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的话,甚至把病人生当儿戏,该怎么处理。

原标题:人生的第一次危机,竟然来自一张A4纸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妈妈劝我不要再抽烟喝酒了,不然体检的时候一定会查出病来的。听从了妈妈的话,我就再也没去体检过。”

面对体检时的这种“鸵鸟心态”,戳中了不少人:

“没事绝对不体检,就怕一检查全身都是病。”

前不久,综艺《我家那小子》里,嘉宾武艺因为甲沟炎去修脚,技师说他脾胃不和,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

回家后武艺有点后怕,纠结了很久,才下定决心预约了体检,距离上一次体检,已经过去了五年。

结果显示,1990年出生的他,已经患有眼结石、轻微脂肪肝……

屏幕外的嘉宾看着不敢相信:他才那么小就有脂肪肝?

李维嘉感叹说:体检是真的挺可怕的。

尤其是一些眼看中年就要来临的人,一边要应付忙碌的工作,另一边渐渐需要接过家庭的重担。

刚毕业的年轻人们可以一个不开心就辞职,自己却必须要考虑“上有老下有小”。

一旦身体出现问题,谁来支撑一切的局面?

所以哪怕明明知道身体可能已经出问题了,也必须“咬牙熬着”。

接过那一张判断检查自己是不是健康的A4纸,却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比起单身、脱发和贫穷,收到体检报告单的这一刻,也许才真正让人恐惧。

从前,体检只不过是走走流程,大家心里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足够健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现在,大家心知肚明的是,“我这个生活方式,身体一定有什么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

长期忙碌,在办公桌旁一坐就是是一整天,根本没有时间运动。

熬夜几乎成为生活常态。

饮食也不讲究营养和均衡了,能每天按时吃上饭都是奢望。

心理上也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城镇居民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

许多以前五六十岁才会得的病,都纷纷找上了年轻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张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2018年春节期间,他参加了三起危重脑卒中患者会诊。

三人之中最年轻的患者仅有28岁,病情却最为严重,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同一天还有两位三十多岁的患者,因为之前就患有高血压,且没有规范治疗,加上脑出血量大,陷入植物人状态。

而几十年前,脑卒中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六十五岁。

连续九年发布的《北京健康白皮书》显示,疾病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已经逐渐缠上了31到40岁的男性。

仅在2011年,超过六成青壮年北京市民有血脂异常状况,重性精神疾病新增患者,有8成是中青年。

可是,即使心里比谁都明白“我该去检查一下了”,不愿“勇敢面对”的人还是很多。

一边恐惧,一边安慰自己“我不会那么倒霉的”,视体检为“洪水猛兽”。

因为谁也不知道,那张薄薄的报告单上,会不会出现自己无力承担的结果。

2017年5月中旬,浙江杭州一名28岁的女孩在夜里猝死,而前两周,她才刚过拍完婚纱照。

她生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我烧糊涂了。”

据家人透露,女孩是杭州一家公司的经理,年轻有为,但是忙碌辛苦。

长时间以来,她的工作压力很大,作息不规律。

死亡前的一段时间,因为忙着结婚的事情,想买房买车,她工作就更加拼命。

更加烦心的是,家中父母的赡养费、弟弟的学费,都需要她的支持。

多重压力下,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近几年,“加班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互联网、媒体、医疗等都成了“高危行业”。

每次出现这样的新闻,总能引来一阵唏嘘。

有些人会默默在心里告诫自己:别整天熬夜加班了、别天天吃垃圾食品了……

但绝大多数时候,告诫都只能是告诫,做不做得到,自己“心里有数”。

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该休息了,只是不能停下。

2010年,《经济学人》杂志用“三明治一代”形容亚洲地区的中年人。

如同被包夹的三明治一样,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依靠自己的工作支撑家庭,压力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

有调查显示,有97.48%的中年人觉得自己累。

但是累也要撑着,否则谁来养家?

都怕身体会垮掉,所以宁愿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想尽办法“夹缝里求生存”地养生,也坚决不肯迈进体检中心一步。

90后的动荡不安,在养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面,是源于无法抗拒的生活压力,一方面,是源于被生活逼得越来越懈怠的情绪。

炸鸡啤酒虽然不健康,但往往能在忙碌一天后带来味觉上的粗暴快感;

熬夜刷剧虽然危害巨大,却能让人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摆脱失意的情绪。

一边熬夜一边泡脚,一边喝啤酒一边加枸杞,一边吃快餐一边啃阿胶……

“朋克养生”在90后群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

《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健康消费人群占比已经超过50%。

也就是说,90后是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在所有健康产品中,即食保健品的购买人数增长明显,90后在这类产品上的购买力与80后的相比,差距已经很小。

最受欢迎的保健品还是人尽皆知的那几样:阿胶、枸杞和红枣。

这些在养生鸡汤文里频频出现的“中老年必备补品”,曾被无数90后嫌弃过。

来源:《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

但如今,就连曾无比反感的养生鸡汤文,也躺在了不少人的微信收藏里。

除了买保健品,健身在90后群体中也变得越来越流行。

数据表明,健身app的用户里有超过一半的人年龄不满30岁。

面对健康危机,90后们忧心忡忡,有颗想要好好养生的心。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在养生这条路上,人又仿佛很难做到认真。

有超过一半的90后作息不健康,习惯于熬夜和晚睡。

喜欢买保健品,也喜欢买重油重辣的即食火锅。

这种勤勤恳恳的“养生”收到的实际效果,大概是心理上的安慰。

一边精致养生,一边持续作死,说的正是他们。

电影《美国动物》的末尾,主人公之一的沃伦有一段独白:

“在你的一生中,别人都在告诉你,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你是特别的,甚至你还能列举出一些事来证明你的特别。但那些事都是毫无意义的。你其实并不那么特别。

对于疾病,许多人总是习惯了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会是个例外。

因为相比绝大多数人来说,患病、猝死都是少数。

所以“心安理得”地透支自己的身体。

可是,那些少数离我们从来都很近:

一位28岁的外企小伙,值班两天后突发心绞痛猝死。同事说他每周连上两个夜班,检查发现他血管是别人两倍粗。

长沙一位出租车司机,儿子刚刚九个月,因为拼命接单,整日早出晚归,在自己的出租屋中猝死。

“年轻时,用身体换钱;中年后,用钱换健康。”

这不是段子,而是许多人的真实生活。

但病入膏肓时,会不会为年轻时的“肆无忌惮”和“自欺欺人”而后悔呢?

