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官网导师赵明尹

&&|&&&&|&&&&|&&&
&&|&&|&&|&&|&
&&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受奖项目(科技进步奖)&&&&[作者:
218.71.168.201&]&&&[]
&&&&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受奖项目(科技进步奖)&&&&编号 奖种名称 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133 科技进步奖 1 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 李玉梁 黄真理 陈永灿 李锦秀 叶 闽 幸治国 李 嘉 李崇明 吕平毓 周雪漪 刘昭伟 廖文根 罗以生 李克锋 杨国胜 清华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四川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134 科技进步奖 1 流域水量调控模型及在黄河水量调度中的应用 王光谦 魏加华 孙广生 刘晓岩 赵建世 夏军强 王忠静 胡和平 蔡治国 傅旭东 翁文斌 吴保生 王道席 于松林 刘家宏 孙金辉 李铁键 可素娟 陈志祥 张长春 黄跃飞 薛建国 李海红 刘荣华 陈良程 王晓霖 周建波 薛 海 贺 莉 王 开 张远东 清华大学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135 科技进步奖 1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油气运聚成藏与挖潜勘探 庞雄奇 朱筱敏 张善文 刘 震 李丕龙 金之钧 查 明 邱楠生 曾溅辉 王英民 吴胜和 姜振学 樊洪海 姜在兴 陈世悦 张枝焕 高先志 陈崇河 漆家福 钟大康 季汉成 金振奎 翁庆萍 戴俊生 操应长 陈冬霞 赵 阳 张 琴 左胜杰 解国军 李 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136 科技进步奖 1 高效施药技术与机具研究开发 何雄奎 严荷荣 吴春笃 汪 健 曾爱军 杨学军 储金宇 吕 鸣 刘亚佳 刘培军 刘 滢 王 濮 蔡青年 闫洪琪 赵今凯 耿立中 卞如新 宫少峻 宋坚利 刘祖礼 中国农业大学&&&&137 科技进步奖 1 华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 李洪文 高焕文 田继来 李问盈 王晓燕 王丽洁 江光华 毛 宁 耿立星 刘立晶 杨永红 王世学 王树东 王建合 吴红丹 张晋国 邸英良 邓 健 姚宗路 何 进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138 科技进步奖 1 中风病急性期辨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与评价 张伯礼 王玉来 高 颖 曹晓岚 高 利 崔旦旦 毛秉豫 李 涛 富春儒 吴 迪 胡学军 林培政 韩景献 张家俊 叶百宽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天津市环湖医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139 科技进步奖 1 内燃机气道稳流试验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刘书亮 王天友 李玉峰 许洪军 李建文 李 兴 天津大学&&&&140 科技进步奖 1 精馏过程大型化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李鑫钢 姜 斌 孙津生 黄国强 许长春 徐世民 陈 宁 干爱华 郑艳梅 余国琮 天津大学&&&&141 科技进步奖 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建模与分析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钟登华 宋胜武 黄 河 李明超 曹广晶 张社荣 王义锋 刘东海 张宗亮 段文泉 洪 坤 崔广涛 王 刚 刘 勇 刘 杰 天津大学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云南保山苏帕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142 科技进步奖 1 石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刘金兰 周明春 贾亿民 林 盛 马晓峰 刘希珍 郭延峰 宋文俊 余同钢 金海峰 贺 荣 胡江波 潘成刚 李 彬 安 ?? 天津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143 科技进步奖 1 开孔沉箱结构波浪力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李玉成 滕 斌 孙大鹏 陈雪峰 刘洪杰 孙 路 张宁川 刘 勇 姜俊杰 马宝联 大连理工大学&&&&144 科技进步奖 1 大型选矿全流程智能综合自动化系统 柴天佑 马鸿烈 郑秀萍 臧秋华 李小平 张雅琴 王培昌 宋志泉 张杰卿 初延刚 赵大勇 严爱军 丁进良 岳 恒 李 键 陈小平 宋 富 周大奎 东北大学 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5 科技进步奖 1 东软CT关键技术及系列装置的研究与产业化 刘积仁 赵 宏 郑全录 江根苗 邱少坤 李双学 温 宇 李永旭 李甲递 邹 豪 刘晋军 楼珊珊 相 欣 赵 斌 王怀志 欧勇军 张贵明 韩吉龙 杨向民 曹德斌 于 军 东北大学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 科技进步奖 1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 吕传真 乔 健 任惠民 肖保国 徐 科 卢家红 施玉?? 任明山 都爱莲 涂江龙 张 祥 赵重波 复旦大学&&&&147 科技进步奖 1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施学辉 蒋国梁 赵快乐 汪 洋 刘 冠 付小龙 郭小毛 王 颖 姚伟强 吴根娣 刘新伟 朱龙祥 何少琴 刘泰福&&&&148 科技进步奖 1 国产化智能温室及其环境控制系统等配套设施的研制 吴启迪 徐立鸿 蔡意中 束 昱 吴军辉 许维胜 姚永康 蔡龙俊 岳继光 林开颜 陈 杰 恽源世 杜文华 尹智敏 陈元瑞 洪耀刚 陈以一 余有灵 夏中邑 唐红星 同济大学&&&&149 科技进步奖 1 颅脑创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江基尧 梁玉敏 包映晖 邱永明 钟春龙 陆兆丰 张晓华 罗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150 科技进步奖 1 脂蛋白组成、氧化修饰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汪俊军 张春妮 庄一义 胡 兵 刘小传 强宏娟 陈大宁 李 勇 南京大学&&&&151 科技进步奖 1 光通信网络的健康安全监控及应急管理系统 张旭萍 黄金源 许国良 赵四新 徐伟弘 强则煊 郭亚敏 路元刚 董玉明 韩瑜 南京大学 江苏南大三友科技有限公司&&&&152 科技进步奖 1 基于WPAN的短距离无线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沈连丰 叶芝慧 宋铁成 夏玮玮 胡 静 张锡昌 张宏泽 黄忠虎 徐平平 朱晓荣 刘 彤 刘 云 张 磊 邱晓华 谷金山 东南大学 南京东大移动互联技术有限公司&&&&153 科技进步奖 1 优质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曹卫星 郭文善 王龙俊 姜东 戴廷波 朱新开 朱艳 封超年 潘永圣 荆奇 杨力 董全才 段藏禄 孔令娟 王蔚华 南京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154 科技进步奖 1 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局部免疫缺陷机制的研究 谢 幸 陈怀增 叶大风 吕卫国 潘子民 李 晓 汪 辉 浙江大学&&&&155 科技进步奖 1 流体振动流量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其产品的系列化开发 傅 新 朱祖超 杨华勇 谢海波 阮晓东 邹 俊 王驰宇 叶 朋 王庆丰 徐一鸣 胡 亮 王 伟 浙江大学 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156 科技进步奖 1 