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无冠窦瘤破裂入右房病人手术后对生命会不会有

【摘要】: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治疗的RASA患者的资料。对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者,准确测量破口与冠状动脉开口之间的距离,术中以TEE准确引导导丝及鞘管顺利进入窦瘤破口,术后仔细评估封堵伞位置、稳定性及对瓣膜的影响。对右冠窦瘤破裂患者,确保封堵器未遮挡冠状动脉开口。结果 30例RASA患者中,TEE引导下成功封堵20例,其中右冠窦瘤破裂10例(破入右心室7例、破入右心房3例);无冠窦瘤破裂10例(破入右心房8例、破入右心室2例)。封堵成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腔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心功能正常。术后多次复查,封堵器位置正常,主动脉瓣启闭运动正常,未见狭窄及反流信号,也未检测到残余分流。结论 TEE可较为准确地诊断RASA,并引导术者准确放置封堵器;单纯TEE引导下经胸微小切口封堵RASA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国莉,张朝霞;[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王忠萍;贺群;杜震;张莹;;[J];沈阳部队医药;2002年05期
张思全;顾仁麟;林永铎;;[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徐庆来,葛志明,张运,胡燕燕,吕春增,宋惠民;[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9年04期
岳中麟,李程,贾冬林,马长青,李宏吉;[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0年01期
钟少棠,陆堃,庞家传;[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年03期
王忠萍,杜震,李昕,董文斐;[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静;;[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李文清;郝献芳;;[A];河南省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军;张军;苏军芳;朱霆;张海滨;;[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陈宁宁;赵玉华;孙秀英;赵宝珍;张琦;王尔松;;[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唐梦琳;虞献敏;陈克芳;;[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刘晓艳;;[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刘阳;王江滨;王月秋;;[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摘要】:患者,男,32岁,主因"间断发热7个月,近日加重伴胸闷"入院,查体:体温36.8℃,血压91/59mmHg,心尖部可闻及3/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及收缩期粗糙杂音。超声心动图所见:三尖瓣隔叶、前叶附着数个团絮状强回声,大者约2.2X1.3cm,随心动周期来回摆动,三尖瓣关闭不拢伴大量反流,反流速度约3.5m/s;主动脉无冠瓣根处似可见裂缺宽约0.5cm,可见花色血流与右房相通,多普勒于该处探及连续性左向右分流双期湍流频谱,最大流速约6m/s;主动脉瓣活动尚可;双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赘生物形成并三尖瓣大量反流,主动脉瓣根部穿孔入右房可能。术中所见:右房右室增大;心包腔内中等量积液,无冠窦窦瘤破裂破入右心房,心房内破口位于三尖瓣隔瓣,三尖瓣隔瓣表面大量赘生物,前瓣被赘生物侵蚀,瓣膜见巨大破口,约2.5X2.0cm,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讨论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较常见的为右冠状动脉窦,其次为无冠状动脉窦。本例无冠状动脉窦破入右心房,破裂的冠状动脉窦及三尖瓣长期受高速血流冲击,局部结构粗糙,是感染心内膜炎时在局部形成赘生物的主要诱因。本例超声检查时首先发现三尖瓣赘生物附着,周围血流紊乱,右房与主动脉窦之间存在异常分流,应用脉冲多普勒,避开三尖瓣反流干扰,不难发现不同于三尖瓣反流的全心动周期左向右分流。但由于此例患者无冠窦膨出不显著、窦瘤破裂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未仔细分析频谱多普勒的特点,从而导致诊断思路局限于感染性心内膜炎侵犯主动脉至穿孔,将主动脉窦瘤破裂误诊为穿孔。回顾分析,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多发赘生物时,由于瓣膜及主动脉窦瘤周围有赘生物附着,结构杂乱、血流紊乱,很难确定窦瘤破入的具体位置及大小。因此应当多方位探查,细致分析,必要时可行TEE探查以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资料。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清求;余燕明;肖迎军;高小午;陈宏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5期
耿丹明;王鸿;王玉新;涂学军;李慧忠;;[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年10期
王京平;王萍平;郑来坤;;[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06期
邹勤;邹雅;李小丽;李智力;何育胜;利祥群;张小飞;;[J];武警医学;2006年11期
叶木奇;刘晓真;刘少中;;[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6期
宋晓霞;姜志荣;吴海爽;马淑娴;;[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1期
韩华;李建玲;常凤玲;杨丹丹;;[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05期
韩华;李建玲;常凤玲;杨丹丹;贾松峰;;[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国平;;[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蒋国平;;[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刘夏天;鲁建兴;张丽琼;石鹏;王华;池科佳;纪蓉;夏佳;;[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郑娟;张静;刘栋;;[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谢小岚;董卫江;张京成;;[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9 岁.主诉:发作性心慌、胸闷 20 余天.患者于 20 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无明显发热、咯血,未特殊诊治,病情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胸骨左缘第 3~4肋间可闻及 III/6 级收缩期杂音.门诊诊断"瓣膜性心脏病".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全心增大,左心房前后径约 4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脉无冠窦瘤破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