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好能吃益生菌吗.– 手机爱问

  夏秋季节是腹泻好发的时候,急性腹泻两三天内就可恢复,而慢性腹泻往往反反复复,经常发生。溃疡性结肠炎就是其中一种&顽疾&,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营养与饮食的调配很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消化食品)科副主任医师郑青指出,腹泻、腹痛,大便中常伴有粘液和脓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总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少油(油食品)少渣膳食。郑主任建议,患者的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蛋白质食品)、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缓解。此外,还有四大禁忌需要引起注意:
少吃粗纤维食物
忌选粗纤维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更会加重病情。所以,应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疾病活动期应忌食生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可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
中医将海鲜列为&发物&是有一定道理的,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情:哪些食物对患者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的饮食。
忌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大蒜食品)、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不宜吃油腻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氽、炖、水滑等方法。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选择柔软、清淡、少渣、易消化、富于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少量多餐,在急性发作期与爆发型病例,严重者最初几天宜禁食,可用静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帮楼主顶下.....
  我常腹泻,大便次数多,有同感,方法好。希望再有好的建议。
  我深受结肠炎困扰多年,长期腹泻、背痛、极度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等。  各种药物、食疗无效,最后尝试生物疗法(自己认为),通过口服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治愈。  每天吃含有双歧杆菌的酸奶或药物(如:培菲康)。  效果非常明显,第二天就见效,巩固半个月,基本没有腹泻,大便成型,疼痛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1、结肠溃疡患者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不过分饥饿、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避免因无节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     2、结肠溃疡患者饮食最好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宜食:健脾食品,山药、扁豆、莲心、百合、红枣。少食冷饮,少食易胀气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韭菜、洋葱、大蒜、油炸食品、咖啡、碳酸饮料等。     3、少吃高脂食物,以免因为其难消化加重肠胃负担,例如少吃高脂的快餐。     4、避免过量饮酒、这个是结肠溃疡患者重点注意事项。     5、每天不要摄入过多纤维食物,建议不要选择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全麦食品,以及柑橘、菠菜、胡萝卜等。     6、避开过敏食物,如果发现自己每次吃过某种食物就出现腹泻等反应,就要小心是不是对此过敏,可以选择其他食物代替。     
结肠溃疡是以柔软、易消化、富于营养、有足够热量为原则,以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在急性发作期与爆发型病例,饮食应限于无渣半流质,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素的蔬菜及其他刺激食物,即使牛乳和乳制品。    .cn/public/a/folder/ibd/i/1/id/201.aspx
  我妈妈得了这个麻烦的病
我想知道 西红柿可以吃吗
跪求那个医生能给指点迷津
我妈妈现在就是不知道该吃啥
饿的已经瘦了好多
  吃进口药美沙拉秦一年半了,花了2万块。
  @行者无yu亦无疆
10:46:00    我深受结肠炎困扰多年,长期腹泻、背痛、极度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等。    各种药物、食疗无效,最后尝试生物疗法(自己认为),通过口服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治愈。    每天吃含有双歧杆菌的酸奶或药物(如:培菲康)。    效果非常明显,第二天就见效,巩固半个月,基本没有腹泻,大便成型,疼痛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  你说的益生菌 是 一种酸奶的名字吗‘、?
