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穿刺后会扩散吗乳头状癌不扩散是不是切除就没有风险了

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
一月免登录
加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深入探讨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作者:刘红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阅读:2979评论:0赞:0
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85%以上,其中甲状腺(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被WHO定义为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报道称目前其几乎占到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近一半[1-2]。既往PTMC主因声嘶、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切除甲状腺良性病变时偶然发现而被病理检查所证实,及通过影像学进行其他检查或在尸检中偶然发现(隐匿癌)。有尸检材料证实,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径多为3.0~9.9mm,检出率为0.5%~5.2%。而30岁以上的健康妇女中PTMC的发病率为3.5%,接近当时尸检中隐匿癌的发病率及1000倍于临床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1.9/.7/100000,女性)[3-4]。近年来PTMC常因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及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评估中被发现,PTMC的发现率明显提高。尽管PTMC的发病率存在地域上的不同,但在全球范围内PTMC的发病率均有明显的增加。有报道称在美国PTMC的发病率近年来增加了4倍以上,这不仅是由于敏感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的增多、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病理检查的开展,也与肺瘤发病数量的绝对增多有关[4]。这些发现引发了重要的临床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些小而低风险的PTMC。一方面由于大多数PTMC表现为良性临床经过,通常为惰性及无害,但另一方面却有极少数PTMC的临床表现的乳头状癌,显示出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特点,如伴有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可巨大)及复发等,造成临床治疗方案的不统一及争议。因而,寻找鉴别这些侵袭性病例的标志物,尤其在术前有助于指导PTMC的治疗、分层管理及判断预后,正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5]。
PTMC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报道称转移率为8.1%~56.0%[6-8]。大量观察显示PTMC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发病年龄&45岁、有甲状腺叶外浸润、双侧病变、多种病理亚型(囊内型、弥漫硬化型、嗜酸细胞型、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及鞋钉样型)、BRAFV600E、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突变阳性、病理分期3期/4期及多灶性[9]。当伴有这些高危因素时可推荐实施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及积极的治疗和随访,当确认存在多灶性病变时应与传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同,尤其是多个病灶总体积&1cm3时[10]。肿瘤原发部位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也有报道。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间1/3的中部、直径&5mm、中青年、男性、叶内多灶、包膜浸润等因素均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肿瘤位于甲状腺中1/3中部的PTMC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57.5%),肿瘤位于峡部者转移率居第二位(44.3%);肿瘤位于甲状腺上叶、中1/3中部及直径&5mm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相关,其中位于甲状腺上叶及中1/3中部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6%及8.3%。如伴有巨大淋巴结转移或甲状腺包膜外浸润的PTMC便具有癌特有的高风险及预后[11]。同时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PTMC两者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10.4%和6.7%,前者率较高,提示伴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能作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子,建议对同侧颈中央区淋巴结进行预防性清扫,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13]。
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面,早期观察发现出现转移的PTMC其独特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为p27表达的缺失及cyclin D1的高表达。Nakamura等[14]在出现转移的病例中发现E-cadherin的阳性率为78.5%,其在肿瘤浸润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中央部分,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则肿瘤边缘表达少见。提示E-cadherin的表达与侵袭性的边界有关,具有内在的恶性潜能,但转移癌胞或许经历了上皮-间质转化及间质-上皮转化的过程。Kunavisarut等[15]观察表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在非转移组呈强阳性表达,在转移组则明显变弱,在非转移组为阴性表达,而在转移组呈阳性表达,说明EpCAM的表达缺与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Kim等[16]观察到COX2在PTMC组织中的表达最强,且在淋巴结阴性者表达较阳性者高,而其在甲状腺间变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最低,认为COX2的表达可提示甲状腺癌的早期阶段。
