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有卖常州有呼吸机卖吗的吗

哈医大二院
您当前的位置 :&&&&&& >
&&&&&&&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于维汉院士创建的,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共同努力发展起来的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在国内较早地拥有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硕士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承担心血管内科专业本科、临床专业本科、七年制等轨道的教学工作。心内科是以介入性心脏病学为主攻方向,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 一、专家队伍
&&&&&&& 心内科现有医生48人,护理人员128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各年龄段人员分布均衡,45岁以下人员绝大多数具有博、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名。心内科现有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17名。
&&&&&&& 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现任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心脏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先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会心律分会常务委员;教育部省部共建心肌缺血机理与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心血管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等多部心血管核心期刊杂志的编委,于波教授在心血管临床、介入、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于波教授承担国家&973&课题子课题1项,863课题2项,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及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得三项省级奖项,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6篇。于波教授主要从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及OCT易损斑块检测、心脏病介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擅长心脏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安置人工起搏器、射频消融、先心病封堵、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等方面积极进行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工作,在国内及省内率先开展了三十余项介入新疗法,应用不开胸微创的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多种心脏病。在国内率先开展光学相干断层像,相应研究成果在Circulation及Heart等杂志上发表。
&&&&&&& 二、医疗工作
&&&&&&& 现有5个病区,一个CCU,床位数:276 张,2009年门诊量 55940人次,住院患者量10620。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为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心脏病内科治疗中心之一。心内科病房和监护室配有HP多导生理监护仪、呼吸机、体外起搏-除颤监护仪、可移动式C形臂X光机、床旁超声心动图机等整套现代化监护、治疗、抢救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医、护、技队伍,并有在国内心血管学术界享有很高声望的专家,可随时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临时起搏、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急诊介入手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等治疗。科室介入手术分为冠心病介入诊治、起搏和电生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几个专业组。哈医大二院现成为东北唯一一家全国冠脉、先心、电生理的培训基地。年完成冠脉造影检查2600余例,支架植入1700余例,90%以上的冠脉诊断治疗均经过桡动脉途径,年开展冠脉OCT检查400余例,在冠脉OCT领域国际领先。心内科电生理组在ICD植入、CRT-D植入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行列。年可完成起搏器安置术近200例。射频消融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症根治成功率可达98%,房早、房速、室早、室速的消融成功率90%,年完成近700例,电生理组首先在我省开展了心律失常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年已开展100余例,成为我国少数几个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心之一。年开展各种类型的先心病介入治疗300余例;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率先开展了主动脉缩窄的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窦瘤的破裂封堵、细小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外伤后及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双孔房缺封堵、冠状动脉瘘栓堵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等复杂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等。
&&&&&&& 近年来,心内科开办了随访门诊,系统管理经诊患者,实现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专人随访,极大方便了广大患者,获得患者和家属广泛好评;心内科还定期安排了患者教育课程,分别为门诊和病房患者及家属提供义务的教育和咨询。预计2011心内科搬进了新综合大楼,患者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都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 心内科医护人员定期下社区、进农村,进行免费义诊及健康宣教,在科室人员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一年出动二百余人次进行义诊及健康宣教,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胡大一爱心工程&活动,仅先心普查一项义诊,就筛查了四十万余人群,真正做到了逐村、逐镇、逐乡进行义诊,筛选出百余名先心病患者,并对其进行了减免费用的救治;并定期对基层医院进行培训,为当地医院留下不走的医疗队,在服务基层的同时,走进社区、走向农村,在实践工作中体现真正服务于民的奉献理念。
&&&&&&& 三、学术科研
&&&&&&& 心内科是省级重点学科。本科室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任务,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心血管内科是哈医大二院院最早的临床药理基地之一,完成多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2008年11月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缺血机理与诊疗技术批准建设。实验室批准面积4000m2。现有仪器设备总值:2902.76万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295 台件,有专人管理,使用率高。
学科有4个研究方向,
