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弓降部右侧椎动脉血流减慢连续性血流信号

|/|/|/|/|/|
//|//|//|//|//|
【读片】产科疑难病例(191): 右位主动脉弓
A 23-year-old woman G2P1 first time presented at 19th week of pregnancy. Her first baby had a pulmonary stenosis. Here are some images and videos we obtained.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46, XX normal.患者,23岁,G2P1,孕19周时第一次检查。其第一个孩子有肺动脉瓣狭窄。下面是采集的图像。羊膜穿刺术显示核型正常,为46,XX。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A 23-year-old woman G2P1 first time presented at 19th week of pregnancy. Her first baby had a pulmonary stenosis. Here are some images and videos we obtained.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46, XX normal.患者,23岁,G2P1,孕19周时第一次检查。其第一个孩子有肺动脉瓣狭窄。下面是采集的图像。羊膜穿刺术显示核型正常,为46,XX。
A 23-year-old woman G2P1 first time presented at 19th week of pregnancy. Her first baby had a pulmonary stenosis. Here are some images and videos we obtained.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46, XX normal.患者,23岁,G2P1,孕19周时第一次检查。其第一个孩子有肺动脉瓣狭窄。下面是采集的图像。羊膜穿刺术显示核型正常,为46,XX。
A 23-year-old woman G2P1 first time presented at 19th week of pregnancy. Her first baby had a pulmonary stenosis. Here are some images and videos we obtained.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46, XX normal.患者,23岁,G2P1,孕19周时第一次检查。其第一个孩子有肺动脉瓣狭窄。下面是采集的图像。羊膜穿刺术显示核型正常,为46,XX。
A 23-year-old woman G2P1 first time presented at 19th week of pregnancy. Her first baby had a pulmonary stenosis. Here are some images and videos we obtained.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46, XX normal.患者,23岁,G2P1,孕19周时第一次检查。其第一个孩子有肺动脉瓣狭窄。下面是采集的图像。羊膜穿刺术显示核型正常,为46,XX。
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右弓左降,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第一个分支为右肺动脉.继续跟进!-----看晕了,请问动态图像能不能下到硬盘上看啊?-----超声印象:-----动态1、2:动脉导管汇入降主动脉。肺动脉似发出一支血管?-----动态2:四腔心切面显示正常,各房室腔内径未见明显异常。肺动脉环绕主动脉关系正常。-----动态3:室间隔回声未见明显中断。双流出道显示清晰。心脏右后可见一血管横切面。应该不是腔静脉?-----从动态1、2、4看好象从肺动脉主干发出一支血管向心脏右后下走行。-----这是什么心脏畸形?我觉得还是左位的主动脉弓,因为降主动脉位于脊柱左前。-----能不能请wjh3657891战友用图片说明一下你的观点?短轴切面可见肺动脉及其分支位于主动脉的右侧,降主动脉位于主动脉短轴的右后方,与正常相反,所以考虑右位主动脉弓。其他的没怎么看懂!呵呵回6627758战友在3VT切面上,主动脉弓的位置是相对于气管而言,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左侧则为左位,反之。至于是右弓左降还是右弓右降则是看降主动脉与脊柱的位置关系。(一点愚见,敬请斧正)看晕了,强烈要求讲解!-----致wjh3657891 :谢谢你的回复!-----那么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又怎么说呢?-----我截了一幅图,上面标示了3个数字。-----我考虑:1是我认为肺动脉发出左右肺动脉之前发出的异常的血管,2是主动脉,3是动脉导管-----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动态2显示的非常好,但是不知道怎么截图。---- 我心脏畸形见的少,从肺动脉发出异常血管的更是没见过。---- 回去翻了下书,有这么两个畸形:左冠状动脉汇入肺动脉;肺动静脉瘘---- 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因为肺动脉狭窄所致的动脉导管反向血流,但是看动态又不是那么回事。我不会看就不瞎猜了,呵呵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418 height=245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jpg (418 X 245)" border=0 align=absmiddle>为了能让大家好好分析,现在上传动态图像,大家可以用播放器细致观看。
1.rar (241.55k)为了能让大家好好分析,现在上传动态图像,大家可以用播放器细致观看。
2.rar (264.02k)为了能让大家好好分析,现在上传动态图像,大家可以用播放器细致观看。
3.rar (203.49k)为了能让大家好好分析,现在上传动态图像,大家可以用播放器细致观看。
