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冻疮了,手指冻疮消肿有点肿,用生姜擦有用吗

→ 手指像冻疮一样,又红又肿还痒
手指像冻疮一样,又红又肿还痒
健康咨询描述:
由于我做了流产手术,不能碰冷水,这段时间一点冷水都没有碰,前两天,手指又红又痒,还有点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脚上也开始了,看起来有点像冻疮,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开始有点痒,就去药店买了止痒的药膏擦,不管用,就去了医院,医生说是麻疹就打了抗过敏的针,当天就不痒了,现在又痒起来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怎样治疗,这是个什么病?要怎么预防?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刘医生医师
擅长: 气胸、肋骨骨折、胃部疾病、肠梗阻、肠扭转、阑尾炎、
帮助网友:61552称赞:445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咨询是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需要积极服用药物和避免接触过敏源。&&&&&&指导意见:&&&&&&一般情况下服用药物对症治疗。可以服用药物赛庚啶片和氯雷他定。另外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需要对症治疗。
刘医生医师
擅长: 产前超声诊断,妇产科,儿科,皮肤性病科
帮助网友:61502称赞:398
&&&&&&病情分析:&&&&&&你好,考虑为冻疮多因不注意保暖,局部循环不畅等因素导致的.&&&&&&指导意见:&&&&&&在治疗上建议使用冻疮膏进行治疗较好,要注意保暖,并经常搓搓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恢复,在局部可涂抹凡士林或者用(红花鳄油)冻疮膏.祝你早日恢复。
帮助网友:33410称赞:244
&&&&&&病情分析:&&&&&&要想恢复原来的白皙状态,只能每天坚持锻炼手指,这个锻炼并不是让你练肌肉,使让你手部产生热量,加速血液循环,冻疮的产生是由于皮肤细胞坏死,才会红肿,轻微的冻疮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渐渐恢复白皙,严重的很难。&&&&&&指导意见:&&&&&&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论春夏秋冬都不能让手受冷,一定要保持温暖。&&&&&&以上是对“手指像冻疮一样,又红又肿还痒”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冻疮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尤其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遇冷时出现常在手指、足趾足跟、鼻子、耳朵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参考价格:37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1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皮肤刺激药。用于冻伤。...
参考价格:¥7
活血通经、止痛。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颈、肩...
参考价格:¥21.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怎样治冻疮?每天早晚用姜水泡一泡手,这样是会恢复得......
"网友求助"怎样治冻疮?每天早晚用姜水泡一泡手,这样...已回复
怎样治冻疮?每天早晚用姜一泡手,这样是会恢复得很快的呢。
共3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8198 15:36:51
这么型生冻疮,多用温水给孩子洗洗,洗后抹上冻疮膏
会员9228256 15:36:55
用蛇油膏试试。我也爱冻手小时候,就常用这个。也可以等宝宝睡着了给他摸,然后带上手套以免弄被子上。
会员9227758 15:36:59
买点冻疮膏给宝宝摸摸试试,应该是可以的,用温水洗洗,注意保暖
问我大腿长冻疮了,为什么擦了冻疮药还是破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白癜风
&&已帮助用户:32831
问题分析:你好,出现冻疮是天气寒冷,身体受寒后血液循环不好引起的疾病,出现破可见于冻伤严重导致。意见建议:冻疮可以使用蛇油冻疮膏进行治疗,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做一下检查,根据检查选择治疗,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注意皮肤卫生防止出现感染。
问擦了冻疮药使劲挫然后手上一粒粒的就...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瘙痒症,银屑病,荨麻疹
&&已帮助用户:117755
意见建议:如图片中的皮损在使用冻疮膏以前就存在,则多属冻疮,是低温刺激皮肤导致的缺血性损害。
问冻疮怎么办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痤疮,寻常痤疮,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皮炎,体癣,牛皮癣,荨麻疹
&&已帮助用户:15146
问题分析:你好,冻疮是冬季常见皮肤病,是因为皮肤在寒冷的环境中时间过久引起局部渗出发生红肿、瘙痒、破溃等症状。特点是容易在一个部位反复发作。意见建议:冻疮的治疗在为破溃时,可以用辣椒茄根水,也就是辣椒、茄子根各少许,煎汤泡洗患处,然后外涂肝素钠乳膏,每天一次,一般半个月左右就可以痊愈的。
问大腿长冻疮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糖尿病,女性体毛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已帮助用户:111762
问题分析:根据患者所描述的症状这些情况不能排除可能是冻疮的,动作的发生主要是用于冷空气的刺激,局部血循环不好,而导致的皮肤的损害。意见建议: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外用冻疮膏,同时也可以使用生姜来反复擦拭,一般几天就会有效果的,但是对于冻疮最主要的还是在于预防工作,建议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每天坚持运动促进血液循。
