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总是感觉头晕晕,而且下午五点多了就很困

扎尕那穿越流水记(一)
14906人关注
关键词:驴行和旅伴
昨天有同事在QQ上说我的名字该叫“行者”,因为在大家印象中我总在路上。即使人不在路上,心也在路上。这么多年来,我总是会因为自己能有机会经常走在路上而感到满足。
每年我都会被一些路线吸引,那些走过的人会把那么多美丽的相片和美丽的文字发布到网上,很多人都会“中毒”。不过,我是属于能及时解毒的那种人。只要想去,总能找到时间和相伴的人。时间于我,已经变成了几乎纯粹私有的东西,再没有了“可惜没时间”的感慨,只要我想去,时间总是有的。总是会想起小时候,无论大人去哪儿,我都会急着跟了去,有时候也会一个人,或者相跟着几个小伙伴去离家很远的地方玩儿。头脑中没有距离的概念,只是放纵自己的双腿。后来很多小伙伴都退却了,说我一走出去就没远近。上初中的时候看了三毛的书,才明确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是那样的。不过在我所在的这个小镇上,我的梦想一直都是被很多身边人当成笑料的。更有一个我大学的同学曾经说,如果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过这种云游天下的生活,他就头冲下走三年。不过好几年前,他就已经对我说了,我已经在过这样的生活,可是他却真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承诺,所以他只有祝福我。
我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个随心所欲的人。可是制约我的东西很多,传统思想和理念、工作和家人。不过,人只要一直能认定自己的目标,距离实现的日子一般只会越来越近。八年前,我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七年前,我在户外活动中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天赐,天赐是一个同样狂热于行走的人,两个一说出发就心情无比好的人,又一起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进发,这种感觉真的好棒!户外运动给了我们共同的生活色彩,也给了我们永远聊不完的话题。户外的天地让我们无比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的路有很多条,只要你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好好走下去,而且要有足够的时间欣赏路上的风景。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很多地方,虽然没算过具体走了多少公里,但是登山包换了一个又一个,登山鞋穿烂一双又一双。我们曾经年轻的容颜现在也在自然的风雨中沧桑了不少,但是我们健康的身心却在自然的壮美中被熏陶得更加坚定有力!
火车是我喜欢的交通工具,能比较自由地活动,陌生的人们会因为寂寞相互搭讪,聊得投机的也不乏其人。今天对座儿就是一个比较健谈的男人。那男人年龄不小了,大概有将近六十岁的样子,听口音是达旗人。后来聊熟了,知道他是达旗吉格斯泰人,后来大学毕业就留到包钢工作,一直做到包钢的矿山处处长。现在退休了,又被聘请到爆破公司做工程师。这次是到甘肃白银做一个爆破工程。听他聊了很多关于爆破的知识,感觉新奇有趣。他给我们推荐甘肃的洮砚,就在我们要去的卓尼县。这个建议不错,如果遇到了,感觉不错,就可以给老爸买一方砚台。路上遇到一个健谈的人,而且谈话的内容还让人很有兴趣,这点比较难得。
明天上午九点多到兰州,肯定首先得吃碗兰州拉面。至于别的,还真没想好吃什么。夜走的同学在兰州读研究生,我倒是很想去学校吃顿饭。在电视上看到现在大学里的餐厅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想去尝尝。
我对面上铺的小伙子是临洮人,车厢里熄灯了,我到上铺睡觉,不经意聊起来。他在内蒙工作,这次回家是因为爱人马上要生孩子了,预产期就是明天。不过医生说了,好像还得等几天。马上要做爸爸的小伙子很激动,归心似箭。因为一直关注爱人肚子里的宝宝,所以他从书上学到了很多孕期知识,连孩子的名字也早就开始设计了。不过因为性别和具体出生时间不确定,所以还没办法在网上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取名。想想二十年前自己要当妈妈的时候真还没想这么多。现在的年轻人,越在乎下一代,反倒感觉他们越不确定该怎么做了。
