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数据采集的目的与意义的

1.目的: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范围: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1物品准备
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3.2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3.2.1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3.2.2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3.3 操作步骤:
3.3.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3.3.2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3.3.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3.3.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3.3.5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3.3.6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3.3.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3.3.8 采血完毕后,产生的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处理。
3.4注意事项
3.4.1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3.4.2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3.4.3一般生化、免疫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3-5ml。若检验项目较多,应适当增加采样量。
3.4.4 血常规检验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0.5-1毫升。
3.4.5凝血四项、血红蛋白电泳、3P试验用枸橼酸钠(0.2ml)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必须准确,为1.8ml。血沉用枸橼酸钠0.4ml抗凝,抽血1.6ml。
3.4.6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以枸橼酸钠0.2ml抗凝,另加入葡萄糖20mg,抽静脉血1.8ml,混匀。
3.4.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用肝素管抗凝。
3.4.8血液粘度测定需同时抽取血常规、血沉和肝素抗凝血(5ml)三份样本。
3.4.9 餐后,血糖、血脂可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一般应空腹抽血。有些食物成分:高蛋白、高脂及饮食可引起血中蛋白、血脂、尿酸增高;香蕉、咖啡等可引起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等。
3.4.10 药物影响:如异菸肼、庆大毒素、氨芐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因此,建议检查前几天就停止使用有干扰的药物,且申请单最好能注明近期用药情况。
3.5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
低温条件2-8℃或室温运输,1小时内送检。1小时内分离出血清,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4℃保存不超过8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且只能冻融1次。
3.6附加检验项目申请:
3.6.1标本采集送出后需附加检验项目的,其申请应在标本采集当天上午11点30分以前电话通知实验室。
3.6.2 附加检验项目申请为本检验科目录外项目的需提前一天与检验科联系,以便联系其它实验室进行检测。
3.7 其它:
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如仍不能发出报告者,分析原因并告知受检者重新采样检验。&
3.8 相关文件
3.8.1采样管理程序&
3.8.2标本管理程序&
3.9 相关记录
(责任编辑:陈雪礼)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
CopyRight (C)
中华检验医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1.目的:规范血液常规检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血液常规检测标本的采集。
3.1&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
内容载入中...
1.目的:规范血液常规检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血液常规检测标本的采集。
3.1 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
3.2 临床护士或后勤组人员负责标本的运送。
3.3 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室如何正确采集标本。
4.1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
4.1.1 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紧张。建议取血前采取坐位5分钟。
4.2 标本采集
4.2.1 静脉采血法
4.2.1.1器材:真空采血针、含EDTA&K2(3.0-4.0mg)真空采血管、消毒液、消毒棉球、压脉带。
4.2.1.2 标本采集部量:2.0ml。
4.2.1.3 采血部位:手臂肘部静脉。
4.2.1.4 操作程序
a. 患者坐位或卧位,扎上压脉带消毒皮肤。嘱病人握紧拳头,暴露静脉。
b.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真空采血针,与皮肤呈30度角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解开压脉带,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中。
c. 利用真空负压,血液自动注入抗凝管直至所需血量。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拔出针头。
