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药方除了药方外还有哪卖

当前的位置: &
英文名称:――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东路2号,集团内共用中药前处理和中药提取车间
关注度排名7945
声明:药品通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如您对药品价格有疑问请对应药店。
12克x10袋x9盒
网上买药 就找康爱多
专业、正品、实惠
名医约诊 手术安排
上万名三甲心脑名医
全国各地药店
按价格排序:
每页显示条数:
地址:大兴区黄村镇香园路22号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元
地址:通惠家园惠泽园13号楼1层1-4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元
地址:方庄紫芳园六区5-2-218室(方庄桥东第一个天桥路北)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元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小红门路39号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元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福益苑福益路2号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8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常营民族家园N区96号楼底商西侧甲一号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9元
地址:通惠家园惠泽园13号楼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元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西毓顺路16号A区010号
联系电话:010-
报价:<font id="price_.9元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景盛南四街15号11B
联系电话:
报价:<font id="price_.5元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
厂家: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厂家: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厂家: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厂家:上海中华药业南通有限公司
最多可添加2种药品进行对比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
最多只能添加另外2种药品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药品通
联系邮箱:ypk@mail.39.net
合作电话:020-(媒体&市场合作)
掌上用药查询、预约挂号、问医生,随时与万千病友交流。
更多药品信息扫描二维码查看令人更想不到的是,车上居然还坐着一车“妖魔鬼怪”。
北京电影学院2017年度招考开始,考场外帅哥美女如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导读】杜仲的治病偏方有哪些?杜仲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的,它的用途也很多,关于杜仲的偏方也有很多。那杜仲的治病偏方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杜仲的治病偏方,以下疾病不妨试试杜仲!
  杜仲治病偏方
  1、肾虚腰痛,酸软无力 杜仲为末,每天早晚以温酒送服9克。或用杜仲20克,威灵仙1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每日2~3次,以淡盐汤送下。亦可用杜仲、牛膝各12克,补骨脂、红花各9克,鸡血藤12克,水煎服。还有用杜仲、补骨脂、大蒜各120克,核桃仁90克,青盐30克,将药研末,大蒜煮熟与核桃仁、青盐捣成膏,合药未,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2、闪腰岔气,扭伤 杜仲、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高血压病 炒杜仲30克,水煎取汁,加白糖饮服。民间有用杜仲、花生壳各20克,或用杜仲20克,天麻10克,水煎服,以治肾虚高血压。
  4、高血压眩晕 杜仲15克,棕榈叶30克,夏枯草15克。煎汤代茶饮。并能预防中风。
  杜仲的治病偏方
  5、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杜仲30克,猪腰1对。
  用时将猪腰剖开,除去白色的筋膜,加冷水800毫升,以猪腰煮熟为度,除去杜仲,乘温服食猪腰及药汁,连服 7~10剂。
  6、肾虚阳痿 杜仲、补骨脂各300克,鹿茸60克,没药30克,核桃仁30个。研为细末,制成丸剂。每服9克,每日3次。
  7、肾虚遗精杜仲末6克,猪腰子1个。将猪腰剖开,除去白色的筋膜,杜仲未装人猪腰内,用湿纸包4~5层,放火上偎熟内服,每日2次。
  8、肾虚不孕 杜仲12克,香附20克。研为细末,调拌凡土林,敷贴双足心涌泉穴和腰眼穴。
  9、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杜仲10克,续断15克,山药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炒杜仲、芒麻根各15克,水煎取汁,再加鲜山药50克,糯米适量一起煮粥,每日1~2次,连服半月或1月。
  10、肾炎用猪腰1个,杜仲30克,研末,装人除去白色的筋膜的猪腰内炖熟,食肉服汤,每日1剂,治急性肾炎。亦可用杜仲、海金沙、仙茅、双肾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慢性肾炎。
  杜仲药膳
  1、杜仲煨猪腰:杜仲10g,猪肾1个。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用花椒、盐淹过;杜仲研末,纳入猪肾,用荷叶包裹,煨熟食。源于《本草权度》。本方主要以杜仲补肝肾、强腰止痛。用于肾虚腰痛,或肝肾不足,耳鸣眩晕,腰膝酸软。
  2、杜仲爆羊肾:杜仲15g,五味子6g,羊肾2个。杜仲、五味子加水煎取浓汁;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成小块腰花放碗中,加入前汁、芡粉调匀,用油爆炒至嫩熟,以盐、姜、葱等调味食。源于《箧中方》。本方以杜仲补肾强腰,五味子补肾固精。用于肾虚腰痛,遗精尿频。
  3、杜仲寄生茶:杜仲、桑寄生各等分。共研为粗末。每次10g,沸水浸泡饮。本方用二药补肝肾,降血压。用于高血压而有肝肾虚弱,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者。
  杜仲的治病偏方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推荐阅读:
  杜仲不适合哪些人吃 你能吃杜仲吗
  喝杜仲茶的好处 众多功效喝出来
  杜仲适合哪些人食用 减肥还能降血压
  经期吃杜仲好吗 它对女性都有什么好处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6681网址导航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杜仲的种植技术-找药方,偏方,秘方就上聚良方
您当前的位置:&&&
第一节 杜仲的经济价值杜仲(Eucommia ulmoides 0liv)属杜仲科(Eucommiaceae),仅1属1种,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一、杜仲的医疗保健作用杜仲自古以皮入药而著称。早在二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杜仲皮的药效,称“杜仲味辛平”。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并把杜仲列为中药上品。16世纪,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杜仲树种名称的由来,谓“昔有杜仲(人名)服此得道,思仲、思仙皆由此义。”?〔1〕故杜仲出自人名。虽然古代对服用杜仲得道成仙的记载带有神化色彩,但杜仲的药用价值已得到古代名医的充分肯定。《本草纲目》和我国另一部著名药书《本草备要》对杜仲的药理、药效都作了详细阐述:杜仲色紫,味甘而辛,其性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能使筋骨相著。治腰膝酸痛,安胎等症。近代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杜仲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了更多更新的内容。