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耳闷,有积液,听力下降,鼻咽肿物部有肿物是鼻咽肿物癌吗

带你识破鼻咽癌的“真面目”
核心提示:有资料显示,目前大约有75%的患者在首次治疗时就已经为局部晚期(III、IV期),对于这些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单纯放射治疗的效果较差,治疗效果仅有50%,需要采取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是东南亚、我国南方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发病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发病呈明显的地域性,在广东地区发病率尤其高,所以鼻咽癌又被被称作为“广东癌”。  鼻咽癌的发病率在地理上由南到北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广东地区男性鼻咽癌发病率达25/10万,女性为12/10万;在上海男性为5.1/10万,女性2/10万。鼻咽癌的发病率从18岁开始升高,在40-60岁成为鼻咽癌“高危期”。有研究表明,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环境与饮食及遗传因素明显相关。  目前,放射治疗是应对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且疗效显著。临床研究证实,鼻咽癌I期病例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II期病例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也可达75%以上。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鼻咽癌的认识不够充分,往往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能够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  有资料显示,目前大约有75%的患者在首次治疗时就已经为局部晚期(III、IV期),对于这些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单纯放射治疗的效果较差,治疗效果仅有50%,需要采取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但即使采用放化综合治疗,疗效提高的幅度有限,而治疗毒性反应明显加重。因而,早发现、早治疗成为提高鼻咽癌疗效的关键。  识别九大“忽悠”症状  鼻咽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鼻咽部位的癌症。鼻咽的位置深而且隐蔽,故而发病时很难被发现。鼻咽癌多发于咽隐窝,容易侵及破裂孔而进入颅内。有时鼻咽癌肿块会压迫到咽鼓管而导致听力下降,容易被误诊为;肿瘤突破黏膜导致出血,也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面对鼻咽癌诸多的“忽悠”症状,应该怎样认清它的“真面目”呢?  其实,从临床上来看,鼻咽癌具有九大典型症状需提高警惕,具体为:  1.颈淋巴结无痛性增长  60%-90%的鼻咽癌患者首次治疗时存在淋巴结肿大,肿块位于上颈部,无痛性逐渐长大,单个或者数个,质地较硬。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误认为是淋巴结发炎,但经过抗炎治疗淋巴结肿块效果往往不明显。  2.清晨回缩性血涕  深吸吐痰,带有血丝。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痰中经常带有血丝。  3.耳闷、  这其实不一定是炎症,需排查。肿瘤堵塞咽鼓管口时,在早期造成耳朵嗡嗡作响,继续发展造成听力下降,很容易误诊为中耳炎。经中耳炎常规治疗后,后期还会出现听力下降。  4.  晚期鼻咽癌患者经常会有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颅内引起痛感。  5.长时间鼻塞  鼻咽部肿瘤较大,堵塞后鼻孔时,患者经常会感觉到鼻塞。很容易误认为是,然而鼻咽癌引起的鼻塞症状往往进行性加重,不会像感冒那样时好时坏。  6.面麻、复视  肿瘤向颅内生长,压迫神经导致麻木、咀嚼困难。患者经常会有面部痛觉或者蚂蚁在脸上爬行的感觉。当肿瘤压迫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时,患者向侧方向看会出现重影。  7.眼睛活动受限  肿瘤向颅内侵犯压迫滑车神经或者外展神经,导致患侧眼球向外下或者外侧平移困难。  8.伸舌偏斜  鼻咽癌晚期时,癌细胞可以侵犯舌下神经,导致舌肌失神经支配,起初是舌肌肥厚,后来萎缩,伸舌头的时候会发生偏斜。  9.张口困难  鼻咽肿瘤向侧方扩散到面部肌肉时,患者会有明显的张口困难症状。  鼻咽镜可“锁定”鼻咽癌  纤维鼻咽镜或者间接鼻咽镜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常规方式。医生通过内窥镜查看鼻咽部的状况,若发现肿块或鼻咽部异常,可以直接提取异常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发现鼻咽部异常状况,操作简便易行。  当然,鼻咽癌病理诊断结果是确诊鼻咽癌的最重要依据。当怀疑为鼻咽癌时,可以在鼻咽镜辅助下从鼻咽取得组织或者用一根中空的细针穿透黏膜取出组织,制作成标本,在显微镜下对组织细胞进行病理学诊断。通过病理诊断,病理科医师不仅可以确诊是否为癌,还能够准确确定鼻咽癌组织分型,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个“金标准”。  个体化放疗精确“杀灭”  鼻咽位于面部的中央,有一定的特殊性,病灶周围往往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与脑组织极为接近,在治疗鼻咽癌时,必须要避开这些重要的组织,外科手术往往不能实现完全切除鼻咽部癌变组织。庆幸的是,绝大多数的鼻咽癌细胞对放射极为敏感,通过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杀灭癌细胞,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因而放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放疗医师通常用CT等影像学设备重建肿瘤三维结构,建成一个与肿瘤一致的放射线3D立体靶区,射线从不同方向对肿瘤照射,用计算机控制放射线的剂量,使得较高剂量的射线精确集中在肿瘤上,用放射线最大程度的杀灭肿瘤细胞,而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免受过高剂量的辐射,实现精确制导,精确狙击。  此外,适形强调放疗(IMRT)配合化疗等治疗手段,根据影像学(磁共振MRI)显示患者所得肿瘤的分期进行“对症下药”,可实现对鼻咽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对早期的鼻咽癌患者,原发灶局限、未出现颈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单纯放射治疗就足够,采用外照射或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定期随访是检查鼻咽癌治疗后的控制情况、有无远处转移、放射治疗反应及后遗症的重要过程。一般而言,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后第1-2年每2-3月应进行一次随访,第3年以后可以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5年以上可以每年随访一次。  (作者为放疗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微信号开通!
