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已经石膏固定3周,想换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定行吗

您的位置: &
石膏托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120例临床观察骨折固定术的主要方法_石膏_中国百科网
骨折固定术的主要方法
    骨折固定术 -主要方法 夹板固定适应证骨折固定术 1.四肢闭合性骨折者(包括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经手法整复成功者)。对股骨骨折,因大腿部肌肉收缩力强,常须配合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创口已闭合者。 禁忌证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及伤口感染严重者。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躯干骨骨折。 4.固定不易牢靠部位的骨折。 器材准备模拟人、夹板、压力垫(一般采用棉纸)、扎带3~4条(扎带通常采用宽1.5~2cm的布带或使用绷带,亦有人主张用尼龙粘带或皮带式橡皮条) 操作步骤1.夹板放置 (1)形式:超关节、不超关节;超关节+骨牵引。特殊部位:髌骨(抱膝圈+夹板);指、趾(小竹片,小木板)等。 (2)安放夹板:首先放好后侧板,再放前侧及两侧板,在这一过程中的助手扶持固定骨折端,以免移位。 2.压力垫放置 (1)一垫固定法:直接压迫骨折片或骨折部位。多用于移位倾向较强的撕脱性骨折分离移位,或较大的骨折片,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外髁骨折(空心垫),桡骨头脱位(葫芦垫)等。 (2)二垫固定法:将两垫分别置于两骨端原有移位的一侧,以骨折线为界,不能超过骨折线。适用于有侧方移位倾向或残余侧方移位的骨折。 (3)三垫固定法:一垫置于骨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另两垫置于靠近骨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成加压杠杆力。用于有成角移位倾向或残余成角移位的骨折。3.绑扎扎带 骨折固定术 (1)原则上应先绑中间的一条或两条,然后绑扎远端的一条,最后绑扎近端的一条。 (2)绑扎时将扎带在夹板外缠绕两周后打上活结,打结时应两手同时用力,切忌单从一头用力抽紧。 (3)活结应打在前侧或外侧板便于操作的部位,各扎带之间距应基本相同。为加强摩擦力,防止松滑,第一结可仿照外科结的打法,第二结打活结。 (4)常用方法 ①一次包扎法:用1~2cm宽绷带3~4条(部位不同)绕肢体两周,依次绑扎四周夹板,先中间,次远端,最后近端的绑扎,活结于外前侧,松紧以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宜。 ②续增包扎法:先包绷带1~2层,放固定垫,再安放起主要作用的夹板两块,又以布带包扎两圈,再放其它夹板,其外再用绷带覆盖,然后从近到远缚扎1~3根扎带。 注意事项1.肢体远端要露出,以便观察血循环。 2.抬高肢体,观察肢体血运。(注意肢温,皮肤颜色、知觉,疼痛情况,夹板两头及骨突部的疼痛) 3.搬运时注意患者体位防止出现重新移位。 4.扎带绑扎好后,以能不费力地拉动扎带,在夹板上面上下移动1cm为宜(约800克的拉力)。过紧可加剧肿胀,压伤皮肤,甚至造成肢体缺血;过松则不起固定作用。 5.压垫的作用仅限于防止骨折再发生侧方移位或成角移位,及矫正残余侧方或成角移位。临床不可依赖压垫进行复位,否则加压过度可造成皮肤压疮甚至肢体缺血。 石膏固定适应证1.