4.rar (251.99k)猜一下,肺动静脉瘘并肺静脉异位引流,或肺动脉腔静脉瘘。从第二个动态图看,胎儿是头位,左右心室、心房和大动脉关系正常。多个动态图都显示心底水平,有一异常的血管,似把肺动脉与一静脉相连了,并汇入右心房,从静态图上看血流呈蓝色信号。-----致wjh3657891 :谢谢你的回复!-----那么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又怎么说呢?-----我截了一幅图,上面标示了3个数字。-----我考虑:1是我认为肺动脉发出左右肺动脉之前发出的异常的血管,2是主动脉,3是动脉导管-----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1、这里所说的“迷走左锁骨下动脉”是指左锁骨下动脉发自降主动脉,绕行于气管后方;2、您标示的
我认为是汇入上腔静脉的无名静脉。(不知对否,请指正)请问你用的是哪款超声仪,是什么型号的。这个病例看不懂。请赐教,谢谢!!为什么没有主动脉弓长轴的切面?从上述的资料我认为为NV汇入SVC的平面显示,没有异常。至于ARCH是否异常期待更多资料。-----今天做病人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一下图示切面。-----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示的时候,探头略向头侧倾斜,可以显示左侧无名静脉汇入上腔静脉的切面。但是无名静脉与肺动脉并不相通。-----没带U盘,直接在图示上标示:截断肺动脉与右侧血管的连通,显示出正常胎儿的“非标准三血管切面”。-----因为平时扫查胎儿心脏的时候,不太注意上下腔静脉,所以不太熟悉这个切面。如果图示切面确实是从肺动脉发出的血管,那么就是异常的了。-----另:心脏横向四腔心切面:心脏右后方的血管断面显示的应该是上腔静脉。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有可能是永存左上腔静脉并肺动脉瘘吗?应该是右弓右降并左导管了!看图说话:1要是胎儿是ROA 左右心室心房位置正常,双房室瓣位置结构正常,双流出道显示,2肺动脉左右分支可见 ,动脉导管弓显示,主动脉弓显示欠佳,是否与降主动脉有联系,但动脉内径无法判断是否有缩窄,三血管征可见,内径比例正常,肺动脉与主动脉环抱征象可见。下腔静脉开口未及明显显示。还有肺静脉是否有增宽现象3 从动态图像来看:十字架结构存在,未及明显室间隔缺损,原发房间隔存在,卵圆孔开向正常,内径也适当4心脏右前方见条状管状结构,与后方上腔静脉相通从图像上看是肯定得,但从动态图像上看,其管状结构前方(近前胸壁)的开口似乎比肺动脉根部开口要高一平断印象考虑依次为 1
左侧无名静脉的异位走行
永存左上腔静脉
3 共同肺静脉干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3 是否合并主动脉缩窄
个人意见 请战友们斧正!A 23-year-old woman G2P1 first time presented at 19th week of pregnancy. Her first baby had a pulmonary stenosis. Ultrasound investigation revealed a hypoplastic thorax and decreased fetal movements. A single umbilical artery was also seen. We repeated the scan at 20th week and the fetus had normal movements but in the three vessel view, we saw an "U" image with trachea and esophagus in the middle. The initial diagnosis was of a right aortic arch.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46, XX normal.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at birth and the baby is doing well.患者,23岁,G2P1,孕19周时第一次检查。其第一个孩子有肺动脉瓣狭窄。超声检查显示胸腺发育不全,胎儿运动减弱,还发现有单脐带动脉。在孕20周时复查发现胎儿运动正常,但在三血管切面看到“U”型图像,气管和食道位于正中。最初的诊断为右位主动脉弓羊膜穿刺术显示核型正常,为46,XX。出生后确诊,婴儿良好。图示:trachea:气管esophagus:食道aorta:主动脉pulmonary artery:肺动脉vena cava superior:上腔静脉innominate vein:无名静脉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390 height=30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9.jpg (390 X 300)" border=0 align=absmiddle>
您的位置: &&&& 文章内容
《超声诊断学》实验指导
[日期:] & 来源: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影像数据库教学管理系统& 作者: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影像数据库教学管理系统 & 阅读:590次[字体:
《超声诊断学》实验指导
吉林医药学院医学影像实验室
实验一&& 眼部、甲状腺、涎腺超声检查技术
眼部超声检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探头的超声诊断仪,最好使用配有高频探头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小儿不合作者可使用镇静药。
2受检者体位:
仰卧位,检查血管瘤时可增加低头位。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直接探查法:要求采用消毒探头通过无菌的耦合剂与角膜和球结膜直接接触进行探查,现已少用。
2间接法:常用的有眼睑法、水囊法等。最常用的是眼睑法。眼睑法是将探头直接与病人眼睑接触进行检查。检查时病人轻闭患眼做纵、横断面扫查。水囊法是在探头与眼睑间置一去气水囊,以排除近场混响伪像干扰,便于清楚显示眼前部的结构。
