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肾病治疗中的瘟病指的是什么

走进《黄帝内经》
本系列介绍了《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从原文中分析了如何理解和学习上古天真论中的有关人体养生方面的知识。
浅淡《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理论体系。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5.“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还在判断值与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6.“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就是说:情绪不稳定,什么病都来了。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太饿太饱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9.“起居有常,卫生合理”。春三月:应晚睡早起,漫步于庭院,舒缓身体;夏三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长,胸中无怒气,违反伤心;秋三月:早卧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宁,违之伤肺;冬三月:早睡晚起,藏阳除寒,违之伤肾。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长寿也;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之说”。“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为道之百编,而卧最为首” 即为睡觉最重要。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觉)11.“不妄作劳,劳作不过量,不要随便付出体力;”“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12.“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保养肺和肾。13.木梳 :晨起三千下号称“木梳丹”;梳头有疏通络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作用。14.百岁老人,以素食长寿;对他们健康长寿有直接的影响:“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多饮伤神,厚味昏神,饱食闷神。”“心地善良,热爱活动,热爱劳动”是百岁老人的共同点。15.古人曰“读书也是保健的方法”。读书养生:“病须书卷作良医”陆游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体气多病,得以名人文集读之,亦足以养病。”16.《黄帝内经》养生五难: “名利不利,此为一难;喜怒不除,此为二难;声色不净,此为三难;滋味不绝,此为四难;神虚精散,此为五难;五难绝,寿自延。”乾隆皇帝养生经:“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即为: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耳常弹,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肛常提,肢常伸,腹常旋。四勿:吃饭勿言,睡觉勿语,喝酒勿醉,色勿迷。&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 >
黄帝内经中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
所在栏目:
黄帝内经中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
凡病伤寒而成温(1)者,先夏至日(2)者为病温(3),后夏至日者为病暑(4)。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5)。
(1)温:在此指温热病而言。
(2)先夏至日:发病于夏至之前,(3)病温:指患温病。
(4)病暑:指患暑病。暑病,泛指夏季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多种热性病,如中暑、伤暑等。
(5)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汗出邪气随之外泄,故不可止汗。
【白话详解】
