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府穴现在叫风寒头痛按什么穴位?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zhōng fǔ2 英文参考Zhōngfǔ LU1[中国针灸学词典]zhōngfǔ[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L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LU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3 概述中府:1.名;2.名;3.。
4 人体器官名·中府中府为人体器官名,即胃。出《·离合论》。5 经穴名·中府
汉语拼音Zhongfu
罗马拼音Chungfu
美国英译名Central Prefecture
各国代号中国LU1
法国莫兰特氏P1
中府为经穴名(Zhōngfǔ LU1)。出《》。代号LU1。别名、、、、。中即;府即聚集。中府属。是肺的;手太阴肺经、的。脉起于,本穴当中气聚汇之处,故名中府。多用于治疗之证。主治,,不得息,,炎,,,肺脓疡,,胀闷,,,,,咳,,,不下食,,,,汗出,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等。5.1 中府的别名膺中外俞(《黄帝内经·》),膺俞(《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膺中俞(《针灸甲乙经》),府中俞(《》),肺募(《》),5.2 出处出《针灸甲乙经》。《》:细、、呕吐,宜服。吐不止,宜服,灸中府。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5.3 穴名解中,内也,里也。府,指藏财物的地方。募,汇也,聚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者,也。”又曰:“上下之位,之中,人之居也。”《·序例》:“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曰:“中府,藏气也。”此穴在胸中,为胸中结募聚会之处,系手、之,因名中府。《》:“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是之气汇聚之处,中府是肺气汇聚之处。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本穴为手足太阴之会、肺之募穴。募穴乃结聚之处,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锁上为肺气出入与储藏的中间地带,故又名府中腧、腧。
5.4 特异性中府是肺的募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5.5 所属部位胸5.6 中府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下1寸,平第1隙,距前正中线6寸。中府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6寸处。中府位于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中府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中府穴的位置中府穴的位置(手太阴肺经)中府穴的位置()中府穴的位置(、)5.7 中府穴的取法,在胸壁的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距正中线6寸处取穴。正,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肩峰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当云门直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是穴。仰卧位,于(指男子)向外2寸处,直上摸3根,于第1肋间隙穴。5.8 穴位解剖中府穴下为、皮下、、、。上外侧有腋动、,胸肩峰动、静脉。着锁骨上中支,胸前神经的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中间支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胸肩峰的终末支穿胸肌及其筋膜至皮下组织及皮肤。胸肌筋膜覆盖于胸大、小肌,两肌之间有来自臂丛的胸前神经和胸肩峰动脉胸肌支,支配并此两肌。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胸前神经分支,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
5.9 功效与作用中府穴有,清热,的。中府穴有清宣、疏调肺气的作用。肺居上焦,但手太阴却起于中焦,实为中焦水谷上输所必需。天之与水谷在肺合而为,胸中为天气与交会之所,天与地交其中生人,《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散精,上归于肺。”肺为宗气化生之处,,肺主宗气,方有之,方有宣发敷布水谷精微至全身各部的功能。故中府为宗气之穴,为、之第—穴。宗气聚则人生,宗气散则人亡,故中府的是贵收忌散,有肃降肺气、利水之功。张介宾日:“中府,藏气也。”肺居胸中,为诸藏,其脉络肠循胃,受中焦,故对人身上中下之,具有调摄之功。《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5.10 主治病症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脓疡,支气管扩张,胸中胀闷,胸中烦热,鼻流浊涕,喉痹,胸痛,咳吐脓血,呕吐,嗳气吞酸,不下食,腹胀,肩背痛,瘿瘤,汗出,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等。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胸中胀闷、胸痛、肩背痛。中府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胸痛、肺炎、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肺脓疡、嗳气吞酸、不欲饮食、腹胀、喉痹及肩背痛等。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结核等。肺胸病: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鼻流浊涕,喉痹,胸痛,咳吐脓血。胃肠病:呕吐,不下食。其他病:肩背痛,瘿瘤,胸中烦热,汗出,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中府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胸痛,但机理不同。