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调理的去中医用什么中药才能除体内湿热热

  本人,女,今年25岁,从小就脾胃很虚弱。近一年总是腹泻,一天一到两次,大早上起来就急着上厕所,大便溏而且有粘液,肚子不痛,找过中医调理,可是由于工作关系,汤药很难坚持下去。医生诊断,我的脾虚,湿热下注大肠,舌苔薄黄腻,舌胖,脉小弦,主要以健脾祛湿为主,当时吃着药,感觉还行,可是实在没有时间熬药,所以请高手指点,我该服用什么中成药?我曾服用过补脾益肠丸,但是感觉有点上火,胃里很烧吃不下饭,停药就好些,后来又吃过补中益气丸,感觉效果不明显,我属于虚不受补型,体质很虚,虚火也旺,可是好像又不能吃下火清凉的食物,因为又胃寒。我该尝试 吃什么中成药呢?多谢指点。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参苓白术散,同仁堂的效果比较好,有现成的成药
  比较对证,长期吃一段时间,不要吃凉、硬、粘的实物

  谢谢圣手回春老师,还有,我查了查,看到参苓白术散的成分中是有人参的,现在正值盛夏,会不会上火阿?如果上火的话,应该喝点什么中和一下呢?可不可以喝点菊花茶什么的?谢谢老师

  虚不受补,那就说明体内还有实邪。
  有实邪是不宜补虚的。否则,很容易导致“闭门留寇”,而致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我的意见是先去实火,再补脾胃!

  菊花茶越喝越泻.你试试看.
  丸药都要多吃几瓶的.
  上火.甘温除热法.
  症状轻用补中益气没错的.重的要用附子理中才行了.
  平时不能吃生冷寒凉的东西.

  圣手回春说得挺有道理。

  你方便的话给我留言,


  %你方便的话给我留言,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医生,调理湿热体质的中成药有哪些? 本人今年20岁 男性

调理湿热体质的中成药可以吃点,清热利湿的药物,比如吃点健脾散等药物治疗。

刘园明 05:38 共位医生回答

湿热体质. 肾虚.睡眠障碍应吃什么中成药

你好,根据你现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多考虑中医所说肾阴虚的一种临床表现,而出现肾精亏虚,现在这种症状。首先建议您到专业的中医院找中医把脉,确定证型以后用中草药调...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治疗

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治疗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

陈国伟 22:31 共位医生回答

是不是胃有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好

如果仅是湿热证候,那只要一味能解除湿热的中药也就可以了,这样的中药品种很多.你可以用花蛇舌草.这味药很重要,很灵验,用得很多.传统功能块有:(1)清热解毒,治...

姚学华 08:44 共位医生回答

您好,请问肝有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好,谢谢你

你好,你的情况是肝湿热,有可能会引起口苦口干的症状,可以口服龙胆泻肝丸治疗。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

李春香 13:14 共位医生回答

下焦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因为有精索静脉曲张

你好。你说的这种情况的话,会不会是一个肾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如果有精索静脉曲张的话,我建议你最好去当地的泌尿外科看一下。应该说是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的。正常情况...

荆永珍 20:11 共位医生回答

脾胃湿盛 心火虚旺 下焦湿热 吃什么中成药呢?

你可以提供一下具体的症状吗?如果存在这么多问题的话,是没有专门对症的中成药的。建议最好找有经验的中医面诊,专门看一下为好。另外也建议你提供一下具体的症状,这样...

胡单强 16:25 共位医生回答

患者性别:男:发病时间:1年主要表现:消化差尿黄爱上火大便干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肝肾阴虚脾虚有内热

肝肾阴虚,指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本证多由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或先天票赋不足,肾阴亏...

王建春 15:34 共位医生回答

湿热体质人群,易出现舌质红苔黄腻、口干口苦口臭、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易生痤疮或疮疖、大便粘滞不爽;尿灼热感,容易急躁等症状的体质状态,应以分消湿浊,清泄伏火为总治则,可使用源吉林甘和茶来调理。
源吉林甘和茶,广东人称之为“盒仔茶”,是由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紫苏叶诸方加减演变,共35味药材配伍而成。本方中桑叶,苏叶疏风解表;葛根解肌通络;茵陈祛湿清热,藿香芳香化湿;布楂叶消食导滞。再加上其他一些清热解燥的中成药,诸药配伍共建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之功效,同时对感冒发热、骨痛,头疼,食滞饱胀,腹痛吐泻,有很好的疗效,亦可对有效预防感冒。
源吉林甘和茶药性温和,主要是因为其配方中兼具寒凉、温热药,能有效祛湿热的同时,又不伤脾胃,对于老人、小孩、女性等脾虚畏寒的体弱者也可放心饮用。
生活中宜多食赤小豆、绿豆、苦瓜、黄瓜、冬瓜、西瓜、芹菜、藕等甘寒、甘平之品。注意饮食忌辛辣、酒水等刺激性的食物,热毒性食物等。
①居室宜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居处潮热。
②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
③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保持二便畅通,防止湿热积聚。
④力戒烟酒,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易于生热助湿。酒为熟谷之液,性热而质湿。
适宜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等。
①宜稳定情绪,尽量避免冲动。
②宜欣赏曲调悠扬的乐曲。


