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周易与中医学pdf

&&&&长白山书院由鞠曦先生创办于长白山。“续华夏文脉兼融儒道,化天下殊涂中和贯通”,为长白山书院之学术宗旨。长白山书院励学术之风,以儒家文化为根本,以培养君子儒为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白山书院以“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为思想理念,承续华夏文脉,复兴儒学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第十八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学术总结报告
鞠曦&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学者:丁亥年是安阳《周易》文化研究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安阳周易研究会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周易文化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并正式启动了把周易文化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在完成这些紧张工作之后,丁亥金秋,备受国际易学界瞩目的第十八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于二七年九月七日至十日于安阳市中原宾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河南省旅游局和安阳市政府主办,由安阳市旅游局与安阳周易研究会承办,由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联合会联办,由安阳市贞元集团提供资助,由世界周易协会、全球华人联合会易经研究院、美国国际易经学会、澳州中国周易研究会、马来西亚易经学会、国际易经学会大韩民国总会、国际易经学会台湾总会、新加坡易学会、印尼易经美化大自然基金会、中国国际易经应用科学院、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等国内外三十一个易学学术机构协办。本届大会得到了河南省和安阳市领导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先生,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永安先生,安阳市政协主席赵微先生,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凤仙女士,安阳市人大副主任王希社先生,安阳市人大副主任尚天法先生,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安阳市社科联主席于良先生,安阳市政协副主席、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晓廷先生,安阳市原人大副主任、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学法先生,安阳市原政协副主席、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文周先生,安阳市旅游局局长张建国先生,安阳市旅游局副局长夏爱英女士,安阳市原人大副秘书长、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郭震先生,以及安阳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经过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组委会的认真组织和安阳周易研究会的精心筹备,在与会学者大力支持下,第十八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取得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本届大会与会学者三百二十余位,来自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中国等六个国家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个地区。本届大会以全体大会与分成易理组和二个象数组的形式交叉进行,使与会学者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发表论文和相互交流。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一百一十余篇,收入大会论文集一百篇,其中易理类五十二篇,象数类四十八篇,分“易理”和“象数”两本论文集出版。下面,我代表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委员会对本届大会进行学术总结,本总结如果有不当之处或者错误,由我个人负责。&&&&各位学者:&&&&当代世界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但是,由于“哲学的终结”与“科学的终结”,困扰了当代社会继续前进的方向,世界及社会的和谐面临严峻挑战,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都出现了应接不暇的各种问题。因为哲学是理性的基础,所以,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源于哲学上的问题,源于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没落,因此,哲学的突破是步出困境和应对挑战的基础性研究,而哲学的突破需要思维方式的革命。为此,在本届大会上,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根据《易》理提出了“取象比类与思维创新”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文思想创新首先需要新的思想方法,而学习借鉴《周易》的“取象比类”的思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唐明邦教授以《革》、《节》、《既济》、《否》、《剥》、《咸》、《家人》等卦为主体进行了论证,认为应以“取类比象”的哲学思维方式,正确地将平日积累的感性认识,加以提升,启发诱导,合理联想,以达到思想理论的创新。唐明邦教授特别以《乾》卦的“取类比象”的“卦德”为例,指出了“万国咸宁”、“保合太和”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乃至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同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面对理性与哲学的困境,长白山书院鞠曦提交了《〈易〉经与哲学核心问题论纲”一文,重申了哲学是对自以为是的自觉与反思的思想理论学说和自以为是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时空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根据《易》经的思想和哲学的承诺,提出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其认为之所以出现“哲学的终结”,是因为西方哲学不但不能解决自以为是的根本问题,并且因不能解决时空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哲学陷于自以为是而不能自拔,所以,西方哲学无法实现所承诺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论目的。