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副交感核交易猫存在敏感词在骶2到骶4脊髓灰质的哪个部位?

2017年云南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第一部分第十二章考点
互联网 评论: 点击: &【】&【】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 & 第一节 脊 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
  脊髓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至第一腰椎下缘。
  (二)外形
  脊髓呈扁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有颈膨大(颈5~胸1)和腰骶膨大(腰2~骶3),末段变细称脊髓圆锥。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非神经组织的细丝称终丝,止于尾骨背面。脊髓表面有纵行的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和前、后外侧沟。由于脊髓短于椎管,故腰、骶、尾神经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问孔前,在椎管内围绕终丝下行一段距离,形成马尾。前、后外侧沟分别有前根及后根出入。
  二、脊髓灰质的分部及主要核团
  (一)前角
  前角为躯体运动性核团,分内、外两群。支配由肌节演化来的骨骼肌。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两型:a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引起肌收缩;&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二)侧角
  侧角见于胸1~腰3节段,含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又称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在脊髓的骶2~4节段,中间带外侧部有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称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一部分。
  (三)后角
  后角细胞属躯体感觉性核团,分群较多,自后向前,主要的核群有:
  1.后角边缘核该核是后角尖最表层的弧形区。在腰骶膨大处尤为明显。
  2.胶状质胶状质贯穿脊髓全长。
  3.后角固有核 后角固有核在胶状质前方。
  4.胸核(背核) 胸核在后角基部内侧,仅见于颈8~腰2节段。
第二节 脑干
  脑干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一、脑干外形
  二、脑神经核功能柱及各核的功能
  (一)一般躯体运动柱
  一般躯体运动桂位于菱形窝底深方中线的两侧。支配由肌节演化来的骨骼肌。
  1.动眼神经核(上丘)支配上睑提肌和上直肌、内商肌、下直肌、下斜肌。
  2.滑车神经核(下丘)支配眼的上斜肌。
  3.展神经核(脑桥中下部)支配眼的外直肌。
  4.舌下神经核(橄榄中下部)支配舌肌运动。
  (二)特殊内脏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腹外侧。支配由鳃弓演化来的骨骼肌。
  1.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中部)支配咀嚼肌。
  2.面神经核(脑桥中下部)支配面部表情肌。
  3.疑核(延髓上部)支配茎突咽肌。
  4.副神经核(延髓下部)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三)一般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背外侧。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属于副交感成分)。 1.动眼神经副核(上丘)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2.上泌涎核(脑桥中下部)支配颌下腺、舌下腺、泪腺。
  3.下泌涎核(橄榄上部)支配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橄榄中下部)支配颈、胸、腹腔脏器(骨盆脏器除外)。
  (四)一般、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特殊内脏感觉柱位于一般内脏运动柱外侧,界沟以外。
  1.孤束核上部(橄榄上部)接受咽、咽鼓管及舌的感觉(味觉)
  2.孤束核下部(橄榄下部)接受内脏感觉
  (五)一般躯体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位于内脏感觉柱的外侧。
  1.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中脑)与咀嚼肌、牙齿等主体感觉有关。
  2.三叉神经脑桥核(脑桥中部)接受面部浅感觉。
  3.三叉神经脊髓束核(脑桥、延髓)接受面部浅感觉。
  (六)特殊躯体感觉柱
  特殊躯体感觉柱位于脑干最外侧,前庭区的深方。
  1.前庭神经核(脑桥、延髓)接受头部位置觉冲动。
  2.蜗神经核(脑桥、延髓)接受听觉冲动
第三节 小脑
  小脑的分叶
  根据发生、功能和纤维联系,小脑以原裂和后外侧裂分为三叶。
  (1)绒球小结叶
  以后处侧裂与小脑的其他部分相分隔,包括绒球、绒球脚和蚓小结。位于小脑上面,属原小脑,接受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的纤维,故又称前庭小脑,与平衡有关。
  (2)小脑前叶
  在原袭的以前的部分,为小脑上面近前端的小脑关球部分和小脑蚓,属旧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柬纤维,又称脊髓小脑,与肌张力的调节有关。
  (3)小脑后叶
  包括原裂以后的小脑和小脑下面剩余的部分,属新小脑,又称大脑小脑。大脑皮质通过大脑、脑桥核与小脑后叶联系,调节肌肉的共济协调运动
  小脑的功能及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张力。
  3.维持共济运动。
  4.运动学习功能。
  (二)损伤的临床表现
  1.原小脑损伤 出现平衡失调,站立时身体摇摆不稳,步态蹒跚。
  2.新小脑损伤在临床上新小脑的损伤总是伴有旧小脑的损伤,表现是共济失调,尤其是精细运动时表现明显。由于肌群收缩的强度与运动所需达到的目的不相称,致使辨距不能、交替运动不能、动作分裂等。例如指鼻不准,不能立即由旋前转为旋后运动,运动时表现震颤,而静止时震颤消失,拿物时过度伸开手指等。
& & 第四节 间 脑
  一、间脑的分部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分五部:
  (一)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叉称丘脑,是卵圆形灰质团块,内邻第三脑室。
  (二)后丘脑
  后丘脑丘脑的后端,中脑顶盖的上方,有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三)上丘脑
  上丘脑与嗅觉有关。位于中脑顶盖前区与间脑背侧的移行处,第三脑室顶部的周围,包括松果体等。
  (四)下丘脑
  下丘脑与内脏和内分泌活动有关。位于丘脑下沟以下,形成第三脑室侧壁下部,有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与垂体相连结)、乳头体。
  (五)底丘脑
  底丘脑丘脑的腹侧,是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内含丘脑底核、部分红核、黑质,与纹状体密节相关(锥体外系)。
  二、特异性中继核团的主要纤维联系及功能。
& & 第五节 大脑
  一、大脑半球的分叶
& & 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  
  (一)额叶
  在中央沟前方。有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
  (二)顶叶
  在中央沟后方,顶枕沟前方。有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
  (三)颞叶
  在外侧沟下方。有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
