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人发病在发病前一两天病人唾液里就会有狂犬病毒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狂犬病-百科介绍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
大家还关注→ 狂犬病毒会通过唾液传播吗
狂犬病毒会通过唾液传播吗
健康咨询描述:
狂犬病毒会通过人的唾液传染吗?
昨天和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他低着头,正对着我的盘说话,然后我有用那盘子盛东西吃(因为朋友,不好意思换盘子),后来得知他前几天被狗抓破皮肤,不过他打了疫苗。
请问医生,如果他的唾液在盘子上,会传播病毒吗?(我牙龈常出血,前几天还把鱼刺卡喉咙了,有充血)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治疗病毒性肝炎、尤以乙肝疾病为主,消化系统、呼吸系
帮助网友:383称赞:5
&&&&&&病情分析:&&&&&&狂犬病毒没有报道可以通过人的唾液传播的,何况还有一个前提,你朋友现在也不是狂犬病人,只是单纯的被狗咬伤,而且你朋友也作了相应的处理。&&&&&&指导意见:&&&&&&所以你的一切的假设,都是不成立的,不会传染狂犬病毒,故你不需要处理,也没有任何的影响,谢谢!
那请问医生,如果他得了狂犬病,恰好我又吃到他唾沫,会有事吗?
08:03医生回答:
如果他得了狂犬病,也需要你的黏膜也是损伤的,还有他要分泌的口水中含有狂犬病毒。
可是我鱼刺卡在喉咙、然后医生检查说是充血、那算不算黏膜有伤口?然后他疫苗只打了一针、会不会还有病毒在他体内?
14:48医生回答:
他已经打了疫苗,说明已经做了处理,
疾病百科| 狂犬病(别名:恐水症)
挂号科室:感染科
温馨提示: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严格执行犬的管理,可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狂犬病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低热、嗜睡、食欲缺乏、怕水、怕光、怕风、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参考价格:172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
参考价格:¥26
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
参考价格:¥167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狂犬病毒存活在唾液的什么细胞中-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狂犬病毒存活在唾液的什么细胞中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7:33:05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狂犬病毒存活在唾液的什么细胞中”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狂犬病毒存活在唾液的什么细胞中”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如题 还有会被呼气吹到空气中吗,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飞沫传播并不是说存在于细胞中,唾液中没有细胞~只是病毒暂时存在于唾液中~~呼气的话,应该不会被感染
解决方案2:
我来精简的回答掉你的问题吧狂犬病毒并不是存活在什么唾液的细胞中 他是存活在神经组织中的 为什么唾液里会有病毒呢 因为 唾液腺是神经组织 是唾液腺排出狂犬病毒的呼气可能会将细微的唾液吹到空气中 但是 唾液只要干燥了 病毒也就死了 呼出的那么一点唾液 夏天的话5秒钟就蒸发了 你还紧张什么呢 再者 那么一点点病毒是不足以传染的
解决方案3:何谓狂犬病? 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野生动物和家畜,人类亦可感染。由棒状病毒家族的一种病毒引致,除非迅速得到处理,否则可致大脑受损,甚至死亡。大多数病死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因不能提供及时的处理和注射疫苗。夏威夷是美国唯一的无狂犬病的洲,主要是由于对入境的宠物施行120天的检疫,并限制进口外来动物种类。如何感染? 一般是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至。当皮肤损伤处接触到狂犬病动物的唾液时也可染上此病。所有温血的哺乳类动物,包括人,都可能感染狂犬病。在美国大陆,与狂犬病有关的常见野生动物有臭鼬、狐狸、浣熊和蝙蝠。有那些症状? 早期症状为不适,交替出现烦躁、忧虑,头痛、发热,有时伤口周围搔痒、疼痛。还可导致麻木或瘫痪、咽肌痉挛、惊厥、精神错乱、昏迷和死亡。 症状何时出现?通常接触狂犬病动物后的2至8周,潜伏期偶尔可短于5天或长于1年。 如何治疗? 一旦怀疑可能感染狂犬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被动物咬伤后,迅速用大量的肥皂和水仔细清洗整个伤口及周围。及时就医或向健康部门咨询。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ZG)可用于中和伤口处的病毒,然后,应在28天内注射多次狂犬病疫苗(通常是5针)。如未治疗其后果如何? 如未治疗,狂犬病几乎全部致死。然而接触狂犬病动物并不一定受感染,有怀疑时,防止得病最佳办法是接受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 被动物咬伤后,立即用大量的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如怀疑感染,尤其在狂犬病流行区,应立即就医,或向健康中心或当地健康当局咨询。避开所有的野生动物,特别行为异常的动物。在狂犬病流行区,应给宠物免疫,以免受染。 不论被狂犬还是健康犬咬伤,都要采取积极措施。1)伤口处理:在咬伤24小时(最迟72小时)之内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而灭反复彻底冲洗(不要两者同时用),疼痛明显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将污血挤出,冲洗后用70%酒精或2.5%磺酒反复擦试消毒,伤口不缝合也不包扎。2)注射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为组织培养疫苗,采用WHO推荐的5针或6针注射法,即第0、3、7、14、28天各注射一针疫苗,第90天再加强注射一次。3)注射免疫血清: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狂犬病的防疫措施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狂犬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病各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因此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传染源:病犬和无症状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病猫、病狼等患病动物。
