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周期好后要做康复治疗吗

化脓性脑膜炎-发病机理;细菌抵达脑膜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外伤或手术直接接种;副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既可作为病灶窝藏细菌,也;化脓性脑膜炎-流行病学;我国一般以肺炎链球菌所致者多,其次为流感杆菌;1.硬脑膜下腔的液体如超过2ml,蛋白定量在0.;2.急性弥漫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为常见合并症,;3.是造成预后不良和严重后遗症的重要原因;4.患脑膜炎时,脓性渗出
化脓性脑膜炎 - 发病机理
细菌抵达脑膜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外伤或手术直接接种、淋巴或血流播散等。通常脑膜炎是由菌血症发展而来。细菌多由上呼吸道侵入,先在鼻咽部隐匿、繁殖,继而进入血流,直接抵达营养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或在该处形成局部血栓,并释放出细菌栓子到血液循环中。由于小儿防御、免疫功能均较成人弱,病原菌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引起化脑。婴幼儿的皮肤、粘膜、肠胃道以及新生儿的脐部也常是感染侵入门户。
副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既可作为病灶窝藏细菌,也可因病变扩展直接波及脑膜。
化脓性脑膜炎 - 流行病学
我国一般以肺炎链球菌所致者多,其次为流感杆菌。但在欧美各国,流感杆菌脑膜炎所占比例较高,可能与社会菌群差异、人群免疫状态不同及检验方法的灵敏性有关。在我国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化脱离群脑占小儿化脑总数2/3以上。新生儿容易发生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其中大肠杆菌占第一位,其次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等;β溶血性链球菌B组所致者国外较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多系败血症所致,或因创伤、手术、先天畸形而并发此菌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 并发症
1.硬脑膜下腔的液体如超过2ml,蛋白定量在0.4g/L以上,红细胞在100万×106/L以下,可诊断为硬脑膜下积液。
2.急性弥漫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为常见合并症,如程度严重,进展急速,则可发生颞叶氏钩回疝或枕骨大孔疝。对些认识不足,未及早采用脱水疗法及时抢救,可以危及生命。颅内高压病儿在转院时尤需注意,应先用渗透性利尿剂减压,待病情稳定后才可转送。由于婴儿前囟、骨缝尚未闭合,可直到代偿作用,故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常不典型,脑疝的发生率亦较年长儿相对少见。
3.是造成预后不良和严重后遗症的重要原因。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者尤多。感染途径系经过血行播散,脉络膜裂隙直接蔓延或经脑脊液逆行扩散。①脑室液细菌培养、涂片获阳性结果,且多与腰椎穿刺液检查结果一致。②脑室液白细胞数≥50×106/L,以多核细胞为主。③脑室液糖<300mg/L或蛋白定量>400mg/L。④脑室液炎性改变(如细胞数增多、蛋白升高、糖量降低)较腰穿脑脊液改变明显。这4项指标中,第一项单独存在,即可作为确诊条件。第二项应再加上第3、4项中之一项始可确诊。
4.患脑膜炎时,脓性渗出物易堵塞狭小孔道或发生粘连而引起脑脊髓循环障碍,产生脑积水。常见于治疗不当或治疗过晚的病人,尤其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粘连性蛛网膜炎好发于枕骨大孔,可阻碍脑脊液循环;或脑室膜炎形成粘连,均为常见的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的原因。
5.化脑患儿除因呕吐、不时进饮食等原因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外,还可见脑性低钠血症,出现错睡、惊厥、昏迷、浮肿、全身软弱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尿少等症状。其发生原理与感染影响脑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水潴留有关。
6.由于脑实质损害及粘连可使颅神经受累或出现肢体瘫痪,亦可发生脑脓肿、颅内动脉炎及继发性癫痫发干什么。暴发型流脑可伴发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关节炎也偶可发生。
化脓性脑膜炎 - 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贫血常见于流感杆菌脑膜炎。
早期、未用抗生素治疗者可得阳性结果。能帮助确定病原菌。
分离出致病菌有参考价值。
4.瘀点涂片
流脑患儿皮肤瘀点涂片查见细菌阳性率可达50%以上。
5.脑脊液可见典型化脓性改变。其外观混浊或稀米汤样,压力增高。镜检白细胞甚多,可达数亿/L,其中定量常在150mg/L以下。糖定量不但可协助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还能反映治疗效果。蛋白定性试验多为强阳性,定量每在1g/L以上。将脑脊液离心沉淀,作涂片染色,常能查见病原菌,可作为早期选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
6.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查患儿脑脊液、血、尿中细菌抗原为快速确定病原菌的特异方法。特别是脑脊液抗原检测最重要。
(1)对流免疫电泳(coumter-immunoec trophoresis,CIE):此法系以已知抗体(特定的抗血清)检测脑脊液中的抗原(如可溶性荚膜多糖。特异性高,常用作流脑快速诊断,也用以检查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阳性率可达70%~80%。
(2)对脑膜炎双球菌与流感杆菌检测结果与用CIE方法所测结果相似。但对肺炎链球菌敏感性较差。此法较CIE敏感,但有假阳性可能。
(3)用荧光素标记已知抗体,再加入待检抗原(如脑脊液、血液标本),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反应。此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快速作出诊断,但需一定设备。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5)鲎蛛溶解物试验
