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哪里有把脉老中医把脉开药方

老中医免费为村民看病35年:头脑清醒就一直干
来源:重庆晨报
原标题:老中医免费为村民看病35年:头脑清醒就一直干
邓济良老医生在给前来看病的乡亲把脉。
邓济良展示这些年来所做的患者记录。
邓济良正在为患者针灸。
  他曾是医院院长,擅长中医,年均门诊量高达1万余人次;他退休后身体硬朗不服输,替人看病开方分文不收;他一干就是35年,上万患者受益。他是璧山区三合镇平安社区的89岁老中医邓济良,几乎每天都在平安社区给居民免费看病,他说要干到干不动的那天为止。
  老中医清晨五点半开门应诊
  清晨五点半,天才刚刚亮,在三合镇平安二路的一个门面房前,已经有好几个人在排队等待。
  哐当一声,卷帘门打开。一个老者露出头来,笑着和大家打了个招呼,只见第一个人就坐在了柜台前的凳子上。
  老者把右手放在那人的手腕腕关节处,凝神感受,随后拿出血压计,为那人测量血压,又询问了几句,才释然地笑了。随后,他忙着为那人开了一笺处方!
  “谢谢邓医生,谢谢邓医生!”那人拿着处方,转身离开。离开时,脸上一扫阴霾。
  老者就是邓济良,一位89岁的耄耋老人,也是一位老中医。而此刻,邓济良来不及喝上一口茶,又忙着问询后面排队病人的情况。
  “习惯了。”邓济良说,退休这些年来,尤其是夏天,都是这个时候开门,冬天会稍微晚一些。“让病人等起不好。”他忘记自己是一位耄耋老人,还好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并不明显,除了听力不是特别好外,老人依然口齿清楚,身体硬朗。
  在邓济良的心中,患者高于一切。他说,自己是一名医生,给人看病是他的职责,只要干得动,就要一直干下去。
  免费看病已35年上万人受益
  退休前,邓济良是三合镇卫生院的院长,1980年退休后,他接受医院的返聘,在医院留用到2011年。
  在返聘期间,邓济良总是挤出空余时间给人看病开处方。“大家找到我,说明信任我,我肯定要尽心。”邓济良说,在休息时间,给人看病开处方是不要钱的。
  周末的时候,邓济良常常背着医药箱行走在田间地里。只要一个电话,多远他都会赶去。
  2011年,邓济良和医院解除返聘关系,彻底闲了下来。但是为乡亲看了一辈子病的邓济良还是放不下心中的理想,于是在租住房里继续他的事业。
  因为面积有限,邓济良在房子最外间放置了一面柜台,上面放置了他的工具箱:血压计、病历记录~、针灸盒以及厚厚一摞的医学书籍和资料。在柜台后面,有一张木质沙发,旁边还有好几张凳子。这些,都是他为前来看病的乡亲准备的。
  每天,在平安二路的这一条街,在这间门面房里,邓济良要为10来个病人把脉问诊,坚持不收钱。遇上赶场天,更是雷打不动。把脉、问诊、开药方,邓济良心中自有一杆秤。
  有时,遇上肩颈腰腿疼痛的患者,邓济良会给患者施针。“手如握虎,形神合一。”邓济良做得娴熟,却一丝不苟。即便到现在,他的针灸年均仍高达7000余人次。
  “年纪大了,干不了其他的,给人看看病,自己心里也舒服。”邓济良说,自己给人看病,为的是不再有病痛,为的是自己的良心。这35年来,他免费看过的病人已经有上万人。
  2015年,前来看病的街坊四邻主动要求付两元的看诊费,邓济良执拗不过,只得收下。每次为病人扎针,邓济良只收取5元的成本费,“因为银针多为一次性用品,耗损极大。”邓济良说,他为乡亲看病是出于自己的心愿,不想靠这个赚钱。遇上困难家庭、五保户,邓济良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分文不收。
  邓济良,男,1927年11月生,初中文化,重庆璧山人,中共党员,1951年参加工作,曾任璧山区三合镇卫生院院长,1980年退休。现在家从事中医诊疗工作。
  人物 简介
  记录病情写满了几十个本子
  为了病人不再有病痛,邓济良在从医期间,详细记录着病人的病情和开出的处方。
  “记录病情,下次再遇到相同情况,我就能尽快开方。”邓济良表示,虽然个体不同,但病体有相似,这些记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从医几十年,邓济良记录了三四十个本子,里面有病名、医学阐释、病人详细情况以及开出的处方。
  “送了一部分出去。”送出去的,都是慕名来向邓济良学医的人。而对于一些想学医赚钱的,邓济良却“吝啬”不肯送。他说,要送给真正想成为医生,想为乡亲四邻看病的人。
  邓萍算起来是邓济良的侄孙女,曾跟随邓济良学习中医,现在在三合镇上开了一个药房。