火车是我喜欢的交通工具,能比较自由地活动,陌生的人们会因为寂寞相互搭讪,聊得投机的也不乏其人。今天对座儿就是一个比较健谈的男人。那男人年龄不小了,大概有将近六十岁的样子,听口音是达旗人。后来聊熟了,知道他是达旗吉格斯泰人,后来大学毕业就留到包钢工作,一直做到包钢的矿山处处长。现在退休了,又被聘请到爆破公司做工程师。这次是到甘肃白银做一个爆破工程。听他聊了很多关于爆破的知识,感觉新奇有趣。他给我们推荐甘肃的洮砚,就在我们要去的卓尼县。这个建议不错,如果遇到了,感觉不错,就可以给老爸买一方砚台。路上遇到一个健谈的人,而且谈话的内容还让人很有兴趣,这点比较难得。
明天上午九点多到兰州,肯定首先得吃碗兰州拉面。至于别的,还真没想好吃什么。夜走的同学在兰州读研究生,我倒是很想去学校吃顿饭。在电视上看到现在大学里的餐厅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想去尝尝。
我对面上铺的小伙子是临洮人,车厢里熄灯了,我到上铺睡觉,不经意聊起来。他在内蒙工作,这次回家是因为爱人马上要生孩子了,预产期就是明天。不过医生说了,好像还得等几天。马上要做爸爸的小伙子很激动,归心似箭。因为一直关注爱人肚子里的宝宝,所以他从书上学到了很多孕期知识,连孩子的名字也早就开始设计了。不过因为性别和具体出生时间不确定,所以还没办法在网上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取名。想想二十年前自己要当妈妈的时候真还没想这么多。现在的年轻人,越在乎下一代,反倒感觉他们越不确定该怎么做了。
6月16日 星期日
关键词:兰州的茶座和夜市
早晨九点,火车准时到了兰州火车站。天是阴着的,稍微有一点点凉风,感觉很舒服。我们三个人背着大包径直走出火车站,没有理睬那些招揽客人的私车司机。夜走在谷歌地图上查了一下,我们要去的汽车南站距离火车站8.3公里。时间足够宽裕,我们决定走着过去,就算是扎尕那穿越前的练习吧。
走路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随时停在路边一处看着客人络绎不绝的拉面馆门前。拉面馆的名字叫“周勇拉面馆”,很简陋的门脸儿,可是吃面的人那真叫一个多,里面没有座位不说,很多人都是买了面就那么端着碗蹲在门外吃。我们三个一点儿都没迟疑,这种事情就是心有灵犀,赶紧把大包放在路边,我直接冲进去排队。两份牛肉,两颗鸡蛋,三碗面,一共32块钱。跟很多人一样,我们也只能端了面在门外吃。紧挨着拉面馆的粥铺竟然没有一个食客。我不知道粥铺的老板得有多大勇气才能每天面对这样的尴尬。
吃完拉面,我们一路向西,沿着火车站西路一直走。整段路都在修,觉得灰土飞扬,脏得厉害。不过看那些淡定地溜达在灰尘中的兰州人来来往往,我们除了说一下兰州不如包头干净之外,也就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很多路口都有药膳鸡在卖,我们选了一家叫“百味药膳鸡”的买了一些五香凤爪,买的人很多,基本确定味道不会错。我的肚子很饱,不想吃,天赐边走边吃,说味道真不错。当然,下午我也吃了,后来还在夜市又买了不少当明天的路餐,这是后话了。感觉兰州作为西北最大的城市,最吸引我的就是这里的吃了,不贵而且很有滋味。
8公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在快到南站的地方,我们找到一家看着很不错的“友好宾馆”,有一百元一间的特价房,说是房间会小点,不过开房一看空间还是出乎我们意料地宽敞。暗自高兴,三个人住一间,每个人不到35元,比青旅便宜不说还有独立卫生间。不过后来想看电视却发现房间里的电视是坏的,看样子特价房真是有理由才特价的。
车票买好了,是明早八点四十发车的,售票员很漂亮,态度还超好,提醒我们明早别误车。遇到这种服务态度,人的心情想不好都难。三个人没别的事儿了,就一路溜达着到了西湖公园。天气很好,不晒还很凉爽。公园里那么多茶社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我们在东湖茶社坐了很久,每人一杯三炮台,热水可以不停地续,再要上一盘五香瓜子。想聊了就说几句,没话了也不觉得尴尬,发呆也很舒服。看那些来往的人们,服装各异,姿态各异。很多回族的女子是我瞩目的焦点。她们大都身材窈窕,穿着合体但是略显保守的服装,头上都戴着头巾,也有戴一个黑色发帽的。她们脸上的妆容大都很精致,五官也漂亮。很多女子白皙的皮肤、挺直的鼻梁和深邃的黑眼睛,都昭示着她们与众不同的血统。想象她们美丽头巾下面的长发肯定也是极其曼妙的,要不怎么都要遮起来呢?那缕缕青丝所产生的诱惑也许比深眸更甚吧。公园里的睡莲也开得正好,就如那些回族的女子,含蓄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却绝没有一丝地扭捏作态。
