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答三个问题 一 简述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简述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三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哪些

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常识性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从两药品说明书的成分及规格等项目明显可以看出,前者为西药,后者为中药.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所以,对药品要注意说明书中的相关说明.按照说明服用.药品中的一些成分,随着时间延长或者保存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其效力的降低或有害成分增加.故答案为:西;中
有效期;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
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3562@@3@@@@安全用药的常识@@@@@@235@@Biology@@Junior@@$235@@2@@@@医药常识@@@@@@47@@Biology@@Junior@@$47@@1@@@@健康地生活@@@@@@6@@Biology@@Junior@@$6@@0@@@@初中生物@@@@@@-1@@Biology@@Junior@@
第二大题,第7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请阅读下面药品的使用说明书,然后完成问题:新速效感冒片(扑感灵片)说明书XinsuxiaoganmaoPian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金刚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黄,是一种新型的解热镇痛药.[作用与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并具有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l片,一日2次.[规格]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25毫,盐酸金刚烷胺0.1g,咖啡因l5mg,人工牛黄l00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贮藏]遮光,密闭保存.[批准文号]京卫药准字(1996)第101040号[制造单位]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至2003年11月牛黄解毒片:NiuhuangJieduPian主要成分:人工牛黄,冰片,大黄,黄芩.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注意:孕妇禁用.贮藏:密封.ZZ--0119一京卫药准字(1996)第004001号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1)请分辨这两种药哪种是中药,哪种是西药.新速效感冒片是___药,牛黄解毒片是___药.(2)要做到安全用药,须注意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规格,批准文号,制造单位,___,___,___.(3)药物的保存大多需放在___,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帖子主题: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论坛级别:中级会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总结2015年《药学专业知识一》由原来和药物分析两个小科目,改为以和为主,少部分涉及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的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很多学员对此感觉很迷惘,不知道怎么学习。现将本科目的重点内容分期进行总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有好的总结和学习方法也一起分享。第1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来源与分类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二、药物剂型与制剂(一)药物剂型与辅料1、制剂与剂型的概念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2、剂型的分类分类方式具体剂型形态学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给药途径1、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皮肤、、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和尿道。分散系统真溶液、乳剂、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制法不常用,如浸出、无菌作用时间速释、普通和缓控释3、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药用辅料的分类分类方式具体辅料来源天然物质、半合成物质和全合成物质作用用途60余种,如溶剂、助溶剂、崩解剂、润滑剂等给药途径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经皮或局部给药用、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用和眼部给药用等(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1、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稳定性变化具体变化方式化学水解、氧化、还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物理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生物药物的酶败分解变质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处方因素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形剂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1、配伍变化的类型配伍变化具体变化方式物理溶解度改变;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化学浑浊或沉淀;变色;产气;爆炸;产生有毒物质;分解破坏、疗效下降药理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增加毒副作用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药品包装的分类分类方式具体包装形式使用方式I、Ⅱ、Ⅲ三类形状容器、片材、袋、塞、盖材料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及上述成分的组合三、药学专业知识1、药物化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2、药剂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5个方面的内容。3、药理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4、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确认、质量研究与稳定性评价,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标准制定,体内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与浓度监测及数据评价。
论坛级别:中级会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总结总结,顶起来!