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新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化 厉保秋 王 革 孙丽霞 张苏闽 李应全 潘怀明 王克波 王庆民 刘克玲 徐同文 山东大学 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57 科技进步奖 1 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支护优化研究及工程应用 朱维申 陈卫忠 李术才 贾智伟 高延法 张强勇 苏 枢 王洪忠 曹催晨 柳俊仓 李树忱 李晓静 谢 冰 杨为民 王汉鹏 山东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 山西省引黄工程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山东东山矿业公司古城煤矿&&&&158 科技进步奖 1 深海电视抓斗技术研究 赵广涛 钱鑫炎 刘敬彪 李 欣 张德玉 周东辉 张映波 付 民 韩宗珠 王宣银 孙玲玲 初风友 周巧娣 刘公致 杨俊毅 中国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浙江大学&&&&159 科技进步奖 1 龙须菜品系选育的生物学研究、大规模栽培和开发应用 张学成 王广策 费修绠 林祥志 牛锡珍 隋正红 张 虹 李 钧 张宝玉 徐 涤 彭 光 李智恩 任雪莹 汪文俊 徐祖洪 连绍兴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160 科技进步奖 1 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和高效无公害饲料开发 麦康森 谭北平 艾庆辉 张文兵 徐 玮 王正丽 马洪明 周歧存 张春晓 张 璐 中国海洋大学&&&&161 科技进步奖 1 龋病牙髓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樊明文 边 专 彭 彬 范 兵 陈 智 郭继华 杜民权 贾 荣 聂 敏 宋亚玲 沈 雅 张 旗 王 茜 刘加荣 李宇红 武汉大学&&&&162 科技进步奖 1 复杂岩体多场广义耦合理论及工程应用 周创兵 肖 明 邓建辉 卢文波 佘成学 姜清辉 陈益峰 荣 冠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163 科技进步奖 1 肝细胞肝癌病人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陈孝平 裘法祖 吴在德 张志伟 何松青 江 斌 乔 森 潘华锋 曹 斌 孟春城 刘安重 史光军 张必翔 张万广 黄志勇 华中科技大学&&&&164 科技进步奖 1 ADSS光缆与输电线路同塔并架工程集成分析系统研究 王 乘 王步华 杨新华 高维忠 李振环 宋宁希 刘小虎 张宗萍 蒙培生 王 松 杨文兵 吴 博 何南强 邹相国 滕云飞 华中科技大学 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165 科技进步奖 1 系统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在国际贸易系统中应用 赖明勇 祝树金 许和连 包 群 彭水军 钱晓英 杨洪明 王建华 湖南大学&&&&166 科技进步奖 1 生活质量评估系列研究&&&&李凌江 杨德森 刘铁桥 王小平 谭立文 李功迎 中南大学&&&&167 科技进步奖 1 虹彩病毒基因组、分类、流行及控制技术 何建国 吴淑勤 翁少萍 黄伟平 李新辉 李海潮 吕 玲 潘厚军 邓 敏 石存斌 林海中 赖子尼 何友深 黄志斌 李凯彬 曾 慷 王艳奇 周松裕 吴 乾 杨 波 谢杰峰 关浩基 中山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佛山市南海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168 科技进步奖 1 不同性质门脉高压症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系列研究 单 鸿 黄明声 姜在波 朱康顺 关守海 李征然 罗明月 孟晓春 朱文科 李晓晖 许长谋 刘凌云 中山大学&&&&169 科技进步奖 1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 唐仕波 张少冲 吕 林 梁小玲 丁小燕 朱晓波 高汝龙 李春芳 李加青 黄素英 中山大学&&&&170 科技进步奖 1 含氮有机废水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 周少奇 吴宋标 赵文英 方汉平 杨志泉 周吉林 范家明 胡文广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171 科技进步奖 1 面向工程应用的复杂目标电磁散射高效数值分析软件A-UEST 聂在平 胡 俊 王 军 孟 敏 赵延文 王浩刚 姚海英 弓晓东 胡 ?? 温 剑 赵华鹏 汤炎灿 电子科技大学&&&&172 科技进步奖 1 二次雷达内场综合测试系统及系列测试仪器模块 王厚军 谭源泉 黄建国 汪小林 李 力 田书林 李红辉 戴志坚 马建华 师奕兵 韩熙利 叶 ?M 刘 科 徐兴建 黄 卫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3 科技进步奖 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刘 飞 尹 超 周 旭 鄢 萍 宋豫川 刘 胜 王东亚 雷 琦 阎春平 重庆大学 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重庆海特克系统集成有限公司&&&&174 科技进步奖 1 螺杆压缩机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邢子文 吴华根 刘元璋 束鹏程 颜立永 姜韶明 彭学院 何东平 杨永才 畅云峰 姜福民 金杭海 曹 锋 王 楠 张希良 西安交通大学 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 复盛实业(上海)有限公司&&&&175 科技进步奖 1 机载高分辨率SAR运动补偿用捷联惯性/DGPS组合导航系统 房建成 吴一戎 丁赤飚 盛 蔚 程 农 俞文伯 刘百奇 向茂生 郭 智 梁兴东 张士邈 张延顺 徐 帆 王 坚 郑彦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航一集团第618研究所&&&&176 科技进步奖 1 城镇规划建设中地裂缝不良效应勘测和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武 强 姜振泉 武 雄 郭文奇 宋 儒 安景文 隋旺华 尹尚先 吴圣林 吴高峰 孙海潮 陈佩佩 董东林 刘 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77 科技进步奖 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预测地质指标研究与应用 郭德勇 姜光杰 韩德馨 卫修君 周心权 马世志 冯志亮 程 伟 郭修霞 张建国 丁开舟 杨玉生 和德江 韩留生 范满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二矿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78 科技进步奖 1 蜜瓜节水栽培技术推广 马德伟 葛会贤 孙 岚 王秀茹 陈焕英 李保会 邓德江 安其东 王淑芬 刘丽娟 刘 会 侯继华 赵风平 李晓峰 卢秀茹 果秀敏 欧阳玉成 葛 超
河北农业大学&&&&179 科技进步奖 1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基础与临床研究 王维林 袁正伟 张志波 白玉作 李 龙 李 正 王练英 王常林 冯国和 王 伟 贾慧敏 刘 颖
中国医科大学&&&&180 科技进步奖 1 三子养亲汤及其味药的研究 王永奇 冯宝民 王 威 王钦富 梁文波 邢福有 赵 红 姜 丽 沈 梅 张巍峨 吴海歌 于 超
大连大学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181 科技进步奖 1 机械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魏小鹏 谭建荣 张 强 刘振宇 张建明 张树有 王吉军 伊国栋 王海军 冯毅雄 赵婷婷 傅 云 王建维
大连大学 浙江大学&&&&183 科技进步奖 1 智能化温室及有机基质高效栽培技术 毛罕平 李萍萍 郭世荣 李式军 朱伟兴 王永平 左志宇 胡建平 胡永光 卢道庆 陈翠英 王新忠 顾寄南 卜崇兴 李谦盛 吴 震