夜走有同学在西北民族大学读研究生,按照约定,我们晚上一起去逛夜市,因为今天已经走了很多路,我们就乘坐111路公交往民大方向走,没想到正好到了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夜走同学想带我们逛的夜市就在眼前。还没入夜,夜市里已是人头攒动。我们一直在夜市入口处等那个女孩。我觉得等待很不爽,一个小时过去了,那个女孩才姗姗来迟。本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觉得这女孩太过拖沓,不过当我们知道这个女孩今天工作了整整十二个小时,为了来找我们一直匆匆忙忙没顾上休息的时候,我的心里只剩下了愧疚。女孩很热情,也很真诚。因为她是夜走一直的同学加闺蜜,所以我们也就没了陌生感。她带我们去吃了最好吃的牛奶鸡蛋醪糟,真的名不虚传。掌勺的老爷子看样子有七十来岁,但是精神气很足,一个晚上一直站在那儿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的家人只能给他打下手。排队的人一直都那么多,我们吃完离开的时候,依然耐心排队的人们已经有几十米了。女孩告诉我们,夜市不远处有个打着横幅说是“《舌尖上的中国》上榜品牌”的醪糟摊虽然也做得不错,但是却不如我们吃的这一家,估计是当时拍摄的记者找错人了。结果慕名而来的外地人都去那家排队,而本地人最喜欢的是这家。做醪糟的老爷子有时候会休息一天半天的,那个时候,夜市上别的牛奶鸡蛋醪糟摊才能开张。确实啊,吃完一碗醪糟之后,唇齿留香。夜市上别的小吃已经不能入眼,更不能入胃了。
夜市的街道比白日里更热闹,各种物品应有尽有。我们一路走过去,除了**,好像什么都有卖的,而且价钱也不贵。如果不是还有很多路要走,包里也放不进去太多无关的东西,我一定会各种小玩意儿都倒腾一些回去。呵呵,因为便宜啊,夜走买了一条棉布短裤,人家要三十五我们还嫌贵,后来折回来以二十八元成交。夜走穿了一路,很值呢。
关键词:迭部太脏了!
早晨起来,时间很宽裕。慢悠悠地收拾完,三个人退了房间直奔汽车南站。车站人已经不少了,周围的商贩也忙碌着。本来我一直是很喜欢吃煮玉米的,不过自从网上曝光说这些人都用玉米香精来煮玉米,来保证玉米的新鲜,我就再也不敢吃了。看着香味四溢的煮玉米,只能咽咽口水,不买了。老大和夜走去吃了牛肉面,我喝了咖啡,也就可以了。买了白饼子准备车上吃。
八点四十车准时出发了。车很新,路也很新,从兰州到临夏是高速。2007年我们一路走过来,那时路真的很烂,车也费劲,人也费劲。现在好了,走哪儿都舒服多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风景特别好,一路都是高山草甸,像铺了绿色的大毯子。村镇里到处都是清真寺的尖顶,颜色艳丽,造型挺拔。和后景中的绿色山丘搭配在一起,相当好看。
海拔逐渐高了以后,我们进入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这时房屋的建筑风格也改变了,回族的阿拉伯风格浓郁的房屋逐渐被藏族方方正正的三层小楼所代替。草原上出现了很多藏民夏季放牧的帐篷,还有一些小小的白色帐篷也能看到,想起关于藏族姑娘婚配的传说,就希望那些白色小帐篷里都有一个满怀期待的藏族女孩。
蓝天白云下的合作市到处都是建设的工地,各种工程车把道路糟蹋得泥泞不堪。记忆中熟悉的景象只有曲宗红教寺。寺院的规模又扩大了不少。当年没有一点遮拦的当周草原现在竟然围成了当周生态园。透过那些假惺惺的大门,我无限怀念当年我们几个人自由走上去,和那些悠闲的藏族人一起享受当周草原的清风和草香的情景。还有那只黑色的小狗,跟我那么亲近。如果现在还能见到它的话,它还会凑上来亲吻我吗?
车窗外,还是有让我开心的情景,很多藏族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地在草地上喝酥油茶、吃糍粑、聊天、晒太阳。看到他们,无论是此时的休闲,还是磕着长头一路虔诚的身影,都能让我想起那个美国人和渔夫的故事。很多人一辈子忙碌挣命都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可最后才发现最好的生活原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忙碌挣命。说藏族人生活简单,但他们的从容和坦然又有多少人能拥有呢?
