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俩天喜欢手上长一张嘴的漫画磕大人肩膀是什么原因

如何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
孩子渐渐长大了,需求会越来越多,在家长看来无理的在他们而言往往又有理,不想纵容他,而又不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拒绝,希望得到一些点子或启发。 =====本题已收入知乎圆桌 >>,更多儿童教育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142 个回答
更新见答案最后。---------谢邀!从孩子大概一岁左右甚至更早开始,孩子有了自由行动的意志,我们的育儿生活“吃喝拉撒睡玩”又增加了一项,就是对孩子说“不”。很正常呀,任何两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在一起相处,遇到事情不都得有商有量么,说“不”是人们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现在家长都知道,过度纵容溺爱不行,过度惩罚限制也不妥,然后就很容易焦虑,生怕自己没能做到不偏不倚,是个失败的家长。其实,这事情没那么难。只要你不是在某个极端,或是只会在两个极端跳来跳去,所谓极端就是完全没有商量的交涉过程,直接要么完全专制,要么完全投降,只要不是这样,问题就没那么严重。我们大部分的正常人,在人际交往的关系中,是很少处于完全被控制或完全主导的极端不平衡的关系中的。和孩子的关系也一样,极端的关系也不多见。今天你有点纵容了,明天又有点强权了,这都没关系,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心理伤害,也不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所谓平衡,举个例子正面管教中说的“和善而坚定”,主要有四点:和善包括1)尊重孩子的感受;2)尊重孩子的潜力;坚定包括3)尊重家长的感受;4)尊重客观的环境。所谓平衡不是指你每次都要找到一个绝对的平衡点,而是指在育儿这件长期的事情上,总体来说你的处理兼顾了这几个方面,没有特别偏向于什么。同样,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也是,不是什么不太好的行为做了一次就深深伤害了孩子,就再也不可挽回,不是这样的。那些育儿书上写得太绝对,是为了改变你的思维想法,给你震撼的感觉,但现实生活中不是这么回事。家长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角色,之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没关系,孩子长大之前任何时候改变都来得及。扯回来,怎么跟孩子说“不”,说出你的意见和感受就好了,很简单。和孩子有商有量这事,如果越早开始,大一点会相对更容易(对同一个孩子来说,不同孩子性格不同不一定)。我们家孩子从1岁左右开始跟他说不,两岁就听道理了。很多人跟我抱怨“跟孩子讲不了道理”,尤其是跟三岁以下的孩子讲道理更难,可我实际用起来觉得讲道理很管用呀。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你是不是带着情绪。心平气和的才是在讲道理,否则,你讲得内容再有理,孩子也理解成了指责,沟通的渠道也就失效了。这一点路易阿婆应该深有体会。阿婆最近被路易的叛逆折腾得没辙,路易做坏事,阿婆总是难免带着情绪跟他说教,结果是非但没用,路易知道她会生气,还能引起她的关注,故意做出激怒她的行为。一次路易故意把枕头扔进马桶里,阿婆大受刺激气得不行,她明白自己的管教引来的只有路易的故意报复行为,竟然动心去参加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了,有时候真是不得不学习更有效的管教方式。第二,你讲的是不是真有道理。得是危及安全的、对孩子有难以承受的损害的,以及肯定给他人造成较大干扰的情况,你才能讲得理直气壮。如果只是你的个人偏好,那孩子很可能不服气,凭什么按你说的来。这一条就能刷掉大部分情况,很多时候我们没那么有道理,当然也就跟孩子讲不通道理。碰到想阻止说教一番的场景,先冷静想想,我的要求及论证站得住脚么?这是孩子正常的适龄行为么?比如孩子非要开冰箱,是不是也可以顺便教孩子如何使用冰箱,信任他们有能力把冰箱用好。如果只是你个人的特定需求,那拜托放低点姿态,请求孩子帮个忙行个方便,当然要让孩子看到你确实不方便了。举个真有道理的例子吧。如果我们生病了不能陪路易玩,站在他的安全角度解释“有病毒会传染给他”是很有用的,他有过被传染生病的经历,就很懂得保护自己。他也知道不能去我们隔离的房间,多次站在房门口发呆却不会去打扰,偶尔我们出来喝个水什么的,路易远远看见就冲着我们笑,表达亲密和关注,但很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如果我们靠近一点,他还会往后退。第三,你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你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孩子接受觉得有理,也会以同样的标准反过来要求你的,他们简单的世界里规则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果他们发现规则建立者都不履行,那这规则就失效了,讲的道理自然也就“无效”了。很多不良行为的场景,示范比讲道理更直接更有效。