  “爷爷医术高,学了很管用。”邓萍之前专门学过西医,因为耳濡目睹,邓萍觉得中西医结合,更能发挥优势。2014年,邓萍跟随邓济良学习中医。现在,邓萍手中还保存了邓济良赠与的记录本,闲暇时刻,她会读上一读。每次给人看病抓药前,邓萍都会先把把脉,问询病人情况。这也让她的医术高了不少。
  邓济良很珍惜那些泛黄的笔记本,闲时不时拿出来翻翻,他说,看看这些病情记录,自己又学习了。
  只要头脑清醒就一直干下去
  7月18日,邓济良的二女儿邓荣碧一大早就回家了。来不及歇口气,邓荣碧开始收拾起来:扫地、抹桌子、清洗衣物。
  “喊他不干了,他还要干!”对于父亲,邓荣碧和其他四个兄妹一样是颇有些“怨气”的,他们觉得父亲年岁大了,应该闲下来好好安享晚年,但几兄妹又犟不过老人,只得隔三差五的回家来看看,帮忙做些什么。
  送走上午的最后一个患者,邓荣碧给父亲的柜台好好擦拭了一番。
  “歇一下嘛!”见父亲又拿起人体经脉方面的专业书籍,邓荣碧下了命令,拿过邓济良手中的书,把他“赶”到沙发上,让父亲休息休息。
  邓济良理解女儿的苦恼,也不气恼,只是笑着说:“我走了,有人找我看病找不到我怎么办?”老人的话说得朴实,却是他最大的担心,也正是因为如此,老人要坚守下去。
  “只要头脑还清醒,就一直干下去。”邓济良解释说,看病开方,人命关天,等哪天自己头脑不清醒了,就不做了。
  邓荣碧说,虽然不希望老人再干下去了,但是给人看病是父亲最大的爱好,只要父亲高兴,他们会一直陪着父亲坚持下去。
  记者手记&
  邓医生塞来的梨子让我心中分外清甜
  去采访邓济良的路上一直很忐忑,因为只知道大地方,连电话也没有一个,能找到吗?
  但一路上十分顺利,问路过去,问到的村民都说:“你找邓医生呀,他可是个好医生哦!”还热情地指明方向。有位姓罗的村民曾因摔伤在邓医生处针灸过八次,她坚持要带我一路过去。
  采访结束,已近中午,邓医生拉着我的手不让我离开,让我吃了饭再走。他的妻子马奶奶说,邓医生也会挽留很多从主城、长寿、合川、铜梁等地前来看病的乡亲,他把病人当成了亲人!
  见我执意不肯,邓医生只得挥手,疼惜地说,大老远的,连水都没喝,太辛苦了。最终,硬在我的包里塞了两个梨子,让我在路上吃,别中暑了!中午烈日当空,看着邓医生留下的梨子,我觉得心中分外清甜。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小林
(责任编辑:郝龙 UN654)
&&&&&&</div
你还在为买房发愁,人家的狗都住别墅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刚刚在坛里看到一个网友求问消扁平疣的方法,把千年潜水的楼主炸出来了,特地为了答复那个网友注册了天涯啊,然后很诚心的给她回复了一大串我的经历和治疗的方子。然后码字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姐妹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对于曾经经历过这个痛苦的人太了解姐妹们爱美的心了,所以决定还是开个贴给更多人看到。  首先注明方子并不能治疗所有人,可能由于个人体质不一会有疗效的差异,但是因为方子全是中药配方,只要不是长期大量服用不会有副作用,反而是美容养颜的方子,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接下来就是我的经历和方子(懒人就把之间回复网友的复制过来了,莫笑我)  我小时候不知道几时开始脸上就长了这个扁平疣了,小学六年级的照片上还能清楚的看到它们点点滴滴的陈列在脸上,因为本人那时黑人一个,相貌也平平,倒是不会太影响面容,就一直没理会,倒是手贱总是抠它们,把皮肉刮下来后不痛不痒,过一天就能长为原样,无聊时就会经常这么干。  到了高一夏天,突然好像一夜之间就发现脸上半边脸都长满了这些东西,就是很多姐妹说的大爆发,从扁平到凸起,还有些微红,远看就像长满了青春痘!现在码字的时候想起来都毛骨悚然,一夜之间毁容啊!!!因为是个好学的学生,顶着个烂脸去上了学,引起同学的围观!严重打击了我的弱小心灵。下了学就立马让我妈带我去看医生了。  找到皮肤科医生,说这种病能治,就是要把这些疣全部擦破,然后抹药打针神马的云云,然后建议我等到暑假再来治疗。因为觉得治疗方式太极端,我立马摇头走人了。  回家面对镜中的一张烂脸无比沮丧,于是开始狂翻家里的药书(之前家里妈妈买的,偏重于美容养颜方),没想真的被我找到了一个方子!!!!  现在正式公布方子,希望对姐妹们有用。  1.外用的:用苦杏仁十几颗,用锅小到中火干炒至焦黑,然后研磨成粉,用蜂蜜调成膏状,不用见人的时候就往脸上长疣的地方抹。