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老人的老人今年83岁身体一直不好有山东济南哮喘病医院多年今年身体用药期间都

肠息肉最佳治疗方法 【范文十篇】
肠息肉最佳治疗方法
范文一: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大多数的息肉是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但也有一部分的息肉会发生癌变倾向,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息肉的治疗一定要遵循息肉治疗原则,不要盲目切除息肉,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息肉。
(一)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切除肠息肉,尤其是结肠息肉的最常用方法。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内镜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结肠镜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频电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一次性进行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待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对于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切除,有时候也用氩气激光电凝的办法治疗,安全快速。内镜切下的息肉一般要收回,并送病理检查。
(二)手术治疗
息肉及息肉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肠段切除、结肠次全切除、全结肠切除、全结肠及直肠切除。视息肉的多少、基底的宽窄及所在的部位而定。
1、对单个有蒂息肉可作内镜下圈套、电灼(凝)或结扎摘除;对体积较大者,可选择肠壁、肠段切除。
2、无蒂或广蒂息肉,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的可经肛局部切除(一般要求息肉距肛缘的距离小于5厘米)或经骶后路局部切除(息肉距肛缘的距离6~9厘米);息肉位于腹膜反折以上的可行肠壁切除或肠段切除。
3、息肉病:可根据情况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瘘;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结肠全切、回肠贮袋直肠吻合术。
对于手术切除的息肉,应常规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快速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
息肉恶变的处理原则:
1、对局限于粘膜层的原位癌:采用局部切除即可。
2、息肉恶变:癌变侵及粘膜及粘膜下层,尚未穿透粘膜下层时,可采用局部切除,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术后注意定期复查。
3、浸润癌:癌变穿透粘膜下层时,处理意见不一。
息肉癌变时有下列四项特征者,可行局部切除:1)肠镜和病理学检查均证实息肉完全切除;2)癌细胞分化好;3)切缘无癌;4)无血管及淋巴管受累。
息肉癌变时有下列四项之一者,需行肠切除术:1)带蒂息肉头部有浸润性癌且分化差;2)癌细胞侵入粘膜下淋巴管或静脉;3)切缘有癌;4)广基息肉的浸润性癌。
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也是临床绝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
原文链接:/wcxr/9484.html
范文二:结肠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一、结肠息肉术后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菜系及功效:肝调养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术后食谱
口味:清香味 工艺:煮
枸杞油菜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油菜50克,枸杞子30克
调料:盐1克
1.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沥干水分后放入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
2. 油菜洗净,去根,放在加盐的热水中焯一下,捞出,切成4厘米长的段。
3. 枸杞用温水泡至回软,洗净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4. 见粥变黏稠以后,加入油菜段、枸杞和盐,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克:
粳米:唐o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o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二、结肠息肉吃哪些对身体好?
1、临床上有吃流食(粥、汤)、吃软食(馒头、面包)等饮食医嘱,因为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伤口需要愈合时间所以这段时间里尽量吃软食,以免吃肉类、豆类等不易消化食物影响创伤愈合。
2、水果、蔬菜和全谷有助预防结肠息肉: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降低结肠息肉的风险。另外,水果和蔬菜还富含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结肠癌症。
3、补钙有助预防结肠息肉:钙可以很好地帮助人类对抗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即使患者以前已经患过这些疾病。有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补充钙片的人其结肠息肉的复发风险下降了 19~34%。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和其他乳制品,还有花椰菜。另外,维生素D (能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 也显示出降低结肠直肠癌风险的作用。你可以通过适当摄入一些动物肝脏、蛋黄、鱼和添有维生素D的乳制品等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阳光也可以将皮肤中的一种化学成分转化为可利用的维生素D。如果你不喝牛奶,也不晒太阳,你可能得考虑服用 “维生素D + 钙” 复合补充剂了。
三、结肠息肉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避免进食冷流食,放置较和时间的偏冷的面条、牛奶、蛋汤等也不能喝。因为食道狭窄的部位对冷食刺激十分明显,容易引起食道痉挛,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和胀麻等感觉。所以进食以温食为好。不能吃辛、辣、臭、醒的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同样能引起食道痉挛,使病人产生不适。
2、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范文三: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也是临床绝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
内镜治疗是切除直肠息肉最常用方法。一般来说,只有有癌变倾向的息肉,或者导致临床症状的息肉才需要考虑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可以采取的切除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结肠镜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频电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一次性进行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待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技术,甚至可以完整切除5到10cm的扁平息肉。对于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切除,有时候也用氩气激光电凝的办法治疗,安全快速。内镜切下的息肉一般要收回,并送病理检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一般是安全的,但是也会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肠穿孔,内镜下直肠息肉切除过程中可能把整个肠壁切穿,导致肠内容物进入腹腔,病人出现气腹,腹痛,感染等。比较小的穿孔有可能通过内镜用金属夹封闭,大的穿孔需要急症手术治疗。息肉切除术后出血也是常见并发症,绝大部分的出血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止血而避免挽救性手术。
对于腺瘤性息肉,或者不明原因息肉,当内镜下无法切除或者切除不成功时,需要手术治疗。根据息肉的性质,病变大小以及距离肛门的远近有不同的手术切除方法。大部分的直肠息肉可以从肛门切除。
