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凝胶什么病要验血凝度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临床表现_kankan/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是否正常。其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满足外源性凝血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PT。
实验室报告PT有4种方式:秒、活动度(prothrombintimeactivitypercentage,PTA)、率(prothrombintimeratio,PTR)、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4种形式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同。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缺乏。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等; 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是反映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应用价值/凝血酶原时间
PT主要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I、Ⅱ、Ⅴ、Ⅶ、Ⅹ的水平决定,它在肝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急性肝炎PT异常率为10%~15%,慢性肝炎为15%~51%,肝硬化为71%,重型肝炎为90%。在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PTA是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分期的指标之一。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轻度PTA&70%、中度70%~60%、重度60%~40%;PTA&60%、失代偿期PTA&60%;重型肝炎PTA&40%[1]。Child-Pugh分级中PT延长1~4s计1分、4~6s计2分、&6s计3分,结合其它4项指标(白蛋白、胆红素、腹水、脑病)将肝病患者肝功能储备分为A、B、C级;决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肝移植先后顺序的MELD评分(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公式为3.8×loge[胆红素(mg/dl)]+11.2×loge(INR)+9.6×loge[肌酐(mg/dl)]+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它1),INR是3项指标之一[2]。中国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肝病DIC诊断标准中包括:PT延长5s以上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延长10s以上,因子Ⅷ:活性&50%(必备条件)[3];PT与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评价进行肝活检与外科手术患者的出血倾向,如血小板&50×109/L、PT延长超过正常4s是肝活检、外科手术包括肝移植的禁忌证[4]。Schepis等[5]报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果PTA&70%、血小板&100×109/L同时门静脉宽度&13mm,则出现食道静脉曲张的机率大,属于高危出血患者,应作检查及相关治疗。可见PT在肝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PTA与INR在肝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PT受组织凝血活酶来源不同、仪器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在实验室内部与实验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验室报告PT的4种形式中,哪一种方式是评价肝病患者病情的最佳方式?目前存在争议的是PTA与INR。
WHO于80年代早期用INR将化。因为从人和兔脑的不同提取物所测PTR的Log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因此需要一个校正系统将PTR与WHO标准相连。为此,1份非常敏感的人脑提取物被指定为第一国际参考物(internationalreferencepreparation,IRP),通过定义规定:第一份IRP的国际敏感化指数(internationalsensitivityindex,ISI)为1.0,将商业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与IRP相比,得出其ISI值,INR=PTR1ISI=PTR01.0(PTR0代表IRP所测的PTR、PTR1代表商业组织凝血活酶测同一份血浆的PTR值),INR值排除了试剂来源不同对结果所带来的差异。
INR/ISI已合理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目前INR也用于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6],但是否适合于肝病患者仍有争议。Robert等[7]用7种组织凝血活酶检测了27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及29例口服抗凝药患者的PTs、PTR、PTA与INR。对于肝病患者,只有PTA可以排除组织凝血活酶来源不同所致PT的变化,INR组间差异非常显著。但对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只有INR可以排除组织凝血活酶来源不同所致结果的差异。 PTA组间差异的相关因素1、WHO标定不同组织凝血活酶的ISI时用的是正常人或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浆,而非肝病患者的血浆。
2、肝病与口服抗凝治疗时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不同。 3、许多肝病患者INR值非常高,而它超过抗凝范围(4.0)时,标准化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而PTA检测简单,所受影响因素少,只要准确测定正常人与肝病患者的PT即可,因此目前它是评价肝病患者病情或病情变化的最佳表达方式。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范围:11~13秒。
