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膜性2期有没有特效药药

哮喘特效药 【范文十篇】
哮喘特效药
气管炎哮喘特效药
病情急性期可以采用喷雾剂治疗,比如常用的舒利迭,布地奈德,舒喘灵、丙酸倍氯米松等,但用药需要明确病情后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哮喘的患者无论是过敏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气道的高反应性。正常人的气道对外界的刺激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物质的刺激反应不是很敏感,但对于哮喘的患者由于气道的高反应性而对于这些物质的刺激反应性较高而诱发哮喘的发作,之后就会出现气道发紧,好似嗓子里有多少痰咳不出来似的。慢性病建议采用中医中药的治疗即微型生物磁环穴位植入,治疗性的基因疫苗穴位介入等的一项综合性的治疗,既可以避免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又能够从病情的根本上起到治疗作用。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能排除心、肺其他疾患而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骤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亦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粘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粘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与急性支气管炎两者区别较易,可根据下述三方面鉴别:
(1)病史: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气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
(2)病程及症状: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而漫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有咳痰。咳痰症状与感染与否有关,时轻时重。还可伴有喘息,病程迁延。
(3)并发症:急性支气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而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伴有上述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反复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咳嗽 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2)咳痰 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
(3)气喘 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4)反复感染 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病人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呷音。有时在咳嗽或咯痰后可暂时消失。喘息性慢支炎发作时,可听到广泛的哮鸣音,“喘息缓解后又消失。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气肿的征象。
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
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者高达15%左右。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清楚,据国内外调查与研究认为,是多种因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病毒和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粉尘、大气污染、刺激性烟雾、长期吸烟的慢性刺激是主要病因之一,气候寒冷,过敏因素也是发病的诱因。机体抵抗力减弱,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因。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当并发肺气肿时,除有咳、痰、喘等症状外,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起初仅在劳动时气促,随着病情发展,以后静息时也感气短。
为了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病人及家庭成员应该重视预防和护理工作。
以上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祝你早日康复
《绍兴冬冬》答题专用 ,请误复制。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范文二:激素依赖性和激素抵抗性哮喘   56岁的王大伯患有支气管哮喘10多年,每于秋冬季哮喘发作时自服氨茶碱和扑尔敏片,症状时好时坏。不久前的一天支气管哮喘发作,自服上述药物后症状未见缓解,故到某基层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激素依赖性和激素抵抗性哮喘,建议去除导致激素不敏感因素、长期口服小剂量强的松,另外加服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甲氨蝶呤症状3天后缓缓;1个月后消失。随访2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用药提示:   激素依赖性哮喘是指对激素治疗虽有效,但需要用一定量的口服激素才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指对激素治疗无明显反应,口服强的松每天40毫克,连续1-2周,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对这种患者的治疗,首先要除外导致激素治疗不敏感的因素(如依从性差、吸人方法不对、反复接触过敏原、存在胃食管反流以及慢性鼻窦炎等)。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应在大剂量吸人激素的同时,长期口服最低维持剂量的激素以改善哮喘症状,减少激素全身不良反应,一般为强的松每天少于10毫克,每天顿服或隔日一次口服。对于这些患者如果同时使用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抗IgE抗体等治疗,有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此外,还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对于激素依赖性和激素抵抗性哮喘患者,茶碱类具有较强的应用指征,可以明显改善哮喘症状。有报道茶碱类还能改善激素不敏感哮喘患者的激素敏感性。      妇女妊娠期哮喘   26岁的谢女士患有支气管哮喘16年,不久前结婚怀孕。但她怕哮喘和服用抗哮喘药对胎儿有影响,故于不久前的一天到附近某基层医院咨询医生。医生建议她在密切观察、护胎的同时积极治疗哮喘,并尽量使用吸入性药物。谢女士听从了医生的建议,10个月后生下一个健康活男婴。   用药提示:   哮喘的发作和平喘药物的应用都会对胎儿和分娩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但没有控制的哮喘远比药物的副作用要危险得多。故妊娠期妇女应积极控制哮喘,最好在怀孕前使哮喘得以控制,并用最少剂量药物控制哮喘发作。