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75,20要紧吗它是一种什么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看什么科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看什么科
09-12-24 &匿名提问
微量白蛋白,偏高,考虑蛋白尿或者肾病综合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一类分子较小,呈球状,能溶于水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菌、霉菌和植物中。卵白蛋白、乳白蛋白、豆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等都属此类。卵白蛋白是蛋清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约占蛋清总蛋白的70%,分子内含糖,属于糖蛋白,加热即凝固,加硫酸铵至半饱和即沉淀析出。血清白蛋白是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血清总蛋白量的50%以上,不含糖,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沉淀析出。血清白蛋白在血液中有重要生理功能,和维持血液正常渗透压有关,是血液总渗透压的主要调节物质,缺少该白蛋白可能导致机体浮肿。血清白蛋白的另一作用是作为脂肪酸的载体参与运送脂肪酸。白蛋白含量可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如尿中白蛋白的含量的变化能反映肾脏的某些病变,有些疾病可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的改变,如肝硬化病人的血浆白蛋白含量比正常人高。血清白蛋白有药用价值,注射白蛋白针剂可治疗浮肿等症。白蛋白有哪些生理功能?答:白蛋白有以下生理功能:1、维持血液渗透压白蛋白占全部血浆蛋白的50%以上。保持血液系统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的动力平衡,是维持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正常人每100ml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3.8~4.8克,但胶体渗透压中却有70~80%由白蛋白完成的,这是因为它分子小,分子量约6.9万,(多数血浆蛋分子量在16~18万之间),有效渗透颗粒较多。1克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20毫升液体血浆或40毫升全血所得到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是相等的。2、运输和解毒作用白蛋白能与许多物质结合产生广泛可逆构形的改变。白蛋白能结合阳离子,也能结合阴离子,所以白蛋白能输送许多性能不同的物质,如脂肪酸、激素、微量金属离子、酶、维生素和药物等。许多在水中微溶的物质,在血浆中或白蛋白溶液中则为易溶,事实上溶解物是与白蛋白结合而成的复合物。白蛋白这种结合功能有助于微溶的代谢物运输。除此之外,白蛋白并能结合有毒物质,运送至解毒器官,然后排出体外。3、抗休克作用白蛋白能增加血液的有效循环量,对于失血、创伤、手术或烧伤所致的各种休克,均有明显疗效。4、营养作用组织蛋白质和血浆蛋白质存在着动力平衡,可以互相转化,在氮代谢发生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机体内的氮源,为各种组织提供蛋白营养。白蛋白还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5、20~25%白蛋白液体是高渗液体,能调节由于胶体渗透压紊乱而引起的机能障碍,如浮肿、腹水。输入白蛋白液后能使浮肿消退和腹水减轻、利尿。对防止和减轻脑组织的水肿亦有显著的疗效。白蛋白缺乏会导致哪些症状?答:白蛋白缺乏可致以下症状:1、胶体渗透压紊乱出现水肿2、运输能力不足,例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等器官供应减少;分解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出去。3、循环血量与重要器官患白蛋白缺乏症出现休克;有时甚至引起器官慢性退行性性变。白蛋白为什么会减少?答:白蛋白减少的原因:1、饮食不足,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2、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则造成制造的不足。3、消耗过多:急、慢性感染、肿瘤发热、甲亢;生理性的妊娠、哺乳期。4、大量丧失:流血、外伤、肾病。白蛋白注射液适应症?答:白蛋白注射液适应症:1、扩张血容量、防止和控制休克:适用于手术前准备,烧伤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补充血浆蛋白量:各种导致蛋白减少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病、肿瘤、内科营养不良、胰腺炎、肠梗阻;儿科的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纠正低蛋白血症,消除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腹水等局部或全身性水肿。输用白蛋白注射液比输用血浆有哪些优点?答:  1、白蛋白注射液浓度高,所需用量相对的少,不会使血液循环系统负担过重,可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 2、粘度低,易输注,20%白蛋白液的粘度和正常血浆相等。 3、血浆中胶体渗透压的80%由白蛋白提供的。20%白蛋白液具有的渗透压较等量血浆大4~5倍。 4、白蛋白在有稳定剂时经60°C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没有传播HBV、HCV、HIV的危险性。 5、无抗原性,可反复输注。 6、比血浆含钠盐少,治疗水肿更有意义。 7、可利用不适合临床输用的血浆来制备。适合血浆的综合利用。白蛋白注射液能不能冰冻保存?贮存时有什么要求?答: 白蛋白注射液切冰冻保存,应保存于2~8°C条件下。经一定时期的存放后,底部可出现微量云雾状的沉淀,它对人体无害。但若出现明显或振摇不散的沉淀时,不得使用。白蛋白不是营养品