那是我基本上是一回到家就抹上这个,掉了就再抹,睡觉也是敷着睡,反正那时候天天换枕巾,邻居串门的时候都知道我脸上长东西在抹药,不顾形象地要把那些小东西灭掉。  2.内服的:具体分量可能有些小偏差(方子在老家呢,不知道还有米有在,搬家好几次了),不过应该影响不大。它是一款很美味又养颜的汤水,没有长疣的涯儿们也可以试试,其实它的重要功效就是祛湿。  鸡肉小半只,香菇三两个,天门冬小捧(就是倒在手上,比覆盖手掌略少些,因为天门冬极寒,不用太多),薏米若干(跟天门冬等量),芹菜一小把。香菇、天门冬、薏米泡发后与鸡肉加水煮成汤,加油盐和芹菜调味,疗程前三天每天早晚各一碗(汤和材料都要吃进去),之后可隔2-3天喝一次。  就这样外敷内服几天后,小东西就偃旗息鼓了,过了10天远看已经看不出有疣了,我再坚持了半个月,脸上一点痕迹都没了!!!而且皮肤滋润度和白皙度也提高了好几个level!!!  其实之前看到的帖子里几位涯儿说对了,扁平疣其实跟个人免疫力有关,我找到的这个方子外用内调,从中医的角度还是可信的,天门冬和薏米都是祛湿的,鸡肉也是养颜滋补的,关键是除了弄杏仁粉麻烦一点,喝汤神马的基本上是一举多得啊,没啥病的家人也可以一起喝的。  姐妹们可以一试,有用记得要告诉我啊~~~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又去看了下其他姐妹的帖子,有个网友提醒的很好,“孕妇慎用”。因为方子里有天门冬和薏米,属于寒性方,那么准妈妈和哺乳期的妈妈们真的不适合喝这个汤,外敷估计是可以的。再次希望能帮到大家!
  天涯果然是深水区,帖子秒沉。。。
  曾经得过 我是用维生素B12加转移因子治好的,深深了解得这个病的痛苦 顶上去! 让更多的人看到!
  因为体会过长扁平疣的痛苦,尤其是长在脸上。。。所以要把我的看病经验分享给大家。我的这个回复粘贴了N次了,只要给我看到扁平疣求助的帖子我都粘贴~  我生过孩子之后身体虚,额头长了几个扁平疣,颜色很浅几乎看不出来,孩子一岁时我手上又长了两个,除了额头在慢慢地扩展以外,并没有特别的不适,也没特别关注。  但是今年过年的时候脸上手上扁平疣突然爆发,长得又多又快,两个周不到额头就长了好多,手上也从慢慢开始扩展,更烦心的是还慢慢地发红发胀发痒!资料我也查了,西医治疗这种东西就是干扰素,阿昔洛韦,加激光。没好效果的,会复发,再说我也怕激光。  所以我是直接找一个老中医开的中药,他问了病情看了舌头,把脉之后说我心火大(那阵子脾气特别急,发火很多,身上还起了玫瑰糠疹,估计也和心火有关),开了七天的中药,还有一个涂抹的,要自己用酒精泡中药涂,我泡了,但是因为脸上皮肤嫩酒精涂上疼,就没用。当时中医也说了,想快一点见效的话,可以口服一点阿昔洛韦,我有孩子吃奶,没吃。  我当天晚上熬药(一副药要加水熬两次,两次的药汤混合在一起,分为两份,早晚各喝一份),喝一次就见效,当天夜里就没有那么痒了,第二天看也不红不胀了;第三天开始消退,喝到第五天脸上和手上的扁平疣彻底消失。  这个药难喝,我是经常看中医喝中药的人,都觉得难喝。不过我还是坚持喝了七天的,现在扁平疣彻底好了,我很幸运自己没有挨针没有激光瞎折腾。  希望这个药方能帮到这个楼里得了扁平疣的大家,有病不要只看西医,中医的好医生是很神奇的,中医也不是见效慢的东西,对症了见效快得让人不敢相信的,简直是奇效的——所以看中医时,要把全身内外的不适症状尽可能多地告诉医生,甚至你最近的情绪,这样有助于医生把握病情开药方准确。  大家如果能找到好一点的中医,最好能先给他看看这个方子是不是适合你的体质,再来决定要不要试试。  
  @年糕精 3楼
23:29:36  曾经得过 我是用维生素B12加转移因子治好的,深深了解得这个病的痛苦 顶上去! 让更多的人看到!  -----------------------------  谢谢,个人体质不同可能方法不一样,你的方法也许对很多人都有效,帮顶!
  @Amelia825 4楼
00:38:23  因为体会过长扁平疣的痛苦,尤其是长在脸上。。。所以要把我的看病经验分享给大家。我的这个回复粘贴了N次了,只要给我看到扁平疣求助的帖子我都粘贴~  我生过孩子之后身体虚,额头长了几个扁平疣,颜色很浅几乎看不出来,孩子一岁时我手上又长了两个,除了额头在慢慢地扩展以外,并没有特别的不适,也没特别关注。  但是今年过年的时候脸上手上扁平疣突然爆发,长得又多又快,两个周不到额头就长了好多,手上也从慢......  -----------------------------  谢谢亲,中药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虽然可能显效慢,但是不会对人体有太大的副作用。谢谢你的爱心分享!
