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枸杞治乙肝肝

名老中医田玉美治慢性乙肝经验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田玉美,男,湖北中医学院教授,湖北省著名中医,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将田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调脾胃,扶正气
田老认为,乙肝初发多是湿疫困脾,继及肝胆。故慢性乙肝病症除肝区疼痛外,每觉食少、神疲、腹胀、便溏等脾胃亏损之症。此时,注意调补脾胃,扶正驱邪,实是治疗乙肝重要环节。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陈皮、法半夏、木香各10克,砂仁6 克。
加减:脘腹痞满较重,木香加至15 克,加厚朴、枳实各10克;口淡乏味,不思饮食,若苔黄腻者,加藿香、佩兰、生麦芽各10克,若苔白腻者,加草果仁 15克,干姜1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二、舒肝胆,畅气血
田老指出,乙肝久病失治,往往肝胆失疏,气滞血瘀。故临床每见胁肋胀痛或钝痛,胸闷嗳气,心烦易怒,口苦,舌质瘀点、瘀斑等。因此,舒肝胆、行气活血、流畅气血,是治疗慢性乙肝义一重要环节。
处方:白芍15克,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
加减:肝区胀痛者,加元胡15克,佛手、川楝子各10克;钝痛或刺痛者,加丹参20克,当归15克,郁金lO克;舌红绛者,加白茅根、半枝莲各30克,红蚤休、败酱草各15克,丹皮1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三、补肝肾,滋阴血
乙肝久病每见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临床表现为肝区隐痛,喜轻轻揉按,双眼干涩,视物昏花,耳鸣头昏等症。此时,当滋阴补肾,养血柔肝。
处方:枸杞子、生地、当归、沙参各15克,麦冬、川楝子各10克。
加减:舌红而干者,加石斛、玉竹各15克;胁肋疼痛者,加白芍2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视力下降,视物昏花者,加桑椹子15克,菊花1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四、典型病例
王某,男,28岁。发现乙肝8年,因无不适,未行治疗。近年来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脘腹饱胀,恶心欲吐,口苦,尿黄,大便溏而不爽,渐趋明显。查血 HBsAg(+),HBeAg(+),抗一HBe(+), ALT128单位/升,STB28微摩尔/升。苔黄腻,脉弦细。拟健脾化湿退黄,疏肝理气止痛。方药:丹参20克,败酱草、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克,青皮、陈皮、法半夏、木香、佩兰、藿香、柴胡、元胡、枳实、鸡内金(研粉冲服)各lO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0剂后,自觉症状大减,除肝区隐痛,时呈刺痛,神疲乏力外,余无不适。复查 AIX20单位/升,STB3.4微摩尔/升。拟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健脾益气。处方:枳实、元胡、丹参、白芍、党参、黄芪、茯苓、败酱草、红蚤休、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陈皮、柴胡各10克,川芎 6克。上药日1剂,服60剂后,自觉无任何不适,复查乙肝全套阴性,随访2 年未复发。 梅瀚新
责任编辑:21nx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网上收集的几个民间治疗乙肝的偏方。据说很有效.
为了保持原味。
以下将原文转贴如下:1、乙肝奇方:茄根猪肉羹原文转载:是十大疑难杂症之一。医学界至今未找到一个彻底治疗的良方。一个奇特的因缘使这个良方被发现和传播.而且效果显著,以下为此方发现过程:大概在1990年,纽约的刘先生(是一个虔诚的佛乙肝的主要症状).
不幸被诊断为B型,他浑身无力。
无法工作,当时医生说此病无法治疗痊愈,只有慢慢静养。当时,刘先生很失望。(他一直都有抽烟喝酒)。其父得知其事后,怜惜其子.便召其回马来西亚静养。而后.
其父的一个农夫朋友。
得知此事.便慨然说:“没事!我治过好多了!”所以他便又去农田挖一些茄子(广东人叫矮瓜)的根。洗净切碎煎了给他做药吃!煎法如下:大概较干的200-300(湿的最多500)克茄子根.
水适量,煎二次。分二日饮用,每日饮一次,然后休息二日。
再煎一剂,如法饮用。如此二十剂后化验(约八十天后).
病情便可全部转变。为保险起见.
以后再零行饮用十剂左右!但千万注意,不能采用那些根部被杀虫剂污染过的。
治病不成,反为杀生!千万注意!千万注意!刘先生在马来西亚饮用二十剂以后验血.结果:B型已好。但抵抗力还差些!此后,他又返美。
约每一二个月饮用一次.
一年后,又到先前的诊所验血.