检查介绍: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中文名称: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英文名称: Prothrombin Time 英文又名: PT 活动度:80%~120% INR:1.0~1.5 WHO规定报告INR值()用于国际交流才有意义。 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凝血酶原、V、Ⅶ、X因子缺陷,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抗凝血酶物质增加,严重肝功能损坏,新生儿出血症,胃肠道紊乱致使维生素K吸收不良,阻塞性黄疸。 WHO规定用Warfarin(法华林)时INR值允许范围为: 手术前处理:(非髋离手术1.5~2.5,髋部外科手术2.0~3.0);预防静脉血栓;2.0~3.0;活动性静脉血栓;(反复发生的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其预防2.0~4.0);预防动脉血栓和栓塞包括心脏瓣膜(机械瓣)的手术:3~4.5。 临床上用注射维生素K前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用来做肝源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 人体内存在着正常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此系统一直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若止凝血活性增强或抗凝血活性减弱,便会导致血栓前状态或血栓形成;相反,会引起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有关止血和凝血的检查项目,从临床需要出发,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其他检验项目两大部分。
出血性凝血/凝血酶原时间
1.(PT) 参考值:平均秒值:(12±1)s: 男性:11~13.7s。 女性:11-14.3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为异常。
临床意义PT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使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吲哚美辛、等。 PT缩短:先天性Ⅴ因子增多症、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等。 建议: (1)显著减少建议检查肝功能。 (2)检查前应尽量不饮酒,不吃高脂饮食。 (3)若PT显著增高,应预防出血倾向。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参考值:(37±3.3)s,超过正常对照值10s以上有意义。·
临床意义:
APTT延长:先天性因子Ⅷ、Ⅸ、Ⅺ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Ⅺ因子缺乏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DIC;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抗体、质等。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注意事项:时间缩短应预防高凝引起的并发症。 5.PT比值[IN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患者PTs/正常参比血浆PTs)ISI] 参考值:0.8~1.5之间 临床意义:用于口服抗凝剂的监测,2~3为宜。 注意事项: (1)如果APTT延长,PT、TT、FIB正常,临床上有出血,建议做凝血因子确定性实验,确定血友病类型;临床上无出血,建议做血浆因子Ⅶ的促酶活性检查,确定是否为因子Ⅻ缺乏症。 (2)如果APTT、PT均延长,TT、FIB均正常,建议做检查确定是否为因子Ⅱ、Ⅴ、Ⅸ、Ⅹ或多个因子缺乏症。建议做肝功能检查,确定是否为肝脏疾病。 (3)如果APTT、PT、TT、均延长,FIB降低,建议确定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物质,否则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4)如果PT延长,APTT、TT、FIB正常,见于Ⅶ因子缺乏症和双香豆素治疗早期。 (5)如果血凝常规与血小板均异常,建议做抗原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方面的检查。
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的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它的升高和减低可以反映体内凝血机制的变化,可为临床不同疾病提供较准确的治疗依据,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凝血酶原时间
用于药物的检测血栓栓塞性静脉炎、肺栓塞、、人工瓣膜置换术、血管移植术后等均需服用华法林。华法林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维生素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维生素K,阻止维生素K的循环使用,并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过程中的谷氨酸γ?羧基化受抑制,使这些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发挥抗凝作用为了避免因华法林用量不足而引发栓塞,或抗凝过度而导致出血,在使用时必须监测PT。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给接受华法林治疗的老年患者提供详细具体的指导,患者必须知道药物的性质、哪些因素影响药物的作用和定期监测PT和INR的重要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PT及INR明显延长或有出血倾向者应减量或停药,并密切观察,给以相应处理。 应用于肝病PT是一项反映外源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综合活性的敏感试验。这些凝血因子在肝细胞合成,因此各类肝病时,PT有不同频度和程度的延长,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活性不同程度的减低。测定PT或凝血因子Ⅴ、Ⅹ等可敏感地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临床上常用测定PT活动度判定肝病的病情。急性肝炎患者PT延长率为10%~15%,慢性肝炎为15%~51%,肝硬化为71%,重症肝硬化90%,随着肝脏病情加重, 血浆PT有逐渐延长趋势,提示随着肝实质损伤程度加重, 血浆PT延长越明显,预后较差。同时肝损伤时PT测定又是预测患者存活率的一个较好指标, PT延长越多发生出血风险越大。一些研究显示术前PT延长超过3 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有助于肝病合并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且对判断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及患者的疗效、出血倾向的监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肝炎凝血指标相关研究认为PT的相关性最好、敏感度最高。