  @Amelia825 4楼
00:38:23  因为体会过长扁平疣的痛苦,尤其是长在脸上。。。所以要把我的看病经验分享给大家。我的这个回复粘贴了N次了,只要给我看到扁平疣求助的帖子我都粘贴~  我生过孩子之后身体虚,额头长了几个扁平疣,颜色很浅几乎看不出来,孩子一岁时我手上又长了两个,除了额头在慢慢地扩展以外,并没有特别的不适,也没特别关注。  但是今年过年的时候脸上手上扁平疣突然爆发,长得又多又快,两个周不到额头就长了好多,手上也从慢......  -----------------------------  亲 能不能麻烦你 把方子字体那边在拍的大一点 只拍字那里,我很久很久以前腿上和胳膊上各有一两个扁平疣。。但是一直都没有增加,偶尔会痒 但也没大碍,最近不知道怎么了。。。额头之前有一个颜色很淡的我都没注意它是扁平疣。。结果最近突然发红发痒。。然后附近还衍生还几个小的。。郁闷死了。。跪求方子。。。
  马克  
  回复第7楼(作者:@披个马甲来吐槽啊 于
20:20)   @Amelia825 4楼
00:38:23   因为体会过长扁平疣的痛苦…… ==========方子其实图片够大,但是字体潦草,你打印出来去药店他们就看得懂的。方子早就被那老中医要走了,我这是偷拍的。  
  现在正式公布方子,希望对姐妹们有用。  1.外用的:用苦杏仁十几颗,用锅小到中火干炒至焦黑,然后研磨成粉,用蜂蜜调成膏状,不用见人的时候就往脸上长疣的地方抹。那是我基本上是一回到家就抹上这个,掉了就再抹,睡觉也是敷着睡,反正那时候天天换枕巾,邻居串门的时候都知道我脸上长东西在抹药,不顾形象地要把那些小东西灭掉。  2.内服的:具体分量可能有些小偏差(方子在老家呢,不知道还有米有在,搬家好几次了),不过应该影响不大。它是一款很美味又养颜的汤水,没有长疣的涯儿们也可以试试,其实它的重要功效就是祛湿。  鸡肉小半只,香菇三两个,天门冬小捧(就是倒在手上,比覆盖手掌略少些,因为天门冬极寒,不用太多),薏米若干(跟天门冬等量),芹菜一小把。香菇、天门冬、薏米泡发后与鸡肉加水煮成汤,加油盐和芹菜调味,疗程前三天每天早晚各一碗(汤和材料都要吃进去),之后可隔2-3天喝一次。  就这样外敷内服几天后,小东西就偃旗息鼓了,过了10天远看已经看不出有疣了,我再坚持了半个月,脸上一点痕迹都没了!!!而且皮肤滋润度和白皙度也提高了好几个level!!!  其实之前看到的帖子里几位涯儿说对了,扁平疣其实跟个人免疫力有关,我找到的这个方子外用内调,从中医的角度还是可信的,天门冬和薏米都是祛湿的,鸡肉也是养颜滋补的,关键是除了弄杏仁粉麻烦一点,喝汤神马的基本上是一举多得啊,没啥病的家人也可以一起喝的。  姐妹们可以一试,有用记得要告诉我啊~~~   治扁平YOU的,马一个,楼主人真好,不知道对脖子上的病毒YOU有不有用?好象叫猴子的
  汗管瘤呢?能治吗?  