医生大吃一惊!叹为一生未见之奇迹!刘先生已经介绍此方给别人治愈了四位朋友!其父在马来西亚也介绍治愈多人,刘先生至今烟酒未断.
而B型则烟消云散!刘先生为利益别人曾登刊物介绍此方,真是功德无量!在一个因缘下,我认识了刘先生,并了解了此事的过程。他要求我帮助他介绍此方给别人。通过5.6年的交往.
我相信他的为人。信其为真,便拟文简述其经过,以冀利益有情,不负刘先生初衷,亦示我佛慈悲精神!亦望大众勉力推广.功德无量!是为推荐缘起!2、状元红:我一样有医乙肝大小三阳的药。那是很多医生治不好的病、不过我不知道他真正的药名、我就知道叫--状元红、、煲起来的水是红色的。3--5--7天才可以吃1次、1次3片、状元红3片、1元猪肉、1起熬补药一样熬、如果人真的太虚、可以加红参2片1起熬、加1点白冰糖和盐就可以了、刚刚开始隔3天吃1次、吃了7次就隔5天吃1次、又吃了7次又隔7天才吃1次。以后全是隔7天吃1次。我妈妈医了很多人、就1味药。可以讲100个人就可以医好85个人、为什么我妈妈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学金。不过我妈妈已经死了11年了。我不知道什么妄语、我知道个个人讲出来就希望可以帮忙别人、民间偏方可以参下的、网友讲偏方是给网友参下、不会去想害人的、加上信不信是网友的事、病人吃药几次就可以知道了、去看医生不一定可以治好、我现在讲1味药100个人可以医好85个人。我雨彩雄讲话有天和地的神佛为我做证明的。状元红是藤科类、藤是青的。根是红色的。在广西和海南的地方才有。别的地方就不知道。他是温性药、药店根本没有卖的。状元红根3片.
1元猪瘦肉、1起熬补药一样熬就可以了。
没有别的药了。真的。我为什么讲出来、我见论坛有的师兄不信1味的药。我才讲出来的。3、柚子皮:viewthread.php?tid=&extra=page=1我母亲在99。2000年左右,去我姥姥家的时候.由于吃饭没有当心.(当时我姥姥是乙肝,听听治乙肝的偏方。大三阳)也传染了乙肝,后来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也是乙肝大三阳(也就是3个+)。后来我还给我妈买了一种很贵的药。一个疗程是1500元。我们当时也不知道这种药有没有效果。就只先买了500元左右的。我妈心疼钱。
吃完了以后就没有让我再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然后就自己看药书,找到一个柚子熬水的方法.
对肝十分有好处,(具体可见本草纲目)。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吃柚子的时候把柚子皮剥下洗净(经楼下的朋友提醒和我妈确认.
要将外面的那层黄绿色的皮子削掉。
只用白色的那层厚皮。
具体见30楼)。
然后晾或炕干(便于存放。但是要注意经常翻动.
如果阴干的时候发霉了。
或炕干的时候焦了.
都是不可以吃的)。
以后就每天用1片或两片(或3片4片)熬水喝,多熬一会儿.
熬一大锅可以喝一天。就不要喝白开水了.只喝柚子皮水。我记得我妈当时弄了两个蛇皮袋。
(找到卖柚子的人.
重庆卖柚子的很多都帮人剥皮.5毛钱一斤买了超多)。然后也不去检查了,(因为每次检查都要抽好多血。其实对身体也不是很好的).
喝了两个多星期左右就开始放屁.大放特放。
(其实这是好的表现。中医讲究气滞血凝。
你的气活动了。
血气也就通顺了),两个月以后,感觉也没有怎么放屁了,就去医院检查.
已经好了。然后她又继续喝了两个多月.直到现在,要是生气啊什么的.就自己熬点喝。她把剩下的柚子皮给我姥姥了.
我姥姥也是这么喝好的。有一个可以分辨。
健康的人喝就不怎么放屁,我当时跟着喝。看着秘方:大蒜让我的 乙肝大三阳偏方乙肝。说是预防一下乙肝。
也没有怎么放屁。但是生病的人就特别明显。屁放得越多效果越好。反馈信息:喝柚子皮水治好的我爸的乙肝(小三阳)我爸爸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将近十年了。每年的体检结果都是“小三阳”。去年的这个时候。看到西风碧树师兄发贴提到喝柚子皮水可以去除乙肝病毒.