讲道理相对比较抽象,往往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抽象描述,上升到道理的高度,其实不便于孩子理解和模仿。比如你想让孩子学会说谢谢,或者学会道歉。与其每次要求孩子说出“谢谢”或“对不起”这几个发音,不如以孩子的视角替他们说出来,示范给他们看。平时遇到你该给孩子道谢或道歉的场合,你也以身作则。至于孩子什么时候悉得模仿,就交给孩子自己作主吧,他们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第四,你有没有给孩子创造容易遵守规则的空间环境,以及给孩子时间去自己努力改进。别一方面讲道理,一方面又不改变环境引诱孩子,人性禁不起考验呀。费死劲讲道理,不如干脆让孩子没有“做坏事”的机会。比如不想让孩子玩手机pad,就别拿出来,当然自己也别玩。而且,孩子的改变也需要时间,让你改点啥你也做不到立竿见影是吧。最近路易又找到藏起来很久的iPad,开始玩以前玩的修车游戏(他都忘记怎么玩的了),我们没有立马夺走不让玩,但每次都劝他“玩一会就不能玩了眼睛会坏的”,时间差不多就引导他去玩别的。后来有一天他突然就“听”道理了,拿起iPad玩的时候就自言自语“玩一会就不能玩了眼睛会坏的”,很自觉说到做到(当然不是每次,反复是难免的,例外也是难免的)。这说明规则已经内化到孩子身上,管教的最终目标正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我控制力,而不是依赖于外在的威慑。最后,别跟孩子死磕较劲,讲不通的话试试变通的办法。比如下面要讲的场景,纯理性不行,孩子的情感需求也兼顾一下。即使讲道理本身,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用适合的语言和方式,这时候就看你对孩子的观察和理解程度啦。亲子关系越好,你们互相越理解对方,孩子对你越信任,管教也越容易。实在讲不通就算了,这次哄哄过去,以后找机会再讲。家长的心态也要平和,几次讲不通不代表讲道理没用,别就放弃了,而能讲通一些重要的方面,才应该感谢讲道理解决了大问题呢。贴一个生活中具体的场景吧。这天临睡前熄灯了,路易突然要求:“宝宝要吃香蕉!宝宝要吃香蕉!” 令人为难的不仅是路易已经刷牙洗漱完,还有家里最后一根香蕉已经吃完了,卖香蕉的店估计都关门了吧。爸爸无奈地解释:“路易想吃香蕉,可是家里香蕉吃完了,明天爸爸给你买了吃,好不好?”“不好!要吃香蕉~” 路易有点急了,越没有越要吃,还就跟香蕉较上劲了。这可怎么办呢?路易妈妈突然想到一本育儿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用漫画的形式讲怎么跟孩子沟通的,里面有一个类似的场景。有个小孩也是要求要吃什么东西,家里没有了,他妈妈跟他解释他就是不接受,无理取闹就要吃。你实在地说吃完了要去买,买了才有的吃,这样说没错,可这是很理性的解释,没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不买账也正常。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那个妈妈说:“我真想给你变一个出来!” 这样说给孩子的感觉是,你的要求是可理解的,我接纳你的要求,然后用孩子式的幽默来化解,孩子一般很吃这一套。路易妈妈决定一试,不过需要变通一下,书里的方法可能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首先,路易还不懂什么是变魔法,他只会藏猫猫,把东西藏起来再变出来。这可是货真价实要变出东西来的,万一他发现没变出来很可能跟你急。其次,路易还不懂虚拟语气,不明白“我真想”意思是办不到。说不定他要求你说到做到,那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那怎么变通呢?这还得从小路易身上找答案。有一段时间了,路易表现出一种抽象的模拟行为能力。比如看见绘本上的好吃的,路易会假装张开嘴“嗷呜”一大口,然后发出吃得很香的咀嚼声,还用语言表达:“宝宝吃到了三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最开始他展现出这种能力时,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看见“饼饼”嗷呜一口,看见“屋顶”也嗷呜一口,吃得还挺带劲。这说明他那时刚明白“装假吃”的概念,具备了在想象中完成熟悉动作的抽象能力,他乐此不疲地反复练习着,都没顾上把其他生活常识(比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加进来。很快,路易自动整合了其他生活经验,不再乱“啃”不能吃的东西。再后来,不用看见图片他也可以想象出来,模拟完成熟悉的动作,而这恰好能被我们所用。路易妈妈没有亲自出马,而是偷偷跟爸爸交待:“你假装给他剥香蕉喂他吃。” 路易爸爸心领神会,开始了精彩的演出。他假装手里拿着个香蕉,开始像模像样剥起皮来:“路易,来,爸爸给你剥香蕉皮。” 借着空气净化器的一点微弱灯光,路易好奇地看着爸爸手里的动作。他明白,床上是没有香蕉的,爸爸也没有出去拿,爸爸显然拿不出真正的香蕉来。而如果我们说给他变一个出来,或者一本正经强调“你看这有个香蕉”,一来他可能真跟你较真,二来他可能发现没有香蕉你在骗他。爸爸直接绕过“有没有香蕉”这个可能引起纠纷的点,上来就演示“剥香蕉皮”的动作,路易又具备常识知道没有香蕉,这样就引导他向着爸爸在跟他玩游戏的方向去理解。果然,路易把这当成了游戏,配合着伸长了脖子。爸爸说:“剥好了,吃吧。” 路易对着空气里大致“香蕉”的位置咬一大口,很香地嚼起来。在想象中,“香蕉”可以一次吃好大一口,两三秒即能下肚,吃得又快又好,比现实中更有成就感满足感得多。