江苏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镇江世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84 科技进步奖 1 地学核分析与检测理论、仪器开发与应用 庹先国 葛良全 倪师军 赖万昌 周四春 周建斌 腾彦国 林延畅 任家富 徐争启 张成江 童运福 成 毅 程 锋 曾国强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先达核测控设备有限公司&&&&185 科技进步奖 2 大规模可伸缩的网络教学系统 史元春 胡东成 蒋东兴 康飞宇 罗念龙 相培峰 徐光?v 杨士强 蔡莲红 黄维通 张新钰 刘启新 杨小勤 王爱梅 霍秀英 郑 莉 王爱义 秦伟俊 张宝鹏 李晶瑜 贺伟晟 肖 鑫 常 斌
清华大学&&&&186 科技进步奖 2 冲击碰撞中乘员安全防护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应用 黄世霖 张金换 杜汇良 童志远 张柏楠 袁 鸿 陈亚军 刘秉一 王大志 马春生 丁振松 贾世锦 王步康 许先锋 马静茹
清华大学 北汽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铁路装卸机械厂&&&&187 科技进步奖 2 纳卫星研制 尤 政 张 兵 陈金树 陈非凡 姚建廷 任大海 贺启林 吴知非 赵 彦 于世洁 郭 健 熊剑平 刘一薇 曹志刚 魏 青 李路明 王文福 孙涤清 蒋轶颖 张海云 万中南 张晓敏 巩 薇 张高飞
清华大学&&&&188 科技进步奖 2 三维水力裂缝空间扩展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陈 勉 丁云宏 金 衍 汪永利 柳贡慧 王振铎 张广清 卢拥军 张若京 殷有泉 张旭东 林英姬 李 军 蒋廷学 杨丽娜 汪绪刚 王怀英 姚 飞 赵振峰 陈 作 郑力会 王晓泉 赵 颖 崔明月 荣光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同济大学 北京大学&&&&189 科技进步奖 2 复杂结构井开发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程林松 李春兰 宁正福 黄世军 薛永超 葛家理 张艳玉 李彩云 史成恩 刘永山 王家禄 马宏斌 朱国金 周守信 廖新维 罗瑞兰 郭小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90 科技进步奖 2 催化裂化汽油无碱脱臭(II)型工艺及应用 柯 明 范志明 宋昭峥 蒋庆哲 刘溆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91 科技进步奖 2 间套作根系相互作用及其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 李 隆 张福锁 左元梅 孙建好 李文学 郭天文 张朝春 江荣风 包兴国 申建波 杨思存 李春俭 吴华杰 毛达如 曹一平 刘生战 杨文玉 舒秋萍 李全福
中国农业大学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192 科技进步奖 2 高效表达重组人乳铁蛋白和α-乳清白蛋白的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 李 宁 戴蕴平 汤 波 龚国春 张 磊 连正兴 王莉莉 王海萍 刘 颖 孙秀柱 樊宝良 赵志辉 李 荣 胡晓湘 孟庆勇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93 科技进步奖 2 发酵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马长伟 王玉芬 李平兰 牛天贵 张春晖 李红伟 南庆贤 乔发东 戴瑞彤 牛 爽 谢 华 沈清武 金志雄 王永霞 吕燕妮
中国农业大学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4 科技进步奖 2 现代汉语通用分词系统及其应用 宋 柔 罗智勇 荀恩东 曲德林 樊太志
北京语言大学&&&&195 科技进步奖 2 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实验研究 朱汉章 刘忠建 王令习 郭长青 陈占禄 刘清国 乔晋琳 邹立国 谢兴生 付 平 嵇 波 葛恒君 蒋佩汝 张年明 成树江 崔秀芳 林彩霞 权伍成 张 义 田存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 解放军252医院 北京针刀总医院&&&&196 科技进步奖 2 森林资源数字经营模型与林场精准作业研究 冯仲科 蔡体久 臧淑英 余新晓 蔡 卫 赵 东 张晓丽 王秀兰 岳德鹏 谭 伟 肖华茵 牛迈程 罗 旭 胡 林 邓向瑞 王小昆 姚 山 韩光瞬 杨 丹 刘永霞
北京林业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197 科技进步奖 2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的理论与实现 赵宪文 李崇贵 曹善寿 李全基 李春干 谷茂 喻庆国 彭道黎 王新杰 袁凯先 璩存勇 杨本庭 吴丽春 袁 超 杜华强 包盈知 范金阜 岳彩荣 王 雪 陈华安
北京林业大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勘察设计院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198 科技进步奖 2 水电站泄洪雾化及其对工程影响研究 练继建 刘宣烈 张 华 朱济祥 刘 ?P 安 刚 薛玺成 戴丽荣 白俊光 林继镛 崔广涛 杨 敏 彭新民 张 卓 黄财元
天津大学&&&&199 科技进步奖 2 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的力学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周锡?i 孙克俐 王 晖 张建辉 张 伟 李伟仪 冯海波 颜 允 凌永宁 顾纪成 史红光 卢永昌 王汝凯 阳至忠 黄建勇 覃业传 林寿贤 陈 ?d 陆宏健 李永恒 钱 荣 王乐芹
天津大学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工程设计院&&&&200 科技进步奖 2 悬吊体系地震作用原理及其应用 李宏男 王前信 王苏岩 石文龙 肖诗云 卢书辉 黄连状 贾连光 袁永博 李东升 鲍星辉 孙 丽 王国业 王国新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201 科技进步奖 2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的研究 张 昱 马涤辉 吴 江 王守春 周春奎 孙 莉 胡林森 刘 畅 毕 胜 韩 杰 王 哲 孔繁军 詹 焱 江汉秋 石广滨
吉林大学&&&&202 科技进步奖 2 甘草多种有效成分高效提取纯化新工艺 付玉杰 王 微 李春英 于景华 赵春建 张玉红 王文杰 朱绿松 聂英坤 刘晓娜 赵文灏 祖柏实
东北林业大学&&&&203 科技进步奖 2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周丽诺 朱禧星 胡仁明 翟迎久 吴 烯 俞茂华 范维琥 董雪红
复旦大学&&&&204 科技进步奖 2 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及防治研究 樊嘉 周俭 吴志全 余耀 汤钊猷 邱双健 曾昭冲 刘银坤 郑起 肖永胜 黄晓武 史颖弘 孙琦蛮 孙 健 王晓颖
复旦大学&&&&205 科技进步奖 2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治疗喉鳞癌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 周 梁 谢 明 陶 磊 金晓杰 周佳青 李吉平 李文秀 陈 洁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6 科技进步奖 2 水置换型抗腐蚀防护胶液的研制 叶明新 黄玮石 李舟容 黄京根 吴利平 白国信 陈丽娜
复旦大学&&&&207 科技进步奖 2 3D3S空间结构CAD集成系统--索膜、管桁、网格结构系统 张其林 罗晓群 吴杰 龚铭 杨晖柱 胡江民 王忠全 常治国 刘振华 刘沈如 王洪军 金鑫 杨宗林
同济大学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8 科技进步奖 2 新型墙体材料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关键理论与技术 李国强 陆 烨 孙维理 苏宇峰 刘玉姝 陈 瑜 刘宜靖 程才渊 伊海泓 方明霁 王 城 赵 欣 顾乐乐 邓苏萍 丘草熙
同济大学 南京旭建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伊通有限公司&&&&209 科技进步奖 2 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机理与防治研究 房静远 萧树东 朱舜时 陈萦?t 施 尧 朱红音 陆 嵘 杨 丽 陆 娟 程中华
