者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耳他岛从死于&马耳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1897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才由Boone于重庆对本病作正式报道。
  国际上将布鲁氏菌分为羊、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6个物种,19个生物型。我国感染的菌种主要为羊种,其次为牛种,猪种仅为少数地区。由于该病可引起腰背痛,故在牧区对腰背痛病人应考虑到本病。国内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国内受传染者为牧民,他们为羊、牛接生时,被其阴道分泌物传染。其他为接触病畜的皮毛、粪便、奶、肉、尿液而被传染。男多于女,好发于40~50岁,患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者也不少见。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系统表现之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柱炎。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识。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一种,其在布氏菌病中的发生率为2%~53%[1],由Kulowski和Vinke在1932年首次描述[2]。在我国,近年来因养殖业的发展和城市宠物饲养的增加,本病有扩大流行的趋势[3]。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典型的表现可总结为三联征,即腰背痛、午后高热、大汗、椎间隙及椎体感染征象。发热是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最常见的表现,通常发生在午后至午夜前,为38?5℃以上的高热,持续1~3小时后可自行缓解,或用解热镇痛药后缓解,热退后伴随全身大汗,汗液有黏稠感。腰部疼痛症状通常较为剧烈,甚至难以忍受,类似于椎间隙感所致的腰背疼痛。本组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背疼痛、高热、热退大汗。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体征缺乏特异性,通常只有病变局部的叩压痛,并有明显的脊柱活动受限,有较轻微神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本组中5例手术患者的神经受损表现均较轻微。在影像学表现上,主要靠MRI检查,显示椎间盘和邻近椎体炎症改变。X线平片和CT显示椎间隙狭窄和终板上下骨密度不均一变化,严重时出现椎体破坏,一般不出现椎体死骨改变。椎旁软组织脓肿少见,即使出现范围也很小。本组患者均未见到明显的死骨,5例手术患者中有3例存在少量椎旁脓肿,其余患者无椎旁脓肿。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靠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局部的组织活检病理确诊。诊断的金标准应该是血培养阳性,同时局部病理结果阳性。目前通用的诊断标准是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布氏菌血清凝集试验&1:160,且血液布氏杆菌培养阳性及上述典型的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支持,以及后续有效治疗的支持,诊断明确。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主要应与普通椎间盘炎、椎体骨髓炎、脊柱结核和肿瘤相鉴别。最主要的是与脊柱结核鉴别。脊柱结核通常不伴高热,且无明显的大汗,腰背疼痛较轻,影像学上通常可见&2个椎体受累,以椎体骨质破坏为主,且以胸腰段脊柱为多见,常引起椎体塌陷,椎间隙狭窄,常见椎旁软组织较大脓肿。而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最常见于L3~4,其次为胸腰段,以椎间盘炎症改变为主,无椎体破坏或破坏轻微,通常位于椎间盘前方,影像学上少见椎旁脓肿。当然最终的鉴别诊断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由于布氏杆菌培养周期长,难以作为快速常规检测方法,如患者有腰背痛病史,午后高热、大汗,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影像学显示椎间盘和邻近椎体炎症,同时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血清学检查阳性,可以基本确诊[4]。但最好能作局部穿刺活检明确局部病变性质。本组患者均行术前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非结核性炎症病变,术后病理证实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治疗: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通常用抗生素治疗即已足够,尤其是对于急性期、没有神经受损症状和椎旁软组织脓肿的病例,保守治疗预后较好。最常采用的是多烯环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有的加用链霉素或四环素[5]。由于布氏杆菌是一种位于细胞内的细菌,有效的杀灭方法尚待研究,复发率较高。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报道较少。Katonis等[6]报道10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受累椎间盘切除,并放置引流管灌洗,前或后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即刻腰背疼痛缓解,结合抗生素治疗,均取得了好的效果。
  其手术适应证是:①经药物治疗1个疗程症状不见好转,具有下列指征应手术治疗:a.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b.椎间盘破坏;c.脊柱不稳定;d.脊髓或神经根受压;e.伴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者。②手术方式依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方法,实施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病灶清除术,手术途径则视病灶部位而定。③手术内容包括:清除炎性肉芽组织、脓肿、坏死间盘及破坏的骨病灶,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原因,稳定脊柱结构。④术后的药物治疗仍不容忽视。
  本组5例患者,我科均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术。经手术治疗及正规药物治疗4个月后痊愈,随访2个月~1年,疗效满意,无复发病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由于临床病例诊断尚少,该疾病容易误诊为结核或椎间隙感染。我科也是近2年对该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发现的病例数少,治疗经验尚不足,希望通过今后的不断探索,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由代写中心代写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外科综合治疗效果,更多资料请联系下载
------分隔线----------------------------
医学论文网联系方式
本文为骨科医学论文,笔者认为,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本文为骨科医学硕士论文,笔者认为,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目标...
