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 抗生素用抗生素指标越高怎么办

感染“超级”耐药菌&停用抗生素竟痊愈
2小时前健康族
张老伯感染了超级,各种均无效,医院大胆停用所有抗菌药,竟打败超级,张老伯近日康复出院。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age.php?url=0DeoEpWJ5l&type=webp_580x000&net=wifi" STYLE="vertical-align: border: 0 font-size: 1 display: margin-right: margin-bottom: 20 margin-left: line-height: 1.5; width: 330 height: 204 background-image: url(file:///android_asset/www/img/main/ant_article_android_ph.png); background-attachment: background-size: 113 background-origin: background-clip: background-position: 50% 50%; background-repeat: no-"
ALT="感染&超级&耐药菌&停用抗生素竟痊愈"
TITLE="感染&超级&耐药菌&停用抗生素竟痊愈" />
七旬老人长期打抗生素
患者张老伯今年75岁,自从几十年前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生活便长期与、咳痰、喘息相伴,一直进行家庭氧疗。近半年,因上述症状加重,他成为医院ICU的常客,用尽各种高档抗生素,病情却没有明显改善。
1个多月前,张老伯再次入住某医院ICU,经过广谱抗生素抗炎、化痰、纠正等综合治疗半个月,症状仍缓解不理想。出院后病情日益加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晚上睡觉也不能平卧,就像有双手紧紧锁住了咽喉,让他难以呼吸。5月上旬入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时,张老伯病情危重,精神极差,呼吸困难,已无法正常交谈,需由家属推着轮椅行走。
白细胞升高至3万多
经检查,张老伯存在重症、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白细胞升高至3万多,是正常人的3~4倍,其他相关感染指标均明显升高,同时患者还有、、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等病发症。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荣艳说,因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致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而张老伯的痰培养结果证实他确实感染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该细菌对目前国内医院常用的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对此,南医大深圳医院进行科室总动员,检验科、临床药研所、中心ICU、急诊科、院感管理科等专家纷纷从各自专业角度给予建议。呼吸科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最终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停用所有抗菌药。
停用抗生素痊愈出院
这个方案听着有些匪夷所思:病人感染如此重,药都停了,如何治病?荣艳说,这是一种曲线救人策略。患者入院后已使用7天,致使感染的敏感细菌基本消灭,此时如果再继续给予抗生素,只能使敏感菌得到进一步的抑制,而为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创造了更好的疯长空间。此时停用抗菌药物,给残存的敏感菌一些生长的空间,用敏感菌的生长来抑制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使细菌谱重新分布,待敏感菌为优势细菌时,再给予敏感抗生素,使得所有细菌一举歼灭。同时,考虑患者存在菌群失调,给予加用抗真菌治疗,加强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
治疗方案很成功,张老伯病情好转,1周后除心电监测,可下地行走。2周后患者、咳痰症状基本缓解,胸闷、气喘症状明显改善,夜间可平卧入眠,平时治疗结束后可自行在病房内来回走动。很久没有这么舒服了。出院时,张老伯高兴地说。
如今张老伯出院已3周,每周定期在南医大深圳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访,一般情况良好,随访时他洪亮的声音和爽朗的笑声很难与入院时那个连头都抬不起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延伸阅读: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危害一: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
抗生素用得太多,也会让杀灭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的这种耐药性也是可以相互传播的,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耐药,同时亦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而且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的细菌、人体正常菌群的细菌与致病菌之间,通过耐药相互传播,使细菌耐药性复杂化。
危害二: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
抗生素的毒副反应最严重的是反应。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可引起眩晕、、;、卡那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等。而耳朵对抗生素的副作用最为敏感,比如、、最易影响耳朵毛细胞,而使听力下降。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
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可以引起一些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人体内的细菌主要存在肠道里。有的细菌是帮助消化的,有的则是寄生菌,它们存在于皮肤里、口咽部里、耳朵眼,这些与外界通着的地方,它们不是致病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寄生菌会变为致病菌。当体内,一旦有身体某部位感染,就极易恶化,甚至是可以死人的。
对于心内科医生而言,阿司匹林和可谓是某种程度上的左膀右臂。倘若这些臂膀闹罢工,身为医生应如何处置呢?请看本文——
作者:李沐梓
阿司匹林是防治的常用药物,以其价廉物美、疗效确切的优势备受医患青睐,但在长期规范治疗中,仍有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后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凝聚,发生心血管意外栓塞事件或复发性血栓事件,即“阿司匹林抵抗”。
文献报道,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约为5%~ 45%[1],产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尚不明,可能与、剂量不足、服用时间、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有关,至今尚无切实可行的方法处置阿司匹林抵抗。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age.php?url=0DeoEpEnvY&type=webp_580x000&net=wifi" STYLE="vertical-align: border: 0 font-size: 1 display: margin-right: margin-bottom: 20 margin-left: line-height: 1.5; width: 330 height: 193 background-image: url(file:///android_asset/www/img/main/ant_article_android_ph.png); background-attachment: background-size: 113 background-origin: background-clip: background-position: 50% 50%; background-repeat: no-"
ALT="感染&超级&耐药菌&停用抗生素竟痊愈"
TITLE="感染&超级&耐药菌&停用抗生素竟痊愈" />
此外,另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氯吡格雷也会产生“抵抗”的情况。在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仍有4.2%~31.0%[2]未得到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
为什么会发生抵抗?