怀孕后密切随访,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原则为尽可能通过吸入方式给药,以尽量避免使用对孕妇胎儿安全性不确定的药物;如病情需要,应将用药剂量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妊娠期建议用药如下:1、沙丁胺醇:可用于快速缓解哮喘症状,妊娠期妇女在任何阶段都可使用。2、吸入型激素:为妊娠期哮喘妇女最主要的抗炎药,为一线治疗药物,可使用吸入型布地奈德(其它吸入型激素如舒喘灵等也可酌情使用),建议中低剂量使用,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3、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于单用吸入低剂量激素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持续哮喘状态(即哮喘连续超过12小时)的患者,可选用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舒喘灵。4、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异丙阿托品、东莨菪碱与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和茶碱类有协同作用,对妊娠期哮喘的治疗是安全的。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或茶碱类:也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6、全身应用激素:妊娠期重症、不能控制的哮喘存在着对母体和胎儿的极大危险,应该给予积极治疗,在权衡利弊下可以应用全身激素治疗。口服激素短期使用较少出现全身副作用。强的松是最常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目前认为孕期每天服用强的松每天少于10毫克,对孕妇及胎儿很少发生不良反应。病情严重时可服用强的松每天30-40毫克,连续3-7天,以后逐渐减量至短期内停药,再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但长期服用激素对孕妇及胎儿均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孕妇应尽量避免之)。   值得提醒的是,患有哮喘的妇女切忌在怀孕后擅自停药或减药,导致哮喘急性加重,得不偿失;妊娠期哮喘患者更应该密切和随访,并发症规范治疗和进行医学管理。      运动发作性哮喘   18岁的小张患有支气管哮喘多年,且每于体育运动时发作,故不敢参加体育运动。不久前的一天小张所在的学校召开校运会,小张想参加长跑但又惧怕哮喘发作,故到某基层医院咨询医生。医生建议他在运动前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舒喘灵)以预防支气管哮喘发生(或吸入色甘酸钠)粉末。小张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支气管哮喘未见发作。   用药提示:   运动性哮喘患者大多有气道高反应性,有的本身就是支气管哮喘患者,运动为其诱发因素。本型支气管哮喘治疗原则与一般支气管哮喘相同。但如反复发生,可以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或白三烯调节剂控制治疗,以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预防运动时发生哮喘症状。在运动前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以预防症状的发生。白三烯调节剂和色甘酸钠对运动性哮喘都有较好的疗效。
范文三:生活实例:王大妈患哮喘病多年,但一直治疗不规范,时常反复发作。最近,她听病友介绍普米克都保(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不错,就到某地段医院要求医生给她也配一支。可是,她用了一段时间后,病情一点没改善。于是,她来到哮喘专科门诊,向医生诉说:“我用了普米克都保后,一点效果也没有,你给我换一种药吧!”医生仔细了解情况后,发现并非药物无效,而是她的吸药方法不对,药物根本没有进入气道,自然无法发挥药物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哮喘药物无效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四种:      原因一 未坚持长期使用控制性药物      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无论有无哮喘症状,都应坚持长期使用控制性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只有在症状完全控制后并稳定3个月才能减量。但由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起效缓慢,需要连续使用一周以后才起效,有些病人仅在有症状时使用,当然不会像“急救药”那样,立刻缓解症状。   有些病人害怕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不能坚持规范用药,一旦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这样往往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病人也误认为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其实,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全身副作用很少。临床试验证明,长期吸入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相对安全的。而如果哮喘控制不佳,急性发作时往往需要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病人的影响可能更大。      原因二 用药的剂量不足      吸入型药物有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规格,有些药物的小剂量规格只适合儿童使用,或病情控制很好情况下降级维持治疗时使用。例如,舒利迭有3种规格,50/100为小剂量,仅适用于儿童或轻度哮喘或病情控制很好时降级维持治疗时使用,如果中度以上病情的病人使用,就会感觉药物疗效不好。必可酮气雾剂有2种规格,小剂量为每喷50微克,大剂量为每喷250微克,有些病人用小剂量必可酮,每日3次,每次1喷,剂量太少,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病人要清楚自己所用药物的剂量,以免药物剂量太小无效。      原因三 吸入药物的方法不对      如果没有经过专业人员指导,第一次使用吸入型药物的病人,往往不能正确操作其吸入装置。吸入给药的装置主要有: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在这些吸入给药装置中,虽然大多数说明书都详细介绍了药物使用方法,但据文献报导,未接受过专业人员指导的患者,气雾剂使用的正确率大约是10%~30%,干粉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大约是40%~50%。   我们看到有的病人在操作气雾剂时,只是把喷嘴放在嘴边一喷就算完成了,既没有把喷嘴含在口中双唇闭紧,也没有缓慢深吸气,喷出的气雾(药物)都散发掉了,几乎没有吸入呼吸道,这样用药自然不可能有效。在此,提醒患者在医院就诊时,除找医生开药以外,不要忘了询问医生正确的使用吸入给药装置的方法。      原因四:吸入药物没有任何感觉      以前,吸入药物有明显的异味及咽喉部刺激感。而现在新型的吸入药物无异味,对咽喉部亦无明显刺激,病人常误认为没有药物吸入气道或吸入药物无效。实际上,吸入型药物药粉极细,吸入后直接进入气管、支气管,病人有可能感觉不到口中有药物吸入,特别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起效较慢,需要连续、规律地吸入一周后才能起效,病人更容易误认为药物有问题或无效,随便放弃治疗。   因此,当你使用治疗哮喘的吸入型药物无效时,可以对照上述原因查找一下,一旦找出原因,即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特效药或偏方有什么?