对于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腹泻病人,可给予缓泻药物,口腹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等,还可用甲硝唑等保留灌肠。腹痛者,予以解痉镇痛药物治疗,肌注阿托品或口服普鲁苯辛等药物治疗。便血者可用止血药物,如止血定、维生素K、安络血、立止血等。
原文链接:/zcxr/3012.html
范文四:http://jbk.39.net/
肠息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息肉该怎么办
肠息肉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1.小肠绒毛状腺瘤有30%~50%的癌变率,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3%~8%,小肠腺瘤亦可发生套叠和出血,故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宜。
2.带蒂者可做小肠壁楔形切除;较大而无蒂或因肠套叠致肠管血运不良者,可做肠切除吻合术。十二指肠腺瘤可于内镜下行腺瘤切除,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腺瘤局部切除后需做胆总管和胰管的引流,对已经恶变的十二指肠绒毛状腺瘤应考虑做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3.对于PJS的治疗,目前尚有争论。有人主张对于未并发肠套叠及恶变的可不治疗,理由是小肠PJS恶变机会少,小肠切除过多可引起吸收不良,小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我们认为对较大的腺瘤采取积极治疗为宜,通过纤维胃镜、肠镜可摘除部分息肉,如经腹手术时应果断切除较大的、质地韧或硬、基底广的息肉。
二、预后:
1.腺瘤切除后预后良好,十二指肠良性绒毛状腺瘤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30%左右,需定期复查。
肠息肉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http://jbk.39.net/xcxl/yyzl/
范文五: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80例单发性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切术、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A组和C组对广基和扁平息肉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息肉;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结肠镜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结肠镜下切除结肠息肉为目前临床常用手术方法[1]。为比较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切术、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临床效果,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80例单发性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60例。A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5岁,平均(43.2±4.2)岁,乙状结肠息肉患者13例,降结肠息肉患者14例,横结肠息肉患者17例,升结肠息肉患者16例,广基和扁平息肉32枚,亚蒂及蒂息肉28枚;B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5岁,平均(43.1±4.5)岁,乙状结肠息肉患者14例,降结肠息肉患者14例,横结肠息肉患者17例,升结肠息肉患者15例,广基和扁平息肉31枚,亚蒂及蒂息肉29枚;C组患者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4岁,平均(42.8±4.6)岁,乙状结肠息肉患者12例,降结肠息肉患者13例,横结肠息肉患者18例,升结肠息肉患者17例,广基和扁平息肉30枚,亚蒂及蒂息肉30枚。三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疾病等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结肠息肉,并有手术指证,无手术绝对禁忌症。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手术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术前均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积极完善术前检查,于术前6h禁食,术前3h分次服用甘露醇和乙二醇电解质溶液,以清洁肠道。结肠镜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型号:V70,手术设备为德国爱博尔公司生产,型号:ICC200。A组患者在结肠镜下使用氩离子凝固术对息肉逐次凝固,直到灼除整个病灶;B组患者使用高频电切术治疗,将息肉基底部用套圈器套住,再用高频电刀将息肉切除;C组患者采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在病灶边缘注射1:10000肾上腺素5~10ml,是息肉和黏膜下层分离后用套圈器将基底部套住,再将息肉切除。术后禁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常规使用抗生素,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规定治愈:息肉完全切除,3月后复查见病灶处有新生黏膜上皮组织长出,并未形成瘢痕;无效:息肉切除不完全,术后复查仍见病灶处有息肉残留。②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临床疗效 A组和C组对广基和扁平息肉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和C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结肠息肉为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隆起状病变,可发生在结肠任何部位,能引起患者出现反复的腹痛和肠道出血,如不及时切除,会增大癌变可能[2,3]。目前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主要有三种手术方式即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切术、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有其优缺点[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广基和扁平息肉采用氩离子凝固术和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高频电切术能采取标本进行组织检查,但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综上所述,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各种息肉类型,氩离子凝固术对广基和扁平息肉的治疗有明显治疗效果,高频电切术治疗亚蒂和蒂息肉有显著效果,但并发症较多。临床上治疗结肠息肉应根据息肉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息肉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苏忠,杨奕,李高岩,等.结肠镜引导下腹腔镜治疗结肠息肉32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47-148.   [2]刘红云.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61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83-85.   [3]吴军,钱家鸣,盖小荣,等.529例健康体检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72-275.   [4]延喜胜.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409-411.   编辑/申磊
范文六:现
代 中 医西 合结
e rn  J
l  o f   I
d   r Ta
id t i
C hi ne
  M d e ci
in e  2
c, 2 2
( 36)  
4 04 5?  
不 同 科外方
法 疗治 结 肠息
王树  军, 周 安
集 辛市中医院 ,
北 河 辛 0 5集 23 6
要 ] 目  的  探 讨 内镜手 术 与
传统手 术 治
肠息 肉的 临床 效 果 。
抽 取8 例 0临
肉 患者, 随 机
分 2为组,
法 术切手除
下 手术, 对
比2组 患 者
二次 手 术率、 并 发
生症、率住
院 用及 费患者 满
意 率等 情况
结。   观 察果组 患 者
复 率发 1 0 , %对照 组
者例 2(5
)% 接 受
次二术治手 ,疗对 照 组
) 观 ; 组 手察术 后
%2, 对照组
观察组 住院用( 0 .费 56
± . 0 4 ) 1
 万 , 元对组 照(2 .