  @清净庄严累劫修 13楼
22:48:34  汗管瘤呢?能治吗?  -----------------------------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这个方子主要针对的是湿气太重引起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扁平疣,如果你平时有湿气也可以喝下这个汤水的,祛湿效果很好,或许能缓解你的病情呢。
  马克  
  @Amelia825 10楼
08:51  回复第7楼(作者:@披个马甲来吐槽啊 于
20:20) @Amelia825 4楼
00:38:23 因为体会过长扁平疣的痛苦…… ==========方子其实图片够大,但是字体潦草,你打印出来去药店他们就看得懂的。方子早就被那老中医要走了,我这是偷拍的。  [来自UC浏览器]  -----------------------------  
  @Amelia825
00:38  因为体会过长扁平疣的痛苦,尤其是长在脸上。。。所以要把我的看病经验分享给大家。我的这个回复粘贴了N次了,只要给我看到扁平疣求助的帖子我都粘贴~  我生过孩子之后身体虚,额头长了几个扁平疣,颜色很......  -----------------------------  亲,方子图片看不到了,能不能再发下。
  |?ω?`)记号
  mark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把脉:自建中央药房 他签约400名中医供患者在线预约--百度百家
把脉:自建中央药房 他签约400名中医供患者在线预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深圳南山区,白石洲的沙河工业园里,一处300多平米的厂房,月租金才12000元,这本是一个待拆迁的工业区。2015年8月,甘强把总部办公室搬到了这里。
深圳南山区,白石洲的沙河工业园里,一处300多平米的厂房,月租金才12000元,这本是一个待拆迁的工业区。2015年8月,甘强把总部办公室搬到了这里。
此前,他是深圳广电集团的栏目制片人,策划过《中国股市》、《经济生活报道》等节目。
&2012年,他曾因一次生病的经历接触到中医。他发现,在互联网医疗十分火热的当下,却没有一个针对中医的项目。而相比西医,中医其实更适合拥抱互联网,它对治疗地点、设备要求不高,医生的全科性更强。
于是,去年6月,他和几位合伙人创办了“把脉”。平台连接中医和用户,医生可以在平台上放号,并自己决定接诊时间、地点和诊金;用户可以预约医生。“把脉”自建了中央药方,诊疗后,医生通过系统开药方,平台完成患者药品的配送。
目前,平台共签约400多名医生,微信端注册用户7000多人。去年12月,平台完成诊疗1305人次(从挂号、就诊到购买药品),药品销售收入近30万。
注:甘强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互联网+中医
2012年5月,甘强忽然得了一种怪病&,连续40多天,一到下午就发低烧。跑了好多次医院,西药也吃了很多,病情仍迟迟不见好。
一天,一个朋友告诉甘,不妨去看看中医,并向他推荐了陈少辉医生,后者曾任深圳罗湖中医院的院长,和他的妻子都是当地有名的中医。
甘强去了,陈给他开了三副中药,结果甘服用几天后即病愈。“觉得很惊讶,之前也不太看中医,但这件事让我明白,中医被人称道一定有它的道理。”
此后,陈和甘成了好朋友。陈曾任多家公立和私立医院的院长,甘在深圳广电担任节目制片人,策划过《中国股市》、《经济生活报道》等节目,金融学历出身的他也做过企业顾问。
两人经常一起喝酒聊天,通过陈,甘强了解到中医行业的一些现状。“受众越来越老龄化,很多年轻人不了解中医。西医是近代工业革命后的科学主义产物,而中医只是东方的经验主义及靠智慧做出的决断。对于一个科学主义的人来说,很难去相信它。”
在医院里,中医也在被边缘化。“它不是像外科、肿瘤科一样的核心科室,也不是医院的营收重心。”
2015年,创业大潮之下,互联网医疗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然而甘发现,关于中医的互联网项目,几乎没有。
而他却看到了互联网与传统中医结合的可能性,“中医不像西医,对诊点、设备等有很强的依赖性,对时间、地点的要求也不高。古人说‘悬壶济世’,就是走到哪看到哪,而互联网更能方便医生和患者之间联系。”于是,甘有了创业的念头。
号,晚上7点,深圳景田酒店的二楼的一家酒楼。甘和陈以及另外5个朋友边喝边谈,探讨做中医互联网平台的可行性,他们中有企业高管,也有工程师、创业者。几人从7点聊到12点,最终决定一起干。
大家陆续辞职,6月团队聚齐。产品启动研发,这是一个中医平台,医生可以在平台上放号,并自己决定接诊时间、地点和诊金;用户可以预约医生。诊疗后,医生通过系统开药方,平台完成患者药品的配送。
◆&“把脉”患者端
为此,他们在深圳建了一个500平米的中央药房。“中药分两种,饮片(中药材)和免煎颗粒(用中药材制成的颗粒剂或散剂)。”饮片方面,平台对接了安徽亳州的广印堂,而免煎颗粒由一方制药提供,“后者占国内免煎颗粒市场80%的份额。”
8月20日,“把脉”微信客户端上线。甘建立了一支4人地推团队,在深圳中医院、罗湖中医院、福田中医院等公立医院推广。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平台上放号,每次诊疗时间、地点、诊金都由医生自己决定。每次诊疗,平台给医生补贴50元,每月40单封顶。8月底,平台签约了30名医生。“1/5聊过的医生能顺利签下来。”
医生有了,产品的体验却迟迟没跟上,比如药物品类太少。用户的负面反馈,曾让他耿耿于怀。
其中有一位60多岁的女中医,在当地很有名气,由于认同平台理念,便与平台签约。然而,第一次使用时,她就发现系统中的药品种类很少,好多药没有。