普通石膏 (1)石膏托:适用于无移位骨折或移位倾向很小的稳定性骨折。 (2)石膏夹板:适用于肢体肿胀较严重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亦可用于移位倾向较小的稳定性骨折。 (3)石膏管型:适用于移位倾向较强,固定要求较高的骨折,亦用于需长时间固定的骨折。 (4)躯干石膏:适用于躯干骨折及肩髋部骨折,且固定要求较高者。 2.特殊类型石膏(1)上肢外展支架:适用于肩关节脱位,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有维持骨折对位和保持肩、肘关节于功能位作用,亦可配合持续牵引治疗骨折。 (2)U形石膏:适用于固定肱骨干和胫腓骨干骨折等可避免石膏管型压迫肢体和调整不便等缺点。 (3)架桥式管型石膏:适用于肢体有环形创面的骨折固定,以便更换敷料。 禁忌证①全身情况差。②进行性腹水。③心、肺、肾功能不全者。④年龄过大及年龄过小。⑤孕妇忌作腹部石膏固定。 器材准备模拟人、石膏绷带,绷带,棉垫,衬垫套,绵纸,40度温水,水桶,石膏剪,手术刀,标记笔,胶单,特殊体位需石膏床、外展支架、3-4根木棍等。 操作步骤1.确定体位:将患肢置于功能位(或特殊要求的体位)进行固定,并由专人扶持或用石膏床牵引架维持。 2.放置衬垫:按有垫或无垫石膏的要求放置。一般用棉卷或棉纸卷缠绕骨突部位或整个肢体几匝。 3.制作石膏条:用干石膏绷带,按要求铺展,折叠数层,制成干石膏条,然后折好,捏住其两端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挤去多余水分后应用。 4.石膏绷带的浸泡及去水:将石膏卷或折叠好的石膏条轻轻平放于30-40℃的温水桶内,根据操作速度,每次放入1-2个,待气泡出尽后取出,以手握其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即可使用。 5.固定范围及要求 骨折部上下两关节均需固定。 (1)前臂石膏托: ①范围:前臂上1/3至掌横纹。手指须固定可延长,托放掌侧。②层数:8~10层石膏片。③位置:旋前或中立 (2)全臂石膏托: ①范围:腋下至掌横纹。②层数:同上。③位置:旋后或中立。 (3)短腿石膏托: ①范围:小腿上1/3至超足尖1~2cm。②层数:10~12层。③位置:足中立,踝90度。 (4)长腿石膏托: ①范围:大腿上1/3至超足尖1~2cm。②层数:12~16层。③位置:膝微屈165度左右。 6.包扎石膏绷带的基本方法: (1)操作时,一般由上而下顺序包缠,要将石膏卷贴着肢体向前滚动,使下圈绷带盖住上圈的1/3,并注意保持石膏绷带的平整。 (2)在躯干及肢体的曲线明显,粗细不等之处,当需向上、下移动绷带时,要提起绷带的松弛部分拉回打折,使绷带贴合体表,不能采用翻转石膏卷的办法消除绷带的松弛部分,否则,可在石膏绷带的内层形成皱褶而压迫皮肤。 (3)操作要迅速、敏捷、准确,两手相互配合,即一手缠绕绷带,另一手朝相反方向抹平,要使每层石膏之间紧密贴合,不留空隙。 (4)石膏的上、下边缘及关节部位要适当加厚,以增强其固定作用。 (5)整个石膏的厚度以不折裂为原则,一般为8-12层。 (6)石膏干固前,不能变动患肢的体位,否则会使石膏折裂而失去固定作用,并可能在关节的屈侧产生内凸的皱褶,此皱褶外观不明显但向内可压迫皮肤,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助手在托扶石膏时只能用手掌,而不可用手指抓握,因其同样会造成石膏内凸而压迫患肢。 7.石膏的形式及规格:一般分普通石膏和特殊类型石膏。 8.塑捏成形、修整及标记: (1)当石膏绷带包至一定厚度尚未硬固时,可用手掌在一定部位施加适当均匀、平面性的压力,使石膏能与肢体的轮廓相符(须在数分钟内完成),以增强石膏的固定性能,如足弓的塑形。 (2)修整的目的是切去多余部分,充分暴露未固定的关节,以免妨碍其功能活动。