因此,血浆PT值对了解肝脏疾病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应用于妊娠妊娠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增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表明妊娠期纤溶活性降低,机体内环境的凝血—抗凝血调节改变而处于高凝状态。在异常情况下,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则由于产妇血液的高凝状态,在内源性及外源性触发瀑布机制方面,有其特殊的因素。内源性途径触发因素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容量及宫腔内感染。外源性途径触发因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存留在宫腔内的死亡胎儿、高渗盐水引产、宫腔内感染、葡萄胎及植入性胎盘等。这些病因导致组织损伤,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进入母血,引起DIC,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同时血小板减低,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增加。因而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异常出血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排除DIC的可能,及时检查PT、Fbg、D?二聚体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当PT缩短或延长3 s以上呈动态变化,必须进行实验室动态监测。总之,产妇由于某些特殊生理的高凝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PT、APTT、Fbg及血小板和纤溶的相关指标,对产妇异常出血的抢救至关重要。 转 应用于脑梗死脑梗死(CI)患者血栓形成过程中,致使血浆中Ⅴ、Ⅶ、Ⅹ等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速度和数量不及消耗,导致患者血浆中上述因子减少或活性及功能的改变,成为CI患者PT延长的原因之一。因人体内存在与凝血系统相抗衡的纤溶系统,血栓后,纤溶系统此时发挥保护作用,对已形成的血栓进行溶解,血栓的溶解使斑块破裂处创面重新暴露,又成为血栓再形成诱因,而且斑块破裂处富含血小板,机体自溶栓使已覆盖的血小板重新暴露,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第Ⅵ因子对肝素的灭活作用,使肝素失去抗凝作用,这也为血栓再形成提供条件。随着血栓溶解,血栓结合的凝血酶也被释放出来,增加局部和血循环凝血活性;机体残留的血栓具有高度致栓性,是血栓扩大和再形成的根源,因此,本应起保护功能的纤溶系统,反而充当了激活凝血系统的角色,促使血栓进一步形成,导致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水平、活性、功能改变,而使CI患者的PT延长,相应的INR值增大。故CI患者凝血指标的检测在临床上对于医生用药指导、用药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而且其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实惠,也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用于肾病肾病综合征并非是单一疾病,各种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急性肾炎、急性进行性肾炎以及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均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大量蛋白随尿排出,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又能刺激肝脏合成,减少了脂类的分解和周围组织的利用,引起了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增加,PT缩短,Fbg增高,从而使得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导致血栓的发生。而血栓的形成及调解主要与血管、、凝血因子及血流变有关。肾病综合征患者低蛋白是高血脂的主要原因,高脂血症使得血液浓缩,血小板数量增加及功能亢进;另外,综合征患者常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又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各项血凝指标,可作为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观察指标,对治疗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差异因素/凝血酶原时间
1.WHO标定不同组织凝血活酶的ISI时用的是正常人或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浆,而非肝病患者的血浆。2、肝病与口服抗凝治疗时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不同。3.许多肝病患者INR值非常高,而它超过抗凝范围(4.0)时,标准化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而PTA检测简单,所受影响因素少,只要准确测定正常人与肝病患者的PT即可,因此目前它是评价肝病患者病情或病情变化的最佳表达方式。
检查介绍/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
正常参考值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也有的说11~15秒)。12-16秒。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临床应用PT异常意义:1&、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抗凝剂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1.正常参考值:0.8-1.5。2.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