7.脑脊液检查
(1)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量很低,IgM缺乏。化脑患儿IgM明显增高,如大于30mg/L,基本可排除病毒感染。
(2)正常脑脊液LDH平均值:新生儿53.1IU;乳儿32.6IU;幼儿29.2IU;学龄28.8IU。LDH同功酶正常值;新生儿LDH127%,LDH235%,LDH334%,LDH243%,LDH51%。出生1个月后,LDH137%,LDH232%,LDH328%,LDH42%,LDH51%。化脑病儿LDH值明显升高,同功酶中LDH4及LDH5明显上升。
(3)正常脑脊液乳酸平均仁政为159mg/L细菌性脑膜炎都超过200mg/L,而无菌性脑膜炎都高于250 mg/L。将脑脊液中乳酸值>350mg/L定为细菌性脑膜火诊断标准,无假阳性与假阴性。乳酸不高常可排除化脑。 化脓性脑膜炎 - 鉴别诊断
1.此病起病一般较急,脑脊液外观微毛或轻度浑浊,白细胞数每毫升十余个至数百个,早期多核细胞稍增多,但以后即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应注意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殊表现,以助鉴别。某些病毒脑炎早期,尤其是肠道病毒感染,脑脊液细胞总数可明显增高,且以多核白细胞为主,但其糖量一般正常,脑脊液IgM,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LDH4、LDH5)不增高可助鉴别。
2.起病多较缓慢,常先有1~2周全身不适的前驱症状。也有急骤起病者,尤其是患粟粒性结核的婴儿。典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有时因蛋白含量过高而呈黄色。白细胞数200~300×106/L,偶尔超过/L,单核细胞占70%~80%。糖、氯化物均明显减低。蛋白增高达1~
3g/L,脑脊液留膜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结核接触史,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结核病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在痰及胃液中寻找结核菌等以协助诊断。对高度怀疑而一时不易确诊的病人,应给予抗痨药物以观察治疗反应。
3.其临床表现、病程及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起病缓慢症状更为隐匿,病程更长,病情可起伏加重。确诊靠脑脊液印度墨汁染色见到厚荚膜的发亮园形菌体,在沙氏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4.但一般脑脓肿起病较缓慢,有时有了发局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明显,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加,蛋白略高。当脑脓肿向喜气洋洋网膜下腔或脑室破裂时,可引起典型化脑。头颅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进一步确诊。
5.其病程较长,经过更隐伏,一般有颅高压征,且可有异常的局部神经体征,常缺乏感染表现。多依靠CT、核磁共振检查鉴别。
6.系急性感染及毒素所引起的一般脑部症状反应,多因脑水肿所致,而非病原体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故有别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临床特征为谵妄、抽搐、昏迷,可有脑膜刺激症状或脑性瘫痪。脑脊液仅压力增高,其他改变不明显。
7.Mollaret氏脑膜炎
少见,以良性复发为其特征,详见肺炎球菌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 预防
化脑尤其是肺炎球菌脑膜炎,大多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因此对婴儿的呼吸道感染必须予以重视,平时即应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注意保暖,多见阳光,多吸新鲜空气,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少与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尽量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这点对于减少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复发极为重要。新生儿脑膜炎的预防则与围生期保健有关,应彻底治疗产妇感染。新生儿如果暴露在严重污染环境中,则应使用抗生素预防。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约80%以上的化脓性脑膜炎是由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引起。其致病原因与年龄、季节、地区、机体免疫功能、有无头颅外伤以及是否有先天性的神经或皮肤缺陷有关。其中以年龄为最主要的因素。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以内的婴儿以革
兰氏阴性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为主;出生2个月至儿童时期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致病为主;12岁以后多见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致病。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好发于晚冬及早春,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好发于晚秋及早冬。
细菌大多从呼吸道侵入,也可由皮肤、粘膜或新生儿脐部侵入,经血循环到达脑膜。少数化脓性脑膜炎可因患中耳炎、乳突炎、脑脊膜膨出或头颅骨折时,细菌直接蔓延到脑膜所致。主要病变为脑膜表面血管极度充血、蛛网膜及软脑膜发炎,大量的脓性渗出物覆盖在大脑顶部、颅底及脊髓,并可发生脑室膜炎,导致硬脑膜下积液或(和)积脓、脑积水。炎症还可损害脑实质、颅神经、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神经系统体征。