凡是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以前的为病温,病发于夏至以后的为病暑。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本节指出温病、暑病的区别以及暑病的治法。病温、病暑是季节命名,两者同是感受寒邪而为热病,但由于受邪发病时间不同,而有温病和暑病的区别,即温病发于夏至之前,暑病发于夏至之后。姚止庵云:&寒毒藏于肌肤,先夏至发者为病温,后夏至发者为病暑。&无论温病,还是病暑,均是由于感受了寒邪而形成的热病,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寒虽是冬季的气候现象,但四季皆可见。夏至前寒邪伤人,其病证多皆有温热的特点,故曰病温。夏至后寒邪伤人,其病证多皆暑湿的特点,故曰病暑。
对于暑病的治疗,切勿见汗止汗,必须查清病源,治以清泄暑热。
如错用止汗收敛之法,必将酿成暑热内闭、关门留寇,引起邪陷心包的危急证候。所以吴昆说:&暑邪在表,令人自汗,自汗则暑邪当与汗皆出,勿得止之,蓄邪为患也。&这一治暑原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应用举例】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气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痞气窒,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临证指南医案暑》)
上一篇: 下一篇:
扩展阅读:
本文地址:
[ 黄帝内经 ]栏目最多关注
您可能会喜欢看:1黄帝内经在数学上只有小学四年级差等生的水平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95370人加入此小组
《黄帝内经》是中医派教徒最神圣的经典,前几年还拍了一部纪录片就叫《黄帝内经》。那部纪录片是这样吹嘘《黄帝内经》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刚刚兴起的如医学地理学、医学心理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先进学科,却在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得到了极为完善的表述。当今世界上,还找不到一部著作能像《黄帝内经》这样,将哲学、医学、养生学、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心理学、甚至美学、乐理等等学科融会贯通、凝聚一体;还难以找到一部像《黄帝内经》这样独一无二的、天才的、博大精深的生命科学巨著。这是一部不朽的奇书,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揭开中医弱智的老底:《黄帝内经》在数学上只有小学四年级差等生的水平”这篇文章是我这几年业余研究《黄帝内经》的成果,主要揭露《黄帝内经》的数学水平。根据这篇文章在百度帖吧、天涯杂谈的反应来看,那些弱智的中医粉丝只会无耻的谩骂,根本提不出有理有据的反驳意见,那些智商较高的中医粉丝认识到本文难以反驳,转而呼吁对本文不看贴不跟贴,但是总有些弱智的中医粉丝看不懂这种呼吁的用意,经常忍不住跳出来谩骂几句。在此特别警告本楼里那些只会谩骂的跟贴者,对于你们的谩骂原样奉还(The same to you!),本人没兴趣对你们逐个回击。 各位网友,如果你同意本文的观点,请顺手把它顶起来,让更多的人认清中医弱智的真相! 一、五十营的错误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全文不长,转录如下:“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王洪图的【白话解】:“黄帝说我想了解经脉之气在体内运行五十个周次的情况。岐伯回答说周天有二十八星宿,每个星宿之间的距离是三十六分。人体的经脉之气一昼夜运行五十次,合一千零八分。在一昼夜中太阳的运行周历了二十八星宿,分布在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经脉,有二十八条,周身经脉的长度是十六丈二尺,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用铜壶漏水下一刻为标准来划分昼夜,计算经气在经脉中运行所需的时间。人一呼气,脉跳动两次,经气运行三寸;一吸气,脉又跳动两次,经气又运行三寸,一个呼吸过程,经气运行六寸,十次呼吸,经气运行六尺,太阳运行二分。二百七十次呼吸,经气运行十六丈零二尺,其间气行上下,贯通八脉,运行一周,水下二刻,太阳运行二十分多一点。五百四十次呼吸,脉气在全身运行两周,水下四刻,太阳运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次呼吸,经气运行十次,水下二十刻,太阳运行五个星宿零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经气在体内运行五十周次,水下一百刻,太阳运行遍二十八星宿,铜壶里的水都滴漏尽了,经气也正好运行五十个周次。前面所谈经气的相互交通,就是指经气在二十八脉运行一周。如果人的经气保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周次,人就能够享尽天然的寿命。经气在人体运行五十周次的总长度是八百一十丈。” 