d. 立即将采血管轻轻颠倒5-8次,使其充分抗凝,并贴上对应病人及检测项目信息的条码。2小时内送检。
4.2.1.5 注意事项
a. 禁止在输液手臂同侧采血,同时在申请单上注明&输液时采血&。
b.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血液成分的改变。
c. 防止溶血,避免采血管过度震荡。
e. 正确选择抗凝管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
4.2.2 毛细血管采血法
4.2.2.1 器材: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小试管、玻片,75%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无菌镊子。
4.2.2.2 采血量:20ul。
4.2.2.3 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为宜,半岁以上儿童以中指为好,半岁以下婴幼儿通常选择足跟或拇指采血。
4.2.2.4 操作程序
a. 操作者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自然待干。
b. 紧捏刺血部位,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深度约2-3mm。
c. 擦去第一滴血,吸取从穿刺处自然流出的血液或从远端向指尖方向轻轻挤压的血液20ul,迅速轻轻注入已加入稀释液的小试管里。
d.用无菌玻片沾取末梢血一滴推制血片一张,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
4.2.2.5 注意事项
a. 末梢采血时,挤压力不能过大,以免过多组织液混入。
b. 避开冻疮、发炎、水肿部位,以免影响结果。
4.3 标本的处理
4.3.1 检测前的标本处理
对临床标本进行验收,对有凝块、溶血、采血量不符合要求、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标本,按照《标本采集与管理程序》处理。合格标本,常温放置,4小时内完成检测。
4.3.2 检测后标本的处理
按照实验室规定,血常规标本保存3天,对超过保存期的标本,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放置于专门的污物间废弃标本箱中,再由医院专门工作人员统一处理。&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更多相关【】的文章
期待你精彩评论,请勿灌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检验文书栏目列表
全站资讯搜索
检验科的SOP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
检验科的SOP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1病人的准备;做血液检验项目检验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12;2采血时间;血液生化检验一般要求早晨空腹安静时采血;3采血部位;成人一般取肘部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儿常用;4.1采血器械:采血用的注射器、试管必须干燥清洁;4.2采血操作:必须按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4.3防止气体逸散:采集血气分析样本,抽血时注射;4.4防
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
1 病人的准备
做血液检验项目检验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12~14小时,采血的前一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饮酒。否则,会引 起血脂及某些血清酶结果升高,甚至血清出现混浊,影响整个检验结果;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病人,在试验前3天给予适量的碳水化学 物饮食,有利于取得正确的结果;做碘131吸收试验者,在试验前一个月停服一切含碘的药物和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产品类。
2 采血时间
血液生化检验一般要求早晨空腹安静时采血。因为体内的各种化学成份受许多因素调节:如饮食后大量葡萄糖及脂类物质吸收入血,使血 糖和血脂上升,游离脂肪酸及无机磷降低;运动后会使乳酸、丙酮酸、乳酸脱氢酶、转氨酶、肌酸激酶等升高,血糖降低;昼夜变化大的 成份有皮质醇、血清铁、胆红素等;日间变化大的主要是代谢废物成份如尿素、尿酸等;大量饮水可致血液稀释等等。所以,做血液生化 检验时应掌握好采血时间。但是,对重症昏迷或急症病例,可随时采血送检糖、钾、钠、钙、血气分析、淀粉酶等项目。但在输液时采血 应避免送检项目受输液成份的影响,如输液中补钾、补糖、补硷时送检,对血钾、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项目均有影响。
3 采血部位
成人一般取肘部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儿常用颈部静脉、股动脉或前囟静脉窦;刚出生的婴儿可收集脐带血;尸体解剖者取心脏 血;血气分析一般采动脉血;检验只需微量全血时,成人从耳垂或指尖取血,婴儿从大脚趾或脚跟取血;输液病人采血应避免在输液的同 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烧伤患者采血应避免穿剌炎症或水肿部,以免影响结果。
4 采血操作及送检的注意事项
4.1 采血器械:采血用的注射器、试管必须干燥清洁。注射器及针头不宜用酒精消毒。目前多用一次性注射器及试管。
4.2 采血操作:必须按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止血带不可缚扎过久,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裂,采血后应卸下针头 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
4.3 防止气体逸散:采集血气分析样本,抽血时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泡,抽出后立即用小橡皮密封针头,隔绝空气。因空气中的氧分压高于动脉 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作二氧化碳结力测定时,盛血标本的容器亦应加塞盖紧,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过久,影响检验结果。
4.4 防止分解及自身变化: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因血液中有些化学成份于离体后极易分解,使其含量改变,如血糖及酶类测定,时间过久,血 细胞酵解可使血糖下降,酶活力变化等。有些化学成份在细胞内外相差悬株,离体时间过长,细胞内外浓度会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电解质等。