3动态检查法:探测球内异常回声时探头固定不动,嘱眼球上下左右转动,观察眼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或漂移现象,然后停止转动,若停止后仍有移动或漂移现象即为后运动阳性。
4磁性试验:首先确定异物的位置,然后持电磁铁放于一侧,由远而近观察异物有无移动或颤动,如有移动或颤动、并感眼球疼痛即为阳性。
5低头法:嘱患者先取坐位检测,然后取头低位再观察,主要用于眶内静脉曲张和眶血管瘤的检查。
6数据测量:
(1)球轴径:从角膜前表面中心至视神经颞侧缘眼球后壁的外侧缘。
(2)角膜厚度:从角膜中心表面至角膜内侧面中心与前房交界处。
(3)前房深度:从角膜内侧面中心至晶状体前囊表面。
(4)晶状体厚度:从晶状体前囊中央表面至晶状体后囊内侧面的垂直距离。
(5)玻璃体腔长度:从晶状体后囊内侧面起至球壁内侧视神经颞侧缘
(6)球壁厚度:视神经颞侧缘的球壁内侧面至外侧面表面的厚度。
(7)眼直肌、视神经宽度(在眼球后km 处进行测量)及球后三角区的测量
甲状腺超声检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探头的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或专用探头,也可用3.5MHz 探头。最好使用配有高频探头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对戴有项链者,应取下。穿有高领上衣,应脱去以便充分暴露颈前部进行检查。
2受检者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体位,在颈后及双肩后垫一枕头。呈头低颈高位,充分暴露颈前部。
(2)侧卧位:如甲状腺一侧明显肿大,可采用侧卧位,分别检查甲状腺左、右叶及肿块。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直接扫查法:应用高频探头,探头置于颈前部,作横切扫查及两侧叶的纵切扫查。
2间接扫查法:应用3.5MHz 探头,于颈前部置一水囊,探头放于水囊上进行扫查。
3彩色多普勒检查法:检查时嘱病人尽可能浅呼吸和不作吞咽动作,保持探头稳定,在检查时,除发现有动静脉瘘外,一般不使用壁滤波器。
涎腺超声检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探头的超声诊断仪,最好使用配有高频探头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如头发或胡须过长,影响探头平放时,应先剃去。
2受检者体位:
(1)仰卧位: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两手放于侧方,身体放松,颈后垫一枕头,使头稍后仰,并将患侧转向前方。
(2)侧卧位:如病变靠侧后方,则应取侧卧位,将整个患侧移向前方,进行探测。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直接扫查法:探头直接放于腮腺或颌下处。作纵切或横切扫查,全面观察病变大小、范围及与周边关系。
2间接法:用3.5MHz 腹部探头扫查腮腺时,应加一水囊,探头在水囊上进行间接探测。
实验二&& 经胸壁常规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包括M 型成像、二维成像和多普勒成像功能。一般采用2.25~3.5MHz 频率的电子相控阵扇形扫描探头,幼婴及儿童探头的频率可选5~8MHz。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对于婴幼儿和不能合作的儿童,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2受检者体位:
体位包括平卧位、左侧或右侧卧位等,最常使用的是左侧卧位。不能平卧者,可采用半卧位姿势检查。胸骨上窝扫查时,可适当将病人肩部塾高,头向后仰或向一侧偏转。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一)M 型超声心动图
主要用于心脏及血管内径的测量,观察各瓣膜、血管及室壁的运动情况。
1 检查技术:先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不同切面的二维图像,再将M 型取样线放置在需要观察的心脏结构上。应注意便M 型取样线垂直经过所需测量的室壁或心血管腔。
2 波群观察一般以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为标准切面进行取样。常用的M 型超声心动图波群包括心底波群、二尖瓣前叶波群、三尖瓣前后叶波群和心室波群。
3数据测量用仪器的测量游标进行测量。主要测量指标包括:
(1)幅度:分别测量某界面两个不同时间点与胸壁的距离,其差值即该界面在此时间内的活动幅度。
(2)间期:测量
曲线上两点、或心电图、心音图上某时间点与超声心动图曲线上某点间所经历的时间,单位为秒或毫秒。
(3)速度:为某界面在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垂直距离除以该段时间,单位通常为厘米/秒。
(4)内径:从血管壁或心室壁前侧内膜回声的上沿或下沿垂直测量至血管壁或心室壁后侧内膜回声的上沿或下沿。
(5)厚度:一般从某结构前缘回声线的上沿或下沿垂直测量至同一结构后缘回声线的上沿或下沿。
(二)二维超声心动图
主要用于实时观察心脏各个切面的解剖轮廓、结构形态、空间方位、房室大小、连续
关系与活动情况等。
1 检查技术:通过不同的声窗部位,超声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心脏的二维切面。声窗)又称超声窗或透声窗,超声波可通过该部位向介质深部传导。
2 切面观察常用的声窗位置包括胸骨左缘的心前区、心尖区、胸骨上窝区、剑突下区
(1)心前区: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2~4 肋间可获冠状静得以下切面;左心长轴切面、右室流人道切面、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2)心尖区: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可获得以下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五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三腔切面。
(3)胸骨上窝区:探头置于胸骨上窝可获得以下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和胸骨上窝主。