就这样,路易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也成功化解没有香蕉的困境,还玩起了趣味的亲子游戏。PS:以上回答中一部分是我博客中的原创内容。我的育儿实况直播的文章,微信订阅号“蒙台梭利家庭育儿实践”或者“mtsljt”,博客)目前育儿书绝大多数重理念轻实践,实践也主要针对3岁以上孩子的观察和互动,且案例大多是事后根据记忆整理,省略了对场景的详细描述,过于抽象读者难以借鉴。然而,0-3岁是孩子更重要的发展阶段,家庭是孩子更重要的发展场所,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无法按时间的连续性串起来,无法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这些背景对如何处理育儿中的问题其实非常关键。本博客采用育儿实况直播的方式,观察路易宝宝的适龄行为和成长,讲述育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基于环境和孩子个体特点量体裁衣式的应对方式。---更新:感谢大家的关注,补充几点意见如下:1.关于文中提到的玩ipad怎么跟孩子讲道理的问题,必须要声明一点:这世上有远比pad更有意义的事情供孩子来探索,从这个角度看,玩ipad是耽误时间。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真的很难避免孩子不接触到ipad、智能手机,即使你家没有别人家也有。关于宝宝看电视玩PAD手机伤眼睛的问题,我的个人观点如下:对于小宝宝来说,大千世界到处都是新奇玩意,这些电子设备有那么大魅力么。其实,真正吸引宝宝的,恰恰是宝宝观察到大人被这些设备深深吸引,以及大人制定的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权等级:大人可以用,小孩子不能用或要少用。少量的看不至于对宝宝的眼睛有巨大伤害,大人也不是就得完全不碰这些设备,关键是不让宝宝感觉到这是件特别的事,是件被禁止的事,是件大人享有特权的事,看就看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大人在陪伴宝宝的时候,也注意下不要只盯着电子设备,更多关注宝宝,开发更多和宝宝一起玩的游戏,这些设备自然就靠边站了。记得我小时候,玩电子游戏,从未被禁止或被限制过,我玩得也挺厉害,魂斗罗三条命通关,坦克三条命翻版,也有成就感过,但从未着迷,玩完了也觉得空虚无聊,就自然去寻求更有意义的活动,现在则更是几乎远离一切kill time的活动了。我们家孩子用ipad只玩有限的几个英文游戏,baby bus系列的,还学会了一些英文比如perfect、try again、think again,如果不能避免,还可以控制一下玩的内容吧。2.关于最后吃香蕉的例子,我只是记录我们家的真实情况,大家千万不要生搬硬套效仿,对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上的思路:”我也想让你吃香蕉可是没有“,这个经受过时间洗礼的经典也不要生搬硬套为好,真正的经典、真正从无数实践探索出来的经典,一定是宽容的,一定是了解现实情况的复杂性的,一定不是说这样做是最好的。我最喜欢的育儿书是《西尔斯育儿经》,一看就知道是真实实践的总结。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养育不是你可以从一本书中信手拈来、然后严格地、一成不变地在你孩子身上冷漠地进行试验的一组技巧。相反,你应该形成自己的养育体系,采用适合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的手段来创造出你自己的养育风格。而对于一些省略了很多细节的、凝聚成精华的书,离实操也远了。现在的很多父母非常关心育儿的知识,看很多育儿书,接触很多育儿的观念,受益的同时,也常常受到一些困扰,很多人常常问一些“我能不能这样那样做”、“我不这样那样做会不会很糟糕”、“我不该这样那样做,但却做了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其实,育儿是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对错,没有到哪都通行的真理,家长们大可以少一些纠结,多一些轻松和享受。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育儿书呢?育儿书作者又如何会承认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甚至做得不好的情况并不少见。偶尔拿出些“负面”例子,也是为了引出后来改进得更好地例子。也不是说育儿书作者就是完美主义,事实上如果能私人交流,他们也许会告诉你做不到很正常,但他们不能公开说,因为这世上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样的行为。大家不难发现,平凡的家长们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成功案例,模式都是:一个啥事,别人一般是咋咋做的,咋着不好,我这样做的,取得了怎样怎样的效果。一个人的三观不就是这样不断区分对比选择形成的么。你看一本书,如果能大致认同其思想,就已经是相当认同作者啦,看到一些论据不认同这太正常了,不认同就过,没啥损失。一个事被拿到书里当论据,篇幅有限,信息严重遗漏,你根本无法通过看书来还原当时的场景,不过是作者个人的记忆理解的删减罢了。这样的论据只是论据,看看就行,不是我们行事的准则,也不必因为貌似我们做了被批判的行为而太自责。