这是《黄帝内经》里貌似科学的一篇论文,说的是正常人一昼夜呼吸总数为13500次,换算为每分钟呼吸9.375次,每次呼吸6.4秒。这篇论文说呼吸一次脉动四次,换算为每分钟脉搏37.5次。 这一段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黄帝内经》这篇论文的作者算术没学好。 已知:一昼夜呼吸13500次,一昼夜等于28宿,一宿等于36分,求解:呼吸10次、270次、540次、2700次各需要几宿几分? 正确答案:0.75分、20.2分、40.3分、5宿21.6分。 《黄帝内经》作者给出的四个答案竟然错了两个(2分、25分、40分、5宿20分)。 《中医大学生基本功训练丛书-临床常用数据精选》记载道:“成人不同体位呼吸频率:卧位14-16/min,坐位16-18/min,立位18-20/min;休息时15-18/min;成人女性比男性稍快2-4/min。…… 正常脉搏。1. 成人脉率:60-100/min,平均72/min;2. 婴儿脉率:安静时130-150/min,睡眠时70/min,哭闹时180/ 3. 老年人脉率:老年人较慢,平均55-60/min。”由《五十营》推导出的脉搏数37.5次严重偏低,低到必死无疑的程度。 《临床常用数据精选》记载道:“(脉搏)传导速度:7-10m/min。”由《五十营》推导出的血气运行速度约为1.3 m/min。 初中《生理卫生》第四章有关血液循环的内容中提到:血管中的一滴血通过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约需20秒。按这个速度计算一下:一天之内血液循环次数约为4300次。由《五十营》给出的一天之内血液循环次数为50次。 《临床常用数据精选》记载道:“脉率与呼吸的比率:新生儿3:1,&5岁3:1-4:1, 5-12岁4:1,成人4:1。” 由《五十营》给出的脉率与呼吸的比率为4:1。 综上所述,《五十营》除了脉率与呼吸的比率这个数据正确之外,其他一大堆人体生理数据都是错误的,这样胡编乱造的论文竟然成为中医的经典,可见从古到今中医的智慧有多高了! 《五十营》这篇论文体现了中医的典型特征:不认真观察记录人体生理数据,却喜欢根据零星片面的数据任意发挥。
+ 加入我的果篮
二、平人绝谷的荒谬 《黄帝内经-灵枢-平人绝谷》全文也不长,转录如下:“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王洪图的【白话解】:“黄帝说正常的人七天不饮食就会死亡,我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伯高说请允许我谈一谈其中的道理。胃的周长是一尺五寸,直径五寸,长二尺六寸,其形弯曲,能容纳三斗五升饮食,在通常情况下存留二斗食物和一斗五升水就满了。上焦具有输布精气的功能,也就是能够将中焦化生的精微物质布散全身,其中包括运行快速滑利的阳气,其余部分在下焦灌注到诸肠当中。小肠的周长是二寸半,直径八分又三分之一分,长三丈二尺,能容纳二斗四升食物和六升三合又三分之二合水。回肠的周长是四寸,直径一寸又三分之一寸,长二丈一尺,能容纳一斗食物和七升半水。直肠的周长是八寸,直径二寸又三分之二寸,长二尺八寸,能容纳食物九升三合又八分之一合。肠胃的总长度,共计五丈八尺四寸,能容纳九斗二升一合又三分之二合饮食物,这就是肠胃能容纳饮食物的总数量。健康的人并不是上面所讲的那样,而是在胃中充满饮食物的时候,肠中是空虚无物的,当肠中充满饮食物的时候,胃中又没有饮食物了。这样,肠胃总是处于充满和空虚交替的状态,这样气才能够布散全身上下畅行。五脏功能正常,血脉调和通畅,精神才能旺盛。所以说神就是由饮食物的精微物质所化生。在人的肠胃中,一般存留二斗食物和一斗五升的水。健康人每天大便二次,每次排泄约二升半,一天就排出五升,七天共排出三斗五升,这样原来存留在肠胃的饮食物都排泄完了。因此健康人七天不进饮食就会死亡,这是饮食物化生的精微物质以及津液消耗枯竭的缘故。” 《平人绝谷》这篇论文初看起来解释得头头是道,仔细想想就能发现漏洞很大。首先,“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和“肠胃里的东西七天才能排泄干净”前后矛盾。众所周知,胃很容易填满,但是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肠虚”却需要七天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除非饿死,肠子永远都不会空虚无物。其次,如果正常人一天吃掉的食物(三顿饭加在一起总该把胃填满了)需要七天才能排光,那么正常人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到七天就得撑死,比绝食死得还快。我敢赌一块钱,黄帝内经的作者绝对没有连续实测过正常人一天的排泄量。 《平人绝谷》这篇论文体现了中医的典型特征:缺乏逻辑思维,顾头不顾腚地胡说八道;不认真观察记录人体生理数据,却喜欢根据零星片面的数据任意发挥。