4.5 防止污染:有些检查项目要求极严格,其采血器具及标本容器必须经过化学清洁。如血氨、铜、锌、铁等项目,因其含量极低,稍有污染 即影响结果。作淀粉酶测定时,要防止唾液污染,因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污染后会引起假性淀粉酶升高。
4.6 防止溶血:作各类生化检验,要防止血细胞破裂溶血,因溶血引起细胞内外浓度改变,可使钾、胆红素、氯化物、无机磷、ALT、AS T、LDH等升高,钠、钙、AKP等降低,溶血对某些实验的反应过程干扰:如血红蛋白可直接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酶降低。溶 血可影响呈色反应终点为红色的实验,如酶法测定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的重氮反应、尿素的二乙酰肟法等。
5 抗凝剂的选择
生化检验大部份项目都采用血清,但有些项目需用血浆或全血,采集的血液必须加入抗凝剂。抗凝剂的种类较多,如选择不当,亦会影响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介绍几种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及其用途:
5.1 草酸钾:常用于尿素、肌酐、纤维蛋白原等测定,不能用钾、钙等测定,对LDH、丙酮酸激酶、AKP和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5.2 肝素:常用于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氨等测定。其钠盐可使淀粉酶升高。
5.3 氟化钠:常用氟化钠―草酸钠混合抗凝剂作血糖测定的抗凝剂,它可抑制血细胞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5.4 二乙胺四乙酸钠盐(EDTA-Na2):生化常用的抗凝剂,但不能用于钙、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对淀粉酶、肌酸激酶、AKP、 ACP、5’-核苷酸酶等可抑制,对丙酮酸激酶有明显升高的作用。
正确的血液收集方法
采集步骤:
查看检验单,询问病史,查对检验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耐心检查需要空腹血检验项目要询问病人是否8小 时以内没有能量摄入,询问病人在检验前是否有足够的休息;需要增添项目时先与出具检验申请单的医生联系。
请患者准备。(“请将左手衣袖挽起,手伸直平放,拳头握紧。”)对孩子应多哄劝,避免剧烈躁动、哭闹。对于紧张或有晕血史的病人 要进行安慰(“您可以侧过身去,不看很快会好”)。 采血器材准备,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记录采集时间。
选择穿刺血管:扎好压脉带,观察血管走向,选择穿刺点,松开压脉带(压脉带压迫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正在输液的病人绝对不可同 侧采血,更不可以利用原有的输液针头采血。
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伏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3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 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采样及混匀:等待碘伏干了以后(必须等到干了以后,否则达不到消毒效果),再次扎好压脉带,将针头平面朝上与手臂成15°穿刺, 最好一针见血。拔出采血管后立即进行颠倒8次混匀。在抽血时要询问病人感受(如有无心慌,头晕等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 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对不起,由于??的原因需要再取一次血,请 原谅”)。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止血:采血结束后,解开压脉带,退针后请病人“手指压住棉球,手伸直抬高于心脏,保持两分钟”(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标本前处理:将采血管与相应的检验单裹好,分类,尽快送检验项目所对应的采血管:
1.生化检验
2.凝血试验
采血顺序:红头管→蓝头管→紫头管→黄头管,注:除红头管外,其他各种采血管均须颠倒混匀8次。
以下检验项目须特别注意
1.所有生化项目、微量元素、血沉必须用空腹血;乙肝三对最好用空腹血。
2.糖耐量试验:(方法一)空腹抽血→吃饭(3分钟内进食75克葡萄糖或二两馒头一个)→饭后30分钟抽血→饭后60分钟抽血→饭后 120分钟抽血
(方法二)空腹抽血→吃饭(3分钟内进食50克葡萄糖)→饭后60分钟抽血注:血糖正常的人吃葡萄糖,高血糖的人吃馒头.
3. 激素检查:病人必须空腹且在抽血前要静坐30分钟,激素全套要抽血5ml。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 (total quality control,TQC。即指对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即指对实验工作 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 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其重要。
实验前质量保证包括病人准备、 标本收集、处理、贮存和运输等, 因而能否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标本,是能否做到实验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化学检验中,血液标本是最多应用的生物体液,血液标本因素是影响临床化学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我国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参考了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委员会(NCCLS)的有关规定,对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有关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我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CCCLS)已对“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旨在通过标本方面的质量控制达到临床化学分析的质量保证。目前该“标准”文件正在待批中。
