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女医生穿越古代小说的美称有哪些

对古代医生的称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古代医生的称谓
上传于||文档简介
你可能喜欢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夫人”、“玉人”、“璧人”、“佼人”、“千金”、“令媛”、“女公子”、“丽人”、“淑人”、“玉女”、“娇娃”、“巾帼”、“西施”、“尤物”、“室人”、“令间”“青娥”等均是古代对女性的称谓,现将古代对各种女性的称谓总结于下: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称谓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具有明显标签的女子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 《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 “无盐” 。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注释:阃,拼音:kǔn,意思是门槛、门限)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古代贵妇人的称谓
  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现在,“夫人”一词已常被用来作为朋友间问候的客套词。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妇人封赠之号。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山东频道,由青华园教育小编排版整理,祝大家阅读愉快!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青华园教育以300余位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218.240.213.*
古人为何把医生叫做“郎中”呢?
任何一个民族的蒙昧时代,可以治病救人的医学总归是不发达的,医生与巫术也总是纠缠在一起,分不清什么为医、什么是巫,医与巫合称“巫医”。据记载,唐代时,巫医的地位十分
222.125.229.*
221.131.61.*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1、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2、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3、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4、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皇帝死为崩
皇子、皇亲、王侯死为薨
大夫死为卒
士族死为不禄
官员、将领死为逝
平民死为死或填沟壑
去上海海光医院看看吧,那里运用中医治疗,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大大的优于单纯的西药的依赖性和成瘾性,这个他们的电话:021-,你可以去问下。
西方有句谚语:“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
当然好啦.宝宝一出生就要训练他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了.这是一个好的习惯,你要坚持下去,对健康有好处的.
答: 应该应用抗感染的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可以应用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控制感染,用抗病毒口服液开抗病毒,还 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呼吸道,减少气...
大家还关注我国古代名医有哪些?
我国古代名医有哪些?
09-06-08 &
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针灸之祖———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汉代女名医淳于衍 女子行医,始于汉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民间女医,她们中医术高明者,常应诏担任宫廷女医。淳于衍便是其中的一个。她虽来自民间,没有经过专门医学学校的传授培养,但是她天资聪慧,勇于实践,在与各种疾病搏斗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淳于衍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女中扁鹊”之称。 晋代女名医鲍姑 鲍姑,广东南海人。她在丈夫葛洪的影响下,对民间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潜心揣摩灸法,是著名女灸家,尤以治赘瘤和赘疣最见奇效。她精湛的医道“治人无数”,被人们奉为“鲍仙姑”。 唐代女名医蔡寻真、李腾空 蔡寻真系唐侍郎蔡某之女,李腾空则是宰相李林甫之女,二人皆出身显贵,行为超脱凡尘,同时入庐山修道学医、她们挣脱了套在脖子上的封建礼教枷锁,走出狭窄的生活天地,摄生养性,学医炼丹,布道行医,济生救民,虽带有一些宗教迷信色彩,却在人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明代女名医谈允贤 谈允贤出身医药世家。她在祖父母的熏陶下,夜以继日地熟读《内经》、《脉经》等医学书籍,以其独到的医德医术,赢得“相知女流眷属,不屑男治者,络绎而来”。 清代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懿接受了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思想。她认为国家要富强的话,必需家庭保康强,国家强种族,而行医正合此道。所以曾懿在医人医国的思想指导下,深究医理,著书立说,对中国医药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懿的思想和学识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而谈论医学的主要是《医学篇》这本书。该书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当于公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上册共4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曾懿还十分重视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如她提出要关心休息,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气;要多活动,以使血脉流通等等。曾懿生长在封建时代,但医学知识十分渊博,特别思想很进步。在我国古代既通晓医理,又有行医救国思想的女中医不多,而其中当以曾懿为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医,比较有名的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 、李时珍 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 许胤宗  许胤宗,一作引宗,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卒于唐武德九年(626),享年九十余岁。许氏乃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事南朝陈,初为新蔡王外兵参军、义兴太守;陈亡后入仕隋,历尚药奉御,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骑侍郎。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纪中,他曾用药物薰蒸法为陈国柳太后治病,时太后病风不能言,口噤不能服药,他以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薰蒸令药气如烟雾,入病人腠理而奏效,当晚太后能言,胤宗因此授义兴太守。  