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刚给我发的图老婆应子是什么意思思 问她她也不说让我自己查 有医生吗来给我

我老婆检查产检,尿蛋白定性是+,医生让住院?问她为什么也不说,还让我老婆签字,不住院以后就不给检查_百度知道
我老婆检查产检,尿蛋白定性是+,医生让住院?问她为什么也不说,还让我老婆签字,不住院以后就不给检查
我老婆检查产检,尿蛋白定性是+,医生让住院?问她为什么也不说,还让我老婆签字,不住院以后就不给检查了,我听后真的想给那女的几巴掌,住院可以你倒是说为什么啊,就说了今天不住院,就说以后不给检查了,什么态度?请问+1有问题吗?上网查了一下孕妇后期都...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情况,尿检中出现一个加号,患者没有什么不适和慢性疾病基础一般问题不大,对于孕妇来讲,在孕期出现各种异常,具体的诊疗和处理也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具体表现给予诊疗的。根据您的描述来看,问题是不大,但是这只是通过描述,没有见到患者以及对于患者病情体质不是很了解,所以对于是否怎样不能给予明确的指导和建议。不过给予复查还是必要的。不要担心,相信医生也是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的。
采纳率:65%
来自团队:
医院现在是这样的,要不换一个医院吧,祝母子平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尿蛋白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免费咨询10分钟内回复
我老婆今天检查心电图医生不确定是不是心脏病当时医生说的意思好像就是她心
问:我老婆今天检查心电图医生不确定是不是心脏病当时医生说的意思好像就是她心
病情描述:
我老婆今天检查心电图,医生不确定是不是心脏病,当时医生说的意思好像就是她心脏的年龄比本人年龄大,是不是心脏衰竭啊是不是不管心脏病的种类,都是不可以生孩子的平时怎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啊就查了心电图一个医生说听几天再过来检查当时医生说的意思好像就是她心脏的年龄比本人年龄大,是怎么回事啊?医生看着心电图看着我老婆说,这么年轻不可能这样啊她就是夏天也基本不吹空调,风扇。除非非常热才会吹一回
患者资料:
其他相关标签:
内科 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本人擅长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心脏衰竭是冠心病慢慢发展的结果 可以导致双下肢水肿 心慌 闷气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可以生孩子嘛
如果有的话 尽量不要生孩子
是不是不管心脏病的种类,都是不可以生孩子的
平时怎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啊
所以不是心衰啊
查心脏彩超没有
就查了心电图一个
医生说听几天再过来检查
当时医生说的意思好像就是她心脏的年龄比本人年龄大,是怎么回事啊?
以前有过什么病吗
医生看着心电图看着我老婆说,这么年轻不可能这样啊
把心电图发过来
她就是夏天也基本不吹空调,风扇。除非非常热才会吹一回
这个和天气没关系
心电图在我妈那,不在身边
夏天不吹空调风扇奇怪吗?
那你等几天再去复查
但我肯定的告诉你 不是心衰
前几天家里下雨,阴天。有点凉,她外出回来嘴唇发紫,脸也是,都可以说是黑的
她体温平时最高也才36.5度,正常吗?
缺氧造成的
缺氧跟心脏有关系吗?
但是她饭量倒是挺大的,吃饭没问题
也会有关系的
氧是溶在血液里面的
心脏不好 输出的血液减少
肯定会缺氧
当时说的什么问题
她体温平时最高也才36.5度,正常吗?
医生也不敢确定
这个是正常的
反正医生感觉挺不可思议的,医生以为是我妈的呢,一说是我老婆的,26岁。他说这不可能
医生直摇头
因为没看到心电图 所以我也不能乱说的
希望你理解
会不会有这么一个可能啊,是不是我老婆做心电图的时候心里非常激动才会出现这样的数据的啊
具体什么样的数据呢
紧张一般会引起心跳加快的
我也不懂,我明天发给你可以吗?