偏高原因/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范围为:男性11~13.7s,女性11-14.3s。那么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了该怎么办,需要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来了解一下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杜主任是怎样解释的。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因素较多,但其根本原因是凝血因子的缺失。一切导致凝血因子减少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之所以是肝功能检查中重要的一项,那么其时间的长短一定反应肝功能的某些变化。肝脏是凝血因子形成的主要场所,当肝功受损时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合成,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正常值时会表现一系列的症状,如体表容易出血,出血后不容易止血。如牙龈出血、创伤出血等现象。同时凝血酶原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身体容易出现青紫斑块,身体稍微受压就会产生或青或紫的斑,几分钟后才渐渐消失。除肝功能异常造成凝血酶原偏高现象还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原因。杜主任提醒: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首先要考虑肝功问题,做详细的肝功检查,确定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偏低原因/凝血酶原时间
在讲解凝血酶原时间偏低是什么原因之前,先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我们通常简称PT,具体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是多少呢?正常值为12-14秒。有患者会问,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有什么作用呢?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偏低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但是也不能排出其他的一些疾病:如患有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引起的凝血酶原时间偏低。杜主任最后提醒:大家在医院检查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偏低就一定要重视,最好去条件好的医院检查,了解病情、明确病因后,及时的治疗,不要耽误治疗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1.&目的1.1&手术前的检测。1.2&DIC的协诊。1.3&抗凝药物治疗检测。2.&检测项目分析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3.&标本采集3.1&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2&1.8&ml&静脉血&+&0.2&ml&109mmol/L&枸橼酸钠,颠倒5~8次充分混匀。4.标本存放:1小时内(3000r/min×10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分离后血浆-20℃以下密封可保存24小时。5.标本拒收标准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6.仪器及试剂仪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试剂:美国DADE&BEHRING&的Thromborel&S,用10&ml蒸馏水复溶,37℃水浴15~20分钟。2~8℃(拧紧瓶盖)可保存5天。7.操作步骤7.1输入工作清单:从主菜单[Work&List]进入工作清单输入界面,选[ID,No.&Enter],输入第一个标本编号,选择检测项目“PT”。用“↑↓”,按顺序输入其它标本编号及检测项目,按[Enter]确认,按[QUIT]退出[ID,No.&Enter]界面,再按[Enter],使仪器接受输入的工作任务。快速批量输入:输完一个标本编号、检测项目后,光标停留在该项目,按[Repeat]建,重复整架标本的同样检测项目的输入,编号按递增顺序增加,按[NEXT]为下一样本架。标本号或检测项目修改:按[Enter&Cancel]键进行修改,再按[Enter]确认。7.2&按上述所设好的工作清单将离心分离好的样本按顺序放置于样本架上,再将样本架按顺序排列于Sampler进样器右边位置。7.3&确认仪器在“Ready”状态,按[Start]键,进样开始,进行标本测定。7.4&添加样本架:&按照4.3.1和4.3.2步骤进行,在按[Rigester],继续确认测试任务。7.5&检测完毕,结果只动传入电脑LIS系统。(具体操作见相应作业指导书)8.室内质量控制8.1&质控品:Level&1:Ci-Trol1Level&2:Ci-Trol2Level&3:Ci-Trol38.2&配置方法:1&ml蒸馏水复溶,室温10分钟左右。8.3&质控程序8.3.1在功能栏[QC]中设置好质控品各个检测项目的靶值、警告限和失控限。8.3.2&将配置好的质控品Level&1加入到洁净的塑料样品杯中,放在标本架上。8.3.3&从主菜单选[Work&List],选[ID,No.&Enter],在编号位置输入[QC1],选择检测项目,[Enter]建确认,按[QUIT]建退出[ID,No.&Enter]菜单,再按[Enter],仪器接受所输入工作任务。8.3.4&按[Start]键开始进行检测。检测完毕,结果自动输入到功能栏[QC]栏质控图中。8.3.5&按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质控品Level&2、Level&3的质控分析。8.3.6&质控结果合格再进行病人标本的检测。质控规则详见室内质控作业指导书。9.生物参考区间PT:&11.0&~&14.0秒&INR值:0.8&~&1.210.危急值PT&≥18秒11.病人结果的可报告范围PT:7&~&100秒12.临床意义12.1&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12.2&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DIC早期、急性心肌硬塞等)、血栓性疾病(脑血栓形成、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多发性骨髓瘤、洋地黄中毒、乙醚麻醉后。12.3&监测口服抗凝药(如华发令、双香豆素等)的重要指标。13.注意事项13.1标本采集处理不当,如血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出现凝块,混匀时过分用力,使标本溶血,造成结果变异。13.2&纤溶药物的影响,如双香豆素、链激酶、尿酶等。13.3&FDP增加使凝固时间延长。13.4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天门冬酰胺酶、钠络酮等影响测试结果。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1.&目的1.1&手术前的检测。1.2&DIC的协诊。1.3&抗凝药物治疗检测。2.&检测项目分析原理以各种激活剂(如白陶土)激活待测血浆中凝血因子Ⅻ,Ⅺ,再以磷脂作为凝血的活性表面,激活内源凝血途径,使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导致血浆的凝固,观察从加入试剂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标本采集3.1&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2&1.8&ml&静脉血&+&0.2&ml&109mmol/L&枸橼酸钠,颠倒5~8次充分混匀。