上海交通大学&&&&210 科技进步奖 2 提高胃癌疗效的综合治疗系列研究 朱正纲 刘炳亚 顾琴龙 曹伟新 燕 敏 陈雪华 陈 军 费旭峰 于颖彦 张 俊 严 超 杨秋蒙 李 琛 尹浩然 林言箴
上海交通大学&&&&211 科技进步奖 2 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在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孙晓东 张 皙 汪枫桦 许 迅 王志良 王 方 王 泓 张喜梅 张世杰
上海交通大学&&&&212 科技进步奖 2 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品种规模定制产品的制造质量控制 林忠钦 来新民 王 华 朱 平 金 隼 陈关龙 王 皓 陈 泳 张延松 李永兵
上海交通大学&&&&213 科技进步奖 2 灵活交流输电装置与电力系统专用软件平台 陈 陈 张沛超 周贵兴 郁惟镛 谷寒雨 励 刚 解 大 姚 刚 周荔丹 曼苏乐 纪飞峰
上海交通大学&&&&214 科技进步奖 2 2.5米海缆埋设系统 朱继懋 王道炎 洪 冲 葛 彤 唐荣庆 梁明德 石建明 肖之湘 虞苏芳 王玉娟 刘建民 徐 周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海上救助打捞局&&&&215 科技进步奖 2 DHT-200型地毯簇绒装备研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孙以泽 郜 宏 丁彩红 孟 ?C 戴惠良 孙志军 杨延竹 夏金国 李恩光 吴小琴
东华大学 新余华源地毯产业园有限公司&&&&216 科技进步奖 2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及其可视化软件系统 阎长虹 张成元 陈葆仁 宋丹丽 樊亚明 许 崧 许宝田 郑 军 张 俊 郑庆怀 高 峰 王吉刚 王玉英
南京大学 扬州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办公室&&&&217 科技进步奖 2 海滨盐沼生态修复和生态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钦 佩 安树青 何祯祥 阮成江 周春霖 洪立洲 尹金来 谢 民 赵福庚 李 明 王 光 刘长安 刘金娥 左 平 蔡晓宁 陈才俊 王 凯 李玉生 蔡 辉 丁金海 王茂文 陈友祥 洪建玲
南京大学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江苏省赣榆县林业局&&&&218 科技进步奖 2 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技术与手控器设计 宋爱国 费树岷 王爱民 黄惟一 崔建伟 李建清 蒋洪明 高龙琴 吴 涓
东南大学&&&&219 科技进步奖 2 挤压法生产配合营养米技术研究 金征宇 许永华 安红周 王 东 谢正军 徐学明 赵建伟
江南大学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220 科技进步奖 2 凹凸棒土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 王兴国 刘元法 金青哲 毛弘毅 金志明 郑茂松 潘秋琴 黄健花 李立权
江南大学&&&&221 科技进步奖 2 壳聚糖酶法改性技术及应用 夏文水 陈 洁 张家骊 项建琳 许学勤 姜启兴
江南大学&&&&222 科技进步奖 2 长江下游实用型洪水-风暴潮综合数学模型 张长宽 谭 亚 王 震 邰佳爱 储 鏖 李国芳 龚 政 张君伦 张东生
河海大学&&&&223 科技进步奖 2 高速公路深厚软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理论与实践 刘汉龙 陈永辉 乔彦国 顾长存 高玉峰 彭 ?? 张 霆 邓 安 丰土根 周云东 吴跃东 余湘娟 高明军 赵仲辉
河海大学&&&&224 科技进步奖 2 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 陈佩度 陆维忠 辛志勇 张增艳 程顺和 周淼平 张守忠 王秀娥 林志珊 张 旭 陈 孝 刘大钧 任丽娟 高德荣 张明义 王浩瀚 马鸿翔 齐莉莉 张伯桥 陈爱大 徐惠君 杜丽璞 姚国才 王苏玲 周 波 刘敬阳 刘 艳 马有志 姚金保 冯?t高 亓增军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甘肃省张掖市农科所 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225 科技进步奖 2 大口径钢管漏磁高速检测系统 何辅云 张海燕 王晓芒 陈 彬 何胜兵 高 ?? 何 伟 汪国华 张海州 昂志敏 徐海卫 姜昌树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齐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226 科技进步奖 2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重组抗原及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张 军 王颖彬 尹红章 彭 耿 夏宁邵 张国忠 罗文新 程 通 吴 婷 李秀华 乔 杉 李少伟 葛胜详 童勋章 林长青
厦门大学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莆田市中心血站&&&&227 科技进步奖 2 盐酸丁咯地尔的应用推广 徐文方 邓树海 郑家清 李伯涛 张建礼 张明会
山东大学&&&&228 科技进步奖 2 2型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刘德山 张继东 陈克忠 高 伟 田瑞振 陈秀杉
山东大学&&&&229 科技进步奖 2 大起动转矩高效节能系列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与开发 王秀和 孙玲玲 刘华涛 杨玉波 姜京阳 李国建 朱常青 吕文杰
山东大学&&&&230 科技进步奖 2 信息化基础结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及其在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应用 陈传夫 张晓林 黄先蓉 李 纲 方 卿 李洪武 黄如花 冉从敬 曾 明 肖冬梅 韦景竹
武汉大学&&&&231 科技进步奖 2 支气管哮喘中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通路作用的研究 徐永健 张珍祥 刘先胜 熊维宁 熊盛道 赵建平 许淑云 倪 望 陈仕新 谢 敏
华中科技大学&&&&232 科技进步奖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及临床应用研究 宋善俊 胡 豫 魏文宁 郭 涛 夏凌辉 洪 梅 方 峻 李学军 张晓辉 刘 莉 胡俊斌 邹 萍 杨 锐 杨 焰 姚 春 华中科技大学&&&&233 科技进步奖 2 宽波束数字化雷达高度表关键技术研究&&&&胡修林 张蕴玉 张 华 唐祖平 杨 灵 马 洪 宋宇明 谢登科 王思军 李 荃 张军霞 王元祥&&&&华中科技大学&&&&234 科技进步奖 2 低环境负荷型水泥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马保国 李叶青 龙世宗 李建锡 周立秋 谢峻林 胡贞武 胡利民 李相国 柯友良 陈袁魁 李福洲 朱 明 黄从运 王家楣&&&&武汉理工大学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35 科技进步奖 2 东濮凹陷薄互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张玉芬 钱绍湖 陶国强 刘小喜 段梅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36 科技进步奖 2 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研究及应用示范&&&&殷坤龙 张桂荣 龚日祥 杜惠良 陶应发 谢剑明 桂树强 陈丽霞 斯小君 刘礼领 钮学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气象台&&&&237 科技进步奖 2 湖北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熊远著 邓昌彦 梅书棋 彭 健 陈焕春 李昌桂 彭先文 帅启义 程 妮 蒋思文 李绍章 雷明刚 陈红颂 丁山河 宋忠旭 徐涤平 李凤娥 郭万正 倪德斌 黄少文 左 波 李 勇 刘望宏 华 升 胡军勇 周平华 张金龙 李良华 李家连 孙 华 王建银 吴 