  双歧杆菌就是益生菌啊,目前有医药公司,据我所知上海信谊制药生产的“培菲康”主要成分就是双歧杆菌。
  结肠炎的治疗:  结肠炎的症状介绍:  胃炎的症状介绍:  
  献给广大贤德智士、°传媒本草医理信息!  吾父以本草医道闯荡四十余年、°走遍大江南北,の结识、°交流民间良医,の积累我国祖先验证的治病秘方,の并经过自身透析后深知本草医理之内涵,の得以重现传统四春之奇迹!  所验证病例:  心、°肝、°肺、°胃、°肾、°高血压、°妇科等等牵连的各种奇难杂症,の如心脏供血不足、°心肌梗塞、°胆囊炎、°手足麻木、°中风、°肝炎、°肺结核、°咳嗽、°鼻炎、°咽喉炎、°颈、°肩、°背、°腰、°酸胀以及胃、°肠病,の心慌、°呕吐、°肾炎、°肾虚浮肿、°结石以及前列腺炎,の糖尿病和尿毒症(此病宜春季本草生长旺盛期间即可治愈)。〤又及妇科疑难杂症含乳腺癌、°宫颈炎,の梅毒、°久婚不育等病症均以独特良方获有特别疗效。〤(治疗费用偏低、°可据病情而定论)  另附“招收弟子学医信息”  因吾父终究会进入暮年,の现趁精力充沛期考虑现已积累的本草医理应从此在民间发扬光大,の尚须民间智士继承。〤师傅的传医步骤先以精通切脉而深入查清病体的五脏、°五行之内在实况,の然后依据病况可参照前已实用的愈例传给祖传下来的安全验方、°对症下药,の让初学者能够全面掌握、°熟悉各类病例所需要的本草药名称和其中的药性、°药味、°药理。〤让初学者都能明智而获得求之难得的祖传良方,の师徒共同为社会的病患者献爱心!作贡献!(学医费可按各位智士的不同要求而不同论价)
  桂林芦笛市场  腾讯q号:3 7 0 4 0 6 3 5 9  传统中医重在阴阳五行  第一、°由五行入五脏,の由五脏观五色!!望闻问切!  1、°望诊,の面相观病,の一望即知病在何处脏腑!  2、°观舌苔,の分寒热虚实。〤指甲、°毛发、°肤色等等、°、°、°皆可观病兆。〤  3、°问诊,の是一种学问,の要结合脉象之类把握客观。〤通过问患者感受,の知其脏腑实况!如口臭、°久饿心慌、°四肢乏力等等、°、°、°  4、°切脉:此学问最为深奥,の诸多医书提到各类脉象,の而学者却难以熟练掌握脉象,の及脉象与病症关联!往往一头雾水,の不知何从!何以至此,の实为脉诊要分节气节令四时:春夏秋冬等,の与秘传口诀,の脉诊时医患距离,の切脉时医患两者位置,の手之高低定位,の以天气定节气等等、°、°、°  5、°以手上三条经络观病。〤  6、°从患者手指甲查整个人体左右上下,の从头至脚,の何处有损伤、°风湿等!!  7、°脊柱骨查病。〤  8、°十二时辰气注歌查病。〤  9、°以人之生辰八字:年月日时,の精确查证,の谓之先天脉像!!  10、°草医之三寒病症分析:湿寒、°痧寒、°伤寒!以及实用诊疗方法等、°、°、°俱经过实例验证!!极易通晓。〤  第二、°药理!  1、°药性之五行、°五味、°五色,の分脏腑位置走向!  2、°深山采药之无名本草分析使用!此举大有草医祖先神农尝百草之风范!!分析无名本草颜色、°形状、°枝叶生长特征,の再亲尝无名本草药味!便知此本草药味、°药性、°药理,の治何病,の有何功效!!此为中药制药来源!!亦可用此验证各类药方药物效果,の是否准确能用!!  3、°草药归脏、°寒热分类!!师傅常用民间本草百余种!!  4、°学者要随师,の手把手传授,の半年可全部传授!自备照相机,の野外本草进行拍照认药时使用!!一年内可出师开诊所,の单独行医!!  师傅赠送弟子:一些医学书籍和祖传单方、°资料等。〤  师傅要求:  1、°不论男女年龄,の只需对医道爱好,の全部医术将倾囊相授!!  2、°要发扬草医医德,の为社会患者作点滴贡献。〤  3、°师傅民间医术只传于后代及弟子,の不得乱传他人!!  学者必须先上报自己准确的生辰八字,の看学者与师傅是否有师徒之缘!!以及有无害人之心!(学者只需告知本人出生年月日时即可,の师傅根据生辰进行推算演卦)  ★【祖传本草医道2年后不再收徒外传】★网络代言人特此声明  本文来源于:/v_show/id_XMzM4NjQ1NDg0.html,の转载本文请声明出处!!!