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我国和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大量药理和临床应用,都证明了杜仲为高质量的天然降压药物,治疗各期高血压症颇有成效,能降低肌体胆固醇含量,预防血管硬化。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程铁明教授等国内医学专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杜仲除了传统的医疗保健作用外,对增强记忆功能、镇痛、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都具有明显效果,尤其是独特的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对维护人体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日本专家报道,杜仲对血压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美国宇航局医疗保健专家认为,杜仲可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有促进代谢、预防职业性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是理想的航空保健和老年保健品。第二节 杜仲利用的历史一、杜仲最早的应用记录年代〔3〕杜仲是第四纪冰川侵袭后残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我国为现存杜仲的源产地。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杜仲并开始利用它。据古代医药典籍记载,杜仲的认识利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我国中医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系统化。据专家考证,杜仲利用年代约在东汉初期,建武、水平(公元55~68年)前后。有关杜仲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考证之一是汉墓出土的医药木简;另一为传统药物学名著《神农本草经》。1972年甘肃省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简牍,内容均为有关医药学的记载。该医药简牍共载有较完整的医方30多个,药物近百种,其中有治疗“七伤”所致虚劳内伤疾病采用杜仲等补肾药物的记载:“何谓七伤?一曰阴寒,二曰阴瘘,三曰■,此病名曰内伤。桔梗十分,牛膝,续断,■杜仲■各四分,肉苁蓉,■,凡十五物,皆并治合。”这一古医方说明,当时杜仲已用于治病,并且与其它药物配伍,采用了复方。从复方不同药物的用量,就可看出当时对杜仲的药性已有相当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杜仲的另一早期记录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名著,医史学者一般认为它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通过对药物学资料不断地收集整理,至东汉(公元2世纪)才最后成书的。书中共载有药物365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分差异,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数是可多服久服,无毒或毒性甚微的滋补、强壮类药物,杜仲便是上品中120种之一。《神农本草经》不仅对杜仲的药性、气味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其主治和功能也作了详细描述。这些被后世历代医药学文献所继承,经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和现代研究证明是可靠的。这说明当时对杜仲的认识已达到相当深刻和十分科学的程度。
二、历代对杜仲的重要记载和认识东汉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均对杜仲有所记载〔3〕(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这一时期我国药物学继续进步,学药品种不断发现,对药物性味、主治、异名、产地和采收时月的认识逐渐提高。《名医别录》(492-536年)、《雷公炮炙论》(420-479年)等一批著作的出现,反应了当时药物学理论和知识达到新的水平。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各种药物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对杜仲增加了对药性的新认识、新的功能和异名、具体产地和采收时月等,第一次明确记载杜仲以皮入药。同时还对杜仲的鉴别、加工进行阐述:“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用之,薄削去上皮,横理,切令丝断也。”这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杜仲的特征,确立了“折之多白丝为佳”的鉴别标准。另一部药物加工著作《雷公炮炙论》详细记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文曰:“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用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也。”这一古老的炮炙工艺,现代虽已作了很大改进,但削去粗皮后炙炒的方法则一直沿用到今天。(三)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元时期,我国药物学经隋唐以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注重调查研究,对药物的记载实事求是,重视药性理论的研究是本时期的重要特征,对杜仲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公元1016年,在全国性药物大普查基础上编成的《本草图经》一书,汇总调查成果,广征前代文献,对药物的记载更加全面深刻,由于在药用植物的描述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深受后世博物学家、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的重视。书中对杜仲增补了大量新的内容,诸如:杜仲的宋代产地。“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杜仲的形态。“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杜仲新异名。“江南人谓之木绵。”杜仲叶、花、实、材的药用功能及其它用途。“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转引《箧中方》、崔元亮《海上方》中杜仲古医方。除《本草图经》一书之外,金元著名医学家张元素、李昊、王好古等人,对杜仲的药性、药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王好古认为杜仲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经,风虚。”这一看法,后极受名医李时珍赞崇。从以上内容说明,当时医学界对杜仲的认识已相当全面,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其中有关杜仲叶、花、果、实、材的利用,特别是嫩叶的采食方法和独特功效是重要的新发现。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叶所含有效成分与皮基本相同,是杜仲皮的可靠替代品,而古人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叶所含有效成分与皮基本相同,是杜仲皮的可靠替代品,而古人早在900多年前就利用了杜仲叶,并专名“木绵”,这一历史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四)明清时期(公元年)明代中医继承前代成就达到空前高峰。代表作《本草纲目》(1596年)集16世纪前药物学之大成,被誉为药学史上的里程碑。有关杜仲千余年来的知识和经验,也在这部书中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这里将该书中所述有关杜仲各方面的知识,介绍如下:释名:列举杜仲的别名,解释命名意义“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有银丝如绵,如曰木绵。”集解:介绍杜仲有关出产地、形态、采收、各部位用途等情况。修治:叙述杜仲的各种炮炙方法。气味:辨杜仲之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列举杜仲功效及主治疾病。发明:阐述杜仲药性理论和用药要点。主要是李时珍个人意见的发挥,为本书精华之处。附方:列举杜仲所治疾病,各种病症下出示含有杜仲的方剂。上述各项征引了大量前代文献,李时珍均考古证今,辨疑订误,严格注明出处。在“发明”项中,李时珍以他精深的医学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杜仲的药性理论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杜仲古方只知滋肾,唯王好古言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还进一步阐述其药理:“盖肝主筋,肾生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对于古方常把杜仲与酒并用的特点,李时珍指出:“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则为效容易矣。”至此,我国传统医药学对杜仲的认识,经李时珍总结阐述,更加系统完备,得到了经验科学的高峰。此后经清代到民国,再未有大的突破,直到近代科学相继发展杜仲胶和杜仲皮、叶降压和保健新疗效后,杜仲的开发利用才又步入了另一崭新天地。