明天我还能找得到你吗
你关注我就行
就发这个吗?
这个是公众微信号啊?
其他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关于的医生回答
邓少兰 于发表
苏俊龙 于发表
杨晋 于发表
李进 于发表
王杰 于发表
李进 于发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谢谢您的追问,您很负责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用热毛巾敷一下颈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很专业
在线医生免费问诊
副主任医师
科室:内科
擅长:普通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治: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胃病 脑梗塞 ...
科室:内科
擅长:擅长所有疾病…………
科室:内科
擅长:擅长皮肤科疾病等。
立即向万名医生免费提问
填写症状,描述信息。例如:最近总是头疼、发烧怎么办?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你输入的描述长度不正确,请确认
你输入的年龄不正确,请确认
你输入的年龄不正确,请确认我老婆在医院检查医生给的建议,我看不懂,她也说听不懂,说是血液的问题,有专业人士懂的吗?有图_百度知道
我老婆在医院检查医生给的建议,我看不懂,她也说听不懂,说是血液的问题,有专业人士懂的吗?有图
我老婆在医院检查医生给的建议,我看不懂,她也说听不懂,说是血液的问题,有专业人士懂的吗?有图谢谢了,严不严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就是宝妈应该感染弓形虫了。至于宝宝,需要进一步检查。18周了,小孩比较大,一般医生都建议进一步检查,确定小孩是否健康,流产太痛苦了。准备生孩子和或生孩子后几年里,别吃不太熟的肉,更别养狗猫,尽可能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环境。
不是大问题吧?
任何人都不会为你担保,医生也不会。都会说那句不负责任的二字:建议我建议你遵医嘱,再到更好的妇科医院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若能进一步检查,确诊孩子健康,并能让宝妈恢复健康,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了。多跑跑腿吧。
谢谢了,真的是钩形虫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医生是怎么看病的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
2015年悦读纪出品的《医生是怎么看病的》中,每篇都先以一个小故事开篇,引出问题,然后展开通俗、有趣的解释,同时普及相关的医学知识。使读者能够理解医生的一些做法,更有效地和医生沟通。
听最会讲故事的产科男医生说:医生是怎么看病的!误诊、过度医疗,你可能已经遇上了!验血、抓药、X光、住院、开刀、化疗医生到底是怎么判断的?本书告诉你:医生看病时的逻辑和真实想法怎样和医生沟通最有效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内容简介
医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没问两句就让你去做一堆检查
你跟XX一样的病,为什么他吃药你开刀
只是想了解一下,医生却让你住院
你排了N天队想住院,医生却迟迟不开单
本书从一个产科医生的角度,告诉读者,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医生在看病时的诊断逻辑是什么,怎么判断病情,怎么决定使用什么药物,用哪些医疗手段。
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产科男医生教我们识别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用案例阐述怎样和医生沟通病情最有效。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作者简介
田吉顺,身经百战的妇产科男医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编号:611
中文互联网第一档医生谈话类播客“太医来了”主持人。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妇产科学会主办的官方杂志上发表临床学术论文。长期致力于网络医学科普工作,是知乎网健康与医学领域最佳答题者,拥有粉丝近40万;并在多家网络平台开设医学科普专栏,文章多次被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刊载,并接受《大众健康》专访。
著有《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精彩评论
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的科普书,不过科普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医生这个独特的群体,面对病人和病情,他们是怎么做出一系列医疗决定的,这中间的医学逻辑是什么。
——知乎网友 默默
非常棒的一本书,用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的医学知识写得人人都能看懂,通过一个个病例故事让我们明白医生看病时是怎么思考的,教我们学会理性判断,既要听医生的,又要丰富自己的医疗知识。