二、临床表现: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内科护理学传染病一章节中介绍。其他化脓菌引起者,大多呈亚急性起病,于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炎症或胃肠道症状,继之高热、头痛、精神萎靡,小婴儿表现易激惹、不安、双目凝视等。神经系统表现有:①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匿格征及布鲁金斯基征阳性;②颅内压增高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囱门饱满、重者昏迷,发生脑疝,出现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呼吸衰竭; ③惊厥; ④部分患儿出现Ⅱ、Ⅲ、VI、Ⅶ、Ⅷ对颅神经受损或肢体瘫痪症状。
新生儿脑膜炎表现,体温可高可低、拒食、吐奶、尖叫、凝视、惊厥,由于颅缝及囱门未闭,对颅内高压有一定缓冲作用,使颅内压增高征及脑膜刺激征不典型。
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可并发硬脑膜下积液、脑性低钠血症、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癫痛等。
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性增高。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数多达/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多。脑脊液常规涂片检查和培养可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可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乳胶颗粒凝集法对脑脊液进行病原学检测。
三、治疗原则:除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外,主要采取病原学治疗。静脉用药,疗程2~3周。病原菌不明者,选用氨卞青霉素和氯霉素,亦可选用头饱三嗪或头饱噻肟。最好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四、护理评估:
1.病史 询问患儿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等前驱感染征候,以及有无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以及昏迷等表现。
2.身心状况 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尤其体温及呼吸状况),意识障碍及颅内高压程度、有无躯体受伤的危险因素。评估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对患儿健康的要求。
3.辅助检查及时了解患儿血象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五、常见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征与颅内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硬脑膜下积液等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有关。
与预后不良有关。
六、预期目标:
1.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
2.患儿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3.患儿不发生受伤情况。
4.家属能接受疾病的事实,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七、护理措施:
1.高热的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 38.5oC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2.饮食护理 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按患儿热量需要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地胀,防呕吐发生。注意食物的调配,增加患儿食欲。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患儿每日热卡摄入量,及时给予适当调整。
3.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患儿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
4.病情观察及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 若患儿出现意识障碍、囱门、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提示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可能。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应注意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存在。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给予急救处理。
(2)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如患儿在治疗中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前囟饱满、颅缝裂开、呕吐不止、频繁惊厥,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可作颅骨透照法、头颅CT扫描检查等,以期早确诊,及时处理。
(3)做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做好氧气、吸引器、人工呼吸机、脱水剂、呼吸兴奋剂、硬脑膜下穿刺包及侧脑室引流包的准备。
(4)药物治疗的护理:了解各种用药的使用要求及副作用。如静脉用药的配伍禁忌;青霉素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输完,防止破坏,影响疗效;高浓度的青霉素须避免渗出血管外,防组织坏死;注意观察氯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定期作血象检查;静脉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加重脑水肿;保护好血管,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的入水量。