3 1 ± . 05 6) 万
组者患 满意 9 5 度,% 对照组
6 0%。 以
上 资 料2组 比较 有 显
用内 镜技 术 治
者效果 明 显
,比统传术手果好 ,效 复发低率, 临
满 度 高意
[  键关 ] 词  内 镜 ;肠结
科 治疗; 手
中[分类号图]  
[文 献识标码
  ]  B
1  00 8—8 8 4 9
201 3 ) 3 6 —4
2   0查 扪到或
协 助下 找
结经带切开肠肠壁 ,
 用卵圆夹钳住息肉
先部 用 号 4丝 线做 结 扎
扎缝, 切 除
用 。1号丝 线 纵
 缝闭 肠 壁, 再
包埋 层 合 缝。  2
  结  果 
肠腔 内 突
变 称 为 结肠 息 肉 …
  。为了探 讨 常
术 切 除与 内镜下 手
治疗术 结肠 息
的临 肉 床  效,疗 者笔 对8 例O结 肠
息肉患者 进
了 行对 照研 究
,现 将 结
如下 。  1 临
取选2 0 1
2年 1 2月 1
在我 院就 
察 患组 者 再
率 显著低 于 对照 组
, 接 受次 2手 术   治疗的
显低  于 照组 对 住 院, 用费 显 著 于 对 低 照 组,
手对术 治 疗
果 的 满 意效 度
 显 著高 于 对 照
)。见 1表 。 
的8 0诊例 结肠 息 肉患
者 ,知均 情意同,
分机 为 2
组 :察观组4 O
例 ,男21 例, 女 19
例;年 龄2
~ 736 ( 3
. 978  
);岁 其 单中 发 息
肉27例 , 多
发 l3 例。 照对组 4
 男22例
, l 8女例;
1. 3 6
±5. 4 8
中其单 发息
 2肉6例 ,
多发 14 例。2 组患 者 的 性 别
料资比较  无 显著性差异 (
0 ) 5 ,具
2. 方 观 察 法组
患 采者用 内 镜 下 息肉摘 除
2组二 次 手 术
、再 复发、 次发症并
及患者 满 意 况 情比 较  例表( )  %
年轻者患次可一摘除 1 0— 2枚0
术前,1   d
  进流 ,质 口服 泻
0硫酸%镁1
萄 糖 盐 葡 或 水温  开水5 0
m   )L。术 前2
h  服温 生理 盐 水 1
侧、 屈 膝
位采。用 圈
法, 由 手 助将内
镜自肛口伸  入 ,
手主纵操 头镜 向方,寻及
息 肉吸出周。 粪水 、围 黏液 与
3 讨论  
气内 体 以, 防 内肠 易燃 气 体
套 圈丝 套
 肉 颈部 , 空悬起 息提肉收紧圈丝 ,后同
频 高电仪开 到
2. 5~  
合流 电档后 击
电发 源, 每
2次~  3S
~1次 2 即 , 摘可
肠 结 息肉指 结肠
实 质 性 的病变
,分  为 发单性 息、肉
息性肉和 结
息 肉肠 ; 病 形按 态可 分 为 长 蒂  息
肉 、短蒂息 和肉基息 肉广,其 病 理 类型
除息 肉 。
肉息 活 送检 若。
肉息 大较者
可 , 分 多作次
通  电 切 割,更 可
使 蒂内血 管
血 。 后术进
食 半 质流 ,观 
察部腹通便与况情 ,以 了 解
便 与血。 对
非 肿  瘤性
肉  。息肿
为 肠结腺 瘤 , 包
 腺瘤 、绒毛 腺状和混合瘤 性瘤 ,腺非肿 瘤 息 性包括肉 :幼
  息肉、 黑斑合综征性息肉 、炎 性息 、 良性肉 淋巴 样 息肉
、增生 性 息 
肉  。肿等 瘤性 息
肉发 常恶生
  1 em 腺 瘤的 的恶变 率
为 0 .7 %
1 %, .于大2
瘤的恶 变 率 为
%0   。有蒂
腺瘤 的 恶 率 较变
高 。广 基
腺瘤 者 头 部出溃疡现, 则 高
疑已 有 恶
结。肠 息 肉 有 一 定  的
血止 剂。对
凝 电不足 ,  
有 老年有动些脉化患硬更 者应意注,
一般多为 血 渗 , 于 对 血出
量 多者 不 可静脉,注滴止剂 ,血
保观守 察;若 便 鲜血红多 量时 ,
时 在 下镜寻
电 止 凝血。
结 肠 穿孔多 数
度致 所, 术应中慎谨操作
若 观; 到腹察 、痛 压 痛等 腹 膜 刺 激
症  状时,
剖 做 肠 修 补 术腹。 对 照 组采
经用 腹腔 息
需 而手 术 切除
对。 小于 息的 肉
, 可 行 维纤 镜 下 切 内除
,对而于 2 大 c  m的 肉,息需
腔 镜 手 术进行  切 除 。
    经。
纤 维内 结镜肠 息 肉 切 除
术适 应 于 结
息 肠或肉 高位
术 , 醉麻 选择 连
续硬脊 膜 外
麻醉 或 者 气管
管插全 身 麻
醉。 平  
位。需在 内镜
下 助 协定位 者
位石 切 。口 
腹 正 中 切、 口 选 择 。 肠 壁 开切息 肉
摘 术除, 进
的蒂 小息肉
大 息肉 ,但 其蒂 <2  
m cj 。   套圈 
0 4 -6
志 M o de
J o ru na l  
t o n a li
e s e n a
nd  W es
t e rn   e d Mi ci
021 3  
2 2 ( ,36 )   应用 。
 肉息 时 应 ,意注 勿将邻
近黏 膜 折 叠
人 , 套以 免致 肠导 穿孔 。 用
法圈通时电收与套紧圈配合要适 当 ,不要
因 通电不 足、
发 出血 , 生 不也 要通
时 电 过 长间或
流 过电 大,
  [参 考 
文  献  ] 
, 明唐 瑞 明 ,倪扬 ,等 .