问手上常年冻疮跟气虚有关系吗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7733
病情分析: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导致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而发生的症状。意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和溶血栓等的药物;适量做些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问不知道怎么好好的就这样了,说过敏,...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比较擅长
&&已帮助用户:16074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发来的图片来分析:你的手可能是接触性过敏而引起的现象,应该不是冻疮而引起的现象,因为现在气温很高不可能现在就患冻疮的。意见建议:乐观心态,千万不要抓挠,预防感染,可以采用抗过敏、止痒等药物治疗,可以适当服用息斯敏片、扑尔敏片等药物,必要时使用三九皮炎平软膏外用。
病症名称:
咨询标题:
病情介绍: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身上有带状疱疹,最近发现神经出现疼痛,是不是带状疱疹引起神经痛
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荨麻疹的因素很多,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手上有冻疮手都肿了怎么办
手上有冻疮手都肿了怎么办
手上有冻疮手都肿了怎么办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66629
问题分析: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意见建议: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另外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生冻疮后,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祝您身体健康!
问手上得了冻疮,手还肿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88077
病情分析: 你好,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体表远端皮下静脉毛细血管内的平滑肌遇到低温时发生痉挛时便会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产生滞留现象并产生冻疮。意见建议:一般是冬病夏治。建议你用云南白药治疗,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最好去医院咨询医生。
问手上年年都长了冻疮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子宫肌瘤
&&已帮助用户:23560
问题分析:冻疮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主。意见建议: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
问手会有冻疮,会肿,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擅长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胃炎、胃溃疡及其它内儿科疑难杂病。
&&已帮助用户:112431
意见建议:朋友您好,你说的情况可外涂冻疮膏或辣椒酊,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补充维生素A、C及微量元素,提高机体耐寒力。并在冻疮部位涂擦冻疮膏,有效预防冻疮产生。
问手上长冻疮怎么办而且肿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子宫肌瘤
&&已帮助用户:23560
问题分析:冻疮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主。意见建议: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 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 包扎,数日内可愈。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
问手上有冻疮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艾滋病
&&已帮助用户:1739
问题分析:您好,可以用冻疮膏,如果是反复发作性的并且用了冻疮膏效果也不明显,您可能是属于阳虚体质,四肢不温导致频繁发冻疮且经久不愈。意见建议:您可以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可以改变您的体质,等您的您的手足有一定温度之后冻疮就能治愈了。可以用桂枝,白芍,细辛,红花,桃仁,当归,川芎,炙甘草,熬药喝,药渣可以泡脚。泡脚之后再涂擦冻疮膏。
问手上要长冻疮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科、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14925
病情分析: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冻疮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等,即易长冻疮。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意见建议:建议没有破溃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预防感染,谢谢。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身上有带状疱疹,最近发现神经出现疼痛,是不是带状疱疹引起神经痛
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荨麻疹的因素很多,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葛鹏大夫本人发表
手部冻疮双手红肿,冰凉,请问可以用生姜揉搓吗?