5.心理护理 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关心和爱护,使其接受疾病的事实,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程度,介绍病情、治疗护理的目的与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及时解除患儿不适,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6.康复护理 对恢复期患儿,应进行功能训练,指导家属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护理,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八、护理评价:评价患儿生命体征何时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是否有效地避免了外伤,患儿所需热卡能否得到满足、水及电解质能否维持平衡,评价家属和患儿能否正确对待疾病,恐惧感是否减轻或消失,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家属能否掌握康复护理方法。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1.高热的护理 保持病室的温度在18℃~22℃,湿度50%~60%。鼓励患儿多饮水,体温大于38.5℃时,应在30min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降温的方法可用物理降温(头枕冰袋、酒精擦浴、温水浴)、药物降温(阿苯、百服宁、泰诺、阿司匹林等),每4h测体温一次,并记录。降温后30min测体温一次,并用降温曲线标明。
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每日4~6次。每次进餐前后,做好口腔护理。观察患儿进食和呕吐情况,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补充热量。
3.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每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每4h测T、P、R、Bp并记录。嘱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发生。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镇静、脱水药。观察患儿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防止体液不足的发生。备好抢救药品及急救设备(氧气、吸痰器、人工呼吸机等)。
4.药物治疗的护理
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了解各种药物配伍禁忌及使用要求,保证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如脱水药,应在30min进入体内,有利于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颅内压力,防止脑疝发生。抗生素应按药物血浓度周期给药,保持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减少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5.心理护理
鼓励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情况,介绍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及信任。
6.健康教育
预防化脓性脑膜炎,应积极锻炼身体,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接种各种疫苗,进行被动免疫。对恢复期的患儿,应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减少或减轻后遗症。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98化脓性的脑膜炎等内容。 
 化脓性的脑膜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化脓性的脑膜炎简称化脑,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较常见。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1.高热的护理 保持病室的温度在 18℃~22℃,湿度 50%~60%。鼓励患 儿多...  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脑脊膜化脓性炎症, 常合并化脓性脑炎或 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好发于...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 于...  病历分析例题――化脓性脑膜炎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病例摘要] 男性,4 个月,反复发热伴呕吐 13 天 患儿于 13 天前无明显 原因发热达 39...  化脓性脑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化脓性脑膜炎 1、 概述: ① 定义: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② 临床特征:发热...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 于小儿免疫...  感染性脑膜炎治疗指南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指南化脓性脑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致病菌引起的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性疾...  化脓性脑膜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仅供参考! 化脓性脑膜炎病历 患儿 XX,3 岁,男童,因“高热 7+天,伴惊厥 2 次”入院。 1.患儿系学龄前期儿童;...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_答案_百度高考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1)抗菌治疗:
1)试验性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属于急重症,通常在确定病原菌之前即开始试验性抗生素治疗,因此起始用药应选择广谱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常作为化脓性脑膜炎首选用药。对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链球菌以及脑膜炎奈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对于院内感染的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神经外科术后,葡萄球菌以及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孢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应使用万古霉素以及头孢他啶联合治疗,而不应使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因为头孢他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铜绿假单孢菌感染最有效的头孢菌素。
治疗效果满意时,体温多于3日左右下降,症状减轻,脑脊液细菌消失,细胞数明显减少,此时可继用原来药物治疗,2周后再复查脑脊液。如治疗反应欠佳,须及时行腰椎穿刺复查,观察脑脊液改变,以确定所用药物是否恰当,再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2)特定治疗:应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①肺炎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者可用大剂量青霉素,成人每日2000万~2400万U,儿童每日40万U/kg,分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耐药者,可考虑用头孢曲松,必要时联合万古霉素治疗。通常开始抗生素治疗后24~36小时内复查脑脊液,以评价治疗效果。
②脑膜炎奈瑟菌:首选青霉素,耐药者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可与氨苄西林或氯霉素联用。对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
③革兰阴性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脑膜炎可使用头孢他啶,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可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头孢他啶,疗程常为3周。
(2)激素治疗:激素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稳定血-脑脊液屏障。对病情较重且没有明显激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应用。通常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连用3~5日,应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20分钟给药。但地塞米松可影响万古霉素进入脑脊液,因此在用万古霉素治疗时应加以注意。
应严格掌握停药指征,不能过早停药。症状消失、退热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少于20×106/L,且均为单核细胞,蛋白及糖恢复正常时可考虑停药。一般情况下,完全达到这些标准平均需时2~3周,少则8~10日,多可达1个月以上。
(3)对症、支持治疗:控制体温,脱水降颅压,控制癫痫发作,支持治疗等。相关解答一:3个月的小孩为什么会得脑膜炎 脑膜炎因年龄不同而绩状大相径庭,甚至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生后2~3 天的脑膜炎常并发败血症。因为是在母体内,或是离开母体后立即被细菌感染而发病,所以我们在多数情况下知道患儿因何感染。早产儿羊水早破,再加上难产导致产后无呼吸,于是进行复苏、或向脐血管内插入导管等都可成为病因。新生儿败血症,由于无发热,白细胞不升高,故诊断比较困难,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想不到存在脑膜炎。如果不是很有经验的医生也不会想到对不吃奶、嗜睡的患儿进行腰穿,取脑脊液查细菌。相关解答二:脑膜炎的小孩还治得好吗 脑膜炎是小孩中枢神经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可以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由于脑膜炎的症状有时难与上呼吸道感染作区分,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而其中细菌性脑膜炎常造成合并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故特别需要家长的重视及关心。   症状表现  儿童时期起病急,高热可达39℃以上,小儿常诉剧烈头痛,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起病时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抽风,昏迷。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风及昏迷。如果未及时治疗,病情进展,小儿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小儿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医学上称角弓反张。小儿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部分小儿皮肤有出血点。  较小的病儿由于囟门还没有闭合,骨缝可以裂开,所以症状出现晚,先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症状,以后出现嗜睡、烦躁、易受惊吓、尖声哭叫、眼球固定,有时用手打头,摇头,往往到出现惊厥时才引起家长注意。   危害性  婴幼儿及儿童患脑膜炎,其危害性较年纪大的孩子及成人患脑膜炎更大,因为婴幼儿不会说话,以致大人无法及早发觉这种疾病。如果脑膜炎是细菌性感染而不加治疗,会发展到一个危险的阶段。在这种情形下,孩子的年龄愈小,他遭受脑紶伤机会愈大,可能因而导致心智障碍、大脑性麻痹,甚至是死亡。不过,大多数的细菌性脑炎可以及早发觉,患者可以完全康复。   居家照顾要点  如果你的婴幼儿或孩子有上述的症状,要立刻去找医生,或者是马上送孩子去医院急诊室求助,切勿拖延。如果医生怀疑孩子罹患了脑膜炎,可能会叫孩子住院,会对孩子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如果感染是属于细菌性的,医生会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这种疾病通常会自动痊愈。相关解答三:小孩脑膜炎严重吗? 脑膜炎症状1、前驱期患儿有发热、头痛、肌痛、呕吐、腹泻等表现。2.脑炎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神经异常的表现多有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惊厥等,重者则大脑、丘脑下部、底节、脑干、小脑和脊髓的症状都可能有异常表现。