——豆瓣网友 莫斯卡
非常实用,读了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医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能更有效地和医生沟通,能识别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
——浙江大学医学院患者 张女士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目录
第一章 医生看病不是修电脑... 5
医生看病不是修电脑... 6
疾病是怎么诊断的... 6
病因可不简单... 8
羊水过少和产后出血... 8
药物的副作用——伟哥其实本来是个失败的产品... 9
炎症——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11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有手术指征吗?... 12
恐怖的侧切... 14
手术台太窄了,没人不紧张!... 14
解剖学图谱可能更像是艺术照... 14
医生也会生病,只是更懂治未病... 15
第二章 医生说话不可能百分百... 17
医生真没办法给你打包票... 17
医生只能说范围,不能说标准值... 17
你会尝遍所有橘子吗?... 19
小概率不等于小风险... 20
医生眼里没有小概率... 21
诊断学——医生的破案秘笈... 22
症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23
症状也会说谎... 24
难道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 25
体格检查——“简陋”但又不可替代的方法... 27
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检... 28
医生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最宝贵... 29
第三章 现代仪器只能提供参考 25
医生是怎样写病历的... 30
请严肃对待验血验尿... 31
怎样读懂化验单... 31
看病时请遵循医生的诊断逻辑... 33
影像学检查,但还不是火眼金睛... 34
怎样判断该做X光还是B超?... 35
不要私自揣度各种检查单... 36
小概率事件导致的冤假错案... 36
第四章 医生是靠什么做出诊断的... 37
个人经验vs临床思维... 37
医生如何做出诊断... 40
从惨痛的病例中汲取经验... 41
医生首先推理大概率病因... 42
医生更喜欢做有罪推定... 44
好医生诊断有针对性,撒网式问诊的医生继续加油... 45
首先明确诊断,然后做出治疗... 48
面对急诊,先保命后推理... 50
医生为什么把你抛下先给别人看病?... 52
第五章 医生总有一颗怀疑的心... 53
医生也要讲证据... 53
证据也分三六九等... 55
别太拿理论当回事儿... 57
随机对照试验——既要信又不能全信... 58
高大上的meta分析... 59
对医生来说,所有临床指南都是参考... 60
医生总有一颗怀疑的心... 61
没有比自认为正确更大的罪恶了... 62
知情同意书不是生死文书,也不是免责声明... 63
现代医学实验以不伤害为原则... 65
第六章 每次就诊,都是医患之间的缘分... 67
人生其实是一次冒险的旅程... 67
高剖宫产率背后的无奈... 68
数据不能决定全部... 68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69
看中医时要注意的问题... 71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安慰不当治疗... 72
每次就诊,都是医患之间的缘分... 74
后记... 80
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前言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刚做爸爸不久,作为一个见惯了分娩和手术的妇产科医生来说,自己老婆生孩子时候的惊心动魄,至今还历历在目。
老婆一直在跟我念叨,说她一定是女人怀孕生孩子里头最不顺的。从怀孕三个月开始,就发现肝功能损伤。肝酶指标,踩着各种治疗方法的尸体,还是蹭蹭的往上涨,最高涨到接近正常值的10倍。早孕筛查高危,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总之,整个怀孕过程,就是在给老婆上一堂生动的高危妊娠课。她在孕期最经常做的,就是瞪大眼睛,吃惊的说:“啊?还有这种毛病!”
而这一切的不顺利,在分娩的那一刻达到顶峰——产后大出血!
老婆孕期最后一次B超,发现羊水几乎没有了,宝宝在肚子里有缺氧的风险,这让我感到措手不及。于是急诊做了剖腹产手术。然后,因为宝宝头太大,位置又高,术中娩头困难,所以,剖腹产术中又用产钳拉出来的。再然后,就是产后大出血。
也不用放到一百年前,就是我们奶奶生我们爸爸那会儿,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上逛一圈,一脚在门里头,一脚在门外头。就是现在,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产后出血。而一直到老婆因为出血过多,被送进ICU(重症监护室),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之后,我也才意识到——产后大出血,这事儿竟然发生在我身上了!
