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透脓平瘘散汤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下一篇:没有资料托里透脓汤结合西医化疗治疗骨关节结核疗效观察--《慢性病学杂志》2016年02期
托里透脓汤结合西医化疗治疗骨关节结核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托里透脓汤结合西医化疗治疗骨关节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湖南省胸科(结核病)医院年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3HRZE/9-12HRE方案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3HRZE/9-12HRE方案规范抗结核的基础上加用托里透脓汤治疗,1剂/d,1月为1疗程,服用3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24周、48周后症状体征评分、X线评分变化,记录患者基本痊愈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X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12周、24周、48周时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X线评分、血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中毒性休克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托里透脓汤结合西医化疗治疗骨关节结核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29.2【正文快照】:
骨关节结核是由于患者得了肺结核或肠结核后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原发病灶形成细菌栓子,经血液循环到达骨关节的血运丰富的部位,如骨干的干骺端、脊椎等部位,并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最终将正常的骨组织侵蚀破坏[1,2]。除了引起的倦怠、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不统血)
肖博雅&&女&&岁&&&力术场镇&&&&年月
患儿于月余前不明原因渐见双下肢皮疹,始深红色,渐转紫红,淡黑,消失,反复成批发生,在本地治疗未见好转,半月前去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输液、大剂量激素,无明显效果,出血点反复出现,血小板始终不升,精神差,食欲不振,出院来我处就诊。
查体:次&精神差,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皮肤见广泛的淡红色、紫色出血点及少许瘀班,心肺(—)肝脾不大,腹软,余(—)
血常规:万&&血小板万,尿常规:偶见蛋白,
中医四诊:神差,面苍白,全身广泛瘀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辨证:气血两虚,脾不统血
治则:健脾养胃,益气揶血
方药:归脾汤加味
处方:党参白术陈皮当归黄芪砂仁神曲仙合草木香紫草阿胶炒丹皮生地炙甘草生姜大枣克
2013年月日复诊:患儿服药后精神好转明显,食欲增加,未见新的出血点,皮肤颜色稍显红润,家长喜出望外,效不更方,原方再进三剂。
2014年月日三诊,病情明显好转,未再出现新出血点,患儿精神好,开始下地活动,食欲改善,血小板升至万,前方去生地,加黄精克,续服三剂。
效果:月余后,血小板升至万,皮疹消失,患者儿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嘱停药观察,未复发。例4
陈XX&&&&女&&&&&50岁,本院后勤工,因左鼻道鼻塞不通半年,1988年6月&&诊为巨大鼻息肉,同年在省人民医院行鼻息肉摘除术,住院半月余出院。回单位后术侧鼻孔一直流清稀脓性分泌物,时多时少,无法停药。多次前往该院复查,轮换给预头胞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口服,注射,静滴,局部清洁用药,持续近半年,症状时好时坏,迁延不愈。请我用中药治疗。鼻窥镜检:左侧鼻甲稍充血水肿,鼻道有少许清稀分泌物。余(—)。询问一般情况好,唯诉头晕、鼻部不适,无畏寒不适,食欲、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症属余毒蕴结,气血亏虚。