金&&&&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北省养猪行业协会 湖北省原种猪场 湖北健丰畜牧有限公司 湖北仙桃市九珠畜禽有限责任公司&&&&238 科技进步奖 2 高速数控非圆轮廓磨削关键技术与中高档系列装备&&&&宓海青 陶剑波 胡惜时 盛晓敏 黄险峰 刘运泉 张晓凤 张才友 吴 耀 彭克立 袁建安 谢 钢 黄贵刚 高 峰 曹 晖 陈 涛 龙小兵 黄 辉 颜利湘 张麟捷 黄陶一&&&&湖南大学 湖大海捷制造技术有限公司&&&&239 科技进步奖 2 高速公路碎石基桩体复合地基理论与应用研究&&&&赵明华 陈昌富 黄立葵 刘晓明 杨 宇 陈艳平 刘齐建 赵 明 蒋德松 杨明辉 邹新军 曹喜仁 黎 莉 姚琪阳 刘 煜&&&&湖南大学&&&&240 科技进步奖 2 肝硬化营养支持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梁力建 赖佳明 郑进方 罗时敏 胡文杰 李绍强 吕明德 彭宝岗 殷晓煜&&&&中山大学 江西省人民医院&&&&241 科技进步奖 2 时态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及示范软件&&&&汤 庸 汤 娜 李振坤 叶小平 毛承洁 陈平华 傅秀芬 印 鉴 韦 巍 余 阳 李长森 潘 炎 谭柱成 康向峰 何 庆&&&&中山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242 科技进步奖 2 光子束和电子束精确剂量算法和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调强技术&&&&罗正明 侯 氢 杨代伦 勾成俊 吴章文 傅玉川 柏 森 唐志全 汪 俊 孙官清&&&&四川大学&&&&243 科技进步奖 2 基于PDA的小型化测试仪器研发&&&&王 见 柏 林 金 涛 吴宏刚 尹爱军 周传德&&&&重庆大学&&&&244 科技进步奖 2 流程工业设备数字化点检技术研究与系统平台开发&&&&徐光华 张 庆 严开勇 侯成刚 贾维银 刘 弹 谢江华 程光友 王 晶 梁 霖&&&&西安交通大学&&&&245 科技进步奖 2 液幕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徐通模 惠世恩 周屈兰 刘 艺 谭厚章 罗晓渝 时正海 唐小健 宋洪鹏 杜云贵 张 伟
西安交通大学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46 科技进步奖 2 作物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与调亏灌溉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康绍忠 胡笑涛 张建华 蔡焕杰 王密侠 张富仓 杜太生 石培泽 郝 江 杨秀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武威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临汾市水利科学研究所&&&&247 科技进步奖 2 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影像学研究 高培毅 林 燕 袁 芳 梁晨阳 徐立新 胡 凌 周 剑 朱文一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48 科技进步奖 2 国产大型六面顶超高压设备人工合成高品质金刚石理论与实践 邓福铭 陈启武 李启泉 赵国刚 陈 犁 李飞跃 熊湘君 王振廷 李学伟 郑日升 陈石林 郭 港 雷仁贵 周新东 刘晓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长沙矿冶研究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 湖南金诺特种材料研究所&&&&249 科技进步奖 2 郑州矿区水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徐志斌 郭启文 赵苏启 凌标灿 陈晓国 尹尚先 孙长军 张秋成 任占营 乔留军 李沛涛 赵玉启 崔芳鹏
华北科技学院 郑州煤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公司&&&&250 科技进步奖 2 基于数字平板探测器的工业DR/CT成像检测技术与系统 韩 焱 王黎明 王明泉 付丽琴 张丕状 潘晋孝 苏新彦 韩跃平 卢昭金 李应槐
中北大学&&&&251 科技进步奖 2 砷剂对胶质瘤的影响及细胞周期蛋白变化机制的研究 赵世光 张建华 李力仙 姜宝红 张 健 邹慧超 腾 雷 甄云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252 科技进步奖 2 崔 中医扶正法治癌的理论与实践 刘嘉湘 施志明 李和根 徐振晔 朱惠蓉 刘苓霜 赵丽红 高 虹 朱晏伟 孙建立 田建辉 游 捷 李春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253 科技进步奖 2 中医扶正法治癌的理论与实践 刘嘉湘 施志明 李和根 徐振晔 朱惠蓉 刘苓霜 赵丽红 高 虹 朱晏伟 孙建立 田建辉 游 捷 李春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254 科技进步奖 2 中国医籍大辞典 裘沛然 严世芸 施 杞 朱邦贤 李孝刚
上海中医药大学&&&&255 科技进步奖 2 暗纹东方??养殖生物学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华元渝 费志良 陈 辉 朱永祥 潘建林 邹宏海 沈美芳 秦桂祥 李廷友 朱纪坤 杨鸢?? 王广和 顾志峰 侯亚义 夏 冬 吴光红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6 科技进步奖 2 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张洪程 戴其根 张益彬 霍中洋 王龙俊 沈新平 许 轲 王绍华 王强盛 祝树德 刘曙照 王宝金 王宝银 杜永林 吴文革 刘世平 陆建飞 张瑞宏 杨海生 肖跃成 高 辉 邹德和 刁凤玲 孙敬东 谢成林 薛朝标 王甫同 王增春 潘 新 易杰忠
扬州大学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 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河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高邮市双兔米业有限公司&&&&257 科技进步奖 2 便携式警用滚动指纹采集处理机及系统研制 赵建民 杨 凡 朱信忠 钮 旋 水跃军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大计海新技术有限公司&&&&258 科技进步奖 2 亚洲叶菜货架期延长工程 沈莲清 王向阳 黄光荣 应铁进 孙 亮 于 平 袁海娜 陈可可 洪振基 徐满君 项小明 罗智生 苏为华 刘仁平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259 科技进步奖 2 剩余油饱和度描述方法研究-单砂体剩余油快速动态分析系统 姜瑞忠 杜殿发 吴义志 杜建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60 科技进步奖 2 树脂旧砂热法再生技术的研究 孙清洲 孙学忠 喻士宏 赵中魁 张普庆 曹典友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青岛天工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261 科技进步奖 2 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尹良红 云大信 刘韶林 杨建龙 郑宜绮 蔡启德 陈湛华 朱 宁 马志健 江九林 李 珊 王文江
暨南大学 广州市暨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62 科技进步奖 2 抗艾滋病新药关键中间体2-氯-3-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研究 宋宝安 刘 刚 胡德禹 薛 伟 金林红 范锦荣 杨 松 卢 平
贵州大学&&&&263 科技进步奖 2 自动高效真空滤油机 张贤明 李 川 戴宏民 顾 宏 杨兴胜 刘先斌 喻其炳 刘红兵 郑旭煦 胡晓林