《中国医药报》   人血白蛋白价格昂贵,药源短缺,是一种急救药。但是,不少人把它当做营养品。据报道有一健康老人,造成百计搞到一支白蛋白,使用后发生高渗性急性肾衰,经抢救才免于生命危险。还有一慢性心脏病人,使用白蛋白后心衰发作,差点送命。导致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人们的心理状态,认为价格昂贵即好药;二是人们对白蛋白性质认识不足。  人血白蛋白是从人血浆中提取的非变性、纯净的白蛋白制剂,主要用于如下常见的危重急症:  一内科各种低白蛋白血症性水肿,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  二、外科各种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如出血性创作性休克,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  三、妇产科的失血性休克、子痫、小儿早产等。对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食道静脉曲张、无尿症、烧伤性休克早期均不宜使用。  现如今有人把白蛋白当做营养药和补品是不对的。  人血白蛋白制剂不含任何抗体,不会增加机体免疫力。  人体补充营养,应该用水解蛋白、复方氨基酸、葡萄糖等,这些药进入机体后会立即分解利用。另外,对进口的白蛋白制剂更应慎重使用。
白蛋白,亦称清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肌肉中、血浆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功能最为重要的一种蛋白质。         血浆白蛋白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血浆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         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远比球蛋白多,亲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这使血浆中的白蛋白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当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时,可使血浆球蛋白失去胶体保护作用,稳定性下降。血浆球蛋白的稳定性下降,将严重影响这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利用,引起相应的症状。此外,白蛋白还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白蛋白在血浆中也不断地进行着代谢更新,血浆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或转变成其它含氮物质。         许多急慢性疾病都可引起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严重者可导致发生水肿,血容量减少,血浆蛋白运输功能下降等。在治疗上,除了对病症本身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须顾及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的纠正。         以往,纠正的惟一办法是静脉输入正常人体血浆制品或人体血浆白蛋白,虽也能迅速改善低白蛋白血症,但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1.人体血浆制品来源奇缺,价格昂贵。2.易引发并发症,其中最危险的是血源性病毒传染,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的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传染。3.外源性输注的血浆制品只是一种临时的替代品,在人体内起作用时间不长,无法激发调动人体自身血浆蛋白及组织蛋白的合成功能,所以,依靠输注外源性血浆制品纠正患者血浆白蛋白减少症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不是理想的、从根本上的纠正方法。
白蛋白白蛋白(albumin,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达3.6g,为终尿中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有实验证实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细胞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为小分子片段而进入血循环。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已于1975年阐明,为含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66458,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不含有糖的组分。在体液pH7.4的环境中,白蛋白为负离子,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它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而被运输。这些物质包括胆红素、长链脂肪酸(每分子可以结合4-6个分子)、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如Cu2+、Ni2+、Ca2+)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从大豆、豆腐、豆制品、脱脂奶粉、奶酪、肉、禽、蛋、奶、魚。虾、贝类等食物里可以获得白蛋白! &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百度百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随机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应该是多少?我在新乡市红旗医院检验是24.8 单位写得很不清,医生说正常值是0-23,我的一个朋友在市二院检查是38.9 医院标的正常参考值是0.62-11.2他也是随机检验的,怎么会有如此差别呢?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我又在省三院检验,又是参考值是小于30,我的结果是小于5,把我弄迷糊了!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广东省人民医院&&&全科