三、历代对杜仲的利用范围〔3〕历史上对杜仲的利用,有用药、保健和食用三个方面。(一)用药用药是杜仲最主要的用途。最早见于汉医药简,之后历代沿用,直至今天。有关杜仲医药的药理药性和主治功能前边已经论及,除此之外,许多实际的用药经验保存在古方书中。《本草纲目》杜仲“附方”条下,附载有古方书8种,记载用杜仲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10首。其中治疗肾虚腰痛4首,风冷伤肾、腰背虚痛2首,病后虚汗及目中流汁1首,频惯坠胎或3、4月即坠胎者2首,产后诸疾及胎藏不安1首。方剂的构成,大多数是杜仲为主药的复方,少数是杜仲单味独用。剂型有汤、丸、酒、散。杜仲具有入肝补肾的神奇功效,李时珍曾举《谈薮》中一个病例:“一少年新娶后,得脚软病,且痛甚。医作脚气治,不效。路铃、孙琳(人名)诊之,用杜仲一味,寸断片拆,每以一两用半酒半水一大盏,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痊愈,琳曰:“此乃肾虚,非脚气也。”《游宦纪闻》一书中也记载,“饶之城中有宗子善平,病肾虚腰痛,沙随先生以其尊人所传谊叔方,用杜仲酒浸透,炙干罗为末,无灰酒调下。照如方制之,三服而愈。”可见杜仲确实是功效独特的传统滋肝补肾强壮药。(二)保健杜仲的保健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是其真实写照。杜仲作古代保健补品有唐初名医孙思邈的羊肉杜仲汤。宋《本草图经》记载杜仲“木作屐,亦主益脚。”屐者,木底鞋也。就是说,穿了用杜仲木制作的木底鞋,对腿脚有好处。(三)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了《本草图经》“嫩叶采食”的说法,认为杜仲嫩叶具有“作蔬”和治病双重功效。
第三节 资源分布与引种区域一、资源分布据文献报道〔4,5〕,我国现存的杜仲资源,在晚第三纪以前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美洲,阿拉斯加也有杜仲生长。日本北海道的杜仲在上新世时生长茂盛。中新世时,欧洲和亚洲西部的杜仲种类多,分布广,它们一直存活到上新世。在意大利直到更新世还有杜仲生长。第四纪冰期来临,杜仲便在欧洲和其它地区相继消失,只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存活至今。我国现存杜仲为地质史上残留下来的孑遗植物,国家已把杜仲作为珍稀树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国是现存杜仲资源的唯一保存地。历代对杜仲产地均有报道。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公元6世纪陶弘景著《名医别录》记述:“杜仲生长虞山谷及上党汉中■。”弘景注:“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者为佳。”据考证,豫州之虞,即今山西省平陆县,虢有南虢和北虢之分,北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面,在豫州(今河南省)辖境。范围应是伏牛山和熊耳山一带。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泌水流域以东地区。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建平,今四川省巫山县。宜都,即今河北省宜都县。〔3,5〕本时期山西东南部太行山区、豫西伏牛山、熊耳山区,陕南汉中,鄂西南,川东北为杜仲主要产区。《本草纲目》又引用11世纪苏颂著《图经本草》中记述杜仲,“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商州,即今陕西省商州市,辖境相当于秦岭以南,旬河以东,湖北以北地区。成州,即今河南省淮阳,辖境相当于河南省太康、西华、项城、郸城等县。峡州,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境相当于今山西省平陆、芮城、运城,河南省熊耳山以北地区的卢氏,灵宝等地〔4〕。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的文献记载:杜仲产地主要在贵州、四川、陕南、鄂西等地,并且广西、浙江等省也有分布。从我国早期文献记述,可以看出我国杜仲分布区域相当广阔。弄清杜仲自然分布范围,了解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对扩大栽植范围,防止盲目引进发展,适地科学发展杜仲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殿,人为活动频繁,杜仲产地虽不断扩展,但也造成资源的迅速破坏。如1935年陈荣所述杜仲:“多滥行剥皮而尽生枯毙,故今除栽培外,未见之也。”因此,要弄清杜仲分布范围十分困难。根据周政贤教授的研究,〔5〕杜仲在我国的自然分布区域,大体上在秦岭、黄河以南,五岭以北,黄海以西,云贵高原以东。期间基本上是长江中下游流域。从分布的省区看,北自陕西、山西、甘肃,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东达浙江,西抵四川、云南,中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贵州等15个省(区)〔2〕。这些省区基本上为局部分布,多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区。各省、区主要分布范围如下: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小陇山及其以南的华亭、文县、微县、成县、武都、康县、天水、两当等地。陕西省: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以南、大巴山以北的汉中、安康、两地的宁强、略阳、南郑、留坝、佛坪、西乡、镇巴、汉阴、紫阳、岚皋、平利、镇坪、镇安、商南、丹凤等县。河南省:杜仲集中分布在伏牛山区的嵩县、栾川、汝阳、南召、镇平、内乡、西峡,熊耳山的卢氏、灵宝,桐柏山区的桐柏、确山以及大别山区的新县、信阳、商城等地。湖北省:鄂西山地鹤峰、咸丰、宣恩、恩施、建始、巴东、秭归、兴山及鄂西北的郧西县为湖北省杜仲主要分布区。湖南省:杜仲分布在湘西北山地的石门、慈利、张家界、桑植、永顺、龙山等县。四川省:大巴山以南邛崃山,大小相岭以西的川东、川北地区为本省主要分布区。贵州省:杜仲主要集中在娄山山脉和苗岭山地各县,其中重点产区有遵义、江口、习水、正安、石阡、黔西、大方、织金、湄潭、桐梓、翁安、黄平、开阳、关岭、镇宁等县。云南省:主要分布在乌蒙山脉的滇东北地区的富源、昭通等地。其它省区的主要分布区是:广西的大苗山、浙江的西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黄山山脉、江西的庐山等地。杜仲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位置约在北纬25°~35°,东经104°~119°,南北横跨10°左右,东西横跨15°。杜仲在自然分布区内垂直分布范围约在海拔300m~2500m之间。杜仲中心产区大致在陕南、湘西北、川东、川北、滇东北、黔北、黔西、鄂西、鄂西北、豫西南地区。根据前述早期文献记载和现在残存的次生天然混交林和半野生状态的散生树木判断,这些地区是我国杜仲的自然分布区。
二、引种区域(一)国外引种情况〔5〕国外从我国引进杜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896年引入欧洲。1899年日本也开始从我国引种栽培。1906年引入俄国,1931年开始在黑海附近和北高加索进行大量栽培,试图解决本国硬性橡胶缺乏的问题。前苏联对杜仲的引种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年生树高6m,胸径15m~30cm,每年单株结实量10kg~20kg,而且经受了1940年冬季-38℃~-40℃低温的考验。法国于1896年引种到法国的植物园,几年后英国也开始引种,杜仲在英国著名的丘植物园中表现出抗性强,生长旺盛的特性。美国从1952年起,先后在俄亥俄州、犹它州、印地安那州、伊利诺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都有引种或无性繁殖。杜仲在美国主要用于街道绿化和庭院观赏,用作街道观赏被认为具有特别价值。杜仲在俄亥俄州,22年生行道树树高6.9m~9.1m,胸径达40cm以上,并且无病虫害。日本是从我国引进杜仲最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的发展最为活跃,栽培范围遍及群马县、千野县、名古屋及静冈县等24个县,面积约480hm2,生长都很好。栽培方式以桑园的经营为主,留干0.3m~0.5m,每年剪枝采叶生产各种保健品,另外还保存有部分行道树。近年来韩国和朝鲜也开始引进栽培杜仲。