三、卫气行的低级错误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全文比较长,只转录第一段:“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王洪图的【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你谈一谈卫气在人体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时候出于体表,什么时候进入体内,又是在什么地方会合的?岐伯说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子位居正北方,午位居正南方,连接南北的竖线为经,卯位居正东方,酉位居正西方,连接东西的横线为纬。天体的运行环周于星宿,分布在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各有七个星宿,四方共计二十八星宿。东方的房宿与西方的昴宿为纬,北方的虚宿与南方的张宿为经。太阳从东方的房宿沿黄道经过南方到达西方的毕宿,时间是卯、辰、巳、午、未、申六个时辰,这六个时辰是白天,属阳;太阳从西方的昴宿,沿黄道经过北方到达东方的心宿,时间是酉、戌、亥、子、丑、寅六个时辰,这六个时辰是夜晚,属阴。一昼夜中,卫气在体内运行五十个周次,白天行于阳分二十五个周次,夜间行于阴分二十五个周次,并周行于五脏之中。在早晨的时候,卫气在阴分的循行过程结束,卫气从目进人阳分,眼睛也就睁开了,然后,卫气从目内眦上行于头部,沿项后足太阳膀胱经的通路下行,再沿背部向下行,到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其中散行的部分,从目外眦分出来,沿手太阳小肠经下行,至手小指外侧端(少泽穴);另一条散行的部分,也从目外眦分出,沿足少阳胆经下行注入足小趾与第四趾之间(窍阴穴)。卫气又从上部循手少阳三焦经所过的部位向下行,到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关冲穴)。从手少阳别行的部分,行至耳的前方,会合于颔部的经脉,注入足阳明胃经,向下行至足背,散入足五趾之间(厉兑穴)。还有另一条散行的分支,从耳部下方,沿手阳明大肠经下行,人于手大指和食指之间(商阳穴),再进人手掌中间。其中运行到足部的卫气,进入足心,出于内踝,再人足少阴肾经,由足少阴经行于阴分,沿着从足少阴经分出的阴脉向上行,又会合到目,交会于足太阳经的睛明穴。这就是卫气运行一周的顺序。因此,卫气依照天体昼夜间的运动时间而同步运行。太阳运行一星宿的时间称为一舍,卫气在人体循行一周又十分之八。日行二舍,卫气循行三周又十分之六。日行三舍,卫气循行五周又十分之四。日行四舍,气循行七周又十分之二。日行五舍,卫气循行九周。日行六舍,卫气循行十周又十分之八。日行七舍,卫气循行十二周又十分之六。日行十四舍,卫气循行二十五周及余数的十分之二。这样,太阳运行周天的二分之一,由白天进入夜间,卫气也由阳分进入阴分。刚刚进入阴分时,由足少阴肾经传注于肾脏,由肾脏注入心脏,由心脏注入肺脏,由肺脏注入肝脏,由肝脏注入脾脏,由脾脏再传注到肾脏而成为一周,和白天卫气行于阳分二十五周一样,夜间行于阴分也是二十五周。所以,夜间太阳运行一舍的时间,卫气在阴分也是运行一周又十分之八弱,卫气在阴分循行二十五周以后,出于目内眦而进入阳分。一昼夜卫气在人体运行五十周次,可是按照上述每舍卫气运行一周又十分之八弱计算,太阳运行二十八舍,卫气循行共计为五十周又十分之四,这样就有一个十分之四周的余数,包括阳分的十分之二周和阴分的十分二周。因此,平时人们入睡和醒来的时间有早有晚就是这十分之四周的余数造成的。” 《卫气行》这篇论文的主要问题: 1. 把一天平分为白天和夜晚,并且把白天都算成清醒时间,把夜晚都算成睡眠时间。这种简单刻板的划分方法严重不符合昼夜变化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人类的实际活动情况。 2. 岐伯这套长篇大论前后自相矛盾。前面刚说了“一昼夜中,卫气在体内运行五十个周次,白天行于阳分二十五个周次,夜间行于阴分二十五个周次,并周行于五脏之中。”,白天卫气运行于阳分,夜晚卫气运行于阴分;紧接着说明了白天卫气行于阳的详细路径,在白天的路径里却包括了阴分(“其中运行到足部的卫气,进入足心,出于内踝,再人足少阴肾经,由足少阴经行于阴分,沿着从足少阴经分出的阴脉向上行,又会合到目,交会于足太阳经的睛明穴。”)。这套玄虚的卫气循经运行图说得真真切切,但是今天的中医却无法证明。 3. 数学计算出现严重的低级错误。 已知:一天等于28宿,人体内一天气行五十周。求解:每宿气行多少周,14宿气行多少周?28宿气行多少周? 正确答案是:每宿气行1.785714周,14宿气行25周,28宿气行50周。《卫气行》给出的答案是每宿气行1.8周,14宿气行25.2周,28宿气行50.4周。黄帝内经的作者根本不明白四舍五入累积误差,而且在发现答案明显跟已知条件对不上号后,不拒绝错误答案,不分析错误原因,反而对明显错误的答案进行胡乱解释,企图自圆其说,不料却留下了流传千古的笑话!黄帝内经的作者脑子里简直是一团浆糊,以现在的水平来比,黄帝内经作者的数学水平只有四年级小学生的水平,而且还是四年级差等生的水平。一个连如此简单的数学题都整不明白的糊涂蛋,绝不可能整明白错综复杂的人体医学问题! 《卫气行》这篇论文体现了中医的典型特征:缺乏逻辑思维,顾头不顾腚地胡说八道;数学很差劲,却偏喜欢发挥数理。 总而言之,《黄帝内经》绝不是“天才的、博大精深的生命科学巨著”,小学四年级的差等生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医学论文!