&&&&&&& 1、心脏病介入诊断及治疗
&&&&&&& 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 3、心肌缺血的离子通道研究
&&&&&&& 4、心脏移植免疫排斥监测及治疗
&&&&&&& 2008年及2009年两年期间共承担课题总计71项,其中国家863重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8项,国际合作1 项,省级 13项;厅局级41项,已完成 36项,在研 35项。2008年及2009年共获奖项21项,省级奖励6项,厅局级奖励9项,其他3项。共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2篇,SCI收录 29篇。
&&&&&&& 四、教学工作
&&&&&&& 心内科承担了专科生、本科生、七年制学硕连读生、八年制学博连读生、临床及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临床及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教育、进修医师教育、全科医师培训等各种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于波教授、田野教授、关振中教授。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苏贵斌教授、崔林教授、张德全教授、金丽娟教授、张烁教授、李述峰副教授、袁杰教授、牛春峰教授、张瑶教授、杜秀敏副教授、候静波副教授、孙勇教授、韩志刚副教授、杨爽副教授、张丽丽副教授、聂宏刚副教授、栾颖副教授。年招收博士生 17名、硕士生 83 名;年毕业博士生 19名、毕业硕士生65名。正在培养博士生15 名、硕士生56名。 博士课题80%来源于省级课题以上,博士毕业全部发表SCI论文。
&&&&&&&&&&
&&&&&&&&&&&&&&&&&&&&&&&&&&&&&&&&&&&&&&&&&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
&&&&&&&&&&&&&&&&&&&&&&&&&&&&&&&&&&&&&&&&&&&&&&&&&&&&&&&&&&&&&&&&&&&&&&& 心内科护理竞赛&&
&&&&&&&&&&&&&&&&&&&&&&&&&&&&&&&&&&&&&&&&&&&&&&&&&&& 亲切温馨的护理服务&
&心内导管室医技队伍&
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护理队伍&
新护士授帽仪式&
心内科笑脸谱&
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合影
心血管内科您(@)目前可用积分:308451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回顾:哈尔滨医大附属二院550万天价医疗费
7987 次点击
5:07:28 发布在
550万医药费涉嫌严重造假“哈医大二院涉嫌严重造假”卫生部调查发现,患者翁文辉病历中有13处属伪造   天价医药费   本报讯(记者韩福东)“病案材料有多处改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改动,必须调查清楚,否则不能结案。”12月1日上午,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李玉疤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哈医大二院)的院长办公会上,传达了卫生部调查组的意见:哈医大二院不要再掩盖,谁组织的、谁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药品的购买渠道和贩卖药品问题,都要尽快拿出材料。   昨日,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有重大进展。卫生部调查组近日发现,在该事件中,哈医大二院涉嫌严重造假:患者病历和医疗信息存在涂改现象,尤其是病历的第2-8页出现了较严重的伪造现象。   重症监护室管理混乱   74岁的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离休教师。一年前他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在医院住院的67天时间里,账单显示他的住院费用139.7万元,平均每天2万多元。而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万元。今年8月6日,老人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此事经央视《新闻调查》11月21日晚披露后,被称为“最昂贵的死亡事件”。   据悉,节目播出之后,卫生部调查组立即召集黑龙江省卫生厅和哈医大相关领导召开紧急会议。调查组成员、卫生部监察局局长王大方表示,哈医大二院的ICU(重症监护室)管理混乱,问题比《新闻调查》中播出的情况还严重。   “1180次会诊”属明显造假   11月22日晚,调查组成员发现,哈医大二院在该事件中涉嫌严重造假:患者病历和医疗信息存在涂改现象,尤其是病历的2-8页出现较严重的伪造现象。   卫生部调查组指出,哈医大二院提供的患者病历有13处修改,分明是明显的伪造,相关人却互相推卸责任;病历中的1180次会诊,也属于明显造假。   造假还体现在,医大二院血库的出血单与医嘱单并不相符,病历、收费单、化验单也互相不符。血库的出血量大于医嘱,血的去向不明。调查组要求必须查清信息中心和血库是否也在配合ICU造假,以作为下一步组织处理的依据。   输血问题曾遭到患者翁文辉的家属强烈的质疑,在67天住院时间内,翁文辉总共输入了25.8万多元的血液制品,其中7月30日这天,一天输血就达94次。   存在重复收费现象   除了涉嫌造假外,调查组还认为哈医大二院存在五大问题:违规把药品收入记入医护人员的奖金;通过院方提供的材料就可以看出,存在过度治疗、过度开支和重复收费;ICU病房值班医生有两次无证上岗,且两人替别人下医嘱;自购药品事宜比患者家属反映的情况严重,药品去向不明;科主任管理混乱。   调查组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医院管理的混乱,其中一个是:患者病危时,值班医生给家属发短信叫其回来,心外ICU主任于玲范却让家属去买节目单。卫生部纪检组监察局局长王大方特别指出,医院信息中心权限太大,检验科还存在违规打包收费问题等。   部分问题已可定性   卫生部调查组同时批评了哈医大二院的调查组。今年8月中旬,接到患者家属投诉后,哈医大二院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并于9月下旬向患者家属递交了一份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结论是:医院并没有多收钱,而且出于对翁文辉的照顾,还少收了不少钱。   哈医大二院内部先后有两次调查报告。卫生部调查组成员、医政司赵处长说,院方提供的材料真伪难辨,医院自己搞的两次调查情况和提供给患者的情况不符,院里谁该承担责任?希望尽快拿出整改措施。   赵处长说,医院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可以定性,有些还在调查。   专案组下周再赴哈市   据哈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宣传科科长李华虹表示,下周专案组将再次到哈尔滨调查取证,相信很快就会有一个结果。   此外,李华虹说,“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本身就是一个昂贵的病房,通常只是给刚做过心脏手术的患者过渡使用,一般患者住几天就转到普通病房,像翁文辉这样连续住了60多天的患者我还是头一次遇到。”李华虹说,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由于设备先进,收费比普通病房要高很多。李华虹还告诉记者,患者翁文辉的治疗方案都是其家属从北京请来的专家会诊后确定的。   哈医大二院否认公安部介入并回应目前媒体报道中的部分内容   本报综合消息“前天我刚领到工资条,明天可能就要发奖金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宣传科科长李华虹昨天这样对记者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公安部已经介入该院与一患者的医疗费用纠纷一事,并称如今该医院的账户已经被封。但李华虹否认了这一说法,她表示自己也是在网上看到这一消息的,当时“很想跟帖”,因为“根本就没看到公安部的人来调查”。对于该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来医院看病的患者特别少”,李华虹明确表示,目前医院的门诊流量跟以前持平,医院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此外,李华虹还对目前报道中的有些内容进行了回应。她说,患者翁文辉是5月16日住进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去世是在8月6日,住院天数并不是目前媒体报道中的67天,而是82天。