  (四)枕叶
  在顶枕沟后方。
  (五)岛叶
  在外侧沟深处,被额、顶、颞叶所覆盖。
  二、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一)额叶
  1.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叶前部(4、6区)
  功能 第1躯体运动区。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接受部分对侧深感觉的投射。
  损伤症状 一侧损伤,出现对侧肢体硬瘫和部分深感觉障碍。
  2.额中回后部(8区)
  功能 书写中枢(优势半球)。
  损伤症状 失写症。手能运动,但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障碍。
  3.额下回后部(44、45区)也称Broca区
  功能 运动性语言中枢或说话中枢(优势半球)。
  损伤症状 运动性失语。能发声,但不能组成语言。
  (二)顶叶
  1.中央后回(3、1、2区)
  功能 第1躯体感觉区。接受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的投射。
  损伤症状 一侧损伤,对侧肢体深、浅感觉障碍。
  2.角回(39区)
  功能 视觉性语言中枢或阅读中枢(优势半球)。
  损伤症状 失读症。有视觉,但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3.缘上回
  功能 运用中枢。
  损伤症状 失用症。不能做穿衣解扣等精细动作。
  (三)颞叶
  1.颞上回后部(22区)
  功能 感觉性语言中枢或听话中枢(优势半球)。
  损伤症状 感觉性失语。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2.颞横回(41、42区)
  功能 听中枢。
  损伤症状 一侧损伤,听觉障碍不明显。
  (四)枕叶
  距状裂两岸皮质(17区)。
  功能 视觉中枢。
  损伤症状 一侧损伤,出现双眼同向偏盲。
& & 第六节 传导通路
  一、视觉传导通路
  (一)路径
  (二)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
  1.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眼全盲。
  2.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3.视交叉外侧部损伤 同侧视野鼻侧偏盲。
  4.一侧视束(视辐射、视区皮质)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
  二、运动传导路
  (一)组成
  (二)行程
  1.锥体系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分别称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  2.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由纹状体系及小脑系组成。它们传导冲动一般不引起一个意识动作,主要是调节肌张力、肌协调及平衡等。
  (三)损伤表现
  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碍,即瘫痪。
  (四)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
  1.上运动神经元 为位于大脑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构成的锥体束。
  2.下运动神经元 为脑神经运动核(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或脊髓前角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脑神经或脊神经。
  3.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区别
& &&第七节 脑、脊髓的被膜和血管
  一、脑、脊髓的三层被膜
  脑、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为硬膜、蛛网膜、软膜。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有一窄腔,称硬膜外腔。腔隙内除有脊神经根通过外,还有静脉丛、淋巴管和脂肪组织,腔隙内呈负压。临床上可将麻醉药注入此腔隙行硬膜外麻醉,以阻断脊神经的传导。硬脊膜在椎间孔处移行于脊神经外膜。
  脊髓蛛网膜为半透明薄膜,它与软脊膜问有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此隙下部常扩大为终池,临床腰穿及腰麻常在此进行。
  二、大脑动脉环(又称Wi11is环、脑底动脉环)
  1.组成由两侧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段、颈内动脉末端和前、后交通动脉吻合而成。
  2.位置位于脑底正中,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
  3.功能意义对维持脑的正常血供及调节局部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脑干解剖及损害分析
脑干brain stem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其中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枕骨斜坡,背面与小脑相连。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其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 。
(一)脑干的外形
1.&脑干腹侧面&&脑干的腹侧面有多处凹陷和膨隆。各部膨隆的深面有纵行的锥体束纤维或神经核,凹陷处则有不同的脑神经穿出。
(1)延髓medulla oblongata(图17-13):形似倒置的圆锥体,下端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接,上端借横行的延髓脑桥沟bulbopontine sulcus与脑桥相隔开。延髓下部与脊髓外形相似,脊髓表面的各条纵行沟、裂向上延续到达延髓。其腹侧面正中为前正中裂,其两侧的纵行隆起称锥体pyramid,由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主要为皮质脊髓束)纤维构成。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将前正中裂部分截断。延髓上部,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称橄榄olive,其深面藏有下橄榄核。每侧橄榄和锥体之间的纵沟称前外侧沟,舌下神经根丝由此穿出。在橄榄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丝穿出。
(2)脑桥pons(图17-13) 腹侧面中部宽阔隆起,称脑桥基底部basilar part of pons,其正中线上的纵行浅沟称基底沟basilar sulcus,容纳基底动脉。基底部向两侧逐渐缩细的部分,称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又称脑桥臂brachium pontis)。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有三叉神经根相连。
脑桥腹侧下缘与延髓之间为深而明显的、横行的延髓脑桥沟,沟内自中线向外依次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根穿出。沟的外侧端,恰是延髓、脑桥和小脑的夹角处,临床上称为脑桥小脑三角pontocerebellar trigone,此部位的肿瘤常可侵及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3)中脑midbrain(图17-13) 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两侧粗大的纵行柱状隆起为大脑脚cerebral peduncle,其浅部主要由大量自大脑皮质发出的下行纤维组成。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称脚间窝interpeduncular fossa,动眼神经由此穿出。脚间窝的窝底由于有许多血管穿入的小孔,故称为后穿质pos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脑干腹侧面共有9对脑神经相连:① 动眼神经(Ⅲ)连于中脑,由大脑脚内侧(脚间窝)穿出;② 有4对脑神经连于脑桥:三叉神经(Ⅴ)连于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的交界处;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有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Ⅷ)相连;③ 有4对脑神经连于延髓:在橄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为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根丝相连;在锥体和橄榄之间有舌下神经(Ⅻ)根丝相连。