本组有民科化和口水化的倾向。。。。
五行生克学说的荒谬作者:刘凤飞五行生克学说被中医信徒奉为至宝。实际上,五行生克学说是经不起推敲的荒唐理论。五行理论创始人只选择了符合其理论的证据,对更多的违反其理论的证据视而不见。我们先来看看五行相生循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五行相生循环中,除了金生水有点不好理解之外,其他四条都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但是,现实世界是很复杂的,与五行相生循环不符合的实例也很容易找到。1. 水生土也可以说得通,大多数人类都居住在冲积平原上,而冲积平原显然符合水生土的原理。2. 水生金也是自然现象,沙里淘金就是水生金的证据。3. 水生火是人为的,比如油灯、酒精灯。4. 土生火也是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显然不是木生火,而是土生火。5. 土生水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泉水显然是土生水。6. 土生木是最常见的,除戈壁沙漠之外,绝大部分地表都被植被覆盖着。7. 金生土也是自然现象,石头和金属都会风化分解变成细土,不过时间跨度比火生土长得多。8. 木生水就更常见了,雨露滋润禾苗壮,露水就是木生水。也就是说,土能生其它四行,水也能生其它四行。再说说五行相克循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与五行相生循环一样,五行相克循环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但是,现实世界是很复杂的,与五行相克循环不符合的实例也很容易找到。1. 火克水,这是人类掌握火的主要目的,没有火克水,就没有人类的进步。2. 火克木,这条不用解释了。3. 火克土,用火可以把土烧制成陶器、瓷器、砖瓦、兵马俑等等。4. 土克火,沙土灭火可视为土克火。5. 土克木,木头埋在土里会腐朽。6. 土克金,金属工具埋在土里也会腐朽。7. 金克火,生火取暖的铁炉子可以视为金克火,而不是火克金。8. 金克土,远古使用木犁,被古人总结为木克土,铁器时代以后已经普遍使用金属犁具,应该称为金克土。9. 金克水,投鞭断流,投金也一样可以断流,只不过人类生产能力有限,没有那么多金属可投。10. 水克土,水土流失可视为水克土。11. 水克木,古人早已指出过这一点,江河湖海的水面上离岸稍远的地方都不生木。12. 水克金,金属工具放在水里会慢慢腐蚀。也就是说,土能克其它四行,金也能克其它四行,水也能克其它四行,火也能克其它四行。五行生克学说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人在回路”,没有人就没有金属工具和木头工具,金克木、金生水、火克金、木克土、木生火都离不开人的控制。综上所述,五行生克学说根本不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黄帝没有高智慧!《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道:“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黄帝内经-灵枢-经水》记载道:“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的作者认为:天地都是无限广大的,都是人力所无法测量的。《山海经》对天地范围的认识与《黄帝内经》明显不同。《山海经》的作者认为大地是可以测量的,并且给出了大地的测量数据。《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道:“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山海经-中山经》记载道:“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周髀算经》对天地范围的认识也与《黄帝内经》明显不同。《周髀算经》的作者认为天地范围都是有限的,并且给出了天地范围的具体数据。《周髀算经》记载道:“天离地八万里,冬至只日虽在外衡,常出极下地上二万里。” “冬至昼,夏至夜,差数所及,日光所逮观之,四极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古希腊人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年一公元前193年)在公元前240年左右测算出地球周长为39690公里。埃拉托色尼选择同一子午线上的两地西恩纳(Syene,今天的阿斯旺)和亚历山大里亚,在夏至日那天进行太阳位置观察的比较。在西恩纳附近,尼罗河的一个河心岛洲上,有一口深井,夏至日那天太阳光可直射井底。与此同时,他在亚历山大里亚选择一个很高的方尖塔,并测量了夏至日那天塔的阴影长度,这样他就可以量出直立的方尖塔和太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埃拉托色尼通过观测得到了这一角度为7°12′,即相当于圆周角360°的l/50。下一步埃拉托色尼借助于皇家测量员的测地资料,测量得到这两个城市的距离是5000希腊里。地球周长只要乘以50即可,结果为25万希腊里。为了符合传统的圆周为60等分制,埃拉托色尼将这一数值提高到252 000希腊里,以便可被60除尽。埃及的希腊里约为157.5米,可换算为现代的公制,地球圆周长约为39375公里,经埃拉托色尼修订后为39690公里,与地球实际周长引人注目地相近。(参见:百度百科-埃拉托色尼)古希腊人喜帕恰斯(约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25年)在公元前150年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喜帕恰斯用一百多年前最大胆的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所发明的方法,在公元前 150年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当时希腊人已经猜测到,月食是因为地球走到太阳与月球之间而引起的。阿利斯塔克认为,掠过月面的地球阴影应该能够显示出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以地球直径来表示),喜帕恰斯重复了这项工作,算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如果埃拉托色尼求得的地球直径为12800公里是正确的话,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就是38.4万公里(24万英里)了。(参见:《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宇宙学•宇宙的大小》)古希腊人阿利斯塔克(公元前310年-公元前230年)计算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月亮与地球距离的19倍。阿利斯塔克所著《论日月大小和距离》一书流传至今。在这一著作中,他应用几何学知识在科学史上第一次试图测量日、月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他设想在上、下弦,即月半圆时,日、月和地球应当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日、月和地球距离的角距,就可以测算太阳和月亮的相对距离。他根据测得的角度87°,算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月亮与地球距离的19倍。他又根据日食情况,推得太阳直径是月球直径的19倍。他在月食时又计算了地球影子的宽度,得出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倍。阿利斯塔克认为,如果假设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而恒星因为看上去不动而无限遥远,那么天体运动就非常容易理解。(参见:百度百科-阿利斯塔克)由上述对比可见,在天地范围这个问题上,《黄帝内经》作者的智慧并不高明,不仅远低于古希腊智者的水平,而且低于《山海经》作者和《周髀算经》作者的水平。虽然《黄帝内经》的作者认为天地无限广大、不可测量,但是他在发挥“天人相应”那一套理论时却默认天地为有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如果承认天地是无限广大的,就不能说“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也不能说“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不过不能说中医弱智吧。。。黄帝内经写成的时候整个人类都处于幼儿时期,幼儿想问题的方法和成人有很多不一样,质疑归质疑,但成人揣度幼儿的心思不应该太草率。在现代人的思维中,古人做的事,有的弱智得令人笑掉牙,有的先进完美得令人惊为神物,两个极端都反映了我们思维方式确实存在狭隘性
实在没有勇气看完,也没有兴趣研究…速度闪人…
哪都能看见lz在黑黄帝啊,烦不烦啊!