(4)剑突下区:探头置于剑突下可获得以下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和剑突下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
3 数据测量室壁厚度和腔室内径。其测量游标的放置方法同M 型超声心动图。
(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1 检查技术:一般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先行二维超声成像,获取心脏各个标准切面图像
或某些非标准切面,然后启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方式,以观察兴趣区的血流彩色多普勒信
号。注意尽量使声束方向与观察部位的血流方向平行。
2 观察内容实时观察各断面的血流多普勒信号的分布、方向、流速、性质以及异常血流信号的起源、走行等。
(1)正常血流:从流体力学上讲,血液的流动状态一般分为层流(laminar flow)、湍流
(turbulent flow)和涡流(eddied flow)三种。
1)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期二尖瓣口可见一宽阔明亮的红色血流束自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血流束中央流速较快,红色鲜亮甚至出现色彩倒错现象,边缘流速较慢,红色暗淡;缓慢充盈期血流束达左室心尖后折返,冲击二尖瓣,使之处于半关闭状态,瓣口血流减少,颜色变暗;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再次开放,红色血流由暗变亮;收缩期瓣口左心房侧无反流信号。
2)三尖瓣口血流:与二尖瓣口相似,由于三尖瓣口流速较慢,故颜色较暗。收缩期瓣口右房侧无反反流信号。
3)主动脉瓣口血流:收缩早、中期主动脉瓣口可见一宽大的蓝色血流束自左室流出道进入主动脉内,中央颜色鲜亮,边缘颜色暗淡;收缩晚期色彩逐渐变暗甚至不显示;舒张期瓣口左室侧无反流信号。
4)肺动脉瓣口血流:与主动脉瓣口相似,仅颜色较暗。舒张期瓣口右室侧无反流信号。
5)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血流:收缩期见宽大的红色血流束充盈升主动脉及近端主动脉弓腔内,主动脉弓远端及降主动脉内见蓝色血流束充盈,主动脉弓中央部由于血流与声束垂直,无血流信号显示,出现红色和蓝色血流信号分界线。舒张期正常主动脉管腔内一般无血流显示。
(2)异常血流:当存在狭窄、反流、分流等异常血流时,正常的层流信号往往消失,代之以湍流或涡流信号。当血流自狭窄处进入宽大管腔时其流线发生改变,出现快慢差别,但血流的方向基本相同,这种血流称湍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明亮,正向血流信号表现为红中带黄,负向血流信号表现为蓝中带青,但无五彩镶嵌现象。当血流通过重庋狭窄的管道迸人较大管腔时,流线发生显著变化,出现快慢及方向的差别,称涡流。彩色多普勒上出现双向血流,正负交错,呈现红蓝黄绿杂乱分布、五彩镶嵌的特征性图像。检查时应从不同的切面仔细观察,以明确异常血流的起源与部位,以进行定性与定位的诊断。
3数据测一通过对瓣口狭窄性或反流性血流彩色多普勒信号束的宽度、长度、面积等参数的测量,可对狭窄或反流的程度进行半定量评估。
实验三&& 肝脏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采用灰阶实时超声成像仪,若要做血流检测则需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以3.5MHz 为宜,对儿童可采用5MHz。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
2受检者体位:
(1)仰卧位:患者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或置于身体两侧。
(2)左侧卧位或右前斜位;此体位肝脏因重力向左下移位,有利于从右腋中线至腋后线间各肋间隙进行探测,重点观察肝右叶病变;便于观察肝门部的管道结构(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及肝右叶膈面或肝肺交界处的病变。
(3)俯卧位:一般较少采用,仅在探查肝右后叶病变时才用之。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标准断面扫查法:肝脏的标准断面检查方法大致可分为经右肋间斜断扫查、经右肋弓下及剑突下纵断扫查、经剑突下横断及斜断扫查、经右肋弓下斜断扫查和经右季肋部斜断扫查。
2肝脏数据测量:
(1)肝右叶最大斜径的测量病人取仰卧位,将探头置于右肋缘下,声束指向肝右叶膈顶部显示第二肝门,冻结声像图,测量肝脏前下缘与后上缘间的最大距离。
(2)肝左叶上下径、前后径测量:在剑突下略偏左清晰显示肝左叶和腹主动脉的纵断面图像。
冻结图像后,测量肝左叶顶部至下缘间最大距离即为肝左叶上下径,再测量肝表面至腹主动
脉前肝后缘的最大垂直距离即为肝左叶前后径
(3)肝在右肋缘下长庋的测量:将探头长轴置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声束垂直于腹壁,嘱病人平静呼吸,冻结图像。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超声探测不到肝脏;肝肿大时,右肋缘下可探及肝脏回声,此时测量肝下极至肋缘的垂直距离,即为肝在右肋缘下长度。
实验四&& 胆道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最好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为了保证胆囊及胆道内有足够的胆汁充盈,并减轻胃肠内容物和气体对声束的干扰,患者在检查前需禁食8 小时以上。一般在检查前一天晚餐后禁食,当日早晨空腹检查,并禁止使用影响胆囊收缩的药物。一般认为,在超声检查前两天内应避免进行胃肠道钡剂造影和胆系造影。如果需要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和胆管通畅程度,应准备好脂餐。急诊病人不受以上条件的限制,应及时进行检查。
2受检者体位:
(1)仰卧位:是观察胆囊最常用的体位。