和孩子相处,遇到事情怎么处理,是要看情况的:看事情的危害程度、紧迫程度,看孩子的性格、对生活的理解程度、和亲子关系模式,以及父母的性格和做事方式等等。生搬硬套育儿书中的对话、场景、方法是不行的。我无法抽象出如果a我就这样做,如果b我就那样做。我也无法保证我就能按照我认为最理想去做,更无法保证我做的就是最合适的,效果如何也不是我所能控制的。谁也不是完美的父母,孩子也没有那么脆弱。事实上,尽管大人一直无知伤害干扰孩子,孩子还是有惊人的复原能力并最终原谅大人的。3.之所以铺垫那么多想做到极端也不容易,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的问题是太害怕自己纵容了孩子,实际情况是真正达到纵容的程度并不容易。道理大家都懂,可知道怎么做离做到可能还很远,实际使用中的一些细节我觉得更重要。到底怎么做呢,我只是提供一种实践的例子,我觉得它的价值不在于是绝对最好的用法(每个家庭相对好的用法很可能不同),而是在于给大家一些接地气一点的启发,也包括做得不够好的教训,我自己也常常总结自己以前哪里做得不对,展示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可能更有意义。经典也不是一天练成的,也是长期实践的过程总结出来的,对经典的理解也不是直接照搬获得的,也需要一个实践中摸索成长的过程。我才刚刚起步,能走多远尽量走多远。
谢邀。这是个好问题——《芝麻街:大鸟看世界》认真地抛砖引玉。一、究竟需不需要跟孩子说“不”?以题主的问题作为关键词Google,“找到约 487,000 条结果”,我还可以外借我女儿出生之前买的各种所谓的育儿书籍以及考虑过但是没买的书单,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实在太多了。但我大略地看过其中的一些之后发现,各种育儿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此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些人提倡尽量满足(在某个年龄段),有些人提倡泾渭分明。但他们都很讨巧地达成了一个默契的一致,叫做“不轻易说不,但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地说不”。基本上相对一致的观点是:轻易地说不,会挫伤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安全感,而永远不说不,则会宠溺孩子或对孩子造成伤害。我们需要“视情况”给孩子说不。所以,题主提问的时候,也给“不”加了定语,“无理的要求”。目前看来,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然后根据情况说“不”,似乎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二、合理与不合理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以谁的意见为准?我女儿刚学走路的时候常常摔倒,得益于我们放纵她穿得很少爬得很多,她在走路这件事情上非常冒进。当时,我遇到了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如果她在我这里摔倒,我会告诉她,爬起来,没关系。她真的会挣扎起来,然后开心地继续奔跑。但如果她在奶奶那里摔倒,奶奶就会飞奔过去,抱起哭得梨花带雨的她,“坏地板,害人家摔倒,打它”。我女儿就会愈发地伤心,而且愤怒地拍地板。一开始,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恐怖。迁怒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鼓励去纠正错误方式,还扩大挫折的影响和感受……无论怎么样看,我女儿都要因此完全碧池化了。我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无论采用何种办法,都不能改变我妈的方式。直到有一天,老人家烦了,朝我吼叫:我特么就是这么把你带大的!是的。似乎我也不算特别碧池。当我反思这件事的时候,我坚持认为,孩子的奶奶的方式是错误的。但,同时孩子还有个爸爸。未来,她还会认识更多不同的人。我直到30岁才能明白,即使是别人用不正确的方式对待或者看待问题,我也可以不必照办但不争执,为何我不让我女儿比我早一点明白?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试图让我女儿分别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都独自相处。再演变成亲戚、朋友和小伙伴。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她有一套和每个人相处的不同的方式。和爸爸,她总是直截了当地提要求,或者表达亲昵。如果犯错,失败,则主动当着我自言自语“没事的,别担jin(心)”。和妈妈,摔倒之后,会被妈妈黑=_=,“哎呀宝贝你摔倒了,妈妈看见了,你快哭快哭,我们来演一下互相安慰的戏码”,女儿会额头黑线,用简单的单词表达抗议“哎呀!哎呀不说!”。至于奶奶,则一如既往地碧池化,大操大办,撒娇卖萌装可怜。有趣的是相处较少的外公外婆,对不起,我女儿在他们的面前,不摔倒,不犯错,主动背诵儿歌,要求弹钢琴。基于以上的过程,我很认真地和我女儿交流过我对说“不”这件事(包括她自己对别人说“不”)的看法:1.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包括作为小朋友的你。