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iga抗体阴性抗体和EBV-VCA-Iga的区别?EBV-DNA又是什么

哪些肿瘤与EB病毒抗体(EBV-VCA)有关?_好大夫在线
哪些肿瘤与EB病毒抗体(EBV-VCA)有关?
全网发布: 12:56:23
发表者:肖健存
(访问人次:5737)
EB病毒阳性、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的高发区、身体免疫力低下,都可能是患鼻咽癌的高危因素。从理论上讲,如EB病毒检查阳性者,仅是代表患者以前曾经受过EB病毒感染,但它是否是鼻咽癌发病的直接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表明,阳性者患鼻咽癌的机会比阴性者大得多。&&& 鼻咽癌是最常见的EBV感染的上皮性肿瘤,几乎100%的非角化性鼻咽癌都有EBV感染。因此,在鼻咽癌要与鼻咽部的其他癌进行鉴别时,EB病毒血清学检测可帮助诊断。另外,当发现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癌时,如果EB病毒血清学检测呈阳性,提示原发肿瘤很可能是鼻咽癌&&& 鼻咽癌的筛查应以临床检查和EB病毒血清学检测为主,如临床鼻咽镜下有可疑变化,应送病理科活检,最好在鼻咽纤维镜下作细致观察,看有无微小病灶;若鼻咽镜下无异常发现,但EB病毒血清学检查滴度较高或抗体检测阳性时,则应定期随防观察,建议进--步请专科医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EBV在感染过程中形成的病毒特异抗原可以区分为早期抗原(EA)、病毒衣壳抗原(VCA)、核相关肿瘤抗原(EBNA)和膜抗原(MA)。检测这些抗原的相应抗体反应,有助于EBV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VCA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最初感染EBV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VCA-IGM,之后IGM抗体逐渐减少到无法检出的水平(正常情况下,IgM抗体持续不超过10周。滴度下降,有时起伏。任何急性感染的慢性过程是罕见的),几乎同时VCA-IGG逐渐增加,并可在正常人体内终生存在。若此试验阴性,可以排除EBV感染。&&& EBNA可分为六种,其中EBNA1是唯一一种在所有EBV 相关肿瘤细胞中都表达的病毒蛋白,出现在所有持续受感染细胞的核中,其免疫原性表达相对迟些,仅数周或数月后形成抗EBNA-1抗体。一个明显阳性试验结果(第二滴度阶段)显示曾有过感染。若VCA试验阳性,滴度为1:160或更高,结合阴性或弱阳性的抗EBNA-1试验,就表示一种急性、新的或复发感染。&& &EA是受感染细胞早期产生的抗原,比VCA的免疫原性要弱,因此它们诱导的抗体在原发性感染出现得较迟,然而在复发感染抗体通常可早期检出。&&& 鼻咽癌刺激IgA类的EBV抗体合成,特别是抗VCA抗体。但这些抗体水平在正常EBV感染和复发时增加,所以仅高滴度有诊断价值(VCA-IgA&1:80),经治疗好转后抗体滴度可下降。VCA-IgM通常阴性,VCA-IgG滴度增高。多年实践证明IGA/VCA诊断鼻咽癌的特异性低于IGA/EA,但后者敏感性差。除IGA之外,早期EBV复制周期中特殊的非结构抗原─DNA多聚酶、DNA核酸酶、DNA主要结合蛋白质亦被推荐作为血清学诊断指标。&&& EBV-VCA抗体临床意义:VCA-IgA≥1:10为阳性,说明感染过EB病毒(多在半年前或很久很久前),临床上与鼻咽癌、胸腺淋巴上皮癌、胃癌、直肠癌、性、非甲非乙型、红斑痕疮、干燥综合症、Burkitt氏淋巴瘤、免疫缺陷宿主的淋巴瘤等疾病有关。;VCA-IgM≥1:5为阳性,说明有近期感染,(感染后多在2-3周该抗体升高,在体持续时间不等)临床上与不明原因的发焼、乏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紫癜、抽风、川畸病、口腔脱皮等自身免疫病有关;VCA-IgG≥1:80以上者,说明EBV被激活或激活了其它病毒基因及某些细胞基因,可作为EBV或其它病毒感染的参考招标。
发表于: 12:56:23
肖健存大夫的信息
消化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肠癌的规...
肖健存,男,主任医师,消化肿瘤科主任,硕士研究生、消化专业,擅长消化系统常见及疑...