几千年前的事儿了,哪说得清。。。
地理不容左撇子?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道:“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作者认为:右眼视力比左眼视力好的人属于天理难容,左撇子的人属于地理难容,这两类人不符合天地阴阳的大道理。
脑渗为涕肺为涕?  《黄帝内经-素问-宜明五气篇》记载道:“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篇》记载道:“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到底是脑渗为涕还是肺为涕?《黄帝内经》各篇论文作者各说各话,互相矛盾。后世信徒,基本上采取“不争论”的原则,各取所需,很少评论谁对谁错,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稀里糊涂。稀里糊涂的理论,稀里糊涂的治疗,稀里糊涂的痊愈。   现在上过初中的都知道,之所以哭泣时鼻涕眼泪齐流,是因为它们的来源相同,都是眼泪!《黄帝内经》的两篇论文都是胡扯!
内个神马..
中医里五行 是指五种不同气的运动状态好吧
lz直观的把他们当做五种物质 - -..
lz要黑 起码也先了解了解好不好
这样黑显得没有智商..
《素问-宝命全形论》:“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转贴]作者:赵洪钧六 汉代及以前关于五行学说的争论  1.荀子批判子思和孟子滥用五行说  《荀子》中,有“非十二子”一篇。其中批判子思和孟轲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晦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唯唯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近代人,对子思、孟轲所谓五行,是否指金木水火土,有疑义,但如上文所说,孟子确有水胜火之说。他又和邹衍同时,而且可能共过事,很可能接受过五行说,再受其启发发展为五伦说。否则,只提仁义礼智信,不应该受到批判。近代许多学问家如章太炎、梁启超、顾颉刚、钱玄同等人参加过讨论。看法虽不一致,却没有一家认为五行生克之说可取,更不认为五藏附五行有道理。2.汉代经学家对五行附五脏的异议  这个问题专业性很强,又很复杂,不再引用原文,只作一般说明。读者有兴趣,请读旧作《内经时代》第五节。  汉代经学有两派,习称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两家讲五行时都配五脏,但今文派的配法和今《内经》相同,古文则不同。两家之争本来是为争得统治者的重用。恰好,五行在那时是关乎政治的大“学术”问题,所以各自维护本派说法。直到东汉末,郑玄融会两家之说,这场争论才告结束。结果是古文派取胜。3.最新出土文献的证据  如果说汉代的今古文学者,对五行的争论仅限于五行附五脏的配法问题,那么,出土的汉初文献怎样看五行相胜,就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关于出土文献的文章,见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晏昌贵作“ 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校释 ”。此文于2003年5月21日首发于“简帛研究网站”。已经考定,此汉简下葬于高后元年(前187年)前。其中关于“五胜”的说法有:  “五胜: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显然和现在的相克说完全一致。  木简的作者如何看此说呢?他说:“衡平力钧则能相胜,衡不平力[不]钧则不[能]相胜。……水之数胜火,万石之积燔,一石水弗能胜;金之数胜木,一斧之力,不能辟一山之林;土之数胜水,一絫 [之]壤,不能止一河之原(源);火之数胜金,一據之火,不能熛千钧之金;木之数胜土,[一]围之木,不能任万石之土。……是故十火难一水,十木难一金,十水难一土,十金难一火,十土难一木。”显然,他不认为相克是无条件的,更不能违背常识。《墨子》中即有此说。  至于干支配五行形成“月令”那样的理论,木简的作者也不大赞成。如:“祸福之来也,迟亟(疾)无常,故民莫之能察也。故残国亡家常好用困、罚日举事,故身死国亡,诸侯必加之矣。”总之,按干支五行推出的吉凶日期办事,可能更好,但是,决定候国兴衰的还是政策或人事。