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判断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功能的试验有哪些

第九章??近端肾小管功能测定
我的图书馆
第九章??近端肾小管功能测定
第九章&&近端肾小管功能测定
&& &肾小管的功能比较多,除了具有强大的再吸收水分和一些物质的能力外,还具有选择分泌与排泄一些物质的能力。生理研究中的肾小管葡萄糖最高再吸收率(TmG)和对氨基马尿酸最大排泄率(Tm/PAH),可较好地反映肾小管再吸收与排泄的功能,但操作麻烦,不适合临床应用,多以尿液浓缩-稀释试验和酚红排泄试验作为肾小管的功能试验。近年来尿中酶的测定和自由水清除值等的测定逐步使肾小管功能试验简单、灵敏、快速,更适用于临床。
& 第一节&& 酚红排泄试验(PSP)
&&&&&&&&&&&&& &&&&&&&&&&&&&&&&&&&&&&&&&&&&&&&&&&&&&&&&&&&&&&表36
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碱性尿中呈红色。静脉注射入血后,血浆流经肾脏时,约66%的PSP被清除,其中肾小管排泌量占肾脏清除量的94%。PSP清除量与肾血浆流量有关,肾血浆流量减少时,PSP排泄降低。试验前停用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可与PSP竞争排泄的药,试验前2小时至试验完毕期间,禁烟、咖啡、茶等。排尿后饮水500毫升,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待膀胱有充盈感时静注0.6%PSP1毫升。静注PSP后,15,30,60,120分钟各留尿1次送检(每次集尿量应40&毫升)及时比色检查,若前15分钟排泄量&25%(50岁以上者&20%)则说明此试验正常,以后各项可免查。
15分钟排泄量&25%(50岁以上者&20%);
& 2小时排泄总量为55%~75%。
见于近端肾小管疾病;血容量不足,如心衰、高度水肿等,使肾血浆流量减少,也可使PSP排泄降低。
见于肝功能受损及低蛋白血症。
&&第二节& 肾小管排泄极量试验-对氨马尿酸排泄试验(TmPAH)
&&&&&&&&&&&&&&&& &&&&&&&&&&&&&&&&&&&&&&&&&&&&&&&&&&&&&&&&&&&&&&&&&表37
血液中对氨基马尿酸可经肾小球滤过并由肾小管排泌,在经肾小管不被重吸收。当血液中的对氨基马尿酸达到一定浓度时(500~600mg/L),从肾小管排泌对氨基马尿酸的绝对值以达到高峰,即使血中浓度在增高,其排泌量亦不能在增加,此时即肾小管对氨基马尿酸排泄极量。用此量减去肾小球滤过量(以菊糖清除率测定)则可得肾小管排泄对氨基马尿酸极量。由于PAH在血中只有83%是游离的,因此TmPAH可作为检测肾小管数量和质量的指标,是测定近端肾小管主动排泌功能的方法之一。的计算公式为:
TmPAH=UPAH ·V-0.83 PPAH ·GFR
UPAH :尿PAH浓度;PPAH血PAH浓度;V:每分钟尿量
方法与Cin同时进行以便计算GFR。空腹卧床置导尿管,试验前取尿液10ml,静脉血4.5ml,作空白对照,静注20%PAH50ml后,以4ml/min的速度持续滴入。至预期浓缩后测定尿中PAH浓度,并记尿量。
80±12mg/min·1.73m2
77±12mg/min·1.73m2
可作为检查有功能活动的肾小管数量的尺度。降低表示近端肾小管排泄功能减低或有功能的肾小管数量减少。
轻度减少:
见于轻型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力衰竭。
中度减少:
见于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症和肾盂肾炎。
显著减少: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
第三节& 肾小管重吸收极量试验-葡萄糖重吸收试验(TmG)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几乎全部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当血浆葡萄糖浓度达8.9mmol/L时,即不能被重吸收,此即肾糖阈。血浆葡萄糖浓度达27mmol/L,重吸收达极限,在此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减去尿中排泄量,即为TmG。
TmG=PG·GFR-UG·V
PG:血浆葡萄糖浓度;
UG:尿中葡萄糖浓度;
V:每分钟尿量。
方法同TmPAH试验类似,静滴葡萄糖浓度为30%。
16.6~22.2mmol
馆藏&6880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导读:问题7:异型淋巴细胞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何种疾病?,Ham试验分别用于诊断哪一类溶贫?,解答:coombs试验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m试验诊断PNH,问题16: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哪些,⑶肾小管性蛋白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⑸用于肾脏病的病情观察和疗效估计,用于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问题1:各种异常RBC,多次强调的异常形态,大小异常、形态异常、染色反应的异常、结构异常包括那些情
问题1:各种异常RBC,多次强调的异常形态,大小异常、形态异常、染色反应的异常、结构异常包括那些情况?