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之症,偏重在,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宜取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5.11 刺灸法5.11.1 剌法向外0.5~0.8寸。一般或向胸壁外侧斜刺0.5~1.0寸。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0.5~1寸。向外斜刺或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中府穴不可向内,以免伤及肺脏造成。深刺进入内,应注意向外避开臂丛神经及腋动、静脉。5.11.2 灸法可灸。3~5壮;或5~10分钟。5.12 配伍中府配、治肺炎。中府配、、治肺结核。中府配、、治。中府配、,治。中府配云门、、华盖、,治哮喘。中府配、合谷,治、喉痹。中府配肺俞,为,有,止咳的作用,主治。中府配肺俞、大椎,治外感咳嗽。中府配,有的作用,主治肺。中府配,有的作用,主治。5.13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膺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针灸甲乙经》:手足太阴之会。《针灸甲乙经》:急,胸中痛,,胸满然,善,,喘,,气相追逐,多浊唾,不得息,风,汗出,面、腹肿,食饐,不下食,喉痹,,皮肤,寒热,,中府主之。《备急千金要方》: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灸中府百壮。,,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针灸大成》:主腹胀,,食不下,喘气胸满,肩背痛,呕啘,,肺系急,肺寒热,胸悚悚,,咳唾,风汗出,面肿,少气,胸中热,遁疰,瘿瘤。《备急千金要方》:中府、,主喉痹,胃满塞,寒热。《》:身体针中府,又灸五十壮。5.14 研究进展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可使得到改善、哮喘缓解。改善肝的:用放射性内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可使流量明显增加。中府阻滞疗法功能:动物实验表明,通过对家兔“中府”的局部及阻滞,可见到家兔甲状腺滤泡上皮变为扁平状,呈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改变。通过对实验疗程的改变及疗效观察,可见到甲状腺组织无过度抑制现象且较长时间后无明显恢复。6 五脏·中府中府指五脏,与外府()对举。7 参考资料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1.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9.相关文献
开放分类: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中府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五 1:14:44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穴名,出自《素问·离合真邪论》,又名膺中俞、膺俞、膺中外俞。是肺经的募穴,手足太阴二经之交会。
合气 肺、脾、胃
含义 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1、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2、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3、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②肩背痛。
《素问·离合真邪论》
【别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 【名解】①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②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府,脏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③肺募。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取穴法:云门直下1寸处是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胸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布为少气多血,即是气压低、温度高。 【运行规律】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三焦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 【治法】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肺炎等。配主治外感和内伤咳嗽;配主治肺阴虚之干咳、肺痨等。【备注】肺之募穴
【功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 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配穴举例】配意舍治胸满噎 (《百症赋》);配阳交治喉痹;配定喘、治哮喘;配少冲治心痛、胸痛 (《针灸资生经》);配间使、治面肿、腹肿 (《》)。 配肺俞,为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咳嗽。 配复溜,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配意舍,有降气宽胸的作用,主治胸满。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文献摘要】 《甲乙经》:手足太阴之会。 《千金方》:中府、阳交,主喉痹,胃满塞,寒热。 《千金翼》:身体烦热针中府,又灸绝骨五十壮。 【现代研究】近代有报道,中府配肺俞、百劳、膏肓俞针灸并用治肺痨有效。承淡安报告,患肺病时中府穴出现压痛反应。实验表明针刺中府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肺通气量,缓解哮喘症状,并有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血液循环的作用。 1