治法当,托里解毒,双补气血。
银花20克&&连翘15克&&&公英20克&&蚤休10克&&&丹皮10克&&&
当归12克&&&&&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赤芍药12克&&花粉15克&&&&&&甲珠6克&&&&&&蜂房10克&&&&&白芷12克&&&&甘草3克
&辛乙花10克&&&&&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每次60毫升,热饮,日三服。三剂
服一剂后,稀薄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三剂时从鼻孔中排出约指甲大小(约一公分)烂肉样组织,自感鼻塞,头晕明显好转。二诊去甲珠,银花改为15克&&连召10克,嘱再服三剂,遵嘱服药三剂,未再流液,全愈后未复发。
这几例病员,除陈XX病故外,其他均健在,有名有姓有地址,可以查证。也欢迎朋友指正。还有一些病案,因时间久远,未及时整理,待以后再发表。续一、
例5、玻璃体出血
文化烈&&&男&&&岁&&金石镇高井村社&&、、
主诉:进行性视物模糊月。
病史:患者月前在外地打工时无明显诱因感视物不清晰,自购眼药水滴用无效,渐加重,视物如雾蒙蒙状,服药仍无好转,转回本地,在绵阳某专科医院诊为“玻璃体出血”,在该院门诊治疗数次,仍无好转,而且进行性加重&,现几进失明,焦急万分,听病员介绍来我处治疗。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史,无高血压。
体格检查::意识清楚,心肺()腹软,肝脾不大,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无异常。
眼科情况:双眼外观正常,结膜不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手感眼压不高。眼底:眼底血管无压迹,玻璃体有陈旧性出血,混浊,视乳头清晰。裸眼视力仅
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中医四诊:神清语畅,眼外观无异,饮食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薄白苔,脉细。
中医辨证:综上所述,几乎无从辨治。考虑既属出血,当属血液外溢,离经之血,应为瘀血,瘀血当逐;另肝开窍于目,瘀血阻络,目失血养,自然视物不清。治疗当通瘀为本,养肝肾以明目。
处方:桃红四物汤加味。
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仁红花谷精草
蒙花菊花决明子充玉子青箱子蕤仁
二诊:略有好转,仍述视物如在雾中,前方加冬桑叶,虫壳克&&&&&&三剂
三诊:月日,仍视物不清,但已觉明亮一点,雾蒙状变淡一些。裸眼视力升至
分晰:活血化瘀已经余剂,虽有效果,但并不明显,近查资料,有认为视物如雾者,湿气重所致,治当除湿。斯说比类取像,似乎有理,姑且参照一试。
处理续服前方去虫壳加前仁泽泻茯苓
四诊:患者来诊甚喜,诉视物较清楚,眼睛觉明亮,查视力已达。我也欣喜,又添一治病之法,前辈之识,令人敬慕不已。效果显著,不易其方,原方加枸杞克,再服三剂。
六诊;患者复诊时非常高兴,自觉视物清晰,原来站在家门口,看不见公路上的景物,现已可清楚辨认界桩,准备外出打工。查裸眼视力,建议再服三剂配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例六、附睾炎
曾X贵& 男& 61岁&& 龙井2—5队&& 2015年4月3日初诊
病史:患者2月余前因肾结石在县某医院行取石术,置入猪尾巴尿管,月余后取管发生尿路感染伴发左侧附睾炎,发热,尿频急,尿痛,阴囊肿大,疼痛不适,在县某院住院20余天,天天点滴头孢类,新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 ,除体温降至正常,其余病情无好转,排尿困难,疼痛难忍,附睾肿硬,刺痛,难以入睡,白天行动不便,因不满意治疗效果,办出院后来我院诊治。
&&&&& 病后食欲尚可,大便略硬,因痛睡眠差。余无特殊病史。
