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如何预防肝癌早期肝癌恶化

能控制肝癌恶化么_百度宝宝知道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癌及引发肝癌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 4674
|来自: 微山信息港
摘要:   近几十年,肝癌成为了人类健康的又一大杀手,如何预防肝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要预防肝癌,首先就要弄清楚引发肝癌的原因。
  近几十年,肝癌成为了人类健康的又一大杀手,如何预防肝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解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引发肝癌的原因
  我们要预防肝癌,首先就要弄清楚引发肝癌的原因,引发肝癌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慢性肝病
  慢性肝病是引发肝癌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被称为肝癌催化剂的病毒性肝炎,引发肝癌的几率更大,许多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病恶化为肝癌的;
  2、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被破坏,是引起肝癌的一大原因,被破坏的免疫系统不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或者杀伤癌细胞,造成癌细胞的扩散,致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3、 基因突变
  由于环境中的突变原和病毒作用,致使细胞突变或者基因易位,加速了癌细胞的增殖;
  4、污染源
  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长期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都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原因;
  5、 饮食习惯
  腌制、煎炸、熏烤的食物里含有亚硝酸,长期食用会诱发癌症,变质食品中会产生一种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素,而黄曲霉毒素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生物致癌物;
  肝癌的症状
  肝癌患者症状可分为早期症状和中晚期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总的来说肝痛,乏力,消瘦是典型症状。
  肝癌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一般出现于中、晚期,主要有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
  如何预防肝癌
  要预防肝癌,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 远离污染源
  包括两个方面,远离被污染水源和被污染空气,饮用清洁用水,可以是自来水或者是井水;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里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吸入过多的污染物;
  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而酒会引发肝硬化,促进肝癌的发生,要预防肝癌,必须戒烟戒酒;
  2、 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强健体魄,能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
  自身免疫系统被破坏、基因突变或者是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都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有效预防肝癌,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增强体育锻炼。
  3、 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少腌制、煎炸、熏烤的食物的进食,饮食上养成少油、少盐、清单为主的习惯,不吃或变质食品,包装食品要在保质期内食用;
  4、 戒烟戒酒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 t&
weishan.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微山信息港 微山论坛版权所有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肝癌早期症状如何早期发现
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医学专家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无论是高危人
如何发现早期肝癌?查血做B超
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医学专家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非高危人群,只要做个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肝癌“显出原形”。此外,正常人群还需每年查乙肝抗体,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无抗体的人群应补种高剂量疫苗。高危人群每3-6个月要查AFP“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刘超强调,“我国是肝病大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携带者。而广东流动人口多,肝炎病人也多,故肝癌的发病率也高。”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病率约为3%~6%。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疾病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刘超表示,肝癌家族史的人群、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腹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最新型的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检测出1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高危人群每3个月查一次AFP对于早期发现肝癌真的很有必要。刘超教授举例,有个肝癌病人,之前坚持每半年都验血查AFP,检了十年都没事,于是就没再坚持检查了,结果,一年后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非高危人群每年体检都要查AFP定量“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每年体检查AFP和B超。”刘超说,“AFP检测肝癌要查定量的,查定性有时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时机。当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肝脏恶性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后,对在正规医院出生的婴儿,国家都会强制性注射乙肝疫苗。但9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由于没有接受强制性疫苗注射,部分人从没打过乙肝疫苗,现在这类人群正处于肝癌高发年龄。所以,更要养成体检的习惯。刘超称,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还有15%左右的肝癌患者不是肝炎引起,而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如酒精、丙型肝炎病毒、寄生虫、黄曲霉菌、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含苯的有毒化学物、某些药物等。