据报道,韩国山区已有大面积成片杜仲林,而且长势良好。韩国引进杜仲,目前主要以生产杜仲保健品为主〔2〕。除上述国家外,先后从我国引种杜仲的国家还有德国、匈牙利、印度、加拿大等国。(二)国内引种概况杜仲在国内大规模引种始于1949年以后,先后有北京等10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引种试种。其中引种最西部的为新疆阿克苏地区,1979年底调查平均树高10m,胸径8.2cm。期间未受冻害,植株能正常结实,并且已繁殖出第一代苗木。1955年前后辽宁省沈阳引种栽植获得成功。另外,旅顺、大连、营口等地也有保存的大树。年吉林省白山市的抚松、临江、靖宇等县区先后从湖北神农架和北京引种杜仲,除部分新稍遭受冻害外,其余的生长发育基本正常,2年苗高达到1.8m以上。白山市杜仲引种区处于北纬40.38°,东经126°59′,杜仲基本能够顺利越冬,为杜仲的大幅度北移提供了可能。杜仲从温带引种情况看,甘肃、北京、安徽、江苏北部、山东、河北、陕北、辽宁南部都获得了成功。在吉林等地大面积引种已看到了希望,但尚需进一步全面试验。亚热带地区如浙江、江苏、南京等地均生长良好。杜仲南移情况,据报道,福建南平、三明地区引种杜仲,生长很好;但广州、南宁等地引种后,杜仲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害较多,这可能与杜仲系统发育所需的低温条件得不到满足,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和土壤酸性太大有关。(三)引种展望从引种地区的气象资料看,北移若1月平均气温低于-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低于-33℃以下,杜仲的地上部分就可能冻死;南移若1月平均气温高于9℃,极端最低气温高于-6℃,杜仲生长发育也不良。目前引种区可以向北移到南温带,南温带的主要标准是:≥10℃年积温3100℃~4500℃,≥10℃积温天数160~180天,最冷月平均气温-10℃~0℃,年极端最低气温-30℃~-20℃。从上述国内引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杜仲引种区域相当广阔,从遗传理论看,杜仲为第四纪冰期侵袭后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受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历代生态条件的影响,它的生态历史越复杂,适应性就越强,目前的分布区域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它的遗传性可适应范围,但展望我国杜仲引种前景却相当广阔,潜在优势很大。
第四节 我国杜仲的发展规模与前景杜仲在我国的栽培,从全国主产区的发展情况看,基本上分5个时期: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群众无计划自发栽培阶段;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成片规模造林阶段;由林业和医药部门大力扶持群众造林,并且在贵州遵以、湖南江垭、江苏江浦等地建立了杜仲林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杜仲保存面积约3万hm2;3.年进入杜仲基地建设阶段,我国有关部门和生产省分别建立了杜仲生产基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七五”末全国栽培面积达10万hm2;4.年为我国杜仲快速发展期,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多种形式的杜仲生产基地相伴出现,如河南省灵宝市天地生态科技公司等建立了大面积杜仲基地;5.1996年以后,由于杜仲药材市场的持续下滑,杜仲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停滞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多种形式的杜仲生产基地150多个,至2000年初,全国杜仲发展面积达到35万hm2以上。杜仲皮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随着用药价值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对中药中医的不断重视。杜仲药材的出口潜力很大,而国内对杜仲的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由于生产的盲目发展,杜仲皮的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年产杜仲皮6000t~8000t,其中国内需求量约3000t,年出口量1200t~1800t。控制杜仲发展规模,并拓宽杜仲利用途经,加速杜仲综合利用的步伐,快速形成杜仲大产业,已迫在眉睫。杜仲叶的利用历史不长,但国际上杜仲保健品及我国特有杜仲胶加工技术的突破以及杜仲叶饲料的开发都会给杜仲的全面利用带来新的希望,尤其是杜仲胶及系列产品开发成功后,将带动杜仲综合开发大产业的形成和杜仲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同时也会促进杜仲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我国杜仲的发展和综合利用已受到国际上的关注。杜仲在国际上已初步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但生产中普遍存在重栽轻管的突出问题,不注意提高资源的质量,一味盲目发展,不仅大批杜仲叶被白白浪费掉,杜仲皮和果实的利用也会出现饱和甚至滞销的局面。因此,各产区应避免杜仲生产的盲目性,注意选用良种,同时加强集约经营,提高现有杜仲的质量和产量,立足国内,拓宽国际市场,争取以优质产品多创汇,促进我国杜仲产业的稳步发展。第五章 良种苗木的繁育技术良种壮苗是杜仲优质丰产的基础。杜仲苗木质量的好坏,对造林质量、植株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培育杜仲良种壮苗,是发展杜仲良种生产的首要任务。根据杜仲的繁殖特性和近年来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杜仲播种育苗、良种嫁接育苗的培育、扦插繁殖技术、埋根繁殖技术、良种组培育苗的培育等方面介绍杜仲良种壮苗的培育技术。
第一节 大田杜仲栽培模式与经营技术一、乔林栽培模式自然生长地杜仲,一般都能长成具有独力主干的乔木。乔林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皮厚、等级高的树皮、树叶和木材。生长时间长,要求气候温暖,无冻害之虑。林地条件较好,有利于树木旺盛生长,一般密度较小,树冠大。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乔林的主要栽培模式有: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药用杜仲丰产园等。(一)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2]当前,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林业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各地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在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及时调整农田林网的树种结构,选择经济价值高,防护效果好的树种,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林业地基础。杜仲具有树体高大、喜光、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冠优美、根系发达、水土保持效果好、管理技术简单等特点。大田栽植,风光条件好,立地条件优越。前文已述,杜仲一树多用,经济价值高,防风固沙好。由于它树冠不大,遮荫面积小,与农作物矛盾小。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栽培模式的提出,已引起不少省市农林部门地重视,并且在河南、山东等地应用后已逐步开始大面积推广。1.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规划设计与栽培原则(1)林网规模化 农田经济型杜仲防护林,要按照“山水林田路沟渠统一规划,风沙旱涝碱综合治理”地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县、乡要统一规划设计,形成一定地规模,做到田成方、林成网、路成线、渠沟成行,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型防护林体系。(2)设计规模化“窄林带、小网格、疏透结构,长方形断面”是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趋势。因此,林网的设计要规范化、标准化。如果网格过大,起不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也不利于发挥杜仲的经济效益。(3)高标准、高效益 采用良种大苗、挖大穴、高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缩短缓苗期,促进植株迅速生长,提早发挥防护效益。经济型防护林还要在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基础上,提高杜仲防护林网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使其成为平原农区新的经济林支柱产业之一。2.林网的规划设计(1)林带结构 有关研究证明,疏透结构是农田防护林的最佳模式。该结构的防护距离大,林带降低风速缓慢均匀,不易在林缘附近积雪堆沙等。各地在设计疏透结构时要考虑达到最大防护距离时的最适疏透度,以充分发挥发挥效益。良好的疏透结构有适宜的密度、宽度及树种组成和配置。可与杜仲搭配的树种有马尾松、杉木、侧柏、枣、香椿、银杏、核桃、茶叶、柑桔、白蜡、柳树、桑树、板栗、楸树等,形成2~6行窄林带(图28)。(2)林带走向 林带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发挥效果最好。但渠、田、路的走向以东西或南北向较多,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林田路渠沟统一规划,保持农田的完整性。只要林带走向偏角30°以内,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防风效果。偏角超过45°可适当调整林带方向。