一、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定义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是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而采集的一定量的血液,包括抗凝及非抗凝血。
二、血液标本的采取
(一) 采取部位
1.静脉采血: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常用的静脉为肘前静脉、腕背静脉,小儿和新生儿有时用颈静脉和前囟静脉。
2.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时。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脐动脉。
3.毛细血管采血:适用于仅需微量血液的试验或婴幼儿。 常用部位为耳垂、指端,小儿有时为大趾和足跟。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为2mm (&2.5mm), 采血局部应无炎症、水肿等。
(二)标本类型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3种。血清和血浆为临床常用, 除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外,其余多数化学成分无差异;全血只有在红细胞内成分与血浆成分相似时才用; 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等时用全血, 一般临床化学分析多不用全血。
三、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浆)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一般应于采血后2h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全血处 理为血清或血浆分为离心前、离心中和离心后三个阶段,对各不同阶段均有具体要求。
(一)离心前阶段
即指标本采集到离心处理前的一段时间。
1.血清:标本离心前一般应令其自行凝集,不可用木棍等剥离凝血块。通常于室温(22~25oC)放置30~60 min 血标本可自发完全凝集;冷藏标本凝集缓慢;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标本采集后应轻轻颠倒混合5~10次,以确保促凝剂作用)。
2.血浆:需用血浆标本时,必须使用含抗凝剂的血液标本收集管,而且采血后必须立即轻轻颠倒采血管混合5~10次(以确保抗凝剂 发挥作用),5~10 min 后即可分离出血浆。
3.冷藏标本:标本冷藏可抑制细胞代谢,稳定某些温度依赖性成分但全血标本一般不能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超过2h。 血液中儿茶酚胺、pH /血气、氨、乳酸、丙酮酸、胃泌素、甲状腺激素等检测时需用制冷的标本。
标本需要冷藏(2~8oC)时,标本采取后应立即将标本置于冰屑或冰水混合物(不可用大冰块),并且必须保证标本与制 冷物充分接触,保证制冷物达到标本的高度。
4.代谢抑制剂和防腐剂:某些添加剂加入血液标本中能抑制细胞代谢,可以防止血液标本贮存时分析物浓度的变化。血液葡萄糖测定时 ,如在血液中加入氟化钠,在血细胞未分离的情况下,葡萄糖在22~25oC时可稳定24h,2~8oC 时可以稳定48h;但在新生儿和儿童标本,由于红细胞压积高,用氟化钠难以控制细胞的糖酵解作用;甲醛-草酸钾抗凝保存剂不适合 血糖测定;氟化钠-麝香草酚混合剂因能抑制酶活性,不适用于酶学测定。
5.标本采集现场:(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尤其当收集区温度超过22oC时此点更为重要;(2)血液标本 采集后血管必须加塞、管口向上、垂直放置,以减少管中内容物振动,促进凝血完全,防止标本蒸发、污染和外溅等;(3)已收集的血 液标本应温和地处理,要防止标本管振荡所造成的溶血;溶血可影响测定结果。有严重影响(使结果升高)的项目有:乳酸脱氢酶、血清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钾和血红蛋白;引起值得注意的影响的项目有:血清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甲状腺素 (↓);轻度受影响(增加)的有: 总蛋白、白蛋白、血清磷、血清镁、血清钙和酸性磷酸酶;
(4)应避免对光线敏感的分析物暴露在人造光或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如 VA 、VB6 、β- 胡萝卜素、卟啉、胆红素等测定时,标本管应该用铝箔或类似物质包裹保护起来。
6.标本运送:全血标本应尽快从采血现场运送至实验室,如果运送距离较远,特别是因分析物稳定性有影响,必要时可于采血现场分离 出血清或血浆后,再送往实验室;标本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包装、温度要求、处理方法等,要确保分析成分的稳定性;标本管在运送 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封闭、向上垂直放置。
7. 实验室接受标本及离心标本准备:(1)要有标本收取记录(应认真核对检验中清单,对有关情况要认真记录,标本接收及处理应签字登 记); (2)对接受的标本要予以分类准备离心;(3)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仍保持标本管于密闭封口、 管口向上,垂直位放置。管塞移去后血中CO2丢失,会造成pH增加,离子钙和酸性磷酸酶减少, 尤其pH变化会影响某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标本凝集时间要充分 ;加抗凝剂的血液标本可以立即离心;加促凝剂的标本可于采血后5~15 min 尽早离心;抗凝的全血标本(锌、锂、原卟啉等测定时)可以不离心;(5)冷藏(2~8oC)标本应保持这个温度直到准 备离心。推荐用温度控制离心机; (6)离心标本前不主张用小木棒或类似器材去剥离附着于试管壁和管塞上的凝块,人为剥离会诱导溶血。如果必须露出试管壁或取下管 塞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
(二)离心阶段
即指标本处于离心机里的一段时间。
1. 离心时间和相对离心力(RCF):临床化学分析血液标本离心时,RCF()× g,离心时间为5~10 min。
2. 温度控制离心: 离心时产热不利于分析物稳定,临床化学分析血液标本离心时必须采用温度控制离心机。 一些温度依赖性分析物 (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环腺苷酸、 儿茶酚胺等)应在4oC分离; 无特殊温度要求的分析物,离心温度应设定在20oC ~22oC;温度低于15oC可以人为地使血钾测定值增高;冷藏运送的标本必须在要求的温度下离心。
3.关于再离心:标本离心最好一次完成,若需再次离心,应距上次离心相隔时间很短;对于含有分离物质的血标本绝不可以再离心。