知名演员李雪健,曾经患过鼻咽癌,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治疗过程后,痊愈后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所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李开复也曾是一个“铁人”:每天睡四个小时,整天靠咖啡“续命”,邮件必须在很快时间内回复……

长久下来,他患上癌症。

病中的他感叹:生病了才知道,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健康。

人这一辈子,会做许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的尚能挽救,有的却注定无法回头更改。

体检,其实就是给你一个回头的机会:早点发现不对劲,早点改正生活习惯;

工作再繁忙,提高效率,或者求助同事,总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休息的时间。

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张弛有度的生活才最稳定。

至于情绪和冲动,也可以慢慢学会克制,或者用其它方式更加深入地缓解。

与其把活着的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吃好每一顿饭,增加运动时间,保证睡眠。

给文章点个赞,对过去的自己说句抱歉。往后的日子里,好好照顾自己。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说起语文,从小学到高中的孩子家长,都会马上想到作文和阅读。这也是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值最高的两大部分。但是很多家长都会说,语文需要积累的,都以孩子不愿意为由,去搪塞或者是躲避这个问题。

毕竟,语文不像数学,一通百通。分数的提高,是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实现的。让孩子尽早抓到阅读关键期,在未来的考试中, 孩子才能占到先机。

本周四的直播课,我们特别请到了新东方语文教研名师王勒老师,为大家带来免费直播分享福利——阅读比做题更重要,王勒老师教你抓住孩子阅读关键期

如何提高孩子阅读能力

三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实用技巧是什么?

孩子阅读选书技巧是什么?

让孩子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

累积课时7000+小时

喜爱历史、诗词,对待孩子富有耐心,授课风格诙谐幽默,善于用心理学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并处理相关心理问题。助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9月20日(本周四)晚8点

9月6日(周四)晚8点

9月13日(周四)晚8点

9月20日(周四)晚8点

资深名师教你抓住孩子阅读关键期

9月27日(周四)晚8点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听话?

孕期定时产检非常重要,听从医嘱更为重要,李女士就因把医生的话当做耳旁风,险些丢掉了生命——

我叫李雯,今年30岁,在诞下我的小公举后,婆婆很想抱个孙子,迫于无奈,我再次怀孕了,怀孕前几个月一切非常地顺利,可就在孕35周左右,我下体开始频繁有少量出血的情况。检查之后被确诊为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覆盖宫颈内口处),医生说前置胎盘较为凶险,可能会有早产、大出血等情况的出现,建议我“住院观察”,并为我开了些补血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的状况。

住院两天后,我觉得全身不疼不痒,下面也没继续出血了,根本没有医生说的那样严重,就想着回家疗养,吃点补血的药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主要家里还有大宝需要照顾,等到有情况再来医院也不迟啊,医生见我执意如此,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再三叮嘱我回家后不要太过劳累,最好卧床休息。

不料到37周左右的时候,下面又见红了,而且这次出血很多,还伴随着一阵阵的腹痛, 老公赶紧将我送去医院。医生检查后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看似情况非常不妙,紧接着决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剖腹产取出宝宝,不然有生命危险。

我本想着孩子出生后就安全了,谁知产后出现了严重的大出血,还检查出胚胎植入(胎盘扎根于子宫内壁),情况非常危险,所幸专家组早已做好了应急方案,最后必须切除子宫来确保安全,经过五个小时的手术,终于把我从死神的手中抢救回来……

李女士就是因为没有听从医嘱,轻视胎盘前置的危险,才导致自己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剖腹产手术,最后付出了切除子宫的代价,不过好在抢救及时,最后母子平安。

医学延伸:【胎盘植入】胎盘就像大树长了根一样,错综分散并深深地扎根于子宫肌壁内,胎盘植入的部分既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又会损伤子宫肌层,导致病人出现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通常为了抢救生命必须紧急切除子宫。

胎盘植入是产科凶险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无论妊娠或产时、产后均不易确诊,一旦发病会导致严重的产后大出血,如不及时、果断处理,会危及产妇生命。(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摘要】:正子宫脱垂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或脱出,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根据病情轻重,子宫脱垂分为三个级别:子宫颈尚在阴道口内,通常是子宫颈口下降处女膜缘小于4厘米或已达处女膜缘,称为轻度脱垂;子宫颈脱出于阴道口,而子宫体尚在阴道内,称为中度脱垂;宫颈或子宫体完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重度脱垂。轻度时病人毫无感觉,也不影响生活。重度者脱出子宫由于长期与衣物摩擦出现感染或溃烂、出血等,如伴有膀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高伟;张瑞珍;王伟明;武红莉;;[J];护理研究;2010年14期
李洪霞,张朝英,钟淑霞,张林,肖艳萍,李立;[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宋姗姗;[N];健康时报;2006年
妇产科陈佑宇提供;[N];大众卫生报;2002年
指导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 黎秀芳 副主任医师 记者 胡长飞 通讯员 古杰;[N];医药导报;2006年
受访专家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谢波 采写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黄桃园;[N];广东科技报;2008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的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