  回复第7楼(作者:@weilucky2009 于
15:34)   吃进口药美沙拉秦一年半了,花了2万块。 ==========可以尝试中医针灸治疗,效果不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肠道专科门诊常年致力于艾灸对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的临床研究,采用隔药饼灸和隔姜灸相结合的疗法辨证治疗,选取大肠募穴天枢穴,大肠背俞穴大肠俞等为主,运用特制药饼或温中散寒的姜片放置于相应穴位,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把“灸、姜(药)、穴位”的作用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可靠的效果。中医艾灸疗法能有效调理和治疗患者腹胀、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慢性肠道炎症,相对于药物内服法而言,既减轻了肠胃负担,又无药物毒副作用之弊,该方法简单有效,部分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在家中自行治疗。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经市卫生局批准"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专科"为上海市特色专科,该专科长期从事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将灸、药、穴三者有机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地见解和满意的疗效。相关成果获199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楼主,强烈希望你加入结肠炎患者交流群:,将你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结肠炎患者们!本Q群属于公益性质的,以治疗调理结肠炎为主要探讨内容,希望各病患们、高手们踊跃加入,积极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问题,没有广告哦~~~~~~
  这个是我从健康管理中了解的  1.补充水分,有利肠道废物的排出。2.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垃圾油腻食品。3.不抽烟、不喝酒。4.保持良好的心态,人体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会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存在压力过大或者紧张的状态,一定要想办法调整。5.运动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6.适当补充维生素。7.保证充足的睡眠。8.如有腹痛腹泻症状,要及早就医,腹痛腹泻是身体出现问题发出的信号。  
  因为这个病溃疡性结肠炎每天都反反复复,时不时就腹泻,腹痛,加便血。  身边人得这个病的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他们没有好好调理肠胃,而且饮食习惯也不好。  所以我们都有必要去做好肠道健康管理的工作啊!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指导
我的图书馆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指导
作者:唐志鹏,何新颖,来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36期
0&引言溃疡性结(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 多侵及结肠和直肠黏膜, 临床以、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等为主要表现, 病程较长, 常反复发作.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除遗传易感性和肠道免疫功能异常外, 生活方式变化也是研究的热点课题, 其中饮食因素被认为是U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而饮食中的某些成份又对UC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1-2]. 本文综述饮食在UC发病和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1&饮食与溃疡性结发病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 虽然尚未明确UC是由何种食物引起, 也无证据显示本病与食物过敏有关, 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饮食中的某些成份与UC发病和复发有一定关系, 例如牛奶制品摄入过多而纤维摄入减少可能与本病的复发有关[3-4].&1.1&饮食中硫化物与溃疡性结发病的关系&硫化物对结肠细胞的毒性作用, 可能是结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中蛋白质比例增加, 故摄入的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以及牛磺酸)明显增多. 通过肠道细菌对含硫氨基酸的降解和发酵, 产生多种含硫化合物, 如硫化氢等积聚在肠道, 这些物质会对结肠细胞产生一定的直接毒性作用, 也可能间接地改变其蛋白功能和抗原性[5]. 研究表明[6-7], 食物中肉类(含丰富的蛋白),尤其是红肉和加工后肉类的摄入, 增加了UC复发的风险. 另外, 由于非有机硫酸盐(包括二氧化硫, 硫化氢, 亚硫酸盐)在贮存和储藏食物和饮料中作为防腐剂广泛的应用, 如白葡萄酒, 汉堡包, 浓缩饮料, 香肠, 啤酒和红酒等[8], 因此, 这些食物和饮料也增加了UC发生的危险性.1.2&饮食中脂肪与溃疡性结发病的关系&摄入过多脂肪或不饱和脂肪酸会损伤结肠黏膜. Reif&et al[9]研究显示, UC发病前的脂肪摄入增多,尤其是动物脂肪和胆固醇. 脂肪摄入增多引起的结症性改变, 也可能会影响胆固醇的吸收和分泌. 由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的高凝状态可使血管痉挛, 血管紧张度增加, 影响黏膜血液供应, 因而造成结肠黏膜损伤[10].Geerling&et al[11]发现摄入过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增加UC的发病概率. 因此, 脂肪摄入与UC发病有一定关系.1.3&饮食中糖类与溃疡性结发病的关系&许多调查显示高糖摄入与UC发病可能有关. Reif&et al[9]通过对UC患者发病前食谱的调查, 发现高蔗糖摄入可能会增加患病率. Bianchi Porro&et al[12]研究发现, 与正常饮食组相比, 常吃含糖量高食物者患UC的风险性增高, 而合制进食蔬菜和水果的人似乎患UC的风险会减少. Russel&et al[13]在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 经常摄入含糖量高食物如可乐饮料和巧克力者与UC发病呈正相关, 而经常吃柑橘类水果者与UC发病呈负相关. 