肖健存的咨询范围:您的位置: &&
EB病毒VCA抗体IgA诊断试剂盒
起批量(盒)
供货能力:
可销售总数量:
最低订购量:
建议零售价:
联系我们时请说是从盖德化工网上看到的。
已通过企业实名备案
联&系&人:杨永汉 健仑
企业经济性质: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址:广东广州
详&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第十五工业园一栋4067室
上次登录时间:日
产品详细说明
产品规格:96人份/盒
产品包装:EB病毒VCA抗体IgA诊断试剂盒
【药品名称】
EB病毒VCA抗体(IgA)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汉语拼音】
EB bing du VCA kang ti (IgA) zhen duan shi ji he(mei lian mian yi fa)
【英文名】
Diagnostic Kit for IgA Antibody to EBV VCA(ELISA)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EB病毒VCA IgA抗体。
【试验原理】
& & & &本试盒采用间接法原理检测人血清中的EB病毒VCA-IgA抗体,微孔中预包被EB病毒VCA抗原,首先加入待检标本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后,样品中的EBV VCA-IgA抗体被结合,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将被洗涤除去,第二步,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鼠抗人IgA抗体。最后用TMB底物显色。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A值)从而判定样品中的EB病毒VCA IgA抗体的存在与否。
【主要组成成份】
1.抗原包被板 1块(48孔)
4&12孔板,微孔条可以拆开使用。包被板由板条和板架组成,与含有干燥剂的铝箔袋密封。未使用完的微孔条与干燥剂一起放在塑料自封袋中放置于2-8℃保存。包被板放置于自封袋保存后,减少开封次数,不良的保存条件将缩短稳定期。
2.阳性对照 1支(0.4ml)
为红色的液体,主要成份为蛋白缓冲稀释液稀释的EBV VCA-IgA阳性血清,含稳定剂、防腐剂。
3.阴性对照 1支(0.4ml)
为淡黄色的液体,主要成份为正常人血清,EBV VCA-IgA抗体阴性,含稳定剂、防腐剂。
4.酶标工作液 1瓶(6ml)
为红色的液体,主要成份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鼠抗人IgA抗体,含稳定剂。
5.浓缩洗涤液(20&) 1瓶(15ml)
为无色液体,成份为磷酸盐缓冲液和吐温20。用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照1:20的比例稀释。
6.底物液A 1瓶(3ml)
为无色液体,主要成份为过氧化脲。
7.底物液B 1瓶(3ml)
为无色液体,主要成份为TMB。
8.终止液(2M H
) 1瓶(3ml)
为无色液体,主要成份为2M H
9.标本稀释液 1瓶(6ml)
为淡黄色一体,含蛋白稳定剂和防腐剂
10.自封袋 1个
将微孔板装入自封袋,封紧袋口。
11.封板膜 3张
在温育时防止水份蒸发和污染。
【适用仪器及所需材料】
1、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一次性手套和定时器
3、吸水纸 4、25ml、100ml、1000ml刻度量筒
5、酶免自动仪器或者手持单道/多道移液器 6、适用于盛放污物的容器
7、温箱或水浴箱 8、用于混合微孔内液体的振荡器
9、全自动、半自动、手工洗板系统 10、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630nm。
【样本要求】
1、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来检测,新鲜采集的标本应先充分离心,然后取澄清的液体进行检测,如果未充分沉淀,悬浮的纤维蛋白可能引起假阳性。
2、胆红素、血红蛋白、脂肪或蛋白含量高的样品通常不会影响试验结果。
3、HCMV、HSV及VZV病原体对本品检测通常不会有影响。
4、标本储存在2-8℃,一周内不需要检测的标本应储存在-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试验方法】
1.取出试剂盒置室温平衡30分钟。将20&洗涤液用蒸溜水做20倍稀释。
2.加样品:将待检血清做1:10稀释(取100ul标本稀释液加入反应板孔内,再加入10ul待检血清)混匀,同时预留阴、阳性及空白对照3-5孔。
3.加入阴性对照1-3孔,阳性对照1孔,各100ul对照血清。空白对照1孔空置。将反应板轻轻震荡使样品混匀。
4.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箱或水浴中反应30分钟。
5.洗板:温育后,将封板膜揭掉,吸干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5次,每次浸泡30&60秒钟。
6.加酶标工作液:每孔加入100ul酶标工作液,空白孔除外。
7.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箱或水浴中反应30分钟。
8.洗板:温育后,将封板膜揭掉,吸干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5次,每次浸泡30&60秒钟。
9.显色:每孔加入底物A、B液各50ul,轻轻震荡混匀,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箱或水浴中反应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轻轻震荡混匀。
11.测定:设定酶标仪波长于450nm(建议双波长450/630nm检测),测定各孔A
值。注意:在终止反应30分钟内读数。
12.当使用单波长时,校准空白孔,设定酶标仪波长于450nm,测定各孔A
值,当使用双波长450/630nm检测时,可以不设空白孔,直接测定各孔A值。
【结果判定】
1.每个试验结果独立使用,通过(Cut off)值判定结果。
2.计算临界值:
Cut off(C.O)=0.10+阴性对照平均(NC)A
值(当阴性平均A
值小于0.05时,按0.05计算;当阴性平均A
值大于或等于0.05时按实际值计算)
3.质量控制:
3.1空白孔(只加显色剂和终止液)的吸光度值应不大于0.08。
3.2阳性对照(PC)A
值大于0.80。
3.3阴性对照平均A
值小于0.08。
如果质控是有效的,试验结果就是有效的。
4.结果判定
阴性结果:标本吸光度值<临界值为阴性。
阳性结果:标本吸光度值&临界值为阳性。
【对试验结果的解释】
阴性结果代表标本中未检测出EBV VCA-IgA抗体,阳性结果代表标本中检测出EBV VCA-IgA抗体,EBV VCA-IgA抗体阳性是EBV既往感染的指标之一,EBV VCA-IgA抗体阳性要定期随访观察,必要时进行相关疾病的其它检查。
【该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1.所有高敏感性的免疫实验系统,都潜在非特异性,因此不可接受的阳性结果可能是由于ELISA方法的生物学假阳性造成的。
