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把病人当着捞钱的对象,把病人当梦见亲人不见了的医生太少,不见了!国家“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金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视病人如亲人,视亲人如病人
亲妹颈部长一包块,求治于我。查看后,决定亲自操刀。爸妈说:你最好让你们科主任做,以免你做不好怎么给你妹交代!护士长:你给你亲妹做手术,你下得了手啊?!我问妹:要不让别人给你做吧,我给你做,你放心吗?亲妹说:你要是有把握,就你做吧!当亲人来救助于我们的时候,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回避。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个领域是我擅长的,为何要回避呢?若是普通病人,我可以毫不犹豫的接受。现在换成了亲人,反而开始患得患失了吗?回避就是逃避,一个看似智慧的选择。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勇敢担当。最后,我毅然决然的给亲妹做了手术,结局是皆大欢喜!看着父母及妹妹的满意笑容,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视病人如亲人,视亲人如病人,这样的换位思考是可以做到的,是应该坚持做到的行医准则之一。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08
陈金辉大夫的信息
陈金辉大夫电话咨询
陈金辉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陈金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陈金辉大夫提问
陈金辉的咨询范围:
免费与付费咨询:(年龄不限)鼾症,咽喉疾病,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颅颌面部骨折,鼻骨骨折及鼻畸形;耳鼻喉头颈颌面肿瘤;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慢性中耳炎,先天性耳前瘘管。
陈金辉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好评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类问答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把病人当亲人的好医生|医生|胆管_凤凰资讯
把病人当亲人的好医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能耐心问诊听诊,善于和病人沟通交流”,“面对病人总是面带微笑”,“对待病人亲切和尊重如同家人”……上周,武汉市普仁医院在病人中发放3000份“好医生标准大讨论”问卷,患者们亲手写下了甄选好医生的“金标准”。
原标题:把病人当亲人的好医生问诊仔细听诊认真 面对病人总是微笑把病人当亲人的好医生本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姜颖 尹茜“能耐心问诊听诊,善于和病人沟通交流”,“面对病人总是面带微笑”,“对待病人亲切和尊重如同家人”……上周,武汉市普仁医院在病人中发放3000份“好医生标准大讨论”问卷,患者们亲手写下了甄选好医生的“金标准”。记者看到,在医院回收的2500多份问卷中,超过三成的病人直接在“我心目中的好医生”一栏写下了“方向明”三个字。据了解,方向明是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他的身边常年追随着一大批“铁杆粉丝”。
“这个医生蛮过细”20日上午10点半,记者在方向明的专家诊室外遇见到了刚刚开完药的罗家滔。68岁的罗家滔有40年的老胃病。他说,这些年为了治胃病,他跑遍了武汉各大医院。家里住在青山石化,每次去医院路上来回至少要4个小时,常常去了却挂不上专家号,只能白跑一趟。胃病不比其他病,遇上变天、情绪不好、饮食不注意,都会来发作,三天两头要往医院跑。每次去都花上大几百,这对退休金不到2000元的老罗来说,负担很重。他决定去离家近的普仁医院,那天正巧是方向明坐专家门诊。
“这个医生蛮过细。”罗家滔回忆起3年前第一次看病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说,方主任问得很过细,听得非常认真,大约问了10多分钟,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就像跟家人说话一样,“我第一次碰到这样好脾气的医生”。取药划价,10天的药才200多元,比原来便宜了一大半。回家后,罗家滔按方向明的叮嘱吃药、养胃,一年下来胃病只发了三四次。“以后我就只‘缠’他,还介绍了五六个朋友来。”罗家滔说,方主任每次看病时间都不少于15分钟,总是不急不躁蛮耐烦。“好多次晚上八九点给他打电话问病,他从来不嫌烦。”脸上没有一点不耐烦说起4年前第一次找方主任看病,正在住院的杜家新说是偶然。那天胃胀得难受,跑到普仁医院挂了个消化内科的专家号,正好碰上了方向明。“老婆都嫌我嘀哆,没想到方主任比我还‘嘀哆’。”58岁的杜家新笑着说,啰里啰嗦跟他讲了半天,他脸上一点不耐烦都没有;我每个问题都啰嗦半天,但经过他一解释,我马上就明白了。之后,杜家新每年体检都会加做一个胃镜。