2.&脑干背侧面&&脑干的背侧面与小脑相连。在其中分(延髓上半部和脑桥)由于中央管的敞开而形成一菱形浅窝,即菱形窝(图17-14),与小脑之间围成第四脑室。菱形窝下半部属于延髓,上半部属于脑桥,二者以横行的髓纹为界。
(1)延髓(图17-14)&&背面的上部构成菱形窝的下半;下部形似脊髓,正中线的纵形浅沟为脊髓后正中沟的延伸。脊髓后索内的薄束、楔束向上延伸至延髓下部时,分别扩展为膨隆的薄束结节gracile tubercle&位于延髓后正中沟的两侧和楔束结节cuneate tubercle(前者的外上方),二者深面分别含有薄束核及楔束核,它们是薄束或楔束的终止核。楔束结节外上方的隆起为小脑下脚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又称绳状体restiform body),由与小脑相连的白质纤维构成。
(2)脑桥(图17-14) 背面的中部为菱形窝上半部(见菱形窝),其两侧为小脑上脚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又称结合臂brachium conjunctivum)和小脑中脚,连于小脑。
(3)中脑(图17-14) 背面有上、下两对圆形的隆起,上方者称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下方者称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二者的深面分别有上丘核和下丘核。通常将上、下丘合称为四叠体。在上、下丘的外侧,各有一横行的隆起称上丘臂brachium of superior colliculus和下丘臂brachium of inferior colliculus,分别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相连。
(4)菱形窝rhomboid fossa&(图17-14) 位于延髓上部及脑桥的背面,由延髓和脑桥内的中央管后壁开放形成。由于和小脑共同围成第四脑室,故又称第四脑室底。菱形窝的外上界为两侧的小脑上脚,外下界自内下向外上依次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窝的外侧角与其背侧的小脑之间为第四脑室的外侧隐窝lateral recess of fourth ventricle,此隐窝逐渐向外延伸并转向腹侧。由外侧隐窝横行向内至中线可见不甚明显的浅表纤维束,称髓纹striae medullares,可作为脑桥和延髓在菱形窝表面的分界线。在菱形窝的正中有纵贯全长的正中沟median sulcus,将菱形窝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一条大致与之平行的界沟sulcus limitans。界沟和正中沟之间的部分轻微隆起称内侧隆起medial eminence,其紧靠髓纹上方的部位,有一较明显的圆形隆凸称为面神经丘facial colliculus,其深面含展神经核及面神经膝;在髓纹下方,则可见两个小的三角形区域,内上方者为舌下神经三角hypoglossal triangle,内含舌下神经核,外下方者为迷走神经三角vagal triangle,深面含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三角的外下缘有一斜形的窄嵴称分隔索funiculus separans,&其和菱形窝下外缘(薄束结节)之间的狭窄带状区称为最后区area postrema,&此区富含血管,并被含有长突细胞的室管膜覆盖。界沟的外侧是较宽阔的三角形区,称前庭区vestibular area,其深面含有前庭神经核。前庭区外侧角有一小隆起称听结节acoustic tubercle,内含蜗神经背核。在新鲜标本上,界沟上端可见一呈蓝灰色的小区域,称为蓝斑locus ceruleus,其深面的细胞富含色素。菱形窝下角处,两侧外下界之间的圆弧形移行部称闩obex,与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相连(图17-4~6)。
3.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图17-12,14~17)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近似四棱锥形。其底为菱形窝,尖向后上朝向小脑蚓。向上经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可通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第四脑室顶的前上部由两侧小脑上脚及中央的上髓帆构成,后下部由下髓帆及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构成。上髓帆superior medullary velum为位于两侧小脑上脚之间的一小块薄层白质板,向后下与小脑相连,其上方被小脑蚓所遮盖。滑车神经根在上髓帆内交叉后,由其上部出脑。下髓帆inferior medullary velum亦为薄片白质,在小脑扁桃体前上方,自前面向后下延伸很短距离,即移行为第四脑室脉络组织tela choroidea of fourth ventricle&&后者向后下方连于菱形窝两外下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由上皮性的室管膜ependyma以及外面覆盖的软脑膜和表面的血管构成。脉络组织内的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相互缠绕成丛状,夹带着软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choroid plexus of fourth ventricle,可产生脑脊液。第四脑室脉络丛呈U形分布,两侧横行向外延伸至第四脑室的外侧隐窝,并经第四脑室外侧孔突出于蛛网膜下隙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有3个孔: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median aperture of fourth ventricle,位于菱形窝下角的上方;成对的第四脑室外侧孔lateral apertures of fourth ventricle,位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的尖端(图17-17)。第四脑室通过此3个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通过这些孔注入蛛网膜下隙的小脑延髓池。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和脊髓一样,脑干的内部结构也主要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较脊髓更为复杂,同时还出现了大面积的网状结构。和脊髓相比较,脑干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如下的变化特征:
(1)延髓下部的结构类似脊髓,中央管依然保留,但逐渐移向背侧。至延髓上部及脑桥,中央管由背侧向两侧展开成菱形窝,和小脑共同围成第四脑室。因而原先围绕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也相应向两侧展开,分布于菱形窝表面而变成第四脑室的室底灰质;同时,脊髓灰质内由前角至后角依次为躯体运动核、内脏运动核和感觉性核团的腹、背排列关系,在脑干的室底灰质内则变成了由中线向两侧的内、外侧排列关系。脊髓内围绕在灰质周围的白质结构至脑干中部则被推挤到脑干的腹外侧部。这样,脊髓内灰质和白质的内、外排列关系在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则变成了背、腹排列关系。
(2)脑干内的灰质不再像脊髓内的灰质那样相互连续成纵贯脑干全长的灰质柱,而是聚合成彼此相互独立的各种神经核。