(2)左侧卧位:检查时使身体与床面成30&~40&角;该体位配合深吸气动作可使肝脏和胆囊向下移动,避免肋软骨影响胆囊的显示;能使胆总管从门脉右前位旋转至门脉正前方,从而提高肝外胆管的显示率;有利于发现胆囊颈部结百以及追踪肝外胆管中下段病变。
(3)右侧卧位:饮水后观察肝外胆管中下段较有用,但操作不便。
(4)胸膝卧位:主要用于观察胆囊的异常回声是否有移动性,以利于结石与息肉或肿瘤的鉴别。
(5)坐位或站立位:此时肝与胆囊轻度下移,观察胆囊结石移动或胆囊底部病变较方便。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基本扫查断面:
(1)右上腹腹直肌外缘纵断扫查:探头置于腹直肌外缘,下端略向左倾斜,可显示胆囊的纵断面图像与肝门的结构。
(2)右肋缘下斜断面(与肝脏右肋缘下斜断面相同):此为常用断面,适用于观察胆囊的侧壁和颈部,以及测量胆囊的左右径。
(3)右肋间斜断面:一般在第6~9 肋间做斜断扫查,可获得右肝、胆囊以及与门脉右支伴行的右肝管直到肝总管的纵断图像。尤其适用于胆囊和肝门部结构在肋缘下扫查显示不满意者,对胆囊颈部显示也较好。
(4)右上腹斜、纵切面:由于总胆管上段的走行是向左下斜行的,下段又与脊柱平行或略向右折屈,故在探查时应先做右上腹斜断扫查显示胆总管上段,转而向下滑行做纵断扫查,追寻胆总管的下段。
(5)剑突下横断面扫查:主要用于显示与门静脉左支伴行的左肝管。门静脉左支通常具有&工&字特征,可作为查找左肝管的重要标志。超声引导做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多采用此途径。
(6)上腹部横断扫查:沿胰腺长轴切面,可以显示胰头背外侧胆总管的横切面,同时还可以较方便地获得胰头、胰体以及胰管的图像。
2扫查方法:
(1)胆囊扫查:检查一般在患者平静呼吸时进行,使胆囊的底、体、颈都能清晰显示。
(2)胆管扫查:正常肝内胆管比较纤细,超声探查相对困难。由于胆管走行与门静脉关系密切,所以对胆管的检查通常需要先确定粗大而具有待征的门静脉段,然后再根据胆管与门静脉的相对位置仔细扫查,便可显示伴行的胆管。在肝外胆管中下段显示不清时,可嘱患者饮水500ml,取右侧卧位,待水充盈胃窦部和十二指肠后,再自上而下追踪扫查。
(3)CDFI 检测:在清晰显示兴趣区的图像之后,启动CDFI 按钮。CDFI 在胆道疾病的检查中,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能够迅速确定门静脉走行,鉴别管道回声是血管抑或扩张的胆管;二是观察胆道系统肿瘤(尤其是胆囊肿瘤)的血供状况,以区别其良、恶性。
实验五&胰腺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最好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病人一般应空腹8 小时以上,如胃内仍有较多的气体,胰腺显示不满意时,可饮水500 ~800ml,让胃内充满液体作为透声窗,便于显示胰腺。
2受检者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的体位。探测时,患者平静呼吸,充分暴露上腹部,双手自然放于身体的两侧。
(2)侧卧位:当胃内或横结肠内气体较多,胰体及胰尾难以看清时,可采用左侧卧位,使气体向胃幽门或十二指肠移动,以利于看清胰体及胰尾。同样,当胰头显示不清时,可采用右侧卧位,使气体向胃底移动。
(3)半卧位、坐位或直立位:此体位可使肝脏下移,推开横结肠和胃,以肝左叶为透声窗,便于显示胰腺。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基本扫查切面:
(1)胰腺长轴切面(上腹横断面扫查):在相当于第1~2 腰椎水平或脐上5~lOcm 的范围内做
横断扫查,可以显示胰腺长轴切面图。扫查头低而尾高的斜型胰腺时,探头左端应向左上适当倾斜(与水平线成15&~30&夹角),沿胰腺长轴做扫查可获得整个胰腺的长轴断面图。在此断面上可显示的结构由后向前依次为:脊柱、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脾静脉。
(2)胰腺短轴切面(纵断面扫查):先后在上腹部沿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腹主动脉做连续纵断扫查,可分别显示胰头、胰颈和胰体的短轴断面图像。沿脊柱左侧做纵断扫查,特别是饮水后也能显示部分胰尾。
(3)胰尾的扫查切面:由于胰尾位置不固定,变异较大,并受胃肠道气体的干扰,经前腹壁显示胰尾较困难。通常还可采用下列方法显示胰尾。
A.仰卧位:沿腹主动脉纵断扫查时,使声方向束由胰体部再向左侧胰尾部倾斜,以胰体作为透声窗而显示胰尾。另外,于左胁部做冠状断面扫查,经脾脏、左肾显示胰尾。
B.右侧卧位:沿左侧第8~10 肋间扫查,可经脾脏显示胰尾。
C.俯卧位:经左肾纵断扫查也可显示胰尾。
2观察内容:
(1)观察胰腺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实质回声以及胰管的内径、回声情况。若发现胰腺肿块,应观察并记录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内部及其后方回声等。
(2)观察胰腺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关系,注意有无受压、移位及浸润,胰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急性胰腺炎时,除全面观察胰腺外,还应细致观察小网膜囊、左肾旁间隙、胰周间隙和腹腔有无积液;;察有无麻痹性肠梗阻引起的肠管扩张。
(3)观察胆囊和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扩张和梗阻。
3数据测量:
(1)胰腺的测量:超声测量胰腺大小主要以前后径(厚度)为主,可在显示脾静脉(SPV)的胰腺长轴断面图上测量胰腺前后径。根据公认的测量部位,分别在下腔静脉前方、腹主动脉前方和脊柱左侧缘测量胰头、体及尾部的厚径。
(2)主胰管的测量:在胰腺的长轴断面上,主胰管一般位于胰体实质的中,声像图显示为两条平行的稍强回声线。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即为主胰管直径。
实验六&&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最好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一般无需特别准备。但为避免脾脏过多地向后上方移,不宜在饱餐后进行检查。
2受检者体位:
(1)右侧卧位:为常规采用的体位。嘱患者向右侧卧45&~90&,左手上举至头部以增加肋间隙宽度,便于经肋间脾脏长轴扫查。
