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三个月的宝宝开始有点儿老鼠怕人吗了,在此之前性格特别好,见人就会打招呼,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颗粒成长屋)文/kelly(彭滟岚)
  导读:18个月孩子由于想象力开始丰富,本来很小的事情被他们一想像就变得特别夸张、可怕,如果是敏感的孩子,这种体验就会更丰富;随着自我意识发展,到了2岁左右孩子会出现害羞的情绪,别说陌生人,就是见到熟人都会把头扭一边。这是孩子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家长因为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把自己“你要懂礼貌”的理念强加在孩子头上,长期的说教竟然把孩子逼成了社交封闭……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了这些情况,这篇文章您不要错过。
  在中心咨询,工作人员给我预约了这样一个孩子:2岁1个月的女孩乐乐(化名),年前一直都很好,过年后怎么都不进中心。最近几个月好点了,能来上课了,可是只要有人靠近,她就抱父母大腿,和她打招呼,乐乐会把脸扭到一边不看人,连上课的老师想靠近她都不行。
  看来情况很严重啊!
  在中心见到了乐乐,果真如见面所说的,我和她打招呼她直接缩回姥姥身边,我在她身边玩各种大球来吸引她的注意力,她也不过来,反而只要我看她一眼,她就马上停止手上的任何游戏回到姥姥身边。
  大人不行,那就上小孩!我让小七在她身边玩,她居然不但没有模仿行为,还紧张地躲开小七,死死拽住姥姥的衣角。而全程姥姥都在不停地说“快去,Kelly老师和你打招呼呢…你去和老师玩…你看,老师那个球很好玩吧…别躲在姥姥身边,这样不礼貌,老师一直在和你打招呼呢…”“快去,小妹妹玩得多好啊,你也吊高高一个…你都是姐姐了,妹妹做得那么好,你会不会啊…”
  我觉得再观察下去没有更多进展,于是请姥爷过来看孩子,领着姥姥进屋里谈。就在这时,乐乐被一旁小姐姐的玩具吸引,拉着姥爷的手站在半米远处观看。虽然能感觉到她真的很想玩,但她就这么静静地拉着姥爷的手站着,像有什么东西无形地拦住了她。
  我感觉机会来了!于是请姥姥过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动作,乐乐竟然马上坐了下来!我顺势又请奶奶做了一个动作,乐乐居然开始和姐姐一起玩起玩具了!!(想知道吗,妙招最后会揭晓)
  我心里有了答案,请姥姥进屋详聊。
  在后来的交流中,很多细节浮出水面,乐乐出现现在的情况一点都不意外:
  据姥姥讲乐乐之前性格挺好,年后突然就怕人,一算年龄,当时她大概18个月左右。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想象力开始丰富,于是本来很小的事情被他们一想像就变得特别夸张、可怕,如果是敏感的孩子,这种体验就会更丰富,会比一般的孩子表现得更明显。
  小七就属于这样敏感的孩子。在她18个月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形:路边车子一响,她就能吓得发抖;买菜的爷爷离着有10米远,她就紧张地要“抱抱”;如果哪里有装修的声音,那是绝对把我搂得很紧很紧。
  我了解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所以没有给小七太大压力,她感到害怕的时候我就带她离开,然后告诉她“那个只是汽车要开的声音,不用害怕,你要是觉得紧张,可以靠在妈妈肩膀上,妈妈会保护你。”就这样过了一个半月左右,小七的“害怕”阶段终于顺利度过。
  乐乐在这个阶段就没有那么幸运。听姥姥描述,当乐乐见人不打招呼,还把脸扭一边时,她会觉得孩子很不懂礼貌,于是就会教育她:“宝宝,你这样不行啊,不对啊,见到人怎么可以不打招呼呢!”