我本身是糖尿病患者 我有鼻炎还有支气管哮喘 上医院检查过敏源是对发霉的东西过敏 我现在总是感觉上不来气 流鼻涕
尤其是运动之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加剧 我现在十分痛苦 有没有什么特效药或偏方?
慢性支气管炎
此病是以长期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常见病。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咳嗽、咯痰为主的,叫做单纯性支气管炎;除痰咳外,又伴有哮喘者,称为喘息支气管炎。如咳嗽频繁,有黄脓痰或白稠粘痰并伴有发热现象,应考虑继发感染;而兼有气喘、气短的患者,应考虑合并有肺气肿。究其原因,多由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的原因,逐渐引起肺脾肾虚弱而致,临床上常用的秘方偏方主要如下。
苏子、白芥子、萝卜子各6克。先将上三药用小火约炒3--5分钟,后用干净的白纱布包好,用白线扎牢,再打碎,然后倒人瓦罐中,加冷水1小碗,小火煎10分钟,约剩下半小碗药汁时,滤出头汁;再加水大半碗,约煎至半碗药液时,滤出二汁,弃渣。每日2次,每次半小碗,饭后饮服。
本方降气化痰,畅膈宽胸,适用于慢性气管炎。
经秋后霜打过的茄秧,在地里干枯后,茎叶呈棕色者采取500克。放入锅中,加水至将药浸过为度,煮沸1小时,收取煎液,反复煎煮3次,收取3次煎液,再熬浓缩为500毫升。每日l(D--150毫升,分两次饭后服。
本方消炎止咳,适用于慢性气管炎。
白萝卜 300克,海浮石20克,甜杏仁15克,川贝母5克,蜂蜜4匙,黄酒1匙。萝
卜洗净,切丁粒;海浮石、甜杏仁、川贝洗净,打碎,加黄酒湿润,与萝卜粒同倒入瓷盘内,加入蜂蜜,旺火隔水蒸2小时,离火,冷却后,纱布过滤,绞取汤液。将汤液再蒸半小时,冷却,装瓶,密封。早晚各1次,每次1匙,开水送服。
本方清热化痰,宽肺通气,适用于咳痰黄稠,肺火重的慢性支气管炎。
银杏20粒,石韦30克,冰糖15克。将银杏去壳、衣,捣破,与石韦同放瓦锅中,加水2碗,煮至1碗,去药渣入冰糖,待溶化后饮服。
本方化痰定喘,适用于喘促型慢性气管炎。
麻黄9克,白芍6克,五味子10克,干姜9克,甘草、细辛各6克,桂枝9克,半夏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
本方温肺化饮,适用于外寒内饮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白果15克,麻黄10克,冬花、半夏各9克,桑白皮12克,苏子、黄苓各9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宽肺清热,适用于外寒内热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
,石膏30克,甘草9克,半夏、大枣各6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化痰,适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苏子10克,橘红9克,半夏6克,当归8克,前胡15克,肉桂6克,厚朴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1日1剂,早晚服。
本方降气止喘,适用于痰气交阻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
人参6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半夏、陈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服完。
本方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
当归12克,人参6克,熟地9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陈皮、半夏、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牌肾双补,适用于脾肾虚弱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板蓝根20克,黄芩、浙贝、橘红各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茅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本方为郭幌方,功能清热化痰,适用于温邪犯肺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
黄芪15克,橘梗9克,沙参24克,杏仁、紫菀各9克,茯苓10克,百合、半夏各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本方为李绍南方,功能补气平喘,止咳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冬瓜仁20-30克,薏苡仁15--20克,粳米100克。先将冬瓜仁用清水汤洗净,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苡仁(淘洗净)同煮为稀粥,日服2--3次。
本方健脾、利湿、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属痰湿阳肺证。
带皮苦杏仁,冰糖各适量。 捣碎,混匀,制成杏仁糖,早晚各服9克,10天为一疗程。
本方祛痰止咳,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疾喘等症。
罗汉果20克,水500毫升。将罗汉果放杯中,加水盖,浸泡30分钟,温服。
本方止咳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猪肺250克,北杏仁10克,姜汁1--2汤匙。将猪肺切块,挤洗干净,加北杏仁及清水堡汤,汤将好时冲入姜汁、食盐少放,调味,饮汤食猪肺。
本方补肺润燥,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支管炎。
苏子15--2克,粳米1--2两,冰糖适量。将苏子捣烂如泥,同水煎取浓汁,去渣,人粳米、冰糖,同煮为稀粥。
本方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咳嗽多痰,胸闷气喘,大便干结。
净兔肉350克,陈皮5克,鲜汤100克,白糖10克,菜油170克,麻油6克,酱油10克,食盐2克,葱、姜适量,味精少许。兔肉洗净切丁入碗中加盐1克,菜油15克,葱、姜拌匀,静放30分钟,陈皮
温水泡10分钟,切成小方块。炒锅旺火下油炒兔肉至发白,加陈皮、佐料,继续炒肉丁至干酥,烹汁和醋少许,加麻油出锅,外酥肉嫩,色泽棕红。陈皮即橘皮,性苦、辛、温,含挥发油、右旋柠檬烯、枸椽醛,有健胃理气,燥湿化痰的作用。兔肉甘、凉,含优质动物蛋白21.5%,脂肪0,4%,低胆固醇,并富含卵磷脂,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作用。
本方主治:食欲不振、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病人,既有丰富营养,又能健胃祛痰,预防血栓性疾病。