只要你不接受不愿意,你就应当说“不”2.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对“不”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合理,别人不一定。比如其它答主有提到的,买东西。当我女儿理解了商场里的东西是可以拿走的,只要我们付钱这个行为以后,她当然开始“买”各种奇怪的东西了。什么可以买呢?我并不打算解释购买的必要性,或者性价比,这些事情,可能是她的妈妈愿意给她解释的。我则完全“看心情”,尽量满足,我给她买过年糕,还有M&M巧克力,鲤鱼,羽毛球拍甚至帐篷……只是当玩具。至于没买的,我的解释有两种:1.“我的荷包空了,没钱钱了,爸爸明天上班去挣钱”。2.更多的时候则是“这是我的钱,不是你的,怎么花要看我而不是你”。基于此,我们家的花姐儿,每天早上看到我的常态就是亲亲我,说“爸布,去上班”。某天她坐在安全座椅上,望向窗外,说,“爸布很重要(芝麻街某一集说了诸如树木很重要,提供木材,可以造纸balabala),上班班,买肉肉,买钱钱。麻麻很重要,上街街balabala……”,这时候,她两岁还差三个月。她形成的对每一个人的认识和总结,不一定对,但她有她自己的。何况,一味牺牲自我或者一味强权霸权的父母,更加的不正确。大部分成年人之所以那么恼怒地说“不”,根本不在于合理性,而是相对于孩子的欲望来说,自己的能力太小。按照自己的总结,她开始试着总结哪些事情在谁的哪里更容易获得认同或者许可:她喜欢找我说故事,因为我总是无差别对待科普读物;喜欢和妈妈吃饭,因为可以做游戏激励吃饭;喜欢找奶奶要零食,因为这样不容易被拒绝……而当她遭遇未曾预料到的拒绝时,我觉得相对某些孩子而言,她的行为也较为合理:对我,她会翻白眼,或者试图靠嘴对嘴亲亲来讨价还价;对妈妈,她会要求抱抱,撒娇;对奶奶,她会试着哭一哭……当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恐怖的阶段,在一岁半之后一直到一岁八个月左右,她强烈地高频地说“不”,用“不不不不不不不不”来拒绝所有人。我们的处理是,既然你不想吃饭,那我们就不吃吧,既然你不想睡觉,那你自己玩儿吧,尽量多地让她明白,她的决定也不一定正确。现在?现在我们家能量会清晰地告诉我,“我不想和那个表舅舅玩,他看起来怕怕的”,因为她明白这种主张会获得满足,她也会说“我不要去和那个小朋友玩,因为我害羞”,因为她开始明白“不”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来自于谁。三、如何说“不”,如果避免让对方说“不”,是大人也要学的事情。而爱的存活,靠的是传递。最近我一直在给我们家能量阐述这样的观点:因为我比你力气大,所以相对危险的事情可以我来但不能你做;因为我比你知识多,所以我更能判断事情的性质;因为我是你的爸爸,谁的宝宝谁负责,而不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任何其它人(感谢我老婆提供的金句),所以作为监护人,我们替你决定,但你可以表达愿望。无疑,我阐述的是一个霸王条款:政治正确的方面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当然更强更大更快,而就算我做错了,我也有作为监护人的特权。所以,在以上所述看似投机的差别对待下,我们家有一个修正机制:主动道歉。所以回到说“不”的问题上来,我们成年人也会犯错。中国人有多不擅长合理地说“不”,我们不必展开了。我只能尽量轻松地说“不”,但是事后发现并不合理,我会选择尝试修正:比如孩子非常想买自己不能吃的小熊包装的巨大糖罐子,被妈妈和奶奶拒绝之后,结果我给买了。她欢天喜地地抱回家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自己不能吃的巧克力糖,我发现自己可能过度宠溺她了。我严肃地告诉她:宝贝,爸爸要给你道歉。爸爸做错了事情。这个糖你是不能吃的,吃了会让小朋友出问题,但因为爸爸实在是太爱你了,不忍心拒绝你,就给你买了,我做的这个事情是错的,浪费钱了。我女儿会故作严肃地点点头,说:ji(知)道了爸爸。但是,回家以后直到现在小熊都玩破了,她也不会吵着要吃那些糖。又比如,孩子想在公园玩肥皂泡泡,但是我想要回家工作。我好说歹说她也不同意先走,我火大了就把她直接抱上了车捆在了安全座椅上。她哭闹没用,渐渐也就睡着了。睡醒之后,小姑娘就像忘记了这件事。但我会主动跟她说:今天我想回家,你想玩,我们都没错。但是我如此粗暴地对待你,这是错的。对不起,爸爸给你道歉。为了补偿你,我也愿意明天再带你去看白老虎。我女儿会抱抱我,说,没关系爸爸。所以,我的观点是:1.我们只是在学习如何做一个父母,所谓合理地说“不”,以及合理的惩罚乃至合理的消费观饮食习惯运动方式,都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孩子还小,没权利决定自己怎样生活,但他们有权利明白我们所提供的方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正确的。2.同时,与其说孩子特别需要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被满足,不如说他们更想要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被关注。这种需求,是父母应该提供满足的办法的,即使是在说了“不”以后。试着在孩子觉得没有被满足的时候,郑重地交流,他虽然没达到要求,但觉得自己被重视,往往不会继续胡闹。3.他们的学习欲望非常强烈,也渴望像大人一样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学习一种手段表达自己的爱,也收到你表达的爱。