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不能吃的中草药能吃萎陵菜草药吗

&&-->&&-->&&-->&委陵菜
委陵菜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名称:委陵菜
类别:清热药
拼音:Wei Ling Cai
拉丁:Potentilla aiscolor Bunge
药用部位:干燥全草
药材性状:本品根呈圆柱形或类圆锥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长5~17cm,直径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红色,有纵纹,粗皮易成片癍剥落,根头部稍大;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暗棕色,常与木部分离,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深裂,下表面及叶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
栽培要点: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气微,味涩、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上一篇:&&&&&&&&下一篇: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客服电话:010-
邮件地址:
投诉电话:010-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zhz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 举报邮箱:其实萎陵菜与翻白草是很好区别的
两者并不是同一种草药。 翻白草与委陵菜药用部位、性状差别不是很明显,历史沿革过程又统作翻白草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来源及功效存在差异,故分开使用。但现今药房或某些地方对两者仍存在误区,又由于货源和价格方面的原因,有用委陵菜束充当翻白草进行销售使用者,使翻白草这一药品的使用混乱。&翻白草:蔷薇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状。茎直立,密生灰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米,边缘羽状深裂。生于向阳山坡、荒地。主产山东、辽宁、安徽。可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其它名称:白头翁、蛤蟆草、天青地白。&委陵菜: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约500种,草或灌木。多原产于北温带和北极,多数为多年生。茎匍匐或直立,掌状或羽状复叶,小叶多为5枚(故原文因此得名),有的3或7枚。花单生,花瓣5,通常黄色,有的园艺变种白色或红色。金露梅(P. fruticosa)有许多品种为矮化灌木,用於美化景观。其实萎陵菜与翻白草是很好区别的,萎陵菜根的断面显柴性而翻白草根的断面显粉性。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TA的最新馆藏[转]&[转]&委陵菜属_百度百科
委陵菜属,全世界约200余种,大多分布北半球温带、及高山地区,极少数种类接近,我国委陵菜属资源丰富,约有90种,分布于除海南以外的各省,但主要产于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仅在黑龙江省就有28种9个变种,占中国种类的31. 2%,而大庆地区约9种,占黑龙江省种类的32. 2%。[1]
委陵菜属形态特征
,稀为一年生草本或灌木。茎直立、上升或匍匐。叶为奇数或;与叶柄不同程度合生。花通常两性,单生、或聚伞;萼筒下凹,多呈半球形,5,镊合状排列,副萼片5,与萼片互生;花瓣5,通常黄色,稀白色或紫红色;雄蕊通常20枚,稀减少或更多(11-30),2室;雌蕊多数,着生在微凸起的上,彼此分离;花柱顶生、侧生或基生;每有1,上升或下垂,,或近。多数,着生在干燥的花托上,萼片宿存;种子1颗,种皮膜质。染色体基数 x=7。[2]
委陵菜属本属模式种
Potentilla reptans L.[2]
委陵菜属主要分布
全世界约200余种,大多分布北半球温带、及高山地
区,极少数种类接近赤道。我国有80多种,全国各地均产,但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有些高山种类形成垫状,为植被重要成分。[2]
委陵菜属实用价值
有些种类根含淀粉可作代食品,有些种类全草可供药用,多数种类根含,可提制栲胶。[2]
委陵菜属中国委陵菜属分类系统总览