(1)病因治疗:据调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故在急性发作期,应以积极控制感染为主,采用抗生素治疗,以防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一般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冲剂1~2片/次,每日3次;或琥乙红霉素1~2片/次,每日3次;感染较重者可肌注或静点青霉素,并可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增强抗菌之力。
(2)对症治疗:主要措施为止咳、化痰、平喘。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因干咳无痰影响休息、睡眠者,可在临睡前予0.5mg/kg非那更口服以镇咳。一般情况下,多选用止咳化痰之剂,以防使用镇咳药物,使痰液不易排出,从而加重呼吸道感染。祛痰药物有氯化铵、复方甘草片、棕色合剂、鲜竹沥等;或α-糜蛋白酶2.5~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氟美松2~4mg 加入生理盐水5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可化痰平喘。
解痉平喘药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以解除支气管痉挛,不但能改善通气功能,也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氨茶碱4~6mg/kg·次,1日3 次口服,必要时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静脉点滴;5岁以上儿童可用舒喘灵,1~2mg/次,日3次;或用气雾剂喷吸。
范文五:近日,科学家发现一种叫作孟鲁司特的药物,能够逆转老鼠大脑的老年化,该药物还能用于治疗过敏反应,不久将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艾格纳在芝加哥召开的神经系统科学会议上发表了这项最新研究成果。   奥地利帕拉塞尔苏斯医科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路德维格?艾格纳(Ludwig Aigner)发现,孟鲁司特药物能够阻止大脑中引发炎症的受体。这些受体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例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综合症和亨廷顿氏舞蹈症。白三烯受体也被发现存在于新神经细胞形成的大脑部分,测试显示,老龄老鼠服用孟鲁司特药物之后,受体感染率降低了80%。艾格纳带领研究小组发现孟鲁司特药物能显著提高血脑屏障的强度,而血脑屏障能够阻止感染影响大脑组织。
治疗哮喘的药物――孟鲁司特   英国帕金森氏综合症慈善机构研制开发主管亚瑟?罗奇(Arthur Roach)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治疗方案,这种药物能够逆转大脑老年化现象,未来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
范文六:哮喘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它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秋冬季节是哮喘的多发期,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应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预防性”用药   不少患者对哮喘有恐惧心理,为了减少发作次数,不管发病不发病,每天定时服药两三次,而且往往坚持很长时间。其实,平喘药只在支气管痉挛时发挥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并没有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长期服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如麻黄素和喘息定,长期服用可以引起心悸、心律失常,还可使患者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到了真正需要治疗时,一般的治疗剂量反而不能有效地平喘。茶碱类药物易引起恶心、呕吐、失眠,甚至造成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失调。总之,平喘药只是暂时阻断了变态反应中的某些环节,并不能改变患者的过敏体质,加之它的作用时间短,因此,不能作为预防药长期使用。   不要随意加大药量   有的患者治病心切,以为每天多服两次药或每次加大剂量就能很快把哮喘控制住,这样做是有一定危险的。加大剂量非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加重药物的毒性。如氨茶碱,它在血液内的浓度达到1%~2%时,平喘作用最强,如果超过2%患者就会出现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不要自己随便用药   治疗哮喘除了使用平喘药,有时还需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但是,一旦感染被控制或哮喘停止,就应有计划地停药。是否停药、何时停药必须听从医生指导,以免产生耐药性或抑制自身肾上腺皮质功能。   不要“重治不重防”   有些患者一到天冷便不敢出门,结果体质越来越弱,抗病能力越来越低。患者应从夏季发作间歇期开始加强体育锻炼,活动量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当然,哮喘较重或持续哮喘状态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
范文七:反复发作,只因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      儿子三岁时患哮喘,起初只是反复咳嗽,我们以为他感冒了(因为他经常打喷嚏、流清涕),就在我们厂的医务室输液、打针,吃点感冒药,过几天就好了。可是没几天又咳嗽,于是又吃止咳药,两三天又好了,如此反复,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有一天,儿子咳得特别厉害,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都在不停地咳,而且喉中作响,听起来就像猫喘气的声音,我才警觉。次日一早,我带儿子到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哮喘。从此以后,我便踏上了漫长的寻医路。   