我愿化梧桐,等凤凰来栖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楼主,你是老师么,太厉害了,支持你,课件视频都不更新,我都急死了,感谢你的分享啊,支持你。希望你继续,也希望所有人分享自己的总结
论坛级别:中级会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回复#2楼kai5088708的帖子药一和药二的视频现在已经有更新的视频课程了,抓紧时间学习哦!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好, 赞一个!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希望楼上的接着一章一章的总结继续,点个赞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回复#楼主楼果果乔的帖子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好有用,以后继续谢了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是的,药一这门课如果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记忆起来很方便,只是我们的讲义上太缺乏这种总结的表格了
侯爵&于& 08:34:11&回复:
老师们会尽量增加表格这种形式的,这样就可以把繁杂的内容变的清晰一些!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希望继续更新 期待后面的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哎,我住的小区,每天晚上跳广场舞的舞女舞男们让我心烦意乱,投诉无果之余。害得我每晚十点以后人走了,家里小孩也睡了才静下心来听课做题,今天看到楼上的总结,嗨,眼睛又亮了。希望楼主多总结,很期待。
论坛级别:中级会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第2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一、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一)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渗透性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体内吸收决定因素
高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两亲性分子药物
胃排空速率
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地尔硫(艹卓)
低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
双氯芬酸、卡马西平、吡罗昔康
高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
雷尼替丁、纳多洛尔、阿替洛尔
低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疏水性分子药物
特非那定、酮洛芬、呋塞米
水溶解性——水溶性;渗透性——脂溶性;哪个因素低它就是限速的因素,体内吸收就取决于该因素。(二)药物的酸碱性、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弱酸性药物
胃液中(pH低)呈非解离型,易吸收
水杨酸、巴比妥
弱碱性药物
胃液中(pH低)呈解离型,难吸收
奎宁、麻黄碱、氨苯砜、地西泮
肠液中(pH高)呈非解离型,易吸收
酸性中解离少,易吸收
咖啡因和茶碱
②完全离子化
胃肠中多离子化,吸收差
②季铵、磺酸
二、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一)药物结构与官能团1、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药效团药物=母核+药效团(一类药物母核可能不同,但是均含有相同的药效团或者在体内代谢后能生成药效团)例如他汀类药物。2、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对生物活性影响
改变溶解度、解离度、分配系数,位阻↑,稳定性↑
环戊巴比妥引入甲基→海索比妥,不易解离
影响电荷分布、脂溶性及作用时间
安定作用:氟奋乃静>奋乃静
增强与受体结合力,水溶性↑,改变活性
①脂肪链上:活性和毒性下降
②芳环上:酸性、活性和毒性增强
③酰化/酯化/成醚:活性降低
形成氢键能力比羟基低,但脂溶性高,更易吸收
解毒药: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硫醇盐
醚类在脂-水交界处定向排布,易通过生物膜
不同点:硫醚类可氧化成亚砜或砜,极性↑
磺酸、羧酸和酯
磺酸基——水溶性解离度↑,不易吸收,仅有磺酸基一般无活性
羧酸——水溶性解离度较磺酸小
羧酸成酯:脂溶性↑,易吸收
酯类前药:增加吸收,减少刺激
增强与受体的结合能力
因为:构成受体或酶的蛋白质和多肽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
N上未共用电子:碱性、氢键接受体(与多种受体结合)
①活性:伯胺>仲胺>叔胺
②季铵:作用强,水溶性大,难透过生物膜,无中枢作用
(二)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1、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转运、转运体的影响许多组织的生物膜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系统介导药物跨膜转运,称为转运体。许多药物已被证明是转运体的底物或抑制剂。可通过结构修饰增加转运体对药物的转运,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例:阿昔洛韦+L-缬氨酸——伐昔洛韦(小肠上皮细胞转运体PEPT1底物),增加其吸收——进入体内后水解为三磷酸阿昔洛韦发挥药效。2、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1)对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细胞色素P450是主要的药物代谢酶,有很多亚型,但CYP3A4最多,约占总量的50%。
可逆性抑制剂
可逆性地抑制细胞色素P450
不可逆性抑制剂
不可逆地抑制细胞色素P450
类不可逆抑制剂
最终结果是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是起效时间比较缓慢
地尔硫(艹卓)、丙咪嗪、尼卡地平
细胞色素P450活性增强
(2)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的影响许多药理作用各异、化学结构多样的药物对hERG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进一步引起Q-T间期延长,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产生心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主要为心脏用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和强心药。3、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化学本质: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形式:
共价键(不可逆)
化学治疗药物
非共价键(可逆)
最常见的非共价键形式
离子-偶极和偶极-偶极
羰基化合物
电荷转移复合物
疏水性相互作用
药物非极性部分与生物大分子非极性部分相互作用
范德华引力
非极性分子中的暂时不对称电荷分布