电 治疗凝 结 肠息 肉 1
6 7 例 分 [析
.现]代I 临床 医 学,
21, 3 8
5:0— 5 1
或 电镜子内镜 用
高频 电 或  微波或激 光除摘或凝 除息肉 ,
是 对 肉息治疗 的一 大
改 进 。   
2[]   杜爱 民, 毛勇, 石 敏 ,延 等 .结 肠 息肉
的临床特 征
]胃. 病 肠 
学和 肝病 学杂 志 , 2 0 1
0 , 19 ( 1 ): 5
3 5 ~5 
痛的苦 , 并 且一
次可以摘 除多枚
剩 余部 分
高 温 的 影响  已
破 遭坏, 在 愈
会自 行坏 死 脱
落故 电 。凝时 不 宜
  凝过深除,
钳 钳除 息时肉
,将 息 头肉 部夹
 住后一定要 起提
使 , 肉基 底 息 形成 细长
否则易烧 ,伤肠壁
  。避 免圈
部接触 息 肉 旁 正 常
。孔 创面较  
陈星, 康
艳 ,汪 嵘,等
肉镜息 下 疗治 的临床
研 [ J究] . 』
药志,杂2 0
:4 4 1
4 4~2  
万  知 竹,
凝 电 电切 应 用 体 
国社中区医 师: 学医 专业 , 2
0 12, 1 4
) 3:3 9  
5 ][ 荣萍 ,李 唐,浩
黄 平伟 .1
会 体[ J] .
学 杂 术志 ,
) : 0 6  
, 给应止血予剂抗及生素
, 严密察观。
本床 临研 究
现 发, 观察
者 再次 复
率 著 低显   于照对 ,组接
二受 次手 术 治 疗
的人 数 显著 少
于 对 组照, 由此
较 彻 ,底 减少
术 手 风 险的, 避
6 ]   谭启文, 杜 文,福钟 东,
疗治 大 肠巨 大 息
1 3 肉6例
临床 分 [析J
2 00 9
4, (3) : 2 8
6 [   7]  汪朗
惠,王 艳,惠 杨凯 成
.内镜 下 高
频电凝电 切术 治
大疗 肠息 肉  
究 , 02 09, 4 7 (
15 ) 1:
8—1 2 2  
的症发 生 率 明 显 低
于对照 组 ,
院 住费 用
显著低 于对照
对者手 术 治 疗 效
度 著 高显   对于照
组 。由 可 此 见
, 内 手镜术
比 统 手术 具 有 传手术 效 果 好 ,   复 发率 低 ,
临床费少 ,花患
满者度 意高等优
点 值 得 临, 床推
8 [ ]   和顺 吴, 陈 键 , 林佩马 炯
等, .内 镜 下
床 分析[ J ] .实 用 全科
2 , 0 80
4 7—747 8  
[ 收稿日期
31—05 — 52
力 张疝修 补
  ,术口7 厶! r = 』
   老 年 腹 股
临 床 析分
军 (京 北 市兴 大区 采镇育中心
院 北京 ,10
26 0 6
  [ 摘]要   目的   观察无
补 术 治疗
沟 股 疝的临 床
选 取   老 腹 年股
1 者2 2 , 随例
机 分   2成组 , 组每6 1 例,
组 采 用照硬膜
统 疝 修 传 补 ,术
究 研 组采用
部局麻 醉 加 疝
环 充 填式无 张
手 者术 时间
、床 下 动 时 活 间、
住院时间 术后、复
、 发后 术 并发
阴囊水肿、 术
、 口切 血 、肿 尿 潴  、留 丸萎睾 缩、切
口 染 感等)
及以 者 术 患 生 后活质 量
情 况结。 果  组2 患 手者术 时
活 时 间动
、 院住时 间
发率生 较比均
(均 < 0 P.0
研组 究后 生 活 术 量 质评价
中,生理职
能 、体躯 痛 、 疼活  力 及以 精神 健 康 方 面
组 P( 均 0<
。)结 论   部局
麻 醉 无 张下
统 传术 式 具有 安
复快等优恢 , 值点 得 层基 院 推医广
关词 键] 
环疝 充填 无;张
补术 ; 麻醉 ;发并症 ; 复
(  图中分类 号 ]  R6 5
.62 1  
[文献 识码 ]标
章编号]  文 1
00 —88
2 (0 1
) 33 6 —40
一般资料1 选 择 院 2我
0 0年58 ~月 20
1 年 28月 收
组织以 及 脏
因 导原致 位
, 从 变后天 形
间 隙 、 孔裂或
不良 存在的薄
区进 弱人
一 位 , 部这 种
。其 疝中 发生
沟 区 的称 为腹 股  沟疝 ,
临l 根 据床
股疝沟者患
均符,合相关诊
, 除标 排准 : 股疝 
者 ;存在 醉手术麻禁 忌者证 ; 性 咳慢 、 便嗽秘等
内腹   压者;
血凝能异常功、 口 服
活 血瘀化药 物 未 停 药 以 及
疝 、斜疝 、马 疝 鞍( 同时合 并直疝 和斜疝 ) 以 及 股
等 。 疝 腹  股 沟 疝修 补
是 外普科 专
常最开 展 的 手
术 之 ,一我 国
每年 新  增 大约
0 02 万例
腹 沟股疝 患 者 , 疝
补手 修术在 卫生 保支健 出  
疾 病者 ;具 有神精、
言功 能障碍 语法进无行 床访临视 者
妊; 娠哺 乳期女患者性
术 ;后 随访失 访
。男者1 1
1例 ; 年 0 6龄 0~ 7 8 , 岁均 6平5 . 6岁
0 例 0 直, 疝 12 例 1 ,例0系 
发复再疝次手 , 术 0 1例 2 患者为 初 次
l 疝例 ,8 Ⅱ型
0 , Ⅲ例疝 型56例
并 列前腺 增 生 1
劳 能 动力 下 降 方面
都 产将生 巨 大 的
影 响 …。
采用 局 部
麻下疝环充填醉无 式张力疝修补
术治疗股 腹沟疝 患者, 同 
以与 传往 统疝
床 临资料 进
对分 比 ,析现
结 果 将报
如道下。  
、 慢例肺性部病 1疾8 例
,血高 2 6例压,
增 高26 例,
2例 1,脑血
疾病 管 2例 1 将。 患者
1 临床 资 料 
组2组 , 每
6 组例1 , 组 2患者 的
龄年、 性 、 别病 情
范文七: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2年6月第5卷第2期  ChinJCurrAdvGenSurg June 2002 Vol.5 No.2文章编号:02)
结直肠息肉的癌变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
张桂英 陈小春 潘 凯 麦沛成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20)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病变的相关因素:124,以左半结肠、圆形、单个、腺瘤性息肉居多有19肉。多发性息肉癌变率(39.5%)高于单个或2个息肉患者4%)高于2.0cm以下的患者。肠镜下息肉摘除99例,,例。结论:结直肠息肉数目越多越大癌变率越高,,均可在结肠镜下摘除。。【关键词】肠息肉;,外科【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
Aanalysisofcanceratefactorsandtreatmentmethodsofcol2orectalpolyps
ZHANGGui2ying,CHENXiao2chun,PANKai,MAIPei2cheng
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ShenzhenPeople’sHospital(Shenzhen518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Canceratefactorsandtreatmentmethodsofcolorectalpolyps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Thedocumentsof124patientswithcolorectalpolypsdetectedby