您好:糖尿病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考虑糖尿病并发的肾病,需要综合治疗。首先将口服药物改成胰岛素治疗,因为口服降糖药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而胰岛素是人体的一种必须激素,对肝肾没有副作用。其次要配合中药改善微循环和肾功能。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的基础上适量蛋白。蛋白要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瘦肉、纯牛奶等,最好不要选择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因为植物蛋白不易吸收,加重肾脏负担。另外,建议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但都的注意量.祝您早日康复!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广东省人民医院&&&全科
尿微量白蛋白  [英文缩写]mAlb  [参考值]0.49-2.05或4.28―18.14  [临床意义l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
正常人尿中白蛋白的含量小于20毫克/升。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征兆,其特征是尿白蛋白排泄率为30~300毫克/24小时,或白蛋白/肌酐比率为20~200毫克/每克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为阴性。 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一旦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发展成肾衰是不可避免的,是糖尿病早期死亡的最重要原因。30%的I型糖尿病人病程15~20年会出现肾病,20%的Ⅱ型糖尿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已有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其原因是肾小球内压力上升、白蛋白的滤过失调、肾小球结构改变。无论糖尿病病人,还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抗高血压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均下降。 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与诊断:怀疑相关疾病应多次测定,首次阳性则应在3~6个月内再测二次以上,如其中有二次阳性则为早期糖尿病肾病。Ⅰ型糖尿病,5年或12岁后每年测1~3次;Ⅱ型糖尿病,诊断明确时以后每年测1~3次;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每3个月随访。随机尿标本虽常用但不推荐;12小时夜尿、首次晨尿即可,尿液应在膀胱内超过3小时。 建议你做复查确定。,。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先兆子痫)(别名:先兆子痫)  子痫妊娠20周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特殊表现,包括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特别于妊娠晚期发展呈最严重而紧急情况时,以抽搐及昏迷...  子痫妊娠20周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特殊表现,包括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特别于妊娠晚期发展呈最严重而紧急情况时,以抽搐及昏迷为特点,可并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颅内出血、胎盘早期剥离等。先兆子痫则是于抽搐前,在妊高征基础上伴有头痛、头晕、眼花、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预示子痫即将发生的阶段。就诊科室:产科 中医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妊娠中、晚期多见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全身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_肾内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微量白蛋白尿的意义和判读
全网发布: 23:22:12
发表者:吴雄飞
(访问人次:776)
最近有很多病人拿到尿检的单子来问我,微量白蛋白超标是什么含义?有什么病?是不是肾炎?会不会得尿毒症?尿常规的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么多判断尿蛋白的检查,我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一个?为此,我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这里很多是我个人的理解、经验以及逻辑推理,并没有哪本教科书或文献有明确记载和证实,不当之处欢迎指出和讨论。1.什么叫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分为三种情况,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判断的数据不同。点收集(随机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又称ACR(mg/g)224小时收集(24小时尿液白蛋白排泄量)(mg/24h)&定时收集(8小时尿白蛋白定量)(ug/min)正常蛋白尿&30&30&20微量白蛋白尿(MAU)30-30030-30020-200大量(显性)蛋白尿&300&300&200由于临床使用最方便的是ACR,所以我们常规使用ACR来判断微量白蛋白尿。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大家重视微量白蛋白尿,近年来倾向把微量两个字去掉,直接称为白蛋白尿。从这里还可以看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很多医院直接查随机尿的微量白蛋白,没有经过时间或尿中肌酐进行校正的单纯临时一次的微量白蛋白是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除非这个绝对值非常高,因为尿的浓缩和稀释对随机尿中白蛋白浓度水平影响很大,报告的数据波动很大。所以如果还有医院检验科单纯报告随机尿白蛋白多少,肾内科医生应该去纠正,以免引起大量病人的恐慌。还有一种情况,用尿肌酐的排泄量来校正由于尿浓缩和稀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前提应该是肾功能是正常的,也就是尿的肾小球率过滤是正常的,能够正常排泄肌酐,才能达到正常的校正作用。那么微量白蛋白尿与显性蛋白尿的区别在哪里呢?