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中下段癌,纵隔淋巴结分区转移,需要手术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食管癌会给病人带来胸骨刺痛的症状,而且患者都会有吞咽困难的症状,食管癌的症状会因为分期的中晚而越来越严重的。而且晚期的预后比较糟糕。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和了解预防食管癌的方法,但是一旦食管癌发作也不要怨天尤人,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去应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食管癌手术只是切除局部肿瘤,还是很容易复发的,纵膈转移是一种转移。
步骤/方法:
1食道癌术后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纵隔和淋巴结方面的转移,那就提示食管癌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的地步了。那么需要去复查,然后根据病人的情况,看看是否可以二次手术,一般还需要做放疗治疗。
2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光动力治疗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这个疾病。这个立法是先在患者的静脉去注射一些光敏剂,然后等到数小时后等待光敏剂聚集到食管癌的肿瘤位置的后用光导纤维继续进行局部照射。
3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可以适度的运动,而且吃饭的时候吞咽要慢一点,最好细嚼慢咽的,而且一定要忌烟酒,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是不要去吃的,同时需要避免餐后平卧,不然会反流。
注意事项:
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需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对抗癌症,癌症患者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定的配合治疗,而且相信自己肯定可以战胜食管癌这个可怕的癌症的。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食管癌热门相关
食管癌精彩推荐
食管癌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癌,乳腺癌,大肠...
参考价格:¥160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缓解下述疾病的自觉症状及体...
参考价格:¥26
咨询实录推荐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适合做手术吗
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适合做手术吗
基本信息:男&&60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适合做手术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肿瘤,癌症,脑胶质瘤,肺癌,结肠癌,淋巴癌,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邢台市老年大学门诊&&&
你好,建议采用中医疗法服用中草药治疗,标本兼治,杀死癌细胞,提高免疫力等,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肾癌、消化道癌症等各种恶性肿瘤。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德胜门肿瘤医院&&&肿瘤
您好,是不适合做手术的,手术只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患者的年龄大,建议没有必要采取手术,建议做对症的治疗,可以根本上治疗肿瘤,使身体得到明显的好转。
擅长:肿瘤疾病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金华防疫所&&&肿瘤科
你好,出现转移的情况一般手术已经无法彻底治疗,应选择全身化疗为主,亦可适当选用姑息性手术与放疗。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科
中国慢病管理网&&&营养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常见疾病:
您的位置:
>>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我们对年间在我科行单纯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年间,共有26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在我科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即未行术前、术后辅助放、化疗)。为了准确评价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我们将有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16例手术死亡及4例切缘阳性患者除去,而将剩余的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243例患者中,男177例,女66例。年龄30~78岁。按UICC 1987年分段标准,位于食管胸上、中、下段者分别为42例、139例和62例。其中行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2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1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25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185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20例。
  本组有5例失随,失随患者的死亡时间按末次随诊日期计算,其余均随访满10年。由于10年生存率受非死亡因素影响较大,本组患者预后的评价采用5年生存率。比较的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
  243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10例,转移率45.3%。清扫淋巴结3813个,转移400个,转移度10.5%,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5.7个。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各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见表1。其中上段有1例转移到下段食管旁;中段有5例转移到上段食管旁,13例转移到纵隔(隆凸下9例,主动脉弓窗2例,左主支气管旁1例,下肺韧带旁1例);下段有1例转移至隆凸下。若“跳跃性”转移定义为病变所在段及相邻段食管旁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在更远处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则本组“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4.9%(12/243)。
表1 胸段食管癌各部位淋巴结转移率
部位 淋巴结转移率 (%) 食管旁 纵隔 贲门旁 胃左 颈部 食管上段 21.4
  (9/42)&0
  (0/42)&0
  (0/42)&0
  (0/42)&2.6
  (1/38)&食管中段 31.7
  (44/139)&9.4
  (13/139)&10.8
  (15/139)&14.4
  (20/139)&0
  (0/1)&食管下段 25.8
  (16/62)&1.6
  (1/62)&22.6
  (14/62)&30.6
  (19/62)&
  注:纵隔淋巴结包括气管旁、主动脉弓窗、隆凸下、支气管旁、下肺静脉旁及下肺韧带旁  按UICC 1997年分期标准,除2例原位癌(Tis)外,T1、T2、T3、T4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2.5%(1/8)、45.7%(16/35)、37.2%(45/121)和61.0%(47/77)。T1、T2患者并组后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T4患者(P<0.05)。
  将肿瘤长度分为<5 cm和≥5 cm两组,并在浸润深度级别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度不影响淋巴结转移(P>0.05,表2)。
  肿瘤的分化按高、中、低3组分类,对于混合两种或3种分化成分的肿瘤,不论其分化成分所占比例多少,一律归入分化较低的一组。本组高、中、低分化肿瘤患者(不包括2例Tis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7%(17/52)、45.4%(69/152)和64.9%(24/37),低分化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01)。
表2 不同长度各浸润深度的淋巴结转移率
  (cm)&淋巴结转移率(%) T1 T2 T3 T4 <5 12.5
  (1/8)&43.8
  (6/16)&38.3
  (18/47)&57.1
  (8/14)&≥5   47.4
  (9/19)&36.5
  (27/74)&61.9
  (39/63)&
  将淋巴结转移个数分为1个、2~4个和≥5个3组,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23.7%(9/38)、16.7%(7/42)和6.7%(2/30),差异无显著性(P>0.05)。
  按UICC 1997年分期标准,243例患者的TNM状况及5年生存率见表3。
表3 243例患者TNM状况及5年生存率