这就是说,哲学无法解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核心问题。而《易》经不但以和中为是的思维方式解决了自以为是的哲学根本问题和时空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以形而中的哲学与形而上的科学思想建构,解决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核心问题。所以,《易》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思想原理,具有人类哲学的本质性意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定理研究员认为,《易》经是黄老学说的组成部分,其与《老子》、《黄帝内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体用兼备的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主体;哲学被人们视为认知学的最高学说,而西方哲学却不能回答宇宙生成和生命的本质问题,而黄老哲学却以对精气神的认识,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仅仅把《易》视为儒学的专利,乃伪儒所蔽,应当正本清源。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吴铁铸教授以“周易之始与终之道”为论题,对《易》经“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要点进行了阐述,推定了“原始返终”、“原始要终”、“全始全终”、“惧以终始”、“大明终始”、“知终终之”、“循环始终”是《易》之“穷理尽性”之道,由此把握了“慎终如始”、“慎终追远”、“求始寻根”,才能使主体“以至于命”。台湾中华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丁美美女士根据吴秋文先生“易经生活化”的思想理路,认为对象数理义的整合,才能真正达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这不但是理论上的整合,更是周易应用上的整合,需要易学界的认同和努力;显然“易经生活化”与“生生之谓易”具有承诺与推定的统一性,是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理的发挥和运用。台湾张渊量先生对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思想进行了阐述,认为应当温习中国传统经典,发明新理,才能解决当代的哲学与科学问题;当代文化的表象是百家争鸣,但本质却是各行其是,缺乏一以贯之的思想,造成了一盘散沙,其主要问题是哲学落后,甚至落空、挂零,国人应及时觉醒,急起直追,温故知新,创新学问,中华民族才能再立世界民族之林。&&&&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之后,由于失落了一以贯之的《易》学思想原理,《易》经已成为经学中最为难治的学科,文献浩如烟海,歧解层出不穷,可谓“注家自己走入泥潭,也引读者走入迷途”。所以,由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当代学术理路所决定,应当以哲学和科学的统一性对易学进行正本清源,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努力,于学术公器中取得共识,是弘扬《易》经的本质性工作。为此,在本届大会上,安阳周易研究会副会长陈凯东先生对《周易》一书的性质进行了正本清源,其从《易》的始源与构成、《易》学发展史、《周易》一书的形式与内容、历代易学家的论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反思,认为《易》源于象,《易》学发展史是“象”的发展史,《周易》的中心思想是解“象”,历代易学家认为《易》即“象”;《易》之阴阳爻、八卦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为“象”,卦辞爻辞由卦爻之“象”所决定,吉凶悔吝由“象”而生,《传》以“象”解《经》,所以,《易》以“象”为基础,数理因象而生,象变则生数,理因“象”而发。陈凯东先生的上述论证出于其新近完成的《象说周易》一书,其所论《易》“象”之理,成为当代《易》“象”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于当代颇为复活的象数学研究,成补遗纠偏之举。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郭先生以自制的《六位时成图》,以十二月卦解说乾坤十二爻辞,提供了解说《易》经卦象的新的思想理路。山东省济南市杨吉德先生认为只有找到六十四卦的卦象规则,才能正确解读卦爻辞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为此以“元亨利贞”系列卦的卦象为根据对卦爻辞所依据的卦象规则进行了阐发。由此表明,《易》“象”研究是本届大会取得的学术成果之一。&&&&在正本清源的理路中,国际易经学会台湾总会理事长徐芹庭先生对《易》经的要旨与流变进行了阐述,概要指出了孔子集往圣之大成,传《易》于晚年,使《易》成为天命之学即《说卦》所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经孔子弟子整理使《易》成为完整之书而传世。国际易经学会台湾总会秘书长陈泓铭先生通过对《易》经的疏理,认为《易》经涉猎的范围甚广,其探讨了宇宙与大自然运行的道理,故而是一种宇宙论;其六十四卦又是指导人生的行动法则与深奥的哲理,故而是哲学;所以,《易》经是一切学术的根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道一研究员对《周易》中的时间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天之时和消息时”两重属性,“消息时”体现了整体观,反映了天地生人之间的关系,即天地人网络复杂变化的某些有序性,掌握了不同对象的消息时的特征,就可了解这一复杂网络的某些特性,并可用于地震预测。河北省的刘化庆先生根据《易》理,认为时间的科学性应涵盖人文时间、科学时间和哲学时间,而《易》学所应用的时间是人文时间和科学时间。武汉市江汉大学柯亨熙先生认为对于《易》经的把握重在整体性和本质性,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时空统一、时空同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进退无常,唯变所适”、“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河北省刑台市周易研究会袁新月先生对阴阳爻的产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日月和地球是创画八卦符号即阴阳爻的存在论根据。常秉义先生对中西的时间座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干支纪年优于西方的公元纪年。&&&&各位学者:&&&&连续二十几年的易学热正在向前发展。由于易学典籍浩如烟海且保存分散,使当代的易学研究者在占有和使用文献上有诸多不便,难窥易学文献之全貌。