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案例教育政策,班主任怎么看

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班主任怎么看?--《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4年Z2期
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班主任怎么看?
【摘要】:正对于广大中小学班主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同时也不可否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省、市就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5.1【正文快照】:
对于广大中小学班主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同时也不可否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省、市就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3年,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中,姚小蓉;[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杨仲夏,韩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祁新荣;[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陈利虎,马洪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林增学;[J];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
翟安平,张懿红;[J];社科纵横;2000年01期
张亚东,刘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王丽芹,陈凤茹;[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刘晓仙;[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叶水湖;[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文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黄怀宁;;[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胡邓;王艳;;[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徐辉;;[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宋振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郭辉;李蔓荻;祖娜;;[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朱晓红;;[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汪向东;;[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郑莉君;韩蔓莉;;[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郑莉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苏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严建雯 金一波;[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孔敏;[N];重庆日报;2000年
柳春;[N];重庆日报;2004年
;[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任伟;[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位俊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俞文智;[N];楚雄日报(汉);2005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N];大众科技报;2000年
晓刘;[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文珺;[D];南开大学;2012年
肖旻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封丹珺;[D];山东大学;2011年
张静;[D];吉林大学;2009年
赵鑫;[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卢爱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李坚;[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刘琴;[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郝若平;[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朱礼华;[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亮生;[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张忠;[D];扬州大学;2008年
汤耀阳;[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戴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孙俊娟;[D];河南大学;2009年
梁艳;[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张由月;[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刘红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谷月;[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吴欢欢;[D];西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24:5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官方公共微信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qyy0926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沿,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和师长。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途径。在对策方面,阐明了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处理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辅导及教师本身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状况。阐明了教师对心育的态度、观念、认识、方法、知识、技能等。在途径方面,阐明了心理健康活教育班主任是主要参与者,是有益补充。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原则与对策、良好的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大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压力。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富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而作为校教育工作前沿的班主任工作,更应该重视和正视这个问题。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人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根据本人任教以来的观察和调查,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力差、群体性差、意志薄弱、对人冷漠等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同学生的气质、体质、身体健康、生理发育、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等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有的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甚至产生心理疾患。
2、学校的原因。虽然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行“减负”政策,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校还存在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倾向,这依然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教师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学生个体间产生的矛盾,家庭对学生不恰当的要求,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使部分学生厌学,畏惧交往,产生自卑,不能正确、全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等情况。[1]
3、社会、家庭的原因。社会发展迅猛,旧的观念受到冲击,新的理念还没形成,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教育思想的陈旧、教育方法的单一,有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高投入、高要求,外来工、农民工对子女的不闻不问、毫不关心等等原因,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对策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潜能得到开发,生活上能自理,行动上能自律,心态上能自控,评价上能自省,情感上能自悦。因此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发挥班级、家庭、社会的综合、整合的功能,以关心帮助学生成长为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原则。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处理好三个原则:
(1)“普遍性与针对性”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统一、有共性,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一直把关注学生学习的集点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体现,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了学生沉重的十字架,由此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当学生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分数时,学生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失败感,渐渐地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焦虑,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学习起来觉得索然无味。学习主动性降低。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成就动机,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告诉学生,只要是努力了,就是成功的。当人把精力放在关注自身的努力时,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不关注一时的成败,他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标前进一步,因此,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不畏惧,也要设法克服,为了实现目标,他敢于尝试错误,敢于探索,所以他的努力、态度是积极的,学习起来是主动的,这时的学习动机是持久的,内在的。当学生关注自己的努力时,他成功了,归因于自己付出了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归因于努力与否是一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形成认识失败,应对失败,不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都有重要的作用。
(2)“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而且他们的差异表现有多个方面,既有智力差异,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2]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时期,过早地用单纯的“好”或“不好”来划分他们的等级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师首先就要做到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对学生一视同仁、施予博爱。
比如我班上的同学XXX,是一位典型的特殊生,不爱学习,上课爱讲话,特别是不爱卫生,经常随地吐痰。因为随地吐痰,经常引发和同学间的矛盾。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我发现他衣着很整齐,不讲卫生主要是没有同学和他交往,使他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促使他经常要做出引起别人注意的举动来。为了改变这位同学的不良习惯,我首先做好班级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把这位同学身上出现的缺点,和班级的荣誉挂上钩,要求班干部发动每个同学来关心他、帮助他、监督他。同时,我利用班级的一些活动,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性。对该同学出现的微小进步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样使他在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友爱的同时,积极进入改造自我的脚色中。慢慢地,我发现他爱做值日了,我就耐心的和他一起打扫班级卫生,让他明白班级的卫生是靠每个同学来维护的。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评价他讲文明了,爱卫生了。因为受到同学们的肯定,老师的鼓励,尊严得到了维护,他自我约束的能力提高了。在课堂上,能看到他自信的举手,听到他响亮的回答,能看到他饱满的学习情绪。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每个学生自身都是富有潜能的个体,他们犹如一块乌黑的煤炭,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他们需要的是火花,教师和家长就是火花,起的作用就是点燃,一经火花点燃,他们将释放巨大的能量,燃烧成熊熊大火。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就能够使之发生巨大的效应。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以鼓励、强化,我们不要吝啬表扬,怕他们翘尾巴,学生只有在表扬和鼓励中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这其中尤其要鼓励那些取得同样成功但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给予他们良好的评价。
(3)“尊重与理解”原则,即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与感受。
学生的心身虽然还处于发展时期,可他们已有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从师受益、能以平等的人格与人进行交流。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教师不能无视于学生的个性,随意扼杀他们的个性,然而教师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想把学生纳入自己的教育模式中,而忽视他们自身性格、个性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就得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内心信念。[3]同时,我们也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会选择,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我锻炼、自我学习、自我成长。[4]例如:那些逆反的学生之所以有逆反行为,就是因为他们对人对事所持的批判态度。我们应对此持有宽容的态度,正确认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引导他们认识事物的复杂性、矛盾性,切不可想以长者的训斥、说教来教育他们。只有放下“架子”以朋友之身对其动之以情,方可晓之以理,帮助他们逐渐步入健康的成长轨道。
2、班主任在学校的工作中,直接组织、管理、教育着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的工作中要用心育的眼光对待学生,积极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理解、交流、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要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稳定的健康精神状态,以饱满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1)班主任每天都与学生接触,要处理大量的班级事务。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态度、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班主任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在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中,要遵循心育的原理,坚持心育原则,贯彻心育思想,在解决矛盾、处理问题时首先从心育角度出发,做到先“听”后“讲”、先“理解”后“教育”,使班级每个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者。
我班女同学唐莹,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从小就喜欢异想天开,性格十分好动像个 “假小子”。学习成绩极不理想。以前的老师这样评价她:活泼有余,不爱学习,没有责任感。这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如赛车、变形金刚、还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我想,要是把这些精力用在学习上就好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帮助,成效不大。班级实行“好人好事登记本”后,我发现她经常往我身边转,看得出她想争取得到表扬,上荣誉栏。如何发挥她的特长,让她如愿以偿呢?一个设想在我脑中一现,我对她说:“唐莹,学校要开运动会了,我班的运动员要如何选择,合理安排,你能给老师出个注意吗?”“当然能。”于是,她主动承担了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挑选运动员,安排接力队,组织啦啦队和后勤人员等等。结果由她一手操办的我班代表队,一举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当她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时,高兴极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她进行鼓励和帮助,希望她在学习上也能有所进步。果然,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不断的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从我校毕业。
(2)、发挥在心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生心理闭锁性越来越强。许多心思想法不再说出来,而是写出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一特点,运用日记开展心育及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开展心育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使用日记时要注意学生的日记内容对家长、同学、教师保密,只有班主任心知肚明。日记中言论不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另外,班主任要认真批阅日记,必须写评语,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各种疑惑,谈谈自己看法,要接纳学生的意见或建议,疏导学生心理问题,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日记的运用,使大部分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产生心理压力有地方谈,意见或建议有地方提,出现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有地方解决,它对师生沟通感情、架设理解桥梁,对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具有重要作用。