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经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处?这是因为,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置聚集;其二,从不同的系统角度考察,人体中有多个不同系统层次的重力场对人体中的气态物起着制约作用,有局部的三焦腑重力场,有整体的脊骨重力场,而除人体系统自身的重力场之外还有地球重力场。在以二肾为重力场坐标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场中,离肾最远的胸上外部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为人体整体重力场坐标中心的脊骨重力场中,离脊骨最远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从地球重力场来看,人体无论是平趟还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处于三焦腑系统的高位之处。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体系统及地球系统两个重力场合作用下的最高位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穴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穴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④手足太阴之会。中府穴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中府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三焦腑中各个脏器的气化之气,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所聚集的肺之气最多。由于脾脏的燥热之故,脾脏气化的气态物中比重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聚集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府穴中的气血物质分布是肺气最多,脾气其次,其它脏器的气化之气很少,肾的气化之气最少,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脏的气血特性,故称手足太阴之会
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因风湿或湿热相搏,痰饮流注,脏腑气血亏损等因所致。《医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短气者勿服,宜加人参;火郁热盛,东垣升阳散火汤;形气虚甚,;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不行也,。”因湿热相搏,肩背沉重而痛者,宜当归拈痛汤;因痰饮流注者;宜导痰汤;病后,房劳后、经行后肩背痛见虚象者,以调补为主。参见外感肩背痛、内伤肩背痛条。
分布在肩关节周围的、肩前、肩后三个穴位的合称。肩髃:见该条。肩前:在腋前皱襞头上1寸。肩后:在腋后皱臂头上1.5寸。主治肩痛不举,上肢瘫痪或麻痹等。各刺1-1.5寸。 & &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点击上面“国艾堂”关注艾灸养生第一品牌,艾灸养生知识免费订阅所谓寒病,泛指一切因体内阳虚所致的各种喜热怕冷、遇寒加重;或秋冬季加重春夏减轻的季节性病症。如寒性哮喘、关节炎(老寒腿)、风湿、颈腰椎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痛经,以及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乏力等得热则舒的病症,统称为寒病或冬病。艾灸有助于人体更好地提高阳气,增强抗病能力。尤其夏季阳气生发,更利于艾灸直达病处发挥作用。把握好立夏节气灸时间(5月2日-5月8日)开始施灸,对上述寒病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半而功倍。具体施灸方法:1、灸百会(头顶两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点燃艾条,以旋灸法对准百会穴,顺时针逐圈向周围旋灸(9圈)至发际处,在逆时针逐渐划圈汇至百会,此为一次,共做8次。2、灸膻中:以飞腾和雀啄相结合的复式灸法,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各灸24圈。然后,沿任脉经下灸至神阙穴。3、灸神阙(肚脐孔):以脐孔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分9次逐圈向脐孔四周旋灸,上至胸骨下方剑突下,下至耻骨上方;再逆时针逐圈向腹中间回旋灸,回至神阙穴。重复4次。4、灸督脉:俯卧位,用点燃的三支艾条排灸,从颈部大椎穴开始,由上至下沿督脉及膀胱经,灸至尾骶骨(长强穴),灸至背部热感或两脚有虫蚁爬般的热感(或凉风感)。5、灸涌泉:以重雀啄灸法,先左后右,分别灸两脚涌泉穴,灸至热感沿腿上行为度。上述灸法从立夏节气灸开始施灸,灸至进伏结束,一定能够很好的祛除身体寒邪。进伏后三伏灸(具体方法到时再介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动动手指转发你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艾灸,收获健康!倪萍老师谈国艾堂一个专业艾灸的公众号搜索:gat5199咨询联系,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国艾堂(gat5199)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支气管哮喘是由外界的或人体内存在的某些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高度敏感性疾病,是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有这样的感受:身体舒服了,面色红润光泽了,生病次数减少了,即使有些小病也能很快不我们常说的冬病是每到冬季就常常发作或者天气寒冷病情灸加重的一类疾患,如反复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艾灸也是一种医疗手段,常用于妇科,外科和各种夏季是艾灸的黄金时间,尤其三伏时节。马上要进入三伏天,全国各地气温不断飙高,此时人们的皮肤松弛,毛孔开大在家里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艾灸是简单易行而切少人以为针和灸是统一种疗法,实在不然。