(2)仰卧位:为常用的体位,尤其适用于脾脏厚度的测量。将探头置于左腋中线至腋后线的相应肋间进行探查,探头方向应尽量偏向腹侧及正中线。
(3)俯卧位:不常用。常在脾脏较小、右侧卧位或仰卧位显示不满意或找不到脾脏图像时应用,或者在鉴别诊断脾区肿块时采用。多种探查体位的联合应用,有利于对脾脏病变的判断与分析。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基本扫查切面:
(1)脾脏肋间斜断面(脾脏长轴断面):探头置于左侧第7 ~11肋间扫查,通过肋间斜切不受肋骨干扰,故可获得清晰的脾脏断面图像。于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进行扫查,寻找脾脏长轴断面,正常脾长轴几乎与第10 肋骨平行。
(2)脾脏冠状断面:此断面以脾和左肾为主要解剖学标志。受检者仰卧位,将探头放置在腋后线,使探头扫描平面朝脊柱做冠状断面扫查,以显示脾脏和左肾。脾脏冠状断面可同时显示脾的上、下端,因而可用于脾的长径测量。
(3)脾脏前倾冠状断面:在脾脏冠状断面的基础上,将探头声平面逐渐向腹侧倾斜,直至清晰地显示脾门部血管。脾脏前倾冠状断面是准确测量脾脏厚径的参考平面。
(4)脾脏横断面:般仅用于右侧卧位,将探头置于左侧肋弓下方,以探测脾肿大时在肋缘下的厚度与宽度。
2观察内容:
(1)观察脾脏位置和形态,以排除先天性异常引起的疾病。
(2)观察脾脏大小、边缘及内部回声。
(3)观察脾脏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和病变的位置、范围、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4)观察脾脏血管及其周围分支。尤其是在脾静脉扩张时,应跟踪观察到门静脉,并观察周围血管的变化,判断是门静脉高压还是脾静脉阻塞引起。
3数据测量:
(1)测量:脾脏径线测量包括长径、厚径和宽径。长径测量应尽可能显示脾的上、下两端,取上端最高点至下端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厚径测量时应注意清晰显示脾被膜和脾门部;宽径为垂直于长径的最宽距离。
(2)面积测量:
A.利用超声仪器的电子测量装置,在冻结图像上进行脾脏纵断轮廓的描绘,直接读数。
B.脾脏截面积计算公式
实验七&& 腹壁、腹腔、腹膜及腹膜后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最好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1)腹壁:无需特殊准备。
(2)腹腔、腹膜及腹膜后:患者空腹,排便,必要时饮水或清洁灌肠。探查盆腔时需充盈膀胱。
2受检者体位:病人体位视情况选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腹壁:据病变位置、大小行纵断面及横断面等多方位扫查,注意左右对比探查。如有肿块,应通过改变体位及呼吸运动等方法,鉴别其是否与腹内脏器有关。
(1)探查:对临床己发现的靶目标进行重点探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回声特点及其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关系。
(2)扇形扫查:以探头为中心,做上下左右方向的摆动扫查,以观察肿块全貌。
(3)十字交叉扫查:为将探头由横向转至纵向的连续性扫查,有助于鉴别真假性肿块及建立肿块的立体观。
(4)加压探查:观察回声有无变化,可鉴别囊实性肿块及真假性肿块。
(5)对比探查:发现可疑病变,置探头于腹部两侧做对称性扫查。
(1)扫查:以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纵断面为基本扫查面,左右侧动探头进行扫查,有无异常回声。
(2)横断扫查:行腹部的横断面扫查,上起膈肌,下至盆腔。
实验八&& 泌尿系统、肾上腺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最好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查前列腺还可使用经直肠探头。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检查肾脏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肾血管时需空腹。检查输输尿管和膀胱,则应在膀胱充盈后探查。经腹检查前列腺需充盈膀胱。经直肠检查膀胱、前列腺、精囊时,膀胱内可留少量尿液。检查肾上腺时应空腹。
2受检者体位:
检查肾脏、肾上腺和输尿管采用俯卧位、侧卧位60&~90&和仰卧位。检查膀胱、前列腺与精囊采用仰卧位。经直肠超声检查多采用左侧卧位,根据需要可采用截石位、仰卧位或膝胸卧位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肾脏:
1)侧腰部冠状面扫查:病人取仰卧位或左或右半侧卧位,探头置于侧腰部,声束指向内侧向前倾斜,分别以肝和脾作为透声窗扫查肾脏,扫查时探头上端应稍向后倾斜,下端稍向前倾斜,可获得两肾长轴切面图像。
2)背部纵、横断面扫查:探头置于背部脊柱旁,与脊柱成一小的锐角,探头上端稍向内,下端稍向外斜,使探头方向与肾长轴平行,可获得两肾纵断面图像,然后将探头旋转90&做横断扫查,可获得肾脏的短轴图像。
A.侧卧位冠状面扫查;
B.仰卧位冠状面、纵断面、横断面和斜断面扫查;
C.俯卧位纵断面与横断面扫查
3)上腹部纵、横、斜断面扫查:扫查时取仰卧位,可嘱受检者深吸气,使肾脏下移。做纵、横断面扫查时在两侧肋缘进行,此断面可分别得到双肾长轴和短轴声像图。横断面扫查可显示双肾动脉起始段图像和左肾静脉长轴的图像。斜断扫查主要在两侧腋前线肋间通过肝、脾透声窗进行,可作为其他扫查断面的补充。
(2)输尿管:
尿管在无扩张的情况下,超声一般难以显示;如有扩张用以下方法探查。
1)冠面扫查:人取仰卧位或左、右侧卧位,探头置于身体两侧,声束向内侧,探查到肾盂后沿输尿管行经向下追寻扫查,侧动探头可显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及输尿管。
2)俯卧位纵断面扫查:先探查到积水的肾盂,然后将探头外移2~3cm,声束指向肾门,可以显示扩张的输尿管直到髂嵴。
3)下腹部扫查:先探查到髂动、静脉长轴,在其前方可显示输尿管的斜断面图像,然后调整探头方向,与输尿管的长轴平行显示输尿管的长轴,并向下追踪扫查至下段。
4)经膀胱扫查:在耻骨上做横向或斜向探查,在膀胱后壁两侧(膀胱三角区)显示输尿管膀胱壁段。
(3)膀胱:
1)经腹壁扫查:在耻骨联合上,做纵、横向连续扫查,观察的内容包括膀胱的充盈庋、膀胱壁的厚度是否均匀、黏膜是否光滑、有无隆起性病变、膀胱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包括结石、异物、凝血块等)。
2)经直肠扫查:可用于观察膀胱壁的厚度、有无肿块及其大小、形态、侵犯的深度、范围,图像比经腹壁扫查更为清晰。检查时膀胱内仅留少量尿液。
(4)前列腺、精囊:
1)经腹壁扫查:探头放置于耻骨上,先显示膀胱,声束指向后下,做横向、纵向及斜向扫查,可显示前列腺声像图。探查精囊腺时,先在横切面上显示前列腺,再将面略上移,可显示双侧精囊位于膀胱后壁的后方。
2)经直肠扫查:由于采用高频探头,其对前列腺的大小、轮廓及内部回声的显示图像比经腹壁扫查更为清晰,已成为常规检查方法。
3)经会阴部扫查:在会阴部加压扫查,做纵断面、冠状断面和斜冠状断面扫查,可作为经腹壁扫查的辅助检查途径。
(5)肾上腺:
1)肋间斜断面扫查:探头以腋前线为中点,沿两侧第7~9 肋间做平行斜向扫查,以肝或脾脏作为透声窗探查两肾上极肾上腺区域。
2)冠状面扫查:探头置于两侧腋中线和腋后线做冠状面扫查,声束指向内侧,分别显示肝-肾断面和脾-肾断面,于两肾上极处探查肾上腺区域,此为探查肾上腺的最佳切面。
3)纵断面与横断面扫查:于背部肾区做纵向及横向扫查,显示两侧肾上极,肾上腺位于肾上极的前方内侧。在上腹部横断面上,肾上极内侧靠近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分别可显示肾上腺,但显示率很低。检查肾上腺时应多切面扫查。少数人两侧肾上腺区被肺部气体遮挡,应采取深吸气或深呼气,尽量使肺上移或肾上腺下移进行探查。
(1)肾脏:
肾脏的最大纵断面或冠状断面测量长度,在横断面上测量宽度和厚度,亦可在纵断面上测量厚度。
(2)膀胱:
胱壁厚度与膀胱内径的测量均受膀胱充盈程度影响。膀胱的超声测量主要用于容量和残余尿量的测量。膀胱残余尿量为排尿后未能排尽而存留在膀胱内的尿量,应在排尿后立即测定。
(3)前列腺:
1)经腹壁:纵断面取前列腺底部(尿道内口处)与前列腺尖部的连线测量长径;与相垂直测量厚径;横断面上取最大径测量横径。
2)经直肠:纵断面取膀胱颈&后唇&与前列腺尖部间的连线测量长径;与之相垂直测量其厚径。
实验九& &妇科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各类超声诊断仪均适用。根据需要可选择经腹、经阴道或经直肠超声探头。经腹超声检查宜选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和直肠超声检查用长杆探头,探头频率为5~7.5MHz。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1)经腹超声检查:受检者检查前应适度充盈膀胱,以能清晰显示子宫底为标准。若膀胱充盈不良,透声窗较小,子宫、附件的显示会受到肠内容物干扰;无尿急需检查者,可通过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300~500m1 生理盐水后检查。
(2)经阴道超声检查:受检者检查前排空小便,或留少量小便,便于更好地显示子宫及附件。(3)经直肠超声检查:受检者检查前排空大便。
(4)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检查:受检者月经干净3~5 天后,且无生殖道感染,符合条件(滴虫、真菌阴性、清洁度1度)者方可进行检查。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缓泻药清洁肠道,术前10 分钟可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 预防子宫角肌肉痉挛。一般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时适度少量充盈膀胱。
2受检者体位:
(1)经腹超声检查:受检者采取仰卧位,伸展下肢,充分暴露下腹部,放松。
(2)经阴道超声检查:受检者采取仰卧,取膀胱截石位。
(3)经直肠超声检查:受检者先取左侧卧位,将直肠探头置大直肠,然后取膀胱截石位。(4)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检查:检者采取仰卧,取膀胱截石位。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检查技术:
(1)经腹超声检查:在耻骨联合上方检查区涂上适量耦合剂,便探头与皮肤充分接触,滑动探头对盆腔内脏器做纵、横连续扫查,确定有无子宫及附件,调节仪器获得满意的子宫
纵、横断面。探查右侧附件区,可将探头置于左侧适当加压向右侧观察;反之,置于右侧适
当加压向左侧观察左侧附件区。
A.下腹横向扫查
B.下腹纵向扫查
C.下腹斜向扫查
D.下腹扇形扫查
(2)经阴道超声检查:将阴道探头涂上适量耦合剂,套上完好无菌的避孕套,在避孕套表
涂上适量无菌耦合剂,嘱受检者平静呼吸,将阴道探头置人阴道,使探头紧贴子宫颈表面)。
通过前后左右转动操作杆,获得满意的子宫及附件声像图。
(3)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附件和盆腔情况。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无菌巾。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暴露子宫颈,消毒宫颈及穹隆部,用宫颈钳
固定子宫前唇,在超声监视下将探针徐徐插入宫腔,同时测其深度,先用10m1 生理盐水灌
冲子宫颈管,证实通畅后,将微泡造影剂(1.5%~3%双氧水5~10m1)经宫颈注入宫腔和输卵
管,感受注入造影剂时是否遇有阻力,同时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造影剂进入宫腔、输卵管
和输卵管周围盆腔低凹处情况,约5ml 时官腔显示;5~lOml 时输卵管呈强回声带;若低凹处见暗区,则输卵管通畅。
2数据测量:
(1)子宫大小的测量:在子宫纵切面上从宫底至宫颈内口的距离为宫体长度,从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的距离为宫颈长度,两者相加为子宫的全长;在此切面上测量子宫前后径,与子宫长径垂直的最大径线;在子宫横切面上测量子宫横径,此切面能清晰显示两侧子宫角且子宫断面呈椭圆形,在两侧子宫角下缘测最大径线。
(2)卵巢大小的测量:在卵巢的纵、横断面上测量其最大长径、横径和前后径。
(3)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部位:主干位于宫颈两旁,在该处测量血流参数。