于是就把熬制方法告诉了他。不过他感觉用锅煮太费事了,就只是天天用开水直接泡干柚子皮喝。我爸爸平时也比较喜欢喝水,就在单位把这柚子皮水当茶水喝了(每天都喝很多)。大约从去年11月份喝到了今年的1月份,一共大约三个月左右。之后我们这里(北方)柚子不太好买了,就不喝了。
也没去检查。一直到今年11月.单位组织检查身体才发现乙肝病毒已经没有了.
只剩下2项抗体.
医生说这种结果说明以前得过乙肝,现在病毒已经被清除.
基本算康复了。在此对西风碧树师兄表示万分的感谢!:)viewthread.php?tid=extra=page=1对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应当以补脾、益肾、涵肝、活血、抗病毒为主。余常用自拟乙肝丸加减治疗。方剂组成:黑蚂蚁300克、黄芪200克、丹参100克、三七150克、芦荟100克、柴胡100克、珍珠草150克、白花蛇舌草200克。方解:方中黑蚂蚁色黑入肾,乙肝大三阳偏方。味酸入肝.
具有很强的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南京吴志成先生首先运用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发现黑蚂蚁对乙型肝炎亦有良效,故以之为君;黄芪益气补脾.乃遵仲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旨,故以之为臣;丹参、三七活血化瘀而不伤正;芦荟可滋养肝细胞;柴胡以舒肝;蛇舌草、珍珠草以解乙肝病毒,对无证可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用之多效。
一般初感者服药之后3--6个月即可转阴。对有证可辨及检出有肝功异常者,亦以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医案精选:1、)友人陈祖腊之女,18岁.2003年秋,高考时被武汉大学录取.
因体检时有乙肝“大三阳”。
被校方劝其休学治疗,大医院均以“此病无特殊疗法”为由,将其拒之门外。
只好到当地医院门诊和自购药物治疗,经治一年。
无任何改变,2004年5月初,来我处门诊。
根据检验报告单提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均为阳性.
肝功能正常。无自觉不适症状。
饮食、起居如常.面色红润。
舌质、舌苔、脉象亦无反常发现,拟用扶正、解毒、活血、疏肝之法,用乙肝丸予服。黑蚂蚁500克、黄芪300克、芦荟100克、三七、丹参、柴胡各100克、珍珠草、白花蛇舌草各150克.
研末蜜制为丸(每丸重10克)。
一日三次,一次一丸。一料服完。
三个月后复查,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说明效果明显,继而按照原方再配制一料服用。
半年后复查.
表面抗体转阳。告以全愈。2、)李XX男21岁在深圳打工三年.
体检时发现患有乙肝“大三阳”.被工厂辞退。在深圳治疗九个多月.
花去近万元药费.病情仍未得到控制,只好回家医治。2004年3月初。患者持检验报告单前来求治。检验报告提示:患者乙肝三项抗原均为阳性,但身体并未有不适的感觉。诊其舌、脉,亦无异常,唯食后腹胀。便拟乙肝丸加减予服:黑蚂蚁400克、黄芪250克、芦荟100克、三七、丹参、建曲、砂仁、柴胡各100克、珍珠草、白花蛇舌草各150克、木香50克。研末蜜制为丸(每丸重10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服完一料之后己有三月.e经检验所示:抗原、核心抗原转阴;e变为表面抗原、杭原、核心抗原阳性.食后服胀消失。继而复制一料.
其处方为:黑蚂蚁500克、黄芪300克、芦荟100克、三七、丹参、柴胡各100克、珍珠草、白花蛇舌草各150克。研末蜜制为丸(每丸重10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半年之后复查,表面抗体、核心抗体转阳,告以全愈。3、)张XX男32岁2003年5月初。因胁痛、目黄、面色晦暗已有四乙肝病毒携带者症状来就诊。此时已经进入初夏.气候较炎热.可患者却身裹棉衣.手足冰凉.诊其脉弦细而无力.舌暗无苔。检验报告所示:乙肝三项中的抗原均为阳性,血清胆红素升高.
转安酶375,B超提示有脂肪肝。根据证情属中医的“阴黄”症。拟用茵陈姜附汤加减:茵陈10克白术12克附子9克干姜6克肉桂5克垂盆草10克决明子12克山查12克黑蚂蚁20克芦荟10克甘草5克鲜荷叶半张水煎、一日一剂。连服15剂另用:芒硝150克枯矾150克生麦芽300克共研为末。一日二次,分早晚两次用米汤送服5克。5月20日。半月之后复诊。血清胆红素、转胺酶稍有下降。
效不更方。仍按前方服药。6月5日三诊。黄疸已退。已不再畏寒.