本文为皮肤科医学专业论文,主要论述了引流管连接VSD治疗专用...
这是一篇医学论文,本文在对肥胖的患者进行手术时会增加术野...
这是一篇骨科医学论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急性外伤(即骨折)...
本研究是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出发,找出一般生活状况...布鲁氏菌病_实用农业技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目前在人、畜间仍有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病原】本病病原为布鲁氏菌,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和狗布鲁氏菌。其中马耳他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流产布鲁氏菌有8个;猪布鲁氏菌有4个。这6个种及其生物型的特征,相互间各有些差别。习惯上称马耳他布鲁氏菌为羊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为牛布鲁氏菌。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胞的细菌相似。例如,巴氏灭菌法10~15分钟杀死,0.1%升汞数分钟,1%来苏儿或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15分钟,而直射日光需要0.5~4小时。在布片上室温干燥5天,在干燥土壤内37天死亡,在冷暗处,在胎儿体内可活6个月。
  【流行病学】本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如羊、牛、猪、水牛、野牛、牦牛、羚羊、鹿、骆驼、野猪、马、狗、猫、狐、狼、野兔、猴、鸡、鸭以及一些啮齿动物等,但主要是羊、牛、猪。
  流产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牛,而羊、猴、豚鼠有一定易感性,猪、马、狗、骆驼、鹿、鸡及小鼠、大鼠、兔、人也可以感染。马耳他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山羊和绵羊,可以由羊传人牛群,也可由牛传播于牛,而其他动物对它的易感性则与流产布鲁氏菌相同。猪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猪,而对其他动物也同于流产布鲁氏菌。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者(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布鲁氏菌感染的睾丸炎精囊中也有布鲁氏菌存在,这种情况在公猪显得更为重要。疫牛群中的犊牛在极少见的情况下,在一段时期内由粪便排出病菌。此外,布鲁氏菌间或随尿排出。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但经皮肤感染也有一定重要性,曾有实验证明,通过无创伤的皮肤,使牛感染成功,如果皮肤有创伤,则更易为病原菌侵入。其他如通过结膜、交媾,也可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本病。实验证明,布鲁氏菌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且保持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通过蜱的叮咬,可以传播此病。但由布鲁氏菌病疫区收集的蜱,只有很少含有布鲁氏菌。所以它的流行病学意义如何,尚待进一步探讨。
  动物的易感性似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犊牛在配种年龄前不易感染,但也有人喂给病畜乳而由其组织或排泄物中找到布鲁氏菌,不过一般在数月内可以摆脱感染。疫区内大多数处女牛在第一胎流产后则多不再流产,但也有连续几胎流产者。性别对易感性并无显著差别,但公牛似有一些抵抗力。
  人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一般不由人传染于人。在我国,人布鲁氏菌病最多的地区是羊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从人体分离的布鲁氏菌大多数是羊布鲁氏菌。一般,牧区人的感染率要高于农区。患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凡与病畜、污染的畜产品接触频繁的人员,如毛皮加工人员、乳肉加工人员、饲养员、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其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
  发病机理布鲁氏菌侵入牛体后,在几日内到达侵入门户附近的淋巴结内,由此再进人血液中发生菌血症,菌血症引起体温升高,其时间长短不等,菌血症消失,经过长短不等的间歇后,可再发生菌血症。侵入血液中的布鲁氏菌散布至各器官中,可在停留器官中引起病理变化同时可能有细菌由粪、尿中排出。但是到达各器官的布鲁氏菌也有的不引起任何病理变化,常在48小时内死亡,以后只能在淋巴结中找到。布鲁氏菌在胎盘、胎儿和胎衣组织中特别适宜生存繁殖,其次是乳腺组织、淋巴结(特别是乳腺组织相应的淋巴结)、骨骼、关节、腱鞘和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