videocolonoscopeinpast5yearswereretrospectivelyreviewedandanalysed.Canceratefac2torsofcolorectalpolypswereanalysed.Results:Mostpolypswerecircularsingleadenoma2tousandwerefoundmainlyleftcolon.19of20malignantcolorectalpolypsandcoexistingcarci2nomaoccuredinadenomatouspolyps.Therateofmalignantchangeofcolorectalpolypswashighernumerousthansingleinnumber,washigher≥2.0cmthan<2.0cminsize.Polypectomyincolonoscopyorcolotomyandcoloproctectomyoperatedon99,4and21patientswithcolorectalpolyps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rateofmalignantchangeseemeddependentonnumberanddimensionofcolorectalpolyps.Cancerationoccuredeasilyinbig,numerouscolorectalade2nomatouspolyps.Pedicellateandsmallcolorectalpolypscanberesectedincolonoscopy.Colo2proctectomycanbeoperatedonpatientswithbigmalignantcolorectaladenomatouspolypsandcoexistingcarcinoma.
【KEYWORDS】ICRPathology,surgical
[作者简介]张桂英(1963-),女,医学学士,主治医师。
  结直肠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状态,研究其分布、数目、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以及临床表现,对指导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探讨结直肠息肉恶变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1年6月,我院通过电子结肠镜共检查出结直肠息肉124例。男74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6个月~83岁,平均50.2岁。1.2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79例,腹痛38例,腹泻25例和粘液便21例。合并慢性结肠炎3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肠套叠1例。1.3 息肉的分布与病理类型 直肠息肉23例,状结肠息肉37例,降结肠息肉18例,12例,升结肠及盲肠息肉14例,20例。例9肉38例91,28例,幼年性息肉5例,9例,息肉癌变11例。1.4 治疗方法 经电子结肠镜在直视下用圈套电灼法切除61例,热活检钳法切除25例,活检钳法切除13例。经腹肠切开息肉切除术4例,结肠切除术21例。2 结果2.1 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病理类型与癌变关系 见表1~5。
表1 结直肠息肉的部位与癌变关系
部 位直 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盲肠结直肠多部位合 计  3P<0.01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2年6月 第5卷 第2期 表3 结直肠息肉的大小与癌变关系
≤0.50.6~1.01.1~1.9≥2.0  3P<0.01
伴肠癌例数
5.712.118.229.4
表4 结直肠息肉的形态与癌变关系
形 态例 数伴肠癌例数带蒂圆形383广基圆形504带蒂分叶状161广基分叶状201
10.518.012.525.0
5伴肠癌例数918炎性息肉281幼年性息肉50  3P<0.01
2.2 治疗效果 本组中绝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良好,但圈套电灼法和活检钳法各有1例术后并发创面大出血而行肠切开止血术,1例热活检钳法切除术后并发肠穿孔而行肠穿孔修补术,圈套电灼法和活检钳法各有1例术后复发而行第2次息肉摘除
伴肠癌例数
26.116.211.18.314.315.016.1
表2 结直肠息肉的数目与癌变关系
数 目单 个
2 个3个以上
伴肠癌例数
5.211.139.5
  3P<0.01
术。经腹肠切开息肉切除、肠切除术后无一例发生
严重并发症。3 讨论3.1 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 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便血,本组病人中便血者占63.7%,与吴子刚的报道相似[1]。其中有蒂、直径大于1.0cm的腺瘤性或幼年性息肉患者以及癌变的息肉患者便血的比例较高。除便血外,腹痛、腹泻和粘液便等也是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合并有慢性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同时有肠癌的患者中比较多见。所以,若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当建议患者尽早做结肠镜检查,以免延误病情。3.2 结直肠息肉的癌变及其影响因素 结直肠息肉与肠癌的关系一直倍受关注,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有密切的关系,有很大部分结直肠癌可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也就是说,肠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本组124例结直肠息肉中,癌变11例,同时伴有肠癌9例,癌变率达16.1%,并显示结直肠息肉的癌变与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发病率和癌变率均最高,其中,直肠息肉癌变率高达26.1%,显著高于其它部位(P<0.01),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息
 张桂英,等.结直肠息肉的癌变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109?