拟用乙肝丸加味:黑蚂蚁500克、黄芪400克、丹参200克、三七300克、芦荟200克、柴胡200克、珍珠草300克、白花蛇舌草400克垂盆草200克北五味200克决明子200克干荷叶200克。炼蜜为丸。一日三次。每次一丸(10克)温开水送下。2004元月10日复诊。乙肝三项所示为“小三阳”.
脂肪肝己愈,肝功能已正常。拟用乙肝丸:发表论文代治乙肝的偏方文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_百度百科
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
《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是199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坤山。
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内容介绍
本书收集治疗乙型肝炎秘方、验方、经效良方1500余首,其中
有全国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及董建华、潘澄濂、路志正、颜德馨、时
振声、关茂会、汪承柏等几十位专家教授名医名方百余首,世界优
秀成果奖、金杯奖、国际最新杰出成果奖、国家科技成果奖处方及
专利处方近百首,并涉及治疗近40种乙肝并发症。该书反映我国用
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可适用于其他病毒性肝炎(甲、
丙、丁、戊型肝炎)的治疗,是临床及乙肝专科医生、科研人员、医
学生的良师益友。
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作品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无症状乙肝病  毒携带者  第一节 小儿无症状乙  肝病毒携带者  用方  方1:芪酱汤  第二节 无症状乙肝病  毒携带者专用万  方1:乙肝转阴汤  方2:乙肝降滴汤  方3:乙肝康胶囊  方4:二马黄芪汤  方5:马兰茵陈汤  方6:三生蛇虎汤  方7:山豆根片  方8:王氏清肝解毒饮  方9:太乙煎  方10:术苓蓝盆汤  方11:归贞参术汤  方12:白茅根煎剂  方13:地木料豆汤  方14:芍茜蚤莲汤  方15:回生元胶囊  方16:自拟乙肝汤  方17:自拟转阴方  方18:自制乙肝丸  方19:抗乙肝汤  方20:抗HBV冲剂  方21:抗澳汤  方22:扶正解毒汤  方23:抑澳汤  方24:肝炎贴膏  方25:补中益气汤  方26:补虚祛湿汤  方27:转阴汤  方28:枝莲柴胡汤  方29:虎忍雪合剂  方30:虎翘贯众汤  方31:泽兰茵虎汤  方32:参芪汤  方33:贯桑合剂  方34:茵茜舌草茶  方35:复方虎杖汤  方36:柴胡乙肝汤  方37:健温祛湿汤  方38:益肝灵合剂  方39:益肾健脾汤  方40:益肾清毒汤  方41:通补奇经汤  方42:黄芪注射液  方43:黄芪建中清化汤  方44:曾氏灭澳汤  方45:解毒化瘀健脾汤  方46:蟾驹胶囊  第三节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辨证用方  方1:强效肝宝1号  方2:多效肝宝3号  方3:灵肝排毒1号  方4:灵肝排毒2号  方5:灵肝排毒3号  方6:五贯汤  方7:养肝排毒汤  方8:抗澳清化汤  方9:抗澳解毒汤  方10:抗澳扶正汤  方11:抗澳化瘀汤  方12:抗澳退黄汤  方13:莲贯茵栀汤  方14:归芍山药汤  方15:沙杞虎茵汤  方16:白术仙灵汤  方17:参苓河车汤  方18:归芍河车汤  方19:郁虎蔻术汤  方20:肝炎7号丸  第二章 乙型肝炎  第一节 小儿乙型肝炎  用方  方1:小儿乙肝糖浆  方2:生脉注射液  方3:刘氏益肝汤  方4:特制大黄片  方5:湿清血活方  方6:清肝经毒热  方7:补脾养肝阴  方8:五味子丸  方9:转阴散  方10:虎鸡蛇苓汤  方11:参背茵苓汤  方12:四白柴胡汤  方13:生地乌旱汤  第二节 乙型肝炎用方  方1:一贯煎  方2:一点红饮  方3:8868口服液  方4:919糖浆  方5:乙肝丸  方6:乙肝平  方7:乙肝外敷膏  方8:乙肝合剂  方9:乙肝汤  方10:乙肝饮  方11:乙肝表抗转阴冲剂  方12:乙肝转阴丸  方13:乙肝泰  方14:乙肝泰汤  方15:乙肝康宁丸  方16:乙肝散  方17:乙肝解毒饮  方18:乙肝解毒抗原冲剂  方19:乙型肝炎合剂  方20:二桑贯蚕汤  方21:三阳转阴煎  方22:三草愈肝汤  方23:山楂虎杖茶  方24:太子蛇草丸  方25:五草汤  方26:中药贴敷丸  方27:丹青饮  方28:丹黄健脾保肝汤  方29:丹参菊花汤  方30:云芝肝泰  方31:水飞蓟散  方32:玉仙蛇苓汤  方33:二芽糊  方34:灭澳汤  方35:四君益肝汤  方36:白兰黄胡根汤  方37:冬五花片  方38:冬虫丸  方39:加味六味地黄汤  方40:地马汤  方41:贞乌贯煎汤  方42:乔氏乙肝转阴汤  