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  二、甄权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   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甄立言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卒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唐武德年间(618~626)升太常丞,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类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四、孙思邈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水淳元年(682),享年101岁(关于孙思邈的生年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一般较公认的是生于隋开皇元年(581)之说:另有生于是西魏帝太统七年月日(541);还有生于染天得篮十四年(515)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  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年(652)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担任尚药局承务郎,上元元年(674)即称病辞归。永淳元年(682),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同年孙思邈去世,遗命薄葬。子名行,天授中(690~692)曾任风图侍郎,孙名溥,曾为萧县(今安徽萧县)县丞。  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家。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兼采众家之长,用药不受本草经书限制,根据临床需要,验方、单方通用,所用方剂,灵活多变,疗效显著。他对民间医疗经验极为重视,经常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访询,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传。他不仅精于内科,而且兼擅外科、妇科、小儿科、五官科、眼科,并对摄生、食疗、针灸、预防、炼丹等都有研究,同时具有广博的药物学知识和精湛的针灸技术。  孙氏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对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医稿诚”,要求医生对技术要精,对病人要诚。他认为医生在临症时应,认真负责,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一样看待;治疗中要全心赴救、不得自炫其能,贪图名利(见《备急千金要方》·序例·太医精诚,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宋本)。这也正是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写照。他曾亲自治疗护理麻风病人达六百余人,他的高尚医德足为百世师范。  孙思邈积八十余年医学经验,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他的医学思想和学术成就主要反映在: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并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诊断学上把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治疗学上创用了新的医疗技术;药物学上,重视地道药材以及药物的种植采集、炮制和贮藏;在妇幼保健方面,强调妇幼设立专科的意义,为小儿、妇产建立专科创立了条件;在针灸方面绘制彩色三人明堂图,创孔穴主对法,提倡阿是穴及同身寸法,对针灸发展有促进作用,并且,丰富了养生长寿理论,讲求卫生,反对服石。  孙氏的著作,除上述外,史志见载的颇多,大多已散佚无存。主要有:《千金养生方》一卷、《千金髓方》等18种,此外,现尚存世之眼科专著《银海稍微》乃托名孙氏之著。  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受到历代人民的热爱和拥戴。他死后,人民为他修庙立碑,直至今日他的家乡陕西耀县孙家塬还有孙氏祠堂,内有孙氏塑像。耀县药王山有药王庙、拜真台、洗药池、太玄洞等孙氏活动遗迹。  五、张宝藏  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627~649),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京李世民患气痢,诸医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医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毕拨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药后,痢即全愈。宝藏因此授三品文官为鸿胪卿,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最高者。  六、崔知悌  崔知悌,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约生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座于唐垂拱元年(685),享年70岁,崔氏出身宦族,历任洛州(今河南)司马、度支郎中、户部员外郎,唐高宗时升殿中少监,后任中书侍郎,唐咸亨中(670~674)为尚书右丞。调露元年(679)官至户部尚书。  崔氏素好岐黄之术,于政事之暇,喜从事医疗活动。擅长针灸,临床诊治,审病制方颇多新意,其著述以《骨蒸病灸方》最为著名,被收入《外台秘要》名为“灸骨蒸法图”,即世传崔丞相灸法。他的著述、文献可考的主要有《纂要方》十卷、《骨蒸病灸方》一卷、《产图》一卷,均已亡佚,可于《外台秘要》中见其梗概。另有《崔知悌集》五卷,《法例》二卷。  七、张文仲  张文仲,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他认为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脚气、头风、上气,常须服药不断,其余则隋病情发动,临时治之。患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时节,要得通泄、即可不患重症,(《旧唐书·张文仲传第141,卷191,中华书局1975年月日第一版》,时武则天令其集当时名医共同编撰风气诸方,并诏麟台监王方庆监其修撰。文仲撰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以表奏上。另撰《随身备急方》三卷和《法象论》一卷,均佚。《外台秘要》中可见其部分内容。  八、韦讯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则天时(684~690)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  九、王焘  王焘,约生于唐总章三年(670),卒于天宝十四年(755),(今陕西县)人,其曾祖父王珪为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父茂时,王焘为次子,其兄光大,司勋郎中。焘有二子,长子遂,曾为大理寺卿,次子遘,曾为苏州刺史。  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其母疾病弥年,有感于不明医者,不得为孝子,遂立志学医,八世纪初他曾任职于弘文馆(唐代国家藏书处)长达二十余载,在此期间,他博览古代医学文献数千卷。凡所览阅之书,均遂条采摘记录,积累了大量资料。天宝年间(742~755)他因故被贬至房陵(今属湖北),后出守大宁。