  布鲁氏菌进人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产生胎盘炎,并在绒毛膜与子宫黏膜之间扩散,产生子宫内膜炎。在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时,使绒毛发生渐进性坏死,同时产生一层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逐渐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离。布鲁氏菌还可进入胎衣中,并随羊水进人胎儿引起病变。由于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松离,及由此引起胎儿营养障碍和胎儿病变,使母畜可能发生流产。流产胎儿的消化道及肺组织内可以找到布鲁氏菌,其他组织通常则无菌。一般认为细菌进入胎儿是通过胎儿吞咽羊水而可能不是通过血流。
  布鲁氏菌也可由一个妊娠期至下一个妊娠期生存于网状内皮系统及乳房。被感染的乳房在临诊上不能发现,而可以乳汁接种豚鼠分出布鲁氏菌。经验指出,未妊娠动物乳房有高滴度相应菌株抗原凝集素。这种动物虽有少数可以清除病原体而通常则带菌终生。病程缓慢的母牛由于病变胎盘中增生的结缔组织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固着黏连,致使胎衣滞留。胎衣滞留可引起子宫炎,甚至败血性全身传染。愈后的子宫再妊娠时,乳腺组织或淋巴结中的布鲁氏菌可再经血管侵入子宫,可能引起再流产。但由于染病后获得程度不等的免疫力,再流产已属少见,而多次流产更是仅有现象。流产时间主要决定于感染程度、感染时间与母牛抵抗力。母牛抵抗力低而早期大量感染时,流产则发生于妊娠早期,反之,则常见晚期流产甚至正常分娩,伴有胎衣滞留。布鲁氏菌驻留于其他组织器官,可能引起程度不同的损害,如关节炎、睾丸炎等。
  布鲁氏菌是可以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能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及上皮细胞内生存发育。有毒菌株菌体外有蛋白外衣,保护它在细胞内生存并产生全身传染。这种能力可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结构而长期生存。赤藓醇(e叮出Dt01)是布鲁氏菌的有力生长刺激物。易感的动物如牛、绵羊、山羊及猪胎盘内比对布鲁氏菌病较有抵抗力的人、家兔、大鼠及豚鼠的赤藓醇水平要高。雄性动物的生殖器也含有赤藓醇,这就对睾丸内传染局限化有了解释。布鲁氏菌利用赤藓醇优先于利用葡萄糖,说明雄性及妊娠母畜生殖系统中赤藓醇的存在,使细菌得到大量繁殖。在流产后的子宫内,布鲁氏菌存在时间不长,数日后已不能找到。这可以解释为赤藓醇只有在妊娠子宫中方大量存在。
  【症状】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实验感染虽见有弛张热,但在自然感染时临诊上常被忽略。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最常发生在第6至第8个月,已经流产过的母牛如果再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时间要迟。流产时除在数日前表现分娩预兆象征,如阴唇乳房肿大,荐部与胁部下陷,以及乳汁呈初乳性质等外,还有生殖道的发炎症状,即阴道黏膜发生粟粒大红色结节,由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液。流产时,胎水多清朗,但有时混浊含有脓样絮片。常见胎衣滞留,特别是妊娠晚期流产者。流产后常继续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分泌液,有时恶臭,分泌液迟至1~2周后消失。早期流产的胎儿,通常在产前已经死亡。发育比较完全的胎儿,产出时可能存活但衰弱,不久死亡。公牛有时可见阴茎潮红肿胀,更常见的是睾丸炎及附睾炎。急性病例则睾丸肿胀疼痛。还可能有中度发热与食欲不振,以后疼痛逐渐减退,约3周后,通常只见睾丸和附睾肿大,触之坚硬。临诊上常见的症状还有关节炎,甚至可以见于未曾流产的牛只,关节肿胀疼痛,有时持续躺卧。通常是个别关节患病,最常见于膝关节和腕关节。腱鞘炎比较少见,滑液囊炎特别是膝滑液囊炎则较常见。有时有乳房炎的轻微症状。
  如流产胎衣不滞留,则病牛迅速康复,又能受孕,但以后可能再度流产。如胎衣未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发生慢性子宫炎,引起长期不育。但大多数流产牛经两个月后可以再次受孕。
  在新感染的牛群中,大多数母牛都将流产一次。如在牛群中不断加入新牛,则疫情可能长期持续,如果牛群不更新,由于流产过1~2次的母牛可以正产,疫情似是静止,再加以饲养管理得到改善,病牛也可能有半数自愈。但这种牛群绝非健康牛群,一旦新易感牛只增多,还可引起大批流产。