方43:舌草栀芽汤  方44:华蟾素注射液  方45:齐氏乙肝饮  方46:芪军七肖饮  方47:李氏温阳解毒汤  方48:抗乙肝冲剂  方49:抗原解毒汤  方50:杨氏慢肝汤  方51:肝炎汤  方52:肝特灵丸  方53:肝病冲剂  方54:肝痹汤  方55:何氏益肝丸  方56:余甘冲剂  方57:龟菟首乌汤  方58:运中方  方59:运脾益气汤  方60:沈氏乙肝Ⅱ号  方61:宋氏乙肝合剂  方62:补肝降酶汤  方63:张氏乙肝汤  方64:张氏肝炎Ⅱ号方  方65:陆氏乙肝合剂  方66:范氏复肝汤  方67:青蓝柴胡汤  方68:板蓝根汤  方69:板蓝赤芍汤  方70:罗氏乙肝散  方71:虎杖麦芽汤  方72:虎英花葵汤  方73:虎蛇汤  方74:金茵糖浆  方75:治疗乙肝汤  方76:葫丹散  方77:速效复肝灵  方78:草丹冲剂  方79:草果人中黄汤  方80:茵陈黄芪汤  方81:茵虎柴灵汤  方82:蚁皇口服液  方83:蚂蚁乙肝康  方84:蚂蚁乙肝宁  方85:复方乙肝宁胶囊  方86:复方贯众注射液  方87:复方绞股蓝合剂  方88:复肝康冲剂  方89:养阴活血汤  方90:柔肝清利汤  方91:柴芍蓝酱汤  方92:柴连大黄宁肝汤  方93:益气祛毒方  方94:益气清利汤  方95:益气舒化汤  方96:益中养肝汤  方97:益肝丸  方98:益肝冲剂  方99:桑柏汤  方100:黄氏乙肝煎  方101:蛇参虎溪汤  方102:清肝汤  方103:清肝解毒汤  方104:清热活血解毒汤  方105:清疏化健汤  方106:紫珠口服液  方107:温肾化气汤  方108:温肾清化汤  方109:犀泽汤  方110:疏健化解汤  方111:疏解清化汤  方112:强力肝得宁胶囊  方113:强天解毒汤  方114:蓝酱银香汤  方115:愈肝1号  方116:蔡氏乙肝煎  方117:碧云砂乙肝灵  方118:膈逐青贯汤  方119:庶虫芪汤  方120:青矾麝香粉  方121:三黄鳖甲汤  第三节 乙型肝炎分型用方  一、肝功能及乙肝血  清标志异常用方  方1:乙肝康煮散  方2:乙肝溲黄饮  方3:乙肝溲清饮  方4:乙肝煎  方5:赤虎汤  方6:茵陈柴胡汤  方7:复方木鸡冲剂  方8:柴虎舌豆汤  方9:健肝降酶汤  方10:理气化痰活血汤  方11:清化降浊汤  方12:疏肝降浊汤  方13:活血降浊汤  方14:养肝降浊汤  方15:健脾降浊汤  方16:补肾降浊汤  方17:疏健清解汤  二 乙肝分型用方  方1:清利方  方2:清肝经热毒  方3:清肝脾湿热  方4:愈肝汤  方5:肝毒清方  方6:毒血胶结汤  方7:化瘀清毒汤  方8:黄连阿胶汤加味  方9:清肝经郁热  方10:桂枝加附子汤  方11:化痰祛瘀汤  方12:健脾荣肝汤  方13:清宫汤加减  方14:落生拘杞蛋  方15:落生藿香蛋  方16:滋阴凉血解毒方  方17:归参贞葵汤  方18:芪橘葛栀汤  方19:益脾解毒化瘀方  方20:化瘀理气汤  方21:甘麦贯煎汤  方22:郁香四逆散  方23:柴芍下瘀汤  方24:黄芪建中汤加味  方25:理肾汤  第四节 乙型肝炎辨证用方  方1:化湿清肝汤  方2:二保解毒汤  方3:清肝固本汤  方4:护肝消?汤  方5:温阳化瘀汤  方6:十三太保汤  方7:和中清解益肾Ⅰ方  方8:和中清解益肾Ⅱ方  方9:慢肝1号方  方10:益气健脾方  方11:慢肝2号方  方12:茵陈蒿汤  方13:三草汤  方14:清开灵1号  方15:慢肝3号方  方16:活血化瘀片  方17:肝炎冲剂  方18:复方软坚煎剂  方19:强肝软坚汤  方20:免疫激发汤  方21:阴转先兆汤  方22:阴转降酶汤  方23:清热利湿败毒汤  方24:虎蜂二草丸  方25:茵陈败毒汤  方21:化湿泻浊醒脑汤  方22:清利化痰开窍方  方23:牛角解毒汤  方24:除湿醒脑汤  方25:涤痰醒脑汤  方26:涤痰汤加减  方27:桃承醒脑汤  方28:参麦醒神汤  方29:营血濡脑汤  方30:回阳固脱汤  方31:桂枝加大黄汤加味  方32:通腑解毒清窍汤  方33:解毒凉血清窍汤  方34:渗利水毒清窍汤  方35:化痰开窍醒神汤  方36:补脾益神固脱汤  方37:育阴潜阳方  第六章 针灸用方  针灸用方(15首)  附录:一、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二、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三、血清乙肝三系标志临床意义及免疫发病机理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15:48:45]