很熟悉的抢救流程,更熟悉的抢救病人!
老婆产后出血开始的一些处理,都是我亲自做的。在医生和丈夫两个角色不停的转换几次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大脑在被逐渐清空,我不愿去考虑那些抢救后的种种可能性。到最后,我能做的,只是安慰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妻子。吴彦祖在《公主复仇记》里的一句台词,用在当时倒是很贴切:“我曾经救过很多人,但是如果此刻有人要问,我最想救的人——是你!”
老婆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最后用了宫腔填塞的方法终于基本控制住了。宫腔填塞,就是把纱布塞进子宫里面压迫,如果还控制不好,那基本就只有子宫切除这一步了——这抢救生命的最后一步。
抢救忙活了一夜,老婆出血量超过3000ml,相当于体内超过七成的血。在输了3000ml血之后,血色素也只有七克多,正常人最少十一克。
这还不是故事的结束。
纱布不能一直塞在子宫里面,48小时后总要取出来的,而纱布取出之后,也仍然有继续出血的可能。
取纱布那天,正好是我值夜班。纱布取出之后,血还一直在流,几个小时里又出了300ml,于是继续各种宫缩的药物上去。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不敢去想会发生什么。
这时候,老婆的闺蜜,也是我的高中同学,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在听我简单描述完过程之后,她在电话里不停的质问:怎么会这样?你不是产科医生吗?整个孕期不是你一直照顾的吗?怎么会羊水就突然没有了?不是在你手上手术的吗?怎么就大出血了?纱布取了怎么还在出血?你有没有用过药啊?
这些熟悉的问题,过去很多病人和家属都曾经问过,我会微笑着作解释;但在那一刻,我一直紧张的神经实在是绷不住了,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话,哭出声来,不停的回答着一句话: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最终,我还是幸运的,最可怕的一幕没有发生,出血渐渐止住。现在,老婆身体已经恢复。
讲完我自己的故事,你看到一个无力的医生,一个面对自己最爱的女人,却只有流泪的医生。而遗憾的是,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医生都是无力的。
曾经给一个宫内感染的病人做引产。这是一个36岁试管婴儿的孕妇,双胞胎,因为有出血住院保胎的。患者年龄比较大了,第一次怀孕,又是试管婴儿,双胞胎,所以我们也非常积极的一心想把孩子保下来。无奈天不遂人愿,到了25周的时候,已经明确宫内感染,并且血培养已经阳性了,提示败血症,再继续妊娠下去,恐怕大人也要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了。于是我们劝她放弃,早一点引产终止妊娠。经过反复劝说,孕妇终于同意放弃了,这时已经是痛哭流涕,边哭边说:“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我对不起我的孩子!他们太可怜了,我对不起他们!”我想我可以理解一个准妈妈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的感情,但是我得纠正她:“这不是你的错,你一点儿错都没有,你也没有对不起你的孩子。再继续妊娠下去,你自己的命都要没有了,你只能放弃,但是,这不是你的错。不是说所有不好的结局都能找到一个犯错的人,没有人犯错也照样会有不好的结局。有生命结束了,不是说就一定是有人犯错了。得了癌症或者其他绝症的人,他们做错什么了?他们都没做错什么,但还是会得病。如果一定有谁做错了,那就怪老天爷或者怪上帝吧,是他们错了!”
之所以让我想到人类的疾病和死亡是上帝犯的错,是因为之前做的一台剖腹产手术。产妇因为子宫畸形,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破裂,所以做了剖宫产手术。结果发现,宝宝的右腿膝盖长反了!就是说膝盖的髌骨长到了后面,前面变成了腘窝。旁边的医生看到这个情形,大呼:“上帝犯错误了!它在造人的时候把腿给装反了!”这种情况以前确实没有见到过,于是我们咨询了儿科的骨科医生,他们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是因为畸形的宫腔,使胎儿在宫内活动受限,长期压迫造成的膝关节移位,应该可以尝试手法复位。可能你会认为是母亲的错,可是她也不想自己的子宫是畸形的啊,所以,这真的是上帝犯的错!