但是, 高糖饮食导致UC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2&饮食对溃疡性结的治疗作用饮食能够促进肠道自身愈合, 这是UC治疗的新概念之一[14]. 饮食可以辅助性地治疗UC, 缓解症状, 防止复发, 其作用值得重视.&2.1&益生菌及其制品对溃疡性结的治疗作用&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都提示肠道菌群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益生菌(probiotics)是含有足够数量、确定活菌的制剂, 通过移植或定植在宿主的部位来改变其微生物系统并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健康影响. 大部分益生菌属于人肠道内正常的菌群, 如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细菌. 部分益生菌株能够调节体内菌群的平衡, 如一些外来细菌, 像芽孢杆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益生菌是双歧杆菌和(或)乳酸杆菌的单菌或复合制剂[15]. 益生菌具有生物拮抗、加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调节肠道免疫系统功能[16-18]. 已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及其制品在预防和治疗轻、中度UC中可能是有效的[19-22]. 益生菌制剂作为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对其应用于临床治疗UC的前景充满希望.&2.2&丁酸盐对溃疡性结的治疗作用&肠道中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具有维持结肠上皮屏障功能. 丁酸盐为一种由食物成份经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SCFA, 是结肠黏膜尤其是末端结肠黏膜上皮的主要能源来源, 丁酸盐对结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而肠道中氮衍生物和硫化物则会削弱丁酸盐的保护作用[23]. Bamba&et al[24]研制了一种麦芽营养制品(germinated barley foodstuff, GBF), 富含谷氨酰胺和半纤维素, 他可被双歧杆菌、真菌转化为乳酸、醋酸和丁酸, 可以调节结肠运动, 减少症状. 其机制是这类食物可以增加丁酸盐和胆盐的吸收, 减少促炎性因子生成, 促进结肠上皮增殖. 因此, 可以通过摄入麦麸、燕麦、黄豆及高纤维素谷类等食物, 加强丁酸盐对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蔬菜和水果似乎有保护肠道黏膜作用, 饮食纤维尤其是水果中的纤维素摄入与UC的发病呈负相关. 饮食纤维在肠道内经细菌酵解所产生的丁酸盐仍为其主要来源[25].&2.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溃疡性结的治疗作用&目前对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了新的认识, 饮食中或作为补充剂的鱼油或亚麻油, 已经用于抗炎治疗. Belluzzi et al[26]报道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具有抗炎活性, 能够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leukotriene)含量, 抑制UC的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Meister&et al[27]将7例UC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 将活检组织用SHS培养液(含鱼油)在体外培养, 24 h后,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ra和IL-1β的浓度, 结果显示UC患者IL-1ra/IL-1β的比值显著升高. 因此, 鱼油对UC患者的治疗可能有益. Barbosa&et al[28]研究ω-3脂肪酸对UC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 结果显示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ω-3脂肪酸的效果优于单用SASP. 表明ω-3脂肪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能够提高UC的治疗效果. 由于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 必须从饮食中补充. 因此, 建议患者吃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于改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 如坚果、亚麻籽和鱼油等.&2.4&热水加工过的谷类食物对溃疡性结的治疗作用&Bj?rck et al[29]分别给予UC患者经热水加工过的谷类食物(hydrothermally processed cereals, HPC)和普通谷类食物, 4 wk后做结肠镜活检, 检测血浆中抗分泌因子(antisecretory factor, AF)水平, 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 发现HPC可明显减少发生率, 而对照组则作用不明显. 其原因在于HPC是AF的诱导剂, 可促进内源性AF生成并增强其活性, 从而阻止炎症因子过多分泌. 因此, 摄入这类活性食物后可明显改善UC患者症状.&3&结论总之, 饮食成分在UC的发病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饮食中的硫化物含量增多, 高糖和高脂肪摄入等因素与UC发病有关. 如果某种食物可诱发或加重UC的发生, 就要尽量避免他. 更重要的是要区别真正是对某种饮食过敏, 还是对这种食物不耐受或吸收不良, 如有些患者对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 让患者记食物日记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不仅有助于准确找到给患者带来麻烦的食物, 而且能够显示患者的饮食是否提供了营养素的合制补充.&&&& 恢复和维持良好营养状况是治疗UC的重要原则. 许多UC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合制的饮食不仅可以起到辅助性治疗作用, 而且可以改善UC患者的营养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 不存在适合于所有UC患者的单一饮食或进食计划. 患者适合于吃哪种食物、不适合于吃哪种食物都必须是个体化的, 他应该根据患者的病程、病变部位和病情程度等而作调整. 在UC患者的饮食结构方面, 是否应该以植物来源为主食物取代以动物来源为主食物, 值得深入研究.
