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昆医附二院住院做脑血管造影后多久下床以及各种检查出高血压呼吸暂停综合,早博等等方面的疾病出院后要求医生开

原标题:济源市人民医院70年历史,第一次被整理得如此生动清晰!

叫波澜壮阔、震撼人心;

叫铿锵前行、砥砺奋进。

它缘起于悬壶济世的情怀,

诞生于对百姓健康的追求,

更囿于用真情守护生命,

“愚公移山 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济源健康事业“愚公移山”的传奇。

缘于济世奉献的为民情怀

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济源市人民医院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和发展目标同频共振,主动服务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健康济源”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医院稳步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下班路上,医院护士紧急关头抢救路边危重病人;援非医疗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医院组建帮扶义诊送医下乡小分队,经常下乡送医送药;院党委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对口帮扶贫困村;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和乡村田野,担当全市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非典”大战,禽流感、手足口病防治,脱贫攻坚义诊帮扶……济源市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在各种非常时期总是挺身而出,勇担社会责任。在服务百姓上,济源市人民医院从来不落人后。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多年来,济源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医院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全院有278名党员。为抓好党组织建设,医院在每个科室建立了党小组,各科室相应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院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责任区等,通过驰而不息抓党建、促落实、正风肃纪,促进全院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

为了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济源市人民医院要求每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间上都要达到或超过40个小时,并严格实行志愿服务登记制度,让志愿服务的旗帜在全院高高飘扬。

“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又来给大家检查身体了,就在村头……”近年,对于王屋镇麻院村村民来说,济源市人民医院的专家成了贴心人。他们不仅经常上门为大家检查身体,而且为全村279名常住人口建立了全科医疗家庭健康档案。村里有啥困难,济源市人民医院也都积极帮着解决,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济源市人民医院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设立健康扶贫服务处,推广应用健康扶贫信息化系统。贫困患者来院就诊实行“一对一”全程服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免交住院押金,并由专人负责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严格控制自费费用比例,切实减轻贫困家庭患者看病就医负担;充分发挥优质服务病房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落实对口支援和健康巡诊工作。

谈到2018年医院党建工作思路,济源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武军说: “近年,我院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学树促’及‘以案促改’等活动,较好地履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医院党委以思想引领、责任延伸、制度落实、能力提升和工作推进为重点,全面加强医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2017年,济源市人民医院纪委成立。成立伊始,医院纪委便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70年来,济源市人民医院乘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质量和管理作为医院的发展重心,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医院充分利用自身在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执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使医院迈上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台阶。

推动多学科救治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医疗救治中心。济源市人民医院着眼未来,定位高远,不断强化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远程会诊建设,先后与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等结为协同战略发展伙伴。医院骨科、儿科、超声科等众多科室也与国内大医院的专科结为合作联盟,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学科建设。医院还积极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开展远程会诊,让济源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济源市人民医院先后引进了美国GE宝石动态500排CT、美国GE1.5T核磁共振、飞利浦 1200mA 数字血管造影系统、日本东芝800mA血管造影系统、日本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 GE 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德国西门子S2000乳腺彩超等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350余台(件),极大地拓宽了医院的诊疗检查范围,提高了医院的检查诊疗水平。孜孜不倦的追求结出了累累硕果,开拓创新赢得了诸多殊荣。目前,济源市人民医院占地面积72亩,医疗业务用房6.5万平方米(其中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6个、门诊科室28个),开放床位1050张,年门诊量约5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万余人次,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市的危急重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忠诚守护着全市70余万父老乡亲的健康。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十大指标”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社会服务承诺先进单位”、河南省“人民满意医院”、河南省“平安医院”等。

70年来,变化在点滴之间,变化积少成多。这些变化是在历届院领导班子带领下,一代又一代“济医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一代又一代“济医人”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一代又一代“济医人”用医术和口碑换来的。70年来,济源市人民医院经历了淬火洗礼,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变,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健全现代医院各项管理制度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济源市人民医院把质量和管理作为医院的发展重心,积极探索医院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执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按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济源市人民医院切实做好“两票制”、分级诊疗、阳光采购、医疗反腐、绩效考核改革等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施质控管理提升工程方面,济源市人民医院建立了三级医疗质控体系,加强对疑难、危重病人的巡视工作,及时组织全院会诊。济源市人民医院要求,住院3天没有明确诊断出病情或者病情没有好转的需要组织会诊。2017年,全院共组织会诊415次。同时,济源市人民医院深入开展“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药品耗材采购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施护理三级质控,加强对病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每月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康复指导等,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严格医院感染控制,落实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开展职业暴露应急演练,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此外,济源市人民医院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在全院各重点部位安装报警系统和583个高清摄像头,构建平安医院视频监控体系;实施安全生产日巡查制度,定期对设备和消防应急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实施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加强院内交通秩序整治,解决就诊群众停车难等问题。

近年,济源市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导医导诊、投诉接待、患者访视、满意度调查、出院后回访等,切实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扎实开展卫生计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等,让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加贴近民生。

让医疗服务更加贴近民生

8月24日上午,患者李春红在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接受治疗。今年48岁的李春红,由于过度肥胖,出现了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糖尿病、心梗等并发症。在接受治疗的几天时间里,主治医生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治疗。目前,患者李春红的心衰、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以好转,并计划出院。

