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 质量提价后感觉有点贵,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东阿阿胶10年涨价40倍 他如何让这家老字号重获新生?|界面新闻 · JMedia
|作者:张静波
2006年至今,东阿阿胶的零售价从100多元/公斤涨至近4000元/公斤,10年翻了40倍,比房价涨得还凶,连茅台都自叹不如。
不断攀升的价格引来众多跟风者。有人质疑,此举等于将市场拱手让人。秦玉峰却回应说:&有跟随竞争者参与,领导者可卖更高价格。&
【1】再造一个东阿阿胶
阿胶,驴皮熬制成的固体胶,原产于山东东阿县,迄今已有2600年历史。
东阿阿胶之所以有名,原因之一是熬胶用的一口井。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时,朝廷派大将尉迟恭到东阿县,封井熬胶,东阿阿胶成了皇家贡品,声名大噪。
此后,历经宋明清几朝发展,东阿阿胶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滋补圣药。
1952年,东阿阿胶建厂,凭借先天优势,最高时一度占有70%的市场。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整个阿胶行业被边缘化,东阿阿胶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直到秦玉峰掌权后,东阿阿胶才迎来质的飞跃。
1974年10月,16岁的秦玉峰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东阿阿胶,师从第七代传人刘绪香。由于身体单薄,个头小,他只能从洗皮和泡皮做起,一点点摸索。
按照工序,泡好的皮要刮掉驴毛,晾晒干后切成小块储存,等冬天再学习炼胶。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大铁锅都是敞口的,烟雾弥漫,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煤和锅离得很近,尘土飞扬。因为有蒸汽,冬天特别冷。&秦玉峰回忆道。
尽管条件恶劣,但农村出生的秦玉峰知道工作得来不易,干什么都很珍惜,再加上他个性要强,干活特别卖命,深得师傅厚爱。
通常,师傅只教徒弟其中几道工序,不会传授全套技法,但秦玉峰是个例外,&阿胶这一块,我全做过,从皮的处理、炮制到熬胶。&他说。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秦玉峰不但掌握了全套制胶技法,还成为阿胶第八代传人。他的身份也从最初的临时工,逐渐变成班长、科长、副总,最后是掌门人。
2006年,48岁的秦玉峰出任东阿阿胶总经理。上任伊始,他就面临一个困境:尽管东阿阿胶在前辈刘维志夫妇的打理下,已是行业翘楚,但整个阿胶行业并不景气。
一方面,随着毛驴出栏量的锐减,驴皮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阿胶产品老化,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补血和女性专享品上,需求不振导致价格一直徘徊在低位。
由于无利可图,很多厂家退出了市场。据华商韬略了解,80年代全国有40多家阿胶企业,到了2006年仅剩下两三家。整个行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作为一个国企负责人,面对这样的局面,似乎可以坐视不管,敷衍完任期了事。但从小吃阿胶长大的秦玉峰,对阿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决心要再造一个东阿阿胶。
【2】自杀式提价
历史上,阿胶和人参、鹿茸并称三大滋补品,地位显赫,但在秦玉峰接手时,阿胶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市场价值,&大家买虫草是按克买的,买阿胶是按斤买的。&这让秦玉峰颇感委屈。在他看来,阿胶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因此,秦玉峰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阿胶提价20%。
这是让阿胶回归历史价值的重要一步。但提价是需要理由的,尽管阿胶在历史上有过辉煌,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宣传不到位,已沦为一种中低端的补血产品。
想要重获新生,就必须唤醒人们的记忆。秦玉峰认为,这需要从文化上下手。
&我们发现,阿胶最大的优势是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资源,要把文化的这种软实力变成市场的竞争力、商品力,变成话语权和定价权。&他说。
为此,他组织专门班底,搜集阿胶的用方、历代医学家对阿胶的评价,以及史料中有关阿胶的故事。最终,整理出3200多个方子,还有膏方200多个,食疗方200多个。
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曾用阿胶来滋补身体,杨贵妃曾用阿胶来养颜,慈禧因为服用阿胶得以保胎,曾国藩千里迢迢送阿胶孝敬父母。