蛋白尿很明显时,会显示尿常规中尿蛋白一项有,当然尿蛋白出现并不一定就是显性蛋白尿,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尿液非常浓缩的情况,正常人也会有尿常规尿蛋白的,甚至在尿液非常浓缩时,尿常规的尿蛋白还会出现2+,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却并不一定超标。只有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150mg/24小时时,才能证实达到了显性蛋白尿,达到显性蛋白尿也还不一定是病理性的,比如有生理性蛋白尿,也有尿路感染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破碎后形成组织蛋白对尿蛋白定量形成的干扰性升高,这要根据尿常规的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当然,ACR将将显性蛋白尿定在300mg/g以上,跟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一定重叠。往往这个时候24小时蛋白定量会超过500mg/d,因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包括尿中总蛋白,不只是白蛋白,而ACR查的是单纯的白蛋白。ACR将将显性蛋白尿定在300mg/g以上实际的意义就在于:ACR超过300mg/g了,就没有必要再做ACR检查了,此时的24小时蛋白定量理论上肯定是超过300mg/24h而达到显性蛋白尿了,ACR反而对很大量的蛋白尿定量不准了,所以好多医院对于ACR报告只出到大于300mg,再高的也不出具体数值了。2.微量白蛋白尿有什么意义?既往对于蛋白尿的检查,只注意了初筛的尿常规有无尿蛋白的,这是最粗糙的,主要定性有还是没有蛋白尿,尿蛋白的多少是靠半定量的几个来表示。这样在尿浓缩时就会将24小时尿蛋白正常的误判为蛋白尿阳性,在尿液稀释时,又会把24小时尿蛋白超标的误判为正常。所以后来发展到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准确定量一天24小时尿液中有多少蛋白排出,而且将正常上限定在150mg/24h。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没有慢性肾炎的患者或者慢性肾炎已经治疗痊愈的病人24小时蛋白定量都在150mg/24h以下。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少部分蛋白尿在150-300mg/24小时人并不是病理性蛋白尿。所以ACR将显性蛋白尿定在300mg/g以上较为科学,也就是ACR300mg/g以上时(前提条件是肾小球率过滤正常,肾脏排泄肌酐的能力正常),理论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定会超过300mg/24小时,那么显性蛋白尿的定义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ACR基本上是吻合的。在设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时,是以是否有原发性肾炎性蛋白尿为标准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mg/24小时以下的人没有原发性肾炎。后来发现一些继发的肾脏病如高血压,虽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达到150mg/24小时时,但肾功能和蛋白尿在持续进展,为了避免遗漏每天150mg蛋白尿以下这种早期少量蛋白尿所带来的重要提示作用:即包括肾脏在内的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人们设计了更为灵敏的检查早期少量蛋白尿的方法即微量白蛋白尿测定,后来为了减少尿液浓缩稀释带来波动的影响,采用尿肌酐或定时间去校正,形成了目前较为科学的判断出现在24小时尿蛋白超标之前的少量蛋白尿的方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量白蛋白尿是代表全身内皮细胞包括肾脏内皮细胞损害的生物学标志,是高血压全身早期损害的开始,也同时是高血压的早期指标,这个时期进行干预,微量白蛋白尿可以下降甚至转阴,高血压或也可以延缓肾功能损害甚至逆转。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微量白蛋白尿持续进展到显性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此时的蛋白尿就难以控制,肾功能持续恶化将不可避免。所以微量白蛋白尿并不是用来判断是否有原发性肾炎的指标,当然原发性肾炎已经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微量白蛋白尿也会明显超标。当然,患者没有继发性病因时,微量白蛋白超标是否指示有早期原发性肾炎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当微量白蛋白尿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都高了,到底是继发性肾脏病如高血压或所导致还是原发性慢性肾炎所引起,就需要具体分析蛋白尿程度,病史,甚至肾穿刺活检来鉴别了。3.如何判读微量白蛋白尿的报告?如果是或高血压患者,需要开具检查ACR的单子,尽量不要检查随机尿的微量白蛋白。如果外院的检查单纯的随机尿微量白蛋白高,为了判断是否有价值,需要重新进行ACR检查。如果没有高血压,而尿常规发现尿蛋白,应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当ACR达到显性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时,要判断是继发性肾脏病还是原发性肾脏病。如果尿常规尿蛋白阳性,而ACR正常,从理论上不必要再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通常是浓缩尿所导致的尿常规蛋白尿的假阳性。注意尿常规尿蛋白阴性,并不能代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更不能代表ACR正常,因为有可能是稀释尿导致的假阴性。如果肾小球滤过率较低,此时的ACR会偏高,不能替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要想替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查方法建议用24小时尿收集的方式,而不再用ACR。本文系吴雄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 23:22:12
吴雄飞大夫的信息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种急慢性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
吴雄飞,男,主任医师,教授,上届科主任、先后担任泌尿外科、器官移植和肾脏内科博士...