重庆工商大学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作者: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日本的惊人秘密(一) 1、我们是洛阳解放军150医院和8410生物研究所的成员,告诉大家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根据我们近3年的研究,发现日本利用基因技术以知名化妆品和食品为主要的媒体来改变我们中国人的基因!? 中国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买东西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东西好坏,于是不但一直被日本人当作活生生的试验品,还让日本人赚足了钱。比如有一个广告里经常看到的SK-II,小小一支卖价人民币2千3千的,中国女人拿它当宝贝,工资刚发下来就快马加鞭奔向商店,把辛苦一个月的血汗钱送到了日本人的手里。自己收入少一点的,就让老公“ target=_blank>老公平时省吃俭用多我违规,举报我!,然后在过生日之类的日子逼着老公给她买,好象怕日本人穷,日子过不下去了似的。但是SK-II在德国、瑞士等许多欧盟国家及美国是不许销售的,因为他们发现在SK-II里含有能损害人体本身基因的剧毒成分。? 在我们经过近3年的详细研究中发现了这种极难察觉的基因哈哈成分,能使我们下一代和下下一代的身体免疫力不断的衰弱,使我们的后代抗疾病的能力变得非常的差。目前我们的生化武器的研究能力还比不上日本,因为日本的731和类似部队很早就拿大量的活人作哈哈试验了,这些活人就是中国老百姓。所以我们希望同胞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范,千万不要使用日本化妆品和食品还有药品,我们的研究报告已经上报中央上级部门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措施出台。 (我相信,但没有确认过,大家要提防,小日本就是这种民族) 日本的惊人秘密(二) 2、大家以后不要上新浪网了,告诉你.cn的来历!ZT新浪的控股方竟是日本,怪不得日本人在西大、买春的丑闻新浪网充耳不闻,打灯笼都找不到!许多网友发誓:新浪不更名,永不登录新浪!刚从日本回来的华侨林小姐说:“在日语罗马字里,(sina)就是(支那),是部分日本人对中国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个词,主要是右翼分子在使用。”林小姐说:“在日本的中国人,只要一听到sina这个词,就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这样一个有歧视性的字眼,怎么可以用做中国人自己的网站的名字呢?”林小姐的家人听后更是感到惊异,因为他们常用新浪免费电子邮箱与日本朋友和客户联系,对方看到中国人自己用“支那”邮箱发信,会不会觉得中国人自己承认是“支那人”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刘金才查阅了权威典籍,证实“sina”与日文中“支那”的发音完全相同。北京大学、社科院的语言学家和史学家们也证实:“sina”就是“支那”!!!看后要转贴!贴遍祖国大好河管他是不是真的,贴了再说,新浪惨了,不买RH也许没那么容易,但是不上有损民族情感的网站还不容易吗 (估计大家比我更清楚,虽然中间有人为之澄清,本人认为是为其所利吧!) 日本的惊人秘密(三) 3、这是由日本富豪在中国上海将要盖得世界第一高楼,早些天看到了上海要建世界第一高楼,也看到了相关设计图。当时我就傻了,为了证实我的观点,这些天我对照祖上留下的典籍并翻阅了很多相关的风水学古谱(大家别猜疑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结合自己平生所学得到一个结论:第一高楼一旦建成,中国必亡!!!正如很多网友所讲,设计图有如两把军刀穿破大地托起一轮红日(每天每个人每个时刻通过不同的角度可透过中间的圆洞看到太阳......),这些只是大家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个人意识形态。真正的解是:旱日鱼肚白!上海的地理位置犹如鱼腑,“旱日鱼肚白”本就死穴,设计人很阴险,在鱼腑上挑出两拔尖刀,让就在海边的鱼不被烤死,也没有能力回到水中。鱼肚破了,鱼自然不能活。其用心之险恶,决不是善与之辈所为。 还有很多因素恕我在此不能直言相告。此危急关头,我屏弃个人原则发贴。望斑竹每日拷贝传与大家,望大家奔走相告,为我中华,为我基业,希望政府能有所察觉,不能重导昔日高丽被日寇13颗龙钉钉死龙脉之覆辙.告中华同胞:上海准备建世界第一高楼,很多同胞还不知道是倭奴的全额投资!投资我们欢迎,问题是该楼外形酷似一把军刀,顶端有一50米的太阳标志,倭奴的用意很明显,它就是要把它的狂妄、它的野心再次插入中国人的心脏!!!时时羞辱在它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中国人!!!还要向世界叫嚣:中国谁最高?唯我大日本!!!这个稍有头脑就能看透的险恶意图,竟然被缺钙的政府层层批准通过并正在踊跃庆贺!!!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可我感到哪天他们会把整个中华民族都出卖掉的!!!联想到世界第一高楼总是和随后的经济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非福兆!!!我感到了另一种刻骨的悲哀!此楼刚好是在陆家嘴的龙脉的正东方,就是风水上说的:炳泉东架笔!金融本身就是属金的,东方属木,所谓克者为用材,正是我违规,举报我!的好地方。正是上海金融区的龙脉走向迎风态势,就是书中所云的卷龙留水口,(正所谓书曰:水曲必有情)正所谓,书云:青龙刀刃入,金枯水止。一旦在这个水口中间用重金的刀刃形建筑劈开,就造成风水中的金刃断曲水格局!但这里妙处就是大楼不会把水路隔断,而是把水流分流到另外的地方,而令到这里的气数向周围散,无法形成陆家嘴这个上海金融区的原先设计规划!而日商在周围“三九”之数的地区低价(相对于陆家嘴的地价)地皮得到分流的龙气影响而兴旺起来,而就可以大大地赚一笔!造摩天大楼的区区一点点钱和这些利润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啦!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栋楼上面工作的人都是在一个巨型的金鱼缸里的挡煞金鱼!因为这里要分流龙脉的气,就需要极多的锐气,这栋楼里面工作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各个领域里面的精英人物,这样巧妙地利用他们的锐气!(这就是我非常佩服而又不齿日本风水界“九菊一派”的绝妙并且阴毒的风水风格!他们就是以世间万物唯我所用,当然,人也是 极其普遍的用法!现在你们明白日本富人为什么喜欢在自己的豪宅养锦鲤了吧!一、挡煞。二、引气。)因为在重金格局里面工作的人受到金的属性影响,这就造成了在这里面工作的人身体不好,非常情绪化!在里面工作的人一旦失败就一跌到低,如果不离开这座建筑影子遮住的地区(就是上海地区)就永无翻身之日!愚人陋见,诸君二十年后便见分 晓!,是中国人的一定要转发,不能让起盖成! (确有其事,高兴的是:政府出面此建筑取消) 日本的惊人秘密(四) 4、中国和日本难免一战的!谁还买RH就是在自杀!日本在中国的南方,一直在不停的部署,就是随时准备做好跟中国打杖的准备。所以日本人,在这个事当中,全国都基于这种共识,所以不光日本国防部有这个想法,这个没有什么稀奇,整个日本全国具备这种想法。为什么?我讲两个道理你听听看,他们是否全国皆兵。中国大陆一个河北的石家庄,一个山西的太原跟大同是产煤的地方,你认为最大的买主是谁?日本。其实日本这个国家不烧煤的,你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他大量的向中国采购煤炭呢?其实二、三十年来日本大量不断的向中国采购煤炭,回去以后在日本的下关下船,然后统统用水泥把他封起来,封成一个个石方,然后沉在内部的内海的海底。听说现在已经沉下去半个太原,这个煤炭是准备将来跟中国打仗的时候要用的。公元2015年至2020年,中国跟日本可能开战。这时候中国的核潜艇可能封锁他的太平洋,中国如果那时有航空母舰,可能出动在日本海,日本主力舰如果跟中国不能突转,就把这个煤炭挖起来烧。所以,现在就开始在采购了。所以,中国一船一船的煤向日本去,统统沉在他的海底,不知他心中有什么想法? (我山西人,我清楚,90年代大同煤从秦皇岛港出小日本,然后全部被沉入海底) 第二件事情,从人造卫星,看下去,整个日本是条绿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的树一棵都不砍。所以在日本砍任何一棵树,都要经过日本政府的许可,因为他们把森林看成重要的资源。可是全日本都用筷子,那怎么办?就中国东北、黑老江、大兴安岭的木材统统日本出口,从乌苏里江送下去,在海参崴整装了以后,向日本外销。所以日本人买的全部是我们东北的木头,买回去以后全部削成筷子,给一亿一千万人口使用。当他们吃完以后,没有一根筷子是丢掉的,全部收起来,再给他磨成纸浆,卖给人民日报印报纸。所以人民日本印报纸的纸浆全部是自己的木头,不过是在日本的嘴巴上面转了一圈。(需要东北兄弟证实???) 中国跟日本100年打一次,19世纪干了场甲午战争,我们输了,20世纪又打了8年抗战,我们又输了,要不是美国丢了两颗原子弹,我真不晓得、真难想像,中国是否要亡国了。我到日本去的时候,你猜他们讲了句什么话?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这个是他们永远记住的,21世纪跟中国再干一仗。