这些故事向人们证明,阿胶在历史上不仅是一种补血产品,更是一种滋补美容用品,有着高贵的血统。
为了恢复这种血统,秦玉峰重启中断上百年的九朝贡胶炼制。2007年冬至,他带领八名工人,从阿胶井中取出至阴之水,倒入金锅,点燃桑木柴,熬制贡胶。经过九天九夜、九十九道工序,将昔日皇家贡品重现当世。
从那以后,每年冬至,不管在哪里出差,秦玉峰都会赶回来。在他眼中,没有什么比这事情更重要。
这种九朝贡胶后来成为至尊国礼,每250克售价高达2万多。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拜访股神巴菲特时,赠给对方两件礼物,其中一件是茅台,另一件就是九朝贡胶。
就在炼制九朝贡胶的第二年,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玉峰也成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秦玉峰的文化营销创造了条件,他不但建起中国阿胶博物馆,还将东阿阿胶植入《甄嬛传》《女医明妃传》等电视剧中,随着电视的热播,东阿阿胶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与文化营销同步的,是近乎自杀式的提价。2006年至今,东阿阿胶的零售价从100多元/公斤涨至近4000元/公斤,10年上涨16次,比房价涨得还凶,连茅台都自叹不如。
就这样,秦玉峰还觉得不够,他的目标是6000元/公斤。
不断攀升的价格引来福胶、太极药业等竞争者,不少人质疑秦玉峰,说他此举等于将市场拱手让人,但像驴一样倔的秦玉峰却回应说:&我期待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有跟随竞争者参与,领导者可卖更高价格。&
还有基金经理质疑阿胶的价值回归和文化营销是忽悠,秦玉峰置之不理,&我有100%的把握,但我就是不说。&
几年后,这些人全都闭嘴了,因为秦玉峰说的那些都实现了。
【3】把驴当药材养
东阿阿胶好,一方面是因为阿井水来源于古济水,水清而重,富含矿物质,同时有利于去除杂质;另一方面是因为熬胶所用的驴皮来自德州乌头驴。
但近十几年来,随着毛驴役用价值的消失,养驴的人越来越少。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毛驴出栏量为935万头,到2013年仅剩下603万头。
毛驴在中国快要濒临灭绝,这不但让秦玉峰等阿胶人心急如焚,也让每张驴皮的价格从16年前的20多元涨至2500元,翻了100多倍!
这种局面对阿胶行业来讲是毁灭性的,&驴子如果消失了,生意还怎么做?&
秦玉峰和他的前辈早在2000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想到了自己养驴。但养驴的成本很高,单靠驴皮拉不动这个产业。于是,秦玉峰提出以肉谋皮的策略:靠吃肉吃出一个市场来,这样农民养驴的积极性就有了。
在山东、河南等地,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一说,吃驴肉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个策略看似靠谱,综合起来看,养驴的利润也确实超过养猪和养牛,但驴不是群居动物,无法大规模圈养,秦玉峰进一步提出把驴当药材养、搞活体循环开发的思路。
什么是活体循环开发呢?简单说,就是不光要驴皮和驴肉,还要从驴奶、驴血、驴胎盘等环节要效益。这样一来,原先的一次性利用就变成循环开发,大大提高了驴的价值。
在秦玉峰的养驴模型里,&一头成年母驴,驴奶每年能卖6000元,孕驴血能卖2000元,后代驴驹能卖5000元,所以一头母驴一年能创造1.3万元的收益。&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这种活体循环开发的整体收益增加了6.8倍,对农户来讲,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在他们的支持下,东阿阿胶先后在山东、内蒙、新疆等地建起20个养驴基地,满足了企业60%的原料需求。
养驴的过程并不轻松。新疆养殖基地的王怀利等人,冬天冒着严寒、夏天顶着酷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一干就是八年,以至于回山东后,变得沉默寡言,跟别人搭不上话,连述职报告也做不好。
秦玉峰一开始还批评他们,在得知真相后,他心如刀割。&每次他们回来,我都要请他们喝酒,请他们吃饭,向他们道歉。&说这话时,秦玉峰几近哽咽。
虽然辛苦,但回报也很丰厚。如今,东阿阿胶垄断了国内90%的乌头驴资源,秦玉峰也顺势成为全球最大的驴倌儿。这些驴资源成为东阿阿胶不可复制的杀手锏。
【4】单焦点多品牌
秦玉峰很喜欢驴。在东阿阿胶,人们都开玩笑说:秦总看驴比看人亲。秦玉峰之所以喜欢驴,是因为驴有倔脾气,做事执著、专注。
2006年以前,东阿阿胶为了突破增长瓶颈,进入啤酒、医药、印刷包装等行业,光保健品就做了70多种,结果不但没有突围成功,连主业也慢慢被边缘化。
秦玉峰上任后,果断砍掉不相关的业务,实施单焦点多品牌战略,重新聚焦主业。
按照秦玉峰的设想:单焦点就是围绕阿胶主业来做,多品牌就是以阿胶为平台,向上下游延伸,做强产品线。