(3)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源于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后进生存在的许多问题行为源于他们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只有摸清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有些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家庭环境不佳,教育方法不当等,使部分孩子不同程度出现心理问题及障碍:如狂妄自大、自卑、厌学、孤僻等。[5]所以,班主任要建立班级学生的家庭档案,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走出校门,向家长传授心理学教育的基本知识,一是提高家长的自身心理素质,在家庭教育中能自觉调整心态,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减少、杜绝家长原因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压力。二是通过家长开展家庭心育,增强家庭心理疏导的实效,保障子女情绪稳定,教会子女学会自我激励,自我转移,自我疏导的调节方法,培养孩子自辨、自控、自理、自治能力。
我班胡XX同学,是个自信自负,自暴自弃多种矛盾结合的个体。起因是从小父母离异,缺乏良好的家庭教养而养成他生活散漫,不爱学习和整天逃学的陋习。发展到后来,经常几天不回家,家长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不是打就是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他的班主任,我认为在学校工作一天,我就得是学生的朋友,教练,心理医生,代理父母,教育好学生是我的天职。于是,我主动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掘孩子优点,学会表扬他,鼓励他。我对家长说“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家长听后十分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首先向孩子道了歉,学会了理解和关心孩子,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使胡XX逐渐改变了陋习,健康的成长。
三、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 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2)&&&&&& 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班级是学生最经常活动的场所,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的课堂、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那样的共识,所以,同学之间彼此了解、彼此理解。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研讨所产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总之,今天的学校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机构,它需要承担更多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职能,今天的学校被期望成为社会、青年的保健和文娱中心。[6]学校也要提供医疗、保健、社会福利、营养、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服务。在诸多的内容里,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首当其冲,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
&|&&|&&|&&|&&|&&|&&|&&|&&|&&|&&|&&|&&|&&|&&|&
您现在的位置:
&&心理教育&& 首页
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者:心理辅导…&&&&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220&&&&更新时间:&&&&
【字体: 】选择视力保护色:
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学习和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知识,有助于每一位班主任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学生观,有助于每一位班主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改变以说教、训导、约束、惩戒等方法来处理学生消极行为的德育工作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质,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干预,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运用心理辅导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实践。
一、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重构我们的学生观
&什么是学生观?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对学生的看法。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师在抱怨说,“某某同学真实一匹害群之马”,“这个学生很难教育,我真的拿他没有办法。”,“他学习不好就是智力有问题”等等。如果我们不把这个观点提出来,可能许多老师不会去思考我到底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我的学生观到底对不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呢?观点1: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本性向善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文献《三字经》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判断它的问题原因是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不能什么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品质问题。(观点2: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源于基本需要的缺失(尤其是“尊重”的缺失)
&什么是人的基本需要呢?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吃、喝、住;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爱与归属的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基本需要是分层次的,低一级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如果低一级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立即自动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对于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注意了他的低层次的需要,生活是否有保障,求学有没有困难,学费和书本是否缺少,如果缺少我们就会发动各种力量帮助他解决,而最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我们就会教育学生要好好读书,要取得好成绩,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大学,那实际上这些在基本需求中属于哪个层次的需求?应该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跳跃了中间三个层次的需要,直接上升到最高层次的需求,而中间这三个层次的需要又恰恰是最为关键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方向的,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所以当一个孩子的自我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个孩子的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了吗?或者是他的哪一个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了呢?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教育形式。要知道学生的很多问题行为都是和他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尤其是“尊重”需要的缺失。尊重是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行为,教师必须检点与学生相处中的一言一行,不可恣意妄为。尊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倾听和沟通。
教师应该“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青少年的视野看世界,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只有“高度的尊重”,才可能做到“适度要求、适时引导”。 那么如何才是高度的尊重呢? “高度尊重”的操作性含义―― 1、从教师的语言、体态语言和实际行为中,表达出关注、接纳和理解; 2、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3、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现状,不偏激、不侮辱、不训斥、不埋怨; 4、不拒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5、以真诚信任的目光和语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等等。高度尊重的基本要求是―― 1、表达理解: 2、平等商讨: 3、避免争吵:4、禁绝体罚:5、注意倾听: 6、给人面子: 7、就事论事: 8、口有遮拦: 9、引导自律: 10、公平处事: 不尊重学生的常见表现―― 1、情绪失控 2、恶言相向 3、侮辱人格 4、态度粗鲁 5、小题大作 6、神情冷酷 7、杀一儆百 8、唠唠叨叨 9、咄咄逼人 10、处事专断 观点3:要接纳学生的差异 差异是绝对的,差异来自于遗传和环境,承认差异,理解差异,才能从本质上做到热爱和尊重。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现代辅导理念和传统教育观念最大的区别所在(“差生”实际上是差异的表现,“消灭差生”实际就是要消灭差异/ 不能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全优发展”或“平均发展”)。 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对学生的差异并不是持一种尊重的态度,而是表示着某种歧视。