2.任何阳性结果均需要与临床信息联系来判定。
【产品性能指标】
1.灵敏度分析
100例EBV VCA-IgA抗体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灵敏度分析(检测阳性数/阳性血清总数)
2.特异性分析
991例EBV VCA-IgA抗体阴血清检测结果如表2。
表2:特异性分析
【注意事项】
1.抗体测定结果的判断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2.任何血清都应作为具有传染性样品对待。
3.试剂盒置2&8℃保存,有效期6个月,请于有效期内使用。
4.不同批号试剂请勿混用。
5.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反应温度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6.请将拆封后未用完的包被板放入塑料袋内封紧保存。
7.实验用的血清及废弃物均应经灭菌后再处理(121℃ 20分钟)。
【包装规格】
于2-8℃避光保存。
【有 效 期】
自检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6个月
【公司名称】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
【公司传真】&020-
【腾讯&&QQ】&628582&
【营销中心】 广州市中山大道中358号东溪大厦B座511室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第十五工业园一幢4067室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制开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涉及临床快速诊断试剂、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毒品快速检测,动物疾病防疫检测试剂,免疫诊断试剂、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试剂、微生物检验试剂、分子生物学检验试剂、临床生化试剂、有机试剂等众多领域,同时核心代理Panbio、FOCUS、Qiagen、IBL、CORTEZ、Fuller、Inbios、BinaxNOW、LumuQuick、日本富士、日本生研等多家国际著名诊断产品集团公司产品,致力于为商检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关出入境检疫局、卫生防疫单位,缉毒系统,戒毒中心,检验检疫单位、生化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机构与行业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产品服务。
该公司相关产品
之前收到您的回复。
* 主要内容:价格要求:-
规格要求:-
产品数量:-
包装要求:-
您已经是盖德化工网会员?登录后自动填写以下表单内联系方式
您还不是盖德化工网会员?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或点击这里
* 联系人:
* 邮&&箱:
公司名称:
* 联系电话:
lfxvgzyfgqfckb3hknqqeyype4ddmvrza45fklktg4bdcatzkfrfeyqchuadcxtlafrfq32tgycdkarukyyakmk2gq
lfxvgzyfgqfckb3hknqqeyype4ddmvrza45fklktg4bdcatzkfrfeyqchuadcxtlafrfq32tgycdkarukyyakmk2gq
EB病毒VCA抗体IgA诊断试剂盒相关产品报价
公司名称报价日期
VIP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
中国/美国/德国
VIP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
VIP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
VIP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上海瓦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上海瓦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广州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
VIP上海瓦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VIP江莱生物
VIP上海华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盖德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卖家,交易前 请详细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向盖德化工网举报。 。
总部电话:8
江苏办:025- 客服电话:1,6 展会合作:9
版权声 明&2017关注微信公众号精彩内容天天送
& 技术专栏 & 正文
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一例
核心提示:患者,男,30岁。以&反复发热、肝功能异常14年&为主诉于2014年10月入院。14年前患者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经1~2周的补液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作者:李强,卓其斌,黄玉仙,陈良
单位: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一科
患者,男,30岁。以&反复发热、肝功能异常14年&为主诉于2014年10月入院。14年前患者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经1~2周的补液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自述14年间因发热多次住院,B超曾示脾脏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化验肝功能异常(具体不详)。日因&发热、肝功能异常、巨脾&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脾切除术,术后2周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8℃,伴咽痛、口腔溃疡,自服&酚麻美敏(泰诺)&退热,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体温38.5℃,脉搏108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20/80 mmHg。双侧颈部、耳后可触及肿大淋巴结,黄豆大小,活动度可,质韧,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右侧口角、颊黏膜各见1个小溃疡,0.2 cm&0.3 cm大小。