②传播途径: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通过咬伤、抓伤人体皮膜、粘膜而传染给人,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
③人群普遍易感,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
④流行特征:本病为恒温动物的传染病,公布广泛,国内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伺。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潜伏期为10天~10余年,一般30~90天。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临床经过可分三期:
①前驱期:有低热、倦怠、烦躁、恐惧等,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已愈合的伤口疼痛,本期持续2~4天;
②兴奋期:兴奋性增高,恐怖异常,水、风、声、触动等刺激均可引起咽肌痉挛,典型恐水表现为饮水、见水、闻水声或仅提及饮水均可致严重咽肌痉挛,因此渴极而不敢饮,饮也无法下咽,但不一定都有恐水表现。常伴发呼吸辅助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疼痛性抽搐,多有交感神经亢进表现;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等,患者多有高热,神志大多清醒,本期持续1~3天。
③麻痹期:病人逐趋安静,痉挛停止,各种瘫痪出现,尤以肢体软瘫多见。感觉减退,反射消失,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本期持续6~18小时。
由于狂犬病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因此被病兽咬后的伤口处理和免疫预防实际是早期的非常重要的治疗。
①伤口处理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9%新洁尔灭(不可合用)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然后后75%酒精或2.5~5%碘酒涂擦2~3次,深部伤口可用浓硝酸烧灼,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②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应用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组织培养疫苗,要求每次注射抗原量不少于2.5国际单位,使用方法是:一般咬伤患者于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安瓶疫苗。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和多部位咬伤)或深度咬伤(大量出血、功能障碍或肌皮咬伤)除按上过程序注射疫苗外,还应使用疫苗的当天或前一天(咬后8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剂量按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严重酌情增加至100国际单位)计算,50%在受伤部位浸润注射,其余进行肌肉注射,1~2日内分数次注完。血清使用前须作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疗法。为避免血清对疫苗作用的干扰,应在第5针疫苗接种先后,再加强2针疫苗。
③发病后做好对症治疗,以求减少刺激减少痛苦,病人绝对卧床,避免不良刺激,输氧,补充血容量,鼻饲喂食喂药,镇静、解痉,有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①捕杀野犬,管好家犬。家犬应定期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并登记挂牌,城市禁止养狗。
②与狂犬病毒、病兽接触机会多的人应预防注射狂犬疫苗。
③病人病程中需隔离,护理人员应戴口罩、手套,病人分泌物及时消毒。
狂犬病又叫恐水症,是人被带狂犬病毒的病兽(犬、猫、狼)咬伤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狂犬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亲合力,咬伤后病毒从横纹肌进入神经末梢,进而进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发作性咽肌痉挛、多汗流涎等症状,最终出现肢体瘫痪,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病死亡率几达100%。 因此预防显得十分重要。
1.捕杀野犬,城市内应禁止养犬,对饲养犬应按政府规定进行登记,做好预防接种。
2.发现病犬、病猫应立即捕杀。咬过人的家犬、家猫要隔离观察10天,以明确是否患病。
3.预防接种:被狼、狐、野犬、野猫等咬伤;咬伤部位在头部、颈部或伤口深大者;或医务人员皮肤破损处被病人唾液沾污者,应于当天、第七天、第14天各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2m1,重度咬伤者于第30天再肌肉注射2m1。亦可使用抗狂犬病马血清,在皮试阴性后注射,成人剂量20ml,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注射,另一半作肌肉注射。
4.可同时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病人应送医院救治。 被疯狗咬了怎么办?