(3)脊髓灰质的神经核团基本上都与脊神经相联系;而脑干灰质的神经核团除包含与脑神经直接联系的脑神经核外,由于经过脑干的上行或下行的长纤维束以及脑干与小脑联系的纤维,有的终止于脑干,有的则在脑干内中继,因此又出现了许多与纤维束中继有关的神经核团—中继核。
(4)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出现的网状结构面积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等。
1.脑干的灰质&&脑干灰质的核团,根据其纤维联系及功能,可分为3类:脑神经核,与第3~12对脑神经发生联系;中继核,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元;网状核,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后两类合称“非脑神经核”。
(1)脑神经核:已知脊髓灰质内含有与脊神经内4种纤维成分相对应的4种核团:脊神经内的躯体运动纤维,起始于脊髓前角运动核;内脏运动纤维,起始于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核或骶副交感核;内脏感觉纤维,终止于脊髓中间内侧核;躯体感觉纤维则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后角的有关核团。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头部出现高度分化的视、听、嗅、味觉感受器,以及由鳃弓演化而成的面部和咽喉部骨骼肌,与脊神经相比,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亦变得更加复杂——含有7种不同性质的纤维,脑干内部也随之出现了与其相应的7种脑神经核团(图17-18),具体包括:
(1)一般躯体运动核:共4对,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相当于脊髓前角运动核。它们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分别支配由肌节衍化的眼外肌和舌肌的随意运动
(2)特殊内脏运动核:共4对。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核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以及副神经核。它们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由鳃弓衍化而成的表情肌、咀嚼肌、咽喉肌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将鰓弓衍化的骨骼肌视为“内脏”,是因为在种系发生上,鰓弓与属于内脏的呼吸功能有关。
(3)一般内脏运动核:又称副交感核,共4对。分别为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相当于脊髓的骶副交感核。它们发出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管理头、颈、胸、腹部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以及腺体的分泌。
(4)一般内脏感觉核:只有一对,即孤束核下部,相当于脊髓的中间内侧核。接受来自内脏器官、心血管系统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核:即孤束核头端,接受来自味蕾的味觉传入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核:一对,即三叉神经感觉核,位于内脏感觉核的腹外侧,纵贯脑干的全长。根据位置分为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以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相当于脊髓后角Ⅰ~Ⅵ层细胞,并与之相连续。它们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和口、鼻粘膜的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特殊躯体感觉核&&分别为位于前庭区深面的前庭神经核和窝腹侧核以及听结节深面的蜗背侧核。接受来自内耳的平衡觉和听觉纤维。之所以将听觉和平衡觉归入“躯体感觉”,是由于内耳膜迷路在发生上起源于外胚层。
以上七类脑神经核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在脑干内按照以下规律纵行排列成6个功能柱:?&在第四脑室室底灰质中,运动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内侧,感觉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外侧;?&由中线向两侧依次为一般躯体运动核柱、一般内脏运动核柱、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柱和特殊躯体感觉核柱。?&特殊内脏运动核柱和一般躯体感觉核柱则位于室底灰质(或中央灰质)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图17-19,20)。
1)一般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图17-18,20,21)&&位于中脑上丘高度,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侧部。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穿脚间窝外侧壁出脑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眼的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和上睑提肌的运动。
滑车神经核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图17-18,20,22)&&位于中脑下丘高度,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侧部,正对动眼神经核的下方。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向后绕中脑水管至导水管周围灰质背侧,在上髓帆内左右交叉后,经下丘下方出脑组成滑车神经,支配眼上斜肌的运动。
展神经核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abducens nucleus)(图17-18,20,23)&&位于脑桥下部室底灰质、面神经丘的深面。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行向腹侧,经延髓脑桥沟内侧部出脑构成展神经,支配眼的外直肌运动。
舌下神经核nucleus of hypoglossal nerve (hypoglossal nucleus)(图17-18,20,24,25) 位于延髓上部室底灰质内,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此核仅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纤维走向腹侧,经锥体与橄榄之间出延髓组成舌下神经,支配同侧舌内、外肌的随意运动。
2)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图17-18,20,26,27) 位于脑桥中部,室底灰质的腹外侧,脑桥被盖的背外侧,网状结构内。三叉神经根纤维紧邻其外侧。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加入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等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运动。
面神经核nucleus of facial nerve(图17-18,20,23) 位于脑桥下部,脑桥被盖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此核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先行向背内侧,绕过展神经核背侧形成面神经膝genu of facial nerve(图17-28),继而转向腹外侧经面神经核外侧出脑构成面神经的运动根,支配面部表情肌。其中,由面神经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传入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纤维,只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由面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传入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纤维,只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
