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猪有性疾病靠什么传染染人的疾病吗

1、豚鼠患狂犬病会有什么症状?2、豚鼠患鼠疫会有什么症状?人感染狂犬病、鼠疫有什么症状,有什么救护措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饲养的鼠不太会有,而且啮齿类动物鲜少感染狂犬病,除了海狸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至,跳蚤传播,只要你的豚鼠每周做好清洁卫生,有何来鼠疫,而且鼠疫多是地底家鼠为传播主要物种,豚鼠没聼过,至少豚鼠是没有野生的,人饲养的东西只要严格控制就没有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天竺鼠]天竺鼠--常见疾病防治
[天竺鼠]天竺鼠--常见疾病防治
天竺鼠--常见疾病防治&  豚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如有以下几种。  一、沙门氏菌病(Salmonella Disease)  1、分布  沙门氏菌对脊椎动物有广泛的感受性,是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豚鼠感染后可呈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小鼠、大鼠感染后,可长期不表现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状态,兔、沙鼠、地鼠很少感染本病。  2、病原  本病的致病菌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37℃培养24小时可长出1~3毫米的光滑菌落,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运动性,在葡萄糖、山梨醇、甘露醇中常产酸、产气。  3、流行病学  健康豚鼠可通过消化道感染,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是本病的传染源,而苍蝇、野鼠、鱼粉等可导致上述物品的污染。菌株的毒力、血清型,菌的数量、感染途径,动物的年龄、品系、机体免疫功能情况,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营养改变、实验处置等因素均可影响本菌的致病性和动物的敏感性。  4、 临床症状  感染沙门氏菌的豚鼠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急性感染型、亚急性型、隐性感染型三种类型。感染型呈急性经过,临床症状非特异性,病鼠常食欲不振、被毛逆乱、体重减轻、眼有分泌物、呼吸困难、流产、排软便等,一般于几天内死亡。亚急性经过的豚鼠常表现腹部膨胀、腹泻、结膜炎等。隐性感染型的豚鼠可表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轻微症状。  5、病理解剖  解剖可见急性感染型死亡的豚鼠肝、脾、淋巴结及肠淤血肿大并有灶性坏死,肠内多液体和气体。亚急性经过和慢性经过的病例脾脏肿大,肠、肝充血肿大,可有明显的黄色坏死灶,回肠部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突起。  病理学检查可见急性病例的肠粘膜上皮坏死出血,肠粘膜固有层的组织中充血及嗜中性细胞浸润。亚急性经过和慢性经过的病例可见肝细胞坏死,在坏死灶和肝窦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并有肉芽肿形成。  6、诊断  本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解剖学特点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再进行细菌培养而确诊。选结肠、直肠或胆囊内容物接种于去氧胆盐琼脂平皿和亚硒酸盐肉汤中37℃有氧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该细菌不能利用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应用多价O和H抗血清,做玻片凝聚试验检查抗体可作为辅助手段。  7、预防  本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严格饲养管理,饲料严防野鼠污染,加强饲养中各个环节的消毒灭菌,注意饲养人员的带菌状况检查,以及利用剖腹产手术建立无本病的鼠群。  8、治疗措施  ① 氯霉素注射液 10-15 毫克汗克体重,肌肉注身。对无呕吐的患豚鼠可口服 ,20 毫克 / 千克体重, 2 次/日。  ② 卡那霉素 5 万单位 / 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2 次/日。  ③ 庆大霉素 1 万单位 / 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 次/日。  ④ 映喃陛酮 10 毫克 / 千克体重,口服, 2 次/日。  ⑤ 对不食、脱水、酸中毒的患豚鼠可用 25 %葡萄糖注射液 10 毫升、 5 %碳酸氢钠注射液 5 毫升,复方盐水 40 毫升,静脉或腹腔注射。  ⑥ 肠道出血的豚鼠,可用维生素 K3 2-4 毫克 / 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s)  豚鼠巨细胞病毒多引起豚鼠的隐性感染,其感染特征和致病机理与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相似,因此常用作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的动物模型。  1、病原  豚鼠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属疱疹病毒科乙型疱疹病毒亚科, 为双股DNA病毒。CMV对乙醚、反复冻融相对稳定。在-70℃可长期保存。  2、流行病学  CMV可经接触和血源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它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大鼠、小鼠等动物不易感。  3、临床症状  豚鼠感染后,多呈隐性状态,不表现临床症状。实验条件下可见被毛粗乱、发育迟缓等症状。  4、病理  解剖可见病鼠脾脏充血肿大,唾液腺肿大,胸腺发育迟缓。  组织学可见唾液腺导管细胞变性,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导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脾脏散在灶状出血,嗜中性细胞浸润。胸腺T细胞减少。  5、诊断和预防  本病的诊断应依据组织学观察唾液腺导管细胞内的特异性的嗜酸性包涵体。也可利用豚鼠胚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进而血清学检查CMV抗原。  本病的预防可利用CMV弱毒苗接种豚鼠,使之产生免疫力, 然后用剖腹产技术建立无CMV的洁净豚鼠群。进而依靠严格的饲养管理措施保持豚鼠的无CMV状态。还可投用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或泰乐菌素,连续用药14天。  三、颈淋巴结炎  1、病原和流行病学  颈淋巴结炎的病原是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 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常成对或短链状出现。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本病的另一病原是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通过眼结膜途径,可导致典型的颈淋巴结脓肿和上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气管两侧,可见肿大的淋巴结。病鼠消瘦,食欲减退,懒动,呼吸困难,鼻腔有浆液性分泌物,孕鼠发生死产和流产。  3、病理  解剖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内充满脓汁,有时可见胸腔积水,肺呈大理石样病变。  4、诊断  通过本病特异的临床症状可得到初步诊断。然后通过细菌培养、分离和生化鉴定可确诊。  5、预防  本病的预防可通过剖腹产技术,建立无本病的SPF鼠群, 严格管理屏障饲养系统,从而彻底排除本病的发生。  6、治疗  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现发病者建议淘汰。  四、肺炎  1、病原  豚鼠的肺炎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如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其中以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危害最大。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一般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常常带有本菌,是潜在的感染源。豚鼠感染后病菌可存在于上呼吸道,当有运输等应激因素而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发病。本菌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无芽孢,有运动性。通过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物品及呼吸飞沫而被传染。豚鼠饲料中维生素C 的缺乏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本菌大量繁殖而致动物发病。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常成对或短链存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和农产品及林产品中,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及呼吸道内也常见,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常于动物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爆发性流行。  