在奶奶的教导下,我女儿学会说“对不起,我错了”是在一岁八个月,她没有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她会在争端里频繁地说,而且哭。但如果收到反馈说:这次你没错,是我错了,对不起。她就会不哭。对错对我们大家来说,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4.明确地说“不”,表达的是态度,和行为不一定有关。这是许多成年人都不知道的道理,但我女儿已经知道。她不想和外婆玩的时候,我会说,你帮我一个忙,也帮外婆一个忙。你确实不想去她家,你也可以这样选择,但如果你去,我可以去工作,她很想你,也可以看到你。结果,她会去。而现在,我也非常频繁地跟她说类似“这是不对的,但我和你做了,下次不可以了”,她也会下次更卖力地卖萌,去做“明知不可以”的事情,或者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不再要求。
题主,恐怕你不只是不知道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而是不知道怎样拒绝包括孩子在内的其他人的无理要求,见:要想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就得学会给自己划出一些不能容忍的行为的底线。如此,才能知道自己作为家长,有着怎样的权利边界,以防止孩子“捞过界”。女儿放寒假了,成天和我在一起了,我很喜欢和女儿在一起,但也有感到不爽的时候,比如她会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我是否正在埋头工作,随时抛出问题打断我的思路。严肃地轻声提醒她不可以这么做,要问问题之前必须观察一下妈妈在做什么。她点点头,但过一会儿又重蹈覆辙。几次下来,我就怒了,提高声音批评她,话还是那些话:你不要以为妈妈的时间都是属于你的,妈妈最讨厌自己专心工作时被你打扰!你自己专心做事时也烦别人打扰,为什么不能将心比心体会妈妈的感受? 如果有问题,你就用笔记下来,等妈妈做完自己的事情时再来问,问的时候还要先问一句:妈妈,你现在方便吗?——如是严肃地告知几次,女儿就知趣多了,遇到想问的问题,会看看妈妈正在做什么。而我在做需要专心的事情之前,也会提前给她打招呼,让她不要打扰我。女儿假期里会预习功课,在家里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课文,我和爱人都觉得吵。我们给她指出这一点,她说:是你们让我大声朗读的。我说:大声朗读没错儿,但你可以到里面的房间去朗读,关上门,这样就不会吵到爸爸妈妈。你没见妈妈经常带着耳机看视频,就是怕吵了你和爸爸吗? 爸爸打电话的时间长了,也会到里面的房间关上门打,免得吵了我们俩。孩子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改为到主卧和书房里去朗读,同时关好通往客厅的门,这样我和她爸爸在客厅里读书、上网就安静多了。如此,女儿在家也很知道如何保护好她的个人权利不受我们干涉。题主说不知道如何拒绝,恐怕还是懒于思考。比如上面我举的女儿的两个例子,好些家长就会被孩子问住:&&&是你让我有问题就不要放过的。&&&是你让我大声朗读的。这时候,家长如果懒于思考,就会被孩子问的张口结舌。其实,稍微多思考一下,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拿提问来说,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并不是只要喜欢提问就是好事儿,还要看孩子提的问题的质量如何。如果孩子提的问题,通过自己查资料查字典就能很快解决的,就说明孩子在偷懒,这时候勤于提问=偷懒,家长就必须严肃指出孩子这时候问的不是好问题,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是好问题。反过来,如果孩子问了个好问题,比如能引导她持续做横向扩展或纵向深入思考,这时就要鼓励孩子,鼓励她继续提出这样的好问题。而提问的方式、时间、场合也需要不断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认识到关于提问的这几点要素:1. 提问是好事儿,说明大脑在积极思考;2.学会分辨哪些问题自己能够搞定,不需要麻烦大人;3.学会分辨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好问题,为什么;4.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提问,不给他人造成困扰,比如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询问隐私相关问题。好些不知道如何拒绝孩子的家长,通常是忘记了家长自己也是有享受生活不被孩子频频打扰的权利的,而且这样的家长总是把自己的权利放在孩子之后,忘记了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昨天是大年初一,俺爹忙乎了大半天,包了很多饺子,有地菜馅儿的,有大白菜馅儿的。女儿爱吃的很,外公给装了一饭盒饺子,我们带回家。女儿想当然地认为这一饭盒饺子都属于她。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很难去除啊!我在心里偷偷盘算着。今天吃午饭时,女儿乐滋滋地宣布:妈妈,你们吃稀饭,我吃外公包的饺子。我不动声色说:外公的饺子啊,你吃5个,其他的留给妈妈,妈妈也很喜欢吃外公包的饺子。你和爸爸吃稀饭。孩子爸爸马上响应,女儿眼珠转了转,没说什么。不一会儿,饺子和稀饭都热好了,拨拉给她5个饺子,俺毫无愧疚地享用着余下的10多个饺子。(今天虚晃的另一枪:)