状态:就诊前
&副主任医师
  冻伤(frostbite):低温所致体表局部损伤,组织坏死。 病因  
气候因素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发病机制  冻伤因组织细胞冷冻所致的损伤,组织细胞内或细胞间形成冰晶;红细胞和血小板凝集阻塞毛细,引起缺血性损害。血管收缩以减少皮肤及周围组织的散热。很多损害发生于复温时(再灌注损伤)。受累区冷而发硬及发白,无感觉。当温暖时,转为斑状发红、肿胀、疼痛,在4~6小时内形成水泡.若水泡充满清亮的血清并且位于远区的手指,则表明表浅损害;若水泡内充满血液并且位于近端,则表明深部损害并且有组织坏死。表浅损害愈合后不残留组织丧失,深部组织冷冻可引起干性坏疽,在健康组织上盖有黑色硬壳;灰色水肿,软性的湿性坏疽发生较少见,组织坏死的深度取决于冷冻的期限和深度。各种程度的冻伤都可产生长期症状:对寒冷过敏、出汗过多、断层生长和麻木。 早期论述  我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窒滞,便成冻疮,及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在病因方面还做如下描述:“冻疮者……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亦有六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也就是说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寒冷外袭,尤其是在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冻伤;二是六气虚弱,不耐其寒,而发生冻伤。 历史研究  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第七三一部队
图为日军731部队留下的冻伤实验资料
曾用各种方式残忍地在战俘身上进行冻伤实验。1938年,时任“七三一”部队首长石井四郎针对高寒地区作战的冻伤问题,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指令,专门设置了冻伤研究课题。从而研究出在严寒期在作战时必要卫生服务的需求,并且是为下次作战做调查准备。据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研究所所长介绍,冻伤试验的目的是解决高寒地区作战的冻伤治疗问题。为此,“七三一”部队利用健康人做冻伤试验,当冻伤发生后,再寻求试验治疗方法。最初的试验都是在冬季进行的,他们把试验者绑在室外,裸露出四肢,或浸在冰水里,任其发生冻伤,然后再送到室内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冻。后来,为避免其他季节无法进行试验的空白,特别建造了冻伤试验室。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不间断地进行试验。   “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证言:把人带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室外,光着手脚,一直冻到四肢僵硬。有兵用木棍敲击被冻的部位,直到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拉进解冻室,分别采用冷水、温水、开水进行解冻。冻伤部位浇上开水后,骨肉马上分离。后来,他们被用去做细菌、毒气试验,死亡解剖后,投进焚尸炉。 病理生理  对寒冷反应的病理过程分为机能代偿和机能衰竭两方面,主要表现如下:   1、神经系统:体温在34℃时可出现健忘症,低于32℃时触觉,痛觉丧失,而后意识丧失,瞳孔扩大或缩小。   2、循环系统:体温下降后,血液内的水分由血管内移至组织间隙,血液浓缩,粘度增加,20℃时半数以上的外围小血管血流停止,肺循环及外周围阻力加大;19℃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为正常的25%,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可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3、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29℃时呼吸比正常次数减少50%,呼吸抑制后进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环衰竭。   4、:由于肾,肾血流量减少,下降。体温27℃时,肾血流量减少一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3%。如果持续时间过久,导致,氮质血症及。 临床表现局部冻伤  局部冻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反应前期(前驱期),反应期(炎症期)和反应后期(恢复期)。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手冻伤  伤损伤范围和程度,随复温后逐渐明显。其临床表现如下:   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迟钝。   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脚冻伤  脱落后,肉芽创面形成的阶段。此期可出现:   ①浆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   ②对冷敏感,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苍白或青紫;   ③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   这些表现系由于或损伤后功能紊乱所引起。 冻僵  伤员皮肤苍白,冰凉,有时面部和周围组织有水肿,神志模糊或,肌肉强直,和可见细微震颤,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降低中测不到,可出现心房和,严重时心跳停止。呼吸慢而浅,严重者偶而可见一、二次微弱呼吸。 冻伤分类  依损伤的性质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耳鼻)。 冻伤预防  多数冻伤是以可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做好防冻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冻伤预防多加衣
提高耐寒能力:   ①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和擦浴( 应从热天开始)。   ②掌握冻伤规律,抓住防冻重点,例如容易发生冻伤的天气,主要是冷天和大风天,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天气;易冻部位,主要是身体暴露部位和肢端,如手、足、耳、鼻、颜面等;易发冻伤的时机,多在战士单独执勤、特别是在站岗放哨时往往站立不动,或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分队等。掌握好以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是可以减少或防止冻伤的发生。   ③加强行政管理,做好物资保证。落实防冻保暖措施,入冬前维修门、窗、火炉、火墙,草垫。衣着应温暖不透风,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能过紧。   ④积极改善伙食,饮食时间合理安排,间隔不宜太长,注意质量,并保证吃热食。   ⑤运送伤员途中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立即用火烤或用雪擦受冻部位。   (二)战士或个人防冻应做到“七勤”“六不要”即: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准备防寒物品;烤换鞋袜、鞋垫,尤其是“”的更应注意;勤活动手足,揉搓额面;勤用热水烫脚;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不要酗酒。   长期驻防寒区的部队,历年都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冻经验,只要把这些措施和经验认真重视,勇于实践,就能取得在严寒时的行动自由。 冻伤治疗  冻伤的肢体应迅速在温水中使之温暖,水的温度要护理人员的