别再为真真假假的癌症信息所困扰,用手机扫一扫或通过公众平台搜索“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并关注,每天一条专业实用的防癌抗癌资讯,还有专家答疑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近年来,儿童银屑病患者的人数越来……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鼻咽癌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鼻咽癌的主要症状有回吸性涕血、耳鸣、头痛,而头痛常常是鼻咽癌的首发症状,将近70%的鼻咽癌患者会出现头痛,且是持续性的。您的位置:
> 耳闷——鼻咽癌易被忽视的早期表现
耳闷——鼻咽癌易被忽视的早期表现
摘要:对于卡他性中耳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鼻咽镜检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黏膜的恶性肿瘤。
  前不久,笔者在门诊接诊了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其所诉不适为左耳闷,就像人在瓮中的感觉一样,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被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并予以相关治疗,但自觉症状始终不见好转。在仔细询问病史后又做了体格检查,发现左侧鼓膜发黄,鼓室内可见积液,从表面看确实是卡他性中耳炎,但该患者正规治疗了将近两个月不见好转反而有所加重,这一定是有原因的,于是我给他做了鼻咽镜检查,结果发现左侧鼻咽部菜花样肿物,压迫堵塞咽鼓管咽口,取活检后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癌。从而诊断为鼻咽癌转入放疗科行放射治疗。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黏膜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鼻咽癌的病因不明,推测遗传因素和生活的传统习惯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回吸性涕血、耳内闭塞感、头痛、鼻塞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其常见的五大症状,各种症状的发生与表现程度在不同患者身上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涕中带血、头痛、鼻塞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较易引起患者重视从而早期发现鼻咽癌,耳闷常被患者视为感冒、上火而不被重视。一些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常误诊为传导性耳聋、中耳炎、中耳积液进行治疗,症状或可暂时性缓解,但以后又会加重,最终延误了鼻咽癌的治疗。
  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与鼻咽癌关系密切,当鼻咽癌发生在鼻咽侧壁、侧窝或咽鼓管开口上唇时,肿瘤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调节中耳压力平衡的功能丧失,出现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
(实习编辑:陈丽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嘴对嘴喂食会得鼻咽癌?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鼻咽癌_百度百科
[bí yān ái]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鼻咽癌病因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现象 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 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 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 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2.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3.环境因素
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
鼻咽癌临床表现
(1)涕血和鼻出血 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 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 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 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 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6)脑神经损害症状 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7)颈淋巴结转移 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8)远处转移 个别病例以远处转移为主诉而就诊。
(9)恶病质 可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者。
2.鼻咽癌合并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与皮肌炎的关系尚未明确,但皮肌炎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至少高于正常人5倍。故对皮肌炎患者,须进行仔细的全身检查,以求发现隐藏的恶性肿瘤。