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直径在2.0cm以上的广
基肠息肉,在结肠镜下摘除则风险较大,造成医源性肠穿孔、大出血或切除不净可能性比较高,本组分别有1例肠穿孔和2例大出血,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被迫急诊行肠穿孔修补、肠切开止血术,有2例术后不到半年复发,为安全起见对此类息肉原则上最好经腹行肠切开息肉切除术。伴肠癌息肉、有癌变的较大息肉或多发性息肉,尤其是肠息肉病者则应当经腹行肠切除术,本组有21例,其中1例因病变严重行了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整体治疗效果理想,无一例并发肠瘘或吻合口狭窄等。
 ],.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
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息肉在3个以上者,癌变率
高达39.5%,明显高于单个或2个息肉患者(P<0.01)。息肉大小与癌变率呈正相关关系,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越高,直径2.0cm以上息肉癌变率为29.4%,显著高于2.0cm以下的各组(P<0.01),与Tierney的报道相似[2]。息肉形态与癌变也有一定关系,癌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广基分叶状→广基圆形→带蒂分叶状→带蒂圆形。息肉的病理类型与癌变有密切的关系,腺瘤性、炎性、幼年性息肉的癌变率分别为20.9%、3.6%和0,前者与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最大,本组癌变息肉或伴肠癌息肉中几乎全是腺瘤性息肉,应引起重视。3.1 结直肠息肉治疗方法的选择 自从电子结肠镜应用于临床诊疗之后,临床医师对结直肠息肉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有了质的飞跃。往往有临床症状,癌变,[3]性质而定,,均可经电,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本组90例均切除成功,且术
[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143.
]RP,BallantyneGH,ModlinIM.Theadenomatocarcino2masequence[J].SurgGynecolObstet,94.[3]TheodoreRS.Colorectum.In:LawrenceWW,AdamsJE,eds.
Currentsurg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M].EastNorwalk:Ap2
pleton&Lange,.
(收稿日期 )
(上接第104页)  LipponenP等[5]对208例乳腺活性功能,从而采取或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癌组织E2Cadherin表达分析结果表明,E2Cadherin本文研究发现,E2Cadherin基因表达单因素分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虽与高生存率有关,析虽与乳腺癌转移发生有关,但与疾病缓解期无相但与疾病缓解期差别无统计意义。然而Oka等对关性,提示尽管不同患者有相同转移基因,个体差异120例乳腺癌E2Cadherin表达结果研究表明,E2及不同治疗可以改变转移发生的时间,提高患者生Cadherin表达与广泛腋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有存质量。[6]
关。我们的结果显示,无淋巴结受累的患者E2Cadherin阳性率62.2%,明显高于有淋巴结受累组参 考 文 献36.2%,且受累淋巴结4个以上组阳性率最低(29.6%)。同时E2Cadherin与发生远处转移密切相关,[1]GamalloC,PalaciosJ,SmithM,etal.CorrelationofE2Cadherinex2
pressionwithdifferentiationgradeandhistologicaltypeinbreastcar2E2Cadherin阳性组远隔转移发生率15.6%(7/45),
cinoma[J].AmJPathol,):987293.
远低于阴性表达组34%(16/47),差别有统计意义,
[2]HiranoS,SommersCL,ThomponEW,etal.Anovelcadherincell
表明E2Cadherin表达在乳腺癌的局部与远隔转移adhesionmolecule:itsexpressionpatternsassociatedwithimplanta2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筛选术后复发转移高危人群tionofmouseembryos[J].JCellBiol,1211.
的有效指标。
有研究证明:E2Cadherin丢失或功能缺失在促进上皮细胞恶变、获得侵袭力中起关键作用,不同癌细胞株的浸润能力与E2Cadher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E2Cadherin作为转移抑制基因,对肿瘤细胞的高聚能力获得和转移侵袭力的抑制起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论断。关于其失活机制,可能由于各种致癌因素使E2Cadherin基因高度甲基化或E2Cadherin启动子功能失调等因素导致,对此机制的研究可能会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肿瘤转移
[3]BrackenburyR.Molucularmechanismsofcelladhesioninnormaland
transformedcell[J].CancerMetastasisRev,.
[4]NagafuchiA,BehrensJ,SlagleBL,etal.Transformationofcellad2hesionpropertiesbyexogenouslyintroducedE2cadherincDNA[J].
Nature,~343.
[5]LipponenP,SaarelainenE,Beniton,etal.ExpressionofE2Cadherin
(E2CD)asrelatedtootherprognosticfactorandsurvivalinbreastcancer[J].JPathol,):1012109.