对于亲子关系中这方面的内容我一直觉得不要陷入是非回答中去,因为这导致了一种对立,家长一直处于一个否定者的角色(人的本能就会更多的记得被拒绝的事情,因为人更在意没得到的东西),父母如果不把裁决者的权利递交给孩子的话,就会使自己最终陷入到一个不能放手和不敢放手的窘境里去。我这里要引用一句我看到过的说得很好的话: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比知道什么是错的更重要。对于题主来说,最终目的不是去拒绝孩子的不合理建议。而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合理。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将权利交棒的过程。一开始的确是需要明确的去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请求的。但除了拒绝,还需要去安抚,安抚孩子被拒后带来的情绪,而安抚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和孩子简明的说明你的考量。这个考量说明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步的细化和深入。同时,伴随的是生活能力的交棒,让孩子投入生活,感受各种生活实践中的会遇到的状况,帮助其了解文字理论化的考量内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次数就会逐步减少,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建立起来的良好沟通,又可以使各种新不合理要求的化解变得更为容易。而作为父母在组织思想和语言去与孩子解释沟通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思维中陈旧保守的不合理的存在。这反过来对于父母自己也是一种自我的成长。我又一次的答非所问了。我一直觉得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不在于消灭表象上的残败。而更重要的是去滋养根源。虽然见效慢,但最终结果才是喜闻乐见的。
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自已的需要,而一个十四岁孩子的世界和一个四十岁妈妈的世界肯定是有差别的,所以,衡量孩子需求合理与否的标准不应该是单独的某一方,而是父母与孩子双方的角度去考虑。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双方对彼此都有充分的了解,了解的必经之路就是沟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孩子有强大的话语权,即孩子听父母的话是孩子的义务,但是这种方式本身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性空间,因为孩子在成长中有一部分创造性是被社会化要求的制约所削减的,当孩子的话语权得不到尊重时,他的那些很可能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就会被拒绝。所以,父母的一言堂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凡事只听从孩子的意见,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孩子与父母相比,毕竟社会经验要少得多,他们可能会缺少处理问题的经验,所以,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指导。因此,双方的沟通就变得特别重要,沟通的基础是倾听,父母需要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达成对于需要的理解,然后共同决定孩子的需要是不是应该被满足。如果父母决定拒绝孩子的需要,那就要坦诚告诉孩子为什么拒绝他,通常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被拒绝,但是可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那被拒绝本身也不再具有那么强烈的伤害性。或者父母可以在公平开放的对话氛围中,与孩子共同商定,哪些是孩子可以自己做主的,当然,他也要承担起自己做主后的责任;哪些是必须征得父母同意才可能决定的,因为孩子虽然日渐长大,但实际上他们还是需要父母给予情感上的关心与支持,当一些重大的事情由父母参与决定时,他们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当然,孩子越大,他所拥有的自主空间也应该增加,这也是帮助他们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而如果父母参与决定过多,一直不能放手孩子决定自己的事情话,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扼杀他的独立性,这样的话,将来他走向社会可能就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工作、婚恋等发生各种问题。所以,孩子长大的过程本身,是需要家长及时做出调整,需要接受孩子渐行渐远,终有一天,他会离开父母的庇佑,独自飞行。而父母不知如何处理给孩子多少自主权的冲突,其实恰是父母在拉住孩子和放手让孩子去飞之间的冲突,当父母更有能力放开手,给孩子更多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的机会时,其实孩子会更轻松的起飞,飞走后也更愿意更多回到父母身边探望父母。而如果孩子太害怕孩子飞走后的孤独,一直不肯放手的话,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逃出去的鸟儿会很害怕再飞回父母身边受限,反而会给父母带来更多的孤独。