在他四五岁时,哮喘反复发作,几乎是每隔两星期就发作一回,每回发作都是输液,吃氨茶碱,一旦好了,也就没有继续治疗,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有一回,儿子发病由于喘不过气来,憋得满脸通红,我们才慌忙把他送到医院,此时我对哮喘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儿子体质差,经常感冒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生曾建议我用吸入疗法治疗,可是我觉得吸入疗法含有激素,担心孩子用了不好。现在,儿子六岁,将近一年没有哮喘发作,只是偶尔有些咳嗽。咳嗽时,我赶紧给他吃点治咳嗽的药就没事了。但我不知道他以后还会不会哮喘发作。看了你们介绍的吸入疗法后,我犹豫了,儿子是否必须使用吸入疗法来预防哮喘发作呢?   毫无疑问,信中提到的患儿必须应用规范的预防性吸入疗法。   哮喘属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整个病程就像这位读者在信中所描述的那样,病情反复交替,在缓解期必须针对气道慢性炎症的病根,予以长期预防治疗,才能阻断急性发作的反复发生,切忌消极等待至急性发作时才予以临时应急治疗。      吸入激素,不可与全身使用激素混为一谈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但吸入激素不可与全身使用激素混为一谈。长期全身使用激素(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有较多不良反应,如抑制儿童生长发育、肥胖、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消化道溃疡、易于感染等,令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吸入糖皮质激素却大不一样,这种疗法的诞生与发展,使哮喘的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观。与全身使用激素相比,吸入糖皮质激素除给药途径不同外,其分子结构也不相同。由于分子结构的改进,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①在气道局部的抗炎作用明显增强。常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如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的局部抗炎作用,是全身使用激素(地塞米松)的500倍;布地奈德(普米克)和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的局部抗炎作用,约为地塞米松的1000倍。故吸入糖皮质激素仅需极小剂量(约为全身激素用量的1/30~1/20),即能发挥有效的抗气道炎症作用。   ②全身吸收后在体内快速被灭活。糖皮质激素经吸入后仅有小部分(约10%~30%)能进入肺内起作用,而大部分停留于口咽部。该部分药物经吞咽进入胃肠道被吸收,具有产生全身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但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由于分子结构的特点,吸收后经肝脏快速被灭活,从而可避免全身不良反应。目前已有较充分的证据证实,常规推荐剂量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   因此,吸入糖皮质激素既能在呼吸道局部产生较强的抗炎效果,又可减少或避免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但不少患儿家长甚至临床医生由于不了解全身使用激素与吸入激素的区别,将两者混为一谈,造成不必要的“恐激素心理”,以致拒绝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用后漱口,将不良反应减至最低      目前我国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普及率相当低,据2000年一项名为“亚太地区哮喘的透视及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哮喘患者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者仅占6%。同年由中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对我国31个省、43个城市,共~14岁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哮喘儿童吸入激素者占37.13%。本次调查主要为医疗水平较高的城市,而医疗水平较低的贫困地区及农村,则远远达不到该水平,且部分地区根本未开展吸入疗法。   如上所述,糖皮质激素经吸入后,仅有小部分能真正吸入气道内发挥作用,大部分则停留于口咽部,该部分药物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而且具有经吞咽进入胃肠道被吸收,从而产生全身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并可导致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声嘶、咽痛等局部不良反应。故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应及时漱口,将沉积于口咽部的药物清除。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的好处毋庸置疑。长期预防到底要持续多久,目前国内外均无统一的标准,应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约60%的儿童在青春发育期哮喘症状会明显改善(部分可以消失),若接受规范治疗,则症状会改善得更明显。对于成人哮喘患者,一般建议终身治疗,但剂量可以逐渐减少。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主张吸入激素至少用至症状完全缓解后一至三年。目前尚无确切的停药指标,有学者建议,若进行组胺(或氨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为阴性或接近正常,可考虑停药。