豚鼠肺炎一般并发链球菌病,豚鼠肺炎链球菌病,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侵害豚鼠吁呼吸器官与腹腔为特证的一种豚鼠传染病。一养殖户的4只豚鼠死于本病。鉴于临床上豚鼠死于本病的报道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  豚鼠食欲废绝,可视粘膜苍白,咳嗽,呼吸有罗音,流鼻涕.被毛粗乱,消瘦。  二、剖检变化  肺弥漫性出血、水肿、实变,胸膜增厚,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腹水增多混浊,肝肿大、脂肪变性,脾肿大。  三、实骏室检验和治疗  1.镜检肺肝脾等病变组织触片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成对(少数单个)排列的球菌。  2.分离培养取肺肝脾腹水等病料接种血琼脂平板与血清清汤,于37℃培养24小时。血平饭上长有圆形、透明、湿润、扁平的小菌落,有a血环,血清肉汤呈均匀混浊;培养物镜检,所见细菌形态与上述镜检的相符。  3.生化试验菊糖发酵试脸产酸不产气。胆汁溶菌试验阳性。乙基氢化胫基奎宁敏感试验,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6.7毫米,即该菌可被乙基氢化胫基奎宁抑制。  4.使用人用的头孢类口服抗生素拌料饲喂或灌服,用量要根据体重来计算,一般一只600g体重的豚鼠每次1毫升,每天三次,配合配合相应的化痰、平喘药治疗如祛痰止咳冲剂(每次1g,日两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治愈。  四、小结  1.很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形态、墙养待性反生化试拉,可以确诊为豚以肺炎链球菌病。  2.据记载,豚鼠对肺炎链球菌有抵抗力。本批豚鼠,因长期喂养于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感染肺炎链球菌病,导致肺脏严重损害而死亡。  3.现实操作中,遇到有病豚鼠,要马上隔离,能治疗就治疗,不能治疗就淘汰。对同池豚鼠要进行上述药物治疗几天,并进行养殖池消毒工作。兔子、竹鼠也可参考治疗。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1、病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空气、人和动物的体表,是人和动物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形,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可产生具有致病作用的α和β溶血毒素。对干燥有抵抗性。  2、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动物皮肤、粘膜、上呼吸道、肠道的常在菌群,可通过接触传播,不良的卫生条件和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也是微生物控制级别较高的实验动物应清除而较难清除的主要病菌。  3、临床症状  动物发病后常引起肺炎,败血症,形成体内多处器官的脓肿和炎症。  当动物皮肤有伤口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经伤口侵入,并形成皮炎、溃疡和脓肿。豚鼠感染后,常发生口唇炎,剥脱性表皮炎,关节炎。在足底,则形成痂皮,进而发炎肿大,直径可达1~3cm,然后可形成溃疡,在关节腱膜部位发生炎性浸润。使用金属网底笼具饲养时,由于豚鼠体重的压迫,常发生擦伤,易发生感染。  4、病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害部位呈弥漫性组织炎、坏死及肉芽肿。切片可见大型革兰氏球菌凝块,组织内嗜中性细胞浸润,因组织坏死而发生化脓灶。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可很容易地确诊。  6、预防  保持屏蔽饲养条件,饲养人员隔离衣及时清洗消毒,饲养室用具定期消毒。这些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7、治疗  对病豚要及时隔离治疗。患病豚场的健康兔可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灭能苗,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毫升,也可采用药物预防。抗生素和磺胺药如庆大霉素、青霉素、四环素、长效磺胺等都可应用。但要注意,金色葡萄球菌可产生抗药性;有条件时可作抑菌试验,以确定最敏感药物。局部脓肿按一般外科彻底处理。    六、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病)肺炎型(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呈卵圆形的短小杆菌。组织病料涂片,经姬姆萨或瑞特氏法染色,菌体两极着色较深。  流行特点:30%~75%的豚鼠上呼吸道粘膜和扁桃体带有巴氏杆菌,但无症状。