1.大小异常:小红细胞、大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均
2.形态异常:球型细胞、靶形红细胞、镰型红细胞、泪滴型细胞、棘型细胞、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3.染色反应的异常: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
4、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Cobot环、有核红细胞
问题2: 什么是珠旦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血红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或氨基酸的缺失和替换所导致血红蛋白功能障碍一类贫血。 问题3:白细胞中毒性改变包括几种情况?
细胞大小大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核变性、杜勒小体。
问题4: 核左移,核右移?
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0.01-0.05),出现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如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0.03 时称为核右移。 问题5: 中性粒细胞增高及减少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病理增多见于
(1)急性感染
(2)广泛组织损伤及坏死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
(2)血液系统疾病
(3)物理、化学因素
(4)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
问题6: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
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性感染
2、肿瘤性疾病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斥反应
问题7: 异型淋巴细胞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何种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问题8: 根据白细胞动力学特点,在人体白细胞分为几大池。
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
问题9: coombs 试验,Ham试验分别用于诊断哪一类溶贫?
coombs 试验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m试验诊断PNH。
问题10: 肾小球功能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解答:是肾小球滤过率,临床通常用血浆清除率表示。
问题11:肾小管功能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解答:1、浓缩稀释试验:
评价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通常以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 2、尿渗量(渗透压)的测定: 测定尿渗量比测定尿比重更好地反映肾浓缩和稀释能力。 3、尿小分子量蛋白检测:
评价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检测的项目有:
①尿α1-微球蛋白
②尿β2-微球蛋白(酸性环境极易被水解 )
③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问题12: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指标有哪些?
解答:⑴菊粉清除率:金标准;
⑵内生肌酐清除率:目前常用指标;
⑶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正在推广的常规指标。
问题13:内生肌酐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解答:①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可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
②对肾功能的初步估价,可作为观察肾移植成功与否的客观指标,移植成功,该指标逐步回升,发生排斥,则下降;
③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④药物使用的参考;
⑤慢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参考。
问题14:什么是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解答:是机体有核细胞恒定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几乎被肾小球滤过膜完全滤过, 肾小管完全重吸收降解,不再进入血液。故可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损伤的指标。 问题15:血肾功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解答:1、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
①各种严重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可增高;
②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也可导致BUN暂时升高;
③由于血肌酐受其他影响较小,能反映患者肾功能情况, Cr 明显升高,提示预后差;
④器质性肾衰竭时两者同时增高;
⑤血尿素氮可作为肾透析充分性的指标。
2、尿素氮/肌酐的比值
BUN/ Cr升高提示肾前性氮质血症,
BUN/ Cr 降低提示肾性氮质血症。
3、尿酸的测定
①UA是肾功能受损时最早升高的指标(相对于BUN和Cr);
②UA升高程度与肾损不成比例;
③UA升高还见于痛风、白血病、肿瘤、高嘌呤饮食 。
4、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
与体内酸碱失衡有关。
问题16: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哪些
解答: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问题17:检测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解答:⑴反映肾小球的滤过的敏感功能;
⑵判断肾小管受损的程度;
⑶肾小管性蛋白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⑷用于鉴别上、下尿路的感染;
⑸用于肾脏病的病情观察和疗效估计 , 用于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
⑹判断是否重金属中毒 。
问题18:病理性尿液的外观有哪些
解答: ⑴血尿 :
见于:肾结核、肾肿瘤、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出血性疾病。
⑵血红蛋白尿 :
见于各种溶血。
⑶脓尿或菌尿 :
见于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和膀胱炎。
⑷胆红素尿 :
见于阻塞性及肝细胞性黄疸。
⑸乳糜尿 :
见于丝虫病、腹腔淋巴管结核、肿瘤压迫胸导管和腹腔淋巴管等导致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溢入尿中。
见于脂肪挤压损伤、骨折、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变性等导致使脂肪小滴出现于血和尿中。
问题19:尿蛋白的种类及其形成机制
解答:⑴肾小球性蛋白尿:
炎症、免疫→肾小球滤膜损伤、静电屏蔽作用降低→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进入Bowman囊→ 超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β2微球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随病变的进展大分子蛋白(如IgG)显著增加。
选择性蛋白尿:以中、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大分子量蛋白较少,仅涉及滤过膜负电荷改变,见于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典型病种如肾病综合征。
非选择性蛋白尿:以大分子量蛋白为主,涉及滤过膜孔径增大和断裂,见于肾小球病变较严重时,几乎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可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⑵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炎症、中毒→肾小管损害→近曲小管回吸收蛋白减少。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β2微球蛋白增加,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24h尿蛋白在1g以下。