范文八:【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的方法, 评价色甘酸钠针和特布他林针以及酮替芬片组治疗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20 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3组。酮替芬片组40 例, 实验组采用色甘酸钠针治疗40例, 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针治疗40例。经过1周的治疗疗程, 观察疗效。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对各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 酮替芬片组有效率 52.50%, 色甘酸钠针治疗组有效率 89.50%, 特布他林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 色甘酸钠针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特布他林针以及酮替芬片组, P值分别为0.005和0.001;单独用特布他林针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酮替芬片组, 两组χ2检验, P值为0.009。在三组治疗过程中, 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色甘酸钠针治疗哮喘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用特布他林针的有效率。同时,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色甘酸钠针;特布他林针; 哮喘;疗效分析   哮喘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炎性细胞浸润, 上层基底膜增厚及气道黏膜水肿, 上皮脱落混合细胞碎屑, 黏液分泌增加, 黏膜纤毛功能障碍, 进而引起支气管黏膜肥厚与支气管内黏液栓塞, 以上病理变化的结果造成气道腔狭窄, 致使气道阻力增加, 出现哮喘[1]。2012年7月~2013年6月, 作者用色甘酸钠针以及特布他林针和酮替芬片的方法对120例哮喘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分析, 以便探索色甘酸钠针和特布他林针治疗哮喘的优势、价值, 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的12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5~75岁, 平均年龄(42.8±16.5)岁, 其中女性患者59例, 男性患者61例;平均病程3年。   1. 2 治疗方法 酮替芬片年幼儿口服0.5 mg, 1~2次/d, 成人l mg, 2次/d, 若困倦明显者可1 mg, 每晚1次, 连用7 d;实验组采用色甘酸钠针2 mg、5 mg/揿气雾剂(每次2揿)3~4次/d吸入。对较重者哮喘如用色甘酸钠、丙酸培氯松气雾剂吸入不易控制时, 亦可用色甘酸钠溶液雾化吸入3~4次/d, 20 mg/次, 连用7 d;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针25 μg/揿雾化吸, 2次/d, 连用7 d。   1. 3 统计学方法 通过χ2检验两两比较的方法, 检验水平 α=0.05, 利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 酮替芬片组有效率 52.50%, 色甘酸钠针治疗组有效率 89.50%, 特布他林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 色甘酸钠针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特布他林针以及酮替芬片组, P值分别为0.005和0.001;单独用特布他林针治疗组的有效剂高于酮替芬片组, 两组χ2检验, P值为0.009。在三组治疗过程中, 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体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在0.1%~32%之间, 差异接近300倍, 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基因、年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种族、工业化、城市化、室内装修、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2]。气道高反应即气道对各种特异或非特异刺激的反应性异常增高, 哮喘患儿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即刻反应(Ⅰ型变态反应)及持续反应[3]。目前认为, 持续气道高反应主要与气道炎症有关, 而炎症时气道高反应的机制主要与炎症介质有关, 研究发现气道对组胺, 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与哮顺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平行的, 这些又与神经调节紊乱, 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4]。   已知支气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并在大脑-下视丘-垂体的调节下保持着动态平衡, 正常人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取决于胆碱能受体的兴奋状态, 而哮喘患儿则没, 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5]。α肾上腺素能神经活动增强, 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低下或被部分阻滞, 由于这些异常, 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的亢进, 是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6]。   大多数学者认为哮喘的发病与自身抵抗力下降相关[7]。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 但结果是不确定的, 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试验, 有相关研究发现, 在色甘酸钠针的治疗下, 能有效促进哮喘皮损活化T细胞的凋亡。对严重的急性哮喘和难以控制的慢性哮喘, 可口服半衰期短的激素如强的松等, 采用高剂量、短疗程的方法,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色甘酸钠针治疗哮喘具有疗效好, 见效快的优点。   作者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 在120例的哮喘患者中, 酮替芬片组有效率 52.50%, 色甘酸钠针治疗组有效率 89.50%, 特布他林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 色甘酸钠针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特布他林针以及酮替芬片组, P值分别为0.005和0.001;单独用特布他林针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酮替芬片组, 两组χ2检验, P值为0.009, 在三组治疗过程中, 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色甘酸钠针治疗哮喘疗效明确, 治愈率高, 显效迅速, 复发率明显减少。