手能忍受(不超过40.5℃),要小心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离去接受医疗时,不要解冻。外伤(如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ibuprofen),若可能应全身保暖。   在医院内进行总体检查期间,应迅速将肢体置于大容器内温暖,水温保持在38~43℃。回暖后,微波测温,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用于检查周围循环,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预防感染很重要,若是干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湿性坏疽,像浸泡足一样,可能被感染;应该应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种不是最近进行的,则应给予。   温暖后,肢体应保持干燥,暴露于中,尽可能做到无菌。大多数病人有脱水和血液浓缩;应口服或静脉滴注补液,并恢复电解质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内科疗法并不一致,但目标是恢复循环,使细胞损害减至最小。最有效的是,异丁洛芬和丁咯地乐(buflomedil)。较强力的动脉内或静脉内给药以及化学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现已很少应用,但对晚期灼痛还是有用的。营养和精神状态需要特别关心,手术应尽可能推迟,因为黑色硬壳常可脱落而留下活的组织。“正月冻伤,七月手术”是一句正确的格言。最好的长期治疗是漩涡浴及浴后轻轻擦干并休息。对冻伤后长期持续存在的症状(如麻木对寒冷过敏)尚无治疗办法。 预防冻伤措施  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   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3、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雪花膏、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4、经常进行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增强防寒能力。   5、患慢性病的人,如、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副主任医师
  冻伤(frostbite):低温所致体表局部损伤,组织坏死。 编辑本段病因   冻伤图片
气候因素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冻伤因组织细胞冷冻所致的损伤,组织细胞内或细胞间形成冰晶;红细胞和血小板凝集阻塞毛细血管,引起缺血性损害。血管收缩以减少皮肤及周围组织的散热。很多损害发生于复温时(再灌注损伤)。受累区冷而发硬及发白,无感觉。当温暖时,转为斑状发红、肿胀、疼痛,在4~6小时内形成水泡.若水泡充满清亮的血清并且位于远区的手指,则表明表浅损害;若水泡内充满血液并且位于近端,则表明深部损害并且有组织坏死。表浅损害愈合后不残留组织丧失,深部组织冷冻可引起干性坏疽,在健康组织上盖有黑色硬壳;灰色水肿,软性的湿性坏疽发生较少见,组织坏死的深度取决于冷冻的期限和深度。各种程度的冻伤都可产生长期症状:对寒冷过敏、出汗过多、断层指甲生长和麻木。 编辑本段早期论述  我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窒滞,便成冻疮,及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在病因方面还做如下描述:“冻疮者……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亦有六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也就是说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寒冷外袭,尤其是在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冻伤;二是六气虚弱,不耐其寒,而发生冻伤。 编辑本段历史研究  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 图为日军731部队留下的冻伤实验资料
曾用各种方式残忍地在战俘身上进行冻伤实验。1938年,时任“七三一”部队首长石井四郎针对苏联高寒地区作战的冻伤问题,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指令,专门设置了冻伤研究课题。从而研究出在严寒期在寒冷地区作战时必要卫生服务的需求,并且是为下次作战做调查准备。据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战研究所所长金成民介绍,冻伤试验的目的是解决高寒地区作战的冻伤治疗问题。为此,“七三一”部队利用健康人做冻伤试验,当冻伤发生后,再寻求试验治疗方法。最初的试验都是在冬季进行的,他们把试验者绑在室外,裸露出四肢,或浸在冰水里,任其发生冻伤,然后再送到室内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冻。后来,为避免其他季节无法进行试验的空白,特别建造了冻伤试验室。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不间断地进行试验。   “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证言:把人带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室外,光着手脚,一直冻到四肢僵硬。有日本兵用木棍敲击被冻的部位,直到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拉进解冻室,分别采用冷水、温水、开水进行解冻。冻伤部位浇上开水后,骨肉马上分离。后来,他们被用去做细菌、毒气试验,死亡解剖后,投进焚尸炉。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  机体对寒冷反应的病理过程分为机能代偿和机能衰竭两方面,主要表现如下:   1、神经系统:体温在34℃时可出现健忘症,低于32℃时触觉,痛觉丧失,而后意识丧失,瞳孔扩大或缩小。   2、循环系统:体温下降后,血液内的水分由血管内移至组织间隙,血液浓缩,粘度增加,20℃时半数以上的外围小血管血流停止,肺循环及外周围阻力加大;19℃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为正常的25%,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可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3、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29℃时呼吸比正常次数减少50%,呼吸抑制后进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环衰竭。   