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后可以结婚吗同房吗

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转)_佛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4,768贴子:
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转)
佛门「开光念佛机」佛号/佛咒/佛曲/经文/学佛答问,共10000集 内容全面.全新恒慧念佛机上市32GB版一万合一,全国送货,验货满意才付款
,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依三宝犹如上学读书前必须先注册,亦如当选总统后,就职前必先就职宣示;同样的理由,要做个正信佛门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的仪式,在仪式方面,其意义是没什么两样。统摄一般人不敢皈依三宝的立场,通常有五点,这五点使得社会人士产生莫大的错觉与误会,致使他们迟迟不敢皈依三宝,何等为五?
一、以为就是要开始吃素了。基于这因素,有许多人一听到皈依三宝,当下逃之夭夭,不见踪影,这是不敢面对皈依的因素之一。其实皈依三宝,并没有要求我们非吃素不可,真正要求我们吃素应该是受完在家之后,才有明文限制,但是个人发愿受完皈依,有意念想吃素,这是最好不过了。二、以为后就是要出家,这也是构成一般无知者不敢皈依三宝之因素。其实,佛门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弟子,不可婚姻娶嫁。二则在家弟子,可行婚姻娶嫁。出家要有大善根,大智慧,大福德才能因缘成熟,并非三归之后想出家就得出家的。 三、以为后就不可婚嫁,这也是对皈依存著误会所致,障碍了自己无法皈依三宝的因缘。 四、以为自己业障深重,烦恼丛生,接近三宝的话,自己越觉得自己罪重无比,满身不清净之感,于是自暴自弃,自划无形围墙,使自己没有勇气踏入佛门来。 五、贡高我慢者与邪见者。这些人更糟糕,自认为自己的观念最上最尊,一股无形傲慢之气凌驾云端,鄙视一切,或自认自己读了一些世间常识,就了不得了,以世间法来衡量佛法,因此,自己障碍自己之善根,甚为可惜!邪见是无法出离生死的,歪理十八条,条条有理,邪见也是的一大障碍。
星云大师开示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之妙药,疗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由此可知三宝的功德。没有皈依三宝,即使拜佛烧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备的条件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究竟有什麼功德利益呢?总结经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点:第一、找到了宇宙间第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作为老师,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第二、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故一旦皈依三宝以后,立刻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第三、如顶戴宝冠,身著华服,人身立刻庄严;而皈依三宝,则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第四、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第五、能够获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并以为模范。第六、消灾免难,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会成就。第七、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第八、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到处都能得方便。第九、有受戒的资格。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参加八关斋戒等。第十、终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没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宝,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时候,也能得度。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我这里没有寺庙,自己信自己学,算皈依吗?南无阿弥陀佛
入佛门应先拜老师,受三皈戒。三皈戒是很隆重、严肃的大事,不是小事。这是正式拜释迦牟尼佛为师,愿意一生依照老师的教训来修学、来修行。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皈依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国民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选择了。