王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补充说明一点:要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中药治疗


湿热是中医内蕴,指湿热蕴酿於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於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这里所谈的湿热病,乃属杂病范畴,不包括热病中之湿温病。杂病中常见的湿热病有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肺脏湿热证,其治各有其方,兹结合临床实践分述如下。   1.脾胃湿热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及酒酪,致脾胃恣生湿热引起。湿热壅滞脾胃,必然影响脾胃之运纳和升降,故临床多表现为脘腹胀闷、食少无味、厌油欲呕、渴而不饮、小便黄少、大便溏而不爽,有的患者还出现皮肤发黄,苔腻,脉滑数或缓濡等。笔者治此病,常将茵陈蒿汤(茵陈24克,栀子15克,大黄6克)合五苓散(桂枝、茯苓、泽泻、猪苓各9克,白术15克)化裁。苔黄腻者,去桂枝,加黄连6克;苔白腻者,加藿香9克、白蔻6克;苔白腻而脘腹胀甚者,加厚朴15克,苍术、陈皮各9克;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各12克。   2.肝胆湿热证多由肝胆感受湿热之邪,或肝胆气郁,致胆汁疏泄不畅,化生湿热引起。其证或表现为胁肋隐痛、心烦口苦、易于发怒、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上证不解,又见阴囊湿疹,或妇女阴部瘙痒,或黄带多等湿热下注之候。或表现为右胁下剧痛,痛而拒按,恶心呕吐,甚则寒颤高热,身目发黄,苔黄厚,脉滑数等(此病西医多诊断为毛细胆管炎或胆结石合并感染)。前者宜用龙胆泻肝丸治之,后者笔者常用四逆散(柴胡12克,枳实18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合香连丸(木香12克,黄连9克)加茵陈、金钱草各30克,半夏、竹茹各12克;大便秘结者,更加大黄9克、厚朴15克,均可获满意之效。   3.肠腑湿热多由夏秋之际,外受湿热之邪,内伤饮食生冷,化生湿热,下注肠腑,致大肠传导失司引起。其病或以泄泻为主,或以痢疾为主。泄泻之特点为腹痛即泻,泻而不爽,大便为黄褐色气秽;痢疾之特点为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且上述两者都可伴有发热、口中微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其治虽然均当清热祛湿,但选方用药则不同。前者宜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8克,黄芩12克,黄连9克,甘草3克)加减;后者宜用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秦皮15克,黄连、黄柏各9克),或更加木香、白芍、槟榔、枳壳治之。   4.膀胱湿热或由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由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引起。其证尿频尿急,尿痛尿灼,小便黄赤浑浊,短少不利,或尿中有砂石,并伴有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等。宜清热利尿通淋。无砂石者,当用八正散(萹蓄、瞿麦、栀子各15克,木通9克,滑石18克,车前子12克,大黄6克,甘草3克)治之;有砂石者,笔者常用自拟的通淋排石汤(金钱草30克,石苇18克,冬葵子、车前子、茯苓、生地各15克,泽泻、竹叶、木通、鸡内金各9克)随证加减。结石过大,不易排出者,应先用激光碎石,然后再服此方。   5.肺腑湿热一般不称湿热壅肺,而叫痰热阻肺。所以然者,以湿在肺中,多化为痰也。痰热阻肺,或由肺中宿饮湿浊,郁久而成热成痰;或由邪热入肺,煎熬肺液成痰,致痰热滞肺引起。其证常见咳嗽气紧,胸痛,咯黄色稠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应清热除痰。笔者常用千金苇茎汤(芦根18克,冬瓜子15克,薏苡仁30克,桃仁12克)加桔梗、大力治之。有发热而喘者,更合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痰如脓样,量多腥臭者,再加鱼腥草、金银花各30克治之,屡用屡效。   总之,湿热所在部位不同,不仅表现各异,而且用方也不同。故医者若只知湿热,不知湿热在何脏腑,就无法下手开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用什么中药才能除体内湿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