  原来孩子还只会抱大腿或要抱抱,最近几个月,孩子竟然一出门就绕远道,直接避开可能会见到大人小孩的地方。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随着孩子2岁自我意识发展,孩子会生发出害羞的情绪,原来见到别人(哪怕是熟人,和7、8个月的认生不一样)都会打招呼,现在却恨不得各种躲,恨不得马上和对方说“bye bye”。孩子心里想的是:你别看我了,再看人家都害羞了!
  在乐乐18个月出现害怕情绪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疏导,那会儿在社交上出现了个槛,加上到2岁左右开始害羞了,乐乐姥姥没有理解孩子的心理,逼着孩子打招呼,不打招呼就训斥,说个没完。乐乐当然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但姥姥的说教让她很难受,为了避免这种难受,叛逆期的她干脆选择“我走别的路,这样我就不用和别人打招呼了,我就不会挨姥姥训了。”久而久之,因为打招呼就会引起不愉快,那我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是一种对抗家长的自我保护。
  玩耍本是孩子的天性,看到姐姐玩的玩具,乐乐心中有千万种想玩,这种想法在心里奔腾,跳跃,但因为姥姥的说教, 乐乐已经被这种自我封闭绑住,和家长的对抗竟然战胜了玩的天性!玩的天性都可以因为对抗而压制,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改变,乐乐在意识层面慢慢就不能感觉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她会愤怒、会无助,这种情绪会藏在潜意识里,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在此,我也解开了姥姥的几个心结:
  1孩子不和别人打招呼,特别是很熟的人,别人会说家长没教好。
  “您也是姥姥,您的朋友也会带着孙子孙女下楼玩耍,如果几次没有和您打招呼,您会记恨吗?”
  “那倒不会。”
  “所以不打招呼别人是不会在意的,您的心态调整好了,就没事啦~~帮助她度过这个时期,乐乐会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2想把孩子下个月送幼儿园,让她提前适应适应。
  “据我观察,乐乐其他方面发育都挺不错的,唯独社交。幼儿园是个集体环境,需要孩子具备基本社交技能,现在乐乐在社交上已经有个槛了,如果不给她疏通,去了幼儿园说不定会给她加很多槛,到时候反而得不偿失。”
  “这样啊,那我要考虑考虑。”
  “我该怎么做能帮她消灭这个槛呢?”
  “方法很简单。”
  “1、调整您和家人的心态,不把乐乐不和人打招呼的事情看得太重,让乐乐自己解压,走出自我封闭。这时为了让对方不难堪,可以说“乐乐,不着急,我们准备好了再和奶奶打招呼”,如果乐乐就是不说话,那就和对方说“不好意思,孩子今天还没准备好”,相信能得到对方的理解。”
  “2、少说教,多给乐乐做示范。在观察时,我让您拉着乐乐手坐在小姐姐的玩具旁边,她是不是马上就坐下了?说明她需要您告诉她这个可以做,紧接下来我又让您给她示范怎么玩这个玩具,她就知道怎么做了,您示范几次之后她不是就拿起了小笔在那画?”(当当当,答案揭晓)
  打个结:18个月左右孩子想象力开始丰富,于是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无缘由的“害怕”,这个时候就要接纳他们的害怕,帮助他们找到原因,打破太过丰富的想象:宝宝,你看,老奶奶不会特别在意你的,她只是买菜路过,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到了2岁左右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会出现害羞的情绪,不和别人(哪怕是曾经的熟人)打招呼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强迫,“宝宝,你准备好了和叔叔打招呼吗?”“今天还没准备好啊,那下次再打招呼吧,和叔叔说bye bye 好吧?”
  乐乐就是卡在了这两个槛上,才会出现这样的社交封闭,希望看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管住自己训斥孩子的嘴,给他们理解,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颗粒成长屋(klcz_kelly)】并已进行原创声明,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刊登、使用。
  kelly:八年早教行业从业经验、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母婴专栏作家、0-3婴幼儿心理研究者。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Kelly,早教行业混迹七年,攻读过儿童发展心理学专业,后...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三岁小孩不爱打招呼
三岁小孩不爱打招呼
孩子3岁了,见到楼上楼下的认识的叔叔阿姨不爱打招呼,在幼儿园基本上能够礼貌的给老师回礼。我们经常的做法是在没有打招呼时,“xx,叫姥姥”“xx,叫阿姨”,但一段时间下来,往往没什么改进。这种情况应当如何处理?
