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步骤,术后20天腹腔引流管还在流水,为什么

胃癌手术后腹腔内仍引流出大量液体黄色发烧怎么办如何治疗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0:38:53|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病情描述:
2月1日作完胃癌手术了,腹腔内仍引流出大量液体,颜色为淡黄色,24小时可排出1500ml左右.术后每天输入30克人血白蛋白,但蛋白指标仅有29,有时还会发烧,这种情况严重吗?怎样才能使病人病情尽快恢复?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7917收到了:
胃癌术后出现腹腔大量积液,这是一种不好的情况,说明病情很严重,建议患者及时的选择分型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8257收到了:
病情分析:
胃癌术后出现腹腔大量积液,这是一种不好的情况,说明病情很严重,应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指导意见:
目前也只能是进行对症处理,癌症是一种很难治愈的恶性疾病,也很容易出现转移和扩散,只能是积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4081收到了:
病情分析:
胃癌手术时腹腔内是否已有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术后抵抗力差、低蛋白血症,易出现感染、渗出液较多,切口不易愈合。
指导意见:
加强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补充白蛋白或血浆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抵抗力。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479收到了:
胃癌患者在的常见可能性原因主要包括有呼吸道感染、脾窝积液或、左侧胸腔积液或胸腔感染、急性胰腺炎、胃癌术后留置多种导管等。一般胃癌患者在术后都会留有各种管道,特别是进行了全胃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术后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大大高于正常值,因此,必须保持引流管通畅,否则,可形成局限性胰腺炎。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肿瘤科医生
肿瘤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7期
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探讨
【摘要】: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3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66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无引流组术后拨胃管时间要早于引流组,但两组间术后住院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平均置管时间(8.3±2.2)d,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渗液。结论胃癌根治术不必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从严掌握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术后应及早拨除。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5.2【正文快照】:
腹部手术中预防性放置引流管在很久以来就已应用于临床,但因缺乏科学的证据证实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仍是争议颇多的一种方法[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在胆囊切除(包括LC)、胃大部切除、结肠切除术等选择性手术中不放引流管,未见术后并发症增多。因此,腹部手术中预防性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晓汀,周勇;[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勇;陈昌生;陈峰;邹华;;[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晓汀,周勇;[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习红;邱晓玲;黄丽燕;刘艳;;[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1期
赵旸;;[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2期
沈小珍;胡建红;彭桂元;;[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2期
黎小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5期
顾黎军;张继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3期
董凤齐;刘佳;;[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02期
朱永慧;;[J];医学信息;2010年01期
杨红朵;;[J];医学信息;2010年01期
聂方;;[J];医学信息;2010年01期
范莹;吴硕东;于宏;苏洋;孔静;田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永平;;[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杜卫东;屠巍巍;;[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金法;李宁;徐王磊;;[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傅永清;周剑;裘华森;顾文扬;任燕燕;;[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喆;傅永清;;[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夏鲁;赵云;;[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孙治林;孙瑾;梁爱红;冯爱平;魏靖杰;韩向军;张志云;万维喜;宋枫;徐明;赵勇;;[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任小龙;闫瑞玲;王秀丽;郑英;刘俊娥;左思阳;;[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欧阳才国;许大彬;吴振宇;;[A];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付春利;方子文;方万强;阮玲玲;;[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荆莉 本报记者;[N];丹东日报;2010年
宜秀萍;[N];甘肃日报;2010年
丁滨;[N];健康报;2009年
宜秀萍;[N];甘肃日报;2009年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胡益群?任建林
许鸿志;[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年
张居正;[N];云南政协报;2008年
江志伟;[N];家庭医生报;2008年
高铭华?黄小静;[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印素萍 记者
张淑会;[N];河北日报;2007年
陈育民;[N];家庭医生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志明;[D];吉林大学;2010年
陈鑫;[D];吉林大学;2010年
谢雪蒙;[D];浙江大学;2010年
林涛;[D];吉林大学;2010年
周森君;[D];浙江大学;2010年
王文斯;[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谢征宇;[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刘美荣;[D];山东大学;2010年
宋永喜;[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简丽丝;[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o 短篇论著