固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熟悉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寒可引起哪些疾病  寒能引起很多种疾病,这是目前很多医生和患者被忽略的问题,我一再强调寒气的重要性。我们的疾颈椎病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原因,也即各种慢性损伤造成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内部原因,也即颈椎本身的退变。艾灸的最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传统认为艾灸适合于虚寒原因致病的人群。即体制虚弱虚损和脏腑寒凉的人群。常见虚证包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天气虽炎热,但正是调理身体陈年问题的黄金时间,利用冬病夏治的中医养生原理为身体注入能量,早在一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已经认识到了身体这一穴对于女性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治疗妇科病的“万能穴”,现代1.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用所谓寒病,泛指一切因体内阳虚所致的各种喜热怕冷、遇寒加重;或秋冬季加重春夏减轻的季节性病症。如寒性哮喘、关节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而神阙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在中国只有最重要的才会封之为神呀!所谓寒病,泛指一切因体内阳虚所致的各种喜热怕冷、遇寒加重;或秋冬季加重春夏减轻的季节性病症。如寒性哮喘、关节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赞道:“产于山阴,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荆楚岁时》记载:在五月五日鸡未叫时《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此法是周尔晋先生所发明,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不用吃药,你自己可以自疗。(周尔晋先生:医生,义务行医39年女神高圆圆讲出生活中自己的养生注意点:女生爱美无可厚非,但是穿漏脚踝的臀部位于人体的中部:臀开六经开,臀合六经合”!1,连接人身上、下肢气血循环的公交枢纽;臀部是腿部六条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我们说,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在《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络各主一类情绪,认为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经络中能量堵塞的原因,如果疏通了经络,负面情绪就会自然地消失。最近很多朋友咨询到“头痛”“头晕脑鸣”“头蒙失眠”等等有关头痛的问题,如何艾灸?先为大家吃个定心丸,在国春分节气,昼夜平分,此时天气更加暖和,万物都开始进入生长阶段,此时养生保健自然也不能忽视。《黄帝内经》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只有做到顺天应时,天人合一,人才能更好的培补身体阳气,预防治疗疾病。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医学工作者,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大家都要牢记,永远不要为了业绩,而做任何损害健康的事情。每年的3月18日为全国爱肝日,倡导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科艾灸是天赐人间的宝贵礼物,它给女人带来的“福利”不是一点点!不懂它、不拥抱它,遗憾确实太多太多了!指甲由蛋白质组成,若平日指甲底部出现白色横纹,有可能是蛋白质不足,宜多吃豆、种子、果仁、蛋或肉类等食物。一个人必须营养好,指甲才能正常生长,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如果指甲长有横纹、竖纹或白斑分别代表身体系统出现哪些情况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100岁高龄的邓铁涛教授,给我们现代人养生生活指点迷津。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穴位(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施灸的办法昨日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旅游处的海外友人们慕名来到北京国艾堂艾灸会馆体验中医艾灸。带着寻找中国国粹、探寻华夏文明的好奇探索之心,大家初次接触到中医艾灸疗法皮肤病案例    王先生,于日来国艾堂,因皮肤腿部、腰部、胳膊,长满癣,故来调理。中养生就是养精气神。现在的养生变成养身,补身体了。你补了很多,但都漏掉了。你要先抓住这漏掉的窟窿在哪里。一脊椎是男人的龙脉,女人的凤骨,也是最重要的任脉和督脉的所在地!从中医的角度讲,脊椎二侧的膀胱经是我们人体最大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立是见,春是蠢动,是植物开始有生气的意思。俗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概括了立春的养生内容和特点提到当下大红大紫的明星艺人,不得不提热播刚结束的大型古装剧《芈月传》,跟小编一样烧脑熬神、边吐更年期是每个女经必经的一个过程,如何推迟更年期也成了很多人讨论的一个话题。按摩身上的穴位,能起到很好的保日(昨日),大三湘“南山会(北京)年会”温馨举办,“南山会”的委员们齐聚一堂,畅谈经济产业利他的思想,分享付诸行动带动农民家庭增收益的喜悦。风池穴穴位简介  风池穴(GB20)别名热府穴,是足少阳阳维之会,属经络:足少阳胆经。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头上热下寒体质者,虽然下焦寒凉,冬天怕冷,手足冰凉。但由于上焦虚火旺,往往吃些热性的食品或补益性食品容易上火。gat5199国艾堂艾灸会馆是以艾灸为主要调理方法的养生会馆,现北京有6家直营店,是全国艾灸养生行业的领航者,这里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养生知识和艾灸方法,请关注我们,关注健康。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at5199国艾堂艾灸会馆是以艾灸为主要调理方法的养生会馆,现北京有6家直营店,是全国艾灸养生行业的领航者,这里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养生知识和艾灸方法,请关注我们,关注健康。《从头到脚用穴位》连载内容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饮水 了解详情。