宝宝见人不爱打招呼怎么办?
为什么在家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一到家外,就蔫巴了,性格显出十分内向,连招呼都不打,这么没礼貌,让父母多没面子!
见了熟人、客人甜甜地说一声:“奶奶、爷爷或叔叔、阿姨好!”这样的宝宝人见人爱。可偏偏有一些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非常活泼,见了外人、即便是认识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爸爸妈妈督促着,仍金口难开,令父母很尴尬,只好怪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闭紧我的小嘴巴”
星期天,妈妈带着3岁的佩佩出去,一上电梯就碰到了几位邻居,妈妈热情地和他们寒暄、妈妈暗暗地捏了捏她的小手,示意她招呼叔叔阿姨。佩佩却两眼盯着地上,丝毫没有反应;妈妈忍不住了:“乖,快问叔叔阿姨好!”佩佩紧闭着小嘴,仿佛没听见似的。妈妈有些难为情,她弄不明白,女儿活泼外向、伶牙俐齿,跟小朋友玩得也不错,可为什么见了长辈不打招呼呢?
宝宝心里话
电梯里有好几个人,我怎么打招呼呀?妈妈已经向他们问好了,干吗还要我说?我也不喜欢被妈妈逼着招呼别人。
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只是一两个人,宝宝有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认为挨个问好很累,而这个行为是为父母做的,不是自己情愿的,索性就全免了。这说明宝宝还没掌握同时和多个人打招呼的技巧,也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
2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开始萌芽,3岁时一些孩子就显示出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被父母要求着向他人问候时,自尊心强的孩子会感到很没面子、产生逆反情绪,以沉默表示抗议。
招数1:说明打招呼的理由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与人交往。所以,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看图画书和在生活中的场景启发孩子:熟人间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表示一个人懂礼貌、有修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后,问候的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招数2:了解宝宝的想法
教子的前提是“知子”。妈妈不妨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然后告诉他具体怎么做,比如让孩子说说在见到的人中喜欢谁,引导其在下一次见面时主动问候这位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如果孩子能迈出这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拓展到一次向两个人问好、逐渐适应问候更多的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真诚地做个表率,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
如果出现孩子不愿招呼人的局面,以转移话题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引导宝宝开口说些他感兴趣的事,才是妈妈明智的做法,因为反复的提醒和批评可能使大家都面临更为严重的尴尬境地,还容易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
“妈妈说我很害羞”
每次带磊磊出去碰见熟人,妈妈就抢先提醒:“快叫奶奶、问爷爷好!” 磊磊则涨红了脸,依然故我;妈妈不得不以“这孩子害羞”敷衍过去。
宝宝心里话
见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可妈妈越说我就越害怕,还没张开嘴,心就怦怦跳,最后就不敢说了。
宝宝对自己的评价依赖于成人,爸爸妈妈说他怎样,孩子很自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什么样子。相对于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宝宝往往缺乏自信,而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如同给他贴上了标签,并深深植入其内心,这无疑帮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越发地让他们回避和人打招呼。
招数1:留出一点适应时间
让害羞的宝宝开口问好,不能硬来。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坚决,父母与其不停地劝说、命令,不如与朋友、同事、邻居达成一致,不要求孩子称呼他们。但是,父母和这些熟人碰面时,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友好,并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把他们介绍给宝宝、再把宝宝介绍给他们。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将会发自内心地接纳他们,并从父母身上学会自己该怎么做。
招数2:帮孩子找到突破口
害羞的宝宝需要较多的尝试与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外人。在某些场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见到同事,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想想看,她是哪位阿姨?你应该对她说什么呢?”引导发宝宝说出“阿姨好!”如果宝宝说了,即便声音很小,也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 妈妈相信你下次问阿姨好的时候声音一定会比这次大,对不对?”以此给孩子增强信心。
“这个叔叔好可怕”
高高大大、有一双鼓鼓的“鱼眼睛”的罗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学,那天他到家里来,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扑向妈妈怀里,更别说打招呼了。爸爸纳闷:琳琳见人通常打招呼,为什么对罗叔叔会这样?