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精神稍差,被动体位,扶入诊室。头颅五官(-)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运动正常,肌力好,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左侧阴囊皮肤略充血,明显肿大,约10X8公分,附睾约3X2公分,质硬,精索粗如拇指,肿硬,触痛敏感,肿胀睾丸无波动感,右侧睾丸、附睾正常。
出院检查:血常规:WBC:12X10-12方& 中性80%& 淋巴20%
&&&&&&&&&&&&&&&& 尿常规:正常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黄中部厚腻;脉细数无力。
辨证:正虚邪恋& 湿热毒蕴结
治则:清泄热毒 软坚散结 &扶正功邪
处方:托里透脓汤加减
银花15连翘15花粉15归尾12赤芍15丹皮10穿山甲5皂刺 12公英20白芷10
蚤休12夏枯草15昆布10海藻10生黄芪20川芎10生军3克
冷水浸泡2—3小时,大火煎煮开后,改文火煎熬30分钟,每次80—100毫升,一日三次服用。
另外:左氧氟沙星0.2X8片 每次1片 日2 次
外药:如意金黄散调醋、蜂蜜外敷
二诊:2015年4月5日,
患者高兴来诊,服药当晚即感疼痛好转,能安静入睡,自觉肿胀减轻,要求继续巩固疗效。效不更方,循方再进,上方续服两剂。
三诊:2015年4月9日
病情续有好转,疼痛显著减轻,睾丸肿胀减小一半,唯觉阴囊皮肤瘙痒不适,附睾硬无变化。瘙痒多系外药刺激所致,至于硬块当在病情控制后自然变软,不足为虑。舌苔厚腻已化为薄黄苔。乃去生军 , 皂刺减为10克,加蜂房10克续服二剂。另可煎熬陈艾& 花椒叶水洗净后再外敷药。
银花15连翘15花粉15归尾12赤芍15丹皮10穿山甲5皂刺 10公英20
白芷10蚤休12夏枯草15昆布10海藻10生黄芪20川芎10蜂房10克
四诊:2015年4月13日
其子来取药,述经清洗后阴囊皮肤已不再痒,肿胀续有减轻,基本不痛,精索肿胀也明显减轻。嘱续服前方三剂。
五诊:2015年4 月17日
患者前来复诊甚喜,自述病情基本缓解,精索已减小变软,睾丸也显著缩小,睾丸附睾 仍硬,嘱停用氧氟沙星,续服中药,加红花6克以活血养血。
银花12连翘12花粉15归尾12赤芍15丹皮10穿山甲5皂刺 12公英20白芷10
蚤休12夏枯草15昆布10海藻10生黄芪20红花6蜂房10
六诊:2015年4月20日
患者来院复诊,诉最后这剂中药后,阴囊肿痛基本控制,但诉胃脘灼痛,冒酸、打呃,因此已停服药,要求解决腹痛问题。查体未见明显体征。分析多系药物所致,嘱暂停服药,给予制酸,解痉处理。
七诊:4月23日,
现腹痛完全缓解,已不反酸,打呃,阴囊病变停药未见反复,精索也缩小变软,但附睾仍有硬结,。考虑病情基本控制,停药也未见反复,且已出现胃肠反应,嘱暂停药观察,如硬块变大,疼痛,速来检查,如无变化,可待月余后再定治疗方案,如2—3月不变软,可考虑来院行附睾切除。
后记:5月6日:因尿感复发来诊,自诉已停药一周,外用药停用三天,睾丸、附睾已缩小至正常,已基本变软。
&续二、医话现将几个自己亲眼目睹老师、同事治疗的案例,因没参与诊治与管理,只能以医话的方式录出,供大家参考。
1、心肌梗塞案赵XX& 男& 57岁 1975年4月,患者是我同学的父亲,当时我还是学员,随计划生育手术小分队在他们乡突击计划生育工作,患者早起6时许突感剑突下剧痛,初诊医生怀疑是“胆道蛔虫”,给了输液,解痉处理,至10时许患者疼痛难忍,端坐于床,呼吸迫促,大汗淋漓,衣衫尽湿,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唇发绀,血压偏低。同学闻信赶来,请经治医生组织会诊,当地乡医院多系中医,另一医生会诊后,认为应是“胸痹”,讨论后由他处方,我至今记得:红参15克附片12克干姜10全瓜蒌30克介白15元胡15克枳壳12甘草10克沉香10克。服药后当日下午2时许疼痛即开始缓解,呼吸平稳,出汗停止,面色转红润,唇发绀消失,四肢温暖,后经中药调理,一周后病情稳定,渐恢复工作。
&&& 当年条件所限,本例虽无心电、心肌酶谱、心血管造影,根据临床表现,心梗的诊断应无错误。(事后其女儿接至某医专附院做心电图证实有陈旧性心肌梗塞改变)这样严重的心肌梗塞,可能还有早期心原性休克,如此重证,放在今天,有几个基层医生敢接诊,治疗?就是转至三甲医院,也够西医们紧张、忙碌几天的。然而仅凭一剂中药,使如此重症转危为安,说明只要辨证准确,中药的疗效是确实可靠的。
2、麻疹合并肺炎、心力衰竭