我们到迭部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半,从兰州到迭部坐了整整八个小时车。可记忆中那个清新可人的小镇现在却彻底变样了:大街小巷的马路就跟被集体扒了皮,到处灰尘漫天。迭部已经完全变成了地狱之城。我无法在漫天的尘土中顺畅地呼吸,只能躲进车站里的小超市。不过有一点让我略感欣慰,那就是在迭部真的禁止了塑料袋。
夜走和天赐找到一个小出租车,谈好价钱,三个人六十元,直接送我们到扎尕那村。上车的瞬间,我才换了一大口气,不过头巾依然不敢摘下。司机也无奈地抱怨了几句,只是时间太长了,他也习惯了。这么多条路都掏开重修,但是施工的进度显然远远跟不上,很多工地都是在停顿状态,不知道那些敞开的马路什么时候能拉上拉链儿。如果明年能修好,我就替这里的人们烧高香了。
扎尕那村在迭部的益哇乡,距离县城大约三十五公里。从县城出来没多久,出租车就拐下一条村道,路修得很好,有一个门楼正在修建中。司机说等这个门楼修好就要开始收费了。再去扎尕那就要在这个路口买票。我暗自表示了一下庆幸。中国的旅游业就是这样的,只要是当地政府看到有利可图,就赶紧圈地收钱。接下来的环境破坏和治理,就变成了中国足球,踢来踢去,钱花了不少,名堂也搞了不少,就是越来越糟。
出了迭部县城,空气恢复了洁净,开了车窗,任由清凉的风吹进来。山路拐弯很多,每一个弯子转过来,都有一座座大山摆着不同的姿态迎出来。美是没有常态的,唯有静静地体会。
扎尕那村口,我们下车,结账,跟司机道别。有三个小孩子直接冲过来问我们要东西和钱,看我拿钱给司机,一个孩子毫无羞涩地指着我手里的钱大叫着“给钱!给钱!”看着这三个年龄不超过十岁的孩子这么做,我有些生气,没有理睬。他们看我们没有给的意思,也就没再纠缠。看来他们就是要惯了的,最初这些孩子根本不会主动要钱和东西的,只是后来有游人来了,看着孩子们觉得他们可怜,就给钱给东西。孩子们尝到了甜头,也就学会了索取。这种索取也许会陪伴他们一生。如果真这样,那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是悲剧了。我们自以为是的一些所谓的善举,往往会成为伤害别人的陷阱,而我们的不自知会导致我们继续这么做下去。
在村口一家家庭旅社,我们住了下来。很干净的床铺,四十元一个人,吃饭是一个菜25元,米饭不要钱。我晚上吃饭没胃口,就没吃饭。天赐和夜走要了一个肉炒木耳,一个炒蒜薹。好像炒木耳的肉味道不太好,不过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他俩还是吃完了。
有一个坐着轮椅的哥们儿我必须要重点说一下。他大概有四十多岁,是组织摄影爱好者出来拍照的。他自己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他的队员们都去拍照了,他留在村子里给安排一切。说实话,在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见到一个行动不便、用轮椅代步的摄影爱好者本身就够稀罕的了,他还是组织很多人一起来的,而且他作为组织者和带领者还是唯一的残疾人。行程的不断改变,各种突发情况的出现,都需要他处理。看他的样子,这些事都已经得心应手了。后来他竟然自己开车走了,同行的一男一女对他的话没有任何异议。这是我很佩服的一种人,他们虽然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折损自己的生活激情。相反的,因为他们更无畏的努力,他们反倒比很多健康躯体的人做得更好。残缺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他们的世界却丰盈而坚定!