[6]OkaHShiozakiH,KobayashiK..ExpressionofE2Cadherincellad2hesionmoleculesinhumanbreastcancertissuesanditsrelationshiptometastasis[J].CancerRes,):.
(收稿日期 )
范文八:目前,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已高达51%。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有黏膜覆盖的突起肿物,其质地较软,可单发,也可多发。根据直肠息肉的病理改变可将其分为新生物性(腺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化生性(增生性)四种类型。新生物性直肠息肉为肿瘤性息肉,其癌变的可能性较大;其他3种类型的直肠息肉则为非肿瘤性息肉,其癌变的可能性很小。肿瘤性直肠息肉是由于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使局部黏膜隆起并向肠腔内突出生长所致。该类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和管状绒毛腺瘤性息肉,其癌变率分别为27%、34%和50%。   通常,直肠息肉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多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大多数患者都是在体检时被发现患有该病的。若直肠息肉较大,经常受到粪便的摩擦,可导致肠黏膜糜烂,使患者出现血便和黏液便。若出血量较大,或出血时间太久,则可使患者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若直肠息肉较大,还可使患者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内有较多分泌物流出等症状。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直肠息肉的以下特性判断其性质:①大小:较大或增长速度较快者容易发生恶变。②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者易发生癌变。③外形:有分叶者易发生癌变;光滑圆润者则很少发生癌变。④脆性:用器械触及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⑤类型:长有蒂的直肠息肉大多是管状腺瘤,其癌变率相对较低。⑥有无溃疡:大多数直肠息肉都不会发生溃疡,只有当其癌变时才可形成溃疡。特别是长有蒂的息肉,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该息肉已发生癌变;⑦基底的大小:基底大、头小者极易发生癌变。当然,能够准确判断直肠息肉性质的最好方法还是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大肠癌患者中,直肠癌患者约占2/3。而且多数大肠癌都是由肠腺瘤发展而来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15年。因此,除了呈丘状隆起性结节样的直肠息肉患者可定期进行复查外,其他的直肠息肉患者一般都应尽早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电灼法:电灼法是借助于直肠镜,用电烙器或高频电凝器烧灼息肉的根部(对没有蒂的息肉可烧灼其中央部)。但在烧灼时要注意不能烧得太深,以免损伤肠壁。该方法适用于距离肛门远且较小的直肠息肉患者。   2.套扎法:套扎法是借助于扩肛器将息肉轻轻地拉出肛门外,然后用特制的胶圈套在息肉的根部,使其因缺血、坏死而脱落。该方法适用于距离肛门较近且长有蒂的单个直肠息肉患者。   3.注射法:注射法是将硬化剂注射于息肉的基底部,通过阻断血液循环而使其脱落。常用的硬化剂有5%的鱼肝油酸钠注射液、6%~8%的明矾注射液和95%的无水酒精。   4.手术切除法:成年人所患的直肠息肉往往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因而一旦明确诊断,患者最好及早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①局部切除:对位置较低、基底宽大,或者怀疑有癌变倾向的直肠息肉可采用局部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②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对较大或粗蒂、基底较广的疑有癌变倾向,且距离肛门6~7厘米以内的直肠息肉,可在对患者实行骶管麻醉的情况下借助于肛门镜将息肉的根部缝扎,然后将其切除。该方法的优点是在切除息肉的同时可将创面缝合,以避免术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③在肠镜下分期分段地切除息肉:对多发性息肉或息肉病,可在肠镜下分期分段地将息肉切除。若患者病变部位的息肉数量较多,可将该处肠段切除。④开腹手术:对无法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直肠息肉,可在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为其实施开腹手术,以便切除息肉。■
范文九:如何治疗结肠息肉
由于息肉的性质难从肉眼判断,故一般发现后应手术摘除或切取作病理学诊断,由于所在部位息肉或腺瘤大小、个数、有蒂或无蒂及息肉性质不同而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1.手术方法
(1)圈套凝切法:先吸净周围附着息肉的黏液和粪水,抽出并注入空气以置换肠道内可能含有的氢气、甲烷等,以防电灼时发生爆炸,近息肉张开圈套丝,避免套圈过于贴近肠壁,损伤肠壁致死穿孔,套入后抽紧套丝,根据蒂的粗细选择不同的电流功率,切割勿过快,切割慢止血完善。
(2)活检钳凝切法:对0.5cm的广基病灶,用活检钳全部咬住,上提使基底呈幕状的狭细假蒂,随后通电流凝固数秒钟,局部呈灰白色即可将活检钳咬紧拉下组织送病理检查。
(3)电凝器灼除法:多为0.5cm以下病灶,多属良性,对钳切不能切除者,可以电凝止血器接触后以凝固电流烧灼切除。但勿过深以免穿孔或迟发性穿孔,后者可发生于术后2~7天。
(4)手术治疗:息肉及息肉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肠壁切除、肠段切除、次全结肠或全结肠直肠切除。视息肉的多少、有无蒂及所在的部位而定:①有蒂单个作内腔镜下圈套、电灼(凝)或结扎摘除。对体积较大者,不易行圈套切除或切开摘除,亦可选择肠壁、肠段切除。②无蒂或广蒂者,位于腹腔反折以下者作局部切除,反折以上者切开肠壁包括基底部肠壁一并切除或肠段切除。③腺瘤病,包括家族性、非家族性,Gardner与Turcot病均有众多的肠瘤,易癌变且发生年龄早,如家族性腺瘤病一般50岁以前均全部癌变,故主张诊断为此病者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瘘,但给较年轻患者带来终身的生活不便,故有人主张作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
2.手术选择
内镜下切除有蒂息肉及无蒂息肉:有蒂息肉于结肠镜检时一并圈套摘除,无蒂息肉小的可电灼摘除,大的可黏膜下注生理盐水。圈套电灼摘除后常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0.1%~0.2%。