正值当地疾病流行,王氏取所录经方,亲施方药,疾者多获救治,遂立志编撰一部医方大全。于天宝十一年(752)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传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名台要略》十卷,为《外台秘要》之简本,惜已亡佚无存。  十、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4)。  鉴真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幼时家境清贫,长安元年(701)14岁时,随父在扬州大云寺(后改名去兴寺)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他从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景龙初年(708)随师到洛阳、长安,屡从名师受教。开元元年(713)回到扬州时,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任扬州大明寺主持。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并邀请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宝元年(742))鉴真接受日本接连人邀请。天宝二年(743)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唐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气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级官员都接受了鉴真的三师七证授戒法,皈依佛门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三年,鉴真在奈良效区创建招提寺,并著有《戒律三部经》刻印流传,是日本印板之开端。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胜宝八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  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圆寂。葬于日本下野药师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题鉴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国见在书目》中,著录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鉴真秘方》,其书久佚,佚文可以《医心方》中考见。  十一、秦鸣鹤  秦鸣鹤,里籍不详,生活于公元七世纪,曾与张文仲同为唐高宗侍医,医术精湛,针灸技术娴熟。时高宗苦风眩,头重目眩不能视,秦氏诊查后认为是风气上逆所致,砭刺头部微出血,即可愈之。则天皇后闻而大怒,说天子头上,岂可放血?此罪当斩,高宗李治认为医生诊病论疾,不可加罪,且头重目眩,不堪忍受,出血未必不佳。秦氏刺其百会及脑刻穴,微放血而愈。则天皇后于帘内拜谢,并赐物奖之见(旧唐书·高宗纪下第五,中华书局1955年第一版)。  十二、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gYu-thog rNying-ma Yon-tan mGon-po)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萨西郊堆龙·吉纳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相传宇陀三岁时,从父琼布多杰学习藏文写读、读经,五岁时随父受“日露化学”和“药师佛修习法”等佛教密宗之开许仪轨。宇陀宁玛·元丹贡布表现非凡的天赋,受到父亲的悉心教育培养。  宇陀在家庭教育和医药世家的熏陶下,勤奋好学,从青少年时代起,在医学方面就已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宇陀与王室太医、内地医家东松冈瓦有着深厚的师徒情谊,东松冈瓦将自己的医著《医治痫症·生命轮》(gZa''-bCos,Srog-gi''Khor-1o)、《医治狂犬证·匕首轮》(Khyi bCos sPu-gri''i''Khor-lo)、《医治痉症·相轮》(Bya-bCos mTshon-gyi''Khor-lo)三部书相赠。  宇陀在青年时期,曾先后两次去天竺求学,第一次留学历经四年之久,第二次游学,往返共一年零八个月,返回吐蕃后,一面医治病人,一面向门徒传授医术。  三十八岁时,宇陀第三次到天竺各地游学四年,广投名医。特别在名医美旺(Me-dbyang)尊前,聆听了《医六十万》(gSo-dpyad''bum-pa)《医续晶鉴》(rGyud-gSel-gyi Me-long)《月王药诊补遗》(Somaratsa kha-skong)等等,在班钦·旃陀罗比尊前,受了《仙人耳传》(Drang-srong Xyan-brgyud)和《八支论》(Yan-lag brGyad-pa)等众多医学论著。返回吐蕃,行医授徒,成绩卓著。赞普赐予他塔、工、琼三处封地,并在工布曼隆沟修建寺院,培养医生,加工药材,炮制成药,行医治病,搜集民间药方。嗣后,他带领门徒往内地五台山朝佛,向僧医阿尔雅恳求医道,听受了《配方宝》(Sbyor-ba''iphreng-ba)和《内科藏义》(Byang-Khog Don-khrems)等很多的特殊的医训教言。  四十五岁时,宇陀以早期吐蕃医学为基础,吸收了汉地、天竺和各方的医学,历经二十多年的心血,撰成名传千古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  鉴于宇陀·元丹贡布在藏医学上的杰出成就,藏族人民尊称他为“医圣”和“药王”。  十三、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自天宝九年(750)至宝应元年(762),历时十二年之久,注成《素问》24卷,合81篇,王氏对运气学说很有研究,其理论见解记述于补入的七篇大论的注释中,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他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发挥,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迄今临床治则的名言。  王氏另有《玄珠》一书,宋代己佚。世传还有《玄珠密语》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天元玉册》三十卷,《元和纪用经》一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十四、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医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  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治病用药,讲求实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于将然之先,而以攻治为后”的预防思想,治病善用单方、验方,并重视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他曾奉诏参加编撰本草和经方,著有《传信方》二卷,此书包括他在连州时,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间经验效方共五十余首,因每方皆有所据,故以传从为名。其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兼载急救内容,用药具有简、便、廉之特色。  十五、昝殷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约主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卒于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大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  此外昝氏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十六、甘伯宗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的医家史传,惜原书早已亡佚,其部分内容散见于宋代《历代名医蒙求》之中。  