无论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抵抗,这实际上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耐药”,即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药效逐步“失灵”。这种抵抗的发生十分复杂,不像通俗意义上细菌对产生的耐药性那么简单。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实际上可能是“剩留风险”问题。发生了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首先要排查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肥胖、冠脉支架及其他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等。此外,患者的依从性、剂量、剂型、服药时间及方法等方面也需要考量。
据休斯敦methodistdebakey中心Lev等[3]报道,阿司匹林抵抗者常可伴发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因而这类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增加,其最可能的机制是血小板反应性的全面增加。
如何处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
一、选择好适应证: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引起的血管栓塞是无效的,如心瓣膜及心腔内的赘生物、血管内的、空气及异物栓塞等;
二、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9312;不能坚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多见于出现胃肠道反应,但不应把腹泻、胃胀气、便秘等功能失调的症状都归于阿司匹林。事实上,精确的肠溶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很少发生胃肠道反应,即使出现也可通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处理;
&#9313;间断服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这种现象常见于老年患者;定时、定位服药可避免间断服药的发生,高龄老人可在家人的提醒下服药;
&#9314;剂量不足,阿司匹林剂量过小或不能坚持长期服药也是导致“抵抗”的重要原因;
&#9315;同时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及激素等也会导致抵抗的发生;
&#9316;不良生活方式及其他高危因素,如吸烟、肥胖、髙血压、血脂及异常等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戒烟及维持血压、血脂、等的理想水平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抗栓作用;
&#9317;阿司匹林与联合应用(双抗)可明显减少单药治疗出现的抵抗而提高疗效[4]。严重血栓性疾病还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三抗”疗法,即加用替罗非班或西洛他唑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正确认识抗生素使用“法则”,让孩子避免“伤害”!_育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7,760贴子:
正确认识抗生素使用“法则”,让孩子避免“伤害”!收藏
医生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两类宝爸妈,有的非常依赖抗生素,甚至在孩子还未正式看病前就服用抗生素,来“控制病情”。而另外也有部分宝爸妈一听要给孩子吃抗生素就害怕、抵触,或者稍用两天赶紧停药。抗生素不是万能灵药,可也不是洪水猛兽。为了避免用药出现偏差,充分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法则”和基本概念是父母必要的功课。01什么是抗生素?首先各位家长一定要明确了解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菌,只针对细菌和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病毒不是抗生素能够杀掉的。2抗生素能退热吗?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万能药,它只针对细菌和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病菌,不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对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抗生素没有杀灭病毒的功效。若发热确定是病毒感染,通常不应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仅不会缩短病毒感染病程,反而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病痛。抗生素不是退热药物!千万不要根据发热程度或期限作为选择抗生素的标准,而应根据病因来对待。3反复感冒咳嗽是不是需要用抗生素?对于反复呼吸道病症(咳嗽、发热)的孩子,应该进行免疫功能+过敏原的检查。如果真是免疫功能低下,应该使用免疫增强剂;如果是过敏,需要去除过敏原和抗过敏治疗。不要遇到孩子发热、咳嗽就纠结于是否是细菌感染,是否该使用抗生素。4有炎症就可以用抗生素吗?发热是炎症所致的说法完全正确,但炎症并不意味着是细菌感染。病菌(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外伤、过敏等都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比如:咽部红肿可以是病毒感染所致,也可以是细菌感染所致,还可以是严重哭闹局部受到机械刺激所致。若将炎症形容为一个社区,细菌感染也就是其中几栋房子罢了。感染的严重程度不是以病毒或细菌感染作为标准,应该以感染程度作为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化验可反映感染程度。其实,孩子的难受程度是反映感染严重程度的最好指标。如孩子精神状况好,即使高热也不用过于着急;如孩子精神状况差,即使不发热也应看医生。5如何从化验单判断是否需要抗生素?孩子出现发热等情况一般24小时后,血常规才能有所反映。建议发热24小时后再进行血液检查。如果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超过15,其中中性粒细胞超过80%,且C反应蛋白超过30才有可能考虑细菌感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根据孩子的病史、表现,再结合化验决定。化验仅是辅助检查。发热时,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低,特别是低于正常值低限,此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说明是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若病毒感染并不严重,非单纯疱疹、EB病毒等,也不需用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后2~4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恢复正常,不需用升白细胞药物或免疫增强剂。6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有什么危害?在我们人体内,到处都有细菌,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口腔内、耳朵里、鼻子里、肠道里存在很多细菌,这些细菌我们叫正常细菌,它们和我们人类是共存的。如果我们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容易导致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拉肚子,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会使霉菌得以滋生,用了抗生素反而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但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真正危害还在于加剧细菌耐药的情况。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起到了筛选耐药细菌的作用。随着突变,少部分细菌产生新的耐药基因,它们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压力下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久而久之,耐药细菌就会越来越多,抗生素对它失去了治疗效果。如果过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就会增加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抗生素的机会,从而加快耐药菌群的扩张。不仅如此,绝大多数抗菌药物都不能杀死的“超级细菌”也产生了。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医生针对疾病的特点,应用专业知识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作为家长,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自己决定是否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经过医生的判断再使用。2.不要自己停药或减量。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催生细菌的耐药性。3.不要追求新的、高档的抗生素药物。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感染用什么抗生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