宝宝心里话
别的叔叔都喜欢笑,一点也不可怕。但这位叔叔和别人不一样,又高又壮,眼睛又那个样子,看起来凶巴巴的,真吓人,我可不能招惹他!
宝宝很单纯,喜欢和不喜欢一个人仅仅靠直觉,如果哪位叔叔阿姨体态彪悍、面相不善或粗门大嗓,往往令宝宝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还会问好?
招数1:暂时回避
对于像琳琳这样的宝宝,父母不妨先带孩子接触那些和蔼可亲、喜欢小孩、长相比较好的人,这些人能给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一些,再引导他结识更多的人,包括长相特殊甚至比较丑的人,和他们打招呼。如果可能,妈妈不妨事先透露给宝宝,他将见到的人的相貌、特点,顺便告诉他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别善良、非常喜欢小孩、很会讲故事等等,打消宝宝的顾虑,产生亲近感。
招数2:从点头开始
假如你的宝宝特别不愿意开口,那就另辟蹊径。告诉孩子,社交性问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励宝宝先选择最简单的方式:点头。如果宝宝做了,一定要表扬:“你会跟别人点头了,妈妈真为你高兴。点头也是向别人问好的一种方式,以后长大了,宝宝还能学会其他的方式呢!”
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行为不像吃饭、睡觉等是天生获得的行为,它必须经过学习。父母的熟人、朋友对于宝宝来说,可能就是个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气的。作为父母,当我们的宝宝还没有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时,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则——做宝宝行为的榜样,做给孩子看,在各种场合应该怎样行动。可能,即使看见父母的做法,宝宝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为中;父母还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要忘了,宝宝在用自己的眼睛时刻观察着这个世界……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总结的很细致,谢谢大家了
这个在于家长要多引导,领着孩子出去主动让他和人打招呼。我有时就让孩子主动去找人喊人,慢慢的孩子就会和人打招呼了。
我听说0对0-3宝宝挺有帮助的。
你可以用百度搜索去他们官网看看。他们有免费早教咨询电话的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
&孩子两周三个月了,见了人让叫也不叫,也不和小朋友玩,总是自己玩,我每天都带他出去玩的。有一些很熟的小朋友,他都不和他们玩。我经常会带他去姥姥家住一阵子,在姥姥家他爱和他的小姐姐玩 。这回从姥姥家回来后,他更胆小了,小朋友一靠近他,他就会大哭,去别的小朋友家,或小朋友来我家,他都回拘束的坐在我的腿上不下来。平时在家,也很活泼爱说的。我很着急,孩子这样怎么行呢,该怎么教育孩子,让他和小朋友玩起来,请有经验的前辈指点一下,谢谢!