十七、李珣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为长兄。其妹李舜絃为蜀主王衍昭仪。其弟李玹,字延仪,人称李四郎,喜游历,好摄生,尤以炼制丹药为趣,倾家之产不计,以鬻香药为业,曾为王衍的太子率官。  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著有《海药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药文献为特点,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政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著作中。  十八、韩保升  韩保升五代后蜀(今四川)人,约生活于公元十世纪,生平籍贯史书无载。后蜀主孟昶在位时(934~965),他任翰林学士,曾奉诏主修《本草》。他与诸医详察药品形态,精究药物功效,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多种本草文献,进行参校、增补、注释、修订工作,编成《蜀雹广英公本草》,简称《蜀本草》,共二十卷,附有《图经》,由孟昶作序,刊行于世。  《蜀本草》内容较苏敬的《新修本草》更为详尽。惜原书己亡佚,其文多为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采录,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汉代女名医淳于衍 女子行医,始于汉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民间女医,她们中医术高明者,常应诏担任宫廷女医。淳于衍便是其中的一个。她虽来自民间,没有经过专门医学学校的传授培养,但是她天资聪慧,勇于实践,在与各种疾病搏斗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淳于衍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女中扁鹊”之称。 晋代女名医鲍姑 鲍姑,广东南海人。她在丈夫葛洪的影响下,对民间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潜心揣摩灸法,是著名女灸家,尤以治赘瘤和赘疣最见奇效。她精湛的医道“治人无数”,被人们奉为“鲍仙姑”。 唐代女名医蔡寻真、李腾空 蔡寻真系唐侍郎蔡某之女,李腾空则是宰相李林甫之女,二人皆出身显贵,行为超脱凡尘,同时入庐山修道学医、她们挣脱了套在脖子上的封建礼教枷锁,走出狭窄的生活天地,摄生养性,学医炼丹,布道行医,济生救民,虽带有一些宗教迷信色彩,却在人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明代女名医谈允贤 谈允贤出身医药世家。她在祖父母的熏陶下,夜以继日地熟读《内经》、《脉经》等医学书籍,以其独到的医德医术,赢得“相知女流眷属,不屑男治者,络绎而来”。 清代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懿接受了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思想。她认为国家要富强的话,必需家庭保康强,国家强种族,而行医正合此道。所以曾懿在医人医国的思想指导下,深究医理,著书立说,对中国医药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懿的思想和学识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而谈论医学的主要是《医学篇》这本书。该书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当于公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上册共4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曾懿还十分重视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如她提出要关心休息,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气;要多活动,以使血脉流通等等。曾懿生长在封建时代,但医学知识十分渊博,特别思想很进步。在我国古代既通晓医理,又有行医救国思想的女中医不多,而其中当以曾懿为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唐代——孙思邈,道士医师,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宋代——王唯一,宋代针灸学家,又名王惟德 ,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天圣初年(1023)奉命编修针灸书,对古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记载和针灸图详加考订,总结历代针灸学家的经验,于天圣四年(1026)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金代——刘河间,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创始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素问要旨论》、《宣明论方》、《三消论》、《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等。 明代—— 张景岳,后人称赞张景岳是“仲景以后,千古一人”。景岳除医道外,兼通天文律法,对象数、星纬、堪舆、律吕都颇有研究。编著有《张氏类经》32卷,90万言,费时30年,四易其稿。又著《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64卷,是其又一巨著。晚年之作《质疑录》。清代——叶天士,有他的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取名《临证指南医案》。还有许多,如:葛洪(东晋)、皇甫谧(魏晋)、巢元方(隋)、孙兆(北宋)、朱丹溪(元)、李时珍(明)、赵献可(明末)、傅青主(明清)、吴又可(明末)徐大椿(清)、陈修园(清)、王清任(清)、施今墨(民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最早的黄帝,孙思邈,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 还有李时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汉代女名医淳于衍 女子行医,始于汉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民间女医,她们中医术高明者,常应诏担任宫廷女医。淳于衍便是其中的一个。她虽来自民间,没有经过专门医学学校的传授培养,但是她天资聪慧,勇于实践,在与各种疾病搏斗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经验。淳于衍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女中扁鹊”之称。 晋代女名医鲍姑 鲍姑,广东南海人。她在丈夫葛洪的影响下,对民间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潜心揣摩灸法,是著名女灸家,尤以治赘瘤和赘疣最见奇效。她精湛的医道“治人无数”,被人们奉为“鲍仙姑”。 唐代女名医蔡寻真、李腾空 蔡寻真系唐侍郎蔡某之女,李腾空则是宰相李林甫之女,二人皆出身显贵,行为超脱凡尘,同时入庐山修道学医、她们挣脱了套在脖子上的封建礼教枷锁,走出狭窄的生活天地,摄生养性,学医炼丹,布道行医,济生救民,虽带有一些宗教迷信色彩,却在人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明代女名医谈允贤 谈允贤出身医药世家。她在祖父母的熏陶下,夜以继日地熟读《内经》、《脉经》等医学书籍,以其独到的医德医术,赢得“相知女流眷属,不屑男治者,络绎而来”。 清代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懿接受了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思想。