简言之,木简作者认为,五行生克之说是不可全信的。按:今《内经》中“五胜”凡两见。一在《素问?保命全形论》。其中说:“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隔了几句话就是“岐伯曰:木得金而忧,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这是《内经》唯一明训五胜所指的话,已见于上文标题四中。二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中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4.王充对五行相克连及五脏的批判汉代学者中,王充是最理智的。他的批判很长,摘如下:“如天故生万物,当令其相亲爱,不当令之相贼害也。或曰:‘五行之气,天生万物。以万物含五行之气,五行之气更相贼害。’曰:‘天自当以一行之气生万物,令之相亲爱,不当令五行之气反使相贼害也。’或曰:‘欲为之用,故令相贼害,贼害相成也。故天用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作万事。不能相制,不能相使,不相贼害,不成为用。金不贼木,木不成用。火不烁金,金不成器。故诸物相贼相利,含血之虫相胜服、相啮噬、相啖食者,皆五行气使之然也。’曰: ‘天生万物欲令相为用,不得不相贼害也。则生虎狼蝮蛇及蜂虿之虫,皆贼害人,天又欲使人为之用邪?且一人之身,含五行之气,故一人之行,有五常之操。五常,五行之道也。五藏在内,五行气俱。如论者之言,含血之虫,怀五行之气,辄相贼害。一人之身,胸怀五藏,自相贼也;一人之操,行义之心,自相害也。且五行之气相贼害,含血之虫相胜服,其验何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戍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水胜火,故豕食蛇;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曰: ‘审如论者之言,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效。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猕猴者,畏鼠也。啮噬猴者,犬也。鼠水,猕猴金也。水不胜金,猕猴何故畏鼠也?戍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东方木也,其星仓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含血之虫,以四兽为长,四兽含五行之气最较著。案龙虎交不相贼,鸟龟会不相害。以四兽验之,以十二辰之禽效之,五行之虫以气性相刻,则尤不相应。凡万物相刻贼,含血之虫则相服,至于相啖食者,自以齿牙顿利,筋力优劣,动作巧便,气势勇桀。若人之在世,势不与适,力不均等,自相胜服。以力相服,则以刃相贼矣。夫人以刃相贼,犹物以齿角爪牙相触刺也。力强角利,势烈牙长,则能胜;气微爪短,诛,胆小距顿,则服畏也。人有勇怯,故战有胜负,胜者未必受金气,负者未必得木精也。孔子畏阳虎,却行流汗,阳虎未必色白,孔子未必面青也。鹰之击鸠雀、啄鹄雁,未必鹰生于南方而鸠雀、鹄雁产于西方也,自是筋力勇怯相胜服也。 ’”(王充《论衡?物势篇》1986年上海书店《诸子集成》本,31—32页)以上所引,是设问设答的辩论。王充的设问,应该是当时有的说法,但他的驳斥显然更有说服力。总之,王充不承认所谓五行之气,更不承认五行相克有理。
作者:staronway 回复日期: 14:57:36 
  黄帝内经算个屁,其实我泱泱中华绵延5000年灿烂文明的精髓太多了,随便举例就是一大堆:易筋经,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玉女心经,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太极拳,独孤九剑,吸星大法  当然,最博大精深的功夫还是葵花宝典,言简意赅,深不可测,仅仅八个字就揭示了宇宙最深奥最本源的秘密: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什么??小说虚构的,不可信??  你练过没有???没练过,那边凉快哪边呆去!!!  什么,没经过科学验证??  狗屁!!跟几十亿年宇宙最深奥最本源的秘密相比,科学算哪根葱啊??  思想有多远,你给老子滚多远!!!!
标题表明:我的数学达到了《黄帝内经》的水平!!!