4.标本存放: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5.标本拒收标准: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6.仪器及试剂仪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试剂:Actin&Reagente:为液体试剂无需复溶,开瓶后直接放到相应的试剂位上使用。2~8℃(拧紧瓶盖,密封小瓶)可保存5天。0.025m&Calcium&Chloride(CaCl2)2~8℃可保存5天。7.操作步骤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8.室内质量控制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9.生物参考区间APTT:20.0&~&40.0秒(患者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为异常)10.危急值APPT&≥50秒11.病人结果的可报告范围APTT:&15.0&~&156.0秒12.临床意义12.1&APTT常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Ⅻ因子)的筛选及肝素抗凝治疗的监测。12.2&APTT延长:见过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甲、乙,接触因子Ⅻ、Ⅺ缺乏、VWF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纤溶亢进等);血液中有抗凝物质存在。12.3&APTT缩短:见于DIC高凝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高凝状态。12.4&是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13.注意事项13.1标本采集处理不当,如血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出现凝块,混匀时过分用力,使标本溶血,造成结果变异。13.2&纤溶药物的影响,如双香豆素、链激酶、尿酶等。13.3&FDP增加使凝固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测定
1.&目的1.1&弥散性血管内溶血的协助诊断。1.2&血液中纤溶异常的检测。1.3&抗凝药物治疗检测。2.&检测项目分析原理凝血酶加入抗凝血浆后,血浆的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转变成纤维蛋白,从而导致血浆凝固,从加入凝血酶到血浆凝固所需时间为凝血酶时间。3.&标本采集3.1&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2&1.8&ml&静脉血&+&0.2&ml&109mmol/L&枸橼酸钠,颠倒5~8次充分混匀。4.标本存放: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5.标本拒收标准: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6.仪器及试剂仪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试剂:Test&Thrombin:用5&ml&1×50缓冲液复溶,&15~20分钟。2~8℃(盖紧瓶盖,密闭小瓶)可保存5天。7.操作步骤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8.室内质量控制同上APTT的质量控制方法。9.生物参考区间TT:14.0&~&21.0秒10.危急值TT&≥&35秒11.病人结果的可报告范围TT:&8.0&~&180.0秒12.临床意义12.1&TT延长:患者血循环中AT-Ⅲ活性明显增高,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FDP增多(如DIC),异常球蛋白增多(如MM)等。12.2&TT缩短:常见于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13.注意事项13.1标本采集处理不当,如血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出现凝块,混匀时过分用力,使标本溶血,造成结果变异。13.2&纤溶药物的影响,如双香豆素、链激酶、尿酶等。13.3&FDP增加使凝固时间延长。13.4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天门冬酰胺酶、钠络酮等影响测试结果。
蛋白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1.1&手术前凝血功能的监查。1.2&溶栓、抗凝治疗的监测。1.3&血栓前状态的监测1.4&血栓性疾病的检测。分析原理血浆通过缓冲液稀释后,加热至56℃时,纤维蛋白原凝集而呈现浊度,用比浊法测定其含量。标本采集3.1&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2&1.8&ml&静脉血&+&0.2&ml&109mmol/L&枸橼酸钠,颠倒5~8次充分混匀。标本存放1小时内(3000r/min×10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分离后血浆-20℃以下密封可保存24小时。标本拒收标准见凝血酶原时间检测仪器及试剂仪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试剂:Thrombin&Reagent:用5&ml蒸馏水复溶,&15~20分钟。2~8℃(盖紧瓶盖,密闭小瓶)可保存3天。
参考文献/凝血酶原时间
[1] ,沈迎念,解翠红,等.老年患者口服华法令抗凝致出血的原因分析[J].,):29?30. [2] 贾鹏辉,.凝血酶原时间和肝硬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J].临床医学,):15?16. [3] ,钟毓琼.肝脏疾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J].,):280?281. [4] 李基明,林健,玲,等.临床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88?89. [5] 陈洁,袁汉尧,黄汉周.脑血栓性疾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403?404. [6] 林静华,郑宇琼,李粉莲,等.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130?131.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实用医学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10:31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妇科凝胶代加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