  天干物燥不用怕,中府穴配云门止咳平喘
  针对疾病:咳嗽、哮喘
  适宜人群:此证患者皆适宜
  操作方法:稍稍用力按摩中府穴和云门穴1~2分钟即可,长期坚持。
  冬天气候干燥,患咳嗽、哮喘的人也特别多。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肺的卫外功能减弱,当天气突变时,往往就会引发咳嗽。还有一些老年人本身就属于阴虚或者偏热的体质,冬天如果大补,也会因“上火”而引起咳嗽。
  可不要小看咳嗽这病,中医认为“久咳伤肺”,如果拖着不进行治疗,就会使病情加重。市场上虽有不少的止咳药,但却并非“包治百咳”,不分证型就乱吃的话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中医的理论,咳嗽可分为5种类型,即风寒、风热、燥火、痰湿和体虚等,治疗时一定要分清证型。大多数人都知道服用梨汁或藕汁可以止咳,却不知道这只适用于风热型咳嗽。梨和藕性寒,如果你是风寒咳嗽,那么喝梨汁或藕汁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会使症状加重。前些日子就遇到这样一位老年人,他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咽痒、流清涕、痰稀白,这是典型的风寒咳嗽,治疗时应以散寒宣肺为主。但他不明就里,天天喝蛇胆川贝液、枇杷止咳露。这两种药都是清热润肺的,适用于风热型咳嗽,结果寒上加寒,越喝越严重。确诊后,我给他开了通宣理肺丸和半夏止咳糖浆,这才止住老人的咳嗽。
  但是,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要想辨清这乱麻一般的症状,只怕是非但得不到什么结果,还弄得云山雾罩一般,平添一层心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事实上,也没弄清那些的必要。因为在我们体内,就有一味“包治百咳”的大药——中府配云门。
  为什么中府配云门就可以“包治百咳”呢?因为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与肺有关。肺为娇脏,喜清恶浊,喜温恶燥。她就像一个娇小姐,喜欢干净,喜欢温暖,不能受冷,否则就会生病。肺主气,当外邪或内邪侵肺时,就会导致肺气不清。肺失宣发,就会导致肺气在体内乱窜,从而出现胸闷、上气不接下气、咳嗽哮喘等症状。中府穴为肺经的募穴,也就是说,这个穴位是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又是脾肺之气汇聚的地方,因此可以兼治脾肺两脏之病。这个穴调气效果最好。人体的气顺了,肺的功能正常了,自然也就不会再咳嗽了。为什么中府和云门穴配合更好呢?首先,云门穴也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它也是肺经上的穴位。单从名字上来看,“门”即出入的门户。这个穴位是肺经与其他经络交换物质的一个门户,是气体宣发的地方。如果浊气瘀积在这里排不出去,就会四肢烦热,心里感到堵得慌,这时按按云门穴,就相当于打开一扇大门,浊气就可以排出了。中府可以使胸中的浊气散开,云门则利于浊气的排出。只要把体内的气理顺了,浊气排出了,您自然也就畅快多了。如果您有时间,这两个穴最好天天按压,保证比吃止咳药的效果还要好。
  说了这么多,这两个穴怎么找呢?中府穴位于距中正线(胸骨)6寸的位置。四横指是3寸,此穴就在距胸骨两四横指宽,锁骨下2横指宽处的距离。用手按住此穴,稍稍用力按摩1~2分钟即可。由于此处皮肤比较稚嫩,所以用力中府穴位于云门穴下1寸,距正
  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云门穴位于锁骨下窝处。不宜过大。可以食指和中指以感觉舒适的强度,进行画圆圈式的按揉。云门穴也很好找,在锁骨下面有一个窝,云门穴就躲在这个窝里头。云门穴的按摩方法与中府穴相同。
  其实,中府穴不单单对咳嗽有效,哮喘患者经常按摩此穴也是有好处的。哮喘患者发作时,一般会用扩张支气管的支气管扩张剂。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大,而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却非常敏感。因此治疗这种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出不易发作的体质。这时,穴位按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哮喘患者中府穴附近的肌肉十分僵硬,施压时会有剧痛。胸肌脆弱时,呼吸就易不顺畅。每天以中府为中心按摩胸部,就会促进血液循环,使胸肌恢复柔韧,呼吸自然也就会顺畅起来了。
  您看以后您再也不用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止咳药而苦恼了,因为“包治百咳”的大药就在我们体内。人体的经络就是这样神奇,但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其实我现在就是在教您一步步的学会识药、采药,这样,有个小病您也就不用往药店里跑,随便在身上采几味就够用了。这就是人体的奇妙之处,也是祖国医学的神奇之处!下次再咳嗽时,您就不用再烦恼了,只要按按中府穴和云门穴就可以了,它们两个才是最好的止咳药!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中医】即可观看视频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秋天是鼻炎的高发期间。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到秋天……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39健康百科为您提供详尽的成为轰动大美女的第一步:从头到脚·让你漂亮一身编辑推荐、成为轰动大美女的第一步:从头到脚·让你漂亮一身内容简介、成为轰动大美女的第一步:从头到脚·让你漂亮一身作者简介、成为轰动大美女的第一步:从头到脚·让你漂亮一身目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寒感冒艾灸什么穴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