对一组4000例PTMC病例资料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证实其复发率为3.3%[17]。关于PTMC出现复发的相关因素目前报道较少,有人认为甲状腺外浸润(T3)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75%以上的复发病例中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而某些伴有巨大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会引起复发,并可引起癌相关性死亡。故更新的TNM分期系统更强调淋巴结转移而非肿瘤直径对提示预后的重要性[18]。
目前对PTMC的切除范围尚有争议。有报告发现,对319例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的PTMC病例中有77例(24.1%)为双侧性,认为肿瘤直径≥5mm及单叶多灶为双侧性PTMC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这部分患者考虑行甲状腺全切可能更多获益[19]。类似的观察也支持对多灶性PTMC的治疗同传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观察发现75%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MC病例为多灶性,也有处于N0PTNM的多灶性病例,它们在甲状腺全切后5年内不同时间发生了转移[19]。
在对PTMC的治疗态度方面,以日本甲状腺专科医院Kuma医院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多数PTMC不生长或生长缓慢,可以进行积极地观察(1~2次超声检查/年),极少数病例出现进展信号(肿块增大&3mm、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等)后再行手术也为时不晚。这样可将非传统的处理回归经典的外科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因外科治疗可出现并发症并浪费不必要的社会医疗资源[20]。确定和诊断低风险PTMC后即刻手术可能招致大部分患者的过度治疗。一组对2000例低风险PTMC病例进行随访22年,其中密切随访的1235例患者中,10年内仅8%的病例出现肿瘤原发灶增大3mm以上,3.8%的病例显示异常淋巴结肿大及出现转移,无死亡病例,故对于PTMC患者强烈推荐以观察作为首选[21]。一种观点则认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为PTMC的治疗选择,目的是摧毁多灶性病变及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观察发现PTMC呈多中心者达24.2%(37/138)、淋巴结转移率达48.1%,支持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为最佳治疗方案[21]。
Chang等[22]报道613例PTMC病例手术后发现239(39.0%)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中并发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低血钙及术后大出血各2例,认为在可接受范围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用于全部PTMC病例。
已报道PTMC中BRAFV600E、平均突变率为47.8%(29%~83%),可见于77%的进展期及32%无进展期的PTMC病例[2,7,18]。突变状PTMC大小、多灶、腺叶外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进展相关,已成为高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及有价值的预后因子用于PTMC的风险评估,并已在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中获得成功,为术前提示PTMC的生物学行为、支持侵袭性术式提供了依据[23],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替代方法也已可行。
关于术中冷冻病理诊断PTMC,其前提条件仍应强调遵循取材规范,注意对送检标本的全面检查,包括平行及书页状的切开,每片厚度不应超过5mm,应对每片组织仔细检查,轻柔的触摸是否有小结节,尤其注意白色小结节、结节是否有包膜、包膜情况、结节与周围甲状腺之间的关系等[24]。即使如此,由于PTMC体积小,在大体检查时仍常被漏掉。有研究结果显示术中冷冻病理诊断PTMC的敏感性低[25],文献报道仅为36.3%[26],总体甲状腺肿块冷冻延迟诊断率为46%[27]。故PTMC在术中冷冻诊断中常有遗漏而延迟诊断的情况。甲状腺术中冷冻的诊断价值更多地是在于确认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甲状旁腺,而不是对甲状腺肿物的术式选择上,应提请临床医师注意。另外,PTMC在术中冷冻切片镜下观察时应注意多数病例不见包膜,但也可出现纤维包裹型PTMC;直径&1mm的肿瘤常见滤泡结构而缺少间质硬化,&2mm者则常见间质纤维组织的增生。
最近包括24位病理学家等专家在内的研究组提出了“伴乳头样核的非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概念,将既往的包膜内滤泡型乳头状癌从癌中区分出来,认为不需切除全部的甲状腺、不需放射治疗、甚至不需要定期复诊[28]。其可能对纤维包裹型PTMC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也会带来新的调整,有待临床和病理实践的再验证。
综上所述,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直径&5mm、出现甲状腺包膜外浸润、双侧发生、多灶性病变、特殊病理亚型、BRAFV600E突变阳性、cyclin D1阳性表达等因素是PTMC出现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较差的危险因子。尚有人报道病灶内出现小灶状坏死和骨化也可见于远处转移病例。这些结论反映出对PTMC临床病理学、诊断与预后判断的观察等当面的观察历史由来已久,但其明显增高的发病率及少数病例呈恶性经过的现状带来的处理原则的争议和挑战,使得对PTMC的深入探索方兴未艾[28—29]。病理学检查对PTMC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诊疗策略的确定上都发挥着引领作用,病理检查诊断报告应尽可能对 PTMC的病变特征做出全面描述。期盼病理学研究能在更深层次上为PTMC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略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共有0人参与讨论
联系我们:400-1199330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央区淋巴结要不要清扫,真是公说公有理。你听谁的?