阳XX 男& 1岁 金石乡一大队一队人,时间是1977年3月。患儿当年因流涕,皮疹、高热、咳嗽、气喘在某院诊为麻疹并发肺炎,经住院输液三天,患儿病情危重,抱来我院请一中医治疗,当时患儿精神极差,颜面、口唇重度发绀,眼眵多,全身满布淡红色皮疹,有的地方皮疹紫黑,呼吸急促、喉头痰鸣,全身发凉,肢端冷,气息奄奄,濒临死亡状。我当时是学员,所以跟着老师接诊,当时听诊满肺的细湿鸣伴哮鸣音,心率140次/分,心音危弱,(当时我还听不出舒张期奔马律)我认为应按肺炎合并心力衰抢救,但家属坚决不同意输液,而接诊老师也没有坚持,居然也同意用中药治疗!当时老师开了几味药,处方竟然是人参附片干姜麦冬五味子甘草。因我当时看书说麻疹是热毒,应清热解毒才是正确治法,而你用一派热药,岂不是火上浇油。但是人家已经处方,我也不敢多说。我想,完了!这娃娃死定了。谁知第二天,家属抱着病儿喜气洋洋来了。我去一看,不由大惊,病儿居然精神好转,面色红润,四肢温暖,呼吸平稳,双肺湿鸣显著减少,连痰鸣也听不见了,皮肤那些紫黑皮疹也变成了鲜红色,家属诉病儿要吃奶了,咳嗽、气喘都好转了。以后经宣肺清热,化痰止咳、滋阴,患儿完全康复。后来,那一家人也成了那个老师的铁杆病员。
本例如非我亲眼目睹,我也不会相信那么重的病情,几味中药能化险为夷。我也很感慨,这位医生当时在我院也是一般水平的中医,却轻易解决了上一级医院没治好的危急重症,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才能有这样的医学奇迹,放在今天,就是有这水平,敢这样治吗?
3、肺纤维化&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治痈疽妙方(方14首)
治痈疽妙方(方14首)
治痈疽妙方
?1回阳三建汤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歌诀】?回阳三建附参芪,归芎茯苓山茱萸,
二草陈香苍厚朴,红花独姜皂角根。
【组成】?附子3克,人参3克,黄芪3克,当归3克,川芎3克,茯苓3克,陈皮3克,山茱萸3克,木香1?5克,甘草1?5克,紫草1?5克,厚朴1?5克,苍术1?5克,红花1?5克,独活1?5克,煨姜3片,皂角树根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气助阳,托毒消痈。
【方解】?方用人参、黄芪、附子补气助阳,以扶正逐寒;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养血以通其脉;配以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独活、煨姜温燥寒湿以除阴凝之邪;山茱萸养肝阴;木香理气止痛;而妙在用一味皂角树根皮通络散结以消痛。综观全方,具有扶正托邪,转阴回阳之功。
【主治】?阴疽发背,症见初起不肿、不疼、不热、不红、后皮色紫黯、根脚平散、软陷无脓不腐、脉细身凉。可用于疮疽痈疡等化脓性感染合并全身性脓毒败血症等病症。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歌诀】?透脓散治毒成脓,服此能收速溃功,
归芪皂角穿山甲,川芎加入力更宏。
【组成】?黄芪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穿山甲(炒)3克,皂角刺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若加酒少许更妙。
【功效】?补气活血,托毒溃脓。
【方解】?疮疡痈疽的出脓,可使毒气随脓外泄;若痈疡虽已成脓,但由于气血不足,无力托毒排脓外出时,治当益气溃坚排脓。方中用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辅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消散通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加酒少许通经行瘀,以助药力。合而用之,以奏补托排脓之功,对于痈疮已成,因体虚不能速溃者,可以促其透脓速溃;对于不能托毒化脓者,也可促其化脓。
【主治】?痈疡脓已成脓,体虚不能自溃者。可用于多种化脓性疾病,以及慢性溃疡见疮口色白、经久不敛等病症。
【加减】?若见气虚软甚,可加党参、白术、甘草;热毒尚炽,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阳虚畏寒,加鹿角霜、肉桂。
【附记】?若疮疡脓未成熟者,治当消散为法,不宜过早服用本方。
【来源】?清·《外科证治全生集》
【歌诀】?代刀散治脓未溃,以药代刀效神奇,
黄芪甘草乳香配,皂角入剂脓速溃。