对于患者在医院的花费,李华虹明确地说,医院登记在案的花费是130多万元,不是550万元。至于媒体报道的医院要求患者家属自行购买的价值400多万元的药品,李华虹予以否认。   主治医生王雪原神秘失踪哈医大二院已派专人寻找其下落   本报综合报道曾在央视《新闻调查》中曝光天价医药费事件内幕、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从11月22日起,再也没去上班,哈医大二院的领导也无法联系上他。而王雪原曾表示,就在他接受调查组询问的前一天晚上,哈医大二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主任于玲范给他打来电话说,你现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说什么不说什么,你自己要想清楚。   11月22日,于玲范被停职检查。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国良等人与她进行谈话,要求她以书面形式将情况如实写下并上交。哈医大二院领导特别提及,“所有人对当事人王雪原不要歧视,要保护。”   王雪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四年前,王雪原来到哈医大二院心脏外科ICU工作。在翁文辉住院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作为翁的主治医生,王雪原参加了大部分的抢救治疗工作。他曾主动找到《新闻调查》记者,表示愿意说出他所知道的真相。在节目中,他揭露了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表示,就在他接受调查组询问的前一天晚上,ICU主任于玲范给他打来电话说,你现在站在你人生的十字路口,说什么不说什么,你自己要想清楚。   11月22日起,王雪原就没有再去上班,哈医大二院的领导也无法联系上他。11月25日上午,哈医大二院专门指定专人负责寻找王雪原的下落。   新闻回放   王雪原央视自曝内幕   本报讯据央视《新闻调查》报道医嘱单上的签名笔迹为何有四种?400多万元自购药品哪去了?在央视《新闻调查》中,王雪原曝光了一些天价医药费事件的内幕。   医嘱单上签名笔迹为何有四种?   按规定,谁下医嘱就必须签谁的名字,但记者发现,在院方提供的大量医嘱单上签的都是王雪原的名字。而且,仅在7月11日的医嘱单上,记者就发现签王雪原名字的笔迹有四种。   王雪原:关于这个签名只有一小部分是我本人亲自签的,你可以看到很多签名的字体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其他的医生用我的名字来签署下达这个医嘱,但实际上,并不是我本人同意这样做的。   记者:你把这些医嘱单做过整体的梳理吗?这其中你签字的有多少?   王雪原:是我本人签字的可能只占到整个签字的25%。   记者:别的医生和护士有权利用你的名字来签名吗?   王雪原: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就是说三级医生,第一级就是主任这一级,然后我是主治医师,我下面还有两个住院医师,因为这两个住院医师实际上属于见习医师,没有这个权利来下这个医嘱的,我们主任曾经让这两个住院医师在我不在的情况下用我的名字,可以用我的名字来签署这个医嘱。   记者:那他为什么不用主任自己的名字来签署呢?   王雪原:我也不知道。   400多万元自购药品哪去了?   王雪原医生告诉记者,翁文辉的家属确实购买了大量的自备药,并且通过医护人员送进了ICU,仅他经手的就有17种之多,但这些药品的去向十分可疑。   王雪原:有一次其他的患者出现了这种真菌感染,当时我们主任跟我说可以给他用克赛斯,我说咱们医院没有这个药,是不是让患者家属去购买,但当时主任说你可以把翁文辉的药给这个患者用。   记者:后来药用了吗?   王雪原:因为我那时候专管翁文辉,我也不清楚这个药给没给那个患者用。   记者:这件事情患者的家属是否知情?   王雪原:患者家属当时是不知情的。   记者:那么这些昂贵的药品在这个科室里面由谁来监管?   王雪原:实际上它的监管处在一个缺失的状态,因为本身从药品进到ICU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登记的制度,第二,家属是不能在ICU里面的。换句话说,这个药品一旦进入了ICU之后就脱离了家属的控制,最后它的去向家属是根本没有办法知道的。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火影武士]
[风中暗影]
[永远的黑眼]
[大风如刀]
[找神仙去]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08:57 &&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有果 哈医大二院被吊销三甲1年(图) 9:15  &&  时过近半年,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终现处理结果。《第一日报》报道,据哈医大二院一位知情人士向该报透露,4月13日下午,黑龙江省卫生厅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哈医大二院”)宣布了事件处理结果:哈医大二院被吊销“三甲”医院资格1年。而关于当事医院多收的费用数目,记者掌握的最新信息表明,中纪委将于近日正式公布结果。<img SRC="/upload/news//wm.jpg"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哈医大二院ICU病主任于玲范,她是这次“天价医药费”事件的关键人物  上述知情人士称:“14日下午又公布了进一步的处理结果,哈医大二院的ICU主任于玲范被撤职,并被吊销行医资格;护士长郭晓霞被撤职;血库主任被撤职;院党委书记王国良被撤销党委书记职务。”此外,“哈医大二院的主管副院长王太和被调到哈医大工本学院任职;主管副院长谭文华被调到哈医大二系任职。这两人均被记大过,调任后的具体职务还不清楚。”  一位知情的主管部门官员对记者表示:“事件的调查由中纪委牵头,对医院的处理结果由主管部门执行,但处理结果是经几个部门协商后确定的。”  对于上述处理结果,患者家属在向记者证实的同时,也表达了三点意见:一是ICU病房给患者使用了四种多达385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的违禁药品,这属于违法行为,相关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二是处理结果中并未体现患者家属自购药品数量及价格的事实真相;三是医院究竟多收了多少费用,与事实还有出入。  一位接受采访的医疗科研工作者认为,此处理结果太轻,“对于这样的医院,还应限制他们在若干年内不能申请‘三甲’,而于玲范应终身不能考行医资格证。”  2005年11月,天价医药费事件因患者家属举报而进入公众视野。事件中,患者翁文辉在哈医大二院花费巨额医药费后仍不治身亡,其家属认为多项收费存在问题。随后,一支由中纪委牵头,中纪委监察办、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黑龙江省纪检委等参与的调查组介入调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09:50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别叫冤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13:12 &&
哈医大二院医疗费事件查处结果一览 <img SRC="/icon/xilan/blank.gif" width="1" height="1"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img SRC="/icon/xilan/blank.gif" width="1" height="2"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  日 09:50:28  来源:CCTV&&&& 卫生部及国务院纠风办29日通报哈医大二院天价医疗费事件。通报称,哈医大二院违反规定乱收费、违法违规伪造和大量涂改医疗文书等问题,是一起典型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 &&<img SRC="/video//xin_.jpg"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哈医大二院ICU病房主任 于玲范&&&&&&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近日通报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卫生部和黑龙江省纪委联合调查组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哈医大二院)有关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情况。通报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损害了卫生行业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经查,患者翁某,男,75岁。因患恶性淋巴肿瘤,于日入住哈医大二院,先后在干部病房和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简称心外科ICU)治疗,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8月6日病故。住院82天,医院共收取住院费138.9万元。&  哈医大二院在治疗患者翁某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违反规定乱收费。通过自立项目、分解项目、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手段,多收医疗费用20.7万余元。 &&&&二是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为掩盖违规计费和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伪造并组织有关医护人员违反规定大量涂改翁某的医疗文书。 &&&&哈医大二院ICU病房主任 于玲范