当时年龄:
87491 浏览
来自:网页;
我家宝宝三岁的时候,情况跟你家宝宝挺相似的。在家就是个调皮蛋,只要一出门,就黏在人身上,都不和别的小朋友接触。小男生这种性格,当时真挺着急的。后来是一个朋友说用了米卡挺好的,我就想说试试呗。定了之后,月底送来一个大箱子,打开一开,各式各样的玩具,图书。宝宝最爱看的,还是DVD,特别是看到米卡和们一起玩,一起吃东西,宝宝也慢慢意识到了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是件有趣的事情,他现在都能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出去玩了。还有其他玩具啊,故事书什么的,宝宝也很喜欢,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宝宝都会主动把玩具拿出来了。
我觉得吧,宝宝还很小,所以会很敏感,因此爸爸妈妈要更注意。需要我们了解更多的早教知识,如果宝妈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到他们官网了解一下:
最佳回答者:
"建议改善教育方式"&的妈妈回答:
"建议改善教育方式"&的推荐知识:
[导读]许多父母都反映孩子有胆小的问题,其实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处理得不正确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据美国心理学家多年研究,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他的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也会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意外的困难。
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
给孩子选择年龄小的玩伴如果孩...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9招让害羞宝宝变大胆
  1.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经常带你的宝宝走出家门,让他多和其他人接触,告诉宝宝和他人一起玩耍是很愉快的事情。你可以带他去公园的人群中看小朋友们放风筝,看爷爷奶奶打太极拳&&参加一些年轻妈妈的俱乐部,和小朋友一起用餐,一起滑滑梯,一起玩积木等。带宝宝去参加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比赛,让宝宝克服害羞的心理,尽情地展现自己。多带宝宝一起去发现生活中充满乐趣充满欢快的地方,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慢慢地,害羞就会自动消退。
  2. 不要大惊小怪进行强化
  一个害羞的宝宝可能在面对陌生人时会显得有些笨拙。作为父母,你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执意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一个劲地要求孩子做,更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害羞的孩子&,甚至拿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是这样?你真不乖!&如果父母长期将&害羞&这个词定格在孩子身上,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人,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小朋友格格不入,是一个怪物,不受欢迎,他会更加封闭自己也会更害羞。
  3.给他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对于害羞的孩子,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陪他说话,让他适应和别人的交往。每次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之前,不要一再催促孩子&今天你可要记得和别人打招呼话&之类的。这样不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临走前孩子不愿意说再见,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说:&妈妈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说再见,是吗?没关系,我们下次再说。&这样会减缓孩子紧张的心理。
  4.循序渐进的表扬
  每当孩子在社交方面有所进步时,父母都应当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应当注意的是:表扬应该循序渐进,言语要尽量自然亲切。过多重的表扬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引起他不必要的畏惧情绪,使他忌讳外出。
  5.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与他人相处的,社交经验需要一点点地积累。当孩子不再拒绝和他人交往的时候,父母应该进一步鼓励孩子,并告诉他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打招呼时声音要清晰,眼睛要看着对方等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出礼貌、大方的好孩子。
  6.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附近有幼儿园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带自己孩子一起加入。这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小伙伴玩耍的乐趣。开始孩子可能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你,慢慢地他就会试着加入孩子们的队伍。不过如果孩子想走,一定不要勉强他继续呆下去,让孩子感觉轻松自然,有利缓解他的羞涩。
  7. 和孩子沟通害羞的原因
  有时大人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有些很漂亮的小女孩很不喜欢被大人们亲来亲去,父母却认为这是亲戚朋友对自己孩子表达喜爱之情的一种方式。但是你们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如果孩子拒绝接受这种亲吻,并不代表他害羞,仅仅是他不喜欢。还有的孩子在家里很活泼,一出门就变得很害羞,这往往是因为面对社交场合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做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多和孩子交流是很必要的。如果他表现出害羞的行为,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孩子是不是真的害羞。
  8.多做社交游戏
  这种游戏很方便,父母可以在家中耍。比如,你们可以模拟一次购物,你做店主,宝宝做顾客。反过来也可以。或者做警察和行人问路的游戏。这一类游戏,可以让孩子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交场景,孩子也能学到更多社交礼仪,从而变得大胆。
  9.不要想着完全改变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性有时候是天生的。内向害羞只要不影响他与社会正常的交流和沟通,也无大碍。因此在引导害羞孩子时,父母不要老想着完全改变他的个性,那是不太现实的。只要父母用正确引导方式,融洽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变得更自信。
&与带的人有关系的,让宝宝多与外界接触,平时多和宝宝玩,不能忙或看电视把他扔在一边自己玩,时间长了就形成孤僻的性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蟑螂怕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