疑核nucleus ambiguus(图17-18,20,24,25,29) 位于延髓内,下橄榄核背外侧的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支配咽喉部和食管上段骨骼肌的运动。
副神经核accessory nucleus(图17-18,20,30) 包括两部分:延髓部较小,实为疑核的下端,脊髓部位于疑核的下方,延伸至上5~6个颈脊髓节段。副神经核也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其延髓部发出纤维构成副神经的脑根,最终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部发纤维组成副神经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3)一般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图17-18,20,21) 又称Edinger-Westphal's nucleus(简称E-W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此核由副交感神经元胞体组成,发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进入眶腔后,在副交感性的睫状神经节内换元(即与该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由该神经节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和缩小瞳孔。
上泌涎核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图17-18,20,23) 位于脑桥的最下端,该核的神经元散在于面神经核尾侧周围的网状结构内,故核团轮廓不清。此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面神经,经其分支岩大神经和鼓索至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其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口、鼻腔粘膜腺的分泌。
下泌涎核inferior salivatory nucleus(图17-18,20,24) 轮廓不清,其神经元散在于延髓上端的网状结构中,疑核的上方。此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其分支至相应的耳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活动。
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图17-18,20,25,29)&&位于延髓室底灰质内,迷走神经三角的深面,舌下神经核的背外侧,由橄榄中部向下延伸至(内侧)丘系交叉平面。此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走向腹外侧经下橄榄核的背侧出脑,参与组成迷走神经,支配颈部、胸部和腹部大部分器官的平滑肌、心肌的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其节前纤维在所支配的器官旁和器官壁内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
4)一般内脏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图17-17,20,24,25,29)位于延髓内,界沟外侧,迷走神经背核的腹外侧,上端可达脑桥下端,下端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此核主要为一般内脏感觉核,上端属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经舌咽神经和面神经传入的味觉初级纤维终止,故又称味觉核。下部主要接受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传入的一般内脏感觉初级纤维的终止。
5)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感觉核为脑干内最长的一个脑神经核,根据其功能和位置可分为3部分:由上向下依次为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图17-18,20~22,26,27) 上起中脑上丘平面,下端达脑桥中部,位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外侧边缘和菱形窝上部室底灰质的外侧缘。此核相当于脊神经后根上的脊神经节,由大而深染的感觉性假单极神经元组成。此核内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进入三叉神经分布至头面部的咀嚼肌,接受该肌的本体感觉冲动;其中枢突可终止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等处进行换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图17-18,20,26,31)是三叉神经感觉核的膨大部。位于脑桥中部网状结构内,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外侧,主要接受经三叉神经传入的头面部触、压觉初级纤维。还接受部分来自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纤维传入。
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图17-18,20,23~25,29~31)为一细长的核团,其上端达脑桥中、下部,与三叉神经脑桥核相续;下端可延伸至第1、2颈段脊髓,与脊髓灰质后角相续。此核的外侧始终与三叉神经脊束spinal tract of trigeminal nerve相邻,并接受此束纤维的终止。在延髓下部二者位于延髓背外侧部浅层;在延髓上部,位于孤束核的腹外侧;在脑桥中下部,位于前庭神经核的腹外侧。此核主要接受三叉神经根内传递头面部痛、温觉的初级感觉纤维;下部还接受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传入。
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纤维越中线交叉至脑干对侧半上升,并和发自三叉神经脑桥核在同侧上升的纤维共同形成三叉丘脑束(又称三叉丘系),伴随内侧丘系上行,终止于背侧丘脑,传递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此外,此二核还发出纤维侧支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及网状结构,参与完成一系列的反射活动(图17-31)。
6)特殊躯体感觉核:
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uclei(图17-17~18,20,23~26) 位于前庭区的深面,由前庭上核superior vestibular nucleus、前庭下核inferior vestibular nucleus、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及前庭外侧核lateral vestibular nucleus构成。此核主要接受前庭神经传入的初级平衡觉纤维,还接受来自小脑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调节伸肌张力以及参与完成视、听觉反射。另外部分纤维组成前庭小脑束,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图17-51)。