余查体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白细胞5.07&10^9/L,中性粒细胞0.718,红细胞4.79&10^12/L,血红蛋白135.00 g/L,血小板86&10^9/L,淋巴细胞0.189。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414.0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78.00 U/L,总胆红素(TBil)9.40 &mol/L,直接胆红素(DBil)5.30 &mol/L,白蛋白(Alb)42 g/L,球蛋白(Glb)35 g/L。EB病毒(EBV)相关抗体EBV-IgG/VCA 118.9 U/mL(参考值&0.8 U/mL),EBV-IgM/VCA阴性。外周血EBV DNA 5.17&10^5拷贝/mL。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示&G0S0(基本正常肝脏组织)&。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示:病毒性淋巴结炎,反应性淋巴结增生。骨髓活检示&4~5个骨髓腔,造血细胞约占25%左右,巨核细胞可见,并见较多成熟嗜中性粒细胞散在分布,各系造血细胞未见明显异常&。抗巨细胞病毒(CMV) IgM、抗HIV及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均阴性,自身免疫抗体系列、梅毒螺旋体抗体均阴性。淋巴结超声:双侧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颌下、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未见异常。腹部B超:脾脏未见,肝、胆、胰腺基本正常。心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甲状腺B超等均未见异常。综合上述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2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肝功能明显好转:ALT 120.00 U/L,AST 68.00 U/L,TBil 8.70 &mol/L,DBil 4.30 &mol/L。患者拒绝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予出院。
EBV的人群感染率高达95%,绝大多数感染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期,且多为无症状感染,很少留有后遗症,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感染后发展为慢性,称为CAEBV[1]。CAEBV无明显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12岁以内儿童多见[2]。根据外周血中EBV感染细胞的类型可将CAEBV分为T淋巴细胞型、NK细胞型、B淋巴细胞型及混合细胞型;亚洲和南美患者以T淋巴细胞型和NK细胞型多见,北美和欧洲患者以B淋巴细胞型为主[1]。成人CAEBV罕见,发病后平均生存期为4.3年,常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机会感染以及病毒相关嗜血细胞综合征。侍效春等[3]分析了12例成人CAEB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CAEBV患者男女比例为7∶5;发病年龄在16~43岁,平均28岁;确诊时的病程为6~144个月,中位时间为10个月。
CAEBV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92.7%)、肝脏肿大(79.3%)、脾脏肿大(73.2%)、肝功能异常(67.1%)、血小板减少(45.1%)、贫血(43.9%)、淋巴结肿大(40.2%)、蚊虫叮咬过敏(32.9%),其他少见临床表现还包括皮疹、皮肤牛痘样水泡、腹泻、视网膜炎等[2]。近年研究发现,CAEBV的临床表现与外周血中EBV感染细胞类型有关:T淋巴细胞型主要表现为发热,NK细胞型更多表现为蚊虫叮咬过敏及相应的皮肤损害[4];T淋巴细胞型较B淋巴细胞型更易出现发热(100% vs. 45%)、肝功能异常(100% vs. 36%)和肝脏肿大(66% vs. 27%)[5]。该例患者反复发热、脾肿大、肝功能异常10余年,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符合CAEBV的常见临床表现。我院未能对慢性活动性EB病毒进行细胞分型,但根据亚洲CAEBV以T淋巴细胞型和NK细胞型多见,且该例患者以发热、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整个病程中无蚊虫叮咬过敏的发生,初步推测患者为T淋巴细胞型可能性较大。
关于CAEBV的诊断,2005年版[6]的诊断标准为:(1)持续或反复发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样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同时可累及血液系统、消化道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肺、眼及皮肤等;(2)抗EBV抗体滴度异常增高(VCA-IgG&1∶640、EA-IgG&1∶160或存在VCA-IgA(+)/EA-IgA(+)),同时有外周血中EBV DNA拷贝数增高或受累组织中EBV DNA阳性;(3)慢性病程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以上3条标准均满足时方能诊断CAEBV。2005版指南还推荐了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技术,例如:受累组织或外周血EBV DNA、EBV RNA以及克隆性检测(包括EBER原位杂交、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BER或LMP等、Southern杂交检测EBV DNA及其克隆性、EBV感染宿主细胞种类的鉴定和CAEBV亚型分型检测),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评价[包括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体分析和基因重排(免疫球蛋白和TCR受体重排)、检测和免疫学检查(包括常规免疫学检查、HLA-DR检测和细胞因子测定)等实验诊断方法];并且不再强调病程大于6个月,更注重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重要性,临床可操作性更强。本例患者反复发热、肝功能异常14年、巨脾(已切除)、肿大淋巴结活检提示病毒性淋巴结炎,EBV-IgG/VCA 118.9 U/mL(参考值&0.8 U/mL),外周血EBV DNA 5.17&10^5拷贝/mL,且慢性病程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满足CAEBV的3条诊断标准。