大病死者十有六!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记载道:“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    《黄帝内经》这篇论文的作者在两千多年就对流行病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对未来的流行病情况进行预测。《黄帝内经》时代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流行病最严重时,病死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可叹的是,中医信徒至今却不愿意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中医信徒还经常吹嘘什么“中医保护了中国人,避免了因瘟疫而导致的大规模死亡。”这跟《黄帝内经》记载的说法完全对不上号!    历史旁证。张仲景《伤寒论-伤寒卒病论集》记载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我说这个人无聊不无聊,看书都是吸取其精华,哪有去找碴的,更何况是找两千多年前人的碴
引用 xyfd 的回应:我说这个人无聊不无聊,看书都是吸取其精华,哪有去找碴的,更何况是找两千多年前人的碴同理反问一句:难道你来跟我找碴就不无聊了?
科学松鼠会成员,信息学硕士生
你这样算是spammer了吧,到处发这个,不停地在顶贴,更大的问题是你这个帖子的内容在这里还没人关心,起码我是觉得很烦。我觉得这里大部分人都应该觉得中医不行,所以拜托就不要继续污染了,让大家看看更有智力挑战性的东西好不?
我要是管理员,楼主早就不在银河系了。
中医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成分多一点的学问所以用科学来衡量似乎不见得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同样的除了科学之外还有很多,同样的菜用同样的工艺和调料为啥不同的人烧出来感觉不同呢?都在追求科学性,那谁又能用物质分析的方法定性定量的把人的思维过程和人的价值追求分析出来呢?作为安慰剂为什么中药看起来似乎确实产生了效果?而一些非安慰剂的人造化学药品却没有让身体的疾病治愈?同样的吃完羊肉、油炸食品貌似还真的就上火了,身体的一些功能产生了与平常不一样的反映。这一点西医又如何解释呢?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真相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记载道:“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之,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如何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篇论文隆重推荐的的第一功法为五色气功,想象用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等五气护身,另加想象头顶北斗星,然后即可安全进入疫区。这一功法听起来很像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功法。后世信徒念念不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咒语,经常向不明真相的群众宣扬,但从不推广五色气功大法,即使在非典时期,也对这等功德无量的济世大法秘而不宣,实在是愧对黄帝!  这篇论文隆重推荐的另一大法为小金丹法,通过很复杂的工序,制作出小金丹,服用方法也很讲究,据说服用小金丹之后即可达到免疫效果。现在看来,小金丹法实际上是古代人对疫苗充满渴望的幻想。
..这是防病的书又不是算算术的...你真要调骨头,那本书那篇论文找不出啊...只有无聊人才去挑刺...
一向不相信中医,这种书就是最好的论据——它居然还是这时代某些中医的教材
偏执+无所事事
对这类帖子很无语……古代的中医与现在的科学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没有必要非要把中医纳入什么“科学”范围。福柯早就指出,古代与现代有着不同的“知识型”,彼此的话语体系是不同的,怎么能用一种知识型的标准来评判另一种知识型呢?这才是缺乏理性的。ps.至于五行学说,不是那么理解的!
五行说的是“气”的运动,金木水火土是借用。并不是说五种物质。还有古人炼气,呼吸的频率较慢,脉搏也较慢。话说我只是随便扫了几眼,太长没仔细看。
哪都是一些“隐喻”,并不是所谓“金”就是“金子”,“木”就是“木头”
轮滑爱好者
至少中医治好了那么多人..LZ转发的这些能治好人不?PS:黄帝内经并不是黄帝所著,也不是黄帝所言...是战国时期的后人假借黄帝之名所著的.其实在古代,医经有:黄帝内经18卷,外经37卷;扁鹊内经9卷,外经12卷;白氏内经38卷,外经36卷;旁篇25卷.但是除了黄帝内经以外的其他医经都已失传.所以黄帝内经才会成为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了
楼主,你可以去屎一屎了,挑这种刺有意思吗?是个有点文化的都知道五行什么的不是实指好吧?
lz为低智商趣味无聊自以为是综合征患者,鉴定完毕,果断闪人。
轮滑爱好者
引用 刺猬 的回应:一向不相信中医,这种书就是最好的论据——它居然还是这时代某些中医的教材现在的中医教材大多是&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之类的解文.不懂别瞎说.
没文化太可怕了。
建议吵中医的人都去看一本叫《血,一种神奇液体的传奇故事》的书,你就会知道在叶卡婕琳娜二世被剃头匠放血的时候,有中医的老百姓是多么的幸福
建议吵中医的人都去看一本叫《血,一种神奇液体的传奇故事》的书,你就会知道在叶卡婕琳娜二世被剃头匠放血的时候,有中医的老百姓是多么的幸福
弱弱地问……好像就标题而言……LZ没错吧……
数学/化学爱好者
1 坟贴2 易引起争吵3 和本小组没有太大联系基于以上三点,我锁帖了。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内经 糖尿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