万一又输了,我们中国就22世纪,100年打一次,这件事情全日本都记在心上。我们现在搞经济发展,不承认错误,至少要有这种忧患意识。所以,我觉得美国其实不是中国的心腹大患,美国那个家伙,喜欢当老大,没有事就过来问,你看谁是大哥?那当然是你了,老大!他就说,说得也是!走了,他就走了,你就不要管他了。他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倒是那个小日本就不同了,一碰到的时候就说,日中友好,一边握手,一边在那里磨刀。没有事就嗯搞你一下。所以我们躺在旁边那个日本,我晚上都睡不着觉。那个美国,我坦白讲,我真的无所谓。(日本是海岛国,火山地震频发,民族忧患意识很强烈, 现在小泉执政,右翼抬头,国人要提防呀,中日必有一战) 日本出动运输机,支援阿富汗战争,其实那地方挥手的统统是日本军人。那个飞机已经在巴基斯坦,所以日本为了这个事情出动。为什么?做军人就是要常常练习练习,所以日本的军队好久没有打仗了。上一次打了波斯湾战争,日本就想要参战,美国总统就是现在那个小布什的爸爸没有同意。这一次日本人又出动了,这一次他们美国改变了一个方针,允许日本做后勤。所以他们的运输部队,后勤部队就统统出动了。日本实际很想参加前卫部队,希望美国让日本参加,打那个野战。可是美国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妥当。所以日本的前卫部队到现在没有出动,下次如果世界上再有什么战争,日本兵还希望出兵,来练习练习他的野战部队。其实他们在做打仗的准备,积极地做好跟中国战争的准备,中国是亚洲新列强,日本是亚洲霸权,这两个国家非打一仗不可。不打一仗,不能够了断的。 (修改和平宪法,为从自慰队到军队质的转变) 后来我在台湾又读到一道题: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我后来到了日本大阪,才知道他们考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每个学生都努力作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订马关条约,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所以人家就分析了,日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日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中国未来台湾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日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条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锁起来,日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日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海军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 (台独受到小日本很大的支持,小日本很狡猾,万一台湾独立,中美必战,它既可坐收渔利,又可趁火打劫!) 公元2015年-2020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日本现在统统做了对华抗战的准备,所以什么事情是进入长期状态,他们的情况,现在开始,把这个事情当作是时事,在小心谨慎的在那里准备。按照他们的判断,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年,他们的学生统统在开始答了。这种题目在他们那里是这么考虑的,在我们这里是李鸿章伊腾博文,所以这叫做思考,全世界都在研究他们中学的教育,小学的教,都在启发他们思考,而我们就孤独地教条化。(有些人不要总把和平放在嘴边,谁不希望和平!但事实是在地球上,战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国人要警觉啊!跪求各位转贴) 日本人的秘密(五) 5、笔者曾经在某个项目中结识了合作硬件厂商的硬件工程师王先生(化名)。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一次工作之余,大家去附近的某饭馆吃饭。席间,王先生听见我们无意中议论起齐齐哈尔的毒气泄露事件,于是就说起了在日本的一件逸事。 当时的王先生刚刚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毕业,进了三菱重工的某个技术研发部门。三菱重工是日本数一数二的企业,王先生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所以工作也很卖力。后来有一天,他们去三菱重工的某个厂区做设备测试。那边厂区很大,但有片厂区被封闭了起来,只能看到围墙中厂房很壮观,从外面看,也能看到一些设备。中午吃饭的时候,王先生就向很早就进了公司的日本同事问起那片厂区是生产什么的?那个同事就介绍说,那是个备用厂区,设备主要是用来生产坦克及装甲车底盘的,但设备调试完成后,从来就没有开过工。这个厂区三菱重工每年都要投入很多经费进行设备维护。王先生很奇怪地问:“那这个厂区岂不是年年赔本的?”日本的同事吃惊地看着他,然后告诉王先生:“即使是赔本,三菱重工也要让这片厂区所有的设备保持最佳状态。”那个日本同事是这么解释的:“如果三菱不投入资金保证这个厂房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那么一旦有一天支那人和日本开战的话,日本根本来不及生产那么多武器装备,那么日本就将战败。如果日本战败的话,三菱就是大和民族的罪人。所以无论投入多少钱,三菱都必须这么做。” 王先生当时触动很大,不久他就放弃了在三菱的工作回到了国内。他在席间对我们说:“当他听了日本的同事说的话,感到自己再也不能为这么一个虎视耽耽敌视中国的企业工作了。从回国的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买过日本生产的东西。倒不是别的原因,只是良心上过不去。” (说实话,我现在就不买日货了,日货不错,我承认,但同样可以找到与它性能无几的产品,去年在台湾公司工作时,很厌恶的接待一个松下客户,喝矿泉水都是日本的牌子,对我震动很大,国人要有这种意识就好了,跪求各位尽可能支持国产品牌,只有支持她,她才可以成长和壮大,才能完善呀!!!) 故事说完了,没别的意思。只是告诉大家,DZRH,并不是什么经济上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 日本的惊人秘密(六) 6、如果我们使用了新干线,就等于救了日本的三菱重工。(虽然主要是东日本铁路作为承办,但三菱重工肯定是主要的承包方)。三菱重工生产了日本自卫队主要的海、陆、空兵器。主要有性能先进的90式坦克、F-2战机等等。特别是目前正在研发的导弹、军用卫星和更先进的F-X战机,更将成为中国的大威胁。 日本的民族性和地域特点,决定了中日两国的战略利益肯定是相冲突的,而且还有钓鱼岛这个导火索。未来两国究竟是战略合作,还是相互的战略对手,还很难说。就日本的民族性而言,绝对不会屈从于中国的压力。而日本成为军事正常化国家已经成为必然。日中之间的争端,从经济到再到地缘战略,会越来越突显。所以在战略上打压日本是必然要做的事情。而中国这个订单,比全日本铁路总长度加起来还要多好几倍。对于四五百亿对于经营上面临重大压力的三菱重工,无疑是雪中送炭。也就等于挽救了三菱重工,这个日本的重工业支柱性的企业。而三菱重工则是日本右翼团体主要的资助方。从种种角度考虑,我们都不应该把这项计划包给日本人做。 当然,目前日本方面还有优势。首先是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超过法、德对手。而日本成功的新干线控制技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日本方面可以先提供部分贷款。条件诱人,但仔细考虑一下。日本人的算盘也精得很,肯定会向中国索取若干年的铁路管理和运营权,然后再进行技术转让,在此期间因为他们的控制技术是中国人所掌握不了的,所以这就等于控制住了中国北京到上海的大动脉。若干年后再进行技术转让,那时的这种技术我们是否需要也未可知。小泉前段时间说,给中国的经济援助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人民也不领情,让日本人民伤心了。其实,中国并不是日本最大的经援国。他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无疑就是在暗示中国,可能会将京沪铁路建设权与日本给中国的经援捆绑到一起。想给中国来个敲山震虎。我希望中国的高层要看清本质,坚决顶住。说实话,日本给中国的经援,是中日两国表面上友好的支柱之一,日本方面不能,也不敢砍断了这根柱子。主要就是想吓吓中国人,然后给他们在中国的几个主要经济项目打出政府牌罢了。(我相信我们政府,现在政府虽软了点,但很聪敏,仍继承韬光养晦的政策) 而目前的情况好像不太乐观,中国高层好像更倾向于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这是一种在战略上短视的行为。