在上游,东阿阿胶大手笔投资养殖业,不但在国内建养殖基地,还远赴澳大利亚,买下1345平方公里的牧场,面积相当于两个东阿县。在下游,东阿阿胶主打阿胶块和复方阿胶浆两大产品,同时还开发出桃花姬、真颜小分子阿胶等滋补美颜新品。
秦玉峰的目标是打通全产业链,从驴开始,再回到驴上,形成闭环的驴。
在很多人看来,单焦点多品牌战略等于作茧自缚。在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和东阿阿胶等中医药四大家族里,东阿阿胶在规模上也确实不占优。
为什么不开发阿胶之外的产品呢?面对人们的质疑,秦玉峰的回答是:在阿胶行业,我们是标准的制定者,到了其他领域,别人是标准制定者,我们会被驱逐。
因为可以制定标准,秦玉峰把东阿阿胶做成了OTC(非处方药)销售额最大的单品。
不但自己做大,还要把整个行业做大,这样才有更多的蛋糕可以分。
这些年来,东阿阿胶始终隐去品牌推品类。表面上看,这是给他人做嫁衣,此举也确实引来了劲敌,南方的福胶在出货量上甚至超过了东阿阿胶。
但秦玉峰并不担心,在他看来,&品类做大了领导品牌受益也是最大的。&
这并非凭空想象。2000年前后,东阿阿胶蛮霸七成市场,年销售额不到3亿。如今,市场份额虽然少了,销售额却增长到54亿。
推品类一方面体现了秦玉峰的大格局,另一方面也源于他的自信。面对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秦玉峰抛出豪言壮语:&我们要领先第二名20年。&
和其他老字号一样,东阿阿胶也面临传承与创新的难题。
过去,服用阿胶很费劲,动辄几小时甚至一宿的熬制时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为了跟上主流,秦玉峰运用现代技术,对古方进行改造,做出了适合都市白领的桃花姬,不但具有美颜、补血功效,而且携带方便、打开即食。
秦玉峰对这种新产品寄予厚望,把它比作自己的女儿,而桃花姬也不负众望,一经推出后,马上成为东阿阿胶的拳头产品。
【5】做庖丁一样的匠人
厚道是鲁商的精髓,也是外界对鲁商的美誉,而在秦玉峰看来,这同时也是一种要求和约束。在东阿阿胶,他始终倡导做人厚道,做事地道。
由于需求旺盛、驴皮紧张,少数企业用其他动物皮来冒充驴皮,欺骗消费者,造成恶劣影响。而东阿阿胶始终坚持底线,选用上好的驴皮来熬制阿胶,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驴皮DNA鉴别标准。
&宁可关门,也要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秦玉峰说。
身为工龄超过40年的老阿胶人,秦玉峰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位匠人,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成为像庖丁一样的巨匠。
匠人的初心就是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好自己的产品。
十几年前,东阿阿胶出口韩日,结果被检出重金属超标。查来查去,最后发现问题出在朱砂印字上,朱砂富含汞元素,因此超标。
得知原因后,东阿阿胶改用激光刻字,避免了类似问题。如今,东阿阿胶出口到日本的产品,842项检测重金属、农残全部零检出。
中药由于采用动植物等作为原料,无法量化到分子结构,很多功效和现象用今天的科学难以解释,因此在国外一直受到排斥。这是所有中医药企业都面临的难题。
在秦玉峰看来,中医药要走出去,就必须量化,否则路会变得越来越窄。
为了做到这一点,东阿阿胶从质检、工艺到销售流通,甚至上游的毛驴育种、繁殖等所有环节,都进行了量化。他们还在毛驴的体内植入芯片,通过RFID技术进行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以保证每一头驴的品质都可追踪溯源。
过去,熬胶的火候全凭老师傅的经验判断,如今通过分解老师傅的技术动作,找出其中的关键参数,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控制,无论精确度还是稳定性都较之以前大幅提高。
东阿阿胶还利用最前沿的生物技术,开发出小分子阿胶,不但使用方便、吸收高效,还获得美国、韩国的发明专利,掀起一场阿胶产业的革命。
如今的东阿阿胶,在秦玉峰的带领下,早已从一家手工作坊成长为市值近400亿的大型上市医药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亿。
有人说,过去十年的阿胶行业,是属于秦玉峰的时代。这话用在一个开创行业新格局的人身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异议。但秦玉峰对自己的评价是:干得还行,略有小成。显然,他的雄心不止于此,将东阿阿胶打造成一个千亿级的跨国企业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 获得授权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华商人物与企业新媒体第一殿堂(微信ID:hstl8888)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您的位置:&&&
东阿阿胶每斤涨破千元 消费者:世上没驴了吗?