企业信用信息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为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目前关于乙肝的发病,已成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肝脏病学》的论述介绍(孙宏训著,1990年7月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及多种医卫报刊报道,我国现症病人已达1800多万人,每年死于乙肝及相关疾病的超过30万人,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接近两亿人;世界不少发达国家还远远超过中国的乙肝发病率及表面抗原携带人数。因此,如何尽快研制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治愈乙肝,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当前已采用的乙肝治疗药物来看,有抗病毒类药物的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阿糖腺苷、单磷阿糖腺苷、无环鸟苷、转移因子、右旋儿茶素、胸腺素、左旋咪唑、黄芪注射液、支芝肝泰、香云片、辅酶Q10、灵杆菌素;有免疫抑制剂类的强的松、注的松龙、地塞米松、琥珀酰氢化可的松、硫唑嘌呤;有乙肝疫苗加楮苓多糖注射液;还有临床新应用的天澳灵、甘草甜素片、乙肝宁等等,这些中、西药剂据《肝脏病学》(孙宏训著1990年7月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乙肝患者必读》(应天明著1994年10月海天出版社出版)及丁劲行、张定凤、熊开钧等治乙肝专家与数十家医院临床应用,总的评价是虽然对乙肝治疗有某些临床效果,但普遍存在治愈率低,对HBsAB·HBeAB及HBcAb转阴率较低或不持久,有的还存在疗程长、造价高、副作用大的弊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药物来源广泛、容易加工配制成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15味中草药干品组伍加工为中成药剂;15味中草药干品为虎杖、忍冬藤、茅根、赤芍、当归、菌陈、板兰根、郁金、田三七、半枝莲、败酱草、黄岑、白花蛇舌草、生地、丹参组伍。其组伍比例按重量百分比为虎杖2~20%、忍冬藤2~20%、茅根2~20%、赤芍1~11%、当归2~20%、菌陈2~20%、板兰根2~20%、郁金1~11%、田三七1~11%、半枝莲2~20%、败酱草2~20%、黄芩2~11%、白花蛇舌草2~20%、生地2~20%、丹参2~20%;加工成治乙肝的水泛丸、蜜丸、冲剂、安瓶口服液、散剂或胶囊等剂型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水泛丸、蜜丸、冲剂、安瓶口服液、散剂与胶囊剂型的具体加工配制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先将生地加水煎煮三次,再合液煎煮一次(每次煎1~3小时),过滤得生地汁,然后将其余组分碾粉过120号筛目一并与生地汁混合加水调制成丸,最后干燥、装袋(瓶)、密封而成本发明的水泛丸中成药。
——按重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一并将其碾粉并过120号筛目、混匀,然后按100克药粉加炼蜜30~50克及适量的水制成丸干燥,或按100克药粉加炼蜜70~150克制丸而成本发明的蜜丸。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真组分干品后,先将田三七碾粉过120号筛目,再与其余组分一并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0.5~3小时,然后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得浓缩液I,并加入为浓缩液等量70~98%的乙醇液使细药渣沉淀,取其上部清液浓缩后加入为浓缩液I1~2倍的水搅拌,再静置5~48小时,又取其上部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清膏,最后按清膏1份,加细碎蔗糖0.5~3份、糊精0.5~2.5份及70~98%的乙醇液适量制成颗粒,经干燥、分袋(瓶)包装而成本发明的冲剂。
——按重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先将田三七碾粉过120号筛目,再与其余组分一并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0.5~3小时,然后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冷却得浓缩液II,再加入为浓缩液II2倍70~98%的乙醇液,静置1~48小时后过滤,并将其滤液缩成稠膏状,最后加水稀释过滤,再加入为浓缩液II等量的单糖浆与3~4倍的水及适量防腐剂后搅拌,经灌装安瓶、熔封而成本发明的安瓶口服液。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一并将其组分碾粉经120号筛目过筛,其过筛后的粉末为本发明的散剂;将其散剂粉末填充于000-005号胶囊壳内,即成六种不同规格的本发明胶囊。