发表于: 10:38
馆藏&1072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维持缓解的作用
下载积分:1199
内容提示: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维持缓解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2:42:05|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1199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维持缓解的作用
官方公共微信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我得了溃疡性结肠炎,大便有血,带粘液,一天拉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我得了溃疡性结肠炎,大便有血,带粘液,一天拉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我得了溃疡性结肠炎,大便有血,带粘液,一天拉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我得了,大便有血,带粘液,一天拉好多次。以前灌肠还有点效果的,可是后来疗效甚微,西药也吃了好多,艾迪沙也吃过,药太贵了,疗效也不理想。请问有好的治疗方法吗?有病友得这病治好的吗?该怎么治啊?最新药物治疗,显著疗效【参倍固肠胶囊】独有“超浓缩,高活性”渗透因子,能穿透肠道黏膜屏障,直达患病病灶给药,迅速瓦解病毒的核心DNA生物链,同时阻断大肠杆菌及螺旋杆菌的扩散现象。药物主要针对:治疗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菌痢,五更泻,阿米巴肠病,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腹痛,粘液便,脓血便,痢疾等。7—10天,消食除胀,行气止痛,调和肠胃涩畅止泻。10—30天,能消炎止痛,收敛止血,升样利湿,扶正脾胃。45天左右能祛除病毒,利血消肿,行气导滞,疏肝健脾,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60天左右,消除产生病变的有害菌群,增加结肠防御功能,达到彻底根治胃肠病的目的。药品名称:参倍固肠胶囊汉语拼音:Shenbeiguchang Jiaonang【成 份】西洋参、乌药、鹿茸、茯苓、炙甘草、车前子、木香、白芷。【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未;微香、味苦。【功能主治】固肠止泻,散寒清热,调和气血。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症候者。一疗程三十天,价格659元【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后服或遵医嘱。【规 格】0.3g×45粒/瓶【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2、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贮 藏】密封,防潮。【有 效 期】24个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什么叫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于1875年首例报道。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特发性结肠炎,又叫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区别于各种特异性炎症。但由于临床的一致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仍多沿用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病名。本病在统计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由于本病病程漫长,其病情轻重不一,常易反复发作。据统计本病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患病率约占40/10万~100/10万;发病率约占3/10万~11.5/1 0 万。在国内目前尚未见精确统计报告数据,但近年来似有增多趋势。临床以20~40岁年龄者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依据肠炎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1987年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1)临床方面:具有慢性粘液便、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肠炎患者仅不出现血便。既往史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外的临床表现。(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3)钡剂灌肠可见:①结肠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结肠呈管状外观。②复发性溃疡或有多发性假息肉表现。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或见细颗粒样变化。(4)病理检查: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与肉芽肿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5)判断方法:①根据临床方面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之(1)、(2)、(3)三项之一及 (或)粘膜活检可诊断本病。②结合临床方面和钡剂灌肠有(1)、(2)、(3)三项之一者可以诊断本病。③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典型改变者,诊断成立。④临床方面有典型症状或有典型既往史,而此次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变化者,应列为“疑诊”,应予追踪检查。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以直肠和结肠的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到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病变严重者中,少数可出现 10cm以内的“反流性回肠炎”,以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为多见,很少累及肌层部位。首先是粘膜浅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广泛性充血,继之水肿、肥厚和脆性增加,多数脓疡形成并融合后可产生浅小溃疡,进而发展为大溃疡,是本病的特点。晚期由于结肠组织增生,使肠壁变厚、变窄,肠管变短。溃疡性结肠炎分哪几型各有什么特点溃疡性结肠炎有两种分类法.即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分类和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分类。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可分为3级:(1)轻度:此型最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2)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日4一5此,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3)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可分为以下4型:(1) 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2) 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对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3) 慢性持续性:病变范围广,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4) 急性爆发型:少见,起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常有高热、水样泻、急性结肠扩张,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入和肠穿孔。