当各种因素(气温突变、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等)使豚鼠体抵抗力降低时,体内的巴氏杆菌大量繁殖,其毒力增强,从而引起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较为多见,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  症状和病理变化:症状和病变因病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与病程不同而异,常分为以下几型。  败血型:多呈急性经过,常在1~3天死亡。精神沉郁,不食,体温40℃以上,呼吸急促,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有时发生下痢。死前体温下降,全身颤抖,四肢抽搐。有的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剖检可见:鼻粘膜充血并附有粘稠分泌物;喉与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其管腔中有红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肝肿大,淤血,变性,并常有许多坏死小点;肠粘膜充血、出血;胸、腹腔有较多淡黄色液体。  亚急性常由鼻炎型与肺炎型转化而来,病程约1~2周,终因衰竭而死亡。主要症状为流粘脓性鼻液,常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稍高,食欲减退。有时见腹泻,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剖检可见:肺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甚至有脓肿形成;胸腔积液;鼻腔与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并附有粘稠的分泌物;淋巴结色红、肿大。  鼻炎型:比较多见,病程可达数月或更长。主要症状为流出浆液性、粘液性或粘脓性鼻液。病豚鼠常打喷嚏和咳嗽,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围的被毛潮湿、粘结甚至脱落,上唇和鼻孔周围皮肤发炎、红肿。粘脓性鼻液在鼻孔周围结痂和堵塞鼻孔,使呼吸困难并发出鼾声。如病菌侵入眼、耳、皮下等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和乳腺炎等。剖检可见:鼻粘膜潮红、肿胀或增厚,有时发生糜烂,粘膜表面附有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鼻窦和副鼻窦粘膜也充血、红肿,窦内有分泌物积聚。     肺炎型:常呈急性经过。虽有肺炎病变发生,但临诊上难以发现肺炎症状,有的很快死亡,有的仅食欲不振、体温较高、精神沉郁。肺病变的性质为纤维素性化脓性胸膜肺炎。眼观,病变多位于尖叶、心叶和膈叶前下部,包括实变、膨胀不全、脓肿和灰白色小结节病灶。肺胸膜与心包膜常有纤维素附着。  中耳炎型:也称斜颈病。单纯的中耳炎常无明显症状,但如病变蔓延至内耳及脑部,则病豚鼠出现斜颈症状,严重时豚鼠向头颈倾斜的一侧滚转,直到抵住围栏为止。如脑膜和脑实质受害,则可出现运动失调和其他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化脓性鼓室内膜炎和鼓膜炎。一侧或两侧鼓室内有白色奶油状渗出物;鼓膜破裂时这种渗出物流出外耳道。如炎症由中耳、内耳蔓延至脑部,则可见化脓性脑膜脑炎变化。  其他病型:豚鼠巴氏杆菌病也可表现为化脓性结膜炎、子宫内膜炎(母豚鼠) 、附睾与睾丸炎(公豚鼠)以及各处皮下与脏器的化脓性炎症。眼结膜和子宫粘膜呈化脓性卡他变化,其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子宫腔积脓。其他组织器官主要是脓肿形成。  鉴别诊断:本病因表现多种病型,故应和下列疾病鉴别。  豚鼠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虽有卡他性鼻炎或肺脓肿。但无中耳炎,病原为多形态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葡萄球菌病:主要病变为脓肿和脚皮炎。脓肿多发生于皮下和肌肉,肺和其他内脏少见。无化脓性鼻炎、中耳炎等病变。  防治:  (1) 豚鼠群应自繁自养,禁止随便引进种豚鼠;必须引进时,应先检疫并观察1个月,健康者方可进场;  (2) 加强饲养管 理与卫生防疫工作,严禁畜、禽和野生动物进场;  (3) 有本病的豚鼠场可用豚鼠巴氏杆菌苗或禽巴氏杆菌苗作预防注射;  (4) —旦发现本病,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淘汰和消毒措施;  (5) 治疗可用以下药物:链霉素每公斤豚鼠体重5万~10万单位、青霉素2万~5万单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一日2次,连用3天;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豚鼠4万单位,1次肌肉注射,—日2次,连用3天;磺胺二甲基嘧啶(sm、)内服量每千克体重0.1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量每千克体重0.07克,每日2次,连用4天。  