尤其是在变质的大米、黄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菌,它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减肥、利尿的药物里,如果里面含有麻黄等成分,长期服用对肝脏也有很大的损害。乙肝抗体很多人没有检查在广东,大多数人都注射过乙肝疫苗,但根据广东省卫生厅2012年发布的数据,全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下降到7.18%,成人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或者接种后抗体减弱,甚至对疫苗“低应答”、“无应答”(未产生抗体)。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预防乃至防范肝硬化、肝癌都有重要的意义。“在体检中发现乙肝抗体下降后,要及时加强接种,以增强保护性。”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家海提醒,“接种乙肝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乙肝抗体水平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每年的体检中都应该检查乙肝抗体这一项。”根据有关调查,乙肝疫苗一旦接种成功,保护期可长达十余年甚至更长,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这个衰退期可能长短不一。所以,一旦在体检中发现了乙肝抗体下降后,要及时加强接种,以增强保护性。陆家海介绍,有些人在完成3针10微克或2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后,仍然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无应答”。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抗体,与个体因素、疫苗及其免疫方案、注射剂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约有5%-10%为无应答者,低、无应答者约占接种人群的10%-27%。那么,在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后,却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该怎么办呢?陆家海建议,一要增加乙肝疫苗剂量,二可重新检测体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我国最新《防治指南》也明确指出,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微克)。其次,有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可能已产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但由于检测试剂或方法不灵敏等原因检测不出来。因此,可采用灵敏的试剂或更精确的方法重新检测。治疗肝癌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肝癌治疗的共识。刘超表示,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卫生部诊疗规范(2011版)》,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疗水平,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指导原发性肝癌诊疗的规范化。原则上,早期肝癌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直径3厘米以下的肿瘤也可考虑局部消融治疗,肝移植也是选择之一;部分中期患者可以行姑息性手术切除再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晚期患者手术疗效差、风险高,不主张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必须强调包括介入、消融、局部放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多种学科综合治疗方法。刘超教授称,随着医学的进步,“综合治疗”的观念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肝癌发展到中晚期,经常会发生转移和扩散,局部治疗无法控制病情,需要联合系统性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是非根治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后联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手术和介入治疗能够减轻局部肿瘤负荷,而使用靶向药物则是针对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为靶标,治疗进行全身治疗,能够控制全身疾病进展。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实现协同作战,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有效延长患者生存。
早期肝癌筛查AFP检测+B超
肝癌素有“癌王”之称,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34.4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5%。相对于高死亡率,早期肝癌的发现比例却较低。近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庆祝114周年院庆举办的大型讲座义诊活动上,普外科徐波主任医师就呼吁,35岁以上人群,要注意定期检查肝脏B超和抽血验甲胎蛋白,尤其是乙肝、肝硬化患者更要进行规范性治疗,谨防病情恶化发展为肝癌。70%的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据统计,乙肝病毒、肝硬化、黄曲霉素污染、酗酒、饮用水污染和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在我国,70%的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多数是慢性HBV和HCV发展而成的结节性肝硬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徐波主任医师说,“此外,在肝癌患者中,80%~90%检查乙肝病毒呈阳性,也就是说,他们都曾感染过乙肝病毒,要不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不就是乙肝患者。这类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临床上,常常遇到肝癌患者经历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专家发现,90%以上的肝癌患者患有乙肝,而病情反复波动。王先生就是一名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他说,6年前弟弟得了肝癌去世,当时他也做了,查出有乙肝,1年后就转化为肝硬化了。因为经济原因,一直没有治疗,拖了五年,直到最近腹部剧烈疼痛才去肿瘤医院求医,结果证实已经到了肝癌晚期。B超和验血早期发现“小肝癌”“目前来医院就诊患者一经发现,有九成以上是中、晚期肝癌,一般都是体检时发现,或者出现有右上腹胀满、不适或隐痛、上腹部的肿块才来看医生,早期的小肝癌(国际标准为肿瘤直径&3厘米)占不到10%的比例”。中包括,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食欲减退,黄疸(平时尿液呈现茶色)等,但由于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因此徐波强调,一定要重视健康体检,35岁以上人群要定期做肝脏B超和抽血验甲胎蛋白(AFP),这样才能早期发现“小肝癌”。而以下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半年要做一次B超和甲胎蛋白检查,必要时采用CT筛查:(1) 肝癌高发区的自然人群;(2) 有肝炎病史或HBsAg(+);(3) 有肝癌家族史;(4)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肝癌患者选择方案前须慎重考量目前肝癌治疗种类繁多但各有利弊:能接受手术者仅占一成且儍发风险大;介入栓塞治疗常引起发热、呕吐,很多患者难以耐受;放射免疫靶向疗法针对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晚期病人或疗效有限。专家称:肝癌治疗没有单一有效的方法,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某种手段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综合式治疗”。“手术、介入、物理消融……肝癌治疗虽然方法很多,但尚无特效疗法,疗效往往有限,影响病人的长期生存,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4.3个月左右。”徐波表示,目前仅有11%的患者可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而且术后五年复发率高达八成。据了解,已不能手术或普通介入也无效的中晚期肝癌病人而言,仍有部分可以接受免疫靶向核素药物治疗,控制率达到将近60%;但针对已出现严重腹水、明显黄疸、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晚期病人,则疗效有限。