佛门[昼夜播经-功德无量]32G大内存,经久耐用,198元,全国随喜结缘!佛门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篇,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宝的人,就等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他是中国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民的义务,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分上的印证。这不是多馀的执着,乃是必需的手续。故在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不能破坏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破坏先世的恶业。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如说,不受三皈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皈依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着观望的态度。他们把皈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然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造成终身的痛苦。其实,皈依三宝,与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长,老师也是承受于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于皈依三宝,也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入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如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皈依之后,是许可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皈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等:1. 翻邪三皈———最初进入佛门。2. 五戒三皈———信佛之后加受五戒。3. 八戒三皈———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4. 十戒三皈———沙弥(尼)受十戒。5. 具足戒三皈——比丘(尼)受大戒。
三皈依总结而言,“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往昔我们把它忘掉了,从今而后要回过头来依靠它。佛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念念之中想到觉正净,这才能称做三皈依,这是真正的皈依。
济世利人。诸佛菩萨随类应化,利益众生,此济世利人的精神,即为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在各行各业也要有济世利人的胸怀,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要能抛下自私的执着,效法古德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的菩萨精神,以济世利人。
人生第一件大事 -- 皈依三宝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三月廿八日开示于长堤圣寺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要把它重视一点,不要那么轻举妄动。第一,你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明眼善知识来皈依,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道理,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正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要投到旁门左道,听那个邪师说法。    邪师外道不单现在各处都有;就是在佛住世的时候,也是非常之多;那时候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七十二个旁门。这旁门左道是比这个正法还兴旺得多,往往人不懂得真理,就投入旁门左道去了。投入旁门左道,害处是很多的;因为你很容易就误入歧途,走到这个错的路上去。你走到错的路上去,就想要得到利益,反而受了害处,这都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你们皈依三宝,投入正法眼藏,涅盘妙心,要寻访善知识。就是在出家人里头,也是龙蛇混杂,分子不齐。你误入旁门左道,那害处很大;你误投到邪师说法里头,这害处更大。    所以你们各位学佛法的,不要想要往上升,反而堕地狱了;想要得到快乐,反而受了无量的痛苦。因为这个,所以我说这个皈依是第一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要看得特别重要的才对。所以在我这儿受皈依的,你必须要考虑清楚,必须要认清了这个门路。    这个忏悔,你们每一个人要拿出万分万分的至诚恳切心,在佛前来忏悔以往的罪业。那么你忏悔已竟,忏悔得诚心,你罪业就都可以消除了,善根就可以增长了;你若不诚心来忏悔呢,那你罪业还是罪业,善根也不能增长。所以,这就看你个人的至诚恳切心,专一其心,不要有杂乱心,不要有痴心妄想,狂心野性。皈依三宝,是要凭一个「真诚」,你没有「真诚」两个字,就是那么敷衍了事,苟且塞责,这是没有感应的。    正式皈依三宝,如果你信心坚固,行为清净,乃至成佛,一定没有什么困难的;你若信心不坚固,行为不清净,那么就不要希望成佛了,你就成一个人都不容易的。不要说你们各位在家人,就出家人,他若不修行,也一样要堕地狱的。    