预防:  本病的预防应依靠建立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可通过剖腹产建立无巴氏杆菌的豚鼠群。  七、体内寄生虫  1、豚鼠艾美尔球虫(Eimeria caviae)  该球虫是寄生于豚鼠的唯一的艾美尔球虫,易在幼鼠中流行。感染豚鼠出现腹泻,甚至死亡。剖检可见肠炎,肠出血,盲肠粘膜增厚,有斑状出血点和含有虫体的白斑。维生素C缺乏,长途运输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治疗方法:地克珠利 ,广谱苯乙腈类抗球虫药,以每百公斤饲料混1/千地克珠利预混剂100克;氯苯胍,每百公斤饲料拌药15克。以上两种药物轮换,地克珠利使用7-8个月后,换氯苯胍用4-5个月。上述药物也可用于治疗,一般用预防剂量的2~3倍。在治疗豚鼠球虫病时,可用1/千地克珠利预混剂,每百公斤饲料加400-500克拌匀,撤出其它饲料和饲草,连续用药2-3天,待发病得到控制后改为正常预防量。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养豚鼠既喂料又喂草,在用药预防豚鼠球虫病时,应在饲料中增加用药量,否则会出现用了抗球药仍有豚鼠发生球虫病。在众多抗球虫药中,含有马杜霉素的各种剂型的药,不能用于豚鼠,否则会发生中毒死亡。  2、有钩副盾皮线虫(Paraspidodera uncinata)  是豚鼠常见的蠕虫。虫体寄生于盲肠和结肠。卵呈卵圆形,壳厚,有蛋白膜。豚鼠通过吞噬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虫卵经6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其生活史为直接型,无复杂的体内移行过程。  感染豚鼠消瘦,而无特异性症状。查找并鉴定虫体、虫卵可确诊本病。  豚鼠体内寄生虫的预防应做好饲料和垫料的消毒工作,防止饲养用具、饲料、垫料的污染。  治疗的方法:采用动物内外杀虫王拌料饲喂即可解决。  八、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疥螨(Trixacarus caviae)和豚鼠食毛蚤  是豚鼠主要的体外寄生虫,可引起豚鼠脱毛、角皮增生、消瘦、虚弱,发生皮炎、贫血。蚤及其卵附于豚鼠毛上,肉眼可见。疥螨主要寄生于豚鼠的颈、肩和下腹部皮肤,引起瘙痒,进而继发感染。  体外寄生虫的检查可直接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被毛和皮肤,也可检查皮肤刮屑。另外利用寄生虫的趋热性,在动物死后,尸体变凉,寄生虫从被毛中爬出,直接观察虫体从而确诊。  治疗方法:采用动物内外杀虫王拌料饲喂即可解决。  九、坏血病  本病又称维生素C缺乏症,由于豚鼠不能合成维生素C,当饲料中完全缺乏维生素C时,在10~20天内会出现坏血病症状。此时豚鼠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二次细菌感染。  发病早期可见豚鼠被毛逆乱、懒动、食欲减退、脱水,进而腹泻、齿龈出血、伤口愈合慢、关节肿大挫伤而跛行。一般6周龄豚鼠症状较典型。  解剖可见骨膜下、皮下结缔组织、肌肉及肠道有出血,长骨近端骺软骨剥离。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可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饲料分析即可确诊。  治疗和预防方法:在饲料中连续添加D-抗坏血酸,没100公斤饲料添加20克。  十、膨胀病  多数因进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饮用污染水,采食露水未干的青菜类及水分含量过多的青菜,导致消化不良,多再现为腹部膨胀、精神不振、减少或停止采食、口唇苍白、粪便多而稀或水样、青绿、腥臭。防治方法:发现病体,立即隔离,喂给氯霉素或土霉素等药物,也可用草药穿心莲煮水喂,连喂2-3天,每天1-2次,还可用雷公根洗净,晾干生喂。  十一、干瘦病  因日粮长期单一,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良或干喂,不加饮水,致使消化受阻停食,或出现豚胃疾病不能及时发现治疗,逐日消瘦。防治方法:可采用鱼肝油或鸡蛋黄补给,熟黄豆拌入饲料喂,经10天后再恢复日常饲料。同时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如体温升高,可用2-3万单位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续3-5天。  十二、豚鼠泰泽氏病的防治方法  泰泽氏病是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病原为毛样芽孢杆菌。本病发生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死亡率高达95%,是养兔业、豚鼠的一大威胁。  毛样芽孢杆菌是一种细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肝细胞、平滑肌和心肌以及上皮细胞浆中呈束状,用高碘酸—Schiff氏染色和Warthin—Stany二氏染色以及姬姆萨、银染色等。