为了向学术界提供翔实可靠的易学文献,为了促进易学的深入研究及其正本清源,九洲出版社专门成立了易学出版中心,并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正在编纂出版《中华易藏》,为此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中华易藏〉的编纂与出版研究》,论文首先概论《易藏》,进而论证了《易经》研究的现实意义、易学源流、两岸易学研究现状和《中华易藏》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在中国厚重的文化传统中,“藏书”类的编纂源远流长,如道学有《道藏》,佛学有《大藏经》,儒学有(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正在编纂和已经部分出版的《儒藏》。由此可知,《中华易藏》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本身就是添补历史空白的学术举措。毫无疑问,《中华易藏》的编纂出版,将满足世界易学界的需要,使易学研究在更加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展开学术史和思想史的全面探索,其必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学者祝愿《中华易藏》早日出版,并向九洲出版社和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的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学者:&&&&社会和谐,是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是社会长治久安或太平盛世的必要条件,而这又是一个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其复杂的课题。地震出版社编审商宏宽先生认为和谐问题是一个非常本质而又深刻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稳定性、持久性的总策略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易》经,恰恰是于复杂和变化之中寻求和谐发展的学问。为此,商宏宽先生根据《易》理推出和谐之道,以《易》之“顺应自然”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易》之“进德修业”获得个人修为与事业的和谐;以《易》之“仁义诚信”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易》之“中庸之道”获得事物内外部关系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显然,上述研究对于运用《易》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实践意义。做为“和谐”的案例性研究,安阳周易研究会刘书民先生以安阳市马氏庄园为例,论证了《家人》卦及《易》经的相关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作用,表明《易》经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国际易经学院赫英范先生论证了“和谐”的本体论问题和方法论意义,认为“保合太和”是主体对动态阴阳的把握与平衡,此乃“和谐”的本质,而要使社会达到“和谐”,则需要正确运用《易》经的这一思想原理。&&&&各位学者:&&&&近代开始的西学东渐,中国在输入和消化西学的进程中出现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问题,产生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所造成的深远的恶劣后果影响至今,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潮还在继续,某些中国学者打着揭露批判伪科学的幌子搞全盘西化,否定《易》学、否定中医学,甚至叫嚣取缔中医,成为宏扬传统文化以建设和谐社会的否定性思潮。对此,天津师范大学辛立洲教授、天津自然辩证法学会金丽教授、天津教育报刊社辛春霰嗉虮窘齑蠡崽峤坏穆畚闹校猿浞值穆壑ず蜕羁痰难Ю砘赜α朔穸ù车奈幕槲拗饕逅汲薄P亮⒅藿淌诘妊д咧赋觯鼻暗姆穸ù车奈幕槲拗饕逅汲保涮氐闶前芽蒲в胝翁谝黄穑岢龅摹拔笨蒲强蒲У牡腥恕薄拔笨蒲б彩强蒲Х⒄构鄣牡腥恕钡让猓峭耆砦蟮模科湓颍砦笠蛴谖蒲е饕濉H欢执蒲床荒堋扒罾砭⌒砸灾劣诿保荒芏浴叭说目蒲А奔床荒芏浴叭松母丛有浴备隹蒲У娜鲜叮徽返目蒲Х椒ㄊ怯裳芯慷韵蟆⑷挝窈湍芄徊扇〉氖侄蔚淖酆纤龆ǎ⑺嫠堑谋浠浠杂凇叭说目蒲А闭庵志哂写罂缍雀丛有远韵蟮难芯浚泄澄幕绕涫堑姥в胫幸窖峁┝朔岷竦目蒲ё试矗凰裕切┧健爸幸降暮诵睦砺郏嗉匆跹粑逍械睦砺凼俏笨蒲А薄按澄幕是糟粕”等断言,恰恰违背了科学精神;因为阴阳五行不仅涉及中医,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而所谓对传统文化作出是糟粕的划分,则根本没有量化的依据。辛立洲先生等有理有据的论证,深刻地反思了贴上政治标签的文化虚无主义,认为唯科学主义不能对传统文化给出正确的判释,应当走出这一误区。赵定理先生认为,用西方的科学和哲学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黄老易学、老学及中医学,以“现代化”、“科学化”进行诘难并加以否定,实际上,其本身恰恰不是科学的思维,已经脱离了理性思维的范畴;所以,当唯科学主义者们在反证面前,当其无言以对普利戈金提出的西方科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以整体协调、创建新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的论述时,其本身恰恰是伪科学的表现。&&&&问题表明,对于科学的误读和唯科学主义的泛滥,是不断有人否定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对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辽宁葫芦岛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李玉山总工程师认为应当对科学的概念进行正本清源,以走出科学的误区,其对《易》经的“形而上者谓之道”与“分科”的西方科学进行了区分,把中国古代对大自然事物存在运动演化的规律概括为“周易大科学”、“中医中药大科学”、“汉语言文字大科学”、“中国哲学大科学”四个方面的“大科学体系”;应当认为,因为有“形而上之道”对“大科学”的有力支持,上述四个方面的体系化概括将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各位学者:&&&&本届会议表明,做为对哲学、科学及文化核心问题的自觉,《易》经“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核心命题成为本届大会自在性的学术理路,以“医易相通”为指导思想进行的相关研究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成果。