起初,中央药房只储备了300多味药,“虽然已经相当于一个公立医院的备药水平,但其医生不多,而且医院可以要求他开已有的药。而我平台上的医生很多,每个人的用药习惯还都不一样,因此对药的种类要求更多。”
于是,甘不断扩大药房储备。他找到平台上一些知名中医,询问他们的用药习惯。“他平时开什么药,我们就给他备上。”
关于医生的操作体验,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如果一个老中医,开一个处方需要花十分钟,这是无法忍受的。”
甘不断完善产品体验,“大概2~3天就迭代一次,迭代了20多版。”很多中医年龄较大,对移动产品不熟悉。为此,平台加入了联想输入、医生输入首字母等,系统自动显示匹配的药品。
为了方便医生开药方,平台还为医生推荐了通用模版,“根据中医方剂学,我们设置了500个常用药方,医生可以直接调用。”医生还可以自建模版,“比如针对长痘痘,他有自己的药方,就可以把它存为模版。再根据对不同患者的望闻问切来调节剂量,增减药材。”
◆ “把脉”医生端
10月底,平台签约100多名医生,药品从300多种增加到600多种,“操作也比以前方便,基本保证一位50岁左右的中医,3分钟能开一个完整的药方。”
用户推广也同步进行,“把脉”和深圳广电集团合作,后者旗下有数百家社区资源,每周共同举办1~2场“名医进社区”活动。“平均一场活动下来,诊疗50多起,用户增加300多人。”
对于用户总数,甘并不着急着。“重点在医生,先签约一些好的医生,患者都是跟着医生走,医生在什么平台他们就会去用。”
即将盈亏平衡
目前,平台共签约400多名医生,主要来自深圳市中医院、罗湖中医院、福田中医院等,微信端注册用户7000多人。12月,平台完成诊疗1305人次(从挂号、就诊到购买药品)。
医生通过“把脉”平台能获取收入,“有位公立医院的医生,一个礼拜接诊一天,一个号200多元,一天能接几十号,当月收入7万多。”
平台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销售和治疗费用。“药品的价格和一般连锁药店差不多。”12月,药品销售收入达30万。此外,医生在接诊点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时,平台会收取一部分治疗费用分成。
目前,“把脉”已在深圳建立佳宁娜、翠竹两个接诊点,并在南山区、福田区等签约了15个线下接诊点。
甘觉得市场很大,“深圳有2700名中医,假设我们签约800~1000名,以40%的医生活跃度,医生每周接诊量30单,客单价(药费)200元,50%的毛利来算,平台月 毛利能达360万~480万(x4x200x50%=4800000)。”甘预计,今年3月,深圳区能达到盈亏平衡。
下一步,甘强计划拓展广州、西安、成都、武汉4个城市,“复制现在的模式,先取得医馆资质,然后建中央药房,再推广医生和用户。”
读完文章,求报道的创业者请加微信号;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一步了解铅笔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113
热门文章HOT NEWS
生物有多蓬勃美好,就映衬出世界有多残酷无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把脉常德 - 常德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7版:广告
要闻·广告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现代医学,在中风偏瘫、心脏病、肺病、咳喘、风湿骨病等疑难重病面前往往束手无策,对于一些普通人认为不是“病”的顽症,像十几年的失眠、查不出原因的头晕、喝润肠茶也没用的便秘、甚至手脚冰凉、胸闷乏力、尿频尿急、腰腿疼痛,也常常力不从心。&&在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门诊,著名中医专家吴继良教授的病人总是应接不暇。在患者眼中,他“大医精诚”,不仅对各种重大疾病手到擒来,而且对于各种头疼脑热睡不着……西医没有办法的毛病,只要找到他,几乎治一个好一个,没有一例发展成重大疾病。并且,如果你想治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却连咳嗽气短、风湿腰痛、睡不着觉、便秘也给治了,在吴教授这里看病,患者往往收获的不是一种惊喜!&&对于近年随着“中医养生热”越传越悬的“一脉诊全身”说法,吴教授以一个科学家的学术良知和泰斗地位,直言:“把脉切诊为最末之技,不能独依,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确定”。当很多治愈患者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称赞吴教授是“神医”时,吴教授总是会说:“千万别这么说!如果说我能治好一些病,这主要是得益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医瑰宝;再就是得益于我们团队开发的《中医五正平衡疗法》”。&&近期,吴继良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疑难病研究学术大会”,笔者有幸采访了吴教授。&&〈一〉&&中医切的脉,在手腕部大约一寸长的位置,称为“寸口”,这里能摸到脉的跳动,能感受到气的运行,是“百脉之所朝、所宗”。但是能不能像有的人所说的“诊百病、决生死”呢?也没有这样厉害。寸口分为三截叫“三部”,寸脉、关脉、尺脉,正好对应三个指头,每一步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吴教授说左右手“三部”分属不同脏腑,可据此探测出相应脏腑的病变。左手寸、关、尺分属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属肺、脾、命门。