蜗神经核cochlear nucleus(图17-18,20,24) 位于菱形窝外侧角听结节的深面,分为蜗腹侧核ventral cochlear nucleus及蜗背侧核dorsal cochlear nucleus。此核接受内耳经蜗神经传入的初级听觉纤维。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沿脑桥被盖前部越中线交叉到对侧上升,这些横行交叉的纤维构成斜方体trapezoid body;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上行,部分纤维经上橄榄核和外侧丘系核中继后上升加入外侧丘系。对侧交叉过来的纤维和同侧未交叉的纤维共同构成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上升,其中多数纤维终止于中脑下丘核,部分纤维直接进入间脑的内侧膝状体核;上橄榄核和外侧丘系核亦被认为是听觉传导路上的中继核(参见听觉传导通路)。
延髓内的非脑神经核&&薄束核&gracile nucleus&与楔束核&cuneate nucleus(图17-29)&&分别位于延髓下部,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面。此二核分别接受脊髓后索内薄束和楔束纤维的终止。其传出纤维在本平面绕过中央灰质外侧形成内弓状纤维internal arcuate fibers,并在中央管腹侧越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束的后方折转上行,称为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终止于背侧丘脑。薄束核和楔束核是向脑的高级部位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核团。
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ary nucleus(图17-24,25,29)&&位于延髓橄榄的深面,为一巨大的开口向内的皱褶囊袋状灰质团,由下橄榄主核、背侧副橄榄核和内侧副橄榄核组成,此核在人类特别发达。下橄榄核广泛接受脊髓全长的上行投射纤维和脑干感觉性中继核团的传入纤维;还接受大脑皮质、背侧丘脑、基底核、红核和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投射纤维。下橄榄核发出纤维越过中线行向对侧,与脊髓小脑后束等共同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故下橄榄核可能是大脑皮质、红核等与小脑之间纤维联系的重要中继站,参与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脑桥内的非脑神经核&&脑桥核pontine nucleus(图17-23,26,27) 为大量分散存在于脑桥基底部的神经元。接受来自同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皮质脑桥纤维,其传出纤维横行交叉至对侧,组成小脑中脚进入小脑。因此,脑桥核可作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之间纤维联系的中继站。
上橄榄核superior olivary nucleus(图17-23)&&位于脑桥中、下部的被盖腹侧部,内侧丘系的背外侧,脊髓丘脑束的背侧。此核接受双侧蜗腹侧核的传出纤维,发出纤维加入双侧的外侧丘系,参与声音的空间定位。
1)中脑内的非脑神经核&&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位于中脑背侧,由浅入深呈灰、白质相间排列的板层结构,在人类构成重要的视觉反射中枢(图17-21,32)。上丘浅层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和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视束),同时接受额叶皮质(8区)的皮质顶盖纤维,以参与两眼的迅速扫视运动。此核深层主要接受大脑皮质听觉中枢、脊髓、下丘核和各类听觉中继核的传入纤维。上丘的传出纤维主要由其深层发出,绕过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在中脑水管腹侧越过中线交叉,称被盖背侧交叉dorsal tegmental decussation,&然后下降构成顶盖脊髓束tectospinal tract&至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内侧核,可使头、颈部完成视、听反射活动。部分传出纤维到达脑干网状结构,或顶盖的其他核团,以应答视觉和听觉刺激对眼的位置的反射。
下丘核nucleus of inferior colliculus(图17-22)&&位于下丘的深面,由明显的中央核及周围的薄层白质构成。此核为听觉传导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接受外侧丘系的大部分纤维,传出纤维经下丘臂投射至内侧膝状体。同时也是重要的听觉反射中枢,可发出纤维终止于上丘,再经顶盖脊髓束终止于脑干和脊髓,参与听觉反射活动。
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位于中脑背侧,由浅入深呈灰、白质相间排列的板层结构,在人类构成重要的视觉反射中枢(图17-21,32)。上丘浅层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和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视束),同时接受额叶皮质(8区)的皮质顶盖纤维,以参与两眼的迅速扫视运动。此核深层主要接受大脑皮质听觉中枢、脊髓、下丘核和各类听觉中继核的传入纤维。上丘的传出纤维主要由其深层发出,绕过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在中脑水管腹侧越过中线交叉,称被盖背侧交叉dorsal tegmental decussation,&然后下降构成顶盖脊髓束tectospinal tract&至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内侧核,可使头、颈部完成视、听反射活动。部分传出纤维到达脑干网状结构,或顶盖的其他核团,以应答视觉和听觉刺激对眼的位置的反射。
1)中脑内的非脑神经核&&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位于中脑背侧,由浅入深呈灰、白质相间排列的板层结构,在人类构成重要的视觉反射中枢(图17-21,32)。上丘浅层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和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视束),同时接受额叶皮质(8区)的皮质顶盖纤维,以参与两眼的迅速扫视运动。此核深层主要接受大脑皮质听觉中枢、脊髓、下丘核和各类听觉中继核的传入纤维。上丘的传出纤维主要由其深层发出,绕过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在中脑水管腹侧越过中线交叉,称被盖背侧交叉dorsal tegmental decussation,&然后下降构成顶盖脊髓束tectospinal tract&至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内侧核,可使头、颈部完成视、听反射活动。部分传出纤维到达脑干网状结构,或顶盖的其他核团,以应答视觉和听觉刺激对眼的位置的反射。
下丘核nucleus of inferior colliculus(图17-22)&&位于下丘的深面,由明显的中央核及周围的薄层白质构成。此核为听觉传导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接受外侧丘系的大部分纤维,传出纤维经下丘臂投射至内侧膝状体。同时也是重要的听觉反射中枢,可发出纤维终止于上丘,再经顶盖脊髓束终止于脑干和脊髓,参与听觉反射活动。
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位于中脑背侧,由浅入深呈灰、白质相间排列的板层结构,在人类构成重要的视觉反射中枢(图17-21,32)。上丘浅层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和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视束),同时接受额叶皮质(8区)的皮质顶盖纤维,以参与两眼的迅速扫视运动。此核深层主要接受大脑皮质听觉中枢、脊髓、下丘核和各类听觉中继核的传入纤维。上丘的传出纤维主要由其深层发出,绕过中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在中脑水管腹侧越过中线交叉,称被盖背侧交叉dorsal tegmental decussation,&然后下降构成顶盖脊髓束tectospinal tract&至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内侧核,可使头、颈部完成视、听反射活动。部分传出纤维到达脑干网状结构,或顶盖的其他核团,以应答视觉和听觉刺激对眼的位置的反射。