都说冤有头债有主,当我们碰上不愿接受的结果时,总是有一种归因,就是认为一定有人犯了错误,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差的结果!如果人人能做好自己的事,那么结果就应该是好的。所以,看病的时候就会有两种归因,一种是像那个双胞胎的母亲,觉得自己犯了错;而更多的,则是归因到医生身上。如果病人的病没有被治好,甚至死去了,那么就一定是医疗事故;如果发生了误诊,就一定是医生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但是,为什么有了不好的结果就一定是因为某个人犯了错误呢?人人都做好自己的事,结果就真的应该是好的吗?如果是上帝犯错了呢?以人类的渺小,又怎么可能挽回上帝的过失?
在经历过无神论的全面教育之后,我们拥有了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我们坚信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这里也不需要你相信上帝,只是在自然面前请保持人类的谦卑。面对疾病,医生和病人是一样的,还都是弱小的人类!
就目前来看,其实医生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他们也不过就是在身体运行出现紊乱时,用点小手段,来帮助人体重新回到正轨。比如用药物治疗,针对异常的某一个环节,利用药物纠正这个异常。但是药物缺乏自我识别和协调,它在纠正机体异常的时候其实也给机体运行带来了其他异常,这就是药物副作用,然后我们再利用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纠正本来的和药物带来的各种影响,使身体重回正轨。手术也是一样,无论手术大小,最终都是通过机体的自我修复和协调能力,让病人术后康复。所以,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最终让你重获健康的不是医生,而是你自己的身体,医生就是帮把手而已;医生绝大多数时间不是“治”人,而是“帮”人。
从老婆闺蜜的质问中,可以看到民众对医生的期望;而美国首位分离结核杆菌的特鲁多医生(E.L.Trudean)的墓志铭,却告诉你医生的无奈: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患者期望的,和医生能做的,之间总是有着巨大的差距,一个只能尽量缩小,却总也消失不了的差距。而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医生其实是做什么的。
医生的培养是漫长的,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包括生理、病理、解剖、组胚等等基础学科和内外妇儿等等临床学科。就好像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中,陈近南要传授给他绝世武功,那本叫做《绝世武功》的书其实只是个目录而已,真正的绝世武功秘笈却是有一堆,陈近南看了三年,练了三十年。而对于医学这一门绝世武功,无数前辈也都花费了数十年的心血,我这本小书连个目录都算不上。医学生们花了五八年学习医学知识,几十门的专业课程,动辄成百上千页的课本,就算是简简单单介绍各个医学术语,也不是一两本书就能完成的。而且,即使是知道了那些术语,也不过都是些死知识,没有相关的知识框架,也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
“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要想比较快速的涉猎一个领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从这个领域内的问题和事件入手,由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结合具体问题,做出提要钩玄的说明,直接讲明主要内容,读者再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对这个领域形成一个自己的认识。而医学内容纷繁复杂,在如此浩瀚的内容中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本书不是一个医学专业知识或者医学术语的普及,而是想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医生所进行的每一个医疗活动,做出的每一个医疗决策,他的依据是从哪里来,医生做出医学决策的时候,是以什么方式整合这些专业知识的。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医生可以做些什么(更确切的说是实际上没办法做什么),以及一些必须的概念,比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一些相关知识。第二部分介绍医学统计学和临床诊断学的几个相关概念,这些是医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的基础,尤其是临床统计学,它是医生决策所依据的数据来源,这些数据无法做到对事实绝对精确的描述,决定了医生总是会有犯错的可能。第三部分介绍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思路和原则,其中重点介绍循证医学的原则。第四部分介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学伦理学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医学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在就诊的时候,可以对医生的一些做法有所理解。
.豆瓣读书.2015-6[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给老婆胸针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