关键词:扎尕那穿越
早晨从林家乐出发是七点十八分,我们付了每人40元的住宿费,还有昨天晚上50元的饭钱。昨天就看到他家库房里有一箱西红柿,走时顺便买了六个,花了九元。
重装徒步穿越扎尕那开始了。“扎尕那”是,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
我们喜欢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很多时候身后的风景更美。扎尕那村此时就在一片晨雾中,山的轮廓时隐时现,如神仙之地。天上云很多,几乎看不到太阳,这种清凉的天气很适合户外徒步。我们一直都很激动,手机、相机“咔嚓”个不停。这里的美大气、沉静。山上的树和山坡上的花没有一丁点地张扬。但是凑在一起就能形成极好的层次。再往上,就是地质版块挤压推起的巨大山峰。层积的页岩竟然被挤压得竖立起来,像一本本立着被翻开的大书。有的像是欧洲的尖顶教堂,甚至还有一些像极了电影“魔戒”里的巨大黑色城堡,上面甚至都有仿佛能让人走进去的门。
我们沿着峡谷一路攀升,海拔从2500多米一直到3600多米。翻越一个又一个垭口,垭口的海拔也从3700多米一直到4200多米。我们本来是想把别人三天的徒步路线走成四天的,这样我们可以相对轻松一些。结果为了找到网上说的理想营地,我们硬是狂走了十多个小时,下午六点半才到达营地。营地海拔3600多米,是会高反的高度。吹气垫,到河边打水,或者在帐篷里低了头找东西,都会让人感觉头晕。天赐的反应比我和夜走厉害,他一直头疼。到了营地,我赶紧给他烧热水煮红茶,加上点盐是蒙古族的做法。在一天的暴走之后,这是喝起来感觉最好的饮料。
徒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累很苦的过程。但是我们享受的就是苦和累的过程中看到的美景和短暂休息时的放松。中午我给大家做了疙瘩汤,放了西红柿和家里炝好的油。味道好极了,连着做了两锅才把肚子喂饱。当太阳出来晒得人很困的时候,我们正在一个草坡上,我和夜走直挺挺地躺在晒得热乎乎的草地上,累了半天的腰背彻底舒展放松了,那个舒服劲儿就别提了。天赐担心草地返上来的湿气会诱发皮肤的不适,坚持不躺。我们也就不管他了,自个儿享受这松软温暖的草地和热情的大太阳。有从夏季牧场返回村里的藏民路过,天赐就会和他们聊几句。我和夜走进入了半睡眠状态,连眼睛都不想睁开。再上包出发的时候,感觉舒适了很多。
一年了,我都没怎么背着大包徒步,就是去库布其沙漠组织大家穿越,我也只是做后援,走不了几步路。不过我觉得自己真是个“野人”,只要到野外,走到自然当中,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从不会说累,也从不会心情不好。我觉得这就是人最该有的状态,跟大自然融为一体,像自然界中的动物一样生活。我们可以像生物链顶端的顶级捕食者狮子、老虎一样,有在自然中生活的优势,但也常常会在拼命追逐后不得不放弃猎物,在草丛里大口地喘气。我很累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在经历一种为了生命需要进行的奔跑,也许不会有结果,但是会有经验,偶尔也会有惊喜。这种状态不是可以预料的,但只要遇见了,就是一种必然,没有任何可抱怨的,更不会想着放弃。
峡谷里很多不知名的鸟儿在那里。有一些像鸽子但是比家鸽大很多的鸟成群结队地飞翔。它们灰白色的翎羽让它们在山坡上驻足时和那些灰白色的石头融为一体,但飞起来后,它们的灰白色就在蓝天这个纯净的底色上划过一道又一道美丽的曲线。我和夜走还看到了四只这种小鸟在草坡上列队前进,它们略显肥硕的小屁股步调一致地扭动着,那画面让我看呆了,竟然忘了掏相机。还有一种红尾巴的小鸟,在我们面前假装翅膀受伤一样地跳过,一直牵引着我们的视线到了草坡边,它才展翅飞走了。天赐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说附近肯定有小鸟,鸟妈妈为了孩子的安全跟我们玩儿一出“调虎离山计”。我们感慨着这些鸟儿的智慧,更不可能去打扰它们的生活。
大自然总有很多惊喜给我们。高山上的积雪,冰川融化汇成的奔腾溪流,那些在夏季牧场出生的小牛犊,耳朵上都戴着彩色毛线编织的标记,就像戴着耳环的羞涩小女孩,扑闪着柔美的大眼睛羞怯地回避着我们的镜头……这些都让我们流连忘返。
星期三 多云转晴晚上有雨
关键词:半夜搬家
昨天晚上睡好了,从晚上九点睡到十一点,醒来觉得很精神,就赶紧写日志。一直写到凌晨一点多,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早晨八点了。天赐早就起来了,一个人不停热水喝。看我和夜走起来了,他开始给我们做饭。油炉不好做米饭,火太大,只能熬成稠粥。拌着老干妈辣酱和西红柿熬的酱,还有咸菜,味道好极了。对了,还有在兰州买的药膳鸡珍和鸡肝,真空包装的,今天早晨也打开吃了。早饭吃好了,走起路来感觉很有精神。
今天本来就没打算多走,说好中午路餐完一定睡个午觉,下午早点遇到好营地就扎营,可以洗洗衣服,晒晒太阳。计划着这么做,就真这么做了。连着翻了三个3900米以上的垭口,在第三个垭口上美美地睡了一觉。垭口上的草甸子开满了小花,有阳光灿烂,有山风吹过。我躺在雨披里,遮了脸,挡住风,就像是大棚里的蔬菜,阳光过来了,暖暖的,风却吹不透。不知不觉睡着了。一个小时后,三个人起来继续徒步。下了垭口不远,我们找了一处碎石小河滩,旁边是清澈见底的雪山融水,白色的碎石滩虽然面积不大,也不太平整,不过整理出两个帐篷的营地不难。我们三个人用脚扒拉着就平出两块营地,扎好帐篷后,太阳又从云里露出脸来,正好洗洗衣服,擦擦身体,感觉一下子洁净了。晚餐还是疙瘩汤,好香!