肝癌需要做哪类医学检查
肝癌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定期的检查可以让我们及时的发现肝癌,及是控制。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1、超声检查:B超检查经济方便,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诊断准确率约为90%。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这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一般而言,肝癌从1cm长到3cm,最快约需4~6个月左右。所以若第一次做B超肝癌检查没看到肝癌的话,4~6个月后再照一次,肝癌应该还在3cm以下,治疗的效果应该不错。2、CT: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不过当肝癌直径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本质CT难以显示。肝癌呈弥漫性,CT不易发现;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有困难。3、PET-CT:PET-CT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有乙肝等情况的病人可考虑检查。PET-CT是将PET与CT融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为一体,既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4、MRI: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检查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检查方式,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的检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5、甲胎蛋白检查:当B超和/或CT等成像检查怀疑是早期肝癌时,一般会建议做个甲胎蛋白检查辅助诊断。甲胎蛋白检查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看是否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我们临床上也(图老师整理)发现一部分患者的甲胎蛋白并不一定高,肝癌病人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然而甲胎蛋白不高的病人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肝功能检查并不能诊断肝癌 肝癌怎么查
家住济南市王官庄附近51岁的柯先生,近日来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遂到医院就诊,经CT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门脉癌栓。柯先生很纳闷:因为患有乙肝多年,他平时都十分重视肝功,定期检查,肝功能检查一直比较正常,怎么会“不声不响”就发展成了肝癌?专家说,肝癌早期基本没有任何征兆,其隐蔽性很强,查体也不易查出。中晚期病人容易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消瘦、腹部肿块、发热、黄疸等症状,因此肝癌早期往往不易被患者察觉,一旦出现症状再就诊,大多已属中晚期肝癌。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癌的方法主要有肝癌血清标志物甲胎球蛋白(AFP)测定与医学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AFP的异常可早于影像学和临床症状,对诊断肝癌有相对的专一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就是说AFP测定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已能够对1~2cm的小肝癌进行定位诊断,为肝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可能。AFP测定,结合超声检查是目前对肝癌高危人群普查的主要手段。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所指的肝功能,对于肝癌诊断并无多大帮助,因为肝癌病人其肝功能可能是正常的。肝癌的危险因素肝癌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致病原因,其实,人们坚持投入大量精力来研究这些病因,无非也是为了能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以达到减少发病的目的。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分析,认为肝癌发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七种“罪行”所导致:1、水源污染:饮用水质的严重污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污染的沟水,其次为河水,井水最低。故在没有自来水设施的乡村,应提倡饮用井水。2、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肝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高出2~100倍;在肝癌的高发地区,约20%的人可能是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3、黄曲霉毒素(AFT):以黄曲霉素B为最重要的致癌物质。适宜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生长繁殖,尤其是夏季的霉变食物及谷物、饲料等,最易被黄曲霉菌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长期食用含此毒素的食物可诱发肝癌。4、化学致癌物质:能引起肝癌的化学物质以N-亚硝基化合物为主,如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等。此外,农药、酒精、黄樟素等亦均能诱发肝癌。5、基因突变:还有人认为,环境中的突变原和病毒作用激发肝细胞分裂反应途径的活化,引起细胞的点突变和基因易位,是加速癌细胞增殖的可能因素。6、免疫状态:有人认为肝癌患者血浆中含有一种封闭因子,能抑制细胞免疫并保护肝癌细胞不受免疫细胞杀伤。研究已证明,甲胎蛋白(AFP)就能抑制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7、繁杂因素:营养过剩(大量营养素)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A、B1缺乏)、血色病、寄生虫感染及遗传等,也是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
体重超标肝癌风险加倍 肝癌早期筛查有哪些