&截至2000年,在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当中,被全国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对“差生”的歧视大致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在座位安排上歧视“差生”。 二是在课堂提问上歧视“差生”。三是在作业批改上的歧视。 四是在班级活动安排上的歧视。 五是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处理上的不平等。 六是分班上的歧视。 除了少数学校和少数“幸运者”之外,学习障碍学生在事实上是许多学校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紧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成了最受忽视、最受嫌弃、最无回天之力的一群。 所以,“接纳学生的差异”在操作上的含义就是要绝对地尊重后进学生的人格,要倾听后进学生的内心的困惑与苦恼,要给后进学生以更多、更及时的理解、关爱和帮助。一句话,接纳学生差异就是善待后进学生。观点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及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个体。他们今天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成长中的问题。因此,不必恨铁不成钢,也不可操之过急。所以,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学好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可能性,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性。但是,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静止的眼光是对学生发展的最大束缚。在班主任异样的眼光中,那些“差生”将永无翻身之日,甚至会使他们终身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
二、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正确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观点5: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其直接后果一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控,就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是导致教师威信下降,甚至是威信丧失殆尽。可谓两败俱伤。观点6:育人工作的成绩和效果的大小,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有效地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 1、最基本的沟通技巧 ①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平行面对;视线接触; 开放姿势; 微微前倾; 保持微笑; 声调语气。 2、最基本的沟通技巧② 用认真倾听来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同感,并获取来自学生的重要信息―― 主动倾听; 全神贯注; 点头 微笑 轻微的声音 适当回应;(我们作教师的都有一个感受,上课时喜欢盯住某一个同学的眼睛,感觉这样上课才有激情尽量 不打断 叙述; 切忌 不耐烦 不悦 轻视。(好了,我明白了,你不用说了等等) 3、沟通技巧③用鼓励、称赞和接纳,表达正向信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常用鼓励和称赞 创造 温暖和信任的 教室气氛。 为学生提供疏泄消极情绪“出口”。 理解学生必有其生长或发展问题,接纳学生的不完美,及时提供建议帮助。
与家长的沟通也要突出正向信息,将“告状”改为“商讨”与“建议”。因为许多时候,只有改变家长才能改变学生。 观点7: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尝试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积极探索在教学中融合心育理念和技巧,有利于提升自己对育人规律的感悟能力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素养。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本分与天职。 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心育”素养。 什么是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心育”素养?
&1、班主任的心育意识――&① 怎么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病没有病,还是发展不发展?)② 怎么看待心理健康的标准? (是变态心理学标准,还是健康心理学标准?)&③ 怎么看待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额外负担,还是本分与天职?)
2、班主任的心育理念&① 怎么看待学生?(是无可药救的,还是本性向善的?是一碗清水看到底,还是动态地看发展、看变化、看过程?) ②怎么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品质问题、道德低下,还是心理问题所致?) ③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是厌恶、嫌弃、疏远、急躁、压制、体罚,还是尊重、理解、关爱、亲近、平等交流?)④用什么态度对待家长?(是把家长当作出气筒、告状对象、变相体罚的工具,还是当作转变学生的工作对象和关键要素?)
3、班主任的人格特质(十心)爱心 善心 热心 诚心 细心 耐心 信心 恒心 同理心 不偏心
4、班主任的心育技巧&① 最基本的方法:尊重、倾听、理解、接纳、同感、发自内心的微笑、由衷的信任与鼓励、积极的正向关注,等等。&② 个别谈话、平等交流的语言沟通艺术。&③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能力。 一句话,班主任的心育技巧说到底是把一个学生真正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进行沟通交流的艺术,它需要方法,但更主要的却是一种意识。如何提升与完善班主任的“心育”素养? 1、认真学习辅导理论(综合运用四大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由观察、模仿习得;提供良好榜样能改进行为,提高心理素质),“伯恩的人际沟通理论”(人生4种态度: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5种交流模式:指责型、电脑型、讨好型、打*型、表里一致型;有效沟通的方法:注意―理解―接受―行动),“勒温的群体动力论”(两种管理方式:专制型与民主型;群体内聚力取决于内部人际关系状况),“罗杰斯的采访者中心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潜能;和谐的关系是成功心理辅导的关键) 2、个案是最好的老师,心理辅导课课例是最好的老师。 3、打破恶性循环,下决心从“救火队员”、“维持会长”的角色阴影下走出来,进入良性循环。 4、多反思,多总结,多上网,多写作,尤其是多写教育随笔。 5、人的一生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生,自我成长是人的终身课题。
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改进教师的育人艺术
观点8:不仅要在育人工作中注重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具体问题,而且要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主动引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观点9:不仅要关注学生问题行为的表面现象的转化,而且要关注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层面的调整 观点10:不仅要强调法制、道德、纪律、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而且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与自我向上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几点: 1、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全部的学生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一个负担,它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3、作为班主任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要把它看作一门专门的课程提炼出来,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一是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来。班主任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试,而是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我们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只是增加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育活动。
文章录入:程赞红&&&&责任编辑:程赞红&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建议您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象山县第二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联系电话:1 网站维护:小兵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主任心理健康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