&&&&&三是部分科室管理混乱,相关职能科室监管不力。心外科ICU存在医嘱、特护记录、收费单中药品数量互不相符和部分医嘱单非医师本人签字的现象,使用未经国家审批的进口药品,对自购药品没有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接、核对及退药手续;物价科、医务科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四是对患者家属的投诉采取的措施不力,处置不当,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有关方面决定,给予哈医大二院院长、党委委员张岂凡,党委书记王国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慧撤销职务处分;给予副院长王太和、谭文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撤销心外科ICU主任职务处分,并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给予心外科ICU护士长郭晓霞、物价科科长高松、医务科副科长王Z璐撤销职务处分。对其他医护人员的违纪违规问题,由有关部门分别做出处理。对哈医大二院给予中止三级甲等医院称号1年的处理,限期进行整改,以观后效。责成医院向患者家属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并向患者家属赔礼道歉。&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卫生厅对哈医大二院监管不力,责成其写出深刻检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15:43 &&
<img SRC="/fmn058/5/original_vDXy_54f91.jpg" width="600" height="56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22:11 &&
哈医大二院管理漏洞调查:医生索要红包成风 &&哈尔滨&在“天价医药费”事件的当事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下称“哈医大二院”),《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得知一个类似“银行转账”的收红包新模式。在此过程中,患者可互为收红包者的“转账银行”。& & & &  在哈医大二院外科大楼大厅,记者看到该院院长给广大患者的公开信上写着,医生不允许收取患者的红包;如果收取红包,要在24小时内递交到医院行业纠风办。但该院一内部职工告诉记者,在该院,私下里很多医生都向患者要钱,就连自己的职工就诊也要送红包。   “本来答应给我们第一个做手术,但到时根本就不理。当递上了红包,才将我们的患者推进去。”上周六(3日),哈医大二院的一位职工说,“我就是医院的职工,这个事情就明明白白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当时该职工的母亲需要做手术,但临近手术时,“连主治大夫都找不到了”。“我们问前面那个进手术室的,对方说是因为给了800块的红包,于是我们马上也给了主治大夫500块钱,(大夫)很快就让人将我母亲推到手术室了。”该职工说。   而这种现象在哈医大二院“不是个别”。上述职工称:“就拿骨科来说,平均一个手术收红包500块,一天三四个手术,万一再碰上个大款,给个2000块什么的,那就发了。”   另有该院内部职工告诉记者,“这里什么都可以讲价,手术费用可以讲,药品价格也可以讲。差价有时在10倍左右。”   该职工举例,有一个患者在该院做心脏搭桥手术,三次搭桥之后,给熟人大夫私下里塞了将近1万元钱的红包,结果原本按标价需10万元钱的手术费,缩减到1万元。   这让该职工认为“这家医院效益非常好”,所以想进该院任职的人很多。但普通医生、护士要想进去,“有的要上下打点近10万块”,进医院连锁药房工作,“有的要5万左右”。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该院,红包的收法已有了“创新”。一位该院的职工解释,如果某医生要收患者甲的额外费用,就会让患者甲将其打到患者乙的私人账户上。然后,该医生再私下告诉患者乙,说是自己有一笔钱错打到对方的账户上了,要求对方返还。如此一来,红包便顺利到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27:01 &&
政协委员邹兴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现在医生收“红包”已经成了公开的事情。有的医生说,“红包”是患者主动给的,是作为出诊费、车马费的一种补偿。这个观点我不能认同,医务人员不能以此为由开辟非法的收入渠道,医生收红包应该坚决取缔。& 医患关系为何紧张?  &&&&老百姓说医生是“白狼”  部分民盟委员:现在社会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社会有三条狼:白狼、黑狼和灰狼。其中“白狼”就是指医生。可见百姓对医生的评价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患者在医院既承受着肉体的痛苦,又承受着精神的痛苦。做个手术,疼;不给医生“红包”,更疼;给了“红包”之后心疼。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32:26 &&
治病还是致命,哈医大医德医风怎么了作者: 提交日期: 17:04:00 <img SRC="/blogger/smilies/icon_confused.gif"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  广大的网友们,请你们看看哈医大一院医德医风和原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林成海的拙劣的医术,败坏的医德,以及医疗事故发生后院方的态度,乃至哈尔滨市医学会事故鉴定结论,我们不相信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当前的法制社会里和构建和谐的国度中,哀哉!哀哉!     广大的网友们,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脉络,我们按四个事故发展过程向你们诉说推究,请你们评论。        & 事故的来龙去脉    患者马忠玉入院前症状:左手麻木半年,右手麻木3个月。经伊春林业中心医院确诊为:“桥小脑角占位”,转介到哈医大一院外一科手术治疗。下面就术前、术中、术后的事实经过,来证实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生林成海,为患者马忠玉诊治的:“脑膜瘤”的整个过程及后来的林林总总。    一、术前医生没有专家会诊、没有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和措施    1、日患者到哈医大一院入院后,进行了各项身体检查,检查的结果证实为“脑膜瘤”外,其它各项身体指标均为正常。有日的放射报告单为证:“心肺未见异常。” 日的核磁共振报告诊断是:“延髓左侧肿瘤血供丰富”。同日的另一份核磁报告诊断为:“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粗细略不均匀,局部显影较淡;基底动脉及左侧椎动脉受压向右移位,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影像资料已明显地标明了病灶情况。    2、日和30日两天,医生林成海去佳木斯走穴望诊。12月1日上午8点20分手术开始。这期间总共4天的时间,中间林成海去佳木斯占去两天,患者两天的仪器身体检查,时间是何等仓促紧张。林成海的术前“专家会诊和诊治方案”是什么时候组织制定的?