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狂犬疫苗动物 狂犬病抗体滴度度越高越好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接种疫苗后10日左右,部分被接种者血清可测出抗体,5-6周抗体阳转率可达100%,抗体量高峰时间可维持3-4个月,其后逐年下降,一年后降至可检测水平以下。因此...
病情分析:
您好:如果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的话可能不利于抗体产生的,如艾滋病患者可能因为免疫力比较低而导致抗体产生的滴度不够。
指导意见:
您如果平时没有任何的不适...
首先咬你的狗要是条病狗,你才有一定的几率得病。
其次如果咬你的狗本身很健康,你基本没有问题的。
再者如果咬你的狗是病狗,你得病的几率会很高,但是狂犬病的潜伏...
病情分析:
凡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及时注射一个疗程的狂犬疫苗。于全部疗程注射完毕后两周抽血检测抗狂犬抗体,如果抗狂犬抗体阳性,说明药物已经在体内起到保...
答: 乙肝疫苗的第二针是在宝宝满月的时候打的,然后第三针是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打的。
大家还关注作者:严家新
发布时间: 09:49:31
下图为为预防性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然后在1年(12个月)后加强接种1-2针,所引发的中和抗体滴度变化示意图。看了这张接种狂犬病疫苗(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后的效果示意图,相信很多恐狂症患者的诸多疑问都可迎刃而解。&图中, 横座标为初次免疫接种后月数;纵座标为中和抗体滴度(国际单位/毫升,IU/ml)。&1.图中上面的一条折线代表采用肌肉接种方式后的抗体检测结果;下面的一条折线代表采用皮内接种方式后的抗体检测结果。从图中可见:肌肉接种3针(或5针)疫苗后,1个月内抗体滴度高峰值平均可达10 IU/ml。以后半年内先快速下降,随后缓慢下降,到第12个月时平均滴度仍大于1 IU/ml。此时加强1-2针后,平均抗体滴度几乎是立即可超过20 IU/ml。(有一项研究证明,加强后7天,100%的受试者显示抗体水平升高5倍)。所以凡过去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的人,再次暴露后加强接种时1-2针即可。而且凡以前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者,以后永远没必要再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另有数据证明,超过20年前曾接种过疫苗者,再次加强的效果仍然非常好)。&2.图中WHO定义的最小适宜滴度;下面一条虚线代表美国CDC定义的最小适宜滴度。接种疫苗后这些标准都是很容易达到的。实际上0.15 IU/ml就足够了,目前国内多数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的灵敏度很难达到0.15 IU/ml。从图中可见,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后,半年内抗体滴度都远远高于最小适宜滴度,通常没必要检测抗体(国内有些CDC检测的“阴性”结果,实际上滴度仍大于0.15 IU/ml,仍有保护作用)。从图中可见,加强接种后,有效保护期至少在3年以上。[此示意图源自2012年新版的Vaccines(6th Edition),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疫苗学专著。]
xuanle1234, kolddd, zhang229nan, WPTKS
京ICP备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能维持多久?
&&&&& 2011年2月,WHO正式发布了《The Immunological Basis for ImmunizationSeries, Module 17: Rabies(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基础系列,第17分册:狂犬病)》,现将其中的《第3章: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续时间》全文翻译如下:
&&& 1. 免疫力的发展
&&& 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CCV)接种后,免疫记忆的发展是针对狂犬病在人体建立长期、持久免疫的关键。据现有报告,在数以百万计的已接受CCV疫苗的人当中,疫苗接种失败的仅为极少数,而且所有这些失败病例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大部分都未完全遵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暴露后预防(PEP)方案执行。虽然曾经有过一个病例报告,该病人在先前曾接种CCV,随后暴露于患狂犬病的小狗而死亡,但该病人在暴露发生后并没有寻求帮助,事实上也未对她进行WHO推荐的PEP补充加强系列接种。几个临床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结果已发表,提供的证据表明CCV能提供针对狂犬病的长期、持久的免疫。
