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能放冰箱吗有没有冰浪这种药

中药名称大全列表
  皂角别名大皂角,采自皂荚的成熟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收,去净杂质...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经、心经、肾经,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
  竹沥性寒,味甘、苦,归心经、肝经、肺经,呈青黄色或黄棕色的透...
  西洋参,多年生草本,根肉质,纺锤形,原产于北美洲,现我国有较...
  木槿皮多内卷成长槽状或单筒状,大小不一,厚1~2毫米,外表面青...
  叶象花,性寒,味苦、涩,归肝经,我国各地及各大植物园都有栽培...
  石楠叶的功效与作用: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石楠叶性味...
  柴胡别名南柴胡,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少分枝。生于沙质草原、...
  樟木为形状不规则的段或小块,外表红棕色至暗棕色,纹理顺直,横...
  熟地黄别名熟地,为生地黄的新鲜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呈不规则的...
  三七别名田七,用根及根茎入药,根茎短,主根粗壮,肉质,倒圆锥...
  了哥王,采自南岭荛花的干燥根或根皮,秋季至春初采根,洗净切片...
  雄黄,矿物类中药,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块状者表面常有橙黄色...
  禹余粮,为褐铁矿的矿石。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常呈中空或结实的...
  人参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直立...
  牛黄源于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为卵形、类球形、三角形...
  瓦楞子,毛蚶等同属数种的贝壳,春秋两季采收,于退潮时到浅海泥...
  蚕沙别名蚕砂,采自家蚕幼虫的干燥粪便,呈颗粒状六棱形,表面灰...
  虫白蜡为白蜡虫的雄虫所分泌的白色蜡质精制而成,为圆形厚块,一...
  土鳖虫,生活于地下沙土间,多见于粮仓底下或油坊阴湿处,捕捉后...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的种类(一)
中医养生社区:|||||||||
您好,欢迎来到唐汉中医药网!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中药现代化
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的种类(一)
来源: 作者:
时间: 16:31:42
核心提示: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本节专就中药材、民间药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本节专就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的应用种类进行论述。& & & & & 一、中药材的种类& &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180种;花类药材60-70种;叶类药材50-60种;皮类药材30-40种;藤木类药材40-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加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40种;包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 & & (一)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 &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同。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一般在200—3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约在300-400种。东北地区栽培(饲养)种类以人参、鹿茸、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柏、防风、龙服、蛤蟆油等为代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山药、金银花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苓、柴胡、远志、知母、酸枣仁、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蝎子、蛇类、夏枯草、蟾酥、柏子仁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辛夷、独活、续断、枳壳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