所以你们各位在家人要好自为之,特别努力;不要这么在佛教里头,不专心、不恭敬。要恭敬三宝,供养三宝,信仰三宝,要终身地来奉事三宝,你这样子才能有所感应道交;你若不这样子,皈依之后,还像没有皈依以前那样子,那是不会有感应的。    这四弘誓愿,你每一天一早起,在醒来之后,要对佛前发这四弘誓愿,这是每一个菩萨都应该发的誓愿。早晨要发,晚上要问一问自己,众生无边,我度了没度呢?烦恼无尽誓愿断,我断了没断烦恼呢?我如果没有度,我要度众生;没有断烦恼,我要断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法门,我学了没学呢?没学!我应该学这个无量无边的法门,我在忙里偷闲也要读诵点经典,看看佛书之类的,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佛道无上誓愿成,我现在还是个凡夫,还没有成佛呢,我要赶快修行,才能成佛。每一天都要做这一种的观想,早晨要发愿,晚上要检讨自己,是不是满自己这个四弘誓愿了?
回头是岸 -- 皈依三宝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七日开示于台湾板桥台北县立体育馆    皈依,这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初步。可是这一初步,你们要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转,这才是成佛的一条道路。你若向后退转,还会堕落三途,流浪八难。所以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    不要说我皈依了,就倚赖着佛、倚赖着法、倚赖着僧。佛、法、僧,虽然有大威神力,可是他不能来帮助你修成佛果,不能帮助你了达一切佛法,也不能帮助你明白一切修行的道路。法赖僧传,佛法流到世间。    那么,虽然你皈依三宝了,还要自己努力向前,你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才是真正受五戒了。你若是还杀生、还偷盗、还邪淫、还去打妄语骗人、还饮酒,这是受而没有受。    你受戒不守戒,这是罪加三等的;因为你明知故犯,你知道这个事情不对了,你还去犯去,这就是犯戒。你犯戒就要堕落的。不是说我皈依三宝,受了五戒,我就有所仗恃了,我杀人不要紧、偷盗也不要紧、邪淫也不要紧、妄语也不要紧、饮酒也不要紧。    有的人心里就不服,说:「在家人受五戒,犯戒这么严重;那出家人不守戒律的,那又怎么讲呢?」我告诉你们,你要:    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    你终日管自己,行住不离家,总要回光返照,要反求诸己,天天问问自己,是不是守戒了?是不是犯戒了?是不是皈依三宝,我就做一个真真实实的佛教徒,我是不是还去天主教、耶稣教、犹太教,或者回教,到其它的宗教去,或者学习外道法。方才没说吗?皈依之后,不要说活着,就算有人逼着我,要我死,说:「你信佛,我就把你杀了;你若不信佛,我就不杀你。」就这样,也不信外道去。    所谓外道,就是自在天魔等。「等」,这就等于天上一切的魔,天魔外道。这个天魔他都有神通,都有本事,啊!他变化无穷的,神通妙用,他总是要显神通的。佛教徒不显神通,佛教徒若有神通,他也不会显,也不会说。凡是说他有神通,又有天眼通、天耳通,这都是五十种阴魔,天魔外道的眷属。    所以我们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去用贪心来求佛法。今天听人家说显宗好,我就学显宗;明天又听说密宗不错,又去学密宗了。学了一辈子,可是没有抱定宗旨、没有专一、没有纯一,没有守住这个「一」,所以这一辈子还是把光阴都空过了。    你们皈依之后,要不犯五戒,谨奉三皈,严持五戒。这五戒是成佛的一个基础。那么在家人是五戒,出家人有二百五十条戒,那么比丘尼就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这个戒律是很繁的、很多的;可是你要真能守戒,什么戒也不犯。根本戒是一个范围人、规范人的一个规矩。你若尽量守规矩,不犯错误,这就是守戒;不然你受了戒也不守戒,那还是一个凡夫俗子。    佛、法、僧是公道的,是平等的,你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不修就不得。所以你们各位「将军不下马,要各自奔前程」。    看你们谁呀!先走到这个佛果去,先到极乐世界。那么因为仗着五戒的功德,或者出家修道,往生了极乐世界。你不要到了极乐世界,就自己在那儿不管众生了,还要回来度众生。所以要发大菩提心,广度一切众生。    有的人就说:「现在我要度众生!」你现在连自己还没度好呢!所谓「泥菩萨过海」,你怎么能度众生呢?你把你自己先度好了,已经就够了。你自己没有度好,你想去度众生,这叫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你舍己田而耘人田,这是大错而特错。    所以大家要努力,不要倚赖着师父,说:「我师父又有什么智能。」可是师父有智能,不能把智能分给你一点;师父有什么道,也要你自己来修行。你自己不修行,那就是佛现前,也不一定能帮助你。