疯狗是指患了狂犬病的狗。它奔跑狂叫,见人便咬。其唾液里含有狂犬病毒,这种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也患上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一般在被咬的人伤口内停留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然后经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便在中枢神经的灰质细胞内复制繁殖,再沿传出神经进入人的唾液腺,使病人的唾液也具有传染性。
人被狂犬咬伤至发病的潜伏期为10天到1年,一般1~2个月。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的量和毒力。儿童被疯狗咬后,尤其头面部的伤口,或伤口深的,受寒劳累的都发病较早。发病的初期2~4天,表现为头痛、低热、周身不适,很象感冒。伤口部位发麻、发痒。然后进入兴奋期,病人兴奋、恐怖、多汗、流涎、排尿困难。对各种刺激过敏、怕风、恐水,甚至听到水声,即会引起咽喉痉挛,严重的有全身抽搐、呼吸困难,少数病人有冲撞嚎叫的现象。如此1~3天以后,便进入瘫痪期,病人的四肢瘫痪、呼吸微弱,血压下降,经6~18小时后,即可有生命危险。
根据被疯狗咬伤的病史和典型的症状,即可诊断为狂犬病。
治疗的方法,是使病人保持安静,输盐水或葡萄糖,根据病情使用强心剂或呼吸兴奋剂。但这些并非特效疗法,效果较差,所以对狂犬病应该防重于治。
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是杀灭野犬,管理家犬,并作预防注射,使家犬不致染上狂犬病。当然,最好不要养狗。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万一被犬咬伤,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彻底地冲洗伤口。在伤口上拔火罐,用70%的酒精或烧酒涂擦伤口后,再涂上碘酊。对于较深的伤口,最好用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在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应该敞开,不能缝合或包扎。彻底清理伤口,可以使发病的机会大大减少。
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发病的根本措施,应于被咬当天、第四、八、十五、三十天,各注射2毫升。对深的伤口,在被咬当天加注抗狂犬病血清则更好,这种疫苗安全可靠,无论老幼皆可应用。
狂犬病不仅见于狗、猫、狐、狼,甚至连吸血蝙蝠都可传染此病。被这些动物咬伤后,均应按疯狗咬伤的情况处理。当然咬人的狗不一定都是疯狗,但为安全起见,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并将咬人犬捕捉观察10天,如狗无此病,才可停止注射疫苗,如狗已逃走,则应按规定注射完全部疫苗。如果仅仅接触了疯狗,并未被咬,则不必注射疫苗,接触了病人的血,不会被传染。但病人的唾液有传染性,身上有伤口的人,不要接触病人。此外,疯狗死后要深埋,不能剥皮吃肉,否则有染上狂犬病的可能,疯狗的皮也不能要,否则剥皮时即被传染。
狂犬病的死亡率很高,必需充分注意预防工作。 怎样预防狂犬病李广容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的5-8月份被犬咬伤的人数比秋冬季节上升40%以上。其原因是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增多,着装单薄,且在家中圈养的犬更多地到室外“遛养”,增加了犬咬伤人的机会。众所周知,狂犬病是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对人的生命危胁极大。降低狂犬病的死亡率,关键是预防。现将正确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下。在我国,犬(包括病犬和“健康”带毒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犬咬伤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先挤出污血,并立即进行冲洗。冲洗时先用无菌的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二者不可合用),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必须反复冲洗(至少30分钟),深伤口要用大注射器冲洗,力求去除狗涎。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并用浓碘酒反复涂拭,同时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伤口暴露有利于排毒,故小伤口不必缝合,较大伤口可延期缝合。伤口较大、较深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若头颈部、手指咬伤或其它部位严重咬伤,须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其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免疫血清过敏试验阳性者要进行脱敏注射。接下来是注射狂犬病疫苗。既往使用的疫苗有神经组织疫苗和细胞疫苗两大类。神经组织疫苗副作用大,效果差,大部分国家已弃用。目前多采用细胞培养疫苗(地鼠肾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等),或禽胚疫苗。按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暴露后(受伤)接种时,疫苗效价至少每剂量2.5IU。该委员会推荐的方法有三种:(1)肌肉内注射5针法:于0、3、7、14和30天各肌内注射一剂量,成年人于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小儿于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2)肌肉内注射2-1-1法:第一次在左右臀部各注射一剂量,第7和21天各注射一剂量,三角肌内注射;(3)皮内注射法:于0、3和7天在前臂或上臂的两个部位各注射一剂量,再于30和90天各注射一个部位一剂量,每剂量皮内注射0.1ml。疫苗注射必须于暴露后立即进行,在24小时内注射者效果最好。委员会还建议,对于暴露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开始接受疫苗注射者、在注射疫苗前1天或更早时间已经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无药品者、有免疫缺陷者及严重营养不良者,首针剂量应加倍,或注射三倍量。我国现用地鼠肾细胞疫苗,普遍采用WHO推荐的第一种注射方案,即三角肌内注射,每次2ml,全程5针,按程序分别于0、3、7、14和30日注射。严重咬伤者则全程10针,即当日至第6日每日1针,再于10、14、30、90日各注1针。鉴于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悬殊,极少数可达半年以上,所以对陈旧的狗咬伤也应全程注射疫苗。