她认为国家要富强的话,必需家庭保康强,国家强种族,而行医正合此道。所以曾懿在医人医国的思想指导下,深究医理,著书立说,对中国医药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懿的思想和学识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而谈论医学的主要是《医学篇》这本书。该书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当于公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上册共4卷。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曾懿还十分重视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如她提出要关心休息,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气;要多活动,以使血脉流通等等。曾懿生长在封建时代,但医学知识十分渊博,特别思想很进步。在我国古代既通晓医理,又有行医救国思想的女中医不多,而其中当以曾懿为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针灸之祖———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最准确的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以磨灭的贡献!!扁 鹊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张仲景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 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华 佗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古代的名医很多有代表性的如:传说中的太古时代神农帝【尝百草】、黄帝时期的【岐伯】,先秦时期的秦越人【被誉为神医扁鹊】,汉代的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华佗【中华外科手术之祖】唐代孙思邈【药王】明代李时珍【药圣】,明清两代的中医名医很多不胜枚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扁鹊 华佗 孙思邈 张仲景 李时珍 葛洪 皇甫谧 钱乙 朱丹溪 孔伯华 汪逢春 施今墨 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孙思邈(五四一-六八二) 唐、医学家。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等均有精辟的论述。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 张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确考)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有⑴扁鹊(战国);⑵华佗(东汉末); ⑶李时珍(明);⑷张仲景(东汉末)。 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葛洪(二八三-三六三) 晋、医学家。炼丹行家,道教理论家。对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行等著造诣精深。著述包括天文、潮汐、军事、兵法、人物传记、杂记、气功等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躯。现存所著《肘后储急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对肺结核、麻风、天花、恙虫病等世界最早的记载,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和临床症学的先河。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皇甫谧(二一五-二八二) 魏晋问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诞生於甘肃平凉县西北朝那镇。博学多才,对经史各家及文字史等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还是我国第一个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中年刻苦钻研医学,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是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李时珍(公元) 明医学家,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流传於世。 钱乙(公元 1020 -1101) 宋.著名儿科医学家。字仲阳,山东东平县人。曾任太医丞。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儿科造诣最高。被尊为中医儿科鼻祖。著述多已失传,谨有《小儿药证直诀》流传至今。书中载述的五脏补泻诸万为后世医家广为采用。 孙思邈(五四一-六八二) 唐、医学家。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等均有精辟的论述。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 叶天士(一六六七-一七四六) 清、医学家。名桂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并有重要的建树,尤其对一些疑难重危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著《温热论》对温病的理论、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是温病学的奠基人。后人根据叶氏所存医案整理成册,还出现了一批托名著作。 张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确考)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朱丹溪(一二八一-一三五八) 元医学家,名震亨、字彦修诞生於浙江羲与县赤岸镇在学术上强调养阴和泻火二法,被称为“养阴学派”的鼻祖对火症的治疗有精辟的论述在熟性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植。著有《局方发探》、《格致馀论》、《素问纠略》、《本草衍羲补遗》、《伤寒辨疑》、《外科精要发探》等。 四大名医太少了,给你搬来十位,请笑纳. 回答者:_★海韵īnɡ﹏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5 21:13 孔伯华,擅治温热病(发高烧及部分传染性疾病); 孔伯华(公元),是我国近代一位具民族气节的医学家,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1929年)曾与萧龙友先生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历时十四年,毕业生达七百余人,1918年曾赴农村开展防疫工作,成绩卓著,开我国防疫工作之先河,编有《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十卷。擅长温热病学,喜用石膏…… 萧龙友,擅治虚劳病; 萧龙友(),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生前曾将一部《医方类聚》赠送给北京中医学院,我们在阅读中,发现字里行间加批加议,勤求古训,堪为后学楷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书才是名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名医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 科学家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文化名人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文译名:Kongzi 或 Confucius. 