这和国家大力推广的“五正平衡疗法”一脉相承。有人问我:“脉动并不是气在动啊,而是心脏在搏动啊!”我说:“你说的没错啊,但中医说的‘气’也在血里啊!中医说的‘气’和我们物理化学里边所说的空气、气体不是一个概念。”&&〈二〉&&吴继良祖籍陕西西安,出身中医世家,7岁学医,18岁从军。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部队从医30多年,在兰州军区总医院任内科主任医师、院长多年,经常奉国家和部队指派,走出国门,为多国政界军界要人治病,足迹遍及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在吴教授治好病人的无数故事里,他治好晚期糖尿病病人刘师傅的故事最为神奇。&&1993年,吴教授随甘肃省的一个医疗队巡回医疗到天水,看到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一个病人,当时糖尿病的病例还不多,区医院使尽浑身解数不停地换着法子给病人治疗,但依然无效,这个病人当时几乎双目失明,骨瘦如柴,每天在全身上下又抓又挠,痒得坐卧不安,病人身上血迹斑斑,就是不结痂,还发出难闻的气味,年纪轻点的护士根本不愿意靠近。医院唯一的副主任医师好心地劝家属:“病人都成这个样子了,不如回去吧,想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不要再花冤枉钱了。”病人自己也心灰意冷,感觉日子不多了,夜里偷偷拔了好几次点滴。&&吴教授看到这种情况,决心要试一试。陪同他下乡的地区医院副院长好心地劝阻他:“吴教授,病到这个程度恐怕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了。”言外之意是“犯不着为了一个垂死的病人去赌自己的名医荣誉”。吴教授微微一笑,又重复了一句,“我必须试一试”,就是刚刚副院长的话促使他下了巨大的决心,虽然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想着“豁出去了,但和生命相比,其他一切都微不足道”。&&当时,吴教授为“灵芝益寿方”里面的一味劲药“要不要用,用多少”而反复斟酌了半个多小时,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流下脸颊。这味药是没有毒性的,但有史料记载“虚人忌食之,食之如杀人。”病人是虚弱到极点的人,用上去以后会怎么样?&&吴教授给病人连续号脉15分钟,发现其脉息如丝,不及时治疗会有危险。病机与气虚、阴虚、燥热、血瘀有关,属于典型的“气血失衡、阴阳失衡、脏腑失衡”三大病机,病人越吃越瘦,是因“脾不纳养”。病人以阴失衡(即阴虚记者注)与燥热为主,阴失衡为本,燥热为标,“肺、胃、肾”等五脏失养。综合考虑后,吴教授果断下方,大剂量攻下破瘀,行血扶正,预言三个月后病人“精气血阴阳可得平衡”,病可好转。&&服药后的第三天,病人身上的血斑开始有凝固结痂迹象;第十天,双眼能辨人;一个半月,瘙痒消除;三个月后,病人康复出院。第三年,病人还从老家特地给吴教授带来家乡的特产,以示感谢。&&〈三〉&&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记者不禁叹服:“吴教授,您真是‘脉诊神医’啊!”&&&哪知道吴教授淡淡一笑:“哪个说是号号脉就有这样的神通?单靠脉诊,诊不出病。脉诊的技巧不在切脉本身,而在于你能不能做到很好的进行四诊合参。”&&中医老祖宗有句话,“通过望诊就能看出病来的是神医;通过闻诊就能看出病来的是圣医;通过问诊就能看出病来的是巧医;通过切诊就能看出病来的只能叫工医”。“脉诊”只是四诊中的末技,没有必要过分看重。明代医家李中梓说,“从古至今,不管是多么高明的神医圣手,都没有仅仅凭号脉就能够确诊疾病的,而一定是要同时依靠望诊、闻诊、问诊三种方法”。&&中医里,脉诊难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前辈老中医早就告诫过:“脉理精微,非言可尽,悬紧浮芤,展转相类。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脉理、脉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心里头很明白,但是你不一定能切出来。”&&〈四〉&&诊脉不容易。诊脉就好像品酒。一位优秀的品酒师通过鼻闻和口尝可以区分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酒,一位优秀的中医通过三指号一寸之脉,可以区分出几十种脉象。&&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看病。吴教授见他反应迟钝,动作迟缓,面色晦滞,又见舌质暗红,舌苔薄白,随口问了句“没吃辛辣,没喝冷饮吧”?让患者休息数分钟后,开始抬手搭脉,三指平齐,中指定关,指肚子按脉脊,沉吟几分,说“阴阳失衡气滞血瘀症,病人怕冷,手脚发凉,脉沉细而弦,可见精髓不足,血瘀阻脑。西医诊断应该是脑萎缩。我只给他下两个方子,服用灵芝益寿方、胃舒宁即可。”&&陪同该患者的家人说,患者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走路取东西没有方向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准确定位,脾胃消化都不好。他们感叹吴教授看病如神。取了药,高高兴兴地走了。&&〈五〉&&有一位魏先生,阵发性咳嗽,咽喉痒、流鼻涕2个月,伴有哮喘。因感冒后打喷嚏,鼻、咽干痒不适,咳嗽阵阵发作。到医院检查,是“支气管炎”,住院一个月,用多种抗炎止咳药物治疗,不能明显见效,咳嗽反而更加严重。听人说吴教授善治各种疑难重病和慢性病,就让家人陪伴远道求治。