【组成】?皂角刺30克,黄芪(炒)30克,甘草15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以陈酒或温开水送服。或改用饮片水煎服。
【功效】?益气活血,托毒溃脓。
【方解】?方用黄芪益气托毒;皂角刺活血溃疡为主要作用;配以乳香,消肿定痛;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活血,托毒溃脓之功。
【主治】?疮疡脓毒已熟,尚未溃破而肿胀疼痛。可用于多种外科化脓性疾病等病症。
【加减】?一般可加用穿山甲、没药,以增加排脓、消肿、止痛之功。如见局部焮热,加金银花、连翘;肿痛较甚,加赤芍、丹皮;气血不足,加党参、白术、熟地、当归。
【附记】?疮疡已溃者忌用。
【来源】?明·李《医学入门》
【歌诀】?托里散中用参芪,白术当归熟地黄,
茯苓陈皮芍甘草,扶正托毒可生肌。
【组成】?人参6克,黄芪6克,白术4?5克,陈皮4?5克,当归4?5克,熟地黄4?5克,茯苓4?5克,芍药4?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益气血,托疮生肌。
【方解】?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熟地补血滋阴;陈皮理气,疏畅气机;合以黄芪升阳透发。俾气血充沛,疮疡未溃能透,已溃可敛,为体虚疮口日久不溃、不敛之良方。验之临床,其效甚佳。
【主治】?疮疡日久不溃或溃后日久不敛,兼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目眩晕等症。可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麻疹透发不畅或透后内陷等病症。
【加减】?临床应用时,黄芪用量可适当增加,人参可改用党参。如兼见畏寒肢冷,苔白溲清,加附子、肉桂;热毒尚炽,加金银花、连翘;麻疹透发不畅,加胡荽、西河柳。
【附记】?凡热毒疮疡,症见局部红肿焮热者,忌用。
5托里消毒散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歌诀】?托里消毒用四君,归芍芎芪与金银,
白芷桔梗皂角刺,扶正祛邪疮可痊。
【组成】?人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15克,茯苓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金银花15克,白芷5克,甘草5克,桔梗5克,皂角刺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解】?方中以四君子汤(参、苓、术、草)益气补中,“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面色泽身强矣”(汪昂)。用四物汤(归、芎、芍、地)去滋腻之熟地,养血活血,化瘀生新,正气充足,精血旺盛,则可托邪外出,此乃扶正之举;“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张元素),金银花消肿散毒,其功独圣,其效甚奇,为治疮之要药;桔梗、白芷、皂角刺止痛排脓,解毒祛邪。诸药配合,攻补兼施,是一首外科常用的验方。
【主治】?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同时出现身热绵绵,精神倦怠,面色少华,纳差腹胀,脉数无力等症。可用于一切疮疡体虚以及慢性肾炎(肾病型)、小儿迁延性肺炎、肺脓疡等病症。
【加减】?脾弱者,去白芷、倍人参。肺脓疡恢复期,加知母、北沙参。
6托里十补散
【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托里十补参芪芎,归桂白芷及防风,
甘桔厚朴酒调服,痈疡脉弱赖之充。
【组成】?人参6克,黄芪6克,当归6克,川芎3克,肉桂3克,白芷3克,防风3克,甘草3克,桔梗3克,厚朴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克,可渐加至18克,热酒调服。日服2次。
【功效】?补养气血,内托散毒。
【方解】?本方又名十宣散,用于痈疡体质虚弱者,能使疮毒得到迅速的消耗。方中人参、黄芪补气;当归、川芎和血;甘草解毒;桂心(即肉桂)温通血脉;白芷、桔梗排脓;厚朴燥湿消胀;防风疏散外邪。诸药合用,共奏补养气血,内托散毒之功。
【主治】?痈疮初起、疮毒重甚、形体羸瘦、脉弱无力。可用痈疮初起,毒重体虚等病症。
7托里透脓汤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