诗人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ur]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针灸之祖黄帝外科之祖华佗药王孙思邈脉学介导者扁鹊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法医之祖宋慈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儿科之祖钱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针灸之祖———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脉学倡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古代名医录一 许胤宗  许胤宗,一作引宗,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卒于唐武德九年(626),享年九十余岁。许氏乃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事南朝陈,初为新蔡王外兵参军、义兴太守;陈亡后入仕隋,历尚药奉御,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骑侍郎。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纪中,他曾用药物薰蒸法为陈国柳太后治病,时太后病风不能言,口噤不能服药,他以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薰蒸令药气如烟雾,入病人腠理而奏效,当晚太后能言,胤宗因此授义兴太守。  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  二、甄权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   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甄立言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卒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唐武德年间(618~626)升太常丞,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类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四、孙思邈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水淳元年(682),享年101岁(关于孙思邈的生年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一般较公认的是生于隋开皇元年(581)之说:另有生于是西魏帝太统七年月日(541);还有生于染天得篮十四年(515)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  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年(652)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担任尚药局承务郎,上元元年(674)即称病辞归。永淳元年(682),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同年孙思邈去世,遗命薄葬。子名行,天授中(690~692)曾任风图侍郎,孙名溥,曾为萧县(今安徽萧县)县丞。  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家。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兼采众家之长,用药不受本草经书限制,根据临床需要,验方、单方通用,所用方剂,灵活多变,疗效显著。他对民间医疗经验极为重视,经常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访询,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传。他不仅精于内科,而且兼擅外科、妇科、小儿科、五官科、眼科,并对摄生、食疗、针灸、预防、炼丹等都有研究,同时具有广博的药物学知识和精湛的针灸技术。  孙氏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对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医稿诚”,要求医生对技术要精,对病人要诚。他认为医生在临症时应,认真负责,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一样看待;治疗中要全心赴救、不得自炫其能,贪图名利(见《备急千金要方》·序例·太医精诚,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宋本)。这也正是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写照。他曾亲自治疗护理麻风病人达六百余人,他的高尚医德足为百世师范。  孙思邈积八十余年医学经验,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他的医学思想和学术成就主要反映在: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并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诊断学上把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治疗学上创用了新的医疗技术;药物学上,重视地道药材以及药物的种植采集、炮制和贮藏;在妇幼保健方面,强调妇幼设立专科的意义,为小儿、妇产建立专科创立了条件;在针灸方面绘制彩色三人明堂图,创孔穴主对法,提倡阿是穴及同身寸法,对针灸发展有促进作用,并且,丰富了养生长寿理论,讲求卫生,反对服石。  孙氏的著作,除上述外,史志见载的颇多,大多已散佚无存。主要有:《千金养生方》一卷、《千金髓方》等18种,此外,现尚存世之眼科专著《银海稍微》乃托名孙氏之著。  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受到历代人民的热爱和拥戴。他死后,人民为他修庙立碑,直至今日他的家乡陕西耀县孙家塬还有孙氏祠堂,内有孙氏塑像。耀县药王山有药王庙、拜真台、洗药池、太玄洞等孙氏活动遗迹。  五、张宝藏  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627~649),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京李世民患气痢,诸医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医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毕拨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药后,痢即全愈。宝藏因此授三品文官为鸿胪卿,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最高者。  六、崔知悌  崔知悌,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约生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座于唐垂拱元年(685),享年70岁,崔氏出身宦族,历任洛州(今河南)司马、度支郎中、户部员外郎,唐高宗时升殿中少监,后任中书侍郎,唐咸亨中(670~674)为尚书右丞。调露元年(679)官至户部尚书。  崔氏素好岐黄之术,于政事之暇,喜从事医疗活动。擅长针灸,临床诊治,审病制方颇多新意,其著述以《骨蒸病灸方》最为著名,被收入《外台秘要》名为“灸骨蒸法图”,即世传崔丞相灸法。他的著述、文献可考的主要有《纂要方》十卷、《骨蒸病灸方》一卷、《产图》一卷,均已亡佚,可于《外台秘要》中见其梗概。