&&吴教授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发现,患者精神不振,咳嗽呈连续性呛咳,夜间阵咳不能安睡,鼻子发痒,老打喷嚏,如果遇到冷空气、异味、油烟味立刻咽喉发痒、咳嗽大作,直到咳出少量白黏痰才能停下来,已经伴有哮喘。患者的舌苔淡白发腻,脉弦细小。双肺呼吸音不清,有干湿性啰音。明显的是气失衡、阳失衡、阴阳失衡的三失衡症状,肺部功能失调。&&吴教授诊断为风邪犯肺,气道不畅,肺失宣降。开“炙麻黄鱼腥草十五味方”、“灵芝益寿方”两种,从精、气、血、阴、阳辩证论治、“补虚扶正”“平衡气机”,让患者回家服药。&&患者千恩万谢而去。经吴教授复诊一次后,病人仅偶有轻咳,精神很好,已能正常工作,之后再也未复发。&&〈六〉&&笔者还有个疑问:为什么电视剧里面的老中医看病,上手就是把脉。&&吴教授说那只是一个更加直观的表现手法。十个病人里面,有九个只需要“望、闻、问”诊,就能确定其“精、气、血、阴、阳”状况。&&笔者有幸目睹了吴教授一次“望闻问”三诊的全过程。当时还没有到夏天,但患者走到门诊已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典型“气失衡”。指甲、舌头颜色浅白,还伴着“血失衡”。望诊为“气血双失衡”患者。患者眼神恍惚,推断其气血失衡多半反映在肝上,“五脏有所不调”。然后是“闻”,也就是听。让患者自述病情,声音低得像在说悄悄话,并且呼吸急促,说几句就要歇一下。也是“气失衡”的表现。&&接下来就是“问”了。病人患冠心病20多年,引发心肌炎,又引起心衰和心绞痛,病情反反复复,心衰也拖了二十余天,并发大面积心肌缺血。&&听完患者自述,吴教授不再多说,低头开药方了。患者一看急了:“还没把脉呢,怎么就开起方子了呢?”吴继良反问他:“你是不是还有失眠、怕冷、视力模糊,并且吃不下饭?”见患者连连点头,吴继良解释说:“你的病根是肝不藏血,血虚时间长了又引起气失衡,并且集中反映在心脏上,也就是西医检查出来的心肌缺血缺氧,必须调补失衡,扶正‘五脏’。我给你开方子,没有心脏病的药,但能把你的病根给除了”。&&那次采访三个月后,笔者专门采访了那位冠心病患者。据他反馈,服药不到十天,喘平,心绞痛、胸闷缓解。现在所有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也就跟着停了下来,并且失眠、盗汗、怕冷、视力模糊等气血亏虚症状消失,身体已逐渐康复。&&〈七〉&&中医自古有“精气血阴阳平衡”之说。但凡老年病人,看过中医的,大多都被诊断出“失衡证”,必须“五脏通调以治标,平衡气机以治本”。&&吴教授说:“人吃五谷生百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精气血阴阳’失衡的状况,脏腑功能的下降,最终会导致多病缠身。为了让大家早预防、早治疗,大病化小,小病化了。我把我这些年总结的这‘七大失衡’的主要症状公布出来,让咱们中老年朋友自我检查。”&&精失衡:耳鸣失聪,精神萎靡,疲劳不堪,毛发枯萎,牙齿松动,面色无华,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小便不畅,遗尿便溏等症。&&气失衡: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语言低微,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血失衡:面色萎黄,手脚麻木,形体消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阴失衡:口舌皮肤干燥,双目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躁。&&阳失衡:畏寒怕冷,心胸憋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阳痿早泄,咳嗽哮喘,消化不良。&&气血失衡:少气懒言,面色憔悴,腰膝酸软,咽喉干痛,便秘腹泻,男子遗精滑精,女子经水不调、带下。&&阴阳失衡:四肢麻木,少腹疼痛,身重乏力,眩晕耳鸣,关节抽搐,急躁易怒,尿频尿急,腰冷酸痛,虚烦失眠,骨蒸潮热。&&吴教授特别提醒说:“如果出现以上3种症状,其实已经是七种‘失衡’并存了,就必须用《五正平衡疗法》,七大失衡同补,五脏同扶,平衡机体,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八〉&&吴继良教授常常告诫病人,人过五十无小病。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就要及时找大夫看看,最好是中医。比如:莫名的头晕头疼,查不出原因的腰膝酸软,心慌胸闷,失眠健忘……这些症状可能是大病的前兆!如果去医院,大多查不出原因,而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经过中药调治,能够很快消除这些症状,而且可以防止小病发展成大病。&&采访后记&&1、想进一步了解中医“五正平衡疗法”的读者,常德市可拨打5进行咨询。如属患者,可预约北京中医“五正平衡疗法”核心专家吴继良教授的亲自接诊。&&2、吴继良教授全国巡诊常德站时间:日至12月15日。现开通电话预约报名,每天限额15名。望老患者相互转告前来复诊。&&常德市巡诊地址:颐生源中医养生保健医院(常德市武陵区人民中路武陵商厦二楼,公交可坐1、3、6、7、12、26、31、38路公交车到武陵广场站下车即到)&&专家预约电话:&&&&吴继良: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湖南省常德日报社] 常德日报社常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昌哪里有把脉老中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