说三个理由,五个理由,十个理由以后你长大了,自己可以。。。。。。
谢 邀。题中说随着孩子年纪越来越大,想必已经不是不懂事的小宝宝了,既然已经懂事,一定程度上就是博弈的过程了。前几天在路上听到一个妈妈在给儿子打电话:“妈妈周末刚给你1200,你才交400,这么快就花光了?不要乱花钱啊!”如何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也算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吧。我自己的原则是:规则+自由。我的规则就是:合理的需求你要提前和我说,基本上都YES。不是非常必须但是合理的需求,会有附加条件。一时兴起的无理要求基本上NO。前几个月小孩水彩笔快要用光了,我先帮他笔芯灌了点水,颜色浅一点凑合用,问他再买想要什么样的水彩笔【提前了解需求】,他说要有印章的36色的。我说可以,华润万家太贵,妈妈给你淘宝,三天肯定能到【合理方式解决合理需求】。过几天他说妈妈我要48色的三角笔,三角笔可好了,永远都不会没颜色,我们班**就有三角笔【无理要求】。“可以,等你这个印章笔用光就买。”“三角笔可好了,永远都不会没颜色!”“这个印章笔是你自己选的,用光再买。”“等我长大自己挣钱买,妈妈三角笔多少钱?”“二十万。”作业本要用光之前,还剩2页的时候就要说,家里一般有备货,突然全部用光,自己又没有提前打招呼,就用背面,或者自己用白纸订个本子凑合用【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出去购物提前规划:今天去**,妈妈可以给你买一个不超过50块的玩具。出门玩提前规划:今天去公园你可以选3个玩,妈妈可以选一个,爸爸可以选一个,可以买五个零食和饮料。出去玩是高兴的事情,哭闹下周就不去了。健康问题提前规划:你这个牙齿已经活动了,再过一周大概我们就要把它拔掉了。拔牙之前还要提前预热:拔掉有一点点疼,但是没有你摔跤疼,还会流一点血,一分钟就不流了。你不要用舌头舔,等下吐掉,过半小时再吃东西。预定规则是给双方建立的规则,小孩不能看见别人有什么就要什么,家长也要坚定,说不买就不买,不能这次给买下次不给买破坏规则。自由就是一定程度的变通。我家小孩是有零用钱的,虽然他连自己结账还要鼓足勇气。给他零用钱是给他变通的自由,比如他真的特别喜欢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基于规则我不能给他买,他可以自己买。大概就是这样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被虐了。。。本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于是就问我儿子:我刚才看到一个问题,说是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如果换成你,儿子你怎么回答?我儿子看了我一眼,说:什么叫无理,还不是你没有钱!-----嗯,这孩子说话随他妈,老杵人肺管子!
任何事情都要提前说好,规矩提前定,防止孩子赖账,言行一致时效果明显。就说一个对付小孩子出门看见什么买什么的情况,提前告诉孩子:每次去超市(或商场)只能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定一个价格区间,但我的经验是,小孩子想要的往往不是贵的那个)。
女儿很可爱,所以全家都很疼爱。但是众星捧月势必会导致溺爱,所以当爹的我就必须主动站出来做“坏人”。摔倒了磕碰了苦恼了家里人要去抱起来,我非但自己不去抱,还要阻止家里人去抱,然后蹲在女儿面前告诉她,你自己摔倒的,你哭个锤子,自己站起来就好了,来,站起来给爸爸看一下。女儿苦恼无果后,无奈自己很利索地站起来了。站起后,轻轻夸奖一句,让其继续玩耍。大人手头上有什么她没见过的东西,就会跑过来吵着也要玩,我知道这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能太抑制,但也不代表就可以纵容,让她学会等价交换,付出努力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要我的手机玩,我就随手拿片纸屑,告诉她把这个扔到垃圾桶我才给你手机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要么谈判破裂女儿气鼓鼓地去玩别的东西,要么小手捏着小纸片屁颠屁颠跑去找垃圾桶,往往垃圾桶还没找到,纸片就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但是小屁孩还是在垃圾桶装模作样弄一个“扔”的动作再回来。这时,说话算话,女儿如愿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反正给女儿树立一个原则,在爸爸面前搞一哭二闹三打滚的戏码,爸爸是不会买账的。但是爸爸会和我“谈判”,听听爸爸说什么,我想要的也可以拿得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嘴吃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