3.隐性鼻咽癌
颈部肿大淋巴结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转移癌,但对各可疑部位多次检查或活检仍未能发现原发癌病灶,称为头颈部的隐性癌(原发灶位于胸、腹或盆腔者不属于此类)。
鼻咽癌检查
1.前鼻镜检查
少数病例可发现新生物侵入后鼻孔,多呈肉芽组织状。
2.鼻咽镜检查
对诊断极为重要。
(1)间接鼻咽镜检查 须反复仔细寻找可疑之处,咽部反射敏感检查不能合作者,可表面麻醉后再检查;如仍不成功,可用软腭拉钩拉开软腭,或用细导尿管插入前鼻孔,其前端由口拉出,后端留于前鼻孔之外,将两端系紧、固定,软腭被拉向前,可充分显露鼻咽部,并可进行活检。
(2)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 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
3.病理检查
(1)活检 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活检如为阴性,对仍觉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2)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 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3)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 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疗效;对于隐性癌者,可在多个部位分别取材送检;用于群体性普查。
(4)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 FNA对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如颈部淋巴结受累,用此方法可以对原发肿瘤进行评估。它具有安全、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
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5.磁共振(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复发肿瘤呈不规则的块状,可同时伴有邻近骨或(和)软组织结构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肿大。放疗后的纤维化呈局限性增厚的块状或局限性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结构,与邻近组织的分界不清。在T1加权像上,复发的肿瘤和纤维化组织多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复发肿瘤为高信号,而纤维组织呈低信号。
6.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检测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以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抗体)升高最为显著。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免疫酶法。
鼻咽癌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最为重要。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以下几点有密切的关系:
1.肿瘤的原发部位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外生性或黏膜下向深层发展)。
2.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原因不明的一侧进行性咽鼓管阻塞症状;涕中带血或后吸鼻后“痰”中带血;颈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头痛;外展神经麻痹等患者均应考虑到鼻咽癌的可能,进行详细检查。
3.患者本人对鼻咽知识缺乏,不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延误诊断。
鼻咽癌鉴别诊断
1.鼻咽部其他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
淋巴肉瘤好发于青年人,原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转移,不单局限在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后需要病理确诊。
2.鼻咽部结核
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粘连、无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杆菌;PPD试验强阳性。另X线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3.增生性病变
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如小丘状,大小0.5cm~1cm,结节表面黏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鼻咽黏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由黏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皮潴留而形成表皮样囊肿的改变,部分是黏膜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潴留性囊肿。当结节表面的黏膜出现粗糙、糜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变的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确诊断。
鼻咽癌还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咽旁间隙肿瘤、颈部及颅内肿瘤(如颅咽管瘤、脊索瘤、桥脑小脑角肿瘤)等相鉴别。
鼻咽癌治疗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1.放射治疗