【歌诀】?托里透脓参术芪,白芷甘草及升麻,
青归山甲皂角刺,扶正托里透脓佳。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土炒),穿山甲(炙)3克,白芷3克,升麻1?5克,甘草节1?5克,青皮1?5克,当归6克,黄芪9克,皂角刺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酒半至1盅,分2次饮服。
【功效】?益气活血,托里透脓。
【方解】?方用人参、黄芪益气补托;当归活血;白术健脾;穿山甲、皂角刺、白芷溃疡排脓;升麻升提阳气;青皮理气;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益气外托与活血溃脓同用,共奏益气活血,托里透脓之功。
【主治】?气血亏损、痈疽将溃、紫陷无脓、根脚散大。可用于多种外科化脓性疾病以及产后缺乳、心悸等病症。
【加减】?临床应用,一般可加重黄芪、穿山甲、皂角刺剂量。如见局部疼痛较剧,加乳香、没药;气虚不足、面色萎黄,加熟地、枸杞子;阳虚畏寒、局部紫陷,加鹿角,肉桂。
【附记】?疮疡已溃者忌用。
8内补黄芪汤
【来源】?明·薛己《外科发挥》
【歌诀】?内补黄芪熟地黄,参麦苓草白芍药,
当归川芎与官桂,远志生姜大枣襄。
【组成】?黄芪3克,麦门冬3克,熟地黄3克,人参3克,茯苓3克,甘草0?6克,白芍药1?5克,川芎1?5克,官桂1?5克,远志1?5克,当归1?5克,生姜3片,大枣1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益气血,敛疮生肌。
【方解】?方用人参、黄芪、地黄、当归、白芍补益气血;配以麦冬养阴生津;茯苓、甘草、生姜、大枣渗湿和胃;官桂温阳,鼓舞气血;远志祛瘀消肿。合而用之,共奏补益气血,敛疮生肌之功。
【主治】?痈疽溃破、日久不敛、脓水清稀、肉芽不鲜、体虚乏力、脉细涩等症。可用于多种外科化脓性疮疡之溃疡等病症。
9托里温中汤
【来源】?《临床验方集》(孙彦和方)
【歌诀】?托里温中姜附羌,茴木丁沉共四香,
陈皮益智兼甘草,寒疡内陷呕泻良。
【组成】?干姜(炮)9克,羌活9克,附子(炮)12克,木香5克,茴香3克,丁香3克,沉香3克,陈皮3克,益智仁3克,炙甘草3克。加生姜5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温中祛寒,助阳托毒。
【方解】?疮毒内陷,且是一派虚寒征象,所以方用附子、干姜温里助阳,祛寒托毒;羌活疏表散寒,透利关节;炙甘草温补脾胃;胃寒而致胃失和降呕逆不能食,故用丁香、沉香、益智仁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疮毒内攻,聚为痞满,故用木香、陈皮、茴香散痞消满以解疮毒。诸药合用,既能使疮毒外透而消散,又可温中祛寒而止呕泻,是治疗寒性疮疡因内陷而致呕利泻利等证的有效良方。
【主治】?寒性疮疡、疮毒内陷,症见脓汁清稀、心下痞满、肠鸣腹痛、大便溏泻、食则呕逆、气短呃逆、时发昏愦等症。
10托里定痛汤
【来源】?清·顾世澄《疡医大全》
【歌诀】?托里定痛四物兼,乳香没药桂心添,
再加蜜炒罂粟壳,溃疡虚痛去如拈。
【组成】?熟地黄3克,当归3克,白芍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罂粟壳(蜜炙)3克,川芎5克,肉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血散瘀,内托止痛。
【方解】?方用四物与桂心,补血活血,托里充肌;乳香、没药透毒消肿而止痛;更用罂粟壳专止疼痛。故对痈疽溃后不敛,血虚疼痛者,有很好的内托止痛,促进愈合的功效。
【主治】?痈疽溃后,因体弱血虚疼痛者。
11黄芪解毒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黄芪解毒治痈肿,当归甘草金银花,
再加一味蒲公英,阳症痈疽疗效奇。
【组成】?黄芪10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30克,当归2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3次,煎取药液1000毫升,分3~4次口服。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解】?方用黄芪、当归益气活血;合以金银花、蒲公英、生甘草清热解毒,且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主治】?一切痈肿疮疡,以及无名肿毒等症(阳性和半阴半阳者)。