  记者:燕小六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先给大家汇报一下“小界”遇到的一个难题:
  有人说,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标准术式是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有人说,如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没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就不做预防性清扫。
  说这话的都是“牛人前辈”。“小界”已懵。
  这还不够?再和大家一起脑力激荡一下。
  提问:下面这两名患者到您门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您会怎么回答?
  不看投票结果,“小界”光凭猜的,就能料定:选E的人最多!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微小癌术前,能获悉的资料真就这么多!
  这是因为“微小癌是否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很难在术前通过B超诊断和发现。”--四川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外科中心副主任王朝晖主任医师如是说。
  不久前,王朝晖主任就“哪些微小癌可以观察”,深入浅出地给广大界友进行了专业指导。(戳“阅读原文”复习)
  今天,她要和我们聊聊微小癌治疗的话题。
  提问1:微小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常见吗?
  王朝晖主任:中央区淋巴结是微小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我国《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 年版)》指出,部分PTMC患者诊断时即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还有相当部分cN0患者在术后,发现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
  提问2:为什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术前很难判断?
  王朝晖主任:这和影像学技术的局限性有关。中央区淋巴结在气管周围。所有彩超医生都知道,气会影响彩超结果,导致诊断困难,很难100%的准确判断。中央区淋巴结可能很小就有转移,CT和MRI等也不能达到100%的准确判断。
  提问3:国外关于微小癌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什么样的态度?
  王朝晖主任:欧美基本不进行在中国常采用的患侧腺叶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的相关指南指出,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未发现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cN0患者,不建议做预防性中央区清扫。它的依据是:1.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手术风险,尤其双侧清扫。2.淋巴结复发几率较低,且不影响生存。
  如果中央区有淋巴结转移,ATA建议进行甲状腺全切加治疗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括气管前及至少患侧气管旁淋巴结清扫。
  提问4:我国关于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什么样的态度?
  王朝晖主任:引用我国《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 年版)》原文,是这么说的:(微小癌)应该结合术前及术中的危险评估,在有技术保障的情况下,原发灶手术同时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要求手术医师熟练掌握喉返神经以及甲状旁腺的显露及保留技巧,这是减少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共识还建议,在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要注意左右侧的区别,右侧喉返神经深面的区域清扫不应遗漏。
  这其中涉及3大问题:第一,既然术前较难判断中央区淋巴结是不是真正零转移,而手术本身就需要解剖中央区位置,那同期做掉的获益最大。切口没有变大,手术时间没有延长,也避免了术后发现转移要做二次手术。二次手术会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切除的几率。
  第二,有些医生主张在术中冰冻,发现转移再做清扫。其技术难点在于,标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会涉及6-10个淋巴结。我们无法预判哪个可能是转移,难以准确。
  第三,我国各医院专科化培训不统一。专科化培训好、技术有保障的医院、医生,就支持同期清扫。而在专业化程度有限、年手术量少的医院,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的几率就较大。
  提问5:中央区冰冻要做吗?
  王朝晖主任:不作为常规推荐。如果送冰冻,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对于怀疑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一个证实,便于沟通“手术范围为什么做全切而不是腺叶”;二是有了冰冻结果,可以指导是否做侧颈清扫。但是冰冻难以准确的判断转移淋巴结的个数,往往与石蜡结果有出入,所以指导意义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大。
  我的病房里有一个正在等待手术的年轻女性患者,肿块位于右侧,约0.5cm&0.5cm,中央区淋巴结穿刺证实有转移,侧颈淋巴结穿刺呈阴性。我和患者一样纠结:到底要不要做侧颈淋巴结清扫。
  如果做,手术切口会从6cm延长至10cm,且可能导致术后肩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肩功能障碍。因此,如果患者要求,我们会在术中送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做冰冻,如果发现转移数高,达5个以上,那考虑其为高危,如果同时侧颈有淋巴结会做侧颈淋巴结清扫。
  提问6:您觉得术前和患者沟通时,难点是什么?