4、药物的手性特征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
普鲁帕酮、氟卡尼
药理活性一样但是强弱不同
氯苯那敏、萘普生
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
甲基多巴(L)、氨己烯酸(S)
产生相反的活性
哌西那朵、考必利、依托唑啉
产生不同的药理活性
丙氧酚、奎宁
一个有活性,一个有毒性
氯胺酮、丙胺卡因
三、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药物代谢分为两相:第I相生物转化,也称为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羟基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第Ⅱ相生物结合,是将第I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经共价键结合。(一)药物结构与第I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生物转化规律
含芳环的药物
氧化代谢成环氧化合物然后重排生成酚
含烯烃和炔烃的药物
生成环氧化合物后重排成酚;端炔生成烯酮中间体水解成羧酸,非端基炔烃发生N-烷基化反应。
含饱和碳原子的药物
末端碳和倒数第二个碳、支链碳上发生羟基化。
含卤素的药物
氧化脱卤素
N-脱烷基化和脱氨反应;N-氧化反应
O-脱烷基化反应,生成醇和酚以及羰基化合物
氧化成羰基化合物
S-脱烷基和S-氧化反应。
含硫羰基化合物
亚砜类药物
氧化成砜或还原成硫醚
含硝基的药物
水解成酸、醇或胺
(二)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极性增加,亲水性增加:1、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2、与硫酸的结合反应3、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极性降低,亲水性降低:1、乙酰化结合反应2、甲基化结合反应
论坛级别:中级会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回复#楼主楼果果乔的帖子第3章药物固体制剂(一)散剂1、散剂的分类
按使用方法
口服、局部用
按药物组成数目
单散剂、复散剂
分剂量散剂、不分剂量散剂
2、散剂的特点优点:易分散,起效快;具有保护、收敛作用;制备简单,适于老人儿童;包装、运输、携带、贮存方便。缺点:对制剂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挥发性影响大。因此对光、湿、热敏感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3、散剂的质量要求粒度:口服为细粉,局部用和儿科用中药散为最细粉(通过七号筛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干燥失重:一般≤2%,中药散剂水分≤9%。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局部用散剂。其他:贵、毒、小散剂用配研法;毒性口服散应单剂量包装;一般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湿药物密封贮存。(二)颗粒剂1、分类:可溶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2、特点:①分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引湿性等较小;②服用方便可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③通过包衣,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肠溶性等;④有效防止复方散剂各组分由于粒度或密度差异而产生离析。3、质量要求
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
微生物限度
可溶颗粒、泡腾颗粒(5min)
溶出度、释放度
肠溶颗粒、缓控释颗粒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15%
中药颗粒≤8.0%
4、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可溶型和泡腾型颗粒应加温开水冲服,肠溶、缓控释颗粒应吞服,中药颗粒剂不宜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冲服。(三)片剂1、特点(1)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稳定;成本低;种类多;运输、携带方便(2)幼儿和昏迷者不易吞服;工序多,难度高;挥发性成分片剂贮存期内含量下降2、分类:普通片、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缓控释片、肠溶片3、质量要求
脆碎度(非包衣片)
片重<0.3g:±7.5%;片重≥0.3g:±5.0%
色泽均匀,外观光洁
含量均匀度
小剂量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
崩解时限(min)
崩解时限(min)
4、常用辅料
稀释剂/填充剂(主要剂量小于50mg时加入)
淀粉、乳糖、糊精、蔗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
淀粉浆、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聚维酮、明胶、聚乙二醇
崩解剂(缓控释片、口含片、咀嚼片、舌下片不加)
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泡腾崩解剂(碳酸盐和酸类)
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
芳香油、香精
阿司帕坦、蔗糖
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破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5、制备过程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细粉多;物料塑性差
黏性力差;压力不足
压力太大;增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结合力过强;崩解剂性能差
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溶解度差
含量不均匀
片重差异超限;混合度差;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迁移
可溶性成分在颗粒内部迁移——色斑
胃溶型包衣材料
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IV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
肠溶型包衣材料
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I、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不溶型包衣材料
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
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
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和PEG