按重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本发明还可制成糖浆等剂型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制剂中由于大部分的中草药组分具有促进HBsAg阴转作用,如虎杖、败酱草、丹参、赤芍、半枝莲、黄芩、板兰根、生地、忍冬藤、白花蛇舌草等在抑制乙肝病毒过程中能降解HBV-DNA(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其赤芍、丹参及茅根又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清除免疫复合物积聚及其损害;其制剂中的丹参等组分还具有活血祛淤改善肝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肝细胞再生,促其纤维组织重吸收的作用;其组分中草药各地药材部门均有销售,来源非常广泛;加工配制成剂方法与步骤较为简单,无须特殊设备,因此,造价低廉,能较好地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从临床试用的276个病例(其中急性乙肝36例,慢性持续性乙肝124例,慢性活动性乙肝116例)经本发明冲剂一个疗程(三个月)左右口服治疗(每日三次,每次服含纯药9克)其治疗后的总评价为HBsAg阴转260例,占其病例的94.2%,HBeAg阴转263例,占其病例的95.3%,抗HBc阴转276例,占其病例的100%,抗HBs阳转208例,占其病例的75.4%,抗Be阳转257例,占其病例的93.1%;在慢性活动性乙肝116例中,HBsAg阴转96例,占其病例的82.8%,HBeAg阴转106例,占其病例的91.4%。所以本发明的各种制剂能为乙肝患者明显改善临床状况,具有较强的护肝、抗病毒作用,能控制乙肝向肝硬化方向发展;其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副作用,同时还可用于治疗其他肝炎病。这些优点都是目前治疗乙肝的其他中、西药物不可替代的。
以下将本发明予以具体描述五个实施例,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
1、取生地干品600克,用2000ml水分三次煎煮,再合液煎煮一次(每次煎2小时)过滤得生地汁;然后取虎杖、忍冬藤、茅根干品各600克,赤芍、当归、菌陈、板兰根、半枝莲、败酱草、黄芩、白花蛇舌草、丹参干品各60克,郁金、田三七干品各30克一并将其碾粉过120号筛目,再将过筛的药粉与生地汁混合并加水调制成丸;最后干燥、装瓶、密封,本发明组分总量为3000克的水泛丸中成药便制作而成。
给乙肝患服用,每日三次,每次服含其干品药量为9克左右。
2、取虎杖、忍冬藤、茅根、菌陈干品各600克,当归、板兰根、郁金、半枝莲、败酱草、黄芩、白花蛇舌草、生地、丹参干品各60克,赤芍、田三七干品各30克一并将其碾粉并过120号筛目后混匀;然后按100克药粉加炼蜜50克及开水适量制丸经干燥、包装,本发明组分总量为3000克的蜜丸便制作而成。
给乙肝患者服用,每日2~3次,每次服含其干品药量为6至9克。
3、取田三七干品60克碾粉过120号筛目,取虎杖忍冬藤、板兰根、白花蛇舌草干品各600克,茅根、当归、菌陈、半枝莲、败酱草、黄芩、生地、丹参干品各60克,赤芍、郁金干品各30克,将其一并与田三七筛粉分两次加水煎煮,每次煎1小时;然后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得浓缩液I,并加入为浓缩液I等量90%的乙醇液使细药渣沉淀,取其上部清液浓缩后加入为浓缩液I1.5倍的水进行搅拌,再静置24小时,又取其上部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的清膏;最后按清膏1份,加细碎蔗糖2份,糊精2份及80%的乙醇液适量制成颗粒,经干燥、分袋包装,本发明组分总量为3000克的冲剂便制作而成。
经乙肝患者服用,每日三次,每次服含其干品药量为9克左右。
4、取田三七干品60克碾粉过120号筛目,取虎杖、忍冬藤、半枝莲、败酱草干品各600克,茅根、当归、菌陈、板兰根、黄芩、白花蛇舌草、生地、丹参干品各60克,赤芍、郁金干品各30克,将其一并与田三七筛粉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3小时;然后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冷却,得浓缩液II,理加入为浓缩液II2倍98%的乙醇液,静置10小时后过滤,并将其滤液浓缩成稠膏状;最后加水稀释过滤,再加入为浓缩液II等量的单糖浆与3倍的水及适量防腐剂后进行搅拌,经灌装安瓶、熔封,本发明组分总量为3000克的安瓶口服液便制作而成。
给乙肝患者服用,每日三次,每次服含其药量9克左右的安瓶口服液。
5、取虎杖、忍冬藤、茅根、菌陈、板兰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地干品各806.4克,赤芍、当归、郁金、败酱草、黄芩、丹参干品各537.6克,田三七干品323.2克将其一并碾粉过120号筛目,即成本发明组分总量为10kg的散剂;如将其过筛的散剂药粉填充于000-005号胶囊壳内便成本发明六种胶囊规格其组分总量为10kg的胶囊。