  王朝晖主任:全切还是切腺叶--这个比较难向患者解释准确。
  一般,微小癌没有高危因素可以做腺叶及峡叶切除加同侧中央区清扫,但是微小癌如果发生外侵,理论上应该全切。
  尴尬的是,术前不是所有的患者通过B超,能准确的判断肿块外侵,甚至是否侵犯神经。所以术前谈话医生往往会讲解几个手术方案。
  肿瘤治疗考虑降低复发率同时也要考虑生存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意愿,综合评估做出判断拟定手术方式。对于有淋巴结转移,年龄在45岁以上,为了术后能做I131治疗,虽然是微小癌也要选择全切。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投稿邮箱:yangxinyuan@
  稿费:100~1000元
  编辑微信:y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1052文章数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做了2次都没有切除干净,是不是属于医疗事故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做了2次都没有切除干净,是不是属于医疗事故
我是在市二医生检查的,2013年检查出甲状腺乳头状癌,立即做了手术,喝了碘131,半年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检查的几个医生都问是谁做的手术,检查情况还需要做一次,核医学科的医生说给我们换个主刀医生,我们去找了那医生,但不接,叫我们还是早原来的医生,今年3月份又做一次手术,结果没一个月检查,还是没有切除干净,问医生都不说话.建议再次手术.并且叫我们用别的医院的医生.这样的医院是不是存在医疗事故.希望懂医的朋友能够回帖.万分感谢
康桥中国人寿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真不好说啊!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这不属于医疗事故,是医生本来就这水平,手术就是这样的效果。建立楼主公布手术医生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楼主应该找版主玩一生,他号称是全国第一刀。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甲状腺乳头状瘤做几次手术的都有,和“全国第几刀”没关系。我的一个女同事请中山医教授也做了两次,十几年了还在上班。甲状腺乳头状瘤恶性程度低,很少有远处转移。多数都只是转移到甲状腺旁边的淋巴结,所以可以再次手术,效果也很好。不是你说的“没有切除干净”,而是淋巴结转移。手术中不可能完全判断清楚哪个淋巴结有问题,也不可能切除所有淋巴结。不属于医疗事故。[jingt]( 21:16:03)楼主应该找版主玩一生,他号称是全国第一刀。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推荐北大医院甲乳外科 韦伟 主任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只要人不死,多少次手术都可以做。人死了再做手术,只能是法医做解剖。不然就是犯法了。[玩一生]( 21:49:35)甲状腺乳头状瘤做几次手术的都有,和“全国第几刀”没关系。我的一个女同事请中山医教授也做了两次,十几年了还在上班。甲状腺乳头状瘤恶性程度低,很少有远处转移。多数都只是转移到甲状腺旁边的淋巴结,所以可以再次手术,效果也很好。不是你说的“没有切除干净”,而是淋巴结转移。手术中不可能完全判断清楚哪个淋巴结有问题,也不可能切除所有淋巴结。不属于医疗事故。[jingt](&21:16:03)楼主应该找版主玩一生,他号称是全国第一刀。
亚健康私人管理顾问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应该是手术去不了根,引起的吧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做了能活,不做只能等死。就这么简单。[jingt]( 17:42:21)只要人不死,多少次手术都可以做。人死了再做手术,只能是法医做解剖。不然就是犯法了。[玩一生](&21:49:35)甲状腺乳头状瘤做几次手术的都有,和“全国第几刀”没关系。我的一个女同事请中山医教授也做了两次,十几年了还在上班。甲状腺乳头状瘤恶性程度低,很少有远处转移。多数都只是转移到甲状腺旁边的淋巴结,所以可以再次手术,效果也很好。不是你说的“没有切除干净”,而是淋巴结转移。手术中不可能完全判断清楚哪个淋巴结有问题,也不可能切除所有淋巴结。不属于医疗事故。[jingt](&21:16:03)楼主应该找版主玩一生,他号称是全国第一刀。
链接网址:
链接文字:
添加家在水印
不添加家在水印
支持一次选择9张图片上传(使用Ctrl、Shift选中);
支持jpg、png、gif,单张图片不超过10M,png不超过1M,gif不超过300K。
选 择 字 号
(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亲子教育业务)
(家在商务合作)您的位置: →
→ 甲状腺全切
甲状腺全切
主要症状:喉咙哑,喘气费劲,食物难下咽发病时间:六月底化验检查结果:乳头状癌没有切除甲状腺.还有以前的症状,但是检查结果没问题.