图28 杜仲防护林带断面示意图
  1.楸树 2.桑 3.柳 4.杜仲
(3)林带距离 根据目前生产实践经验,南北林带胁地较多,东西林带胁地较少,素有“东西林带胁地一条线,南北林带胁地一大片”的说法。因此,杜仲林带的大小尽量设计成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林带距离的大小根据杜仲成林高度设计,成龄杜仲树高一般在15m左右。而树高的主要生长期在前10年,树高一般可达8m~12m,10年以后高生长缓慢。因此设计时最好按树高10m米计算,杜仲有效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0倍即200m,设计称东西长200m,南北长100m。为了提高防护林经济效益,可设临时防护林带,林网初植密度可按50m~100m的林带距离,5年后将中间“十”字形林带逐步疏伐。10年后变成固定的100m×200m的林网密度,以适应当前“窄林带,小网格”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提高了林网前期的防护效果。(4)林带密度 林带宽度的确定要保证形成一个良好的疏透结构,林木生长稳定、占地面积少、主林带宽、副林带窄、宽窄林带交替配置的原则进行设计。主林带杜仲4行,副林带杜促2行。为了形成良好的防护效益,可适当增加密度,根据各地的栽培树种特点,两侧可配置矮干或灌丛型树种,并尽量保留下部枝条。3.经济型杜仲农田防护林经营技术(1)良种选择 杜仲实生苗木其生长差异明显,抗风能力的强弱也相差很大。因此,用作营造防护林的杜仲需要慎重选择。华仲3号杜仲良种,叶片小、主干直立、抗风、耐盐碱,很适合营建农田林网,并且华仲3号为良种雌株,采果、采叶兼用,能增加林网效益。华仲5号仲良种为雄株,具有主干通直、分枝角度小、抗弯曲能力强、生长迅速等优点。上述两个良种可作为营造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栽植时可以华仲3号为主,配以少量华仲5号作授粉品种,栽植比例为9∶1;也可将华仲3号和华仲5号等量栽植,隔株交叉栽植或隔行栽植均可。采用华仲3号、华仲5号良种嫁接苗,苗高1.8m以上,其中2m以上占80%;地径1.7cm以上。临时林带宜采用生长迅速的华仲5号、中林大叶1号良种。(2)防护林经营技术 杜仲苗木栽植后,当年缓苗较重,所以第2年冬季应将当年萌发新稍全部进行短截,以促进杜仲萌条生长。以后每年冬季适当修剪,增加主干高度,10年后主干高度保持3.0m~4.0m对临时林带从第6年开始,逐步间伐,第10年将临时林带全部伐去,以增加前期收入,或在第6年全部将临时林带留树桩伐掉,利用留桩萌条以后每5年循环砍伐。设置临时林带不仅可提高林网经济效益,也有效地提高了林网前期的防护效果,对固定的林带当杜仲胸径达15cm时,刻剥皮利用,以后每2~3年剥皮一次,剥皮技术详见第十章。(二)药用杜仲丰产园该栽培模式的目的是培养高大植株,获得优质杜仲皮,木材、果实、树叶等作为副产品。最终保留密度较稀。可以在丘陵、山区营建专业化杜仲林场,也可以在平原区营建丰产园[46]。1.药用杜仲园的造林设计 药用杜仲园可分为计划密植园和稀植园两种。杜仲计划密植园设计的初植密度较大,采用1m×1m、1.5m×2m、2m×2m、2m×3m等密度,达到第1个经营周期时开始间伐,以后逐步有计划地疏伐,固定保留密度3m×4m,4m×4m,进行长期经营利用。稀植园是一步成形的药用园建园方式,按照最终设计密度造林,栽植密度一般为3m×3m、3m×4m或4m×4m。但稀植园经营周期长,前期收入低,综合效益较差。2.经营周期与经营技术 稀植园的经营周期视杜仲生长量而定。一般8~10年胸径达15cm时即可剥皮利用,采用剥皮再生技术。第1次剥皮后,以后每2~3年主干环剥1次,永续利用。计划密植园在达到固定密度前,需要制订合理的经营周期,间伐过早,植株小,间伐收入低;间伐过晚,园内高度郁闭,植株生长受影响。根据作者对不同密度杜仲前5年连年生长量观测(图29、图30),每公顷栽植10000株,4年后园内郁闭,胸径生长骤减,植株为争夺阳光,高生长量较大,有效叶幕层变薄,除梢部外,中下部枝条由于受不到阳光而干枯,叶片枯黄。每公顷栽3330株,5年园内郁闭,胸径生长也有所减弱;每公顷栽植2500株、1667株,胸径的生长量生长迅速,园内尚未达到郁闭。根据不同密度的生长动态变化,经营周期以园内郁闭为参考标志,即每公顷10000株的计划密植园第1次间伐时间为4年;每公顷2500株、1667株的间伐时间约在6~7年,隔行或隔株间伐。间伐时间在秋季9月份或次年4~5月份,宜在树液流动能剥皮时进行。对间伐后代保留植株,应根据树冠发育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冠形较圆满,可对树冠外围侧枝进行适度轻短截。初植密度较大的密植园,间伐后保留株树冠由于受挤压,树冠往往发育不良。这种情况需对树体动“大手术”,将树冠中下部枯、弱枝全部剪去,其它枝条全部重短截或疏去全部侧枝,将主干留 4m~5m剪顶。这样,利用杜仲萌芽力强的特点,当年新稍生长量可达1.5m以上,树冠当年就可恢复,并且发育良好。对保留植株采用剥皮技术多次利用。
图29 不同栽植密度树高生长曲线
  1.每公顷10000株 2.每公顷3333株
  3.每公顷2500株 4.每公顷1667株图30 不同栽植密度胸径生长曲线
  1.每公顷10000株 2.每公顷3333株
  3.每公顷2500株 4.每公顷1667株
二、矮林栽培模式利用杜仲萌芽抽枝能力强的特点,高密度栽植,培养成单干型或多干丛生型,树高3m~6m。矮林栽培模式是以提高前期效益为目的,树叶、树皮、工艺用材兼用。由于植株密度大,前期产叶量大,经营周期短,综合效益好,这种栽培模式主要在浅山丘陵区及平原区应用。根据各地地形及经营条件,矮林栽培主要的经营模式有:田埂地边丛状杜仲园经营模式、宽窄行带状密植栽培模式[51]。(一)田埂地边丛状杜仲园经营模式这种模式适宜各产区尤其是北方产区应用。以浅山丘陵区梯田埂载植为主,平原区田边地头也可发展。一般在田埂地边单行栽植,株距1.5m~3m。栽后1年,秋季落叶后全部平茬。春季平茬的植株萌条后,留生长旺盛的2~3个萌条,其余抹去。3年后植株主干达把柄粗时,可砍伐剥皮,并获取把柄材。第1此砍伐后,伐桩每株能萌发数10个萌条,可选留5~6个,以利形成丛生状。以后每2~3年可砍伐剥皮1次,每年还可采收杜仲叶。田埂地边光照条件、土壤条件都较好,林木生长旺盛。由于丛状矮林生长周期短、冠小、遮荫面不大,对农作物影响小,还可起到防护林的作用,前期收益较好,林木也容易看护。(二)宽、窄行带状密植栽培模式本经营方式于1989年首先由杜红岩提出实施,采用宽、窄行三角定植(图31),每公顷栽植57图31 宽窄行带状栽植示意图00~10000株,栽植1年后于早春萌动前进行平茬。根据经营目的,平茬后每株可留1~3个,平茬当年萌芽高度一般可达2.5m~3.5m以上,最高达4m,每公顷产叶量2.3t~3.0t。平茬第2年每公顷产叶量3.6t~4.8t。第3年林内基本郁闭,萌条长至把柄材,可进行第1次砍伐剥皮,每公顷产叶量4.8t~6.0t,产皮3.6t,把柄材1根。第1此砍伐后,每株留萌条2~4个,以后每2~3年砍伐1次。据调查,伐桩可保持百年萌芽力不衰。宽窄行带状经营模式在总结以往作业方式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改进,能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单株间分布均匀,株间分化小,即保持了较高的栽植密度,又保证宽行可根据经营目的,任意变动,灵活性高,适宜平原区和丘陵区杜仲皮、叶、材兼用的集约栽培模式。
三、头木林栽培模式头木林栽培可提高单株早期经济效益,缩短单株经营周期,皮、叶、材兼用,是介于药用和矮林栽培之间的一种栽培模式。利用单株萌芽力强的特性,在主干一定高度截干,选留4~6个粗壮萌条,当留干萌条达到工艺用材时,砍伐剥皮,获取树皮和工具把柄,每年还可采叶利用,一般树高4m~5m。头木林栽培可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山地和平原区应用,栽植密度2m×3m~3m×4m,定植2~3年后当胸径达3c左右时,于休眠期从地上1.5m处截干,春季截口以下会萌发10~20个以上萌条,当萌条长至10cm时,选择分布均匀、靠截口2cm~5cm范围内的粗壮萌条4~6个,定向培育枝,其余的萌条剪除(图32)。萌条要尽量培养成直立状。当力枝基径达5cm~6cm时,全部图32 杜仲头木林经营示意图砍伐剥皮,砍伐时间在春季树液流动离皮时进行。砍伐后的萌条仍按上述方法培养力枝,以后每年可达到一个砍伐周期。当主干粗达15cm以上时还可剥皮利用。需注意,剥皮后第1年不要砍伐力枝,否则对以后树势影响较大,萌芽生长不旺。头木林栽培模式也利于保护资源、长短结合、永续作业、收益较高,各地可根据情况酌情采用。