历史表明,“医易相通”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重要思想理路,凡对中医药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医学家,无不精通《易》经,从而使“医易相通”是成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而《易》与中医学的相通相和之理,无过于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核心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在本届大会上,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齐永先生运用《周易》的后天八卦和《说卦传》“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的思想,发明了“一针一穴”见效的“脐针疗法”;反思表明,“脐针疗法”运用了“易医相通”的思想原理,是对经络学说和易学的形而上卦象学说的一种探索,是“医易相通”于“以至于命”的理论与实践,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对“脐针疗法”的医理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以归纳出基本原理,形成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思想体系,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发展。在本届大会上,有关“医易相通”的论文还有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张成进先生的《论周易运气医学》,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张家平先生的《易经与中医》,山东省青岛市陈云秀先生的《周易与人体疾病》等。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王思泰先生认为以《周易》为理论基础的生命科学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认为贯穿在《易》经中整体性思想、人体与宇宙的对应和谐以及一系列具有“以至于命”的理论推定,形成了科学的气功养生方法;王思泰先生进而对《周易》与中医学、道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发,认为这些理论将给未来的生命科学以重要启迪。辛立洲先生认为以《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综括天地自然之道、社会性命之道、生存认知之道即天地人生大道为内容的文化,其中所涵盖的生命科学,将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化,由此将产生以文化化成天下的人类文化革命。世界传统养生文化学会苏华仁先生论证了中国道家的养生学原理,认为其是一门凝聚着中国传统养生学与人天科学和生命科学精华的综合学科,是“医易相通”的典范,修学道家养生学,可促进全人类的身心健康长寿,天人合一。山西省太原市新闻出版局田合禄先生以“医易相通”为思想理路,挖掘了音乐与生命的关系及其和谐生命的作用,进而论证了孔子对音乐的贡献,这一研究超越了对孔子核心思想的传统理解,是在“性与天道”及“以至于命”上对孔子思想进行的深入解读,进而理解原始儒学的生命科学思想。&&&&各位学者:&&&&作为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所切入的学术课题,本届大会表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本届大会坚持了周易与传统文化与哲学、周易与自然科学、周易与管理学、周易与文学、周易与建筑学、周易与中医学、周易与养生、周易象数、周易与书法等传统研究,本届大会还开拓出“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这一新课题,把其做为一个议题并开辟专门论坛,是本届大会的特点之一。在本届大会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联合会、澳大利亚学者艾灵吾和吴凯地教授强调:只有贯彻“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的思想与实践,才能使传统文化通过科技创新与第一生产力直接挂钩,以资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将克服当前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盲目自大、自我标榜、不切实际、不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深刻的自然科学内涵,不能创立新说,不能建立新科学体系的现状。为此,艾灵吾和吴凯地教授通过对“科学九论”和所对应的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的阐述,为宏扬传统文化具体指出了与科技直接挂钩的“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的思想进路,从而建立以信息为特征、以概念为导向的新的科学文明和社会架构;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无极”、“太极”和《老子》中的一些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概念的阐发,力求对目前中国和其它几个国家正在进行的彻底解决能源危机的“零点取能”项目以及对牛顿以来产生的“近代还原论科学体系”即形下性科学与正在自主创立的“当代整体论科学体系”即形上性科学的整合奠定理论基础。艾灵吾和吴凯地教授所建构的科技创新思想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反思表明,艾灵吾和吴凯地教授的科技创新思想如果能够克服“近代还原论科学体系”本身的非统一性即终结性困难,步出之所以终结的基础理论限定,其本身就是开创性的整合工作。而这些工作包括了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例如需要把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解释模型进行整合,再如,需要克服时空奇点对主体的限定以便对“零点”的能量进行有效的人工干预,这些都是整合工作要克服的重大困难。而问题的关健更在于,两种科学理论体系的整合,需要新的科学哲学以及元哲学的支撑。所以,“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的研究课题,可谓任重而道远。&&&&各位学者:&&&&《周易》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周易文化已经成功地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来还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对于中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安阳周易研究会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届大会上,安阳周易研究会的杨彦明先生提交了“保护周易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论文,在阐述《周易》文化的本质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保护周易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周金鼎、杨文周、杨云庆先生论证了安阳乃《周易》的发详地,应当更加自觉地运用《易》理,使安阳社会的经济得到和谐建康的发展,以此促进申遗成功。秦文学会长认为安阳是《归藏易》的发详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表明已有易卦三十三卦,且甲骨卜辞的内容呈系统化、广泛化,集中化趋势,由此表明《归藏易》确有其书,且盛行于殷商时期,是当时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献,从而认为安阳不仅是《周易》的发详地,而且是《归藏易》的发详地。