暴发型病例急需用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预后差,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在2周之内死亡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表现以粘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急性危重病例患者,有全身症状,常合并有肠道外疾病和肝损害、大关节炎、皮肤损伤、心肌病变、多发性口腔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及内分泌病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粘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本病的诊断多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临床类型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初发型四种,其主要并发症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癌变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疗方面,主张进行辨证治疗,主要分为: 肠道湿热证 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方剂:芍药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临证加减:如大便带血,加地榆、仙鹤草、槐花;如热盛入络,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较重,舌苔垢腻,加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除了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的调摄对本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一般宜进食低纤维,低脂肪,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对有或可疑不能耐受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尽量避免,忌食辛冷刺激之品,戒烟酒。腹痛腹泻者,宜食低渣、低脂肪、低乳糖饮食,特别是对病情较重,脓血便明显,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采取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的方法治疗,病情特别重的,应采取全肠外营养治疗。长期出血的病人,注意补充铁剂。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避免劳累过度,防止肠道感染,增强体质,对预防本病的发作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相关资料二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现状及前景[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治疗难度大,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手段多样,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如生物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现将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1(a)-0190-04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变范围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1]。UC患者肠道损伤主要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以慢性、反复发作为特点。临床上常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就诊原因及临床表现。目前现代医学以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三大类药物治疗为主,并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出现了干细胞移植、生物靶向治疗等新技术的试验与推广,现就有关UC的治疗现状及前景作简要综述。1 一般性治疗治疗原则以尽早控制发作,长期维持缓解,防止复发和并发症为主,并注意合理饮食及营养物质的补充,避免体力劳动。活动期患者应做到充分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富含营养的少渣饮食。病情严重者甚至需禁食,并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注意情绪波动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可予以心理疏导治疗。对于腹痛、腹泻患者,可给予适当的解痉、止痛、止泻药物治疗,但在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类药物时,应慎重,需权衡利弊,如对于危重症患者应禁用,因其具有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对于下消化道出血严重的患者,可加用止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于重症并继发感染患者,应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时,可给予输血、输注人血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2]。2 药物治疗2.1 氨基水杨酸临床上常用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包括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等[3]。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UC患者或重度UC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的患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体系、黏膜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及电解质的交换,将炎性介质阻止之后再合成释放,从而阻止黏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杀伤作用。临床研究显示,SASP能抑制UC的急性发作,并且延长其缓解期,但由于SASP含磺胺吡啶,因此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及头痛的发生较多见,另外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男性不育症、叶酸缺乏及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也常发生。5-ASA主要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白三烯与前列腺合成而在局部发挥抗炎作用,因此其毒副作用较小,逐渐成为取代SASP治疗轻、中度UC的首选药物。临床试验将5-ASA肠溶片治疗UC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应用SASP治疗UC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两组总有效率相仿,分别约为70.1%、67.8%;但5-ASA的完全缓解率较SASP高,5-ASA约为29.5%,而SASP约为13.3%;5-AS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约为11.5%,而SASP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3.3%,高于5-ASA[4]。以上数据有力的证明了5-ASA应用于治疗UC的优越性,但5-ASA价格较SASP高,患者依从性较差,随访显示症状缓解后停药现象较常发生,因此患者常因症状反复而就医。2.2 糖皮质激素2012年的《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以下简称共识意见)[5]。推荐对于中、重度UC,糖皮质激素为一线药,用于疾病的诱导缓解,其作用机制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同时可阻断白三烯、前列腺素的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用药按泼尼松0.75~1 mg/(kg?d)给药(其他类型全身作用激素的剂量按相当于上述泼尼松剂量折算),达到缓解后开始逐渐缓慢减量至停药,一般3~4个月停药,最多不超过半年[6],注意快速减量会导致早期复发。激素无预防UC复发的作用,加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满月脸、萎缩纹、骨质疏松、机会性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白内障、青光眼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不推荐长期用药[7]。目前用于治疗UC的糖皮质激素的常用剂型包括口服制剂、静脉制剂和局部制剂。对于直肠型、直乙结肠型及左半结肠型UC患者常应用激素局部灌肠治疗,而全结肠型患者则以静脉给药为主,也可口服给药。传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UC诱导缓解的治疗药物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维持治疗无效,且激素依赖现象临床常见。