也不符合目前中国应该尊旬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希望能够看到这个建议。再让京沪铁路招标的中国高层的具体负责认真的、全盘的考虑一下。然后再做定论为好可是当我翻开资料后,却发现一个很可怕的问题,资料中提到\\&架设新干线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对新干线所经过的城市,地区,进行彻底的地质勘探\\&在往后翻我发现,这些资料对东京到大阪的东海新干线所经过的地区,乃至周围的地域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线路经过的地点,精确到厘米或更细,周围的地域精确到分米,对整个日本东海地区大到山脉、河床;小到下水道、煤气管道、电信设备;下到地下近千米的地层分析、地质构造,上到该地区的温度、湿度,里到沿途人工隧道,天然洞穴,外到植被分布,人口密度等等,无一不精确标示。看到这里我觉得日本人的\\&认真\\&二字就够咱们中国人学习好久了。这还只是日本公布的资料啊,没有公布的一定比这详细百倍。可是仅仅看到这里我就已经是盛夏里出了一身冷汗!!中国的高铁能让日本进行建造吗? (最好德国,让我尊敬的民族,历史问题上完全不象什么鼓吹的大和民族,野蛮民族嘛!) 如果与日本进行合作,必然要向日本提供地质报告,中国可能还不具备如此详细的资料,那就有可能让日本对中国的华北华东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质地理勘探,即便不由日本勘探,那也必须向日方提供详细资料,如果这样的话,日本不就对中国华东华北地区的地理,地质,人口,工业,环境,军事情报等等了如指掌了吗?这样一来,两国如果世世代代和平相处倒也罢了,可是万一两国交恶,发生战事了那中国如何是好,哪怕中日没有直接冲突,万一日本把资料提供给中国的敌对国了怎么办。这其实就相当于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啊!到那时,天堑何以为天堑,地势无以为地势,天时地利将尽始,敌人对中国的侵略只会如虎添翼,势如破竹啊!这并不是保守,不是闭关锁国,而为那死去的3000万同胞!!! 日本的惊人秘密(七) 7、回顾中日历史,与其说是一衣带水,倒不如说是一衣带血倒更为贴切。自龙翔三年(公元663年唐高宗时代),日本占领朝鲜锦江口始,中日间就拉开了兵戈相见的序幕(至于那个携大量珍贵文物东渡的汉奸和尚鉴真,不明白历史书上为什么还要对他大加褒扬),明太祖洪武年,肆虐达七十八年之久。万历年,丰臣秀吉出兵二十一万,攻占朝鲜,明大将李如松出兵援朝,在付出较大牺牲后一举击败日本。然而。从那时起,日本的战略家们就已经开始处心积虑地研究和制订灭亡中国的计划。到了近代,甲午战争的惨败彻底暴露了老大帝国的颓弱本质,倭寇的帝国梦,就是那时开始于中华民族的血泊与白骨之中的。(中国辉煌那么久,在近代衰弱了,饱尝屈辱和摧残, 直到现在,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大家可以转帖,可以抵制日货,洋货) 56年前的8月6日和8月9日,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在屡受挫败后,遭到的真正的天谴。上帝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果然,那动人心魄的一瞬间的闪光与冲天而起的蘑菇云,让日本人第一次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但今天,当废墟再一次成为繁华的大都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今天的日本人,爪牙更锋利,气焰更嚣张,而记忆却更差了。在一部叫《漂流街》的电影里,一个爱打乒乓球的中国黑帮老大,曾对日本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前,一个岛上生活着一群猿猴,后来有中国人去教他们写字,猿猴们学会了,但却不懂得字的含义,不懂得什么叫诚实,什么叫善良,什么叫认罪……(大意) 日本一直流行这这样一种调子,中国并没有战胜日本。的确,面对“8.15”,中国的确不是那么理直气壮。有一篇介绍苏军攻打柏林的文章写到,“巨大的仇恨使苏军进攻柏林时没有溶入丝毫的怜悯,他们动用了所有可以拉到柏林的重武器,而根本不考虑平民的伤亡”。苏军也曾经拒绝一支杀害过卓娅的德军投降,而坚持把他们全部消灭。壮哉!这才是真正的大国之魂!而我们呢,做为战胜国却从未有过一兵一卒踏上过日本的领土,与量浴血奋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们,却作为内战的牺牲品与昔日的敌人同处牢狱。据我所知,全国各地的纪念内战的纪念馆要远比抗日的纪念馆数量多,规模也大得多。政府对日本宽厚,一来只是目光短浅的只考虑短期的国际形式,二来无非因为日本自78年以来给中国的两兆多日元的贷款(不用还的吗?)。可有谁想过,与这些低三下四争来的贷款相比,马关条约赔出去的二万万两白银价值几许?仅仅8年抗战中中国600多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价值几许?永难重生的文物古迹,自然资源价值几许?而千年来无数在对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民的冤魂,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东方大国的民族尊严又价值几许?! (中国人太善良,听奶奶说,45年小日本投降时,俘虏受到保护,更可气的是,战后赔款让我很尊敬的毛老头一句话,就泡汤了) 总是有人对日本报有幻想,“军国主义是一小部分,广大日本人民对中国是友好的”的声音不时响起,奴才的腔调,自上而发。看过日本兵出征前在街上请路人给他们的吉祥物上缝一针以祈求平安吉祥的资料片吗?看过那些身穿和服的年轻女子,在疯狂地叫喊着反华的口号的资料片吗?看看吧,你可以知道“广大日本人民”的真实嘴脸。中国的一艘考察船去钓岛附近探了一下.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外交部的警告:未经日本政府允许不得进入日本领海。日本青年纷纷要求与中国一战。日本人对中国的敌意,是全民族的,是发自骨子里的。今天小泉的种种行径,每个中国人都看在眼里,不需冗言。小泉,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他是两亿日本人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日本人聪明、勇敢、坚忍、团结,但他们更变态、畸形、极端、怪异(这些贬义词并非凭空捏造,如果你领略过那些深受日本人喜爱的病态的艺术,你就会感受到,日本人性最深处的丑陋与邪恶),这样一群有着人的思维的高级禽兽,要远比头脑简单,只是知道嗜血的豺狼可怕的多。 (政府一般就代表这个国家的心声) 中华民族,不是狭隘的种族,在她的怀抱中,56个民族能够亲密无间,和睦相处;中国人,更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们在全世界有这数不清的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朋友。但唯一的例外,就是太平洋上的四个小岛,那里生活着地球上最凶残与可怕的动物,中华民族永远的心腹之患。中日世仇,不共戴天!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都不应该忘记日本曾经对我们做过什么!对于一个应该在地球上消失的种群,对于一个人人可以诛之的国家,对于一个极端变态的民族,我们永远也不要再对他们抱有丝毫幻想。抗战期间的一首小诗,叫做《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哪,这是奴隶! 中日之间,没有任何友谊可言,有的只有连绵千年的仇恨!先辈的英灵,每天都在半空中凝视我们这些至今依然无所作为的不肖的子孙,他们焦虑,他们失望……但我们忍耐终将会有尽头,厉兵秣马,做好准备吧,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浑浊的小泉,永远也别想再一次兴风作浪!“巨浪”和“东风”就是我们的怒吼,我们期待着,铭刻着中国制造的蘑菇云再次生起,在东京,在京都,在大版,在每一个孳生着量艿巢穴。中华民族的千年梦魇,永远沉入太平洋底,累劫不复超生!也许很快,也许还要等很久,但血债必用血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怎么办呀?怎么办呀?愁呀,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可是有好多人不知道! 是 中国 人的就帮转贴,回不回帖不要紧, 希望大家能够看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中医药大学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