给乙肝患者服用,每日三次,每次服其散剂3克或含散剂药粉3克的胶囊。“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工艺步骤見附图
1.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它由15味中草药干品组伍加工为中成药剂,其特征在于15味中草药干品为虎杖、忍冬藤、茅根、赤芍、当归、菌陈、板兰根、郁金、田三七、半枝莲、败酱草、黄岑、白花蛇舌草、生地、丹参组伍,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组分为虎杖2~20%、忍冬藤2~20%、茅根2~20%、赤芍1~11%、当归2~20%、菌陈2~20%、板兰根2~20%、郁金1~11%、田三七1~11%、半枝莲2~20%、败酱草2~20%、黄芩2~11%、白花蛇舌草2~20%、生地2~20%、丹参2~20%加工成治乙肝的中成药为水泛丸、蜜丸、冲剂、安瓶口服液、散剂或胶囊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治乙肝的中成药水泛丸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先将生地加水煎煮三次,再合液煎煮一次(每次煎1~3小时)过滤得生地汁,然后将其余组分碾粉过120号筛目一并与生地汁混合加水调制成丸,最后干燥、装袋(瓶)、密封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治乙肝的中成药蜜丸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一并将其碾粉并过120号筛目混匀,然后按100克药粉加炼蜜30~50克及适量水制成丸干燥或按100克药粉加炼蜜70~150克制丸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治乙肝的中成药冲剂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先将田三七碾粉过120号筛目,再与其余组分一并加水煎煮两次,每次0.5-3小时,然后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得浓缩液I,并加入为浓缩液I等量70-98%的乙醇液→使细药渣沉淀,取其上部清液浓缩后加入为浓缩液I1-2倍的水搅拦,再静置5-48小时,又取上部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清膏,最后按清膏1份,加细碎蔗糖0.5-3份,糊精0.5-2.5份及70-98%的乙醇液适量制成颗粒,经干燥分袋(瓶)包装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治乙肝的中成药安瓶口服液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先将田三七碾粉过120号筛目再与其余组分一并加水煎煮两次,每次0.5-3小时,然后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冷却得浓缩液II。再加入为浓缩液II 2倍70-98%的乙醇液,静置1-48小时后过滤,并将其滤液浓缩成稠膏状,最后加水稀释过滤,再加入为浓缩液II等量的单糖浆与3-4倍的水及适量防腐剂后搅拌,经灌装安瓶熔封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治乙肝的中成药散剂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一并将其组分碾粉经120号筛目过筛而成散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治乙肝的中成药胶囊的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其组分干品后,一并将其组分碾粉经120号筛目过筛而成散剂;再将其散剂粉未填充于000-005号胶囊壳内而成本发明六种不同规格的胶囊。
本发明为一种治乙肝的中草药制剂及其配制方法,它由虎杖、忍冬藤、茅根、赤芍、当归、茵陈、板蓝根、郁金、田三七、半枝莲、败酱草、黄芩、白花蛇舌草、生地、丹参的干品组伍,按重量百分比取量配制成水泛丸、蜜丸、冲剂、安瓿口服液、散剂或胶囊等中成药。其制剂具有较强的抗毒与护肝使用,治乙肝疗程短、疗效高,无副作用,使用方便,并可兼治其他肝炎;各组分来源广,配制无须特殊设备,步骤简单,造价低廉,能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
文档编号A61K9/08GK11827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郑先兵 申请人:郑先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鲜丹参怎么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