孕妇被犬或其它可疑动物咬、抓伤后,也必须按规定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符合用血清者必须合用血清。专家认为,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是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的最有效方法。国际标准规定:凡一处或多处穿破皮肤的咬、抓伤,不论是头、脸、颈部,还是身体的其它部位,均应合用血清;疯动物的唾液触及黏膜者,也应合用。我国规定: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应疫苗合用血清。人源的抗狂犬病球蛋白(HRIG)每次20IU/kg,马的抗狂犬病球蛋白(ERIG)每次40IU/kg。抗血清应与第一针疫苗的注射同时进行,但注射于不同部位。在注射疫苗开始后至21天之间再被咬伤,如果初次咬伤时未用抗狂犬病血清,这次咬伤又较严重,除继续应用疫苗外,必须加用抗狂犬病血清,一部分进行伤口周围与底部浸润注射,一部分肌肉注射;如果初次咬伤时已联用血清,这次咬伤就不必再用血清了。在初次注射疫苗开始日起21天后再被咬伤者,血清中已产生有效抗体,只需继续注射疫苗及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无须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经上述处理后,狂犬病的发生率将显著下降,一般可保无恙。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一)传染源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三)传播途径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是因病毒沿受伤部位转入神经,经背根节、脊髓入脑,故咬伤部位相应的背根节、脊髓段病变常很严重。延髓、海马、脑桥、小脑等处受损也较显著。
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 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管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1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 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怕风亦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体温可达40℃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三)麻痹期 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一)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学试验
(1)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2)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3)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4)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巴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鉴别。 看完就知道了
解决方案4:摆脱,&唾液中的细胞&这个说法不准确,患病犬的唾液本身就有大量狂犬病毒.而且,好像没听说过,狂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右图:狂犬病毒粒子)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病毒颗粒外有囊膜,内有核蛋白壳。囊膜的最外层有由糖蛋白构成的许多纤突,排列比较整齐,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L、N、G、M1和M2)和2种微小蛋白(P40和P43)。L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蛋白是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G蛋白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M2构成细胞表面抗原。
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 患者和患病动物体内所分离到的病毒,称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固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0℃时1小时,100℃时2分钟即可灭活;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亦能使病毒灭活。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经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 感染者发病时呈高度兴奋状态,并伴有发热、头痛、恐怖不安、惊风怕声、肢体发麻、吞咽困难,一旦喝水即引起严重痉挛等症状,出现恐水现象,故又称“恐水症” (hydrophobia)。3-5日后,病人转入麻痹、昏迷状态,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野生动物有可能长期隐匿该病毒,因此该病在全世界的野生动物中广泛流行,狐、獾、狼、猛、蝙蝠和其它野生食肉兽,则是自然界中传播本病的储毒宿主和自然疫原;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城镇,本病则主要来源于带毒的犬、猫,成为人和家畜发生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 由于狂犬病毒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应当做好防范工作。对犬、猫等宠物应严加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注射;人被狂犬咬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可用20%肥皂水、去垢剂、含胺化合物或清水充分洗涤。清洗后,尽快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另外,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在研究一些神经毒素可以用来治疗由狂犬病毒等寄生在人体神经系统的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狂犬病发病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