调查显示,脂肪肝这个富贵病在上海和广州两地发病率超过20%。它不再被单纯定义为良性病变,和病毒性肝炎一样,也可能成为肝癌的罪魁祸首。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大类,目前主要以非酒精性为主。随访发现,约有15~2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会在10~20年内出现肝硬化,有数据显示最高可达37.5%,再继续发展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可患上肝癌。肝内脂肪的堆积与体重成正比,肥胖的人半数可有,重度肥胖者其发病率可达61%~80%。研究发现,肥胖者患肝癌的几率大约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可见控制体重就能减少患脂肪肝的风险,从而也就降低了肝癌风险。首先,肥胖性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大多数轻度脂肪肝在除去致病因素后即可获得好转。其次,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应从节制饮食着手,可多吃豆类,少吃红肉和含有动物脂肪的食物,尤其不要吃动物内脏。避免过快过饱的饮食可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脂类代谢;规律饮食;少喝含糖饮料,不喝酒;水果并非多多益善,不妨用黄瓜、番茄等蔬菜代替水果,并最好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食用,每次只吃一种,尽量选体积中等、甜度不太高的,如苹果。最后,适当增加运动,特别是,可促进体内脂肪消耗,比如每天快走或慢跑半小时以上,打羽毛球、蹬车、游泳等。只做B超容易误诊大肝癌专家介绍,肝癌早期筛查,可以通过做B超检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 FP),CT、MR、PE、T-CT、肝组织活检诊断肝癌。但是单纯的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因为B超穿透力有限,视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体积过大,容易有误诊的可能。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也会影响诊断结果,因此医生并不提倡单一检查B超诊断肝癌。此外,甲胎蛋白也容易存在假阴性的可能。甲胎蛋白检查的确能在肝癌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就呈现阳性,因而在没有症状出现时,检查甲胎蛋白就可能发现早期肝癌。但是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因此,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使大约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专家表示,肝脏病情复杂,病毒生长在肝细胞内,有些机理还不明确,只有病毒量大到一定程度,在血液中有一定浓度,才能被检验出来,有的甚至已是明显肝硬化,但反应的指标还是阴性。因此,如单纯地想一种检查方法来进行肝癌筛查是不科学的。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更准确单一检查方法筛查肝癌不科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的做肝癌筛查?医生表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隔6个月做一次。如果在其他检查后无法诊断又高度怀疑肝癌,那么可以采用肝组织活检,这也是诊断肝癌最可靠的方法,不过它是创伤性的检查,若要进行,最好到正规医院。专门针对肝癌的筛查有哪些1、甲胎蛋白: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在诊断、判断疗效、估计预后、预防复发中有肯定的作用,常作为B超、CT的辅助检查。当AFP&200ug/L、持续升高2个月以上、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时即可诊断为肝癌。2、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肝胆B超、CT、磁共振(MRI)等,B超是诊断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因为它能发现直径2厘米左右的病变,还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且操作简单易行,费用较低。
点击查看更多与《》的相关文章>>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whf分享经验2
爱风铃00分享经验2
苦咖啡分享经验0
紅蓜緑分享经验0
小博顿分享经验52
OP2S1G分享经验1
Trista恋分享经验24
傲娇腐妹分享经验0
健健473分享经验0
深山青年1分享经验08点-22点医疗服务热线400-082-1008
LIVER CANCER
> 自我检查肝癌早期三大症状
自我检查肝癌早期三大症状
发布:医生在线
对于患者而言,其只有在早期阶段可以觉察到该病,并给与及时恰当的治疗, 才能防止肝癌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肝癌早期检查除了去医院外,还可以自我检查,因而,接下来就将肝癌的早期症状分享给大家。
自我检查肝癌早期三大症状
& & &自我检查症状一:肝脏区疼痛,一般而言,当人体内的肝脏上出现肿瘤后,其的存在势必会对肝脏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癌肿瘤或癌细胞会压迫到或刺激到正常的肝癌细胞,使其不能似以前一样正常生长,就会让病人感到肝脏不适,产疼痛等症状,由于疼痛会因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因而,当肿瘤累及横隔时,疼痛就会放射到右肩或右背部,就极容易被误认为 患了关节炎。
自我检查肝癌早期三大症状
& & &自我检查症状二:消化道不适、出血,当癌细胞引起静脉高压及胃肠功能混乱或胃底静脉曲张后,就容易出现腹胀,大便不规律,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
& & &自我检查症状三:发热,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再加肿瘤病人抵抗力低下,极容易合并感染,就容易出现发热。大部分病人是中低底发热,也有少部分是高热。
&&&&注意事项:肝癌患者除了要对肝癌早期的症状进行了解,其在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含非常多的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白肉,奶制品,豆制品等。
& & 推荐阅读:&&&&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肿瘤相关知识和肿瘤的检查治疗以及全国肿瘤三甲医院的,请随时拨打我们的全国免费热线:400-082-1008或者我们的在线医生,我们将为您做出最详尽、最专业的解答。
关于精彩点评
已经有 19,257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52,11314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59,421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94,521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94,521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400-082-1008
PETCT检查虽然是一项高精确性的检查,能发现很多种肿瘤,但是也有
一般具有下列情况的患者可以选择: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和立体定向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起源于主支气管、
肝癌是恶性肿瘤疾病,而肝癌出现复发是患者常面临的问题。也是
只要一出现胃癌这种疾病,那么朋友们就会感觉到自己已经在逐步
说起癌症,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这种病情极为严重的疾病,然而癌症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疾病出现的频率也开始高了。
乳腺癌是日常比较可怕的一种疾病,会给女性朋友的生活带来极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乙肝的怎样预防肝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