顶盖前区&pretectal area位于中脑和间脑的交界部,包括上丘上端(图17-33)至后连合及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部的若干小核团。此区细胞直接接受经视束和上丘臂来的视网膜节细胞的纤维传入,发出纤维至双侧的动眼神经副核换元,从而使双眼同时完成直接和间接的瞳孔对光反射。
红核red nucleus(图17-21,33,52,53)&&位于中脑上丘高度的被盖中央部,黑质的背内侧,上端延伸至间脑尾部。此核主要接受来自对侧半小脑新皮质及小脑中央核经小脑上脚传入的纤维。其传出纤维在上丘下部平面,被盖的腹侧部交叉至对侧形成被盖腹侧交叉ventral tegmental decussation,然后下行组成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终止于脊髓颈段的前角运动细胞,以调节屈肌的张力和协调运动。
黑质substantia nigra(图17-21,22)&&位于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呈半月形,占据中脑全长,并伸入间脑尾部。根据其细胞构筑,黑质可分为两部:黑质网状部reticular part和黑质致密部compact part。黑质致密部细胞主要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其合成的多巴胺可经黑质纹状体纤维释放至纹状体,以调节纹状体的功能活动。
脑干的白质&&脑干中的白质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出入小脑的纤维组成。长的上行纤维束主要有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外侧丘系、三叉丘系和内侧纵束等;长的下行纤维束主要有锥体束及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出入小脑的纤维主要有脊髓小脑前、后束,小脑中脚和上脚等。
(1)长的上行纤维束:1)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 (图17-21~27,29,34) 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所组成。此束依次穿过延髓、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该丘系内传递身体不同部位感觉的纤维有明确的定位排列关系:在延髓,此束位于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传递下肢感觉的纤维位于腹侧部,传递上肢感觉的纤维位于背侧部;在脑桥,行于基底和被盖之间,纵行穿过斜方体。传递上肢感觉的纤维靠近中线,传递下肢感觉的纤维位于外侧;在中脑,斜行位于红核背外侧,纤维排列和脑桥部相似。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图17-21~27,29,30) 为脊髓内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又称脊丘系。该纤维束与止于脑干网状结构的脊髓网状束、止于中脑顶盖和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脊髓中脑束相伴。在延髓,它们位于外侧区,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在脑桥和中脑,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脊髓丘脑束最后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该束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
3)三叉丘脑束trigeminothalamic tract&&又称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图17-21~27,35)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的二级感觉纤维所组成。两个核团的传出纤维首先越过中线至对侧上行,形成三叉丘脑束,紧贴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最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该纤维束主要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三叉神经脑桥核有部分神经元发出传导牙和口腔粘膜触、压觉的纤维直接进入同侧三叉丘脑束,止于同侧的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4)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图17-22,26~28) 由起于双侧蜗神经核和双侧上橄榄核的纤维所组成。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发的二、三级听觉纤维大部分经脑桥中、下部的被盖腹侧部横行,越过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斜方体(其外侧部被上行的内侧丘系纤维所穿过),然后在上橄榄核的外侧折转上行,构成外侧丘系;少部分纤维不交叉,加入同侧的外侧丘系而上行。该丘系在脑桥行于被盖的腹外侧边缘部,在中脑的下部进入下丘核,大部分纤维在此终止换元,部分纤维则止于内侧膝状体。外侧丘系主要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5)脊髓小脑前、后束anterior and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s(图17-23~27,29,30) 此二束起于脊髓,行于延髓外侧的周边部,脊髓小脑后束在延髓上部参与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脊髓小脑前束继续上行,在脑桥上部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二束均参与本体感觉的反射活动。
6)内侧纵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图&17-21~30) 主要由来自前庭神经核、中脑的Cajal中介核、Darkschewitsch核以及网状结构的传出纤维组成。前庭神经核发出的纤维部分交叉至对侧,部分不交叉,然后在室底灰质的腹侧,紧靠中线两侧走行。部分纤维上行止于双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和展神经核;部分纤维下行构成内侧纵束的降部,止于颈段脊髓的中间带和前角内侧核。内侧纵束的功能主要是协调眼外肌之间的运动,调节眼球的慢速运动和头部姿势。
(2)长的下行纤维束:
1)锥体束pyramidal tract(图17-21~27,29,30) 主要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Betz细胞)和其它类型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构成,亦有部分纤维起自额、顶叶的其它皮质区。该锥体束纤维经端脑的内囊下行达脑干,穿行于中脑的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至延髓腹侧聚集为延髓的锥体。
锥体束包括两部分:皮质核束(又称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纤维在脑干内下行中发出分支终止于大部分双侧的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及部分对侧的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和舌下神经核,以支配大部分双侧的头面部骨骼肌和对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及对侧的舌肌。皮质脊髓束穿过脑干直达锥体下端,大部分纤维在此越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对侧半脊髓内下降,称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仍在本侧半脊髓前索内下降,称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主要支配对侧肢体骨骼肌和双侧躯干肌的随意运动。