4、肾脏:由于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温27℃时,肾血流量减少一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3%。如果持续时间过久,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局部冻伤  局部冻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反应前期(前驱期),反应期(炎症期)和反应后期(恢复期)。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手冻伤  伤损伤范围和程度,随复温后逐渐明显。其临床表现如下:   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脚冻伤  脱落后,肉芽创面形成的阶段。此期可出现:   ①浆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   ②对冷敏感,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苍白或青紫;   ③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   这些表现系由于交感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紊乱所引起。 冻僵  伤员皮肤苍白,冰凉,有时面部和周围组织有水肿,神志模糊或昏迷,肌肉强直,肌电图和心电图可见细微震颤,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降低中测不到,可出现心房和心室纤颤,严重时心跳停止。呼吸慢而浅,严重者偶而可见一、二次微弱呼吸。 编辑本段冻伤分类  依损伤的性质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耳鼻)。 编辑本段冻伤预防  多数冻伤是以可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做好防冻的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冻伤预防多加衣
提高耐寒能力:   ①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耐寒锻炼,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 应从热天开始)。   ②掌握冻伤规律,抓住防冻重点,例如容易发生冻伤的天气,主要是冷天和大风天,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天气;易冻部位,主要是身体暴露部位和肢端,如手、足、耳、鼻、颜面等;易发冻伤的时机,多在战士单独执勤、特别是在站岗放哨时往往站立不动,或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分队等。掌握好以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是可以减少或防止冻伤的发生。   ③加强行政管理,做好物资保证。落实防冻保暖措施,入冬前维修门、窗、火炉、火墙,草垫。衣着应温暖不透风,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能过紧。   ④积极改善伙食,饮食时间合理安排,间隔不宜太长,注意质量,并保证吃热食。   ⑤运送伤员途中注意防寒保暖。切忌立即用火烤或用雪擦受冻部位。   (二)战士或个人防冻应做到“七勤”“六不要”即:勤进行耐寒锻炼;勤准备防寒物品;烤换鞋袜、鞋垫,尤其是“汗脚”的更应注意;勤活动手足,揉搓额面;勤用热水烫脚;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冻经验。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不要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不要酗酒。   长期驻防寒区的部队,历年都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冻经验,只要把这些措施和经验认真重视,勇于实践,就能取得在严寒时的行动自由。 编辑本段冻伤治疗  冻伤的肢体应迅速在温水中使之温暖,水的温度要护理人员的 温水处理
手能忍受(不超过40.5℃),要小心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离去接受医疗时,不要解冻。外伤(如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异丁洛芬(ibuprofen),若可能应全身保暖。   在医院内进行总体检查期间,应迅速将肢体置于大容器内温暖,水温保持在38~43℃。回暖后,微波测温,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用于检查周围循环,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预防感染很重要,若坏疽是干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湿性坏疽,像浸泡足一样,可能被感染;应该应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种不是最近进行的,则应给予破伤风类毒素。   温暖后,肢体应保持干燥,暴露于暖空气中,尽可能做到无菌。大多数病人有脱水和血液浓缩;应口服或静脉滴注补液,并恢复电解质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内科疗法并不一致,但目标是恢复循环,使细胞损害减至最小。最有效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异丁洛芬和丁咯地乐(buflomedil)。较强力的动脉内或静脉内给药以及化学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现已很少应用,但对晚期灼痛还是有用的。营养和精神状态需要特别关心,手术应尽可能推迟,因为黑色硬壳常可脱落而留下活的组织。“正月冻伤,七月手术”是一句正确的格言。最好的长期治疗是漩涡浴及浴后轻轻擦干并休息。对冻伤后长期持续存在的症状(如麻木对寒冷过敏)尚无治疗办法。 编辑本段预防冻伤措施  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   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3、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雪花膏、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4、经常进行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增强防寒能力。   5、患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手部冻疮后出现白斑&&
希望得到的帮助:用药物治疗
病情描述:冬天手部冻疮,留下白色斑点,用了积雪苷霜没多大效果
疾病名称:瘢痕&&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是否需要激光治疗?