黎氏引流管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 505-506. DOI: 10.3760/cma.j.issn.16.06.021
黎氏引流管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1(
): 505-506. DOI: 10.3760/cma.j.issn.16.06.021
基金 &关键词
English Abstract
视频 0 论文 0 大综述 0
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十几年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虽然吻合器的发展使消化道瘘发生率逐渐降低,但吻合口瘘依然是消化道重建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仍在15%左右[]。本研究对17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放置黎氏引流管冲洗治疗的效果进行报道。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病理确诊胃癌并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瘘的17例患者,十二指肠残端瘘在此不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食管空肠吻合口瘘7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瘘10例,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6±9)岁。所有患者均行二次手术,并在术中放置黎氏引流管。2.临床表现:本组17例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体征15例,体温升高、心率增快7例,外周血白细胞增高16例,腹腔引流出消化液15例,引流液中淀粉酶升高14例,5例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17例均行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为吻合口瘘。3.置管方法:通过X线造影检查证实吻合口瘘的诊断后,均立即行二次手术放置黎氏引流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黎氏引流管为三腔管(),是多孔的引流管封闭其顶端,外固定1根红色导尿管,头部对起为进水管,内置输血器管,前段离黎氏引流管0.5 cm,并于距顶端2 cm处剪1~2个侧孔,外接持续负压吸引装置。17例患者均行二次手术,术中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查找瘘口部位。术中无法找见瘘口时可从胃管注入美蓝稀释液500 ml,如发现有美蓝溢出即为瘘口所在。由体外直接放置黎氏引流管于瘘口旁,距离瘘口0.5~1 cm外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用0.9%的生理盐水通过红导尿管持续冲洗,冲洗量以80~100 ml/h为宜,负压为40~60 kPa,每日冲洗量为1.6~4.8 L,负压储量瓶容量应&5 000 ml。每12小时统计1次引流液,注意引流的颜色、出入量。术后定期进行引流管造影,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图1术中放置黎氏引流管图1术中放置黎氏引流管图2黎氏引流管图2黎氏引流管4.其他治疗及营养支持:17例患者在明确吻合口瘘后,即予以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5~7 d。给予卡文全合一营养液肠外营养支持,术后2~3 d开始使用肠内营养:经鼻饲管滴注瑞素,并根据患者耐受调整用量,2~3 d后过渡为瑞高,用量为500~1 000 ml/d。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生长抑素或奥曲肽、三代头孢哌酮舒巴坦钠。5.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在二次手术时放置黎氏引流管,术后持续腹腔冲洗引流平均(13.6±2.5)d,其中15例通畅冲洗引流瘘口自愈,1例后期行手术治疗痊愈,1例通畅引流管达到局限瘘口,封堵瘘口后逐渐愈合。其中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胸腔积液,1例出现真菌感染,1例出现引流管口消化液腐蚀感染,3例发生营养不良,术中放置黎式引流管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出现腹腔二次感染,术后均给予全合一营养支持,顺利拔管出院。术后平均使用抗生素(6.1±1.0)d,平均住院时间为(21.0±2.9)d,平均住院费用为(17.1±1.5)万元。讨论黎氏引流管是将被动引流变为主动吸引,对感染灶进行持续滴水稀释冲洗,当腹腔内有消化液时,消化液将从外管的多孔中进入,再经内管负压吸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时放置黎氏引流管,可将大量渗出物、炎性坏死物质、肠内容物引出,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再配合0.9%的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可清除腹腔内消化液并稀释引流液,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加快吻合口瘘的愈合和瘘管形成。另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吻合口瘘患者一般营养状况较差,机体处于高度分解代谢状态,全合一肠内营养支持可使机体从分解代谢状态转为合成代谢状态,改善临床结局,促进肠外瘘自愈[]。本组17例患者在术后均给予全合一肠内营养支持,使患者的内稳态失衡和营养不良得到纠正,15例通过冲洗引流瘘口自愈,1例后期行手术治疗痊愈,1例通畅引流管达到局限瘘口,封堵瘘口后逐渐愈合,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与文献报道一致。本中心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仅为1%~2%,但胃肠吻合口瘘为高位、高流量肠瘘,容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并发症多且复杂,肠液丢失多而迅速,难以摄入、吸收营养物质[]。据此作者认为对以下情况可以预防性放置黎氏引流管,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1)术前患者营养不良,组织修复能力差,残端愈合不良或术后营养支持欠佳,残端组织营养缺乏愈合不良;(2)因为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需要急诊手术患者;(3)因为肠壁水肿、组织脆弱等因素胃窦部肿瘤累及十二指肠范围较大的患者;(4)术中勉强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或强行包埋残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极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放置黎氏引流管腹腔灌注持续冲洗引流可有效控制腹腔感染,提高吻合口瘘的自愈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再配合其他治疗措施使患者的内稳态失衡和营养不良得到纠正,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黎氏引流管腹腔灌注持续冲洗引流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肯定、安全。参考文献[1]Gil-RendoA, Hemandez-LizeainJL, Martinez-RegueiraF,et al.Risk factors related to operative morbid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J].Clin Transl Oncol,2006,8(5):354-361.[2]唐云,李荣,陈凛,等.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3):205-208.[3]CoetzeeE, RahimZ, BoutallA,et al.Refeeding enteroclysis as an alternative to parenteral nutrition for enteric fistula[J]. Colorectal Dis,2014,16(10):823-830.[4]黎介寿,任建安,尹路,等.肠外瘘的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2):100-103.