分离本菌十分困难,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病原在人工培养基和活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有人报道这种细菌能在小白鼠胚胎细胞上生长,但在第二次继代后即失去对小白鼠的致病能力。近年来用鸡胚卵黄囊内培养分离本菌获得成功。并且有人在鸡胚卵黄囊继代32次后,在断乳仔兔复制了泰泽氏病,并从病兔肝脏中重新分离到本菌。据认为最初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毛样芽孢杆菌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有肠道细菌大量生长之故。如在人工感染的病兔的饮水中加入磺胺喹恶啉,再用鸡胚培养分离毛样芽孢杆菌的成功率就高。肠道细菌容易进入肝脏,这给本菌的分离带来困难。毛样芽孢杆菌只能在细胞浆内进行繁殖。此外,本菌能产生芽孢,能运动,并具有多形性。芽孢菌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底层中保持传染性达一年之久。  除家兔外,小白鼠、大白鼠、地鼠、豚鼠、麝香鼠、猫和恒河猴等多种动物都已发现有泰泽氏病流行。由于病原体难于分离培养,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泰泽氏病被误认为是黏液性肠炎或其他类似疾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6~12周龄的兔发病最多,但断乳前的仔兔和成年兔也可染病。毛样芽孢杆菌从病兔的粪便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健康兔吃到以后即可感染。它侵入小肠、盲肠和结肠的黏膜上皮,开始时增殖缓慢,组织损害甚少,无临诊症状,但如此时受到过热、过挤和操作等应激因素作用,病菌就可迅速繁殖,引起肠黏膜和深层组织坏死。病菌经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和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因干扰了胃肠道内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也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定期进行消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隔离或淘汰病兔。兔舍全面消毒,兔排泄物发酵处理或烧毁,防止病原菌扩散。对已知有本病感染的兔群,在有应激因素作用的时间内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本病发生。  2、治疗:豚鼠和兔发病初期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用%土霉素饮水,疗效良好。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连用3~5天。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明显。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0毫克,分两次内服,连用3~5天。此外,用金霉素、四环素等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十三、大脖子病  是由于巴氏杆菌引起感染而造成的疾病,发病率约占总数的5%左右,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此病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术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极少造成手术中黑豚的死亡,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缺点是有20%会复发。方法:患处用碘酊擦拭消毒后,用刀片把皮肤划开,把里面的脓性分泌物挤出,然后再用碘酊内外清洗消毒即可。  十四、脱毛  有时是属正常情况,季节性换毛。如果不正常如产后母豚,脱毛、毛色无光泽那是因为哺乳期缺水,多喂青料即可,严重个体大量青料连供15~20天即可恢复
发表评论:
馆藏&2729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相关论坛:
荷兰猪的常见疾病
贡献6, 距离下一级还需14贡献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荷兰猪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缺乏症
症状及原因:
猪猪无法在体内直接制造维生素C,因此需要从食物中大量提取维生素C。当食物中含的维生素C太少时,就很容易生这种病,使得发育不全,甚至体重减少,而且关节会肿胀起来使猪猪无法好好走路,如果不加以治疗,2~3周后就会死亡。
治疗和预防:
可以喂食维生素C来治疗。平常喂食含有充足维生素C的萝卜,橘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即可预防。
二.跳蚤
症状及原因:
猪猪很容易长跳蚤,跳蚤会生长在毛发根部,让猪猪感到奇痒无比甚至脱毛,尤其在耳朵附近跳蚤会特别多。
治疗和预防:
可以用杀虫剂来杀死跳蚤。但平常只要充分梳理毛发即可预防。特别要注意的是传染性很强,一定要隔离起来,并消毒笼子。
三.皮癣菌感染:
症状及原因:
因霉菌而导致的皮肤病,患部会发生圆形脱毛。由于传染性强,不只会传染给别的猪猪,甚至也会传染给人类,因此要特别注意。
治疗和预防:
首先一定要将得病的猪猪隔离起来,以免传染给别的猪猪,而碰过猪猪的人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感染,可以通过涂药膏和吃药来治疗。
1.豚鼠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
2.喜群居,头大,颈短、耳圆、无尾,全身被毛,四肢较短,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有尖锐短瓜,有抓人,不喜于攀登和跳跃,故可放无盖小水泥池中进行饲养。习性温顺,胆小易惊,有时发出吱吱的尖叫声,喜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
3.嗅觉、听觉较发达,对各种刺激均有极高的反应,如对音响、嗅味和气温突变等均极敏感,故在空气混浊和寒冷环境中易发生肺炎,并引起流产,受惊时亦易流产。&
4.豚鼠是草食性动物,嚼肌发达而胃壁非常薄,盲肠特别膨大,约占腹腔的1/3容积,粗纤维需要量较家兔还要多,但不象家兔哪样易患腹泻病。&
5.豚鼠食量较大,对习惯了的食欲旺盛,但对变质的饲料特别敏感,常因此减食或废食,甚至引起流产。对抗菌素也特别敏感,投药后容易引起死亡和肠炎,如使用青霉素,不论剂量多大,途径如何,均可引起小肠和结肠炎,甚至使其发生死亡。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比小鼠高1000倍,故用青霉素治疗时应特别小心。与大鼠和小鼠相反,它夜间少食少动。&
6.豚鼠属于晚成性动物,即母鼠怀孕期较长,为63(59~72)天,胚胎在母体发育完全,出生后即已完全长成,全身被毛,眼张开,耳竖立,并已具有恒齿,产后一小时即能站立行走,数小时能吃软饲料,2~3日后即可在母鼠护理下一边吸吮母乳,一边吃青饲料或混合饲料,迅速发育生长。&
7.体内(肝脏和肠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需维生素C必须来源于饲料中。人、灵长类及豚鼠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酶,因此饲养豚鼠时,需在饲料或饲水中加维生素C或给新鲜蔬菜,当维生素C缺乏时出现坏血症,其症状之一是后肢出现半瘫痪,冬季尤其易患,补给维生素C,则症状消失。&
8.耳窝管敏感,便于做听力实验,豚鼠对700~2000周/秒纯音最敏感,如常用2000周/秒音频来观察新霉素对内耳毒性的研究。&
9.能耐低氧、抗缺氧,比小鼠强4倍,比大鼠强2倍。&
10.对结核杆菌、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马尔他热布鲁氏菌(Brucella&meliteusis)、白喉杆菌、Q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病毒等很敏感。&
11.豚鼠易引起变态反应,血清诊断学上的“补体”即是由豚鼠血清制成的。&
12.豚鼠的胸腺全部在颈部,位于下颌骨角到胸腔入口中间,有二个光亮、淡黄色、细长成隋圆形、充分分叶的腺体。肝分四个主叶和四个小叶。肺分七叶、右肺四叶左肺三叶。&
13.豚鼠的性周期为16.5(12~18)天,妊娠期68(62~72)天,哺乳期21天,产仔数3.5(1~6)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并有产后性周期。&
动物性周期分为多周期(一年有多次性周期)和单周期(一年有一次性周期)二大类。除灵长类以外,所有哺乳动物的生殖周期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有些动物如狗、猫、猎、马、牛等仅在生殖季节才有这种周期性变化,其余时间生殖器官处于萎缩休息状态,但小鼠大鼠、地鼠、豚鼠等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全年都表现出生性周期的往返循环。&
版区精华楼主热帖&&&&&&&&&
爱神阿佛洛狄忒
贡献15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9966贡献
战神阿瑞斯
贡献8940, 距离下一级还需1060贡献
不錯的帖子
月亮之神阿尔忒弥斯
贡献44708, 距离下一级还需5292贡献
智慧之神雅典娜
贡献14366, 距离下一级还需634贡献
月亮之神阿尔忒弥斯
贡献38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11658贡献
这东西有趣儿!
火神赫菲斯托斯
贡献4182, 距离下一级还需1818贡献
神使赫尔墨斯
贡献744, 距离下一级还需256贡献
呵呵&顶一下哈呵呵&顶一下哈
贡献10, 距离下一级还需10贡献
神使赫尔墨斯
贡献707, 距离下一级还需293贡献
楼主高人啊,我先收藏了
热点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鼠传染什么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