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注射器器和容器不干净会导致容血吗

抽出来的血液发现有溶血现象是什么原因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抽出来的血液发现有溶血现象是什么原因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准备给个患者做检验,抽出来的血,发现溶血了,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是用注射器抽的。这个病人有甲亢和糖尿病,是不是她的病引起的的?大家给分析一下原因。回答的好大大的加分。
分析如下: 1、甲亢和糖尿病是不会发生溶血的。抽出来的血液发现有溶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外在因素,如带着针头把血液直接打进试管、注射器或试管中有水、抽血穿刺困难、压脉带束臂时间过长、剧烈震荡、离心转速过高时间过长等原因均可导致溶血。 2、另外的可能是患者有某些溶血性疾病:如溶贫、自身免疫性溶贫、蚕豆病、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等;但患者往往有皮肤与巩膜发黄、血红蛋白尿、贫血、肝脾肿大、神经症状、发热等明显临床症状,所以如果没有明确可查的原因情况下,一般考虑上述的第一类原因。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甲亢和糖尿病自身不会溶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贫不包括这些。 你是抽出了血后发现溶血了。这大致有三种可能:第一穿刺不顺利,不管是患者血管因素,还是咱们穿刺技术问题。第二是注射器(如是一次性的不会)或者是试管中有至溶血的因素,最常见的水。第三是试管里的血无意中的剧烈震荡。
在危重症监护中,血液生化是最常用的指标,由于患者体内或体外的各种原因,标本溶血现象时常发生\[1,2\]。通常医护人员会认为这些溶血的结果无多大临床参考价值,而必须重新采血检测,为临床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带来不便。溶血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究竟多少是由病情本身造成的,检测结果究竟有无参考意义,为了解这一问题,本组行以下对比观察。其中血磷变化与有关文献报道有所不同。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及标本采集 本组选择北京朝阳医院外科监护病房(S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急诊监护病房(EICU)及急诊抢救室监护危重患者共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8±9.5岁,取肘静脉血5 ml,常规肝素抗凝管保存标本,立即送检生化35项指标,包括电解质、血清酶、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1.2检测方法 采用德国Dade Behring公司Dimension R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 h后出检验结果。一旦经离心后发现标本溶血,或检验报告提示有溶血发生,立即于原部位采血复查,对溶血标本及未溶血标本做二次检测,并比较结果。1.3统计学处理 检测结果比较行成组资料t检验,统计采用excelstat医学统计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溶血后血P显著降低,而血K+显著升高,阴离子间隙(AG)升高,差异极显著 (P<0.01),血OSM、CPCO2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溶血使血Na+,Ca2+及Cl-轻度降低,但无显著影响(P>0.05),见表1。2.2溶血后血中多项酶学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AST、ALT、CK、CK-MB、LDH、HBDH,γ-GT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ALP及AST/ALT的升高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2.3溶血后血中多项生化指标均有所变化,TP、G、TBIL、IBIL、Cr、TBA、PAB、HDL、LDL、TG、GLU升高,差异极显著 (P<0.01),DBIL、BUN、Ua降低,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0.01),对A/G,BUN/Cr,TCH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 讨论3.1对溶血原因的分析 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溶血均会引起多项血液生化及酶学指标的变化,已见诸多篇研究报道,但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些指标进行分析\[3-6\],未行系统观察,尤其对危重症监护患者缺乏观察数据。本组观察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生化和酶学等指标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多存在血液内环境的不稳定,如纤溶与抗纤溶,凝血与溶血失衡,酸碱和电解质异常,酶学变化,多脏器功能障碍等。一旦标本出现溶血,首先应分清是由患者原因引起的(内源性),还是采血、试管、试剂原因或检验科操作不当所造成(外源性)。应尽快复查诸项生化指标,并尽可能监测凝血如纤维蛋白原、APTT、PT、3P试验等。本组对50例患者复查结果发现,14例患者存在有体内溶血与凝血系统的异常,占28%。3.2体外溶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36例患者溶血由非患者体内因素造成的,占72%。检测项目应立即复查,但存在以下两种情况:(1)有些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太快,甚至死亡,失去复查机会;(2)即使有溶血,部分指标仍不受溶血影响。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哪些指标还有临床参考价值,发现体外溶血会引起生化指标的三种变化,即升高、降低和基本不变。其中尤其以血磷变化与多数研究报道不同,原因:急危重症患者会出现磷摄入及能量代谢异常,使其恢复正常已引起众多学者重视。许多文献均认为,溶血会使血磷升高,溶血后红细胞内有机磷酸酯水解而使血磷升高\[7-10\]。本组发现,90%以上的溶血标本血磷显著降低,其中有的降低异常显著,其机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人体内磷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成份,其中细胞外主要为无机磷,如H2PO4-、HPO42-,细胞内多为有机磷,如磷酸脂、磷蛋白、磷脂酶、磷脂磷酸酶及卵磷脂等,尽管细胞内磷为细胞外的7倍,但细胞内主要是有机磷\[8\],平时生化所测实际为细胞外的无机磷,受溶血及有机磷浓度的影响很小;(2)无机磷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进入机体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主要参与形成ATP,即由ADP通过接受一个磷酸基团和一部分能量而形成ATP。当细胞代谢旺盛时,无机磷进入细胞中的速度增加,胞内外离子差别增大,而急危重症患者本身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血糖多升高,细胞外无机磷相对增加,溶血后对胞内外的影响相对减少\[11\];(3)危重症患者血液多偏酸性,此时细胞内磷会释放入血,细胞外相对升高,而溶血后由于细胞膜破坏,细胞内液参与形成血浆的一部分,使血浆比例增大,致使血磷相对降低,此时导致胞内磷浓度下降\[12\];(4)危重病患者本身由于进食明显减少及肠道功能障碍,磷摄入吸收减少,体内磷水平更加偏低\[13~14\]。溶血使多项生化指标显著升高,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多由于红细胞破裂后,原细胞内液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外液的组织成份释放入血,这种差别在重症监护患者表现更为显著,一旦溶血,就会导致血清(浆)中原有测定该物质浓度的升高。另外,由于对实验过程或比色有干扰的红细胞内含物,如谷胱甘肽、血红蛋白等。因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往往可与具有氧化性的中间产物(常见如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影响反应结果。对此已有诸多文献报道\[3-6\]。溶血引起5项生化指标降低,部分原因是由于溶血后血浆比例增加,浓度相对降低,另外由于细胞内外酸碱度不同,溶血后对这种状态有所改变。3.3避免标本体外溶血的方法探讨 如不要用力拍打找拟穿刺部位,止血带不要结扎时间过长过紧;血液尽量快速送检;抽血时不要过快外拔注射器活塞,使负压过大,出血速度太快,血细胞快速通过针尖;抽血不顺利,针尖在皮下多次反复,过度损伤组织;抽出的血液在注入试管时,要卸下针头,以免注入试管时细胞受挤压破裂溶血,若血液内混入气泡,不要将气泡挤入试管,以免血球因气泡表面张力增加,造成血细胞破裂溶血。另外,还要注意注射器或容器中是否有氧化还原性洗涤剂,促使细胞出现溶血现象\[2,4\]。血液标本采集后试管必须加塞,若为血清标本,管口应向上、垂直放置,以减少管中内容物振动,促进凝血完全,防止标本蒸发、污染和外溅等;若为血浆标本不可用力久摇标本,可适当搓揉即可。使用抗凝剂时要用肝素抗凝,而不要用枸橼酸钠或EDTA抗凝,因会干扰磷钼酸复合物的测定\[8,15\]。另外环境温度要适宜。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针注射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