秦文学先生关于《归藏易》的上述研究推进了安阳易学史研究,对安阳的易学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目前尚存在文献不足等问题,尚需今后广泛地求证,为安阳易学书写新的篇章。本届大会还对周易与生态学,周易与风水学,周易与预测学,周易与姓名学、周易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要影响及成语的产生和思想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庆大学丁润生教授运用周易哲学和阴阳――五行说,在简要分析全球生态大系统的五行结构和功能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五行生克原理提出防治森林灾祸以促进全球生态和谐平衡的“适水以生木”、“控火以保木”、“治土以养木”、“强木反克金”和“以木养木”等“防治并重,标本兼治”的综合性对策。各位代表:易学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朽贡献,于当代产生易学研究热潮,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之必然。因为有新的出土文献的支持,当代易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一些领域产生了空前的易学研究成果,这是要加以肯定的。但是,不容置疑的是,由于近代以来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观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商品化运作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冲击,尤其是易学研究;由于《易》经本身所涵盖的内容甚广,使一些人利用《易》经为己谋私,使易学研究产生了不可忽略的问题。在本届大会上,河南省漯河市戴随有先生指出了易学界存在的对易学发展具有很大危害的不良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知识贫乏,自吹自擂;信口雌黄,冒名攀缘和冒认宗祧;剽古窃今,胡编乱造;以偏概全,自以为是;走火入魔,丧失理智;重于占卜,忽略科学等。显然,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应当引起与会学者的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存在的问题表明,只有以理性的方法进行易学研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淑世情怀,以《易》经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思想养育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自觉地克服易学研究中的不良现象,步入正确的学术轨道。各位代表:&&&&自一九八九年至二七年,于安阳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许多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大会提供了巨大支持,做出了相当贡献,保证了会议的正确发展方向,产生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术成果,一些论著处于国内外易学研究的领先水平。为此,经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决定,于本届大会向唐明邦、段长山、吴秋文、骈运来四位先生授于特别贡献奖;向赵定理、辛立洲、徐道一、吴铁铸、商宏宽、艾灵吾、亢亮、鞠曦、徐芹庭、陈泓铭、丁美美、蔡正村、黄易文、田合禄、秦伦诗、赫英范、卢广儒、常秉义等十八位先生授于重大贡献奖。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作为国际易学研究的品牌,在当前学风浮躁、学术商品化、庸俗化的态势下,安阳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将在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必将克服各种困难,一如既往地坚持把学术放到第一位,反对把学术会议商品化、形式化;做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平台,将继续保持安阳周易学术会议的优良传统,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为宏扬易学文化,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共进,为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做出更大贡献。&&&&为了促进周易文化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本次大会上,全体与会学者通过了“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的信”,举行了支持周易文化申遗的万人签名活动,并在“安阳周易网”(中国周易)开辟专门支持申遗的网页,欢迎全球易经学者及爱好者点击、留言,给以支持。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学者恳请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对安阳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及其学术成果的了解,进而理解《周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极具现实意义,从而支持周易文化的申遗工作,使周易文化受到应有的保护,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各位学者:&&&&第十八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圆满完成了学术日程,取得了相当水平的学术成果。大会再次表明,做为《周易》故乡的安阳,于当代处于世界易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具有公认的影响力和美誉。事实表明,本届大会非常成功,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学者向《周易》故乡的各界人士致以敬意;对承办本次大会的安阳市旅游局和安阳周易研究会的高效而细致的工作致以诚挚感谢。丁亥年举办的安阳周易会议即将落下帏幕,戊子金秋的安阳将举办第十九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希望各位学者乾健有为、奋发努力,继续提交研究成果,把易学研究推向更高水平,为人类文化的和合,为世界的和谐,贡献我们的易学智慧。“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于戊子金秋再相见。&第十八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学术委员会&二○○七年九月九日于中国安阳发表日期:
上一篇:下一篇: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易与中医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