边缘处石膏如嵌压过紧,可将内层托起,并适当切开,以解除压迫。此外,修整石膏边缘且有利于美观。 (3)为便于计算治疗时间和判断治疗情况,可在管型石膏外用色笔注明诊断,受伤(或手术)及固定日期,有创面或切口者,亦应注明,以便开窗。 9.石膏的开窗、剖开、切开矫形和拆除 (1)开窗 ①目的是解除肢体某些部位的压迫,或方便创口检查,引流或拆线。头颈、胸部石膏,须在颈咽部开窗,以利呼吸和不防碍意外抢救;石膏背心等躯干石膏常在胸腹联合处开窗,以利呼吸和饮食;四肢管型石膏的骨突部,以消除石膏压迫引起的持续性疼痛。 ②方法需要开窗者,应在石膏未干固之前,按需要的大小及部位,在石膏上作一四边形(或其他形状)的全层切开,待石膏干固后(一般术后第二天),将石膏块取出,换药后放归原处,外面再用绷带包扎。如需要紧急开窗,可用石膏电锯锯开,处理完毕后,需将石膏块安放原位并包扎,以免由于该处压力降低致使组织膨出,而在石膏窗边缘形成压迫性溃疡。 (2)剖开 ①指征是急性损伤早期,估计肢体肿胀可能继续加重,甚至造成石膏内肢体缺血者;其次是石膏固定过程中肢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表现,需紧急处理者。 ②方法在包石膏前,于预计剖开的轴线上,置一湿绷带条,剖开石膏时,一手拉起纱布条的一端,一手执刀切开石膏,并取出纱条;然后用一浸湿的纱布绷带包绕一次,使绷带与石膏粘在一起,石膏干固后固定性能不变。 若固定过程中,肿胀处嫌石膏过紧时,仅需将剖缝处的纱布剪开,于剖缝处用撑开器扩大一些,并在剖缝处填妥棉花,外用绷带包扎。 急诊石膏剖开者,应将石膏的两侧用电锯剖开,使之形成前后两部分,再作处理,如血液循环改善者,可再用绷带包扎。 (3)切开矫形:以矫正成角畸形为例,石膏干固后,于骨折成角凹侧横形锯开石膏周径的2/3~3/5,撑开锯开处,矫正成角畸形,并填入相应大小的楔形木块。再以棉花填塞剩余空隙以保持压力,预防肿胀发生,最后用浸湿石膏绷带封闭裂隙。 (4)拆除石膏:骨折愈合拆除石膏时,应用石膏锯纵行剖开石膏,锯开时防止损伤皮肤。折除后,应洗涤皮肤并用弹力绷带包扎,并加强功能锻炼以防止发生废用性水肿 注意事项 1.纱布及纱布垫,粘膏条尽可能纵行放置,禁环行包扎。 2.关节或肢体固定在功能位或特殊需要位。3.石膏未干时,忌用手指。扶持肢体尽量用手掌及大小鱼际肌托扶石膏,石膏完全干燥前,不可按压及活动肢体。 4.包扎石膏绷带紧松适中,缠绕石膏绷带时,不可反折。 5.四肢石膏固定应将指趾远端显露,以便观察血运、知觉等。 6.石膏完全干燥前,行必要塑形修整。 7.石膏固定完毕,可在石膏管型标记上下石膏日期及创口部位标志注意事项等,并可开窗。 8.在骨突部位的石膏可以开窗解除肢体某些部位的压迫,或增厚衬垫。[1]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搜房网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搜房网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为什么石膏或夹板固定后骨折的肢体需要用枕头之类来垫高呢??
浏览次数:0
回答被采纳后将共获得20
大夫,你好!为什么石膏或夹板固定后骨折的肢体需要用枕头之类来垫高呢?
位提问人正在寻找答案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搜房通行证,
ask:7,asku:3,askr:338,askz:16,askd:6askR:0,askD:373 mz:nohit,askU:0,askT:0askA:375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折夹板固定的松紧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