(1)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①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 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颅底无明显骨质破坏者;CT或MRI示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颈淋巴结最大直径小于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无远处器官转移者。②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 肿瘤KSP分级60分以上;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淋巴结转移大于10cm。经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况有改善,症状消失,远处转移灶能控制者,可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③放射治疗禁忌证 肿瘤KSP分级60分以下;广泛远处转移者;合并急性感染病者;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④再放疗原则 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疗原则,具有下述情况者不宜再放射治疗:同一靶区包括鼻咽及颈部靶区放疗后复发时间未满一;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或放射性脊髓病;鼻咽部靶区总疗程不宜超过三个疗程,颈部靶区不宜超过两个疗程。
(2)放射线的选择 因鼻咽癌原发灶位置深在,周围有重叠的骨质包围,故应选择穿透力强,皮肤量低,吸收少的高能放射源如60钴或直线加速器的高能X线。这两种设备中,又以加速器为优,因其产生的半影甚小,深部剂量较高而且均匀,周围正常组织受损小,疗效较佳。对于外照射后的残存肿瘤,可以用X线体腔管或后装腔内作补充治疗。
(3)放射剂量和时间 外照射可采用连续法或分段法进行。虽两种方法的远期疗效近似,但前者总的时间较短,而放疗后反应较重;后者总的放疗时间较长,但放疗后反应较轻。
(4)放射野的设计 每个病例的照射野都需要将鼻咽部及其邻近窦腔、间隙、颅底以及颈部包括在内。但是各照射野之间勿使剂量重叠或遗漏。原则上各部位同时开始照射,但患者如有严重头痛、鼻出血等,可以先用小野进行照射以减轻症状,然后按全面的布野照射。
(5)近年来放疗新技术 ①腔内近距离放疗 常用的放射源有192铱、137铯等,近距离放疗的最大优点为既可增加靶区的局部放射剂量,又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近距离放疗通常作为外照射的补充放疗。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对鼻咽部局限性浅表病灶,局部控制率比常规的单纯外照射有一定提高。②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是一种三维立体定向高能聚焦的多束伽马射线治疗装置。将肿瘤精确定位后,可用大剂量的射线一次性将肿瘤摧毁。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很小。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鼻咽癌病例适合于伽马刀治疗。对于初发的鼻咽癌病例应慎用伽马刀治疗,因其治疗鼻咽癌的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③三维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它可以根据肿瘤的不同形状,将放射剂量较均匀地分布于靶区。④适形强调放疗 适形强调放疗是近几年发展的一项崭新的放疗技术。此技术可根据不同肿瘤的大小、形状和生物学行为特性授予不同的靶区不同的照射剂量,同时对肿瘤周围的重要器官有独特的保护优势。
(6)放疗并发症 ①全身反应 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个别患者可以发生血象改变,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减少。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B1、B6、C,胃复安等。如白细胞计数下降低于3×109/L时应暂停放疗。②局部反应 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腺的反应。皮肤反应表现为干性皮炎甚或湿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质的消炎软膏。黏膜反应表现为鼻咽和口咽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及分泌物积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剂及润滑消炎剂。少数患者腮腺照射2Gy后即可发生腮腺肿胀,2~3天逐渐消肿。当照射40Gy时,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同时口腔黏膜分泌增加,黏膜充血、红肿。患者口干,进干食困难。因此腮腺应避免过量照射。③放疗后退症 主要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软组织萎缩纤维化、放射性龋齿及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脑脊髓病。目前尚无逆转的妥善办法,对症处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帮助。要严格避免重要组织器官的超量照射。
2.化学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中、晚期病例。放疗后未能控制及复发者,所以是一种辅助性或姑息性的治疗。常用的给药方式有三种:
(1)全身化疗 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常用药物有氮芥、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塞替派等。可单独用一种药物或联合用药。
(2)半身化疗 是压迫腹主动脉,暂时阻断下半身血液循环,从上肢静脉快速注射氮芥的疗法,氮芥注入体内2~3分钟后便产生效应,15分钟后药力可减少一半,这样既可以提高上半身药物浓度,又可以保护下半身骨髓造血功能。
半身化疗的禁忌证: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年老、体弱、肥胖者;上腔静脉受压者;肝硬化、肝肿大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者。
(3)动脉插管化疗 可增加鼻咽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采用颞浅动脉或面动脉逆行插管,注入抗癌药物。对于早期(I、II期)包括有单个较小的颈深上组淋巴结转移病例,晚期有脑神经受累的病例,或者放疗后鼻咽部局部残存或复发病例,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常用的抗癌药物有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顺铂等。
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