另有《崔知悌集》五卷,《法例》二卷。  七、张文仲  张文仲,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他认为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脚气、头风、上气,常须服药不断,其余则隋病情发动,临时治之。患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时节,要得通泄、即可不患重症,(《旧唐书·张文仲传第141,卷191,中华书局1975年月日第一版》,时武则天令其集当时名医共同编撰风气诸方,并诏麟台监王方庆监其修撰。文仲撰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以表奏上。另撰《随身备急方》三卷和《法象论》一卷,均佚。《外台秘要》中可见其部分内容。  八、韦讯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则天时(684~690)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  九、王焘  王焘,约生于唐总章三年(670),卒于天宝十四年(755),(今陕西县)人,其曾祖父王珪为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父茂时,王焘为次子,其兄光大,司勋郎中。焘有二子,长子遂,曾为大理寺卿,次子遘,曾为苏州刺史。  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其母疾病弥年,有感于不明医者,不得为孝子,遂立志学医,八世纪初他曾任职于弘文馆(唐代国家藏书处)长达二十余载,在此期间,他博览古代医学文献数千卷。凡所览阅之书,均遂条采摘记录,积累了大量资料。天宝年间(742~755)他因故被贬至房陵(今属湖北),后出守大宁。正值当地疾病流行,王氏取所录经方,亲施方药,疾者多获救治,遂立志编撰一部医方大全。于天宝十一年(752)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传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名台要略》十卷,为《外台秘要》之简本,惜已亡佚无存。  十、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4)。  鉴真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幼时家境清贫,长安元年(701)14岁时,随父在扬州大云寺(后改名去兴寺)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他从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景龙初年(708)随师到洛阳、长安,屡从名师受教。开元元年(713)回到扬州时,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任扬州大明寺主持。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并邀请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宝元年(742))鉴真接受日本接连人邀请。天宝二年(743)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唐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气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级官员都接受了鉴真的三师七证授戒法,皈依佛门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三年,鉴真在奈良效区创建招提寺,并著有《戒律三部经》刻印流传,是日本印板之开端。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胜宝八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  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圆寂。葬于日本下野药师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题鉴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国见在书目》中,著录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鉴真秘方》,其书久佚,佚文可以《医心方》中考见。  十一、秦鸣鹤  秦鸣鹤,里籍不详,生活于公元七世纪,曾与张文仲同为唐高宗侍医,医术精湛,针灸技术娴熟。时高宗苦风眩,头重目眩不能视,秦氏诊查后认为是风气上逆所致,砭刺头部微出血,即可愈之。则天皇后闻而大怒,说天子头上,岂可放血?此罪当斩,高宗李治认为医生诊病论疾,不可加罪,且头重目眩,不堪忍受,出血未必不佳。秦氏刺其百会及脑刻穴,微放血而愈。则天皇后于帘内拜谢,并赐物奖之见(旧唐书·高宗纪下第五,中华书局1955年第一版)。  十二、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gYu-thog rNying-ma Yon-tan mGon-po)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萨西郊堆龙·吉纳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相传宇陀三岁时,从父琼布多杰学习藏文写读、读经,五岁时随父受“日露化学”和“药师佛修习法”等佛教密宗之开许仪轨。宇陀宁玛·元丹贡布表现非凡的天赋,受到父亲的悉心教育培养。  宇陀在家庭教育和医药世家的熏陶下,勤奋好学,从青少年时代起,在医学方面就已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宇陀与王室太医、内地医家东松冈瓦有着深厚的师徒情谊,东松冈瓦将自己的医著《医治痫症·生命轮》(gZa''-bCos,Srog-gi''Khor-1o)、《医治狂犬证·匕首轮》(Khyi bCos sPu-gri''i''Khor-lo)、《医治痉症·相轮》(Bya-bCos mTshon-gyi''Khor-lo)三部书相赠。  宇陀在青年时期,曾先后两次去天竺求学,第一次留学历经四年之久,第二次游学,往返共一年零八个月,返回吐蕃后,一面医治病人,一面向门徒传授医术。  三十八岁时,宇陀第三次到天竺各地游学四年,广投名医。特别在名医美旺(Me-dbyang)尊前,聆听了《医六十万》(gSo-dpyad''bum-pa)《医续晶鉴》(rGyud-gSel-gyi Me-long)《月王药诊补遗》(Somaratsa kha-skong)等等,在班钦·旃陀罗比尊前,受了《仙人耳传》(Drang-srong Xyan-brgyud)和《八支论》(Yan-lag brGyad-pa)等众多医学论著。返回吐蕃,行医授徒,成绩卓著。赞普赐予他塔、工、琼三处封地,并在工布曼隆沟修建寺院,培养医生,加工药材,炮制成药,行医治病,搜集民间药方。嗣后,他带领门徒往内地五台山朝佛,向僧医阿尔雅恳求医道,听受了《配方宝》(Sbyor-ba''iphreng-ba)和《内科藏义》(Byang-Khog Don-khrems)等很多的特殊的医训教言。  四十五岁时,宇陀以早期吐蕃医学为基础,吸收了汉地、天竺和各方的医学,历经二十多年的心血,撰成名传千古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  鉴于宇陀·元丹贡布在藏医学上的杰出成就,藏族人民尊称他为“医圣”和“药王”。  十三、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自天宝九年(750)至宝应元年(762),历时十二年之久,注成《素问》24卷,合81篇,王氏对运气学说很有研究,其理论见解记述于补入的七篇大论的注释中,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他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发挥,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迄今临床治则的名言。  王氏另有《玄珠》一书,宋代己佚。