太阳还没彻底落山呢,我们就已经进帐休息了。还不到八点,我一点睡意也没有,就拿着手机玩儿游戏。不知不觉,玩儿到十一点多,这时突然开始下雨,刚开始雨不大,不过我们已经有点紧张了,因为帐篷就在水边,只要上边水大冲下来就麻烦了。雨越下越大,天赐的担忧更甚。夜走的帐篷比我们的高一米左右,天赐决定把帐篷挪上去。本来我还想坚持的,不想出去淋雨,但是天赐决定要搬帐篷,我也出了帐,我俩把帐篷挪到了高一点的平台上,打好地钉,进帐继续休息。雨依然在下,我们都竖起耳朵关注着帐篷外边的动静。突然听到水声大了起来,拉开外帐,顺着头灯的光看出去,水已经涨起来了,而且变得浑浊不堪,比先前汹涌了很多。这个时候,我才真正认识到天赐的担心是绝不多余的。
现在雨还在下,虽然不是很大,但水声咆哮,我们依然无法安心入睡。如果水继续涨,我们就必须继续向上挪。今天晚上注定是无法安心入睡了。
一晚上听着溪水轰鸣,没敢睡觉。想着各种可怕的事儿,万一有水下来,那我们就真的万劫不复了。不过听着水声感觉声音还是那么大,没有继续增大,心放了不少。雨还在继续,只是时大时小,闪电一个接着一个,帐篷里一下亮了,然后炸雷就在耳朵边响起。我一直不是个胆小的女人,所以对闪电和响雷没什么感觉,只是一直担心着上游会有洪水下来。终于帐篷有点透亮了,知道天快亮了,天赐这个时候醒来问我几点了,我看了一下表,凌晨四点五十五分,天赐不睡了,我知道他醒着就不会有问题,所以我放心地睡着了。
今天扎营的地点绝对是错误的,我得出一个结论:绝对不能拿百分之一的侥幸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必然对抗!这也是我们人品好,没遇到很大的雨,否则我们位于两个河沟中间的营地肯定会很危险。以后再不会带着侥幸心理做这样的事了。
6月20日 星期四
关键词:泥泞中穿越
早晨起来就是大雾,看着山间的雾气转瞬溢满山谷,我们仿佛在仙境。快十点的时候我们出发了。没走几步,回头看营地,已在一片云雾之中。今天计划少走点,不过一直阴天大雾还有细雨,我们没办法停。一口气走了八个小时。一路泥泞不堪,但是风景超好。山的形态美,即使很多山总隐在云雾里,也能在不经意中窥到它们的雄壮之貌。还有漫山遍野的白色杜鹃花,草滩上盛开的各色小花,后来又是高耸入云的云杉。雨水淋漓,道路泥泞,天气寒冷,这都让我们疯走,但美景总会让我们驻足。相机也湿漉漉的,担心会有问题。总不敢肆意地拿出来拍照,只好用眼睛使劲看,记到脑海中也是很重要的。
在大雾中,我们遇到了一队倒场的牦牛和它们的主人。那个年轻帅气的男人跟我们聊了一会儿。两个女人没到我们跟前来,在大雾里,我只能看到她们影影绰绰的身影。这个时候,我被大雾中的另一个身影吸引了。是一条黑色的大狗,默默地跟在牦牛群后边。看到我们也没有吠叫,只是很警惕的停了步子,在雾中向我们打量。大概是看到主人跟我们聊得很欢,知道是友非敌,就又慢悠悠地跟着牛群向前走了。我想仔细看看它,让它主人叫它过来,可主人说它是不会过来的,我只好作罢。很喜欢藏区这些大狗,大部分都是藏狗,有一些有藏獒的血统。基本都不怎么叫唤,即使叫起来,声音也是那种低沉有力的吠叫,一点都不狂躁。
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防水鞋都进了水。只要停下来就感觉冷得厉害。所以一直走,一直走。泥水溅到裤腿上,裤子已经惨不忍睹。但我们还必须在泥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下午到了我们在谷歌地图上都能看到的牧民屋,但是因为都没有人在,我们觉得不方便停留,就只好继续走。一直到快六点了,又发现一家牧民屋,走近,还是没人。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我们又冷又湿,决定扎帐。帐篷扎起来,我和天赐赶紧换了干衣服,感觉一下好多了。天赐昨天洗了裤子没干,今天穿的又脏了,我就让他呆在帐篷里裹着睡袋,这样暖和点。我在河边洗我俩的脏衣服,裤子上的泥污根本洗不干净,没办法,只好找了块大石头把裤子压到水流里,先让水冲着。牧民屋外的棚子上有个小阁楼,是牧民放草料和杂物的。我们就把湿衣服搭到小阁楼的木头架子上,这样起码能避免被雨水打得更湿。