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型脑部手术,不做充分的准备,不做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益求精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盲目上台,不出错误才怪了。林成海在说明书中信口雌黄,编造谎言,强词夺理在事隔两个多月之后在自己的说明书中编出了所谓的“专家会诊和手术方案”,这真是骗人不眨眼睛,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天大笑话,有失医德和人性。    3、林成海在自己的工作上不上心思、粗枝大叶、自以为是,但是在中饱私囊、向钱看上却颇动心思,在家属不明内幕的情况下,于晚上(日)22点30分左右打电话给家属要求到其办公室有事商量,说:“医生的工作不容易”,那么意思明显就是索要“红包”,无奈之下家属拿出了红包(林成海2,000元,杜玉涛1,000元)。然而,在林成海的说明书中竟厚颜无耻的提出声明“从未索要和非法收取患者红包”还问了杜玉涛是否索要红包,杜坚决表示“没有索取红包”。并说“两人已向医院提出了相关的书面汇报”。这作为“白衣天使、共产党员”难道不知什么叫丧尽天良吗?此事我们以书面材料反映到医院医德医风办,医风办以林杜两人不承认索取红包为由,拒绝拿出处理结果和相关法律文书材料,无怪于社会上议论哈医大一院管理混乱、歪风邪气漫延,索取红包司空见惯,出了问题院方百般袒护、包庇、甚至纵容,难怪此风在哈医大愈演愈烈,令广大患者失望。    二、术中解剖关系不清,准备不够,心中无数,盲目性大是造成手术多项失败的原因。    1、术前不作详细的病情分析和研究,而是过于自信,不请资深专家会诊,不制定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案,这是医务界手术的大忌。马忠玉的手术就是违反了这一大忌造成的,手术不但没使病人好转,反而造成了“硬膜切开处严重缺损,脑干损伤,上颈髓延髓损坏;左侧椎动脉血管切断、缺损。患者术后的病状是:“呼吸障碍、四肢瘫痪、失语、咀嚼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意识不清,面部左侧无汗发凉、右侧大汗淋漓”。我们不禁要问这样过犹不及的手术结果还有什么意义?林成海在说明书中百般为自己的手术错误遮掩,寻找客观理由,移花接木,生拉硬扯;企图脱离干系,逃避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违法行为寻找借口。    2、日早8点20分,马忠玉自己上的移动车,进入了手术室,直到晚21点39分手术结束,历时13个小时19分钟。手术当天下午4点50分左右,林成海出来与家属说明手术情况:“我已经做了60%,手术遇到麻烦,术中出血多,手术切除肿瘤时呼吸停止5―6次。”征求家属意见:“怎么办” ,家属的意见是:“既然手术遇到危险,不能再做了,保命为主”,林成海说:“你们同意我回去就关了”,家属问需要多长时间,林成海说:“二个小时就完事了”。于是家属在外面继续等待4个多小时才从手术室推出来,家属看到亲人带着呼吸囊深度昏迷。林和家属说:“我又做了20%,我把椎动脉血管当瘤切了”,家属急切地问:“那怎么办呢?能不能接上了”,林成海回答:“接不上了,我把血管扎住了”。而事实上林第一次出来向家属说明手术情况时,事故已经发生了,但林为了掩人耳目,为自己的过失搭台阶,欺骗家属,这一点已经在日上午我们和林成海的交涉中得到证实,林承认了在4点50分出来与家属说明手术情况时,事故已经发生了。但是,林成海在其说明书中却自相矛盾地为自己开脱。其自圆其说的矛盾点是:    第一,手术中4点50分左右出来与家属说:“手术遇到麻烦,术中出血多,术中停止呼吸5―6次。”没有谈到椎动脉血管切断的交待。而在林的说明书中却把呼吸次数断开分解为两次,即4点50分之前呼吸停止2―3次,4点50分之后继续手术又停止呼吸2―3次,并交待了椎动脉血管当瘤切断了。矛盾点在于第一次出来就交待了呼吸停止5―6次。而第二次出来就把呼吸次数断开来谈,难道林有先见之明能预见到第二次继续手术还会发生几次呼吸停止?而在第一次说明中就给加进去了。关于椎动脉血管切断,林是第二次出来交待的,而在林的说明书中承认了在第一次手术出来告之家属前就已经被切损了。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其目的是什么?是欺骗和掩盖手术中的错误,为自己的严重过失找时间差和理论根据,从而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当时切除的肿瘤病灶(家属始终没有看到,就连病理检验单也始终没有见到),林成海就有三种说法:一会说象“纸壳”;一会说象“岩石”;一会说象“胶皮”,弄得家属搞不清究竟象什么。    第二,林成海在马忠玉的手术中,错误一个接着一个,这不是偶然的,这是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困难估计不足,对患者的病情了解的不深入,在解剖关系没搞清楚的情况下,盲目地把椎动脉血管切断缺损,加之脑干损伤,上颈髓延髓损坏,硬膜严重缺损等,造成术后的并发症出现,导致了患者死亡的最后结果。    第三,关于椎动脉血管被切断的问题,林在其说明书中说:“已向家属说明了,征得了家属的同意,”这纯属是无稽之谈,林什么时候向家属交待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在场?切断椎动脉导致什么样后果和家属交待了吗?如果林成海在术前向家属交待手术中一定会出现脑干损伤、延髓损坏、硬膜缺损、椎动脉切断,我们家属还能同意手术吗?这不是花钱送命吗!    第四,林成海对工作极不严肃认真,对患者极不负责,自认为草菅了人命有特权保护,所以越发对患者生命不屑一顾,草率行医,这种道德品质、医德医风,不配冠以白衣天使称号,应去塞外草原放猪。    第五,据北京资深专家介绍:“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 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人死亡或严重残废。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检后 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恶性者可辅以放疗”。然而作为哈医大一院脑外科医生,难道不懂得上述脑膜瘤手术应遵循的原则和道理吗?以至于在马忠玉的手术中接二连三地出现不应该出现的致命错误,造成患者失去生命的巨大代价。    第六,“椎动脉是维持人体大脑底部血液供应的主动脉,人体颈椎两侧各有一根椎动脉,各有各的功能,椎动脉不仅参与构成椎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的营养,它的分支还供应神经根和颈脊髓的营养”。这么重要的椎动脉,林成海竟然当作所谓的“条索状肿物”给切断,并且切缺损了,这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更为严重的是犯了错误,不承认错、不认真反省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反而为自己的错误找理论依据,编造病志、制造谎言、开脱自己、推卸责任、欺骗组织、蒙骗患者家属。林成海在手术病志记录中编出了“肿瘤内侧被肿瘤包裹的条索状肿物,原认为肿瘤,后探查发现左侧被肿瘤包裹的已切断的椎动脉远侧,断端电凝。”这段话的谬论在“包裹”二字上。日的核磁共振影像上明确地表明“基底动脉及左侧椎动脉受压向右移位,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核磁影像报告单上也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左侧椎动脉受压向右移位”,怎么林成海就视而不见,闻所未闻呢?条索状肿物与肿瘤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在二者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盲目切除,这是医生的失职,所谓的“条索状肿物”就是附在肿瘤外侧受压向右移位的左侧椎动脉。林究竟术前看没看核磁影像资料,读阅核磁报告单没有?如果看了,怎么会犯儿科的错误呢?试问“包裹”怎么能移位,移位何谈“包裹。”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去北京、上海等地,咨询了业内权威专家,没有一位专家认为“椎动脉被肿瘤包裹”的说法,会编的不如会看的,这纯属林成海自己编造的,事实胜于雄辩。林编造谎言的实质,就是为自己开脱责任,自认为编出“左侧椎动脉被肿瘤包裹”手术中“切断”椎动脉是难免的口实找依据。在脑干损伤、上颈髓延髓损坏、硬膜切开处严重缺损,没有用人工硬膜修补,却在手术病志中编造出“用人工硬膜修补,缝合数针”的谎言,这已被尸检所戳穿,及左侧椎动脉切断的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三、术后林成海主观恶性,客观行为,放任和阻挠对患者的检查救治,导致患者并发症出现、病危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上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打击。    