蜈蚣、龟板、鳖甲、半夏、射干为代表;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桉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已、草果、石斛、穿山甲、蛤蚧等为代表;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附子、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麝香、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为代表;野中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锁阳等为代表。海洋药物以昂布、海藻、石决明、牡蛎、海马等为代表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主产品种如:& & & 北京产& & 黄芩& & 知母& & 苍术& & 酸枣仁& & 益母草& & 玉竹& & 瞿麦& & 柴胡& & 地黄& & 远志& & 五灵脂;& & & 天津产& & 酸枣仁& & 桑螵蛸& & 板蓝根& & 茵陈& & 地黄& & 牛膝& & 北沙参& & 菊花& & 红花;& & & 河北产& & 知母& & 黄芩& & 防风& & 杏仁& & 板蓝根& & 柴胡& & 远志& & 薏苡仁& & 苍术& & 香加皮& & 白芷& & 桔梗& & 藁本& & 紫菀& & 丹参& & 枸杞子;& & & 山西产& & 黄芪& & 党参& & 远志& & 杏仁& & 小茴香& & 连翘& & 麻黄& & 秦艽& & 防风& & 猪苓& & 知母& & 苍术& & 甘遂& & 香加皮& & 五灵脂;& & 内蒙古产& & 甘草& & 麻黄& & 赤芍& & 黄芩& & 银柴胡& & 防风& & 锁阳& & 苦参& & 杏仁& & 肉苁蓉& & 地榆& & 升麻& & 木贼& & 郁李仁;& & 辽宁产& & 人参& & 细辛& & 鹿茸& & 五味子& & 藁本& & 黄柏& & 党参& & 升麻& & 柴胡& & 苍术& & 山楂& & 薏苡& & 远志& & 酸枣仁;& & 吉林产人参& & 鹿茸& & 五味子& & 桔梗& & 蛤蟆油& & 党参& & 黄芩& & 地榆& & 紫花地丁& & 知母& & 黄精& & 玉竹& & 白薇& & 穿山龙;& & 黑龙江产& & 人参& & 龙胆& & 蛤蟆油& & 防风& & 苍术& & 赤芍& & 黄柏& & 牛蒡子& & 刺五加& & 槲寄生& & 黄芪& & 知母& & 五味子& & 车前子;& & 上海产& & 地龙& & 丹参& & 菊花& & 延胡索& & 白芍& & 瓜蒌& & 玄参& & 地黄& & 板蓝根& & 穿心莲& & 鸡内金& & 西红花& & 墨旱莲;& & 江苏产& & 蟾酥& & 土鳖虫& & 桔梗& & 薄荷& & 太子参& & 芦根& & 荆芥& & 瓜蒌& & 百合& & 板蓝根& & 芡实& & 半夏& & 丹参& & 夏枯草;& & 浙江产& & 浙贝母& & 延胡索& & 白芍& & 白术& & 玄参& & 麦冬& & 菊花& & 白芷& & 厚朴& & 僵蚕& & 丝瓜络& & 乌梢蛇& & 郁金& & 百合& & 乌梅& & 山茱萸& & 夏枯草& & 乌药;& & 安徽产& & 白芍& & 何首乌& & 女贞子& & 紫苏& & 白前& & 独活& & 柏子仁& & 杞杷叶& & 土鳖虫& & 菊花& & 木瓜& & 前胡& & 刺猬皮& & 茯苓& & 葛根& & 苍术& & 板蓝根& & 半夏& & 牡丹皮;& & 福建产& & 莲子& & 泽泻& & 青黛& & 乌梅& & 枳实& & 陈皮& & 桂元& & 瓜蒌& & 狗脊& & 虎杖& & 琥珀& & 贯众& & 土鳖虫& & 金樱子& & 厚朴;& & 江西产& & 枳壳& & 枳实& & 栀子& & 荆芥& & 陈皮& & 茵陈& & 香薷& & 薄荷& & 钩藤& & 青皮& & 蕲蛇& & 防已& & 香附& & 蔓荆子& & 青葙子;& & 山东产& & 金银花& & 北沙参& & 全蝎& & 瓜蒌& & 酸枣仁& & 远志& & 蟾酥& & 黄芩& & 山楂& & 阿胶& & 茵陈& & 香附& & 牡丹皮 牡蛎;& & 河南产& & 地黄& & 牛膝& & 菊花& & 山药& & 金银花& & 辛夷& & 柴胡& & 白芷& & 桔梗& & 款冬花& & 红花& & 连翘& & 半夏& & 猪苓& & & & 白附子& & 天花粉& & 天南星& & 酸枣仁& & 山茱萸;& & 湖北产& & 茯苓& & 黄连& & 独活& & 厚朴& & 续断& & 射干& & 杜仲& & 白术& & 苍术& & 半夏& & 蜈蚣& & 龟甲& & 鳖甲& & 银耳& & 石膏& & 水獭肝;& & 湖南产& & 厚朴& & 木瓜& & 黄精& & 玉竹& & 牡丹皮& & 乌药& & 前胡& & 白芍& & 辛夷& & 陈皮& & 白芨& & 枳壳& & 蜈蚣& & 吴茱萸& & & & 龟甲& & 鳖甲& & 莲子& & 朱砂;& & 广东产& & 砂仁& & 益智& & 巴戟天& & 草豆蔻& & 肉桂& & 诃子& & 橘红& & 仙茅& & 何首乌& & 佛手& & 山柰& & 陈皮& & 乌药& & 广防已& & 广地龙& & 石决明& & 红豆蔻& & 广藿香;& & 广西产& & 石斛& & 吴茱萸& & 大戟& & 肉桂& & 千年健& & 莪术& & 天冬& & 珍珠& & 穿山甲& & 郁金& & 土茯苓& & 山奈& & 何首乌& & 