晚餐我做了粥,先前炝好的油真是好东西,放疙瘩汤里能增香添色,拌粥吃他俩说味道也很好。我虽然没吃晚饭,不过他俩这么说我真的很开心。
裤子被水冲刷了一番后好多了,又用手使劲揉搓了很久,黄色迷彩的图案才清晰了起来。细雨一直在下,帐篷外是没办法呆了,只好进帐。帐篷这个时候就是一方绝美的天地。外边阴雨连绵,里边干燥清静。今天狂走了八个小时,现在我已经躺帐篷里了。今天走了这么久,累了,早点休息吧!
星期五 阴有小雨
关键词:扎尕那穿越成功
现在躺在卓尼县柳林镇的柳林宾馆里,虽然住的是最便宜的没有卫生间的三人间,不过已经很舒服了。扎尕那到旗布寺四天的穿越终于结束了。这个时候用“终于”这个词是有很多含义的。重装徒步了四天,第一天和第二天天气还是很不错的,中午过后还能见上太阳一面。后两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每天都是雾气昭昭,在海拔三千五百米到海拔四千一百米之间的迭山里,那些细细的雨雾起先会让人感觉舒服,脸没有一丝紧绷感,什么化妆品都不用,皮肤润润的。不过走上一会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首先是衣服湿了,然后草上的水珠打湿了裤子,再接下来,泥泞的小道让登山鞋重了好几斤。不小心还会滑倒,身上手上都是泥水。
海拔高的地方是很适合避暑的,不过,如果我们本身就湿漉漉的,再加上一个个垭口上的冷风,后两天很多时候我的双手都是有些麻的,虽然戴了手套,但还是抵挡不住那种快到骨髓里的冷。所以我们只能一直走一直走,根本不停。即使想补充点能量,停下来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十分钟,而且大包一直得背着,只要卸下包来,寒冷就直击后背。这样狂走了四天,徒步距离八十公里。我们三个人感觉自己能一直这么开心地走着,真的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豪。现在我们洗了澡,洗了衣服,躺在干燥干净的床上,觉得真幸福!
今天早晨是八点出发的。一夜细雨,湿衣服依然潮湿。只能背着湿衣服和滴水的帐篷继续上路。每个人的包大概又重了一些。早饭我还是咖啡加小甜点,小甜点不知道天赐是什么时候买的,一直放在家里没人吃,这次带出来,我每天早晨和咖啡配着吃,今天也吃完了。甚至连小包装袋里的碎屑,我都扬脖倒嘴里吃掉,真是一点都舍不得浪费。天赐和夜走煮了两包方便面,后来又煮了剩下的半包挂面。早餐是一定要吃好的,要不一起步就会感觉累。我们先前买了不少葡萄干,今天也所剩不多了。路上饿了的时候,我们就是抓几粒葡萄干扔到嘴里,天赐还带了干炸五花肉,也做了他和夜走的美味路餐。今天这些吃的最后都吃完了。什么都不浪费一直都是我们的出行遵旨,这次安排得很好,没给自己增加什么负担,还没让自己的胃口受制,真的很不错。呵呵,也许我们的一些做法以后可以当经验推广呢。
上午我们路过好几处牧民屋,都没有人在,知道人家都搬到夏季牧场去了。想找个火塘烤火烤衣服鞋子的愿望眼看没办法实现了,稍微有点失望。可上帝总会让我们这些吃苦耐劳的人得到一些惊喜。就在翻越最后一个垭口时,远处山上有个牧民跟我们打招呼,后来径直走过来邀请我们去他家的帐篷喝热茶,烤火。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啊。我们赶紧跟着那个年轻的藏族人前往他家的帐篷。边走边聊中得知,他叫东主,今年28岁,已经是三个男孩的爸爸了。