2.3 免疫抑制剂持续存在的肠黏膜免疫失调是UC发病的关键[8],免疫抑制剂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与增殖,降低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从而抑制免疫反应性炎症[9]。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水杨酸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毒性反应或长期持续依赖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最近几年中研究最多的免疫抑制剂有硫唑嘌呤(AZA)、6-巯基嘌呤(6-MP)、甲氨蝶呤、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最常应用于UC治疗中的是硫嘌呤类药物,AZA欧美推荐的目标剂量为1.5~2.5 mg/(kg?d),有认为亚裔人种剂量宜偏低如1 mg/(kg?d),对此尚未达成共识。免疫抑制剂具有细胞毒性作用,长期应用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严重的不良后果[6],因此需谨慎使用。2.4 微生态制剂目前,虽然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者认为其致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相关性。因失调肠道菌群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减少,而肠道硫化氢产生增多,导致上皮细胞营养失调、能量代谢受损,进一步造成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等不良后果,破坏了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因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常加用微生态制剂,适当地给患者补充微生态制剂能改变肠道微环境,能有效增强肠道免疫功能[10]。有研究报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是肠道内的益生菌种,适当补充这类菌群能促进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阻止致病菌或病毒侵入,减轻和缓解肠道炎性反应,防治UC[11]。一旦患者体内的肠道环境发生改变,会很不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存,因此UC患者肠道内这两类菌群的数量会明显少于正常人[12]。研究发现UC患者肠道中存在菌群失调,采用双歧杆菌、肠球菌、嗜酸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常规治疗UC患者41例,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黏膜炎症评分均明显减轻。王旭霞等[13]通过对大鼠UC模型的研究发现,在应用双歧杆菌治疗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从而证实双歧杆菌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分泌,降低肠道通透性,对肠道黏膜起保护作用。3 手术治疗根据《共识意见》[5],UC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是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癌变及高度疑为癌变者,相对指征为积极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UC患者及合并中毒性巨结肠内科治疗无效者,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和/或药物不良反应已严重影响生存质量者也可考虑外科手术。根据UC的特点,将全结肠及直肠切除,去除UC发病的靶器官,UC即可治愈,因此,UC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全结肠加直肠切除术。切除大部分病变的结肠后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易在肠道内堆积成残渣并诱发肠道炎症。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后结肠吸收水分的功能丧失,患者术后腹泻严重,如直接进行回肠肛管吻合,水样泻不但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威胁回肠肛管吻合口的安全,还可诱发营养不良、水电解质丢失过多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是否手术、何时手术,弹性空间很大,需要消化科、胃肠外科与患者及其亲属共同商量决定[14]。4 中医中药目前中医中药治疗UC的常用方法有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内服、中药内服加灌肠法等[15]。研究发现,云南白药对于治疗UC的腹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16]。云南白药具有止血化瘀、消肿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物动力学进一步研究表明,云南白药能调节微循环障碍,抑制血栓形成,疏通血脉,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使微循环血流速度加快,通滞祛瘀[17];此外,对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的生成有显著作用,同时能对抗多种致炎因子造成的炎症损伤,通过以上药理作用加速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促进损伤的肠黏膜组织修复,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对治疗UC腹痛有一定功效,也是临床上较常应用于口服或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的辅助药物之一。此外,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在UC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有研究通过针刺足三里、中脘、上巨虚等穴位,配合灸神阙的方法治疗UC 62例,总有效率可达100%;采用推拿手法治疗UC 65例,其中治愈12例,有效49例,无效4例。随着中医药研究开发的迅速发展,中医在UC治疗中的优点(作用良好、相对价廉、毒副反应少等)越来越凸显出来,且其治疗前景广阔[18],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与研究。5 生物靶向治疗在UC患者炎症肠黏膜组织内有大量激活的淋巴细胞浸润,表达高水平的免疫辅助信号分子、细胞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整合素及分泌高水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生物治疗的靶点便是封闭这些黏膜炎性通路,阻断炎性过程[19]。近年,研究最多、效果比较肯定的生物治疗药物便是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体药物。因TNF-α在T细胞依赖的肠道炎症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成为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致病因素。有学者设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粪便提取物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发现TNF-α在疾病活动期粪便提取物中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病情缓解后下降,与相关报道在UC患者的血液及粪便中TNF-α浓度和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性的结果一致。有学者用结肠灌洗液做标本,发现UC患者的结肠灌洗液中,TNF-α等较正常对照组产生明显增多,此观点亦支持TNF-α在肠道炎症期较为活跃的观点。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体药物是利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能与TNF-α特异性结合,阻断TNF-α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从而达到阻断炎症的目的;同时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也促进了机体对TNF-α的免疫清除过程。TNF-α单克隆IgG抗体不但能有效而快速地中和TNF-α,同时还能减少致炎细胞因子及抗细胞间黏附分子的释放,因此可显著改善UC的症状,降低反应疾病活动性的各项指标[20]。目前抗TNF-α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UC患者已取得很好的疗效,以TNF-α为靶向治疗已成为UC治疗的新思路。6 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繁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主要来源于中胚层,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21]。