皈依三宝要守戒   ◎宣公上人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开示于马来西亚吉隆坡首都佛教大厦    今天你们各位都正式皈依三宝和皈依戒,本来在佛教里,一般只皈依三宝没有皈依戒。因为佛入涅盘,一切众生都应该以戒为师,所以现在给你们说皈依的时候,顺便也要皈依戒。什么叫「戒」呢?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佛教徒很多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入主出奴,入附出污。」那么有的时候就跑各处打游击去,今天信了一贯道,明天又信了二贯道,后天又信了三贯道,大后天又信了四贯道,再后天信了五贯道,信来信去,可是不知道自己就跑到地狱去了!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宗旨,各处打游击,各处想要找便宜,结果你喜新好异,又是学什么密宗,又是学什么鬼鬼祟祟见不得天的这种道,所以就跑到饿鬼趣里头做饿鬼,跑到地狱里受苦,跑到畜生里去遭报应,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很可怜的事情。    我们今天皈依三宝,第一个是皈依佛。「皈依佛竟,宁舍生命」,我把我这个身体和生命都可以舍弃了,可是我不能再去皈依这个天魔外道,自在天魔。自在就是所谓快乐,就是所谓天国、地国这些个,你也没有去过,他就用这么一个名称,把你诱惑得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啊,    入马腹,出驴胎,阎王殿前几度回,    始从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    这六道轮回很危险的,你各处打游击,打来打去就打到那个傍生里去了。所以宁舍生命,也不再皈依这个自在天魔。    
天魔外道他就说他的怎么好、怎么好、怎么好,尽是自我夸张,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说我自己又是什么什么,我自己又是怎么怎么好;你信我这个道,又怎么能即身成佛,又能立刻开悟,你不用修行,也不用持戒、也不用断荤,也不用离开女人,也不用离开男人,就可以修行了,就可以成佛了!又修什么双身法呀,这个法、那个法的,把你就弄胡涂了,说:「哦!这个这么好啊!」所以也就往那个地方跑了,跑来跑去就跑错路,就不容易回来了。    所以不能贪便宜、不能贪自在、不能贪快乐、不能贪享受。皈依三宝,要「守本份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不要投机取巧、谄媚,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不可以皈依自在天魔。皈依如来至真等正觉,皈依佛大智能者,这是我所应该尊重、所应该恭敬的世尊、佛。    这皈依法呢,也是宁舍生命。我们皈依法竟了,把我们这个生命舍了也可以,可是我们不再去皈依外道典籍。外道典籍就是外道所流通的书籍之类的,它的经典、它的书、它的学说,这不皈依它,也就是不看它的;你连看都不看它,那何况能皈依呢?所以不能看外道的书。你皈依正法就不能看邪法的书,那外道的书都属于邪法。    所以各位要知道,不要皈依三宝之后,还糊里胡涂的,见着个土地公也叩个头,见着这个牛粪也叩个头,见着这个狗粪也叩个头,真是可怜了!所以你不能去看那些外道的书,凡是外道的书都不可以看的。    这皈依僧呢,是要皈依十方贤圣僧,不要皈依邪众。所谓邪众,就是这一些个旁门外道;你若皈依它,你也跟着它堕地狱的,所以不可以皈依。你要皈依什么样子的僧呢?皈依清净福田僧。为什么要皈依僧呢?因为法赖僧传,你皈依僧了,才能明白佛法;明白佛法,才能成佛。    所以你皈依僧,不要皈依邪知邪见那些个邪魔外道,又听他说他有什么好,又说他眼睛会放光、鼻子会说话、耳朵会吃饭,这简直地都是妖魔鬼怪才这样子嘛!一个人为什么眼睛要放光?为什么鼻子会说话?为什么耳朵会吃饭?你想这不是个妖魔鬼怪是什么?实际上他也不会,不过他要这么欺世骗人,就这么样讲。所以你们各位皈依三宝了,要有正知正见,不要还有邪知邪见。    皈依僧,什么叫清净福田僧呢?清净就是没有染污法。什么叫没有染污法?他就是教你怎么样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谁若能持银钱戒,那是真正的清净福田僧。就是他身边有钱,他也不要钱,他也不知道这个钱是怎么样好?所以你若给他一点钱,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这个就是有问题了!那么他若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供养他,他也是这样子;你不供养他,他还是这么样子,他对人不会见着有钱的人就谄媚,见着没有钱的人就看不起,这就叫清净福田僧。你们要认识清楚,不认识清楚这一点,那么你们始终是迷的。    然后要皈依戒,皈依戒就是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你心里也不可以起恶念。    有人说:「那我心里常常起恶念,怎么办?」    起恶念,你慢慢把它减少了,不要随着它,不要这个念头来了,说:「哦!我要杀个人。」「好,你快去杀去!」这就随着那个恶念转了。这个心里想:「哦!他有一个钻石,值多少钱,这是很稀有的宝贝,我想法子把它偷来。」这都是恶念。    总而言之,心里不起这个邪念、也不打男人的妄想、也不打女人的妄想,男女都不互相打妄想了,这就是正念。互相在心里打妄想,这都是恶念,都是邪念,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还是方才那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能这个样子,这就是皈依戒了。    皈依戒,你久而久之,积功累德,就开大智能,真正得到圆满智能、圆满福报,那就是证得佛果,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然后你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这是我们人皈依三宝一个最初的条件,我们应该要知道。不要皈依了之后,还在佛教里造罪,这儿钻、那儿钻地找机会,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是大错而特错!那么现在我讲的话你们都懂吗?(众人答:懂!)    要本照这四弘誓愿去做。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度了众生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度众生,我们有没有度了自己?怎么叫度自己?我们皈依佛了,是不是做一个真正的好佛教徒?