1、手术的系列事故发生后,林成海未向院方汇报,隐瞒手术失败真相,既不请专家给患者会诊,也不主张给患者进行必要的仪器检查,家属再三要求会诊和核磁共振、CT、彩超、造影等项检查,林成海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说:“没有用。”放任对患者的治疗。患者在ICU重症监护室抢救期间,林成海曾几次去监护室查看,出来与家属交待:“要做长期的思想准备,”还说患者的情况:“比他原来预想的好得多。”我们不禁要问:要我们做长期的思想准备是什么意思?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林说患者的情况:比他预想的好得多,试问比预想的好得多,患者还处于四肢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呼吸障碍、咀嚼功能丧失、意识不清的症状,那么按照林说的不好,难道就是没有几天活头了?做为一名医生能说出这种医德败坏、丧失人性的话来,真是另我们不寒而栗,为我们国家的医务界有这样的败类而感到沮丧。    2、由于在ICU重症监护室抢救期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积极救治,患者的病情日益加重,有日的核磁共振报告单诊断意见为证:“左后枕部,左侧小脑半球区术后改变,脑出血、脑积液。腔梗、双侧脑室扩张,积水伴双侧脑室周围间质性脑水肿,左侧上颌窦囊肿,蝶窦炎症,双侧乳突炎症。右鼻孔致密影,左侧小脑病变,延髓前方占位,主动脉硬化,肺纹理增强,右肺上叶,双肺下叶炎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伴双肺膨胀不全”等综合并发症出现,加重了病情,于日零时30分去世,终年64岁。请问这是治病还是治命。患者的手术不但没有治好病,反而添加了过去没有的疾病,这不是林成海造成的,又是谁造成的呢!    3、患者在哈医大一院ICU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一个月(31天),病情始终不见好转。ICU的每天病情记录是:意识朦胧、朦胧、朦胧……。可林成海的说明书上却写着:意识清醒、清醒、清醒……,这种矛盾的说法都是出自医大一院ICU重症监护室的真实记录和林成海个人的相反的虚假捏造,由此可见林的道德品质败坏到何等地步。    4、在日的患者转院记录单上有四个出院病情格式:“痊愈、好转、未愈、死亡,”院方却在“好转”一栏打上个“√“号,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在患者转院时病情日益加重情况下,院方硬要认为“好转”,如果好转转回伊春时还用黑龙江省急救医疗中心救护车,车上有医护人员,并带着呼吸机及各种抢救监护器,护送到伊春市林业中心医院ICU监护救治。以上事实足以看出哈医大一院医德医风的不正和医务人员拙劣的素质,这正应了那句话:社会发展了,人性退化了。    鉴于上述所举的林成海在患者马忠玉手术中的系列过错行为,家属已把控诉材料交给院方,但没有得到院方的高度重视,没有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只出据了一份开脱自己责任的书面文书,抛出了第十条、第十四条敷衍家属。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移花接木、推诿扯皮、驴唇不对马嘴,很是可恶,这都是哈医大一院干的勾当,另人费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范例。     &    哈医大一院对事故的处理态度    哈医大一院的处理意见原文是:“二九年一月十九日患者家属因对手术过程有异议到院医疗责任管理办公室投诉。经组织院内专家讨论后认为,该患诊断明确,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术中患者左侧椎动脉切断为手术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术前已向患者家属交待,术后处置得当,整个医疗过程符合医疗操作常规”。         哈医大法医室的尸检报告    哈医大法医室的检验报告是:“马忠玉(男,63岁)系左侧延髓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及其副损伤左侧椎动脉离断后造成左侧延髓和左侧小脑齿状核软化坏死伴血肿形成,引起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后继发重症肺感染,导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哈市医学会的事故鉴定意见    “医方在术中误将左侧椎动脉损伤,存在一定过失,与该患死亡有一定因果关系。故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广大的网友们:我们已经把整个的事情发生、发展经过向你们详细地诉说了,请你们看一看哈医大医院的处理态度,特别是文中打横线的一段话,是人话还是鬼话。    &&&&&& 另外还有哈市医学会的鉴定意见打横线的最后一句话,是不是后语不搭前言,自相矛盾,睁着眼睛说瞎话。网友们你们评一评这些代表社会一级组织的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哪里去了;公德哪里去了;人道哪里去了,我们为这些人性退化的人而感到悲哀!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5:34:40 &&
哈医大一院如此黑暗!!!!!!!妇科腔镜护士长徐艳不给红包不让进病房
&我是一名妇科患者。于上周二住进妇科腔镜病房。到我出院还没有进病房,一直在走廊住了,后来一问别的患者不给徐艳红包200就别想进去,一开始我不太相信这么大的一院不会那么黑吧,但是现在我相信了妇科腔镜护士长徐艳真的太损了,不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而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样的人还有脸当护士长吗?医大还敢用这样的人吗?给医大一院抹黑,给医大一院丢脸,她不配在医院,我们作为患者希望医院能引起重视杜绝此事的发生。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6:05:53 &&
谁制造了天价医疗:中国看病为什么那么贵?挖掘中国天价医疗内幕&&14:11&《财经》杂志&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一起罕见的“天价医疗费事件”,暴露了有关医院管理诸方面的重大弊端,也昭显了病人家属以“钱权之势”影响和主导医疗过程之严重后果;身染绝症的患者不幸已处于终末期,大量动用宝贵的医疗资源抢救,已涉及国人目前还接触较少的医学伦理问题  本刊记者楼夷张映光/文  2005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一则关于“天价医疗费”的报道,引起举国关注。  该报道详述了患者翁家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哈医大二院)的医疗费纠纷,历数医院过度收费、管理混乱和过度治疗等行径。经过几轮密集追踪报道,此事因花费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天价,成为2005年影响最大的医疗纠纷案。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此一事件正是一起黑心医院榨取无辜病患的超常恶性事件。以此为典型,反观中国医疗业之全局,则医患矛盾大有激化之势。  记者对此极为关注。自2005年10月间从间接渠道接获病人家属投诉,至2006年1月派出记者两赴哈尔滨市,独立调查遍访病人家属、医院及卫生部调查组成员等此案相关人士,并与京哈两地业内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终于获悉了事件真相。  调查显示,这起罕见的“天价医疗费事件”极为复杂。问题之发生,固然暴露了有关医院管理诸方面的重大弊端,也昭显了病人家属以“钱权之势”影响和主导医疗过程之严重后果;特别是因身染绝症的患者当时已经不幸处于终末期,大量动用宝贵的医疗资源抢救,更涉及国人目前还接触较少的医学伦理问题。  卫生部调查组于月、2006年1月中旬三赴哈尔滨,就哈医大二院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调查,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哈医大二院确实存有多收费的重大问题,并在病历管理、会诊制度、输血和血液运输等方面存有违规。凡此种种,显示哈医大二院在此次医患纠纷中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三次调查,仍无法证实这一罕见事件应由医院单方面承担全部责任,患者住院67天花费百余万元的住院医疗费仍是基本事实;调查中,甚至无法证实占500万元医疗费主要部分的自购药所谓总值400万元的“天价”数字,更无法确认病人家属指称有关药品“被盗卖”的猜测与指控。因此,这一集中于追究哈医大二院责任的结论,很可能仍远逊此前舆情之预期。  事实本身更具有说服力。