委陵菜属是一群变异十分多样而繁杂的植物。一百多年来,曾有不少植物学者反复做过大量的工作,大多精力集中在属和种的形态分类上,力图求得比较合理的划分,从而提出一个合理的系统。但时至今日,无论在属的范围还是种的划分上,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讨论解决的问题。我们全面研究整理了我国历年采集的大量植物标本,对部分种类进行了野外观察,根据前人的意见,初步提出了我国这一属植物的分类系统。
中国委陵菜属分类系统总览
本属分为下列6组17系,各组系的特征和种数如下:
组1. 棒状花柱组 Sect. Rhopalostylae (Wolf) Gusul. 花柱侧生或近基生,上粗下细,呈棍棒状,在扩大的柱头下缢缩;子房被毛或幼时子房沿脐部或顶端被稀疏柔毛,成熟时脱落;灌木或亚灌木,基生叶或茎生叶羽状,稀3小叶,小叶全缘或顶端二裂。
系1. 木本系 Ser. Fruticosae (Wolf) Yü et Li 灌木,小叶片与柄接合处有关节,子房密被柔毛,花柱近基生。(种1-3)
系2. 二裂系Ser. Bifurcae (Wolf) Yü et Li 亚灌木,小叶片与柄接合处不具关节,子房幼时沿脐部或顶端被稀疏柔毛,老时脱落,花柱侧生。(种4-5)
组2. 线状花柱组 Sect. Nematostplae (Wolf) Gusul. 花柱基生、侧生或近顶生,上下粗细相等,呈线状,子房密被长柔毛,稀个别种完全无毛;亚灌木至多年生草本,基生叶羽状或掌状复叶,小叶片全缘,边缘有锯齿或分裂。
系3. 三齿系 Ser. Tridentatae (Wolf) Yü et Li 花柱基生,子房全部被毛;基生叶3出复叶,小叶片顶部有明显3齿,稀不明显锐裂或全缘。(种6)
系4. 毛果系 Ser. Eriocarpae (Wolf) Yü et Li 花柱近顶生,子房脐部被毛,基生叶羽状或掌状3出复叶,小叶片边缘有锯齿或分裂。(种7-8)
系5. 双花系 Ser. Biflorae (Wolf) Yü et Li 花柱近顶生,子房仅脐部被毛;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狭窄,全缘或基部一对小叶深裂为两部分。(种9-10)
组3. 梭状花柱组 Sect. Closterostylae (Wolf) Yü et Li 花柱近基生,两端细中间粗,呈梭形,子房无毛;宿根草本,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片边缘有锯齿。(种11-14)
组4. 枝状花柱组 Sect. Leptostylae (Wolf) Yü et Li 花柱侧生,上下粗细近相等或上部稍粗,呈小枝状,子房无毛;多年生草本,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片边缘有锯齿。
系6. 多花系 Ser. Peduneulatae Yü et Li 茎直立或上升;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大多在10对以上;花多朵成顶生的花序。(种15-21)
系7. 小叶系 Ser. Microphyllae Yü et Li 茎直立或上升;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形小,具少数锯齿或裂片;花单生,稀2-3朵。(种22-25)
 系8. 单花系 Ser. Anserinae (Wolf) Yü et Li 茎匍匐生,节上生根;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大多在10对以下;单花侧生或顶生。(种26-29)
组5. 锥状花柱组 Sect. Conostylae (Wolf) Yü et Li 花柱顶生,基部较粗,上部细长,子房无毛;一年生至多年生宿根草本,基生叶羽状或掌状复叶,小叶片边缘有锯齿或裂片。
系9. 多裂系 Ser. Multifidae (Rydb.) Yü et Li 基生羽状复叶,有小叶(2)3-11对,边缘深裂成小裂片,下面密被白色绒毛。(种30-41)
系10. 多齿系 Ser. Diacolorae Yü et Li 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2-4对,边缘有锯齿,下面密被白色绒毛,稀部分脱落。(种42-45)
系11. 白背系 Ser. Niveae (Rydb.) Sojak. 基生叶3出复叶,稀掌状5出,下面密被白色绒毛或绢毛;矮生草本有时呈垫状,少花。(种46-53)
系12. 银背系 Ser. Argemmtete (Wolf) Yü et Li 基生叶掌状5出复叶,下面密被白色绒毛;高大草本,直立或上升,多花。(种54-57)
系13. 羽叶系 Ser. Tanacetifoliae (Wolf) Yü et Li 基生叶羽状复叶,稀3出而小叶不规则分裂,下面绿色,不被白色绒毛,稀下面被白色绢毛。(种58-64)
系14. 掌叶系 Ser. Kleinianae Yü et Li 基生叶3出或掌状5出复叶,下面绿色,被长柔毛、疏柔毛或几无毛。(种65-75)
组6. 钉状花柱组 Sect. Potentilla 花柱顶生,上粗下细,如铁钉状,子房无毛;基生叶掌状稀羽状复叶。
系15. 小药系 Ser. Aureae (Wolf) Yü et Li 茎直立或上升,基生叶掌状3出复叶;花药小,近圆形或卵形,长与宽近相等,花丝基部着生。(种76-77)