730050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
730050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
730050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
730050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
730050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
出版日期:
收稿日期:
DOI: 10.3760/cma.j.issn.16.06.021
Cite as Chin J Gen Surg, ): 505-506.
共有0条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欢迎来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
当前位置: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和护
发布时间: 13:44
千里马论文网:/yx/hl/105724.html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2)12(b)-0117-02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手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1-3]。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9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术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89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男58例,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46.8岁,作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20~79岁,平均47.3岁,作为开腹组。所有患者四肢健全、意识清楚、无活动障碍,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排除晚期恶性肿瘤及手术不确定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双腿略分开,脐下缘切开,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肿瘤定位,清除周围淋巴结,经上腹部正中切口4~5 cm入腹,将胃拖出腹腔外,切除肿瘤,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规腹腔内放置引流管。
  1.2.2 开腹胃癌根治术
  取上腹部正中切口15~20 cm左绕脐入腹部,手术方法同腹腔镜手术。
  1.3 围术期护理
  1.3.1 开腹组
  1.3.1.1 术前护理 (1)术前常规准备:完成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各项检查。术前1 d忌食易产气食品,进流质饮食,术前12 h开始禁食禁水,术前晚灌肠1次,排空积便,防止术中腹胀,干扰手术。术前放置胃管,以排空胃内容物,避免麻醉及手术中呕吐。术前做好皮肤清洁,用肥皂水清洗脐孔污垢,再常规碘伏棉签消毒,避免切口感染。(2)营养支持:加强营养,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应激能力。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软食、半流食或流食,少食多餐。必要时静脉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同时补充葡萄糖、胰岛素及复合维生素制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1.3.1.2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及体位: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况。术毕回病房后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及时消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4]。(2)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畅通,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定时挤压、及时更换引流袋,无明显引流液时拔出引流管。(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胃出血是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引流管内是否有血性液体,观察患者有无呕血或黑便,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情况,警惕吻合口漏的发生[5]。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吻合口梗阻,以便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4)饮食指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宜进食易消化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6]。禁食刺激性食物。
  1.3.2 腹腔镜组
  1.3.2.1 术前护理 同开腹组,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胃癌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常存在紧张、恐惧、抵触等负性情绪,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新技术的安全性和优势,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2 术后护理 同开腹组,优势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轻微,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较开腹组早,拔管时间缩短,下床活动早,术后护理相对简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拔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 < 0.05),见表2。腹腔镜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5.6%,开腹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优势明显,作为一种新技术,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注重营养,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引流管情况,预防各类并发症,此外,还应重视心理护理。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护理工作量大大减少,护理质量相应提高,不仅保证了手术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丁卫星,龚建平,杨平,等.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71例临床报告[J]. 中国微创杂志,):716-718.
  [2] 吴鸿根,黄顺荣.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附54例报告[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312-314.
  [3] 余佩武,钱锋,罗华星,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38-40.
  [4] 王鹤仙,周康玲.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1例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1, 23(26):.
  [5] 唐华,徐亚香,蒋国庆.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6-7,9.
  [6] 唐红娜.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22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6-7.
医学论文最热期刊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鄂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