八角茴香& & 天花粉& & 山豆根& & 茯苓& & 二七& & 葛根;& & 海南产& & 槟榔& & 砂仁& & 益智& & 巴戟天& & 广藿香& & 海马& & 降香;& & 四川产& & 黄连& & 川芎& & 附子& & 川贝母& & 川木香& & 麦冬& & 郁金& & 白芷& & 川牛膝& & 川木通& & 白芍& & 红花& & 大黄& & 使君子& & 川柿子& & 厚朴& & 杜仲& & 黄柏& & 陈皮& & 枳壳& & 羌活& & 泽泻& & 半夏& & 麝香& & 冬虫夏草;& & 贵州产& & 天麻& & 杜仲& & 天冬& & 黄精& & 茯苓& & 半夏& & 朱砂& & 吴茱萸& & 五倍子& & 穿山甲& & 川牛膝& & 何首乌& & 白及;& & 云南产& & 三七& & 云木香& & 黄连& & 天麻& & 当归& & 贝母& & 千年健& & 猪苓& & 儿茶& & 草果& & 石斛& & 诃子& & 茯苓& & 肉桂& & 防风& & 苏木& & 马槟榔& & 龙胆& & 木蝴蝶& & 紫草茸& & 熊胆& & 砂仁;& & 西藏产& & 冬虫夏草& & 羌活& & 麝香& & 胡黄连& & 大黄& & 天仙子& & 川木香& & 贝母& & 秦艽& & 麻黄;& & 陕西产& & 天麻& & 杜仲& & 山茱萸& & 附子& & 地黄& & 黄芩& & 麻黄& & 柴胡& & 茵陈& & 防已& & 野菊花& & 连翘& & 远志& & 猪苓& & & 沙苑子;& & 甘肃产& & 当归& & 大黄& & 甘草& & 羌活& & 秦艽& & 党参& & 黄芪& & 锁阳& & 麻黄& & 远志& & 猪苓& & 知母& & 商陆& & 九节菖蒲& & 地骨皮& & 黄芩;& & 青海产& & 大黄& & 贝母& & 甘草& & 羌活& & 猪苓& & 锁阳& & 秦艽& & 麝香& & 鹿茸& & 冬虫夏草& & 肉苁蓉;& & 宁夏产& & 枸杞子& & 甘草& & 麻黄& & 银柴胡& & 锁阳& & 秦艽& & 党参& & 柴胡& & 白鲜皮& & 大黄& & 升麻& & 远志;& & 新疆产& & 甘草& & 伊贝母& & 红花& & 鹿角& & 肉苁蓉& & 牛蒡子& & 紫草& & 款冬花& & 秦艽& & 麻黄& & 赤芍& & 阿魏& & 锁阳& & 五灵脂& & 中药材的大多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调拨。全国药材系统每年都要举办药材商品交流会。在全国交流会中交流的中药材一般在800—1000种,最多达1200种。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从各地经营规模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般为700—800种,中小城市一般在500-600种,县及县以下为300—400种。上海是我国经营药材品种较多的地区,据记载,最多时可达1070种。& & &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种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如:各版药典收载的中药材种数,版本为1953版收载种数为78;版本为1963版收载种数为446;版本为1977版收载种数为882;版本为1985版种数为506;版本为1990版收载种数为509。& & 自1963年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收载药材种类明显地增加。& & 1985年版药典的506种药材及制品中,实际收载药材446种,其中植物药材383种,占86%;动物药材42种,占9%;矿物药材21种,占5%。3类药材中,植物和动物药材来源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药多来源,在1985年版药典收载的425种植物、动物药材中,两个来源的81种、3个来源的32种、4个来源的9种、5个来源的3种、6个来源的1种;二是多药一来源,属于这种情况的有42种,其中两味药同属一来源的38种、3味药同属一来源的2种、4味药同属一来源的2种。因此,从基原统计来看,425种植物、动物药材来自536个动、植物种,隶属160科。& & 1990年版药典收载中药材及植物油脂509种,包括植物药材439种、动物药材47种、矿物药材23种,涉及基原627种(不包括附录),其中以植物类居多,共557种,动物类70种。基原构成情况是:一原373种、二原88种、三原36种、四原7种、五原6种、六原1种。多基原药材品种是:三原有大黄、山慈菇、马勃、天南星、瓦楞子、五倍子、升麻、水蛭、甘草、石韦、百合、百部、竹茹、伊贝母、吴茱萸、牡蛎、青黛、郁李仁、细辛、珍珠、砂仁、威灵仙、莪术、党参、海龙、婆罗子、预知子、桑螵蛸、黄连、黄精、蛇蜕、麻黄、紫草、橘红、麝香;四原有川贝母、龙胆、苦杏仁、郁金、秦艽、秦皮、金银花;五原有石斛、陈皮、枳壳、钩藤、海马、淫羊藿;六原有石决明。& & & & & (三)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种类& & 地方标准属地方性用药法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实施或补充,通常收载地区习用的药材。例如,药典收载的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miger)的种子,而广东、江西等地则习用爵床科植物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kcifolia)的种子,称“南天仙子”。