是不是在佛教里头,指佛穿衣,赖佛吃饭?是不是藉道骗财?是不是在佛教里头混混骗骗的?我们若是这样子,不单不能度众生,而且将来自己也会跑到地狱去,这是第一点我们要知道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来影响众生发菩提心,我们也不怕少,就度一个众生,以后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由少而多,那么这样去度众生。    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我的烦恼、我的臭脾气、我的牛脾气、我的狗脾气、我的猫脾气,有没有断?我是个人性,还是个畜生性?我是懂人性?是不懂人性?我这个烦恼愿不愿意断?我若不愿意断,那么我对四弘誓愿,就没有做到圆满。所以首先要断烦恼、去无明;你能断完烦恼,去无明,那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所以不要有脾气。    法门无量誓愿学,我学了没学?我是不是天天看黄色的小说呀?我是不是尽看那一些个谈情说爱的小说呀?我是不是尽看那一些引人想入非非的小说啊?我是不是没有研究经典啊?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是不是把宝贵的光阴,都用在那个没有意义的时间上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这个法门,学法门之后,我们为什么呢?我们就要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道无上誓愿成,我成了没有呢?我没成!没成,我想不想成呢?我想要成,就要发大菩提心,勇猛精进,有进无退。这个样子,我们才能以四弘誓愿的这个力量,来支持我们的行为,到无上的正等正觉,佛果菩提。你如果不这样做,那就是自甘堕落,虽然皈依三宝,可是你没有真正知道三宝是怎么回事。
皈依不是凑热闹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七日开示于纽约上州罗彻斯特    皈依过的,就不要再皈依了,为什么呢?    一、避免佛教中为了争皈依弟子,搞得是是非非,人人为争利益,生大仇恨,水火不兼容。    二、皈依的若都是旧人,佛教就没有新血。佛教徒走串各道场,人人都成了游击队,不像是佛弟子了。    三、我自己道德不够,只能勉强接引那些尚未皈依过三宝的初学者。但如果是求皈依者他自己原来的师父同意,或者自己师父已经故去,或失踪,或还俗,这还可以。    各位要做真的佛教徒,不要胡涂学佛,你皈依那么多师父,结果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真信的,这有什么意思呢?要有择法眼,不要盲从瞎练。佛教徒不应找便宜,要多吃亏,不要尽为自己。世界的人都是为自己,所以世界才越来越坏,大家你死我活地互相争斗,无非是为了这个利。    我什么都不懂,只懂吃亏。因此我不接受任何的私人供养,你供养道场,供养公家,那可以。我替大家找饭吃,不是为我个人。若单单我自己一个人,那我饿死都可以的。所以我说: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这是上联。记得刚买万佛城时,人人看到这么大的地方,怕我向他们化缘,结果都吓跑了。即使如此,我也从没对人告过艰难,我做事不求代价,也绝不求人,只是自己埋头苦干。    下联说的是: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这是说不顾生命地拼了命,流血汗、不休息地要来做为佛教的事。造命之学就是说的:    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正命为僧事,这是说的出家人要严守佛制,例如搭衣是出家人的标志,不搭衣就等于还俗一样的。又有日中一食,也是佛制。节饮食驱遣鬼尸(人身有三尸神,吃多了,三尸神就作怪。)欲心轻,欲心轻才容易修道,所以不要吃营养的东西。在万佛圣城我们的制度是如此,虽然做得还很不圆满,但希望人人能努力,向好的来做。
赶着路程向佛道   ◎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廿八日开示于法界圣城    你们各位今天是善根发现、菩提芽生的一个日子。皈依三宝,这叫睁眼投胎,不要走错了路。怎么叫睁眼投胎呢?就是你睁着眼睛再去重新地做人,必须要找对了门径,必须要认清楚我为什么要皈依?我为什么要皈依三宝?这是一个紧要的关头。    你不要人家皈依三宝,我也皈依三宝;人家拜佛,我也拜佛,究竟皈依三宝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    「拜佛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    那么很多的不知道来皈依,这未免是盲修瞎练,盲从了。你必须要睁着眼睛,认清楚了这个道路,向前去勇猛直进,不可以后退。    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怎么样叫末法呢?末法时候就没有佛法了,法已经到这个末梢上了,将要灭亡了,所以这法在秋天了,秋天就日暮穷途,没有什么希望了。可是我们就在这个时候,才要向前勇猛精进,赶这个路程,好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这是皈依三宝大略的一个意思。    今天皈依三宝有很多善根很深厚的人,有的是菩萨化身来皈依的,有的是天龙八部化身来皈依的,有的又是人来皈依的,又有一些个鬼神也都来皈依。所以可以说在法界圣城这第一次皈依的仪式、皈依的法会是很隆重的,这个护法、天龙八部都遍布虚空,来拥护这个道场。你们各位,谁的心里头所想象的和你们将来的志愿,护法善神都是洞鉴无遗,你们各位要好自为之。    我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愿力,就是你们皈依我的和没皈依我的人,他信佛的人、信其它宗教的人,要是他不成佛的话,我是等着他。    你们各位都应该努力向前,勇猛精进,不要懒惰,不要躲懒偷安,好逸恶劳,要改恶向善,改过自新,向这个菩提路上勇猛精进,不要令我等着你们时间太久了。等着时间太久,或者我也就没有那么多气力了,所以你们各位啊!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受完在家菩萨戒)是什么意思