术后1~3年随访1次,包括对进展性腺瘤原位癌者,或高度不典型增生。因腺瘤息肉淋巴管贯穿黏膜肌层,故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者,均限于黏膜而无淋巴结转移。
有蒂息肉可圈套切除。无蒂息肉的处理为:①<0.5cm者可用活检钳凝除法将息肉全部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②0.5~1.0cm者可用圈套凝切;③如为多发性且逐一钳除不易者宜手术切除,肉眼判断为良性者,可采用电凝灼除法去除病灶。
原文链接:/jcxr/3777.html
范文十:肠息肉症状与治疗
当你看了这张照片,也许心里会犯疑,照片的中央有一个长长的柄、圆圆“脑袋”的东西,看上去多么像个“蘑菇”,究竟为何物?其实,它是人们常常说起的大肠息肉,是被电子大肠镜放大了近十多倍的有蒂肠息肉。
说起肠息肉,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它可能是个极为敏感的字眼。当病人得知自己肠子里长了一个息肉,心里就会七上八下,肠壁上怎么会长出来这个“怪物”?它是不是癌肿?或有朝一日会不会转变为癌?怎样将它去除?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从形状上来说,有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图2)、
广基息肉之分。
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
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
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
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
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检出息肉和确
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
镜检查(图3)。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
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
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图4),较大的有蒂息肉(一般直径大于2厘米),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或尼龙线结扎其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病人无须受开刀之苦。
大肠息肉 突出于粘膜面、呈球形或卵圆形根部有蒂的肿块称为息肉(polyp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物,其中有的属于粘膜的增生性改变
(如增生性息肉),有的属于腺瘤(如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后一类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有重要意义。
1.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 此种息肉从组织学结构实系腺瘤,故又称息肉状腺瘤(polypoid adenoma),较为常见。其中大约有75%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息肉直径一般在2cm以内,大多有蒂,状如草莓,色红,易出血。广基无蒂者体积较大。组织学上可见由增生的肠粘膜腺体组成。上皮细胞一般分化良好,偶见细胞有异型性。但增生的腺上皮细胞并不侵入粘膜肌层。此型发生癌变者并不多见。
2.乳头状腺瘤(papillary adenoma) 亦称绒毛状腺瘤(villous adenoma),少见,常单发,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基底部宽,无蒂或有极短的蒂。体积一般比腺瘤样息肉大。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的表面由一层或多层柱状上皮被覆,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此型腺瘤的癌变率高于腺瘤样息肉。
有些腺瘤中,可见乳头状腺瘤与腺瘤样息肉的结构并存,称之为混合型腺瘤。此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乳头状腺瘤近似。
3.结胞多发性息肉病(polyposis coli) 呈家族性发生,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familial polyposis),为一种显性遗传病。常好发于青年。肉眼可见在大肠粘膜上有许多散在的约黄豆粒大的小息肉群生(图10-27)。息肉一般无蒂,数目可多达数十或更多。镜下结构与腺瘤样息肉相同。临床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及便血。家族性息肉病易于癌变,据报导常在出现息肉症状大约15年后发生大肠癌。
图10-27 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肠粘膜面见多数绿豆至黄豆粒大的小息肉
上述三种息肉均为腺瘤性质,此外还有一些非瘤性息肉,主要者如下。
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较为常见,体积较小,属粘膜增生性改变。增生的腺体规整,有旺盛的粘液分泌但无瘤样改变,可自行消失。
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较为少见,一般常可以自行消失,不发生癌变。属于此类者如幼年性息肉(juvenile polyp),多见于儿童。息肉为单发性平滑圆形结节,组织学结构为肠粘膜上皮增生,有丰富的血管纤维间质及炎性细胞浸润。此类息肉也常见于血吸虫病患者。
Peutz-Jeghers综合征:为一种显性遗传疾病。在口唇及口颊粘膜等处有黑色素沉着,同时在肠发生多发性息肉。息肉具有错构瘤性质。发展成肠癌者甚为罕见。临床上主要有便血,有时有肠套叠症状。
大肠息肉的种类有哪些?
大肠息肉的种类有:
(1)腺癌样息肉:癌变机会大。
(2)乳头状腺瘤:癌变率在20%~30%间。
(3)黑斑息肉病:癌变机会很小。
(4)儿童性息肉:不会癌变。
(5)增生性息肉:不会癌变。
(6)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治疗大肠息肉的验方有哪些?
(1)上海中山医院已故著名中医专家姜春华教授方
【方药】党参、黄芪、赤芍、桃仁、白芍、莪术、黄药子、枳壳、甘草各9g,薏苡仁60g(先煎)。
【适应症】右下腹包块,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多,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苔薄,舌体小色淡,脉细弱。证属脾虚气弱,秽浊瘀血互结,凝滞于肠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四川王晋祥医师验方
【方药】乌梅、党参各15g,黄连5g,僵蚕10g,当归、赤芍、地榆各12g,牡蛎24g,甘草6g。
【适应症】多发性直肠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哮喘病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