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针或可3个月内不3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病

打一针或可3个月不染艾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4日电 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的研究团队4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将来人们只要打上一针,就有可能3个月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研究人员认为,使用这种药物可成为开发出艾滋病疫苗前的过渡方案。
原标题:打一针或可3个月不染艾滋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4日电 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的研究团队4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将来人们只要打上一针,就有可能3个月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研究人员认为,使用这种药物可成为开发出艾滋病疫苗前的过渡方案。这项研究当天在波士顿举行的一个艾滋病会议上公布,并已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站上在线发表。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闻名的何大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成果将会对艾滋病预防努力给予巨大推动。”何大一说,这种叫做GSK744LA的药物还没有进行人体测试,但利用猕猴进行的实验表明,“该药的效果足以在人体内维持3到4个月,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药物应该每个季度注射一次”。何大一说,这是一种叫做预防性投药的治疗方案,不同于疫苗,这种方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群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又能解决以往治疗方法难以长期坚持的问题。对这一新发现,艾滋病治疗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罗伯特·格兰特对《科学》杂志表示,它将会成为艾滋病预防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在我所知道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中,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不过,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菲利普·约翰逊认为,即便3个月打一针,要想坚持也有困难,“长期来看仍不可行”。何大一则告诉记者,艾滋病疫苗“依然非常、非常遥远”,因此在疫苗成功开发前,他们的方案可用于“中间的过渡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
最新播报:
新药物一针或可预防3个月不染艾滋病
新华网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林小春)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的研究团队4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将来人们只要打上一针,就有可能3个月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研究人员认为,使用这种药物可成为开发出艾滋病疫苗前的过渡方案。
这项研究当天在波士顿举行的一个艾滋病会议上公布,并已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站上在线发表。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闻名的何大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成果将会对艾滋病预防努力给予巨大推动。”
何大一说,这种叫做GSK744LA的药物还没有进行人体测试,但利用猕猴进行的实验表明,“该药的效果足以在人体内维持3到4个月,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药物应该每个季度注射一次”。
在为期8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在实验开始阶段和第四周给8只猕猴各注射一次这种药物,然后用与人类艾滋病病毒相似的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攻击猕猴,每周攻击一次,实验结束时发现8只猕猴都健康无恙。在对比实验中,没有注射药物的猕猴则全部感染。
何大一说,这是一种叫做预防性投药的治疗方案,不同于疫苗,这种方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群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又能解决以往治疗方法难以长期坚持的问题。
对这一新发现,艾滋病治疗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罗伯特·格兰特对《科学》杂志表示,它将会成为艾滋病预防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在我所知道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中,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不过,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菲利普·约翰逊认为,即便3个月打一针,要想坚持也有困难,“长期来看仍不可行”。
何大一则告诉记者,艾滋病疫苗“依然非常、非常遥远”,因此在疫苗成功开发前,他们的方案可用于“中间的过渡期”。接下来,他们将与葛兰素史克公司一道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预计明年可获得这种长效药物的更多安全性数据。此外,他们也计划在其他国家的高风险人群中开展类似临床研究。
[责任编辑:研究新突破 打一针可3月不染艾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美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继研发出鸡尾酒疗法后,在艾滋病预防药物研究上又取得突破,与研究团队透过动物实验研发出长效预防艾滋病毒的注射药物,估计人类接受一剂注射后,药效长达3个月,预料今年展开人体测试。香港大学专家认为该预防药物属突破,省去现有预防药物要每日用药的麻烦。
原标题:研究新突破 打一针可3月不染艾滋
全球在前年约有23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香港去年有559人受感染,是1984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何大一及其美国洛克菲勒大学Aaron Dia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团队,近日在波士顿发表长效预防艾滋病药物研究。该药物以另一款新近推出、供艾滋病带菌者服用的药物为基础,能抑制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细胞,预防病毒感染。何大一团队以猕猴做两个阶段的动物实验,首阶段分别有两组猕猴,每组8只,其中1组每周注射2剂药物,另1组则无药物保护。研究人员每周都会为所有实验猕猴注射类人猿及人类HIV病毒的混种SHIV病毒,8周后发现有接受药物注射的猕猴全部无感染,无接受药物的则全数被感染。第二阶段的实验则测试药物有效期,12只猕猴会先接受1剂药物注射,然后每星期被注射SHIV病毒,直至猕猴被感染为止,结果药物至第10周才失效。实验证明该药有助猕猴抵抗SHIV,相信亦有助人类抵抗HIV病毒。何大一指出,药物在猕猴体内的失效速度较在人体快,相信人类服用后,药效约为3个月,药物暂时未见有明显副作用。美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继研发出鸡尾酒疗法后,在艾滋病预防药物研究上又取得突破,与研究团队透过动物实验研发出长效预防艾滋病毒的注射药物,估计人类接受一剂注射后,药效长达3个月,预料今年展开人体测试。香港大学专家认为该预防药物属突破,省去现有预防药物要每日用药的麻烦。今年起为高危群体测试药物将于今年内在美国、南非及巴西等地进行人体临床测试,预料需招募175人,又计划明年在北京等内地城市,为高危的男男同性恋者群体测试,以及为非洲的高危异性恋者群体测试,但大规模测试则要等3年。香港大学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表示,现在的预防艾滋病需每天服药,新药有效期则长达3个月,可省去麻烦。现在的预防药物只得九成保障,而新药则能完全预防,综合而言属预防药物上的突破。陈志伟相信,今次药物测试的成功,或意味未来数年会有让艾滋病带病菌者服用的长期有效治疗药物面世,令带菌者毋须每日服药。何大一的团队日后将进行过千人的实验,需多个学术机构协助。香港医管局传染病中心认为,如该药完成人体测试,相信只需一年便可在美国注册,香港则会在药物有两个地方的注册后才会引入。 (中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何大一研究团队新型药物:打一针或可3个月不染艾滋
 来源: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4日电
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的研究团队4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将来人们只要打上一针,就有可能3个月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研究人员认为,使用这种药物可成为开发出艾滋病疫苗前的过渡方案。
  这项研究当天在波士顿举行的一个艾滋病会议上公布,并已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站上在线发表。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闻名的何大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成果将会对艾滋病预防努力给予巨大推动。”
  何大一说,这种叫做GSK744LA的药物还没有进行人体测试,但利用猕猴进行的实验表明,“该药的效果足以在人体内维持3到4个月,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药物应该每个季度注射一次”。
  何大一说,这是一种叫做预防性投药的治疗方案,不同于疫苗,这种方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群降低感染艾滋病几率,又能解决以往治疗方法难以长期坚持的问题。
  对这一新发现,艾滋病治疗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罗伯特·格兰特对《科学》杂志表示,它将会成为艾滋病预防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在我所知道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中,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不过,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菲利普·约翰逊认为,即便3个月打一针,要想坚持也有困难,“长期来看仍不可行”。
  何大一则告诉记者,艾滋病疫苗“依然非常、非常遥远”,因此在疫苗成功开发前,他们的方案可用于“中间的过渡期”。
[责任编辑:赵瑞]
一周图片排行榜
动动手指扫一扫 赢奖品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