四、叶用杜仲园栽培模式(一)茶园式叶用杜仲园这种栽培模式借鉴了茶园栽培方式,以生产、利用杜仲叶为主。按植株修剪形状又分为球形栽培和篱带状栽培。球形栽培,行距2.0m,穴距2.0m。每穴栽植5~7株成丛状,留主干0.5m~0.7m,萌条后逐步修剪成球形(图33)。篱带状栽培,带宽1.0m,带距2.0m,带内双行栽植,三角定植,株距0.5m,栽植后留主干0.8m~1.0m。在生长期内,采叶时间不受季节限制,可根据需要连续采摘嫩叶或嫩芽,生产杜仲茶及杜仲液体饮料等保健品。落叶还可以提取杜仲胶,生产杜仲饲料添加剂或中成药。为了保证球形或篱带状杜仲园的旺盛生长,提高产叶量,每年应在春节前重剪1次。该栽培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原料供应方便、及时,便于采集等特点。并能较好地保存原料有效成分的自然风味。杜仲茶园应高度集约经营,并和加工厂配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一般,栽植当年即可采叶利用,栽植第2年每公顷可产绿叶4.5t,第2年后每公顷产绿叶6.9t~10t。
图33 茶园式叶用杜仲园示意图
  1.球形栽培 2.篱带状栽培
(二)高密度叶用杜仲园随着杜仲叶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杜仲胶开发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杜仲栽培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改进杜仲栽培模式,提高杜仲产叶量和产胶量,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高密度叶用杜仲园可采用宽行1m,窄行0.5m,株距0.3m的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2株,采用华仲2号、华仲3号、华仲4号、中林大叶1号良种雌株或高含胶无性系造林。栽植第2年从地上15cm~20cm处截干,每株留萌条2~3个,以后每年秋末落叶前采叶,在采叶的同时,将萌条剪去,截干部位和第2年相当。高密度栽培模式经营的周期短,栽植第2年每公顷产叶量可达5.3t~6.4t,以后每年稳定产叶量可达每公顷6.8t~9.0t。但要求集约化水平较高,对立地条件也有较强的选择性,适宜在土质疏松、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区或平地应用,最好与杜仲胶的开发相配套,离胶厂距离较近,可降低原料运输成本,综合利用后取得较好效益。
第二节 庭院杜仲栽培模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庭院经济的发展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重视。庭院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庭院杜仲是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及小面积荒地,进行杜仲经营的一种方式。它面积小,经营强度大,可立体经营,周期短,见效快,各产区均可进行。尤其是近年来杜仲的综合利用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杜仲的经济价值倍增,同时盗剥杜仲皮现象日益严重,杜仲资源在某些地区遭到毁灭性破坏,而庭院杜仲有保护容易,经营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目前形势下,大力发展庭院杜仲经营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庭院光照充足,立地条件好,有利于树体生长和开花结果,解决药源和种源的不足。杜仲经济价值高,树形优美,集经济观赏于一身,进行庭院杜仲经营是美化农村庭院,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杜仲还是城市机关单位绿化美化环境的良好树种。根据作者的研究和部分地区进行庭院杜仲栽培的经验,介绍几种庭院杜仲的栽培模式,供各地选择参考[52]。
一、庭院式杜仲果园(种子园)经营庭院式杜仲果园(种子园)经营是一种以产果为主,果、皮、叶兼用的经营方式。在国际国内杜仲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建立庭院式种子园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早采抢采种子现象,保证种子成熟度和发芽率。建立庭院式杜仲种子园,首先应采用优良品种嫁接苗栽植。杜仲为雌雄异株,栽植时可按雌雄株9∶1的比例栽植。根据庭院的布局、大小,可栽植成行状,株行距2m×3m,也可栽植成散生状,株距2m~4m不等,结合庭院设计,随意性比较大。雄株宜栽植在西北和东北方向,杜仲行内或株间不宜栽植其它乔木类树种,保证植株有足够光照。丘陵山区农户庭院前后有较大面积空旷地,也可采用同样方式栽植。栽植时选择苗高1.8m以上的良种嫁接苗,栽植穴80cm见方,每穴施20kg农家肥。栽后第1年应经常浇水,保证苗木成活,并采取人工绑缚等保护措施,防止牲畜破坏苗干。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栽植1年后可留主干,留干高度1.8m~2.0m。以后可按照大田杜仲的管理方法,每年7~8月份适当增施磷肥、钾肥。杜仲在长江以北地区很少有病虫害,不需要打药,省工省时,一般按庭院200m2计算,除去建筑用地,可栽植杜仲20~30株,每年用工3~5个。栽植后3~4年开始结果,第5年开始每户平均杜仲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投入产出比1∶100,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部分产区,庭院杜仲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
二、灌丛状庭院杜仲经营本经营方式在吸收河南省洛阳、南阳等地农民进行传统的庭院杜仲经营经验的基础上,经科学改进,以获取工具把柄为主,兼收杜仲皮、叶。主要以丘陵、山区农宅为主,在庭院内及其四周空旷地成墩状栽植,栽植穴1m见方,采用优良家系苗,每穴五星状栽植5株,穴距2m~3m,也可采用行状、散生状栽植,灵活性较大。栽植后第2年均进行平茬,平茬后当年,植株高度可达3m~4m,第4年可砍伐。根据把柄粗度要求进行择伐,每株把柄1~2根,砍伐后当年伐桩可萌10个左右萌条。每株选留2个强壮萌条,其余的抹去,第1次砍伐后的萌条,3年可达用材标准。杜仲萌芽力极强,伐桩可保持百年萌芽力不衰。一般庭院可栽植20墩(约100株),一次可获取把柄80~120根、杜仲皮40kg,每年还可以产叶50kg,年收入2000元左右。杜仲木材作把柄具有手感绵软、不磨泡,夏季用不烫手,耐用等特点,很受用户欢迎。开发杜仲工具把柄材前景广阔。
三、篱带状和球形庭院杜仲经营本经营方式是以采叶为主的庭院杜仲经营模式,结合小康村建设,庭院绿化美化,栽植成杜仲绿篱和杜仲球。在东北寒冷地区也可作行道绿化。篱带状经营可根据庭院设计,栽植成双行,三角定植,株距0.5m,栽植后主干留0.6m~0.8m。球形经营,栽植成1穴多株,每穴栽植5~7株,成丛状,留主干0.5m~0.7m,逐步修剪成球形。这两种经营方式是根据杜仲萌芽力强的特性,生长季节内多次采取杜仲叶片。一般是春季一次梢5月中旬长势减弱,这时将新稍留5cm~10cm,可剪梢采叶。10月下旬落叶前可采第3次叶。以后每年冬季重剪1次,留当年新稍10cm左右。采叶为主的经营方式,主要为生产杜仲茶、杜仲保健品和杜仲饲料添加剂等及时提供原料。若与加工厂配套成一体,将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另外,工矿、企事业单位也可培植杜仲绿篱、杜仲球,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作为单位福利性收入的来源。
四、庭院杜仲的复合栽培模式以上介绍的几种庭院杜仲经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几种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立体的多种形式的复合经营模式,如庭院杜仲种子园与杜仲篱带、球形经营的配套、灌丛状庭院杜仲可与篱带状杜仲经营相补充,充分利用土地合空间,发挥多种综合效益。庭院杜仲经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传统经营方式,从集约经营角度讲,又是一个新的开发领域。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模式,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受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经营习惯、综合利用状况等因素制约,庭院杜仲的经营与家庭养殖、家庭手工业等庭院经济,还可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第三节 立体经营模式杜仲是一个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树种,但目前全国杜仲栽培方式还比较单一,经营周期相对较长、幼林期土地利用率低。立体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它是一个综合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针对不同植物品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组装,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大幅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维护生态平衡。以杜仲为主建立不同的立体经营模式,达到以短养长、以间代抚、以农养林、以林护农、互相促进,对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总体综合效益,推动平原农区和丘陵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介绍杜仲园的几种立体种植经营模式[2],供各地选用参考。