显然,这一罕见“天价医药费事件”,已经远超出了一家医院应当承担管理之责的范畴,且有着更深刻的制度背景。此类事件的发生,无疑揭示了医疗体制改革的迫切性;然而如果单方面将矛头指向医院,视之为黑心医院榨取普通百姓血汗的典型,则无助于认识目前中国医疗体制问题的本质;其结果,只会恶化本来就相当脆弱的医患互信关系,更使急待开局的全面医疗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本报道分为两部分:其一,ICU67日救治;其二,哈医大二院管理责任分析。  翁文辉,75岁,日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干病房,6月1日转入ICU病房,8月6日因抢救无效去世。  入住哈医大二院之后,特别是转入ICU病房之后,翁老先生之子翁强曾耗费巨资、调动大量医疗资源,努力对病人进行施救。这一过程,在当地被视为一次极为不寻常的特殊治疗。  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患者病况  翁文辉在转入哈医大二院ICU之前,已发现淋巴瘤一年有余,并患有严重肺心病,曾在哈医大肿瘤医院治疗了两个月,病情相当严重  日,哈医大二院的心外ICU病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心外ICU全称心脏监护ICU,主要接收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通常病人只需从同在外科楼的心外科手术室转入即可。但今天这位病人却来自位于住院二部的高干病房。  当天的转科过程盛况空前。两栋楼之间仅200米长的小路上,加长的林肯车和数辆奔驰、奥迪车,分别把路口封锁。几十名身穿统一制服的保安站在从高干病房到ICU大门的两侧,以清出道路。病人抬入急救车后,一路无阻地进入了ICU病房。  数百人目睹了这场盛大的转科。“好多人趴在窗口看,咱们哈医大二院建院以来也没有见过这阵势啊。”目击者对记者回忆说。  哈医大二院是黑龙江省首屈一指的三级甲等医院,建院已有50年历史。尽管位于中国北方一个省会城市,却因其50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医院,享有绝佳的住院条件。  尽管如此,如此“排场”的转科行动,在这家庞大规模的医院也属盛况空前,以至于很长时间来人们津津乐道于患者家属之豪阔出手,并纷纷揣测患者之莫测来历。  这位患者就是哈尔滨锅炉中学离休教师翁文辉。75岁的翁文辉日进入哈医大二院高干病房治疗,半个月后的6月1日,转入心外科ICU病房,8月6日凌晨2点抢救无效去世。  在老人去世后三个月,其长子翁强诉诸媒体;紧接着,关于“天价医疗费”的报道铺天盖地。然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翁强只是简单表示父亲身患“皮外T细胞淋巴瘤,长在右大腿上,最初只有绿豆粒大小”;并称其父在5月21日化疗之前,“各项身体检查结果都比较正常”。于是有报道称:“翁文辉在家人陪同下,自己独立走进医院,却再也没能走出这扇大门。”  记者调查表明,事实上,翁老先生在转入哈医大二院ICU之前,已发现淋巴瘤一年有余,并曾在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治疗了两个月,病情相当严重。  对于翁老先生的治疗始自2004年底。最初只是为了检查右腿上绿豆大小的疙瘩。2005年春节后,他入住哈医大肿瘤医院治疗,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翁文辉的病很重。”在哈医大肿瘤医院南区,一位看护过他的护士回忆说,“自己能够走路,但是走不了多久,不停地喘。”她告诉记者,在肿瘤医院时翁文辉已进行过化疗,出院时情况“不是很好”。  “他不仅仅是恶性淋巴瘤。”当时负责主治翁文辉的医生告诉记者,翁文辉所患的淋巴瘤是非何杰金氏的。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淋巴瘤,“发现就是晚期,治愈率非常低。”  除此之外,翁老先生还患有常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演变成严重的肺心病,经常出现呼吸困难。  这使得治疗相当棘手。据这位医生介绍,淋巴瘤要化疗,但化疗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影响肺心病。加上病人本身岁数很大,体质虚弱,治疗更加困难。  事实印证了这位医生的判断。翁文辉后来在哈医大二院ICU期间病情多次反复,难以应对两相冲突的疾病。造成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即化疗失败导致病情恶化。  住进ICU  ICU的收治范围本来不包括肿瘤晚期病人。最终是翁强所请专家的意见发挥了作用。6月1日凌晨2点,北京专家打电话给哈医大二院的医务科副科长王景璐,建议将翁文辉转入心外ICU监护病房  翁老先生并不属于通常心脏外科ICU收治病人的范围。  ICU,即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是针对重症病人实施治疗和抢救的病房。据我国危重症专家、北京复兴医院院长席修明介绍,ICU病房收治的病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急性脏器功能衰竭,二是短期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三是手术后恢复。“一般在ICU时间很短,也就几个小时或者半天。”席说。  翁文辉转入的是心外ICU病房。据哈医大二院网站介绍,心外ICU主要承担该院心外一科、二科、三科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监护治疗工作,其收治范围本来并不包括肿瘤晚期病人。  翁文辉住院后仍然需要化疗。化疗时间定在5月21日,效果不理想。到5月31日,翁文辉的病情恶化,最后经翁强所请北京专家建议,将病人转入ICU病房。  翁强曾多次对媒体叙述父亲转入ICU病房之前的惊险一夜――5月31日晚,听闻父亲病情恶化的翁强赶赴机场,“截住”了下一班飞往哈尔滨的飞机,并请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等专家随行;等翁强赶到医院,发现“父亲已经被盖上了白布,所有的医疗设备也撤了”。按照翁强的说法,翁文辉是被他带去的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  这一说法被哈医大二院有关人士否认。但可以确认的是,翁老先生6月1日已报病危。记者看到哈医大二院临床在6月1日出具的病危通知书写道:“B细胞淋巴癌,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肺感染,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该患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据记者了解,哈医大二院ICU病房主任于玲范最初并不同意病人转入。在其亲笔所写的《关于翁文辉住院有关情况的说明》中,于表示,她曾于5月20日拒绝过此提议,理由是心外ICU“缺乏对这种晚期肿瘤患者、尤其是伴有这种危重症的治疗经验,可以说从来就没治过。而且肿瘤晚期的患者也不是ICU的适应症”。  然而,最终是翁强所请专家的意见发挥了作用。6月1日凌晨2点,北京专家打电话给哈医大二院的医务科副科长王景璐,建议将翁文辉转入心外ICU监护病房。  当天早上6点,于玲范接到了王景璐的通知。当天上午10点左右,翁文辉在数十名保安的护送下被转入心外ICU病房。  超级会诊队伍  翁老先生得到了一般人望尘莫及的治疗待遇――由全国顶级专家为其会诊和制定治疗方案。从6月1日到8月6日,67天里共有20多位来自北京和哈尔滨的专家进行了100多次会诊  “翁文辉那儿是ICU的一个小特区。”一位接近卫生部调查组的权威人士如是说。  在只有12张病床的ICU中,翁老先生占据了仅有的两单间之一,并且得到了一般人望尘莫及的治疗待遇――由全国顶级专家为其会诊和制订治疗方案。  住进ICU的当天下午,即进行了首次会诊,包括三名外请专家――朝阳医院的院长王辰、呼吸科ICU主任曹志新以及护理部主任李春燕。在家属在场的情况下,由王辰全面分析病情和预后。  于玲范在其书面材料中记录了当天的会诊结果:“专家们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诊疗计划,包括各种辅助检查项目、频率及意义和各种药品的使用方法、副作用及观察指标,我科迅速组成抢救治疗护理小组,派一名主治医生、两名住院医生专门负责该病人,贯彻执行北京专家的治疗意见,护士每天有四到六人负责全面护理。”  此后,从6月1日到8月6日,在67天里共有20多位来自北京和哈尔滨的专家在哈医大二院,对翁老先生进行了100多次会诊。根据于玲范的书面材料,其中大会诊就达27次,电话会诊25次。当地知情人不止一次表示,即使是黑龙江省级干部,往昔亦从未有此待遇。  记者辗转获得了一份住院期间会诊专家的名单。名单上荟萃了肿瘤科、ICU、外科、血液科、营养学等各方面的著名专家。