吴雄飞的咨询范围: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目前,我国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日益增多。随着病程的发展,肾脏受累的可能性与受累的程度也不断上升。通常,血尿素和血肌酐的测定值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肾脏的受损, 而尿常规蛋白测定结果为阳性时,肾脏的损伤往往已达到不可恢复的阶段。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测定已越来越多地用做肾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临床意义也已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  1、尿微量蛋白的定义
微量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这种微量的变化。白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 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 nm。Albumin直径为7.2 nm,正常状态下Albumin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Albumin的排出。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指尿液中白蛋白一直处于20 mg/min~200 mg/min的持续排泄浓度,或者晨尿的白蛋白量位于20 mg/L~200 mg/L之间。当肾脏受到损害时,尿mAlb排出会增加。我们认为尿mAlb排出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2、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尿mAlb的检测方法有:免疫扩散法、免疫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现在较多采用的方法是免疫比浊法。3、尿mAlb的临床检验意义3.1
尿mAlb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作用   DN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早期存在可逆性,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肾脏损伤有可能恢复早期,肾损伤的确诊有赖于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但必须做侵害性的肾活检,我们通过检测DM患者尿mAlb帮助其在肾组织早期损伤的诊断。正常尿中有少量白蛋白存在,肾脏损伤早期,mAlb滤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的选择性丢失。一项研究对158例DM患者(男性78例,女性80例;年龄在36岁~74岁,平均年龄52岁)的尿mAlb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M组约45%的人尿mAl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正常对照组的结果均&30 mg/L(P&0.05),说明尿mAlb可以做为诊断DN和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3.2
尿mAlb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脑、肾及血管损伤的标志,因此它被认为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尿mAlb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和死亡增加密切相关。尿mAlb与全身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可能是因为非酶糖化蛋白质聚集在肾小球基底膜,使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增加,出现尿mAlb,同时也积聚在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壁上,致大动脉中层脂质堆积和微血管病变。尿mAlb的出现不仅是急性应激反应的结果,而且与全身血管功能不良,从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应激反应引起血管急性损伤,会出现短暂性尿mAlb增加。有研究显示,尿mAlb增加可以预测AMI住院期间、发病后1年的病死率。研究者对110例AMI患者,入院48 h内行24 h mAlb检测,其中mAlb&20 mg/24 h的定为阴性组(39例),mAlb&20 mg/24 h的定为阳性组(71例),观察6个月~1年发生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110例中发生心脏事件共有15例,其中mAlb阳性组12例(80.0%),mAlb阴性组3例(20.0%)(P&0.01),说明尿mAlb的测定对A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因此尿mAlb不仅是判断临床DN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心血管病变的一个预测指标。3.3
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尿mAlb检测的临床意义   尿mAlb是DM患者肾脏和血管结构发生改变的早期表现,是早期诊断DN的重要依据,也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新近报道,DM患者心脏功能明显降低可能与其发生冠脉病变和心肌病变有关,出现尿mAlb的T2DM患者,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严重,可促进冠心病发生和发展,导致左室功能明显受损。3.4
尿mAlb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检测及意义
  SLE是一种可侵犯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以肾脏受累最为常见和严重,狼疮患者起病5年内出现肾损害者占 40%~75%,尽管近几十年来随着对肾炎治疗的进展,狼疮肾炎(LN)患者生命期大大延长,但肾炎仍为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若能早期观察肾脏受损状况,则有利于早诊早治,从而改善SLE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有人对47例SLE患者(女性37例,男性10 例)的尿液微量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SLE患者尿 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伴有肾损害临床表现的SLE患者的mAlb明显高于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 SLE 患者(P&0.05);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SLE 患者mAlb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因此尿mAlb可作为SLE肾损伤的早期指标之一。尿mAlb与其他微量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α1-MG) 、尿转铁蛋白(TRU) 、尿免疫球蛋白G(IGU) 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共同检测,能反映SLE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双重损害及损害程度,是 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多项尿微量蛋白检测提示不同病理类型LN的肾损伤程度不同,并且尿mAlb及尿α1-MG可能是反映不同病理类型LN 肾损害差异的敏感指标。
综上所述, 尿mAlb的检出不仅是DN的早期表现,也有研究表明它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它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基蛋生物微信号:GP-POCT_2012 关注最新体外诊断资讯及行业动态,提供POCT学术进展和交流平台,回复期数可回顾【基蛋生物】往期行业资讯 掌握更多动态格式如:回复“第一期” 可查看第一期相关内容
回复“第二期” 可查看第二期相关内容
……以此类推赶快回复关键字 查看体外诊断最新行业资讯详细情况、产品信息请登入 http://www..cn
地址:南京市沿江工业区中山科技园博富路9号 电话:025- 订购热线:025-服务热线:400-910-0008 ↓↓↓扫基蛋官网二维码 了解更多基蛋生物相关信息↓↓↓扫基蛋微信二维码 掌握更多行业最新资讯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微量白蛋白20.7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