同时, 使用色甘酸钠针治疗哮喘也比使用特布他林针患者出现耐药性和药物副反应的现象较少, 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值得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杜建钢,徐红星,竭琼菲,等.CD40-1C/T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分析.检验医学, 2013,(01):17-20.   [2] 童本利.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3,(06):195-196.   [3] 黄湘,谭家余,袁春雷,等.CHIA和CHI3L1基因变异与汉族哮喘发病的关系.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07):706-709, 717.   [4] 胡玲玲.孟鲁司特联合中药平喘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海峡药学, 2013,(06):213-214.   [5] 万明,黄丽.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17):.   [6] 周兰岛,解继胜,董光辉,等.百色市室内环境污染对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卫生统计, 2013, (03): 354-356.   [7] 梁福兵.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酮替芬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35):25-26.
范文九:有资料说,我国哮喘患者中94%没有得到合理治疗,从而使我国成为目前全球哮喘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而哮喘的患病率也一直在升高,并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疾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曾发出警告说,哮喘病人广泛使用的三种吸入式药物,经常使用可能导致哮喘病恶化甚至死亡。在这三种药当中,其中一种是国内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之一。这三种药物可以很快缓解哮喘症状,因此初次发病的患者会经常使用。但是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这些药会导致哮喘恶化,肺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药物治疗哮喘的确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哮喘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绝对的特效药。病人应该听从医生的   治疗方案,千万别随意停药,只要规范治疗,九成以上的哮喘都是能控制的。      有效使用药物是关键      哮喘病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非特异性炎症,药物治疗是哮喘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有效地使用药物是治疗的关键。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治本的药物,主要指激素类气雾剂。由于气雾剂的喷射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气道,局部作用强,因此效果明显。这类药物是通过抑制气道黏膜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哮喘的治疗十分有用。   第二类就是治标的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另外还有口服激素、静脉注射激素等药物。由于不少人对治疗哮喘常用药物类固醇有误解及恐惧,不含类固醇的“长效吸入气管舒张剂”成分哮喘药,近年的使用量愈来愈高。这些所涉药物的确为临床常用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愈哮喘,但科学系统用药就能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减缓肺功能恶化。因此,病人不应自行调校药物剂量或停药,应尽快与主诊医生联系,因为医生采用长效气管舒张剂时,多数会与抗炎药物一并处方。病人突然自行停药,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哮喘病人的药物治疗大多需要使用吸入器装置。这是因为哮喘属于肺部支气管疾病,与外界直接相通,故可使用吸入治疗局部用药,有效的药物直接到达病变局部,所需的药物剂量小,相对来说,作用快,副作用较少,不会产生所谓的药物依赖。      哮喘药物不能随便停用      目前的哮喘研究已经证实,采用规范的治疗,95%以上的哮喘患者可以达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但目前对哮喘的治疗上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很多患者只对哮喘的症状进行治疗,而不是针对其根本病因;患者对吸入性激素怀着莫须有的恐惧心理,擅自停药,不顺从医生的治疗方案,相信所谓的“秘方、偏方”等,因此,规范化治疗的宣传普及工作亟待加强。   治疗哮喘,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传统经典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选用药物。这种治疗方法有四个等级。如每月只发病一次,是比较轻的病情,这时候用药也不能太重;如果发病比较频繁,用药得相对加重,但是无论是病情轻还是重,必须坚持服药。   另外一种就是按需服药,但对这种观点还有一定的争论。所谓按需服药,是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有的病人只是季节性发作,指对特定的过敏原、在特定季节发作的哮喘,这种病人只需在发作前一个月吸入激素,并不需要天天都服药。这种治疗的好处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      学会自我管理      1 坚持治疗和监测   不管是哪种治疗,哮喘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在哮喘治疗中十分重要。哮喘患者及家属应知道哮喘病是怎么一回事,有哪些诱发因素、症状体征、病情严重性评价及合理用药等科普知识。   此外,哮喘的控制需要持续长期的治疗和监测,监测包括复核症状和多次测量肺功能。肺功能检查指标可以反映哮喘患者的病情,一种每天可在家里使用的简易肺功能检查仪器(峰速仪)十分适合哮喘患者用于自我监测病情,也可以定期到医院做肺功能检查。   