2)其他起自脑干的下行纤维束&&在延髓内除上述锥体束外,还有起自对侧红核的红核脊髓束,行于中脑和脑桥被盖的腹侧和腹外侧;起自上丘的顶盖脊髓束,行于脑干中线的两侧,内侧纵束的腹侧;起自前庭核的前庭脊髓束和起于网状结构的网状脊髓束等。
3.脑干的网状结构&&脑干的网状结构是指在延髓、脑桥、中脑的中央灰质以及第四脑室室底灰质的前外侧,脑干的被盖区内,除了明显的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中继核)以及长的纤维束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广泛的区域,存在着纵横交错成网状的神经纤维,其间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团块。此区域即为脑干的网状结构(参见脑干各部的水平切面图)。
(1)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核团&&弥散在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部分聚集形成神经核。根据细胞的构筑及所在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核团大致可分为中缝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
1)中缝核群&&位于脑干中缝的两侧,主要由5-羟色胺能神经元构成,如中缝背核nucleus raphes dorsalis、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s magnus等。在中缝核的外侧,尚存在与小脑相联系的核团,如旁正中网状核paramedian reticular nucleus等。
2)内侧核群&&靠近中线,在中缝核的外侧,占据网状结构内侧2/3,如巨细胞网状核gigantocellular reticular nucleus、腹侧网状核ventral reticular nucleus、脑桥网状核pontine reticular nuclei等。内侧核群主要接受外侧核群、脊髓及脑神经感觉核的传入纤维,也可接受中脑顶盖区的视、听觉传入纤维;发出长的上、下行传出纤维,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效应区”。
3)外侧核群&&位于内侧核群的外侧,占据网状结构的外侧1/3。大部分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如外侧网状核lateral reticular nucleus、小细胞网状核parvocellular reticular nucleus和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i等。外侧核群接受广泛的传入投射,包括大部分上行传导通路的侧支,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感受区”,发出传出纤维到达内侧核群。
3.脑干的网状结构&&脑干的网状结构是指在延髓、脑桥、中脑的中央灰质以及第四脑室室底灰质的前外侧,脑干的被盖区内,除了明显的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中继核)以及长的纤维束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广泛的区域,存在着纵横交错成网状的神经纤维,其间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团块。此区域即为脑干的网状结构(参见脑干各部的水平切面图)。
(1)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核团&&弥散在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部分聚集形成神经核。根据细胞的构筑及所在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核团大致可分为中缝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
1)中缝核群&&位于脑干中缝的两侧,主要由5-羟色胺能神经元构成,如中缝背核nucleus raphes dorsalis、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s magnus等。在中缝核的外侧,尚存在与小脑相联系的核团,如旁正中网状核paramedian reticular nucleus等。
2)内侧核群&&靠近中线,在中缝核的外侧,占据网状结构内侧2/3,如巨细胞网状核gigantocellular reticular nucleus、腹侧网状核ventral reticular nucleus、脑桥网状核pontine reticular nuclei等。内侧核群主要接受外侧核群、脊髓及脑神经感觉核的传入纤维,也可接受中脑顶盖区的视、听觉传入纤维;发出长的上、下行传出纤维,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效应区”。
3)外侧核群&&位于内侧核群的外侧,占据网状结构的外侧1/3。大部分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如外侧网状核lateral reticular nucleus、小细胞网状核parvocellular reticular nucleus和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i等。外侧核群接受广泛的传入投射,包括大部分上行传导通路的侧支,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感受区”,发出传出纤维到达内侧核群。
2&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联系及功能:
1)与大脑的联系及上行激动系统&&经脑干上行的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导路,均可发出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外侧核群,中继后到达内侧核群,或直接进入内侧核群。再由此发出上行纤维终止于背侧丘脑的非特异性核团及下丘脑。如此,特异性的感觉信息转化为非特异性的信息,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质。这种非特异性的上行投射系统称为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图17-37)。该系统可使大脑皮质保持适度的意识和清醒,对各种传入信息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如该系统损伤,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与脊髓的联系及调节躯体运动&&脑干网状结构的内侧核群发出网状脊髓束,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可对肌张力产生增强或减弱的调节作用。起自中脑和脑桥的纤维(如部分脑桥网状脊髓束)可兴奋脊髓前角的α和γ运动神经元,从而增强肌张力,其兴奋、增强作用为自主性的;而由延髓下行的纤维则可抑制γ运动神经元,使肌张力减弱,这种抑制和减弱只有在大脑皮质的作用下才发挥效应。
3)脑干内部的联系及调节内脏活动&&在脑干的网状结构中,存在着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以及血压调节中枢和呕吐中枢等。脑干网状结构外侧核群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的发出纤维投射至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和孤束核,参与完成;有的发出纤维参与心血管、呼吸、血压和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活动,并对痛觉的传递进行调制。
4)参与睡眠发生,抑制痛觉传递&&中缝核群中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发出上行投射纤维到达大脑皮质,使大脑皮质受到抑制,产生睡眠作用;发出下行纤维投射到脊髓后角和脊髓胸段侧角,参与痛觉和心血管运动的调节。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交感神经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