  临近中秋,各类营养滋补品迎来了年中涨价的“黄金期”。日前,国内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东阿阿胶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提价公告,每斤阿胶正式突破千元大关,大有跻身“滋补奢侈品”行列的势头。面对平均高达25%的涨幅,消费者大呼“逆天”。业内人士则表示,东阿阿胶在挑战市场容忍底线。
  平均涨幅高达25%
  今年7月中旬,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由于阿胶原材料驴皮价格上涨,导致公司采购成本同比增加。另外,考虑到原材料驴皮供应持续萎缩,市场需求旺盛,不排除驴皮价格在未来进一步波动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原因,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上调阿胶出厂价25%。
  记者日前登录东阿阿胶的官方网站见到,一则提价通知显示,8月21日起,阿胶及阿胶原粉全线提价。
  根据提价通知,原来每斤售价为875元的铁盒装阿胶提价至1098元,半斤装的阿胶也由原来的445元提价至550元,精装125g价格由245元上调至350元一盒。阿胶原粉方面,盒装120g及240g阿胶分别提价至275元、550元,本次提价平均涨幅高达25%。
  东阿阿胶制定的新价格,较之同行业其他阿胶产品价格相差不止一倍,俨然变身不折不扣的“阿胶高富帅”。
  去年年初,东阿阿胶也曾宣布旗下产品复方阿胶浆零售价上调价格幅度不超过30%,阿胶块出厂价上调10%。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价已是东阿阿胶块三年来的第七次调价了,价格已经翻了两番多。
  市内药店9月调价
  记者看到,在东阿阿胶官方网站上,所有产品也已经按照提价标准进行标价。
  那么,市场上的东阿阿胶的售价又是如何呢?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药店及东阿阿胶专卖店,发现目前市内有售的东阿阿胶暂时尚未实行21号提价后的新价格。
  目前广州市内几家东阿阿胶专卖店内的阿胶价格也仍然保持在调价前的水平。“原来公司的通知是从8月21日起开始提价,但是后来又下发通知推迟提价的时间,现在还不知道新价格执行的具体时间,但是应该是在月底,最晚不会晚于中秋节吧。”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东阿阿胶专卖店正在举行中秋节前的优惠促销活动。“现在我们在搞活动,买够1000块就有九五折的优惠,买够2000块就有九折的优惠,这个活动之前我们从来没搞过,以后肯定会涨价,所以现在买非常划算。”店内工作人员说。
  在天河区的几家药店内记者发现250g东阿阿胶的售价从360元至445元不等,均低于每斤上千元的新价格。
  但药店工作人员介绍,东阿阿胶的售价几乎每月都在上涨,本次提价通知已经下发,预计药店方面将于9月1日全面提价。“等现在的阿胶卖完了我们要去进货的价格就是提价以后的价格,现在不买下次来就更贵了。”
  涨价动机遭质疑
  对于本次提价的原因,东阿阿胶方面表示,由于原料驴皮资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采购成本增加,故而发起了本次的提价行动。据相关资料显示,自去年5月以来阿胶的原材料驴皮价格一路猛涨,湿皮从每公斤17元涨到44元,涨幅近159%。相比起动辄身价翻倍的原材料,东阿阿胶本次提价幅度并不算大。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东阿阿胶如此快地调整零售价颇出人意料。尽管驴皮自去年5月以来确实涨势凶猛,但东阿阿胶也通过涨价成功转嫁成本。在其2013年半年报中,东阿阿胶披露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52.6%,阿胶及系列产品主营业务收入13.1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5.36%。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药企业负责人称,东阿阿胶具有国家级保密传统工艺,拥有大量阿胶传统配方、秘方,这也让其有了提价的底气,屡次抬价。但另一方面,目前阿胶市场价格普遍在每斤600元左右,这也让东阿阿胶每斤超千元的价格显得过于高高在上。
  业内人士分析,东阿阿胶频频提价,很可能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点像过去茅台酒那样,但市场接受程度还有待考验。
  消费者惊呼“世上没驴了吗?”