8月份体检时,发现胃上长了3个息肉,他马上想到了方向明。听方主任说“最好切掉”,他二话没说就办了住院。“病人来医院看病心情肯定不好,看到医生的笑脸,心里的痛苦就好了一大半。”杜家新说,方主任看病总是面带微笑,这种待病人亲切和蔼的医生,听他的话准没错。“他让人一见如故”一冶退休职工刘成清在普仁医院看了一辈子的病,却是第一次和方向明打交道。“男人看女人是一见钟情,我对方主任是一见如故。”他说。67岁的刘成清9月份突然全身发黄,到医院一查,胆红素是正常人的13倍,CT检查在胆管发现阴影,肿瘤标志物检查直接爆表,多家医院的医生都怀疑是胆管癌。刘成清回到普仁医院,挂了个专家号。刘成清把检查结果递给了方向明。了解到他有37年的胆结石后,方向明仔细看了检查单,又看了他的眼睛后说“不像胆管癌,多半是胆道结石长大了堵塞了胆管”。“整个过程他待人谦和、温和、亲和,是个很让人信赖的医生。”刘成清当即决定就在普仁医院消化内科做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了方向明的判断,就是一块拇指大的结石堵住了胆管。术后,他的各项异常指标很快都恢复了正常。昨天已经出院的刘成清专程赶到医院,送上了一首诗“德艺双馨方向明,救死扶伤在普仁,谦和名医诊断准,扁华代代有传人。”图为热心读者推荐好医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成都文明网
成都邛崃乡村医生扎根山区30余载 把病人当亲人
发表时间: 08:2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1977年,卫校毕业后,同班的很多人都在通过各种途径留在城里,但她却没有一丝顾虑地选择了回到偏僻的高何镇。她急切地盼望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小镇的人们,让他们摆脱疾病的纠缠重新扛着锄头回到田地之间。
  &&她在邛崃西部边远山区的高何镇卫生院一待就是30多年。她视病人如亲人,病人要求出诊,她随叫随到;哪家有什么困难,她必定全力帮助。这位医生名叫高在芳,提到她,村民们一定会竖起大拇指:“高医生是好人。”
  &&留下
  &&成了唯一的妇产科医生
  &&34年前,她学医归来,选择留在仅有几间破烂、简陋的民房,没有基础医疗设备的高何公社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像高何这样偏僻的山区,医疗条件依然较差,“没有医务人员愿意留下,山区妇女生产成了最大的难题。”这个时候,高在芳选择了到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成了高何医院唯一的妇产科医生。
  &&对山区而言,夜间出诊是个极大的挑战,黑灯瞎火,山路难走。在村民的记忆中,只要找到高医生,无论什么时间和天气,她总是有求必应。“高医生很热情,态度好,医术高,我们信任她。”高在芳经常带医护人员走村串户为村民免费体检,主动为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病送药。
  &&“我和她共事十多年了,感觉最深的是她把病人当亲人。”卫生院医生告诉记者,高在芳经常自费为病员提供吃、住,对经济困难的病员捐款捐物。
  &&从5年前开始,她和丈夫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在蜿蜒盘曲的山间公路上快走锻炼,这样的锻炼每天要进行两个小时,然后才回家做早饭。她希望用这个举动影响更多的居民,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这一次,她又做到了:从最开始他们夫妇的独立行动,发展到10多个朋友一起快走,再到如今,已有50多个人的群体在快走。
  &&不走
  &&因为放不下这里的亲人
  &&高在芳已经记不起究竟有多少次深夜上门抢救的事情了,但事后病人家属紧握她的双手泪流满面感激的场景却挥之不去,仿佛那双手上还留有村民握手的余温。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温度,是享受成就的温度,更是付出换来的幸福的温度。
  &&由于高在芳有着精湛的医技和良好的医德,邛崃市妇幼保健院两次请她到该院工作,因为放不下这里的人,她两次都婉言拒绝,留在了山区。“这么多年,我早已把乡亲们当成了亲人,怎么舍得离开?”到了2005年,高在芳已经是高何镇卫生院院长,这期间,医院实行了单病种限价收费,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和绿化建设,还自行购置了一系列先进医疗设备,对于大城市的医院来讲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里带来的却是医疗条件质的变化,如今,这个卫生院医疗服务范围已辐射邛崃、芦山、名山3地的20多个镇乡,医院医技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90%。
  &&在高何镇这个小小的地方,消息是关不住的,高在芳屡次拒绝诱惑,很多老百姓都知道,他们内心对她充满感激,这种感激在关键时刻往往用他们的行动表现出来,“如果卫生院需要栽花种草或者修建搬砖什么的,周围的居民会主动跑来帮忙,而且不计报酬,这都成了习惯。”(来源:成都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病人为啥只恨亲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