&&& 2.狂犬病毒中和抗体(RVNA)的持续时间
&&& RVNA检测是确认狂犬病的暴露前预防(PrEP)或PEP后免疫反应的最简便方法。关于病人初次接受疫苗接种(PrEP或PEP)的剂量数与循环系统中RVNA长期维持之间的关系,已进行了多项研究。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用Kaplan - Meier生存分析来评估875名病人初次接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后抗体长期持续的情况,病人分别经肌肉途径(IM)或经皮内途径(ID)进行3剂PrEP系列接种,或5剂(IM )PEP系列接种。据该项研究报告,在某个病人接受的疫苗剂量和首次疫苗接种后可检测到RVNA的持续时间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这项研究中,在初次疫苗系列接种后,未进行过疫苗加强接种,在初次接种后长达9年的时间里,在不同时间间隔从病人获取血液样本进行测试。与那些经ID途径接种疫苗的病人相比,循环系统中可检测到的RVNA在那些经IM途径接种疫苗的病人中持续的时间较长,约80%经IM途径接种疫苗的病人在初次疫苗接种9年后依然可检出RVNA滴度。
&&& 对体液免疫反应持续时间的评估,在2至14年以前已经进行过初次PrEP或PEP系列接种的18名病人中进行,他们使用HDCV或纯化鸡胚细胞疫苗(PCECV)。在本研究中,病人在接受初次系列接种和随后获取血液样品以测定RVNA期间,未进行过加强免疫接种。在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有可检出的RVNA滴度,其中最早进行的初次疫苗接种是在14年以前。在另一项研究中,对58个病人的RVNA水平进行评估,他们在超过5年以前进行PEP,使用的疫苗有HDCV、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RV)、鸭胚细胞纯化疫苗(PDEV)或PCECV,采用埃森IM方案或泰国红十字会的ID方案。所有病人都在采集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RVNA。在更近期的一项研究中,检查了118个病人在加强免疫后抗体的持续时间和效果,病人的年龄在16岁至78岁之间,在5至21年前曾接种过HDCV或PVRV,所有病人在进行疫苗加强接种前都有可检测到的抗体滴度。最后,曾有一项对29名旅行者进行的研究,他们都进行了ID途径的HDCV的初次预防性接种,这些在2年至超过10年以前接受过初次疫苗接种的病人都具有长期持续的免疫力。
&&& 如前所述,曾接种CCV的个体将对加强疫苗接种产生明显反应,无论在加强接种时此人体内是否有可检测到的抗体。最近有一个相关的生存案例,该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肝移植手术,而该肝脏的提供者后来被确诊为狂犬病病人,该案例可以证明狂犬病疫苗效力的持久性。该接受已感染肝脏移植的病人存活下来,而接受同一个已受感染的提供者的两个肾脏和胰腺移植的人,都在移植手术进行后3周内死于狂犬病所致脑炎。进一步调查显示,该肝移植的接受者在童年时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 已发表的资料表明,病人即使只进行了PrEP或PEP的初次系列预防接种,而未在初次接种一年后额外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其循环系统中的RVNA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对于那些接受了PrEP初次系列疫苗接种,并在一年后进行了加强免疫接种的病人,有很多研究报告证明他们体内已经获得了更长期的持续的RVNA。在一项研究中,312名受试者随访10年,他们都曾接受HDCV或PVRV的2剂或3剂PrEP疫苗接种,并在1年后进行了一个剂量的加强接种。结果表明,在所有接受3剂PrEP疫苗接种,并在1年后进行了一个剂量的加强接种的研究对象中,大约96%在接受初始系列接种10年后仍然有可检测到的RVNA。在另一项研究中报告了类似的结果, 10名研究对象在14年前已接受PCECV初始PrEP系列接种,并在随后1年时进行了一个剂量的加强接种。另一项研究包括72名越南儿童,其中一半的儿童接受了结合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DTP-IPV) 3剂系列接种,附加3剂狂犬病疫苗PVRV,分别在2月g、4月g和1岁时接种;另一半儿童只接种DTP-IPV。本研究结果表明,狂犬病疫苗对白喉和小儿麻痹症的长期抗体水平没有影响,而大部分儿童在随后整个5年的随访研究中具有可检测到的RVNA滴度。类似地,一项研究是在泰国的200名儿童中进行,均按PreP IM或ID方案接种了2剂或3剂PCECV疫苗,同时接种日本脑炎疫苗(乙脑),1年后按IM或ID途径接种1剂PCECV 进行加强免疫(按照原来的接种途径),同时接种1剂日本脑炎病毒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在初次免疫3年后,所有经IM途径接受PrEP初次系列接种或经ID途径接受3剂PrEP接种的儿童都仍有可检测到的RV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狂犬疫苗抗体滴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