一、杜仲、小麦、西瓜、大白菜立体种植(一)园地的合理配置杜仲树 根据本章第一节介绍的栽培模式,主要以稀植园内经营为主,行距3m~4m,株距2m~3m。套种时杜仲行留1m宽营养带。小麦 在杜仲树的行间种9行小麦,行距20cm,占地宽度160cm,每公顷基本苗达到225万株。西瓜 种在杜仲营养带合小麦边行之间,两边各种一行,瓜梗宽70cm,西瓜株距50cm,每公顷株。大白菜 麦、瓜收获后,整地种植大白菜。白菜行距60cm,株距50cm,每公顷定植24000株(图34)。图34 杜仲、小麦、西瓜、大白菜
  立体种植示意图(二)品种选择杜仲选择速生、分枝角度小或叶片小、稀疏的品种,如华仲3号、华仲5号;小麦选用矮杆、抗倒伏、抗病、早熟、丰产性好的品种;西瓜品种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等选用,如郑杂5号、金钟冠龙、京欣系列品种等;大白菜选用抗病、适应性强的耐贮运品种。(三)播种、收获时间杜仲于10月中、下旬采叶;小麦每年10月中、下旬播种,羿年6月初收割;西瓜于2月底至3月初用营养钵火炕育苗,3月下旬移栽,在瓜埂上加盖地膜与天膜,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摘结束。大白菜7月中、下旬整地,8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四)管理技术要点杜仲 按杜仲园常规管理技术实施。小麦 保证播种质量,每公顷基本苗达到225万株;播前施农家肥75t,饼肥、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0.75t;播种后常规管理。西瓜 及时移栽,覆盖双膜,麦收后及时灭茬。移栽前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75t,饼肥1.5t~2.25t,瓜座稳后,每公顷施复合肥0.15t~0.23t。膨大期注意浇水。蚜虫等虫害发生时可喷施辛硫磷800~1000倍液,炭疽病可用500~800倍复方多菌灵防治。大白菜 高垄直播,播后及时灌水保苗。9月上旬定苗,每公顷留苗24000株。定苗后追施尿素0.23t,并浇水1次。9月底再追肥1次,每公顷追尿素0.3t,促进包心,包心期不能缺水。(五)套种效益以套种面积计,小麦每公顷4.5t,按目前市场价,产值7500元;西瓜每公顷37.5t,产值30000元;大白菜每公顷60t,产值12000元。以上三项套种每公顷总产值49500元,扣除投资16500元,每公顷套种纯收入为33000元。(六)注意问题杜仲园行间郁闭后,不宜套种间作,一般间作时间为2~4年。
二、杜仲、草本药材立体经营模式(一)规划与结构杜仲初植密度1m×2m,每公顷栽植5000株;3~4年后杜仲长成把柄材隔株间伐剥皮,密度变成2m×2m;定植7~8年后,杜仲胸径达12cm以上,再隔行间伐剥皮,最终保留密度为2m×4m,每公顷1250株。在杜仲林内套种血参、板兰根、白术、半夏等草本药材,1~2年即可见效益,形成长短结合,杜仲和草本药材的立体种植结构。(二)技术要点选择分枝角度小、干形通直、生长迅速的中林大果、华仲3号、华仲5号杜仲优良无性系苗木造林。丘陵山区要改造成水平梯田,蓄水保墒。血参用粗壮种根栽植,根段长10cm左右,株行距30cm×40cm;板兰根采用播种的方法,条播行距20cm~25cm,每公顷播种量30kg~45kg;白术选择顶端芽头饱满,根群发达,表皮细嫩,顶端细长,尾部贺大的根茎作种,栽植密度25cm×30cm,每公顷用种750kg左右;半夏秋、春种植均可,以块茎繁殖为宜,播前把块茎以大小分级,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5cm~7cm,株距6cm~7cm摆播,摆时顶芽向上,每公顷30万株左右,用种茎1100kg左右。栽种后,加强间作药材苗的管理,及时松土锄草、追肥,促进幼树和药材苗的生长发育。
三、杜仲、小麦(油菜)、花生立体种植(一)结构杜仲栽植株行距2m×4m,每公顷栽植1250株。杜仲行留1m宽营养带,套种小麦9行或油菜6行。油菜收后点花生,株行距25cm×33cm,或于小麦收割前10天在麦垄内隔垄点种1行花生。(二)技术要点在杜仲栽植前于10月中旬播种小麦,播种时留出杜仲栽植带,带宽1.5m,即每隔2.5m留1.5m不播种小麦。冬季土壤封冻前栽植杜仲,栽植穴0.8m见方,选用中林大果、华仲3号、华仲5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栽植。园内一般可间作4~5年农作物,杜仲园6~7年郁闭,可进行剥皮再生经营或间伐剥皮。
四、杜仲食用菌立体经营在5年以上杜仲园内利用段木种植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合理利用杜仲树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杜仲株行距为2m×3m~3m×4m为宜,郁闭度0.75以上。接过种的段木采用覆瓦式、井字式和蜈蚣式堆放法置于杜仲行间,上堆“发菌”。8~9个月后菌丝发育成熟,采用人字形架木法,便于出菌和采收。杜仲园内种植食用菌,管理的技术关键是调节好空气湿度。郁闭度不够的园内,还要适当遮阳。
五、山区丘陵杜仲、茶园立体栽培(一)结构将丘陵山地作成水平梯田,在梯田内栽植1~3行茶树,每公顷1.8万丛左右;梯田外侧栽植1行杜仲,株距2m~3m。杜仲郁闭度控制在0.3~0.35为宜。(二)技术要点选用分枝角度小、枝叶稀疏的华仲1号、华仲3号、华仲5号以及产花量高的中林茶仲等杜仲优良无性系建园,各地可选择适宜当地发展茶树良种。建园前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50t~70t,饼肥1.5t。每年春茶前、后及夏茶后,分别浅耕1次,追肥1次。秋茶后进行1次深耕,配施基肥。5~6年后,可根据杜仲树郁闭情况,适时进行间伐剥皮。
六、杜仲、鸡、猪、鱼立体种养杜仲叶作饲料可明显改善鸡、鱼、猪肉质,并可提高鸡产蛋率,降低鸡蛋内胆固醇含量。因此,将杜仲和鸡、鱼、猪科学种养,可充分利用杜仲叶资源,提高肉质质量。(一)合理规划根据坑塘大小,周围栽植杜仲4行,株距2m~3m,窄行行距2m,宽行10m~15m,林下鸡、猪舍,水面养鱼。(二)科学实施选用中林大叶1号、华仲1号、华仲2号、华仲4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栽植,苗高1.8m以上,地径1.5cm以上。鸡、猪、鱼均选择优良品种。笼养1000只鸡、200头猪、4hm2鱼塘形成规模种养。饲养猪时,1份混合饲料和1份发酵鸡粪配合使用,再加饲料总量5%的杜仲叶粉。饲养鸡时,在一般混合饲料中加5%杜仲叶粉。
第五节 提高杜仲叶产胶量的栽培措施在我国杜仲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目前杜仲的综合开发主要是扩大树叶的利用,杜仲叶在生产各种保健品、提取杜仲胶等方面的综合开发,使以往一直作为废物的树叶身价倍增。杜仲胶无法替代的多种功能、用途,使这一古老的树种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杜仲叶提胶技术已进入规模化生产的新阶段。但杜仲胶开发所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栽培技术不配套,植株叶片含胶量低,而叶片含胶量的高低已成为杜仲胶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国内有关研究表明,除选育高含胶良种外,应用化学药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大幅度提高叶片含胶量;通过合理的施肥等措施也可提高产胶量。
一、提高叶片含胶量的化学控制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某些化学药剂可以调节植物体的生理活动,促进某些物质的合成、代谢。崔灵华等采用对碘苯氯乙酸、ABT生根粉、萘乙酸、2,4~D、赤霉素、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叶片,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55],除乙烯利外,其它几种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含胶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月上旬喷施含量为20mg/kg的ABT生根粉2号,可使叶片含胶量提高到6.9%;喷施300mg/kg的赤霉素,叶片含胶量达到7.4%;喷施含量为0.1mg/kg的2,4-D,可使叶片含胶量达到5.4%;喷施1mg/kg的萘乙酸,可使叶片含胶量达到5%(表43)。