有学者曾对MSCs的旁分泌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参与组织愈合及旁分泌的作用。来源于骨髓的MSCs被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其同样继承了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的生物学特性;2008年,有学者报道了BMSCs移植治疗UC大鼠的实验,发现BMSCs可以定植入肠黏膜,并发挥修复受损的肠黏膜组织的功效。2009年,Wei等[22]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将BMSCs移植入UC大鼠的肠道黏膜组织中,检测发现结肠溃疡黏膜下层BMSC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组织,亦可证明BMSCs可以在肠黏膜组织中增生繁殖,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BMSCs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定向迁移并定植于肠道黏膜的受损部位,从而发挥其多向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繁殖的作用,并达到治疗和修复受损组织的功效,因此,可利用BMSCs的这一功能,将其移植入UC患者的肠道黏膜中,BMSCs移植后可分化为肠道上皮细胞,而BMSCs衍生出的细胞往往会聚集在肠道炎症反应损伤区,并分化为相应的组织细胞进行修复,从而达到促进损伤组织黏膜修复的功效。将MSCs移植后通过受损部位炎性因子的趋化作用,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向损伤部位定向迁移的特性称之为BMSCs所特有的归巢特性[23]。另外,BMSCs还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性的特性。众所周知,UC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失衡、肠道菌群失调、环境、遗传及基因易感性有关,因此可利用干细胞高度的再生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活性,将外源性BMSCs通过干细胞大循环到达肠道,并定植于肠黏膜隐窝的肠上皮祖细胞定居部位,被诱导分化为肠道干细胞,于肠道炎症反应部位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减少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由此可见,BMSCs移植能为治疗UC提供足量的肠黏膜干细胞,为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屏障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为彻底治愈UC做出重要保证。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为治疗UC指明了新的方向,但仍然有待于更多的病例研究与随访,有待于临床实践与研究。7 其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及医疗方法的研究应用于UC的治疗中,目前UC的治疗除上述所述治疗方法外,临床上还经常用到一些药物的联合治疗,如抗生素、促黏膜修复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研究发现,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系自由基消除剂及免疫球蛋白亦可应用于UC的治疗中,但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科学实验。另外,高压氧治疗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亦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推广[24]。8 结语近年来我国U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报道,近10年来国内UC的患病率是前10年的3倍之多,因此,对UC的研究与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希望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进展,在不久的将来,UC不再是困扰医学界及患者的难题。[参考文献][1] 王艳芬,张建民.溃疡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57-60.[2] 洪振宇.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43-44.[3] 张智峰,段志军.巴柳氮、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荟萃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4] 陈文华,黄国栋,方承康.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51-53.[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2012年?广州)[J].中华内科杂志,):818-831.[6] 朱芳丽,李秀荣,张晓岚.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33-37.[7] 范如英,盛剑秋,赵晓军,等.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508-509.[8] Kuchrzik T,Maaser C,Lügering A,et al.Recent understanding of IBD pathogenesis:implications for future therapies[J].Inflamm Bowel Dis,):.[9] 樊慧丽,陈玉梅.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28-230.[10] 朱柏桂,陈中和,张梅.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J].药物与临床,):38-42.[11] 李坤,张彩凤,夏永华,等.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336-339.[12] 陈瑞红,李远发,杨新,等.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胃肠病学,):221-225.[13] 王旭霞,赵曙光,刘振雄,等.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621-623,694.[14] 朱维铭.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及其时机[J].中华内科杂志,):362-365.[15] 钟鸣,钟柠泽.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475-476.[16] 王占华,海燕,李鹏,等.云南白药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名族医药杂志,):17.[17] 吴巧思.云南白药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70-271.[18] Liu G,Zhu YH.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Shensi Zhixue decoction[J].Chin J Pract Chin Modem Med,):.[19] 徐燕,何树泉,李洪亮.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黏膜免疫细胞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156-160.[20] 马俊方,陈平南,孔超美,等.靶向NF-κB治疗炎症性肠病[J].国际消化病杂志,):222-225.[21] 顾嫣,冉志华.骨髓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889-892.[22] Wei YM,Nie YQ,Lai JY,parison of the population caopacity of hematopoietic()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rat mode[J].Transplantation,):42-48.[23] 李海锋,赵振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实践,):449-453.[24] 孙芳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446-447.(收稿日期: 本文编辑:李亚聪)
以上关于“[关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我得了溃疡性结肠炎,大便有血,带粘液,一天拉”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溃疡性结肠炎吃啥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