(四)胶囊剂1、胶囊剂的特点优点: 1)掩盖不良嗅味 2)提高稳定性 3)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比较) 4)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5)药物缓释、控释和定位释放 缺点: 1)囊壳受温湿度影响大 2)生产成本较高(与片剂比较) 3)特殊群体(老幼)口服困难 4)局限性:部分药物不适宜制成胶囊2、不宜制备胶囊的药品1)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药物,囊壁溶化 2)风化性药物,囊壁软化 3)强吸湿性的药物,囊壁脆裂 4)醛类药物,明胶变性 5)含有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的液体药物,囊材软化或溶解; 6)O/W型乳剂药物,囊壁变软记忆技巧:风湿醛发水(蜷发睡),胶囊不好用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请楼主继续更新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赞一个请楼主跟新,很期待。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太好了 ,谢谢
论坛级别:★学员
学术等级:兼职
鲜花:<span id='flower
勋章:<span id='medal
还继续更新吗
  您尚未登录,发表回复前请输入学员代码和密码,或。
学员代码:
请选择所属网站
医学教育网
法律教育网
建设工程教育网
外语教育网
职业培训教育网
考研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
中华会计网校
密  码:
211.157.0.121:Execute time :0.09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药物是通过机体而发挥作用的,它干扰或参与机体内在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而达到&用药目的。各种药物性质不同,其作用原理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理化条件的改变:此类药物主要是改变周围的理化条件,如抗酸药通过简单的化学中和反应使酸度降低,从而达到治疗溃疡病的目的;高渗液进入甲从排出,可从周围水分,从而达到抗和利尿的作用。&&&&二、补充或干质:人体内各种、激素及铁、钙、钠、钾等的缺乏均可致病。如能适当补充此类物质即可。某些药物以其结构与某些物质相类似而以假乱真,达到抑制生长的目的。如与对氨基恭甲酸竞争参&&&&与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生长。&&&&一、对酶的抑制或促进作用:许多药物通过对酶的抑制而发挥作用,通过促进酶的作用而显效。如新斯的明抑制碱酪酶,可促进肠蠕动;己糖撤酶而促进作用。&&&&四、对膜的作用:各种就是通过抑制再水和钠而发挥利尿作用的。苹妥因钠通过稳定膜而呈现抗顾、抗作用。青雷素通过抑制细菌膜台咸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药物作用在于消除原发致子的叫作对固治疗,即治本。如杀灭体内致病微生物、解毒药促进体内毒物的消除。药物作用在于改善的叫作对症治疗,即治标。对症治疗不是根本的治疗,但能改善症状、解除痛楚。如抗、杭衰、抗顾、退、平喘、解痉等。&&&&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因此,药理效应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的提高称为兴奋、亢进,功能的降低称为抑制、麻痹()。过度兴奋转入衰竭,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抑制。近年来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能引起形态与功能发生质变的药物受到注意,例如某些物质可以引起癌变,基因能使机体引出遗传缺陷时或原来没有的特殊功能。药物作用特异性强的药物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异性阻断M-碱受体,但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功能都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抑制。作用特异性强及(或)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处,例如广谱、广谱等。&&&&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后者简称疗效并非同义词,例如具有扩张冠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抗药,抗药也不一定都会取得缓解临床疗效,有时还会产生,这就是药物效应的两重性:药物既能也能致病。&&&&二、治疗效果&&&&1.对因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例如消除体内致病菌。&&&&2.对症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对症治疗未能根除,但在诊断未明或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却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重危急症如、、、高、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三、&&&&&凡不符合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的反应统称为。多数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神经性,肼屈嗪引起性狼疮等。&&&&1.副反应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肠痉挛时,将会引起口干、、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的。&&&&2.反应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急性多损害循环、及功能,慢性多损害、、、等功能。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范畴。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是十分危险的。&&&&3.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长期应用停药后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压,停药次日压将激烈回升。&&&&5.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临床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理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也无关,从轻微的皮疹、至造系统抑制,功能损害、等。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临床前常做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6.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现在知道这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如对骼肌松弛药司可林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碱酯酶缺乏。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14:31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