目前国内CAEBV的诊断主要依赖同时满足上述3条传统诊断标准,新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技术虽然已经可以在国内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但受检测成本和检测技术的限制,很多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要成为临床上诊断CAEBV的常规检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治疗上,CAEBV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治疗方案或共识。可尝试的治疗手段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联合化疗、EBV特异性T淋巴细胞输注和allo-HSCT。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膦甲酸,免疫调节治疗可选用干扰素&或&、白介素-2、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或免疫球蛋白。2011年Cohen等[7]对美国28年间CAEBV诊疗的回顾性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联合化疗及EBV特异性T淋巴细胞输注虽可在短期内缓解症状,但均无长期疗效,无法阻止病情持续进展,患者最终会因免疫缺陷并发机会性感染或并发淋巴增殖性疾病而死亡。allo-HSCT不仅能清除EBV(+)宿主细胞,还可以重建EB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是目前CAEBV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8]。Cohen等[7]的回顾性病例分析显示,8例接受allo-HSCT的CAEBV患者中5例(63%)长期存活,3例因进展为EBV相关淋巴瘤而死亡;Gotoh等[9]总结了15例接受allo-HSCT的CAEBV患者,5例(33%)长期存活,7例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3例因CAEBV复发而死亡;日本和新西兰57例接受allo-HSCT的CAEBV患者中,41例(72%)长期存活[8]。综上可知,allo-HSCT行之有效,但长期存活率最高只有72%,且allo-HSCT费用昂贵且存在致死性并发症,因此治疗中必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定是否进行allo-HSCT。目前国内针对CAEBV的治疗尚停留在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阶段,其中以免疫调节治疗最为常用,免疫调节治疗中应用最多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临床研究显示短期缓解率分别为32%和24%;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国内也在使用,但目前研究显示抗病毒治疗并无确切疗效[10]。目前国内尚无针对CAEBV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虽然具有长期疗效的根治手段是allo-HSCT,然而国内尚无allo-HSCT治疗CAEBV成功的报道。
CAEBV总体预后不良,病死率高,多数患者于发病5年内因严重并发症或发展为淋巴瘤而死亡。CAEBV的预后与EBV载量和EBV感染细胞的亚型有关,EBV DNA载量越高,预后越差;T淋巴细胞型更易进展为T细胞淋巴瘤,总体预后较B淋巴细胞型及NK细胞型差[11]。
[1]CohenJI. Optim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disease[J]. Pediatr Transplant, ):393-396.
[2]KimuraH.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Uirusu, ):163-173.
[3]侍效春, 范洪伟, 吕玮, 等.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2例临床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83-285.
[4]ImadomeK. The clinical condition and diagnosis of EBV-T/NK-LPD (CAEBV, EBV-HLH etc.)[J]. Rinsho Ketsueki, ):.
[5]茅君卿, 杨世隆, 宋华, 等.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J]. 中华当代儿科杂志, ):.
[6]OkanoM, KawaK, KimuraH, et al. Proposed guidelines for diagnosing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Am J Hematol, ):64-69.
[7]CohenJI, JaffeES, DaleJK,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disease: a 28-year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Blood, ):.
[8]KawaK, SawadaA, SatoM, et al. Excellent outcome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CT with reduced-intensity condition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77-83.
[9]GotohK, ItoY, Shibata-WatanabeY, et al. Clinical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5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treated with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Clin Infect Dis, ):.
[10]CohenJI, JaffeES, DaleJK,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disease: a 28-year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Blood, ):.
[11]KimuraH, MorishimaT, KaneganeH,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J Infect Dis, ):527-5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b病毒iga抗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