(三)离心后阶段
指标本离心后和用于检测的血清或血浆被取出一定量之前的一段时间。
1. 血清或血浆与接触的血细胞和凝块的分离应在采血后尽快(2h内)完成。
2. 分离的血清或血浆的贮存:实验室的室温和血清或血浆的贮存温度、时间,是分析物稳定性和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参数。(1)于22 oC~25oC血清或血浆的保存不超过8h;
(2)实验于8h内不能完成时,血清或血浆应置2o C~8oC保存;(3)48h内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或分离的血清或血浆需贮存48h以上时,应于-20o C保存; (4)标本不可反复冻融(只能冻融一次), 且不可贮存于无霜冰箱(可造成样品温度变化);(5)离心后分离凝胶(凝胶屏障)上面的血清可保存2~5天,但必须保证凝胶的完整性;但应用非凝胶分离物质时,离心后必须立即将血清或血浆移出。(6)血清或血浆必须保存于密闭的试管中 。
四、血清或血浆分离物质
是指将血清或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包括凝胶物质与非凝胶物质。
(一)凝胶物质
为一类具有特定粘度和特殊比重(介于血清或血浆与凝块之间的比重)的惰性凝胶物质,用()×g RCF离心10 min, 能在血清或血浆与凝块之间形成不可穿透的凝胶屏障,从而将血清或血浆与其接触的血细胞、凝块分开。
(二)非凝胶物质
是由惰性物质(玻璃、塑料、纤维、毛毡等)构成的小珠、盘、滤器、纤维塞等组成。具有介于血清或血浆与凝块之间的比重,将其轻轻 加入血管中,用()× g RCF 离心10 min时, 可透过血液移动至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凝块之间,形成一个界面,使血清或血浆被分离出来。
(三)完整的凝胶管系统
该系统是由一个真空采血管(硅化塑料管)、内含惰性凝胶物质、促凝剂或抗凝剂组成。使用时要注意该产品必须具有相应性能证书和有 效期,并且必须在其有效期内正确使用。
随着检验方法日益完善,高精档次的自动化仪器的大量应用,以及检验的科学管理和检验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明显 降低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干扰,而分析检测前的各类影响或干扰因素相对增多。现代检验医学对检测标本的留取与收集提出较高的要 求,而广大就诊患者也必需了解留取标本的基本知识,遵照嘱托,配合检验人员,以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准确可靠。
门诊检验常见的标本一般包括血液(指血,静脉血)、尿、粪便、脑脊液、胸水、腹水、前列腺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这些标本收集 的时间、方法和保存都有一定的要求。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
尽量避免生理因素的影响,有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情绪波动、妊娠、体位等均可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有些甚至还 有昼夜变化。采集血液标本的条件应尽量 一致为宜,如无法避免,应说明在标本上注明该因素。
一般选取左手无名指内侧采血,该部位应无冻疮,炎症,水肿,破损。如该部位不符合要求,以其他手指部位代替。对烧伤病人,可选择 皮肤完整处采血。由于部分血液常规检测(如白细胞计数、分类等)受生理因素影响波动过大,比较时宜便条件尽量一致。出、凝血功能 的检测项目(如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等)的检测,不宜服用抗凝、促凝药物,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除涉及各种止血和血栓检测等项目需采用抗凝静脉血血浆外,目前绝大多 数检测项目的分析检测可直接采用静脉血的血清。在血清检测项目中,有些(如 血糖,血脂等)受饮食及昼夜因素影响较大,一般以清晨空腹血标本为宜,有些在血中衰变较快(血清酶活性测定如ACP活性等),0 ~4℃贮存活性减弱也不一,这些项目的检测必须及时而快速,有些(如肌酸激酶等)受运动等因素影响较大。抽血时避免溶血的发生也 十分重要,尤其涉及血钾,LDH等的测定。切忌在输液的同侧静脉抽血做各项检验。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15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等内容。 
 化验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病人医院血液及尿液化验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病人的准备随着检验方法日益完善,高精档次的自动化仪器的大量...  标本采集知识指导分 类编号检验项目留取量 留取容器 容器颜色 留取要求 备注 1 血细胞五分类检查(或含网织 红细胞) 1,5 EDTA 抗凝管紫色 带帽试管 采血量准...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血液标本采集流程试管准备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  有关采血知识及注意事项采血室 曲秀云 采血室是门诊的一个窗口,负责全院的门诊...3、血培养标本采集: 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下采集, 要求严格的皮肤消毒, ...  标本运送基础知识 1. 血库:血型,配血 2. 免疫室:两对半,激素分析,自身抗体,...标本比较难采集,病人创伤较大,要慎重保护好标本 3、运送中注意: 标本抽在注射...  血液系统知识竞赛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与法同行,和谐...37. 本血站实验室应与血液标本采集和送检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 标本...  静脉采血相关知识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用品】 注射盘、无菌干燥5~...静脉采血技术 (一)目的: 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二)实施要点: 1....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 为了保证实验...  (D ) A.血液的采集,储存 B.血液的分离,储存 C.血液的采集,分离,检验 D....判断题 1、血糖的来源完全由食物糖吸收(√) 2、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的血常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