  【病理变化】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绒毛叶部分或全部贫血呈苍黄色,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脓液絮片或覆有脂肪状渗出物。胎儿胃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肠胃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能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浆膜腔有微红色液体,腔壁上可能覆有纤维蛋白凝块。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程度不等的肿胀,有的散有炎性坏死灶。脐带常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犊可能见有肺炎病灶。公牛生殖器官精囊内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可能有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
  【诊断】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流产,胎儿胎衣的病理损害,胎衣滞留以及不育等进行综合诊断,但确诊只有通过实验诊断才能得出结果。
  布鲁氏菌病实验诊断,除流产材料的细菌学检查外,牛主要是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对无病乳牛群可用乳环状试验作为一种监视性试验。此外,还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抗球蛋白(Coombs)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法、DNA探针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布鲁氏菌病的明显的症状是流产,须与发生相同症状的疾病鉴别,如弯曲菌病、胎毛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沙门氏菌病以及弓形体病等等都可能发生流产,鉴别的主要关键是病原体的检出及特异抗体的证明。
  【防制】 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实行非疫区以监测为主;稳定控制区以监测净化为主;控制区和疫区实行监测、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免疫接种:在控制区和疫区,选择布病疫苗S2株、M5株、S19株以及经农业部批准生产的其它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 监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诊断方法,结合病原学诊断对牛、羊、猪、鹿等动物进行监测。
  免疫地区:对新生动物、未免疫动物、免疫一年半或口服免疫一年以后的动物进行监测(猪可在口服免疫半年后进行)。监测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牧区县抽检300头(只)以上,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抽检200头(只)以上。
  非免疫地区:监测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达到控制标准的牧区县抽检1000头(只)以上,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抽检500头(只)以上;达到稳定控制标准的牧区县抽检500头(只)以上,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抽检200头(只)以上。
  所有的奶牛、奶山羊和种畜每年应进行两次血清学监测。
  3、检疫 :异地调运的动物,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
  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即将牲畜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牲畜接触。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1年1次),一经发现,即应淘汰。
  4、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未感染畜群中,控制本病传人的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
  5、病畜和疫情处理:
  (1)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展实验室诊断并确诊后,按下列要求处理:一是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二是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三是对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
  (2)检测出的病畜,按上述原则和方法进行处理。(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鲁氏菌病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