病情描述:冻疮疤痕 四年左右的疤痕 涂过倍舒痕 完全没效果
疾病名称:手部冻疮以后留下红色的印记&&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就是不知道什么情况 这红色印记一直都在 请问怎样恢复呢
疾病名称:冻疮&&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手部硬块冻疮,发热发痒,请问一下什么能缓解一下?
疾病名称:手部冻疮&&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双手长期冻疮,冬天明显,有红肿,手部容易出汗
疾病名称:多年冻疮手部&&
希望得到的帮助:有没有什么办法 或者什么药物可以治疗的
病情描述:多年冻疮主要出现在手部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手部反反复复出现冻疮用什么方法都没有用
疾病名称:皮肤&&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我妈妈一到冬天手就会干裂冻疮 请问擦什么东西 可以防止呢
疾病名称:手部冻疮,有肿痒痛症状,有破溃处&&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解主任指导!谢谢您!
病情描述:手多年冻疮··现在手有些浮肿,有疼痒症状,有几处破溃的地方··但是破溃的地方无明显的感染的迹象··破溃的地方不是很深
目前只是在表皮···
去一个小医院开的林可霉素软膏和聚维酮碘溶...
疾病名称:手部冻疮,有肿痒痛症状,有破溃处&&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张主任指点帮助!谢谢您!
病情描述:手多年冻疮··现在手有些浮肿,有疼痒症状,有几处破溃的地方··但是破溃的地方无明显的感染的迹象··破溃的地方不是很深
目前只是在表皮···
去一个小医院开的林可霉素软膏和聚维酮碘溶...
疾病名称:冻疮&&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到了冬天手会冻的很红很红,发黑发青的,没办法说清楚,只是红的像红烧肉一样,每个冬季都无法上班,因为这么难看的手没办法拿出来,非常非常希望能改...
疾病名称:20年冻疮史,是否会造成手部组织异变?&&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生冻疮已经有20多年了,夏天的时候手也是“胖胖的”,冰冰的,而且手部的活动比正常人要迟缓些。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疾病名称:冻疮后疤痕&&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冬季手部冻疮后留下的疤痕,白色(周围皮肤颜色会稍重),无突出感,偶尔有痒痒的感觉(极少)
2009年冬天开始的;实际的痕迹要明显一点
疾病名称:冻疮&&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冻疮好多年
冬天冻手冻脚
去过好多医院,中医西医都看过,效果不明显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年贴了4伏,冬天就好多了,想问问今天的冬病夏...
疾病名称:脚趾红肿&&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孩子7岁多,大约两个月前,脚趾1、2趾出现红肿,痒,大拇趾皮肤发硬,以为是冻疮就没太在意,现在不痒了,褪皮,但还是红肿,且发现骨头肿大,很...
疾病名称:冻疮&&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一般就是在进冬开始到3月止,主要就是红肿,红肿一段时间会自然消炎,这样重复3-4次。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像我这样...
疾病名称:因冻伤倒致左中指末节伸指肌腱断裂&&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小学二年级发冻疮冻烂了左手中指,第二年就发现左中指伸不直了,呈屈曲状态
骨头没事,借用外力我的左手中指可以伸直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疾病名称:冻疮&&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进入冬天,手上关节便有红疙瘩,奇痒!!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根治,不复发。
疾病名称: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25岁,以前身体健康,此次病情:1,脸部出现斑块,手指和脚趾等出现跟冻疮一样的,经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疾病名称:皮肤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去年12月开始出现,初时冻疮,溃烂后赤脚踏河沙脚底就开始长出黑色细丝,剪掉又长,时常疼痛不已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葛鹏大夫的信息
对各种烧伤、烫伤、烙伤、爆炸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皮肤慢性溃疡、压疮、糖尿病足等慢性难愈性创面及烧...
葛鹏,男,36岁,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压疮治疗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美容医学专业...
葛鹏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烧伤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烧伤与皮肤外科
积水潭医院
烧伤整形科
副主任医师
新泰市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科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中心
冻疮注意事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冻疮手指肿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