⑶混合性蛋白尿:
由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
⑷溢出性蛋白尿:
血内小分子蛋白,如本周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浓过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产生蛋白尿,不伴有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
⑸组织性蛋白尿:
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以及由于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如T-H糖蛋白。
问题20:什么是肾性糖尿
是指由于肾小管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血糖正常的糖尿。
问题21:管型形成的条件
解答:①蛋白尿的存在(原尿中的白蛋白和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
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酸化的能力,同时尿流缓慢及局部尿液积滞,肾单位中形成的管型在重新排尿时随尿排出;
③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问题22:管型的种类
解答:根据管型内含物的不同可分为透明、颗粒、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血红蛋白、脂肪、蜡样等管型。
问题23: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解答:⑴尿比重灵敏度很差,只能用于体查;
⑵亚硝酸盐阴性不能排除大肠埃希菌以外其它菌引起的炎症;
⑶尿中青霉素可干扰蛋白的检出;
⑷尿中大量维生素C可使糖、隐血、酮体、胆红素检测出现假阴性;
⑸尿中大量蛋白会干扰白细胞检查;
⑹PH过低、过高可使尿比重过高或过低;也可使尿蛋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问题24:病理性粪便的外观有哪些
问题25: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要点
解答:前者红细胞少于白细胞, 散在分布,形态正常,表现为以粘液和脓为主,脓中带血。后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 多成堆存在,形态有残碎现象,表现为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问题26:粪便隐血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IT计算机、人文社科、办公文档、教程攻略、考试资料、旅游景点、资格考试以及实验诊断问答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几种检测肾小管功能的方法及评价功能,检测,肾,肾小管的,功能的,几种检测肾,肾小管功能,肾小管,检测肾小管,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几种检测肾小管功能的方法及评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肾小管功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导读: 1.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1)尿2-MG测定 【参考值】 成人尿低于0.3mg/I。,或以尿肌酐校正为0.2mg/g肌酐以下。 【临床意义】 尿2-MG增多较敏感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小管一间质性疾
  1.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1)尿&2-MG测定
  【参考值】
  成人尿低于0.3mg/I。,或以尿肌酐校正为0.2mg/g肌酐以下。
  【临床意义】
  尿&2-MG增多较敏感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小管一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所致早期肾小管损伤,以及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
  (2)取&1-微球蛋白(&1-MG)测定
  【参考值】
  成人尿&1-MG<1 5mg/24h尿,或<10mg/g肌酐;血清游离&1-MG为10~30mg/L。
  【临床意义】
  1)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尿&1-MG升高,是反映各种原因包括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所致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敏感指标。&1-MG不受恶性影响。
  2)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其比血Cr和&2-MG检测更灵敏,血清和尿中&1-MG均升高,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损。
  3)血清&1-MG降低见于严重肝实质性病变所致生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坏死等。 检验地带网
  2.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1)昼夜尿比重试验
  【参考值】
  成人尿量ml/24h。其中夜尿量&750ml,昼尿量(晨8时至晚8时的6次尿量之和)和夜尿量比值一般为3~4:1;夜尿或昼尿中至少1次尿比重&1.018,昼尿中最高与最低尿比重差值&0.009。
  【临床意义】
  ①夜尿&750ml或昼夜尿量比值降低,而尿比重值及变化率仍正常,为浓缩功能受损的早期改变,可见于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和痛风性肾病早期主要损害肾小管对。着同时伴有夜尿增多及尿比重无1次&1.018或昼尿比重差值&0.009,提示上述疾病致稀释-浓缩功能严重受损;若每次尿比重均固定在1.010~1.012的低值,称为等渗尿(与血浆比),表明肾只有滤过功能,而稀释-浓缩功能完全丧失。②尿量少而比重增高、固定在1.018左右(差值&0.009),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影响减少GFR的情况。③尿量明显增多(&4L/24h)而尿比重均低于1.006,为尿崩症的典型表现。
  (2)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
  【参考值】
  禁饮后尿渗量为600~1000mOsm/kgH20,平均800mOsm/kgH20;血浆275~305mOsm/kgH20,平均300mOsm/kgH20。尿/血浆渗量比值为3~4.5 : 1。
  【临床意义】
  ①判断肾浓缩功能:正常人禁水8h后尿渗量&600mOsm/kgH20,再加尿/血浆渗量比值等于或小于1,均表明肾浓缩功能障碍。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尿酸性肾病等慢性间质性病变,也可见于慢性肾炎后期,以及急、慢性肾衰竭累及肾小管和间质。②一次性尿渗量检测用于鉴别肾前性、肾性少尿:肾前性少尿时尿渗量较高;肾小管坏死致肾性少尿时,尿渗量降低,常&350mOsm/kgH20。 检验地带网
------分隔线----------------------------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尿液浓缩稀释试验主要用于检查A.远端肾小管功能B.近端,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C.髓袢,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D.远端及近端肾小管功能E.近端肾小管功能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尿素氮B.肌酐C.菊粉D.葡萄糖E.氯化钠2A.尿素氮测定B.尿渗量测定C.尿素氮与肌酐同时测定D.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E.血清肌酐测定3A.菊粉B.肌酐C.葡萄糖D.尿素氮E.对氨马尿酸4A.500mOsm/kgH2OB.300mOsm/kSH2OC.600mOsm/kgH2OD.100mOsm/LgH2OE.1000mOsm/kgH2O5A.糖尿病B.慢性肾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高血压E.肾动脉硬化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小管功能受损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