系16. 莓叶系 Ser. Fragarioides (Wolf) Yü et Li 茎直立或上升。基生叶羽状复叶或3出复叶;花药大,椭圆形,长甚于宽2倍以上,花丝近背部着生。(种78-80)
系17. 匍匐系 Ser. Tormmzemmtillae (Rydb.) Yü et Li 茎平卧或匍匐,常在节处生根,基生叶3-5掌状复叶;花药大,椭圆形,长甚于宽约近2倍,花丝背部着生。(种81-83)
* 属的异名:Pentaphylloides Duhamel (1775), Argentia Lam. (1778), Dasiphora Raf. (1838)[2]
委陵菜属下级分类
. Closterostylae (Wolf) Yu et Li  Sect. Conostylae (Wolf) Yu et Li  Sect. Leptostylae (Wolf) Yu et Li  Sect. Nematostylae (Wolf) Gusul.  Sect. Potentilla  Sect. Rhopalostylae (Wolf) Gusul.[2]
委陵菜属检索表
1花柱基生或侧生,如近顶生则上下粗细相等呈丝状。(2)
1花柱顶生;上下粗细不相等,子房无毛。(4)
2花柱呈线状,上下粗细相等,基生或侧生或近顶生,子房密被长毛,极稀无毛。
2花柱呈梭状,中间粗,两端细,茎生;子房无毛。
2花柱上粗下细呈棒状或呈小枝状,基生或侧生。(3)
3花柱显著上粗下细呈棒状,基生或近侧生;子房密被毛或仅顶端或脐部疏被毛。
3花柱粗细近相等或上部略粗,侧生呈短枝状;子房无毛。
4花柱圆锥状,下粗上细。
4花柱铁钉状,上粗下细。[2]
委陵菜属物种药理
委陵菜属药理活性
石生委陵菜- 周繇 拍摄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
1、抗糖尿病作用
通过研究对翻白草对血糖的影响, 用四氧嘧啶造模, 以高、中、 低剂量的翻白草给小鼠灌胃, 用罗氏血糖测试仪测血糖含量. 结果均表明翻白草有降血糖的作用. 分析其降血糖原因, 多数研究认为翻白草中富含黄酮类物质槲皮素, 具有抑制非酶糖化的作用, 并通过抑制蛋白糖化来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
2、抗菌抗病毒作用
向红等对西南委陵菜全草、 根和叶的水煎剂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 结果表明西南委陵菜水煎剂对 G–大肠杆菌、 G– 志贺氏痢疾杆菌、 G+ 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万永红等对朝天委陵菜进行抑菌试验, 发现朝天委陵菜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 表皮葡萄糖球菌、 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5%, 10%,10%.
3、保肝作用
李吉贞、 边可君等分别用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以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药, 结果表明委陵菜可明显降低致小鼠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转氨酶、 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4、镇痛作用
边可君等用三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 结果表明, 不同剂量的醇提物均有镇痛作用.
委陵菜属临床应用
1、治疗糖尿病
马桂萍等用六味地黄丸加翻白草治疗2型糖尿病, 临床共治疗30例, 治愈1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马瑛等通过翻白草治疗2型糖尿病50例, 结果表明经过翻白草治疗的患者血糖明显下降, 其中显效41例、 有效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达94%. 孟令云等研究认为翻白草中富含锌、 锰、 钙、 钾、 镁等微量元素, 它们都是抑制血糖升高的必需微量元素, 是翻白草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基础作用.
2、治疗炎症、 痢疾
徐佩等应用给乳腺炎患者内服翻白草煎剂和局部外敷黄柏泥治疗方案. 治疗患者36例, 全部患者经3-5d治疗均获愈.
3、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王丽等在临床上用清热化淤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观察38例, 治愈19例, 好转17例, 无效2例.[3]
崔艳桃. 干旱胁迫对4种委陵菜属植物结构和生理的影响[D]. 东北林业大学, 2013.