全科医学科的李艳作为其主治医生,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对其进行全方位管理,并给其制定了出院康复管理清单,包括详细的日常膳食、运动、口服药物等。李艳介绍,下一步有条件的话,她们还将联系医院免费为患者实施胃减容手术。

为了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建设,济源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全科医学科。目前,该科已经演变为我市集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也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批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基地、济源市全科医学技术指导中心。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济源市人民医院还加大了信息化投入,以科技的力量来简化流程,让群众就医更便捷。济源市人民医院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正常运行HIS、LIS、PACS、手术麻醉、ICU管理、门诊“银医一卡通”等系统,所有临床科室的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电子“手术申请单”系统和门诊挂号、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处方、电子时间签名认证等也全部实现运行。同时,医院开通微信预约查询及微信、支付宝支付等功能。这些功能开通以来,先后有几万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相关费用,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科教研全面发展 专科建设独具特色

前些天,54岁的牛大妈在晚上看电视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左边肢体无法活动的症状,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济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经过检查,确诊患者为急性脑梗塞。随后,医务人员立即开通了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在多学科医务人员紧急会诊后,确定对患者进行脑卒中介入取栓桥接治疗。50分钟后,医务人员成功将患者的血栓取出。第二天,患者完全清醒,恢复良好,生活能完全自理。这只是济源市人民医院成立的脑卒中中心快速救治患者的一个普通案例。

“医院通过多学科协同发展和专科ICU建设,不断提高急危重症的诊疗救治能力。”济源市人民医院院长方晶说。济源市人民医院积极推进急诊急救中心、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PICU、RICU等建设步伐。

济源市人民医院不断加强科教研能力建设。仅2017年,济源市人民医院就向济源市科技局申报了7个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同时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个。骨科“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并臭氧消融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椎体内注入明胶海绵碎屑盐水结合利多卡因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研究”等多项临床研究通过了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了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科研能力,在全院营造崇尚学术、崇尚科研的浓厚氛围,2018年,医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不断加大科研的投入和奖励力度。8月16日,济源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点专科建设科研项目研讨会暨济源市域内家族性遗传疾病儿童基因筛查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开创临床、教学及科研相结合的新途径,助推儿科重点专科的发展。而这些只是济源市人民医院鼓励科研发展的一个缩影。医院的科教研能力不断提升,专科建设独具特色。今年以来,医院已申报14个科技攻关项目。

朝着创建三甲医院的目标不断迈进

“30多分钟,医生们就给我做完手术了,而且手术前根本没有说钱的事情……”日前,承留镇的赵大爷一家十分感谢济源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医务人员。前段时间,赵大爷突发胸痛,在我市一家基层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初步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于是紧急呼叫济源市人民医院120。济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6分钟赶到现场,在现场和路上完成了心电图传送、双抗、抽血和家属沟通等环节。与此同时,医院的介入团队也已经准备好,在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刻通过绿色通道对其进行介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济源市人民医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始终把引进医疗新技术、开拓新业务作为重点工作。近年,医院先后引进了介入诊疗、血液净化、重症监护、腔镜治疗、干细胞治疗、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种植牙治疗、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人工髋膝关节置换、颅内动脉瘤性的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外动脉血管支架植入、介入取栓桥接治疗、有创颅内压监测、经皮肾镜取石、内镜下治疗等新技术,拓宽了医疗业务范围,减轻了患者外出就医的负担,方便了患者就医。同时,多项医疗技术填补了济源市医疗方面的空白,一些技术已达到省级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与近些年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才密不可分。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保安,在医院工作近30年时间。他先后被派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大人民医院、郑大二附院、省肿瘤医院、省胸科医院等国内、省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济源市人民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筑巢引凤,多途径、高起点引进人才,鼓励“二次”进修,分批选送专技人员赴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医院进修学习,满足医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医院还着力加强与上级医院的交流学习,不定期选派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等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

经过70年的沉淀,尤其是近年济源市人民医院持之以恒推出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战略,目前全院高级技术职称100余人,中级技术职称280余人,医学硕士研究生60余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余人,已经形成了一批以资深专家及高学历、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医疗专业队伍。

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源市人民医院启动了三甲医院创建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医院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使医院走上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正朝着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和创建三甲医院的目标不断前进。

大医精诚济苍生,杏林花开暖玉川。济源市人民医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弘扬“团结、忠诚、严谨、卓越”的医院精神,造就了一支业务精湛、医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医疗团队,树立了社会认可、患者满意的良好形象。全院干部职工永远站在新的起点上,沿着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管理强院的发展之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建设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

70年风雨路,一曲奋进歌。医院的变化翻天覆地,然而不变的是依旧充满激情的创业精神和悬壶济世的杏林情怀。今天的济源市人民医院,正追逐着更高层次的发展,释放出更加惊人的活力。医院将以创建三甲医院为目标,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医联体内涵建设,借智借力,加强管理,做强“龙头”,圆济源百姓的健康梦。

长河悠远,天地常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承载着济源市人民医院全体人员最诚挚的爱意和感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济医人”共怀愚公之志,同尽担当之责,勠力同心,勇毅笃行,践行中国梦,在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筑梦前行!

来源:济源日报记者 郭跃军

制作:济源日报新媒体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血管造影后多久下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