TNM状况 例数 5年生存率 (%) TisNoMo 2 100(2/2) T1NoMo 7 85.7(6/7) T2NoMo 19 68.4(13/19) T3NoMo 75 50.7(38/75) T4NoMo 30 33.3(10/30) T1N1Mo 1 0.0(0/1) T2N1Mo 16 25.0(4/16) T3N1Mo 46 21.7(10/46) T4N1Mo 47 8.5(4/47) 合计 243 35.8(87/243)
  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6.4%(18/110),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1.9%(69/133,P<0.01)。T1NoMo、T2NoMo和T3NoMo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近,平均为56.4%(57/101),明显高于T4NoMo患者的33.3%(P<0.05)。T1N1Mo、T2N1Mo和T3N1Mo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似,平均为22.2%(14/63),和T4N1Mo患者的8.5%(4/4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有文献报道[1],胸段食管癌转移首先是部位食管旁淋巴结,然后胸上段食管癌多沿食管旁淋巴结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癌则既有向上到胸上段食管旁、气管旁、颈深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也可向下转移到贲门旁、胃左血管旁等胃周淋巴结;胸下段则以下行淋巴结转移为主。本组的淋巴结转移特点与文献报道相同。食管癌主要沿食管旁淋巴结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这主要由食管壁淋巴管网络的解剖结构所决定。Weinberg[2]报道食管壁纵行淋巴管的数量是横行的6倍。
  2.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本组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本组T1、T2、T4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45.7%和61.0%,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与Thomas等[3]所报道的结果一致。T3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仅为37.2%,低于T2患者及Thomas等[3]报道的77%,可能与本组手术指征过严有关。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部分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声带麻痹、膈肌麻痹等)被列为手术禁忌症,使相当一部分T3N1Mo患者未能手术。
  分化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另一因素。本组高分化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仅为32.7%,明显低于低分化的64.9%(P<0.01)。
  国内文献多认为肿瘤长度也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1,4]。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对肿瘤浸润深度进行了限定,在浸润深度相同情况下进行比较,以除外浸润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长度并不影响淋巴结转移。
  3.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本组肿瘤浸润深度对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在无淋巴结转移时,只有当累及周围脏器(T4)时,浸润深度对预后的影响才表现得明显起来。T4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手术相对根治性的下降,淋巴结转移则不同。本组有淋巴结转移(N1)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6.4%,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N0)患者的51.9%(P<0.01),且在浸润深度相同时,N1和N0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淋巴结转移数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各家报道不一。陈建华等[5]认为淋巴结转移个数>1个时,患者预后不良。而Katsunobu等[6]认为>3个时患者预后不良。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个数>4个时,患者预后不良,但其5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4个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淋巴结转移数量及范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淋巴结转移对术式选择的影响:由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行淋巴结清扫一直是大家注目的焦点。有主张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有的则认为“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负担较大,应慎重从事。结合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我们认为淋巴结清扫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胸下段食管癌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即可,而对胸中、上段癌则可以考虑颈、胸、腹“三野”清扫。
  对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近年来研究较多。Toshiki等[7]报道食管癌上纵隔及颈部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并不比胃周淋巴结低,因此强调此组淋巴结的清扫。Hoichi等[8]报道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达26.0%,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二野”清扫患者。而近两年来,我们曾对一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结果却并不满意。因此,我们认为“三野”淋巴结清扫应限于那些病变相对较早的患者,一但出现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则手术根治的可能性下降,“三野”清扫的意义不大。
  作者单位:王永岗(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
  汪良骏(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
  张德超(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
  张汝刚(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
  张大为(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
  孟平均(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医院胸外科)
  参考文献
  1,林若柏,林培裘,周化,等.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中华杂志,-295.
  2,Weinberg JA. The intrathoracic lymphatics. In: Haagensen CD, ed. The lymphatics in cancer. 1st ed. Philadelphia:WB Saunders, .
  3,Thomas WR, Gregory ZJ, David JA, et al. Esophageal carcinoma: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is predictive of regional lymph node status. Ann Thorac surg,-792.
  4,戎铁华,林鹏,吴一龙.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44.
  5,陈建华,卫功铨,陈明耀,等.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评价.中华杂志,-443.
  6,Katsunobu K, Takahumi M, Kan O, et al.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fluences survival in esophageal cancer. J Surg Oncol,-163.
  7,Toshiki M, Mamoru U, Osamu Y, et al. How extensive should lymph node dissection be for cancer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3-1078.
  8,Hoichi K, Hiroshi W, Yuji T, et al. Evaluation of neck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Ann Thorac Surg, -93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