用红豆杉中药材吧!癌症是世界难题,尤其是中晚期,治愈率很低.不要相信某些药物宣传的可以治愈癌症的神话.从西医角度讲,癌,简单来说是由于人体正常细胞病变,产生不正常的细胞,随后这种变异细胞无限复制,导致机体最终全面崩溃.红豆杉中药材所含的紫杉醇能够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能,也就是切断癌细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细胞体积逐渐缩小,在血管内形成稳定的抗癌细胞,从而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中医认为癌是正气不足,气滞,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医认为治疗癌症要以“软坚散结”为原则,通过脱毒的红豆杉中药材将硬结打散,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防止复发转移,最终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提醒一下:1,必须得买脱
首选手术治疗.乳头状腺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分化程度较好,乳头状腺癌形成的肿瘤绝大多数无包膜,一般情况下为单发,也可以呈多发灶.该病有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晚期可出现肺部转移.首选手术,即使是晚期病人,也不要轻易放弃手术.手术方式有:甲状腺切除,甲状腺扩大切除,甲状腺癌联合根治及甲状腺癌姑息性切除等,主张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主张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颈淋巴结清扫以功能性颈清扫为主.手术重点在彻底切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辅助治疗 有内分泌治疗,即甲状腺素片80~120mg/天,或左甲状腺素片50~100μg/天,根据服药后甲状腺
请问专家,甲状腺与节结的区别是什么?体检报告中的描述是肿瘤还是节结?&谢谢!
1、良性甲状腺结节,提倡局部切除或剜除,力求保留正常腺体,避免全甲状腺切除,尤其是青少年患者。2、甲状腺癌不应当做部分切除或剜除,因其残留肿瘤比例较高,至少应行腺叶及峡部切除,另有不少学者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认为这一术式会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概率增加,有资料表明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10年生存率与之相似。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而结节是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组织中圆形的小突起,正常情况下耻骨、坐骨、丘脑、颏部等都有结节,本身不会对组织造成太大危害,也不会变异,但是随着体积增大会压迫到其他组织!
济南哪家医院治疗甲状腺最好?哪位医生最好?我1月5号在聊城人民医院B超检查出甲状腺有问题,通过做穿次检查,检查出右甲状腺癌(2CM*1CM)并与1月6号在聊城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右侧全切,左侧切除了3分之2.我1月5号在聊城人民医院B超检查出甲状腺有问题,通过做穿次检查,检查出右甲状腺癌(2CM*1CM)并与1月6号在聊城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右侧全切,左侧切除了3分之2.想想在济南找一家治疗胛状腺最好的医院和医生,重新检查一下,确定现在需要再做何治疗?
病情分析:这个情况应该结合放疗。指导意见:建议到当地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治疗,可以结合中医治疗,可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甲状腺癌一旦确诊,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术后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抗癌药物治疗3个方面。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癌组织和清除可能已发生转移的颈部淋巴结。清除癌组织的手术方式一般是将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切除可能已有转移的颈部淋巴结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甲状腺癌的术后处理,是进行甲状腺激素治疗。如果甲状腺全部切除,必须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即使甲状腺不是全部切除,也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除了采用手术和激素治疗外,为了增强患者免疫力和加速康复常配合含量为16.2%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治疗A4
病理诊断:术中送检:(右甲状腺及峡部)甲状腺内型乳头状癌(肿块1.1㎝*1.1㎝*1.1㎝)。(甲状腺左叶)灶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癌(3/11枚)。(第六组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0/4枚)。全麻下行:右侧甲癌根治(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探查术,手术顺利。想本人未婚,甲状腺癌手术全切后,是否还要做放疗或化疗?
你好,用一般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手段往往达不到康复效果,反而会加快病情发展,加重病人痛苦,加速患者死亡。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用传统中药有许多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药物配合使用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
建议您不妨采取中药施治调理,同时结合食疗调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抗癌与扶正相结合.饮食上以营养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平时进食定时定量,合理营养为原则.多食用比如鱼,瘦肉,蛋,大豆制品,香菇,大枣等等.同时注意调整心理,适当的运动,这对康复都是非常有益处的.祝早日恢复健康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想要多吃什么食物
您好,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适当补充营养甲状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首选手术,术后应服用抗肿瘤中药,进一步巩固疗效,消除体内残余癌细胞,在杀瘤的基础上,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转移
术后千万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忌烟、忌酒。多喝蘑菇汤、酸奶有好处。病人以清淡为主,海鲜也尽量少吃或不吃。治疗方面术后用qi澳牌红豆杉中草药,红豆杉中草药被央视评价为十五年来最有抗癌显效的中药,被医学界评价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我不乱推荐的,最起码这个最可靠
甲状腺全切相关文章推荐
甲状腺全切相关热门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癌穿刺会扩散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