请问网络皈依跟寺庙皈依效果一样吗,就是佛学网的网上皈依。。
我口业重 心不定 没敢正视皈依 随信佛 学佛 怕玷污三宝真是 忏悔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三宝弟子 皈依三宝以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三宝弟子呢?兹有下列诸事,应当注意:第一、要正信三宝: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首先要对三宝深信不疑,如太虚大师说:皈命者,举现报之形寿资具,尽投于佛法僧海中,不复执我、我所,从此唯佛法僧为所依之主,为所归之处,绝不因形寿资具之迁,退转于佛法僧之信仰。换言之,身可灭,世界可坏,对佛法僧之信仰终不摇夺。盖佛法僧如海,现报之身如沤,沤有存亡,海无得失,能如是皈命佛法僧,于佛教方成正信。所谓正信,因为我们深信三宝是真真实实的,是清净有德的,是有能力解救我人的。皈依者的四不坏信即:1、对三宝信心不改变。2、对皈戒信守不毁犯。3、对三法印信奉不怀疑。4、对道场信念不动摇。第二、要正见人生:正见是人生入道的要门,《成佛之道》说:做一个三宝弟子,要:1、正见人生有善有恶。2、正见人生有业有报。3、正见人生有圣贤和凡夫。4、正见人生有前生和来世。第三、要正语说话:所谓正语就是善良的口业,也就是十善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的口中藏有一把利斧,说话不当,不但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身为佛教徒,不但不应该恶口伤人,更应该积极的布施爱语、柔软语、给人欢喜,如此必结善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以正语是成佛的一大因缘。第四、要正命生活:正命就是指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譬如开设赌场、酒家、贩卖杀生用的钓鱼具、猎枪等商店及屠宰场等行业,都不是正命。还有看相算命、计较生辰八字都不应该,甚至扶乩都不应作。而正当的经济生活,是除日常生活所需外,还要挪出一部分钱用于布施,一者为自己多种些福德,同时也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在《杂阿含经》里就有一首偈语说:“一份自食用,二份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抚于贫乏。”在《涅槃经》中,对财富的处理办法则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四分之一用以供养父母妻子,四分之一用以补助仆佣属下,四分之一用以施给亲属朋友,四分之一用以奉事三宝沙门。因此,佛教徒对金钱要有一套正当的处理方法,若能如经上所说,适量的用来供养布施,护持佛教事业,不但成为兴隆佛教的净财,同时也为自己广植福德因缘。但是净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条件下,才算合法。最后我要告诉皈依三宝者:“一切佛法,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因此,皈依三宝后,要时常回到常住道场,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若能常念三宝,自然福慧无量。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者为僧伽,非为某法师。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为我师也,不管贤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不可贡高我慢,更不可妄自分别谁贤谁愚,这是皈依者首先应注意的。其次,一般信佛学佛的人,经常只有一皈,而没有三皈,如信佛而不闻法敬僧,或闻法而不礼佛敬僧,或敬僧而不礼佛闻法,甚或把佛当神明看待,只是一味求升官发财,求福求寿,这些都算不得是正信的佛教徒,真正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应当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以增长智慧;礼佛敬僧,以培植福慧功德。皈依三宝的人有下列问题不能不知:第一、皈依不是素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皈依三宝只是宣誓终身信奉三宝,誓愿不再改变信仰。第二、皈依三宝可以敬神,敬祖先,敬异教徒,但应知道尊敬不同于皈依,尊敬是礼貌,皈依则是将身心思想信仰完全投入三宝。第三、皈依三宝不是一时、一次、一皈,皈依是尽形寿的。瑜伽戒本云: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皈依是皈依佛法以外,更皈依僧伽大众,不是皈依个人。故知皈依后,要以佛法来规范身心,坚固信仰,变化气质,把过去的贪心化为喜舍,把瞋恨化为慈悲、把懒惰懈怠化为勇猛精进,把消极悲观化为积极乐观,并进而求受在家五戒、八关斋戒等,来提升自己的信仰层次,并植下趣向菩提的种子
详实,正知正见。受教了。
阿弥陀佛!谢谢师兄能把三皈依的内容完全诠释清楚,感激不尽。顶礼!已收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性皈依后要注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