其中包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外科ICU主任陈惠德、呼吸科主任曹志新等九位医生,以及ICU护士长和护士;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石远凯、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楼方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克晓燕、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军等。  会诊极为细致和具体。记者看到的病程记录显示,专家不仅给出了治疗方案,还对于采用何种药物、用法和用量等给出具体意见。  其中,王辰等专家多次前来会诊。全国危重症专家、朝阳医院外科ICU主任陈惠德更长驻哈尔滨,组织、主持病人的抢救工作;不仅调去科里的其他大夫,还带上了ICU护士长和护士。翁文辉主治医师王雪原于9月5日递交哈医大二院调查组的说明材料更显示,从7月10日至8月6日,陈惠德长驻哈尔滨近月,直到翁老先生去世。  在于玲范的书面材料中,对翁文辉的治疗团队被称为“两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抢救小组”,其中陈惠德任组长。记者记者所读病程记录显示,翁老先生的主要治疗均系外请会诊专家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并且具体指挥治疗,本院医生执行和在医嘱上签字。  于哈医大二院心外ICU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违规做法。然而,以患者家属之“神通”,会诊阵容之空前,一种无形的力量使这种违规在当时显得理之当然。  能够请动数量如此之多的专家会诊并长驻哈尔滨帮助治疗,已非钱财或者私交能够办到  于玲范在书面材料中用“诚惶诚恐”来形容接收翁老先生时的感觉。其转院时候的气势,令所有参加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格外精心,格外谨慎,唯恐出错。而诸多“明星级”专家的到来,更证实了翁强的“能量”。  对于邀请专家一事,翁强对媒体的表述前后多次反复。  央视《新闻调查》记者在接受采访时提及,翁强自称为父治病前后耗资近千万元,其中包括外请专家的巨额费用;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翁强一方面强烈否认自己要求专家会诊,随后却又承认自己曾带去北京的医护人员,并表示这些人的劳务费不比“明星”的出场费低;在接受某报采访时,他对此又一口否认,称“专家会诊当然是ICU自己提出来的要求,我出钱去办,那些人都是于玲范定的,给我一个名单,我都不认识”。  哈医大二院在向黑龙江省卫生厅的汇报材料中,明确指出会诊专家多为翁强邀请。于玲范也在书面材料中写道:“这么多顶级的北京专家,陈惠德教授这样的大人物前后呆了近两个月,那不是谁都能请来的”;“我们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人物,压力很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许多人看来,能够请动数量如此之多的专家会诊并长驻哈尔滨帮助治疗,已非钱财或者私交能够办到。在哈尔滨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翁家有很深的“高官背景”。  据记者了解,翁文辉是哈尔滨市锅炉中学的普通离休教师;尽管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副处级离休人员,但并无所谓高干背景。  记者走访了翁老先生家。翁老先生住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居民小区,偌大的小区里看不到什么私家车。翁家三室一厅,但属于老式楼房;客厅很小,家具、电器都很陈旧,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的陈设。  翁老先生的妻子富秀梅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分子老太太,瘦小苍白,言谈柔和文雅。富秀梅不愿多谈家庭情况。但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两口都是知识分子,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待人良善。听说“天价医疗费事件”的主角居然是翁老先生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惊讶。  她们告诉记者,该小区住户多为哈尔滨锅炉厂的员工,大多数家庭都很穷,也一直不知道翁老先生的儿子那么有钱。大家只是在SARS的时候见过他们的儿子翁小刚,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大儿子。“只听说他大儿子在北京工作,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大儿子原来这么阔。”  翁强留给人的印象则截然不同。有媒体报道称其“身着考究的黑色中山装,言谈举止俨然一个成功商人”。  翁强与政界人物的联系究竟如何,记者不得而知。但翁强显然很乐于显示他的背景。  据去过翁强家的记者介绍,翁强家在北京郊区著名的别墅区,是一幢三层的独栋别墅,内部装修豪华。家里显眼地挂着翁强与一些政界人士的合影,但大都为已退居二线的人物,且合影多在公开场合。  据记者了解,在翁老先生从哈医大肿瘤医院转出时,翁强也曾考虑过选择入住哈医大一院。该院高干病房的一位大夫对记者说:“他的口气大得很,一开口就要包下一层楼。”当院方表示床位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后,翁强又提出要包下几间省部级干部病房,遭到拒绝。“他说,那好,我找北京领导。”这位大夫对翁强的傲慢颇为反感:“为什么正常的医疗活动,我们医生还要请示中央领导?”  即使面对媒体记者,翁强也喜欢显示自己的财势。比如,他多次谈及自己包干了ICU病房所有科室人员的三餐。有一次,他甚至向一位记者提出给年薪100万,让他为其工作。  但是,这些言论往往是虚虚实实。一位采访过翁强的记者说:“他一直暗示自己有钱、有实力,但是当你真的问到他的背景的时候他又不说了。”据这位记者回忆,翁强表示,他在哈尔滨曾经有几十家分公司,很有势力。  据记者了解,翁强本名翁小强,是家中长子,今年41岁。翁强夫妇在哈尔滨靠经营美容院起家,还经营服装、拖车等生意。  翁强在哈尔滨的公司名为黑龙江同祥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位于哈尔滨安庆路上的三层高的小楼,现在那里已经挂上了“顶豪房屋置业有限公司”的名字。  记者看到,同祥股份有限公司剩下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张办公桌,两把椅子,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与一位老人对坐。这位妇女名叫王瑜玲,即现在的同祥公司法人代表。她告诉记者,三层楼现在还是翁强的,但早已经租给了顶豪公司。  据王称,同祥公司成立于几年前,经营各种业务,“最初也只是些小买卖”。翁强的生意已经挪到南方和北京,只剩下她在此地留守,并无业务;且翁强目前在哈尔滨也只有这家公司。  记者在黑龙江省工商局查阅到的同祥公司工商资料显示,同祥公司创立于1997年,由翁小强及其妻马惠秋等五人各出资200万元创立,马惠秋任董事长。其公司章程显示,公司经营范围十分庞杂,包括城市交通设施开发与建设、电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高科技开发、国内外综合贸易、销售服务、市政工程建设及劳务输出、广告业、建筑装饰装潢业、房地产业、金融证券及信息咨询和中介业,等等。同祥公司自2002年转由王瑜玲任董事长至今,每年显示亏损,但数额不高,仅10余万元。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6:07:54 &&
&协和一位教授一针见血,权贵医疗“这些矛盾如果被人看透,如何了得?只好转移, 妖魔化医生,让医生和患者互相攻击”。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6:19:23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41:16 &&
&&&&秦皇岛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灭失能够说明问题的病历,编造足内翻的病史.秦皇岛市卫生局帮助编造:“患者出院后,以医院治疗不当造成残疾的左腿起纠纷”这一谎言,充当保护伞。医生残害患者肆无忌惮,把中国人民,再次推向东亚病夫的边缘,怎么办?
本版块主题总数:3192140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598 / 昨日发帖:25117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回顾:哈尔滨医大附属二院550万天价医疗费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思迈呼吸机专卖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