.中国植物志[引用日期]
李鹏业,曾阳,马祥忠,雷艳. 委陵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高级工程师审核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中药名】 weilingcai
  【别名】、翻白草、鸡爪草、天青地白。
  【英文名】Potentillae Chinensis Herba
  【来源】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密生长柔毛。主根发达,圆锥形或圆柱形。茎直立或略斜生。羽状复叶,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渐次变小,有托叶;基生叶通常有小叶15片以上,少数可达31片;茎生叶有小叶3~13片;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边缘缺刻状羽状深裂,裂片三角形,常反卷,上面绿色,具疏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绵毛。聚伞花序聚集;花萼5,阔卵圆形,与副萼互生,副萼线状披针形;花瓣5片,深黄色;雄蕊多数,子房近卵形,花柱侧生,短。瘦果有毛,多数,聚生于被有绵毛的花托上,花萼宿存。花期5~8月,果期6~9月。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或荒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4~8月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根;也有的地区将根、叶分别人药。
  【药材性状】主根圆锥形或圆柱形,偶有弯曲,长短不一,时有分枝,直径0.5~1厘米;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纵裂纹及横裂纹,栓皮粗糙,多呈片状剥落,露出浅棕色内皮;质坚实.断面皮部及射线浅棕红色,不平坦。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多向内对折,边缘羽状深裂,向外反卷,下表面及叶柄均密被灰白色茸毛。气微,味苦。以干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于痢疾、痔疮出血、吐血、咯血、痈疮肿毒、咽喉炎、百日咳。煎汤内服,用量9~15克,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临床用委陵菜30~60克治疗菌痢;委陵菜煎汁冲洗阴道,治阴道滴虫病;其复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药理研究】抗病原体,对离体蛙、兔心脏呈抑制作用,对兔离体及在体肠管亦有抑制作用;还可扩张豚鼠离体支气管,兴奋豚鼠离体子宫。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阿米巴原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的剂量下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如山柰素、槲皮素、&-茶酚;三萜类,如熊果酸、丝石竹皂苷元;有机酸,如没食子酸、壬酸、3,4,3&-三甲氧基-鞣化酸。还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使用禁忌】孕妇忌服。
  【相关药方】①治赤白痢疾:委陵菜15克,15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甘肃中草药手册》)
  ②治阿米巴痢疾:委陵菜30克,炒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休息痢:委陵菜根15克,十大功劳15克,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久痢不止:委陵菜、白木槿花各15克。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疮疖痈肿:委陵菜15克,15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⑥治便血:委陵菜根15克,炭12克,侧柏炭9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⑦治消化道溃疡:委陵菜干根60克,鸡1只(约500克)。水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⑧治百日咳:委陵菜全草15克,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最近更新时间:
中药常见偏方
中药常用方剂蕨麻委陵菜_百度百科
蕨麻委陵菜
蕨麻委陵菜(学名:Potentilla anserina)是的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可食,亦可入药,有"人参果"之称。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大洋洲等。生长在海拔500-4100米的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蕨麻委陵菜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有时在根的下部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
蕨麻委陵菜
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6-11对,连叶柄长2-20厘米,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有时脱落几无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或顶生小叶有短柄,最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基部小叶渐小呈附片状;小叶片通常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或呈裂片状,上面绿色,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紧贴银白色绢毛,叶脉明显或不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较少;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和叶柄连成鞘状,外面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上部茎生叶托叶草质,多分裂。单花腋生;花梗长2.5-8厘米,被疏柔毛;花直径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常2-3裂稀不裂,与副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形,比萼片长1倍;花柱侧生,小枝状,柱头稍扩大。[1]
蕨麻委陵菜生长习性
生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海拔500-4100米。喜潮湿环境和沙性土壤。[1]
蕨麻委陵菜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本种分布较广,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以及南美智利、大洋洲新西兰及塔斯马尼亚岛等地。[1]
蕨麻委陵菜功能效用
在甘肃、青海、西藏高寒地区,根部膨大,含丰富淀粉,市称“蕨麻”或“人参果”,治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又可供甜制食品及酿酒用;根含鞣料,可提制栲胶,并可入药,作收敛剂;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又是蜜源植物和饲料,植物。[1]
蕨麻委陵菜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不能吃的中草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