世传还有《玄珠密语》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天元玉册》三十卷,《元和纪用经》一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十四、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医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  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治病用药,讲求实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于将然之先,而以攻治为后”的预防思想,治病善用单方、验方,并重视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他曾奉诏参加编撰本草和经方,著有《传信方》二卷,此书包括他在连州时,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间经验效方共五十余首,因每方皆有所据,故以传从为名。其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兼载急救内容,用药具有简、便、廉之特色。  十五、昝殷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约主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卒于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大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  此外昝氏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十六、甘伯宗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的医家史传,惜原书早已亡佚,其部分内容散见于宋代《历代名医蒙求》之中。  十七、李珣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为长兄。其妹李舜絃为蜀主王衍昭仪。其弟李玹,字延仪,人称李四郎,喜游历,好摄生,尤以炼制丹药为趣,倾家之产不计,以鬻香药为业,曾为王衍的太子率官。  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著有《海药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药文献为特点,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政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著作中。  十八、韩保升  韩保升五代后蜀(今四川)人,约生活于公元十世纪,生平籍贯史书无载。后蜀主孟昶在位时(934~965),他任翰林学士,曾奉诏主修《本草》。他与诸医详察药品形态,精究药物功效,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多种本草文献,进行参校、增补、注释、修订工作,编成《蜀雹广英公本草》,简称《蜀本草》,共二十卷,附有《图经》,由孟昶作序,刊行于世。  《蜀本草》内容较苏敬的《新修本草》更为详尽。惜原书己亡佚,其文多为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采录,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楼一 许胤宗   许胤宗,一作引宗,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卒于唐武德九年(626),享年九十余岁。许氏乃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事南朝陈,初为新蔡王外兵参军、义兴太守;陈亡后入仕隋,历尚药奉御,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骑侍郎。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纪中,他曾用药物薰蒸法为陈国柳太后治病,时太后病风不能言,口噤不能服药,他以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薰蒸令药气如烟雾,入病人腠理而奏效,当晚太后能言,胤宗因此授义兴太守。   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   二、甄权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   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甄立言   甄立言,甄权之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卒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唐武德年间(618~626)升太常丞,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有类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四、孙思邈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水淳元年(682),享年101岁(关于孙思邈的生年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一般较公认的是生于隋开皇元年(581)之说:另有生于是西魏帝太统七年月日(541);还有生于染天得篮十四年(515)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   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年 (652)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担任尚药局承务郎,上元元年(674)即称病辞归。永淳元年(682),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同年孙思邈去世,遗命薄葬。子名行,天授中(690~692)曾任风图侍郎,孙名溥,曾为萧县(今安徽萧县)县丞。   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家。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兼采众家之长,用药不受本草经书限制,根据临床需要,验方、单方通用,所用方剂,灵活多变,疗效显著。他对民间医疗经验极为重视,经常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访询,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传。他不仅精于内科,而且兼擅外科、妇科、小儿科、五官科、眼科,并对摄生、食疗、针灸、预防、炼丹等都有研究,同时具有广博的药物学知识和精湛的针灸技术。   孙氏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对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医稿诚”,要求医生对技术要精,对病人要诚。他认为医生在临症时应,认真负责,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一样看待;治疗中要全心赴救、不得自炫其能,贪图名利(见《备急千金要方》·序例·太医精诚,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宋本)。这也正是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写照。他曾亲自治疗护理麻风病人达六百余人,他的高尚医德足为百世师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扁鹊 张仲景 华佗 孙思邈 李时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生美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