据统计,全国约有200多种药材的用药习惯存在地区性差异,比较普遍的有地丁、白头翁、贯众、透骨草、大青叶等。& & 目前,我国各省(区)的地方标准尚无统一要求,从已出版的一些地方标准来看,其名称、出版时间不尽一致。现将部分省、区的药品标准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作一统计。& & & 部分省区地方标准收载药材种数,1980年辽宁省地方标准名称为《辽宁省药品标准》收载种数为23;1977年吉林省地方标准名称《吉林省药品标准》收载种数为40;1987年山西省地方标准名称《山西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种数为114;1988年内蒙古地方标准名称为《内蒙古中药材标准》收载种数为165;1988年四川省地方标准名称为《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种数为237;1974年云南地方标准名称为《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种数为297;1965年贵州地方标准名称为《贵州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种数为150;1986年青海地方标准名称为《青海省药材标准》收载种数为19;1980年新疆标准名称为《新疆药品标准》收载种数为55。& & 地方标准中,地区性习用药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种只占11%,89%属药典以外品种。《云南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的地方习用品种占72%。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具有很浓的地区特色,如四川的阿坝当归(Angelica opaensis)、川中南星(Arisaema& & wilsonii)、川党参(Codonopsistangshen)、四川牡丹(Paeonia szechuanica)、康定玉竹(Polygonatum prattii)和川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austroszechuanica)等;云南的云白芍(Paeonia delavayi)、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珠子参(Panax japonica var.bipinnatifidus)、薯莨(Dioscorea cirrhosa)和理枣仁(Zizyphus mauritiana)等。& & & & (四)中成药及临床处方中的药材种类& & 中成药是固定的成方制剂,其方剂组成涉及的药材比较广泛。《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收载各类中成药700种,涉及药材574种(不包括不同炮制方法的药材品种)。& & 中成药的原料绝大部分属普遍经营的中药材,但许多配方也吸收了一些目前尚无经销的、属于民间药范畴的草药,如矮地茶、臭梧桐7叶、南蛇藤、菱角、秋梨、青萝卜、洋葱头、荠菜、杜鹃叶、白背叶、岗稔子、柳蘑、蜣螂、蜻艇、鳝鱼、猪下颌骨、羊胫骨、鸡脚、麻雀脑、海螺、铁屑、铜绿和香墨等。& & 同中成药配方相比,临床处方有着很大的灵活性。据了解,中医处方中所用药材种类,多在250—300种,多者400-500种,基本上是市售中药材。& & & & (五)出口的药材种类& & 我国药材出口历史久远,据记载,自唐宋时代就向外输出药材。输出的药材品种主要有:朱砂、人参、牛黄、茯苓、茯神、附子、川椒、常山、远志、甘草、川芎、白术、防风、杏仁、黄芩、大黄、白芷、豆蔻、麝香、鹿茸、五加皮、薄荷、陈皮、桂皮、当归、麻黄、莨菪、樟脑、五倍于及硫黄等。& & 至今,我国仍是药材出口的主要国家。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包括东南亚、日本、原苏联、美国以及港、澳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目前,我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其中植物药材主要有人参、甘草、黄芪、桔梗、龙胆、巴戟天、草乌、柴胡、防风、紫草、白芍、当归、党参、丹参、玄参、地黄、黄芩、牛膝、独活、麦冬、三七、苦参、茜草、何首乌、大黄、贝母、黄连、川芎、知母、升麻、玉竹、黄精、天麻、姜黄、白术、苍术、天南星、延胡索、贯众、杜仲、厚朴、黄柏、秦皮、石斛、钩藤、桑枝、竹茹、桑叶、艾叶、十大功劳叶、枇杷叶、淡竹叶、红花、款冬花、金银花、菊花、玫瑰花、密蒙花、蒲黄、松花粉、女贞子、五味子、枳实、枳壳、瓜蒌、益智、木瓜、春砂仁、小茴香、乌梅、山茱萸、枸杞子、山楂、酸枣仁、郁李仁、白芥子、木鳖子、麻黄、茵陈、益母草、细辛、霍麦、锁阳、藿香、香薷、冬虫夏草、茯苓、猪苓、马勃和雷丸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阿胶、蜈蚣、全蝎、蛤膜油、桑螵蛸、蜂房、龟甲与鳖甲等;矿物药材主要有赭石、朱砂、鹅管石、自然铜、龙骨和琥珀等。& & & & (六)贵重药材的种类& & 贵重药材是我国药材中的珍品。