  表43 不同试剂喷施杜仲叶片含胶量比较
  白克智的试验也表明,利用合适的生长调节剂可使叶片含胶量提高到4%~5%。从国内已获得的研究结果看,和作者进一步的研究来看,稳定提高杜仲叶片含胶量是大有希望的。激素类和生长素类物质可促进体内RNA与蛋白质的合成。而杜仲胶的形成又和RNA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喷施外源生长调节剂增加了合成杜仲胶所需酶的数量,促进体内生长素(IAA)的合成,提高植株内源生长素的含量。体内生长素含量的高低,可能是影响杜仲胶合成的原因之一。
二、加强土壤管理,提高产胶量生产实践表明,通过集约化管理,可显著提高产叶量和单位面积产胶量。管理粗放的杜仲园每公顷产叶量1.8t~2.7t,而集约管理的杜仲园每公顷产叶量可达4.2t~6.0t。通过增加干物质量,产胶量比原来提高1倍以上。土壤中增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饼肥等,可提高叶片含胶量和产叶量,从而降低杜仲胶生产成本。所以各地在营建叶用杜仲园时,首先要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选用良种,加上适宜的化控技术,使对照单位面积产胶量有一个突破性的提高。
第十章 剥皮再生技术树皮是杜仲的主要产品之一。杜仲自古以取皮入药著称,传统的经营方式为伐树剥皮。而长期的伐树剥皮“杀鸡取卵”式的经营方式,导致了杜仲资源的大量流失,杜仲资源日益枯竭。人们自然起到了寻求保护杜仲资源和增加产皮量的有效办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源保持和提高生产力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技术,使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永续利用现有资源,成为多年业人们关注的热点。10多年来,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58~85],探索出了杜仲剥皮再生的综合技术,并且在生产中应用得到普遍欢迎,这些研究成果包括杜仲剥皮再生的基础理论研究、剥皮时间、方法、保护措施、剥皮周期、外源激素促进剥皮再生、良种剥皮技术等。
第十二章 杜仲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杜仲全树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本章重点介绍杜仲的采收与加工,以及目前国内在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杜肿中药、保健品、杜肿胶、杜肿雄花茶、杜仲叶饲料、木材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杜仲产业化的思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杜仲叶的医疗保健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杜仲叶和杜仲皮具有同等或相似的药用效果。而杜仲叶在抗疲劳、抗衰老、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方面具有更佳的效果。国内有关厂家用杜仲叶制成杜仲茶、杜仲速溶粉、杜仲冲剂、杜仲晶、杜仲咖啡、杜仲可乐、杜仲口服液、杜仲牙膏、杜仲麻辣酱、杜仲酱油、杜仲保健醋、杜仲酒等10多种保健品,部分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美国、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杜仲叶。日本国内杜仲茶的销量占日本茶叶市场红茶销售量的10%以上。日本还开发出了杜仲酱、杜仲液体茶、杜仲挂面以及杜仲茶为原料制作的多种保健菜肴和保健食品。日本生产的玉露杜仲等保健沐浴液也已进入市场?〔2〕 。另外,杜仲皮、叶、花、果中含有丰富的VE和胡萝卜素、VB2、VC、少量VB1以及人体所需的Cu、Fe、Ca、P、Z、Zn等10多种矿质元素。因此,随着人们对杜仲的进一步认识,杜仲的医疗保健作用已远超出传统的应用范畴,广为现代医学应用。杜仲除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外,对动物某些疾病的防治以及对家畜、家禽肉质的改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一定量的杜仲叶粉掺入普通饲料中,就能显著改善鳗鱼、一般鱼、鸡、猪、牛的肉质,使家养蓄禽肉的味道和野生的一模一样。同时能使鸡的产蛋率提高10%以上,蛋内的胆固醇含量降低24%。并且在防治动物肝、肺、肠胃疾病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疗效。杜仲叶饲料的开发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二、杜仲的工业应用价值杜仲全树除木质部外,其树皮、树叶、果皮中都含有杜仲胶,其中果皮中杜仲胶含量居各部位之首,达10%~17%;杜仲皮内含胶量为6%~12%,而以根皮中含量较高;杜仲叶中含胶量为1.5%~4.2%。杜仲胶也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它的品质优良,绝缘性能好,耐酸、碱,不易酸化和被海水腐蚀,是制造海底电缆绝缘层的上等材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严瑞芳研究员通过对杜仲胶硫化,研制出高弹性杜仲胶,取得了研制和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将杜仲胶变成弹性体后,具有天然橡胶和塑料的双重特性。经过硫化的特性杜仲胶,使用性能可以和天然橡胶相媲美,可制成飞机、汽车(赛车)和摩托车高质量的轮胎,也可用作贴合材料,制成固定金属管、玻璃管普通型和异型管的接头,生产温控开关、保密用具、雷达密封材料等产品。由于杜仲胶能够让X光清晰透过,在骨科治疗上,可代替石膏材料,制成小夹板固定受伤部位,还能做成假肢套、保健腰围和运动员护具等系列产品。提胶后的杜仲渣可制各种装饰板等材料。由于杜仲胶具有独特的性能,因此能够开发的领域和产品还很多。我国橡胶每年供不应求,缺口约70万t,杜仲胶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对缓解我国橡胶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杜仲的种子除了可以繁殖优质苗木外,还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种仁含油率达27%~30%。杜仲油主要成分是亚麻酸和亚油酸,为高级食用油和工业用油。开发我国这一新的保健食用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杜仲木材坚韧,有光泽,纹理细致,匀称,不易翘裂,无心材边材之分,不被虫蛀,是制作高档家具、各种工艺品、舟车和工具把柄的上佳材料。用作工具把柄手感好,无木刺,不磨泡,夏季用不易发热。
三、杜仲的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作用杜仲的树干通直,树冠圆头形至圆锥形,树形优美,叶片密集,叶色浓绿,遮荫面大,抗性强,病虫害少,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在北京、杭州、南京、洛阳等城市一些街道、单位庭院以及公园采用杜仲作行道树均取得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用杜仲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可以获得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杜仲的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耐干旱瘠薄,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因此在丘陵、山区成片栽植杜仲,既起到保持水土,绿化荒山的作用,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中,杜仲将发挥综合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将成为黄河中上游、长江上游地区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生态经济型绿色产业。标签:,,,,
药方好评()
药方中评()
药方差评()
100%药方好评度
***好评顶一下[***]***好评强烈推荐该药方。[***]***好评药方还行。[***]***好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好评谢谢!![***]***好评呵呵[***]
请不要在此发布与疾病治疗,药方无关的内容,比如医药广告等.
&&&&&&&&&&&&&&&&&&&&&&&&&&&&&&&&&&&&&&&&&&&&&&&&&&
药方排行榜
严重提示:本站药方收集自网络,不能作为治疗依据! 仅供参考! |
版权所有 网站最新更新时间:浙ICP备号tag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仲药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