  记者了解到,因为价格太高,目前各家药店内东阿阿胶的存量并不多,250g及500g铁盒装阿胶在各家药店内普遍仅剩一两盒,有的药店甚至出现了缺货现象。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个牌子(东阿阿胶)的就剩这几盒了,因为价格高,销量一般,我们进的也不多。”
  家住天河的叶先生听说东阿阿胶又涨价了,他一边庆幸上个月才买了1斤躲过了涨价,一边惊呼:“为什么卖这么贵?不就是拿驴皮做的东西,难道现在世上没驴了吗?”他表示,如今本来生活压力就大,各方面花销都在涨,阿胶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太贵肯定就不会再买了。同时,他还呼吁价格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维护消费者利益。
  有营销专家提醒,一个传统制品,既非生活必需品,又非无可替代,同仁堂、太极集团们也在动用资本力量虎视眈眈进军这一利润丰厚的产品市场,东阿这样高调挑战和游戏市场规则、挑逗市场神经和容忍底线,不危险吗?
  “其实,东阿阿胶不断提价还有一个原因是,它除了阿胶块卖得好,其他产品卖不动,利润表现就全指着阿胶块的收益,在销量无法显著提升的情况下,直接提价当然是提高收益最直接的手段。”上述业内人士说,但市场对阿胶块的接受也有上限,东阿阿胶不能指望靠“一枝独秀”解决问题。
  6月时,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公司主营产品阿胶块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但另一主营品种复方阿胶浆销售额出现下滑,原因是渠道库存积压。去年复方阿胶浆宣布提价后,渠道经销商受到涨价预期的刺激,开始囤货,造成渠道库存积压。
  据悉,复方阿胶浆是该公司第二大主营品种,销售额已突破7亿元,公司管理层一直考虑将其做成10亿元销售额的大品种,提价是完成该目标的重要手段。(记者
周照 实习生 肖颖)
[作者:王硕&&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阿阿胶提价模式遇瓶颈,“以肉谋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提价模式遇瓶颈,“以肉谋皮”?#
  文章导读: 对于宝能系的虎视眈眈,尚且可以通过华润主动增持巩固控制权,但是对于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东阿阿胶“连续提价”的方式已成发展瓶颈,驴皮原料紧缺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东阿阿胶未来的发展之路,该何去何从?
  p13-《中国经济周刊》2016 年第37 期《宝能系、华润再交锋:东阿阿胶会是下一个万科吗?》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7期《宝能系、华润再交锋:东阿阿胶会是下一个万科吗?》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8期)
  东阿阿胶2016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二季度又对东阿阿胶进行了增持,使得目前宝能系成为东阿阿胶的第三大股东。在遭遇宝能系再次增持之后,作为大股东的华润医药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华润东阿阿胶也不示弱,今年二季度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约3047.6万股,借此巩固其控股地位。
  对于宝能系的虎视眈眈,尚且可以通过华润主动增持巩固控制权,但是对于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东阿阿胶“连续提价”的方式已成发展瓶颈,驴皮原料紧缺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东阿阿胶未来的发展之路,该何去何从?
  宝能和华润再次交锋
  @科科:宝能系很善于选择值得投资的企业,从宝能系近几年投资的情况来看,受宝能系青睐的大多也是有增长潜力的公司。因此宝能这次看中了东阿阿胶,想必这个企业也是有什么过人之处。
  @纯天然一米八:宝能和华润这是相爱相杀吗?眼光总是出奇的一致!也许两家都赚钱赚得不亦乐乎,唱一出双簧罢了。
  @清波599:这怎么能叫宝能和华润的交锋?应该是合作才对。国内的上市公司,需要这种“你来我往”的增持,共赢。
  东阿阿胶的烦恼
  @shao:现在普通百姓已经吃不起阿胶了,不知道为什么会涨得这么贵,原材料真有这么紧缺?
  @A-MAX:这就是资本市场的血腥,既然开放就得接受。既然上市了,就要做好迎接内忧外患的准备。
  @云中马:岂止你东阿阿胶有烦恼,百姓的烦恼找谁说?阿胶你卖3000多元公斤,一般百姓谁吃得起?你任性想调价就调价,阿胶比你便宜近一半,也不一定人家品牌就不如你吧?
  东阿阿胶未来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邵建: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山东的活体驴1800元/头,驴胶880~1800元/斤,东阿一直声称自己养驴,那么一定是那里的水和草,因为别的地方的驴出胶差。这么算来,驴的差价就赚3.6亿元,商品价格就不止赚10个亿。因此,在产品产出这一层面,东阿阿胶的未来还是有保障的。
  @真默1121446:外有宝能系的“虎视眈眈”,内有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东阿阿胶近几年“连续提价”的方式确实成了其发展的瓶颈。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治本。源头是什么?就在毛驴的驴源。
责任编辑:陈永乐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阿阿胶 质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