【加减】?若方中再加夏枯草30~50克,可提高疗效。
【附记】?临床观察,用本方治疗痈肿,疗效满意,治愈率达100%。
12连翘金贝煎
【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歌诀】?连翘金贝用公英,土贝红藤金银花,
再加一味夏枯草,清热消肿效堪夸。
【组成】?连翘15克,金银花9克,土贝母9克,蒲公英9克,夏枯草9克,红藤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方解】?方用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配以土贝母、夏枯草泻火散郁结;红藤祛风镇痛消炎,以加强消肿散结止痛之力,共奏清热解毒,消散痛肿之功。
【主治】?阳证疮疡痈肿及乳痈初起,焮赤肿痛,舌红脉数。可用于疮疡痈肿等外科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乳腺炎、毛囊周围炎、骼骨深部脓肿、男子乳房发育症等病症。
【加减】?若见壮热口渴,加鲜生地、天花粉、生石膏;小便短赤,加车前子、六一散;脓成者,加穿山甲、皂角刺。
13银花解毒汤
【来源】?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
【歌诀】?银花解毒治痈肿,犀角地丁夏枯草,
连翘川连赤茯苓,凉血再加牡丹皮。
【组成】?金银花、地丁草、犀角(以水牛角代,先煎)、赤茯苓、连翘、牡丹皮、川黄连、夏枯草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方解】?方用金银花、连翘、地丁草清热解毒;合以水牛角、牡丹皮清热凉血;川黄连、夏枯草泻火解郁结以消肿;赤茯苓利水以泄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功。
【主治】?热毒蕴络、痈疽、疔疮、红肿热痛、舌质红绛,甚则烦躁神昏。可用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痈疽、疔毒、多发性疖肿、乳腺炎、丹毒以及结膜炎、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牙周炎等病症。
【加减】?若见焮红较甚、舌质红绛,方中犀角换用水牛角,并加赤芍、大青叶;肿痛较甚,加乳香、没药、土贝母、七叶一枝花;兼有烦躁神昏,犀角换用水牛角,并加玳瑁;高热便秘,加大黄;乳痈肿痛,加蒲公英;疔毒肿痛,加野菊花;目赤肿痛,加黄菊花、谷精草;咽喉肿痛,加山豆根、板蓝根、射干;丹毒,加黄柏、生苡仁。
【附记】?在内服本方同时,若配合外敷如意金黄散,以加强消散的功效,效果尤佳。
14内疏黄连汤
【来源】?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歌诀】?内疏黄连用黄芩,栀子连翘薄荷宜,
当归白芍甘桔入,木香槟榔及大黄。
【组成】?黄连9克,黄芩9克,栀子9克,连翘9克,薄荷6克(后下),桔梗6克,甘草6克,当归9克,白芍9克,槟榔6克,木香6克,大黄6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方解】?方用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配以当归、白芍活血止痛;薄荷祛风散热;木香理气止痛;桔梗、甘草宣肺利咽,且甘草还有解毒,调和诸药;更佐以大黄、槟榔攻下通便泻火。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通便泻火,活血消肿之功。
【主治】?痈疽疮疡红肿焮痛、发热烦躁、大便秘涩、脉沉数有力。可用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痈疽疮疡)、乳腺炎、淋巴结炎以及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
【加减】?临床应用,尚可加用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如见局部红肿较甚、舌质红绛,加水牛角、赤芍、丹皮以清热凉血;方中大黄以利为度,如无便秘,可不用。
发表评论:
馆藏&10299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脓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