两个大点的男孩在寄宿学校读书,他和妻子带着小儿子在牧场放牛。他家有一百二十多头牛,是牦牛和黄牛的杂交牛,有十九头正在产奶,所以他家有很多牛奶可以喝。还没走到帐篷跟前,就已经看到一个两岁多的圆头圆脑的小男孩在外边张望。帐篷外还有一只体型很大的藏狗在冲着我们低声地吼叫。袅袅地炊烟从黑色帐篷的顶上飘起,这是最诱人的,说明帐篷里的火炉炉火正旺。进了帐篷,清秀的女主人忙着帮我们卸包,虽然她不会说汉语,但是能听懂我们说什么,所以我们忙不迭一连声说“谢谢”的时候,她用微笑回应我们。东主是读过小学四年级的,所以我们沟通起来并不费劲。帐篷里除了一家三口还有两只刚生下的小牛犊。黑色的已经能站起来,有些惊慌地看着我们。黄色的那只卧着,只叫了两声,便安静地睡了。帐篷里有东主他们做奶油的一个比较先进的工具,是用电带动的,他们用的电来自太阳能。一大桶泡沫丰富的奶油已经沥了出来,还有三个形状各异的奶酪已经做好摆放在板子上。东主一边跟我们聊天,一边给我们倒上了热热的藏茶,他的妻子给我们热上了一盆鲜奶。鲜奶的表层是黄色的奶油,奶香四溢。我们三个人喝着喷香的鲜奶,吃着女主人做的发面饼子,心中充满感激。我把兜里所有的糖拿出来给了东主的小儿子,天赐把他的路餐葡萄干也都给了那个孩子。后来东主说他牙疼,我忙着帮他找药,可我们带的药很少,只有酒精创可贴之类,没有消炎药。说实话,那一刻,我竟然有些沮丧。天赐看到东主的妻子泡了一杯绿茶,突然想起我们还带了不少铁观音,一直没喝,就都拿出来给东主留下了。
每天精选活动平台活动
每天精选徒步活动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这一段我们走错了,最后也是从一线天边上的陡坡爬上去到小路的。再没有找到陡坡之前,不知道从那下了,看来这一段路好多人迷过。
走了很久河漕,天赐说别的队伍应该不是这种走法,如果河里突然发水那就危险了。想想也是,那路只能在山上 ...
我们一队于8月13日进山,16日出山。在最后的17桠口遇到过这家人,在他家里加了水,很好的一家人。
他们是从冰古村出山的!我国庆节前要去!反穿,9月27日到卓尼,想去的可以一起
这个找夜走男人要就行。呵呵,我就是跟着夜走男人和天赐走。夜走如果看到这个回复,请联系76楼的哥们儿。
楼主有徒步的轨迹吗?发给我一份,谢谢!mail:
呵呵,必须这么做,要不等回了家,很多东西就想不起来了。
佩服,还在途中的间隙写日志
楼主有徒步的轨迹吗?发给我一份,谢谢!mail:
不算复杂 提前做好功课 好走
路况复杂吗?因为没有探路,也不打算请导游,迷路的可能性大吗?
呵呵,那个时候去估计不会有现在这么多雨,景色可能更美,不过气温可能会很低,所以一定带羽绒服和温标较 ...
呵呵,谢谢小脚海洋的认可!我只会用这一种风格写游记。
看着楼主的记录很亲切 这样的游记很少见了
呵呵,那个时候去估计不会有现在这么多雨,景色可能更美,不过气温可能会很低,所以一定带羽绒服和温标较高的羽绒睡袋。
十一也要去,能不能给些建议
这一段我们走错了,最后也是从一线天边上的陡坡爬上去到小路的。再没有找到陡坡之前,不知道从那下了,看来这一段路好多人迷过。
走了很久河漕,天赐说别的队伍应该不是这种走法,如果河里突然发水那就危险了。想想也是,那路只能在山上 ...
我们一队于8月13日进山,16日出山。在最后的17桠口遇到过这家人,在他家里加了水,很好的一家人。
在最美的地方穿越,累并快乐着,很亲切自然的游记。
他们是从冰古村出山的!我国庆节前要去!反穿,9月27日到卓尼,想去的可以一起
这个线路不是:扎尕那-大峪沟吗?
哈哈,原来你们比我先走的呀。
日& && &星期六& &&&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总是感觉头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