1981年,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工商管理局在关于贵重药材品种的通知中,将麝香、牛黄、人参、三七、黄连、贝母、鹿茸、冬虫夏草、天麻、珍珠、熊胆、枸杞子、杜仲、厚朴、全蝎、肉桂、沉香、山茱萸、蟾酥、金银花、巴戟天、阿胶、犀角、广角、羚羊角、乳香、没药、血竭、砂仁、檀香、公丁香和西红花30个品种列为贵重药材。& & & & 二、民间药的种类& & 民间药也称草药,多在民间使用,是中药资源应用的初级阶段,也是商品药材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我国现有商品药材1000余种,仅占全部中药资源的10%以上,其余85%以上的品种都属民间药和民族药。& & 许多省区对本地民间药作了调查统计:河北的中药资源中,商品药材占13/,民间药占87%;江苏的中药资源中65%的种类属民间药;浙江民间药有1171种,占62%;广西民间药则占80%多。据本次中药资源普查,中药资源种类所增加的种类基本上为民间药。我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从药用价值到应用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 近10多年来,我国南部有些省区,如广西、四川、湖南、浙江、江苏等,在经营药材的同时,开展了民间草药的经营业务。广西有40多个县区设有专营民间草药的门市部,70年代后期,南宁等4个城市经营的草药品种已达786种,仅南宁市草药服务部1980年就供应草药90多万公斤。经营民间草药的主要目的是为民间药的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照顾到当地群众的传统用药习惯。民间草药的应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没有实现跨地区的或全国性的广泛流通,药理、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还未达到药材所具备的标准。& & 民间药是以实践所产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但是,我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陕西太白草药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 & 太白草药习惯上以“七”字命名,称为“七药”。六药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曰:七药功效类如三七,故名;二曰:七药因长于五劳七伤而谓之;三曰:七药合金疮如胶似漆(“漆”与“七”同音,借音寓意。还有的认为,七药者,草药之概称也。不论哪种解释都说明七药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一定的用药理论)。& & 七药中的挑儿七、红毛七、芋儿七、长春七、金牛七、朱砂七、太白三七和钮子七8味药,称作“八大金刚”,是太白草药中的要药,其中桃儿七为“王”.红毛七为“国老”。& & 太白草药配伍方面,有“四梁八柱”的理论:四梁即君梁,由桃儿七、长春七、金牛七和铁牛七等4味药组成;所谓八柱是指臣柱、佐柱和使柱,分别包含若干味药。八柱与四梁是对应关系,并非指8味药,反映了固本扶正、根须相使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 七药在我国有一定影响,许多地区的民间药亦有此称谓,如湖北的七药主要有:鸳鸯七(秋海棠Begonia& & evansiana)、虎尾七(散斑竹根七 Disporopsis aspera)、灯台七(球药隔重楼 Paris fargesii)、麻布七(高乌头 Aconitum sinomontanum)等。& & 运用民间单方、验方治疗疾病,是群众用药比较普遍的形式。在这次资源普查中,各地进行了广泛征集,据全国16个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共收集民间单方、验方10多万个。通过系统的整理、筛选,编写了《中国民间单验方》,收载单验方共2万多个,分成13大类、200多个病种。& & 自60年代后期起,我国各地注重了民间药的发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民间草药已有60种以上加工成中成药及其他制品,如用仙鹤草芽、草珊瑚、矮地茶、羊红膻、山萝卜、鸡骨草、垂盆草和黄毛豆腐柴等。& & 事实证明,民间草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通过民间药的应用,可为开发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途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
[] []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031北京编号:(京)-经营性-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审核文号:卫网审字[2001]第029号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号
Copyright&199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材冰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