若患者2~3个月无哮喘症状,肺功能指标达到了正常水平,此时应该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减少药物剂量,即降级治疗。反之,症状加重,肺功能指标下降,就要升级治疗。   2 多发季节注意预防   最好的制止哮喘发作的办法就是预防,而现在是冬季,正是哮喘的多发季节,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感冒和感染。   3 识别和避免触发因素   当常见的可触发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刺激因素从病人的生活环境中消除后,可以预防哮喘症状及住院情况并减少用药。   在所有室内外环境中,作为触发因素的变应源和刺激因素中,最常见的是尘螨、烟草烟雾、有皮毛的动物、蟑螂变应源、花粉和霉菌。其他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等。   4 避免感冒和感染   感冒和感染也可引发哮喘。因此,每年给中到重度哮喘病人注射流感疫苗;出现感冒的早期症状时即予短效吸入型β2剂治疗;早期使用口服皮质激素或增加吸入皮质激素的剂量;连续抗炎治疗数周以确保足够的哮喘控制;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减少感冒。      贴心提示:   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   1.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2.忌酒和过咸食物。   3.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猪肝、大豆等。   5.多吃含维生素A、C及钙质食物,如胡萝卜、韭菜、南瓜、大枣、番茄、青椒、青菜、豆腐、芝麻酱等。   如果能坚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的系统防治,大多数哮喘病人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并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相关链接: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状时隐时现,发作前数秒钟到数分钟可有黏膜过敏症状,比如鼻痒、眼睑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和干咳等。哮喘可以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类:   1.外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是患者对致敏原产生过敏的反应,致敏原包括尘埃、花粉、动物毛发、衣物纤维等等。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哮喘患者对上述各类致敏源都会产生同样敏感的反应,所以患者应该认清对自己有影响的致敏源。除致敏源外,情绪激动或者剧烈运动都可能引起发作。   2.内源性哮喘:内源性哮喘患者以成年人和女性居多,病发初期一般都没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而且症状往往与患上伤风感冒等普通疾病类似,有时甚至在皮肤测试中也会呈阴性反应。一般来说,内源性哮喘对药物治疗并没有外源性哮喘那样理想,而且即使经治疗后呼吸管道也不容易恢复正常。   (编辑/于菲)
范文十:支气管哮喘的特效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往往是和过敏源离不开的,除了日常的预防和避免过敏源以外,那么我们还应该积极治疗,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支气管哮喘的特效治疗方法。
专家解析: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但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喘病人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反之,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发生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注意事项:
1、在明确过敏原后应避免与其再接触。例如:如是由于室内尘埃或螨诱发哮喘的发作,就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晒被褥,而且应常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2、不宜在室内饲养猫、犬等小动物。
3、平时应注意孩子的体格锻炼,如常用冷水洗浴、干毛巾擦身等进行皮肤锻炼,以便肺、气管、支气管的迷走神经的紧张状态得到缓和。
4、加强营养,避免精神刺激,避免感冒和过度疲劳等对预防哮喘的发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做到以上几种护理措施,远离过敏源,注意平时日常的锻炼,这样会对您的病情有所帮助。
除了正确的护理积极的治疗也必不可少,支气管哮喘的特效治疗方法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这是一种很难以根治的顽疾,反反复复的发作是它最大的特点,所以在患有这种病就注定要长期服药。可是要长期服药就一定要远离那些激素药物,西医治疗就没有多少的优势了。对于这种反复的难以根除的疾病,中医的综合治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纯中药注射液,直接注射到最主要的穴位经络中,对久治不愈的急慢性支气管、痰多、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病人,具有长期控制的效果。针刺的机理作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穴位的开阖与传导作用,三者相结合,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与肺部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克服药物副作用,使药物作用呈几何倍数放大,通过穴位药物的循经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应,致肺部已发生功能障碍的生理活动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以上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效治疗方法的一些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积极防治哮喘对哮喘的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