(4)卵巢血流参数的测定:有卵泡发育的卵巢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血流参数不同。在清晰的二维图像上叠加彩色,将频谱取样容积置于兴趣区的彩色血流信号上,观察波形,测量频谱参数。
实验十&& 产科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各类超声诊断仪均适用。根据需要可选择经腹、经阴道或经直肠超声探头。经腹超声检查宜选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和直肠超声检查用长杆探头,探头频率为~7.5MHz。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
(1)早期妊娠:
1)经腹超声检查:孕12 周前受检者憋尿适当充盈膀胱。无尿急需检查者,可通过导尿管注入300~500m1 生理盐水。
2)经阴道超声检查:受检者检查前排空小便,或留少量小便作为参照,便于更好地显示子宫及附件。
(2)中晚期妊娠:受检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观察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子宫与盆腔肿瘤、宫颈功能不全时,需适量充盈膀胱。
2受检者体位:
(1)经腹超声检查:与妇科检查相同,必要时可采取侧卧位。
(2)经阴道超声检查:受检者仰卧,取膀胱截石位。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经腹超声检查:
早期妊娠,在下腹正中连续十字交叉法,获得满意的子宫纵切面和横切面,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宫壁及宫腔内回声,寻找宫腔内有无孕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等。中晚期妊娠时,扩大探查范围,从宫底至耻骨联合,从左侧至对侧腹部,采用连续、编织、十字交叉法,首先找到胎头,了解胎头结构、形状,测量有关径线;向下延续胎儿颈部、脊柱,了解脊柱从胎头至骶尾部各段走行排列;然后观察腹部脏器,了解胎儿胸腹部发育情况,观察胸腹壁的完整性和内脏结构有无异常等;再探胎儿肢体,了解四肢发育情况;并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全面扫查,观察胎心、胎动,确定胎儿数、胎位、胎盘成熟度分级与定位,测定羊水平面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参数,以获取反映胎儿贫血、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宫内发育迟缓的资料。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胎儿先心病,安全、无创,是产前的重要检查方法。
2经阴道超声检查:
一般用于早期妊娠诊断。检查方法同实验九。
3三维超声显像法:
三维超声成像目前是二维超声成像法的有用辅助诊断方法。实时三维超声显像可显示胎儿的动态三维解剖结构,包括正常和不正常的面部、肢体、胸腹部、脊柱和中枢神经系统,叠加彩色多普勒能观察胎心结构。
4胎位判断:
产式是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一般分纵产式、横产式和斜产式。实际探查过程中应先明确胎先露,即胎儿某部位位于盆腔,然后寻找脊柱,沿胎儿脊柱纵行追其全长并观察其行程,依据胎头、胎心、脊柱等主要指标判断胎位。胎头在下、胎心在上为头位,反之为臀位;胎头位于侧腹、胎心位于脐部或与胎头在同一水平面即为横位。胎位判断宜在孕32 周后。胎位的表示方法:以&+&表示腹部分区,以&0&表示胎头的位置,以&x&表示胎心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胎儿丘脑的声像图判断胎方位:丘脑在脑中线的两侧,为低回声,呈扑克牌中的&红心&样结构,其尖端所指为胎头枕部。如果胎头在下、脑中线倾斜、丘脑结构的尖端指向左前方,即判断为左枕前(LOA);指向左后方即判断为左枕后(LOP),以此类推。
5孕龄估计和胎儿生长发育的评定方法和依据
A.依据妊娠囊(GS)
B.依据头臀长径(CRL)
C.依据双顶径(BPD)
D.依据头围(HC)
E.依据腹围(AC)
F.依据股骨长度(FL)
G.孕龄的综合估计,但任一指标均无法。
提供最佳信息,特别是发现胎儿某一局部有病理改变时综合考虑。
实验十一&& 周围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二、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5~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线阵及扇形探头均可用,彩色血流选择低流速显示,取样容积大小根据血管内经确定。
四、掌握要点
操作过程、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数据测量
五、实验内容
1检查前准备:无需特殊准备。
2受检者体位:颈部血管检查通常采用仰卧位,头部垫高、放松,头偏向检查区的对侧。
&&&&&&&&&&&&& 肢体检查取卧位或坐位。
六、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1颈部血管:
直接探查,将探头与皮肤直接接触,图像清晰;
间接探查,需在探头前加水囊。探头轻轻置于颈前部气管外侧。沿颈动脉、颈内静脉走行方向扫查,显示血管长轴断面,发现管径不均匀处即测定局部内经,检查病变区应追踪到与正常交界处。椎动脉检查,探头置于颈根部胸锁关节略外侧上方,声束指向后内方,纵行扫面。
A.二维断面检查:血管内径是否均匀,有无局部膨大、变细、缩窄、受压或扭曲;管壁厚度、回声强弱、有无夹层或中断;内膜是否光滑;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
B.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流颜色、方向、性质、有无异常通道及瘘管。
C.频谱多普勒检查:取样容积置于彩色血流明亮处,观察血流性质,速度时间积分、血管直径、计算每博及每分血流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脉血流速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