对于晚期鼻咽癌可用放射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有文献报道: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项治疗。
4.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非主要治疗方法,仅在少数情况下进行。其适应证如下: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经放疗后不消退或复发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放疗后不消退,呈活动的孤立性包快,鼻咽部原发灶已控制者,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2)禁忌证 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脑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全身情况欠佳或肝肾功能不良者。有其他手术禁忌证。
5.免疫治疗
有干扰素诱导剂,植物血凝素—瘤苗等。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鼻咽癌预后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残余病灶可手术切除。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颈及眶部。原发灶剂量65~70Gy,继发灶50~60Gy。因肿瘤易复发及早期转移,预后不佳。对放射线不敏感的鳞状细胞癌5年存活率0%~10%,放射敏感的淋巴上皮癌5年存活率约30%。
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 头颈肿瘤放疗科
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头颈肿瘤放疗科
孙艳 |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导致鼻咽癌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治疗鼻咽癌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栏目关注:
鼻咽癌症状表现在耳朵和脖子上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栏目关注:
导读:其实,由于鼻咽癌生长部位的解剖关系,患者首先出现的往往是耳部症状和颈部症状,没有经验的医生和患者很容易忽略。
  一说起鼻咽癌,人们通常先想到的是鼻塞、鼻出血等鼻部症状,但事实上,鼻咽癌最早出现症状的往往是耳部和颈部,颈部淋巴结肿大有时甚至是鼻咽癌的首发症状,而鼻部出现症状时一般都已是晚期了。抗癌健康网温馨提示,如果发现颈部肿块或成年人出现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症状,一定要查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癌。
  &说起鼻咽癌的症状,一般人都容易想到鼻部症状,如鼻塞、鼻出血等。&欧阳顺林说,但其实,由于鼻咽癌生长部位的解剖关系,患者首先出现的往往是耳部症状和颈部症状,没有经验的医生和患者很容易忽略。
  耳朵的咽鼓管开口在咽隐窝,咽鼓管是维持正常中耳功能的重要结构。而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正是在咽隐窝。如果患了鼻咽癌,最容易影响咽鼓管的功能,继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部症状,如耳鸣、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等。&因此,如果成年人出现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症状,一定要检查鼻咽部。&
  鼻咽癌很容易向颈部淋巴结转移,多数是颈深部上组淋巴结,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
  &有时候,颈部淋巴结肿大还是鼻咽癌的首发症状,甚至在鼻咽部原发部位还没有出现肿瘤的迹象时,颈部淋巴结就出现了肿大。&他说,因此,如果发现了颈部肿块,也应首先检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癌。
  &事实上,鼻咽癌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对患者也许还是一个福音。&欧阳顺林说,临床发现,早期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预后往往比不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直接向颅底侵犯的患者要好,&这是因为颈部淋巴结起到了一个哨兵的作用,让我们及早发现它,并阻止了鼻咽癌的进一步远处转移。&
  早期鼻咽癌患者一般出血量很少,而且大多表现为早晨起来时回吸性涕中带血。&也就是说,患者早晨起床后,由鼻腔回吸入口腔中的痰中带有血丝或血凝块。&他说,早期鼻咽癌比较少出现明显的鼻塞、鼻出血等症状。&当出现鼻塞时,肿瘤一般都长得很大了,堵塞了后鼻孔才引起鼻塞,而大出血一般是鼻咽癌终末期侵犯了颈部大血管后的表现。&
  鼻咽癌晚期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症状,比如晚期肿瘤侵犯颅底、压迫后组颅神经时会出现头痛、三叉神经痛、声嘶、眼部症状等。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你关注,我送礼,体温计免费送!
为能达到病情稳定,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除了积极的中西医抗转移复发治疗外,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确诊的肾癌患者三成是
经常感冒小心淋巴癌
降压药不管用?可能是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人参皂苷Rh2大事年表
身体警报-直肠癌(下)
确诊的肾癌患者三成是晚期
"发物"源于民间经验归纳总结
吃糖太多易引发胰腺癌
资讯排行榜
肺癌用药指导
人参皂苷RH2: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抗肿瘤、逆转肿瘤药物耐药性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肿瘤热文欣赏
抗癌健康网-癌症,肿瘤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抗癌门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咽肿物切除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