精神异常表现为兴奋多语、烦躁、哭笑无常、失眠、行为异常、幻觉、幻想,或表情淡漠、缄默不语、活动减少、不吃、定向力差、记忆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等。3.伴随症状在脑炎发病之前或同时伴有相应病毒感染的症状。不知你小孩患那种脑膜炎1、病毒性脑炎”会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并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会造成孩子的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癫痫或肢体瘫痪等。  不过,大多数“病毒性脑炎”经过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机体抵抗力,病毒的毒力,病程、用药等。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流脑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染。病原菌发病位于脑膜外,大脑不受影响,治疗及时,基本上不留后遗症。相关解答四:小孩脑膜炎怎么办 如果突然反复头痛,精神差,那么还是要住院观察及治疗的,脑炎来说的话,做腰穿术查脑脊液阳性率比较高,,,除了脑炎,还得注意其他引起头痛的原因:鼻窦炎(做头颅MRI可以看到鼻窦炎症表现),偏头痛,感冒,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儿童需注意肾性高血压)。。。还有一些少见的癫痫等。 要是脑膜炎的话,那么就要进行降颅压,减轻炎症,抗感染等治疗了。 反复头痛的话,还是要查清楚才放心。如果觉得有怀疑,那么就换家医院再看看相关解答五:小孩脑膜炎严重吗? 如治疗不当,病变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并可发生以下后遗症1.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2.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3.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相关解答六:四个月大的小孩子患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 可以治愈吗 治疗比较麻烦些。化脓性脑膜炎不能做分流等手术。现在的最关键问题是控制颅内感染,感染控制以后看积水的情况。如果脑积水影响生命和意识等情况,可以考虑外引流手术。孩子小 抗病能力弱,病情比较凶险的了;但孩子的康复能力也更好。脑膜炎往往留有癫痫 等后遗症。这个病治疗不管在那里的花费都不会低的。相关解答七:脑膜炎挂什么科 挂神经内科,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发病后西医用激素蛋白治疗可控病继发更严重的损害脑神经,控病后神经不能恢复功能的原因是受炎症侵袭的神经仍出于麻痹不全状态。能否恢复在于及早的治疗恢复神经功能才能早日康复。治疗不当延误治疗受累神经会因缺血进间过久而迟发变性坏死。恢复无望。故能否恢复在于控病后的及早正确治疗。治疗方案: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受损神经微循环的血运,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获得各种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需指导请发来发病时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和脑脊液检验单再次联系。新生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属于哪个科室?急!!!!回答者:pluto2002属于新生儿科内科专业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癫痫能根治吗?回答者:张坚平结核性脑膜炎往往会在脑组织留下钙化灶,钙化灶引起的癫痫很难控制,抗癫痫药作用也不大。唯一办法是手术除去脑内钙化灶,但手术风险很大。头痛是因以前患脑膜炎引起吗?回答者:王功兵从发病过程看,不是后遗症,现在的头痛可能是血管神经性头痛,建议检查血压,颈椎等,排除一下,然后平时注意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不食生冷腻硬辛辣食品,不要受凉和劳累,发作时用泰必利、卡马西平,正天丸等等治疗。李大夫,腰穿是为了确诊肺结核性的脑膜炎是吗回答者:悬壶杏林你好,最好是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脑膜炎可以根治吗回答者:春暖杏林一般病毒性脑膜炎发炎反应和症状都较轻微,治疗的方式主要是针对症状去做减缓和控制,例如降低脑压的药剂、退烧药、减低发炎反应的药物等,让病人的症状减轻,通常在几天到一个星期左右症状就会消失,较少留下后遗症。油漆会引以脑膜炎吗回答者:王功兵一般不会的。油漆类的有可能引起血液病方面的改变。但对脑膜炎没多大影响。相关解答八:小孩现在需要打脑膜炎预防针吗? 您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是要接种流脑疫苗的。孩子要在6个月至9个月接种两针A群流脑,在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一剂AC流脑疫苗。 打上还是比较好的,能起到预防作用,建议以当地医院发的新生儿手册为准。相关解答九:10岁小孩患脑膜炎能治好吗 纠正一下楼上的说法,不是“抽骨髓”,是做腰椎穿刺查脑脊液,这项检查主要是为了协助诊断和判断脑膜炎的病原,检查本身是安全的,没有后遗症。脑膜炎可以治稜,要看病原,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治疗时间和病情本身有关,所以没法告诉你。关键是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治疗,避免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祝早日康复。相关解答十:小孩发烧,头痛,是否有可能是脑膜炎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当晚挂急诊,开药布洛芬(美林)还有建作清解液,消炎药(克林霉素粽榈酸酯颗粒),小孩吃完药睡下,第二天早上又烧,38度.又去医院门诊,加药(小儿解感颗粒),傍晚时候还烧,体温39度,急诊医生(小针安乃近)开注射液(8%葡萄糖氯化钠(4:1)250ML配头孢曲松钠2.0G.8%葡萄糖氯化钠(4:1)100ML配维生素C5ML:1*5)打完针回来还是烧,医生说如果还是不退有可能是脑膜炎,要住院.现在还是烧,体温38度.发烧期间,小孩一直叫头痛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性阴炎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